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6-08 15:46:54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1篇

摘 要 文章分析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发展,就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建立建全适合现代经济需求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关键词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指标 现状 局限性

一、财务分析的概述

财务分析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虽然会计报表能够提供一些信息,但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仍不能有效地满足其要求。会计报表缺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高度概括,财务分析则通过对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审查、研究、计算,形成有关企业各种能力的指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核算的报表资料为依据的,没有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就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以看出:其一,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是为财务分析提供需要的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二,它们都是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粗加工原料,而财务分析则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精加工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

二、我国财务分析指标的现行状况

我国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能够转化为偿债的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二是企业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与成本这两个因素。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增长、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待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概括了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偿债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能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

三、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缺陷,表现为:

(一)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缺少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收益的质量,掩盖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在它的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量长期较少甚至为负,则意味着该企业己经确认与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实质上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这将使得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和付款能力降低,使得坏账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加,造成企业收益的质量与数量相互脱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指标”中,没有一个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在“修正指标”中仅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两个指标与现金流量有关。

(二)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三)缺少非货币化信息

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发生于企业的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大量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优势等却被排除在财务报告内容之外。

(四)缺少反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

指标体系中的长期发展能力仍然局限于财务效益方面,即狭义地理解为企业能够长期在财务上保持盈利。然而这种长期发展能力并没有考虑企业与整个社会、自然的长期协调,没有考虑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大小。缺少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会促使企业追求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而不顾社会利益。

(五)无法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收益质量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并未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包含大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以及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造成所有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如果偿债能力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时,那么这些比率将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由于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存在着诸如折旧方法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法和会计估计等大量人为因素的影响,该类指标极易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水平及收益质量。

(六)不能全面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全面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一方面,行业转换、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质量性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肖家喜,张和平.浅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国总会计师.2006(8).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总括反映,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这些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人员要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分析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管理部门也可借助于财务分析总结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

1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1.1 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它体现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债务多少的相互关系上。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表明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一般表明偿还短期能力强,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表明企业有足够变现的资产用于偿债,但是,并不是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因为,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如果比率过低,又说明偿债能力较差。所以,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处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大动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或稍大一点为好,低于1的速动比率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结合其他有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1.2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企业偿还债务本金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主要衡量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表明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负债总额占多大比重。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3)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

1.3营运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主要衡量指标有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2)存货周转率。此指标用以测定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每周期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说明经营效率越高,库存存货适度,如过低,则说明采购过量或存货积压,要及时采取措施。(3)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账速度快,资金占用小,坏账损失可以减少,流动性高,偿债能力强,收账费用可能相应地减少。(4)盈利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对于投资人来说,不仅他们的股息是从盈利中支付的,而且盈利增长能使股票价格上升,在转让股票时还可获得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说,利润是企业用于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讲,盈利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们业绩和管理效能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企业员工也会因企业利润水平高、集体福利设施有较大改善而获得更多的实惠。总之,一切与企业有关的人,都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希望它不断提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等。

2 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

2.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上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

2.2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2.3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虽然要在会计报表说明书或附注中加以注明,但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能力、经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2.4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一般性的标准,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机构,定期分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甚至同行业企业的工会与个别公司的信用部门,也搜集产业平均财务比率的资料。然而目前某些报刊提供的部分行业财务数据往往行业划分较粗,抽样误差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

2.5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3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总括反映,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这些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人员要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分析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管理部门也可借助于财务分析总结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

        1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1.1 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它体现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债务多少的相互关系上。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表明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一般表明偿还短期能力强,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表明企业有足够变现的资产用于偿债,但是,并不是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因为,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如果比率过低,又说明偿债能力较差。所以,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处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大动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或稍大一点为好,低于1的速动比率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结合其他有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1.2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为了确定企业偿还债务本金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主要衡量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表明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负债总额占多大比重。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3)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

        1.3营运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主要衡量指标有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2)存货周转率。此指标用以测定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每周期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说明经营效率越高,库存存货适度,如过低,则说明采购过量或存货积压,要及时采取措施。(3)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账速度快,资金占用小,坏账损失可以减少,流动性高,偿债能力强,收账费用可能相应地减少。(4)盈利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对于投资人来说,不仅他们的股息是从盈利中支付的,而且盈利增长能使股票价格上升,在转让股票时还可获得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说,利润是企业用于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讲,盈利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们业绩和管理效能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企业员工也会因企业利润水平高、集体福利设施有较大改善而获得更多的实惠。总之,一切与企业有关的人,都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希望它不断提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等。

        2  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 

        2.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上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

        2.2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2.3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虽然要在会计报表说明书或附注中加以注明,但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能力、经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2.4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一般性的标准,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机构,定期分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甚至同行业企业的工会与个别公司的信用部门,也搜集产业平均财务比率的资料。然而目前某些报刊提供的部分行业财务数据往往行业划分较粗,抽样误差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

        2.5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4篇

关键词: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09-02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指标将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作为流动资产,并未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一些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或者已不具备流动的性质也仍然包括在流动资产中,而这些不良资产可能因其资产质量较差,资产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账面价值。另外,一些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资产本身的残值,却往往未计入计入流动资产中。流动负债没有考虑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这些问题使流动比率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2.速动比率。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从而影响速动比率计算的可靠性。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总额)并非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如无形资产、商誉等能否用于偿还债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自有资金需要偿还,如企业发行优先股筹集自有资金需要向股东支付固定股利,如果发行的是不可赎回优先股,将会成为企业的一项永久性财务负担,难以成为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保障。因此,这一指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付能力的指标不是很合理。

2.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它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本身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权责发生制下的高利润并不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因此使用此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与利息费用。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是否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状况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具有季节性,那么这个指标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2)企业过多采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3)过多采用现金结算方式。(4)年末销售量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能否正确评价企业营运能力产生影响。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目前采用年初和年末平均的办法计算的平均存货,只是两个时点的平均,未考虑在淡季和旺季存货的不同周转规律,只采用两时点的数值其计算结果更是差距甚远。平均存货的计算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缺乏股利政策的考虑,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产生差异(即使都采取现金股利政策也会由于派发比例的高低而产生计算口径上的差异)。

2.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盈利水平高,而只能说明企业的成本水平相对较低。成本水平相对较低并不代表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就高,如果企业产生了大量产品,却只销售了其中一部分,而这部分销售掉的产品恰好卖了个好价格时,往往会出现销售利润率较高,而资产利润率却较低的现象。

二、财务分析指标局限性的改进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指标的改进。在流动资产中应扣除以下项目: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积压的存货;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在流动资产中应增加项目: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中可能获得有关责任人、保险人给予一定的赔偿或补偿以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本身的残值;存货、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流动负债则要考虑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负债的部分。

2.速动比率指标。运用速动比率应从速动资产中扣除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扣除超过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这样速动比率才更可靠。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设计专门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能够用来偿债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因为长期资产占用时间长,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一般用所有者权益购置,用负债购置部分应当以不超过1/3为宜,最高不超过50%,如果这个指标超过50%,说明长期负债购置的资产占长期资产的多数,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会产生问题,财务风险较大。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结合其他指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还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因此,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衡量偿债能力时,还应考虑以下指标:(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该指标必须大于1,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难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评价某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通常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2)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利息+债务本金)。此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债务本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三)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剔除周期性或季节性销售带来的影响,在每一季度末将每月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与当月赊销总额相除,由此得出三个比率。将每季度的三个比率汇总,得出每一季度赊销额尚未收回部分占当季度赊销总额的比率,并进行季度间指标的比较,从而得出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发生了变化,将会反映在该比率上。

2.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采用序时平均数进行计算。对于企业管理者或有条件的外部报表使用者计算平均存货应该采用序时平均数即通过存货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变动点及变动后的占用期间的资料,进行序时加权平均,以此来综合反映某一时期内存货变动情况对平均占有量的影响。

(四)盈利能力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销售利润率。在进行盈利水平分析时,把销售利润率稍作调整,建议更多地使用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因为,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指标,即经济效益指标,并且,这两项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够较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3.补充相关的现金流量指标。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不能反映企业伴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而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现金流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池国华,迟旭升.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45-47.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智力资本;非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经济前景进行预测。财务分析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我国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指标

在新经济时代,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评价企业是否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拥有的自创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知识和智力是企业发展潜能的源泉和动力,而无形资产又源于知识和智力。因此知识与智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的中流砥柱,能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并成功把握无形资产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衡量无形资产、知识资本指标应作为重要的分析指标,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价一个企业的持久生命力。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过分地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结果、所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在使未来的增长得以实现的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资本方面,财务评价方法显得力不从心。它主要评价企业对高科技等智力资本的引进和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缺少非货币化信息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缺乏完善的非财务信息的影响因子。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有很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比如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的出台都可能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突然增加甚至“关、停、并、转”;企业经营的不同周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会计制准则的变革更是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难度。比如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多的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将更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从而造成企业的利润呈现三个不同的层次:已实现并收到现金的利润;已实现但未收到现金的利润和尚未实现的持产损益。这里的“尚未实现的持产损益”就可能是因为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临时性的损益”,至于将来怎样要根据未来市场发展决定。可见,在运用会计报表信息进行分析时,必须理解利润的层次体系,分析不受企业管理层控制的因素,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现行财务报告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可以汇总、总括和进行比较,但在这有利的优点背后却隐藏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货币计量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前提下,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的价值是经常变动的,有时甚至变动很大,这就导致了财务报告的表述偏离了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活动;第二、现行财务报告还掩盖了大量相关且有用的非货币信息的事实,如企业管理者的信誉、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企业的创新能力等。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发生于企业的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大量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优势等却被排除在财务报告内容之外。

二、如何改进

1、引入智力资本的指标

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在微观层面上的拓展、运用与深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力资本理论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人们对知识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智力资本不仅已经成为企业价值增长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关键。评价企业是否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其自创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拥有项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所以,衡量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它是企业持续经营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因素,主要指标有: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比率、研发人员年增长率、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率、研发投入年增长率、智力资本率(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占总资产的比重)。

2、引入非财务指标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再以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而是众多的非财务因素。传统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偏重于企业内部评价,忽视了对外部环境,如客户、市场等方面的分析。

非财务信息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上的成败,将这些信息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非财务信息比传统的财务信息更有预期性,更注重未来趋势,所以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测信息。

另外,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以管理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基础,能够及时、连续地对企业运行进行跟踪监视,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最后,从财务结果出发追溯到非财务因素的方法增加了非财务信息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在分析财务数据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能够显现出来。

(1)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越好,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劳动生产率还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销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6篇

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及时、足额偿还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其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这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这些比率在评价短期偿债能力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流动比率指标。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它不能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

一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强,并不说明企业已有足够的偿债资金。所以,考察流动比率时,要视每一项流动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设计一个变现系数,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流动比率。

二是计价基础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计算流动比率时(速动比率亦如此),分母中的短期负债较多采用到期值计价,而分子中的流动资产有的采用现值计价(如现金、银行存款),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如存货、短期投资),还有的采用未来价值计价(如应收账款)。计价基础不一致必然导致流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下降。所以,流动资产的未来价值与短期负债的未来价值之比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是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因此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流动资产中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流动性较差的项目所占比重越大,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而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2.速动比率指标。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却仍没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变现能力较强,但它并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时,或企业的短期股票投资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时,即使该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该比率应与速动资产变现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坏账准备率等相关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3.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该比率只能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企业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支付,而是用流动资产来支付,所以使用这一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说明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本息。另外,使用该指标时,还应注意非付现费用问题。从长期来看,企业必须拥有支付其所有费用的资金,但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非付现费用,并不需要现金支付,只需从企业当期利润中扣除。因而,有些企业即使在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的情况下,也能够偿还其债务利息。

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收回账款的进程及均衡情况;二是当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悬殊时,该指标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连续反映;三是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信息。该指标反映某一段时期的周转情况,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据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计算出来。

2.存货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是否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另外,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希望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有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运营效率。同时,在分析中不可忽视因存货水平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一些相关成本,如存货水平低会造成失去顾客信誉、销售机会及生产延后。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的结果,如对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性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满足预计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动等等。此外,对很多实施存货控制(如准时制jit)、实现零库存的企业,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三、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1.销售利润率指标。盈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

还需注意的是,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在实际经营中,有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甚至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若仍以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销售利润率指标,则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收入的全貌,也就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

2.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应从期末净资产中扣除报告期因客观原因产生的增减额,再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当年利润。资本增值是经营者运用存量资产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异,若企业出现亏损,则资本是不能保值的。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第7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不确定性;盈余操纵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应计制会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权责发生制会计亦称应计制会计,它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的设计目的是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它是延续几百年的传统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基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和配比原则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之所以会有局限性,是由于应计制会计(权责发生制会计)必须处理许多具有不确定性的、模糊的事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虽然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会计利润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也有着它的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由于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当然就会影响会计准则的中立性,致使其出现一定的偏向;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准确性,例如在会计准则中广泛使用“有可能”、“极少可能”,由于该事件出现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就会出现会计处理方法的诸多选择,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仅重视谨慎性原则,那企业可能仅会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而不确认利得,而当这种利得有较大可能实现时,就违背充分披露的可靠性原则。

(二)会计处理的可选择性。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制定由于企业各自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可能制定的完备无缺,常留有余地,这样就会给企业会计处理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低值易耗品摊销期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提取、存货的计价及递延资产的摊销等都存在可选择性。如,固定资产折旧就有三种方法或可供选择: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为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可以挑选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假设在同一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大致相同,但由于原材料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等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同,那这两家企业的利润很可能相差很大。因此,不能仅依据企业的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模糊性。企业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业务非同步性伴随着企业实物流与资金流的非同步性,会计计量的模糊性表现为“估计”,从而会使得会计确认和计量不精确。例如,资产的确认中,商誉这种无形资产就很模糊;固定资产核算,其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残值及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是一种估算;存货由于销售不佳成为超储积压物资,却没有列入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期的估计等都只能够近似地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要依靠专业会计人员估计和判断,这给操纵企业财务数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四)不确定性事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企业不确定性事项范围也越来越大,如利率变动、物价变动引起企业资产变动;外币业务汇率、汇兑期限变动引起企业资产变动;不确定资产如商誉、风险性股票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期前作债权投资处理,转换为股票后作为股权投资处理、金融衍生工具等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发生较大变化。由于上述不确定性事项的发生,都会令会计数据难以精确计量,而这些难以确定的事项,我国通常采用不在报表中确认或表外披露的方法,即使不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也不会在报表中列示。

应计制会计计量中存在的这些会计估计和主观判断以及不确定性事项等因素使我们对同一个会计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会计结论。因此,应计制下的会计信息尽管表现出的都是精确的会计数据,但它反映的却只是相对的真实,其本质是模糊的,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应计制会计的盈余操纵

1999年财政部对全国110家酿酒企业会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102家酿酒企业的收入、费用不实,虚假利润共计13.88亿元,在这一统计数字中,企业操纵盈余的比重达到93%。应计制会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存在估计与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企业对相同会计处理会得出不同的会计结论。很多企业为促进其价值最大化,利用应计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局限性,内外串通一气,共同作弊,达到对公司会计盈余的操纵。

(一)收入确认操纵。具体表现在一些公司违反收入确认原则,故意提前或滞后确认收入,采取利用假合同虚报收入或隐瞒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操纵收入。有些企业在销售完成之前就确认为企业收入,如1997年国嘉实业将尚在开发的软件产品计入销售收入,导致当年虚增收入金额达到9,600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该企业的经营成果,这一实例明显违反了收入确认原则,属于提前确认收入。有些企业则把以前的收入递延到本期确认,使报表使用者仍然认为该企业处于经营良好状态,如微软公司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这就使投资者会陷入潜在的危险。2001年网易虚报合同,虚报合同的目的很明显,即为了实现虚增收入使财务报表更好看。以上通过收入确认的操纵,来达到对公司会计盈余的操纵。

(二)费用确认操纵。一些企业通过随意确认费用,将费用作为企业利润的一个“调节器”,具体表现在利息费用资本化来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研究开发费用的调节和控制,由于科研开发费不确定性很大,故一些企业直接将该部分研发费全部列入当期费用,由于费用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递延当期费用,有的企业将大额广告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来摊销,同样可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三)收益确认操纵。一些企业在利润较高的年度多估计一些费用、损失,如贷款损失、保修费用、退货损失;在利润较低时,再通过释放以前的这些损失来增加本期盈余,从而给人以业绩平稳的一种假象。

(四)重要性原则的操纵。会计学中的重要性原则通常用于区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资本支出应确认为资产,收益支出应确认为当期费用。但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可以作为每一个项目重要不重要的划分标准,这就成为一些企业操纵盈余的最好借口。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晏静.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