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学调研方式(合集7篇)

时间:2023-06-08 15:46:46
科学调研方式

科学调研方式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04-02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同时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成了最大的挑战。

一、驻沈高校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现状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沈阳地区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我们深入各高校,进行了全面调研。本次调研包括沈阳地区的五所工科院校,即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及沈阳工业大学。根据学生入学年份按照3∶3∶2∶2的比例,每所高校发放1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为82.2%,17.8%。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如下方面。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情况。数据表明,有不少于30%的同学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应对社会的就业法则;有近40%的同学认为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同时还有15%的同学对此忧心忡忡,面对就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前途“无亮”。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同学能接受现实,但也有部分同学对自主择业和如何择业存在困惑。在就业前途方面优先考虑的因素,“职位发展前景”“能否学到技能及管理经验”“假期等福利保障”占到了前三位,而“薪金”则位于最后一位。结果表明:面对就业,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趋于成熟、理性,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求职心态。

2.大学生对就业取向的调查。面对就业选择这一问题,有将近40%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提高自己,以期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有近43%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在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选择“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同学占到28.4%;“合资或外资企业”的占19.8%;仍有12.3%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趋向不能定位。

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和对薪酬的期望。在就业岗位影响因素的排序问题上,有57.0%的同学把“自己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放到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位置上。而且90%以上的同学都选了此项。就业第一年的期望薪酬:选择“2000~2500元/月”的为46.8%,“2500~3000元/月”的为32.2%,“3000~4000元/月”的为17.5%,“4000元/月以上”的为3.5%。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理想中的月薪在3000元左右。

4.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就业方式(途径)的调查。统计表明,有30%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不甚了解;只有3%的同学选择了“非常了解”。这充分说明,在专业教育方面,我们的课堂教育有缺失的部分。在就业方式(途径)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38.3%。可见,“校园招聘会”成为毕业生就业最受欢迎的求职渠道,而其余几种求职方式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尤其是“网络求职”已超越其他求职方式,跃居第二位,这也反映了毕业生求职的途径开始多样化,就业渠道广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分析,既有工作岗位自身特点方面的,也有客观形势的制约和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方面的原因。

1.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占了一定比例,这些现实存在的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学校就业指导滞后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将就业指导课程放在了大三下学期,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此时,大部分同学已开始就业,而无法专心对待就业指导,导致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学习,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就业产生心理问题。

3.大学生本身的自我认知问题。本次调查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问题中,30.2%的学生表示有明确规划;43.5%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有较模糊的规划,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证件考试,缺乏职业的方向性;有26.3%的学生表示没有规划,不知道职业规划是什么,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这表明:受从众心理影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缺乏理性,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长,导致求职受挫折,就业不顺利产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三、对策和建议

1.转变学生的固有就业观念,使之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以“集中社会实践”和“分散社会实践”的形式,结合专业课程教学、“挑战杯”等科技类科技竞赛、专业调查等确立主题和实践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投身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完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外的主导活动,并通过广泛、实效、有针对性的社会实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之形成就业优越意识。建立健全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在入学后即能接触到就业指导教育,包括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自主创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指导等。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要求指导人员遵照职业生涯理论指导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及社会对职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在就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和从众性,从而缩小自身与职业之间的差距,尽快地适应职业角色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方面,学校要帮助大学生消除就业中的心理障碍,增强抗压能力,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我们必须把创业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去,使大学生能积极地自谋职业,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3.引导学生客观审视自己,使之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困难。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调整好观念,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总之,就业观念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就业方式使学生选择就业的必经之路,就业方式的选择及就业观念的变化决定了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同时也反映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将就业价值取向作为工作的首要切入点,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2]盛连喜.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

[3]王涛.浅谈大学生就业[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8)..

[4]肖文泉.大学生就业状况及观念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

[5]许学海.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

科学调研方式第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 就业观念 择业方式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查工作旨在为上海地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让即将毕业及已经毕业的高校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现在的就业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并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发展自己;同时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提供准确的信息,为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地促进上海地区商科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的样本来自于上海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商学院五所财经类高校;调查的专业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10个专业。样本包括了这五所大学的大三、大四在读大学生及在实习和已工作的大学生。为了对上海五所财经类高校的商科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具体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发放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的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360份,其中上海商学院120份,其他四所学校各60份,有效回收349份,问卷回收率为96.94%。在回收的问卷中,参与调查的男生134人,占总人数的38.4%,女生215人,占总人数的61.6%。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方式以及影响就业的因素三个方面,共16道题目,设计的问题有选择题和排序题两种。后期问卷数据的录入、处理和分析主要使用了“问卷星”软件作为辅助工具。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择业动机方面

(1)看重职业的物质利益和稳定性

调查数据显示,“在判断一个职业好坏时所依据的前三项标准”这道题目,占据比例最高的为“待遇福利如何?”,占85.1%,后面排在二、三位的依次为“是否能够施展才华、发展前景如何?”和“是否符合兴趣爱好?”,分别有82.82%和52.44%的人认为这两项标准是判断一个职业好坏的最主要的标准,但是关于职业的社会声誉好坏以及社会地位等问题,则不被重视。

(2)注重个人偏好、自身才华和发展前景

在“判断职业好坏时所依赖的前三项标准”这一问题上,52.44%的人选择了“兴趣、爱好”作为判断标准,排在待遇和发展前景之后,位居第三,而大约有82.81%的人认为一份好的工作应该能够施展个人才华和具有一定发展前景。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职业好坏的判断和诉求关注点主要着重于该工作能否有利于施展个人才华,能否满足大学生对于自身偏好的发展,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等。

(3)工作地主要选择发达城市

针对“毕业后最希望到什么地方工作?”的问题,63.04%的同学选择留在大城市,有20.06%的同学选择奔赴沿海城市,与之相对应的选择去乡镇农村和西部边远地区的均不足1.2%。说明需要人才的欠发达的乡镇和西部地区人才供应不足,东西部就业和人才比例的不均衡。高校毕业生都蜂拥到经济十分发达的大城市,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能将个人利益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率低和人才的浪费。

2.择业态度方面

(1)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生不到三成

当被问及“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时,在被调查者中选择对就业前景乐观的有27.70%,而选择“一般”的占到64.18%,选择不清楚的占到被调查样本的2.58%,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悲观”也占到了5.44%。由此可见,总体上绝大部分在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抱有一颗平常心,并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非常乐观自信。对于极少数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仍较为“悲观”的同学,要积极引导,为其建立自信心,从而使其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

(2)参与择业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加,但行动滞后

在问及“你对就业相关政策与程序了解程度如何”时,该题数据统计显示,在所有受访大学生中,选择“非常清楚”有5.16%,23.8%的人选择“清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57.31%的人对就业相关政策和程序“有点模糊”,更有甚者,有14.04%的人明确表示“不清楚”。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少对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积极关注,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教育与培训。

在问及“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择业、求职最为合适”时,在受访者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前一年”占41.55%,选择在“毕业前半年”的占到40.69%,选择“毕业前三个月”和“毕业后”的人分别占9.74%和8.02%。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出,绝大多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择业和就业问题能较早地认识到其重要性,但仍有极少部分的大学生行动较为迟缓,对尽早准备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重视。

但是,大学生择业在思想上时间观念抓紧,在行动上却明显滞后。我们在调查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共有多少次参加招聘会的经历时,有66.76%的被调查者竟然一次也没有参加过,28.08%的被调查者参加过1-2次,3.7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3-7次,参加过8次以上者只有1.43%。这一分析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择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但他们的想法还仅仅停留在头脑里,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多参加招聘会来历练自己。

科学调研方式第3篇

高等教育是一个层次复杂、种类繁多的开放系统,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及规律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必然呈现出多种形态。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不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内部结构,都涉及到诸多学科。因此,只有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探索、思考、研究,才能全面、深人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掌握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规律。一直以来,针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有关方法的分类尚没有一个清楚、统一的标准,缺乏准确的界定。很多学者结合自身实践,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潘懋元指出:“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研究方法”[1];刘小强认为:“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于高等教育研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高等教育实然和应然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在必要时候由多科学整合走向跨学科研究”[2];胡建华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并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它主要是借用了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是借用了通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3];田虎伟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是混合方法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相比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和‘独特的方法组合’而言,具有更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的可能性”[4]。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的争论仍然在继续,对高等教育科学体系构建也在继续。随着高等教育应用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也深刻地理解到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使用的讨论有利于我们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有所把握,对其思路有所了解。按照前人的研究分析,大致出现以下三种分类标准:第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加以划分。这里的定性是指通过经验总结、逻辑分析、哲学思考等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相关研究。定量研究以事实为基础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论证既有规律。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缺乏公认的定义,仅仅是从哲学层面上进行的区分与界定,得出的结论是非常片面的。第二,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借用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思辨方法强调对问题的总描述、总概括。其特点是大部分材料通过他人研究成果或书籍刊物中获取的,材料的引用与分析是杂乱无序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特征强调对原始材料的收集及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实证性分析,通过现场的调查访谈、数据分析达到研究的目的。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是当前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领域很常用的两种方法。第三,在徐辉教授的研究中,他把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把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划分为定性与思辨方法、定量与实证方法两大类。认为“定性与思辨研究方法的共同之处就研究工作空间看是通过坐在书桌边、图书馆所进行的研究;从研究者研究方式看,主要是通过个人悟思、哲学分析、文献概括、归纳演绎等思辨的方式进行,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从研究成果性质上看,这类研究成果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学性的、主张式的或指示性的,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述或提供建议”。[5]把定量与实证相联结,通过数据直观感受到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实际情况。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事实对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最后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上述的划分标准是基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实际现状进行分类的,在某种角度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不是特别规范的科学定义,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区分。

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存在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讨论,学者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选取研究方法类型,进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反思,其讨论结果对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有所借鉴。徐辉根据定性与思辨方法、定量与思辨方法的分类方式,对2000-2001年刊发在《高等教育研究》上共286篇文章进行统计,他认为“研究方法意识淡薄,思辨倾向严重;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5]别敦荣对我国1997-2006年《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理论思辨法是学者尤为青睐的研究方法,平均使用比例高达76.5%,经验总结法年均使用达7.6%,调查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使用比例不断上升,其他研究方法使用比例均较小,尚未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6]田虎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2000-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刊的760篇论文进行分析,他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混合研究等三种方法论。其中定量研究分为,实验法、准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比较法等五种具体方法,定性研究分为历史法、描述法、理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等五种具体方法,而混合研究是调查法、准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理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的混合”。[7]张庆选取三年来(2007-2009)《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6个主要核心期刊,共计4897篇文章进行分析后认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和理论思辨研究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而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8]我国学者对于国家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方式中,普遍认为,从研究层次上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分为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两类。而具体方法层次中,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通过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指出在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研究者强调研究与生活应该紧密相连,加强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使用。很多人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清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使高等教育活动不断完善。现行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不少学者的研究注重于当下生活实际,主张在生活中找到突破口,强调一种思辨的氛围。专家的理论往往能与个人的人生境遇、受教育程度、个人感悟相结合,营造一个充满高等教育特色的活动情境。但是从高等教育研究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使用才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没有哪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单独解决高等教育的全部问题。高等教育研究更多地是面对活生生的人,因此既要有深刻透视力的理论思辨研究、又要有深入现场对研究对象做细致入微观察的实地研究,更要有立足于理性逻辑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只有这种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才全面、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作用难以发挥,缺乏学术规范性。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就期刊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数量来说,定性研究所占比例非常大。定性研究的使用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被过度倚重,相较而言,定量研究显得太过单薄。部分高等学校的行政官员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往往是站在学校领导层的高度考虑学生的思想研究、学校资源配置、学校的长远发展等问题,对定量研究的匮乏使得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说明力似乎微弱,不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研究实际问题的解决。高等教育活动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权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方法使用过程中的比重,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系统不断朝复杂化、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而且符合整个科学发展的趋势。第三,高等教育研究者忽视对实验研究的理论化的把握,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应该落实。潘洪建基于对前期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指出:“实验选题盲目、实验理论构想缺乏、实验控制不规范、实验结果的评价有待完善、实验效果推广递减”。[9]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于实验研究的设计存在不严谨方面一直被人们所指责,再加上对于实验结果可行性分析缺乏合理性思考,导致不少研究者对于研究价值的意义持有否定态度。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依赖实验研究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理论的准确性需要建立在客观公允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真正能够像科学研究者一样在实验室里对高等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分析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停留于理论研究,乏于实验或实践,这对高等教育研究长期健康发展没有好处。

三、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发展趋势

(一)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研究者研究方法意识、提高自身研究素质和研究方法的理论素养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理论过程中发现新现象、新理论,揭示事物本身内在规律的工具;是人们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提炼而得;是人类自身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与汗水。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因素,对事物总会存在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事实证明有的理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被人类代代相传,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应该加强自身训练,用科学的头脑与时代接轨,关注高等教育领域大事记,了解最新最前沿的高等教育观点,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用自己身边的例子作为个案研究,以小见大,逐步扩大的方式加以论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增强研究方法素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综合,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执行者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关键。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研究方法中去深入挖掘,最后得出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实际效果。而好的研究方法可以直接深入课题的核心,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够高屋建瓴,站在一个更高的研究视野去审视问题的关键,最后得到更为科学的答案。现下,有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只注重于对外国经验的接纳与获取,认为外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理论就是最先进的,主张将其理论一味移植,生搬硬套,而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就抹杀了实干者的学术积极性,最终的研究成效不大。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研究有其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即: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必须在研究中加强,研究方法作为研究重点必须贯穿始终,研究工具的使用必须是合理而且有用的。只有正确地以方法论作为指导,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是科研成果有效性的保证。如何在高等研究方法中获得成功,归根结底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加强教育研究者自身训练、增强研究方法意识,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素养,我国高等教育才有发展的希望。

(二)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定量研究方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价值

通过调查发现,现下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大多集中在理论的探讨与经验的总结基础上,过分强调定性研究,以强调数据准确,事实合理见长的定量分析使用不多,这是高等教育下一步应该加强的问题。定量研究常用的方法是调查研究法与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是基于对客观社会现实的问题、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当前最常用到的调查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调查研究,首先要注意明确调查的目标,针对目标合理设计每个问题,对问题的回答调查者要有清晰的期望值;其次,针对调查样本进行测试,对样本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调查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探讨数据统计操作会出现新的情况;最后,对于问卷中可能会引起人们产生意见分歧的许多新问题,研究者应事先做好说明,以提高回答的有效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研究下一步该重视的就是实验研究的方式。实验研究对于探索高等教育规律,检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研究假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研究是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依靠实验工具对事物进行分析整理,对实验条件有严格要求,强调实验的真实性。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采用实验研究,目的是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的有效性,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已达到研究方法的真实性。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式应该建立在事实说话的基础之上,实验研究日益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重要方法。随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现象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能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水平的实验研究,发掘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在规律。

(三)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进一步加强学科研究

科学调研方式第4篇

关键词:研究型高校;本科教育;双主教学模式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esearching university

Yang Liu, Bi Jianlin, Wang Lishuo, Wang Xinhui, Dong Xuey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as research cas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187 questionnaires and literature survey results,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esearching university. Through th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ing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s issues obviously express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ill need to coordinate;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s; the curriculum has yet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quality need to improve. 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double main teaching”, curriculum research group, the undergraduates' career planning research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researching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double main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康奈尔大学校长鲁兹(FrankH.Rhodes)曾说过,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1]。本科教育传承人类的优秀文化,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启动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计划,但是,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针对我国建设研究型高校过程中本科教育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寻求相应解决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研究科研人才,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战略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

2 我校本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一所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高校之一。学校坚持能源与安全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98年招收本科生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本科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在建设研究型高校的过程中,本科教育处于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阶段,而且受学校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的限制,本科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阶段性问题。为此,我们经过5个月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法、观察法以及文献调研法等方法,了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本科教育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课题组在全校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213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调研、实际访问等研究结果,对我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

2.1 教学与科研尚需协调

1990年,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学术不只意味着研究,应该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地位,以促进学术之火不断燃烧[2]。本科教育是大学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功能,重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这不是学校工作的阶段性举措,而是研究型大学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3]。但目前由于国家、学校高度重视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成果,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科研地位的日益彰显以及制度环境与利益机制的驱动,研究型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我校这所全国重点大学也出现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紧张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6%)的学生承认他们选择学校的依据是学校知名学者、学者的数量以及学校的整体实力,但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只有少数知名学者参与本科教学,而学生因本科课程安排,也无法切实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

2.2 教学方式相对单调

一份针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认可,他们认为,教材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不能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4]。而针对我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传统授课方式”最为死板,是大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授课使教师过于关注电脑操作,减少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教学方式处理不当,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影响研究型高校的建设。

2.3 课程设置尚需完善

研究型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在掌握本学科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学科交叉问题,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等。但传统的课程设置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过多地进行机械训练和记忆。另外,选课制度将学生局限于专业内课程学习,视野范围越来越窄,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优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4 本科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设研究型高校的过程中,出现了学校、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的问题,但不可否认,随着高校扩招,本科生素质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和教师,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1%的调查对象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态:对本科学习阶段的能力培养,缺乏主动思考;认为自己比较懒惰,学习没有毅力;对未来比较迷茫,时间利用率不高;闲散时间喜爱玩电脑游戏。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部分是因为学校和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主要原因是学生长期处于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进入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后,出现了不适应。

除以上问题外,在建设研究型高校的过程中,本科教育也出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就业压力大等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建议与对策

我校作为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但由于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教学方式未能与改革接轨、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针对本科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我校开设的环境质量评价本科课程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

3.1 双主教学模式

双主教学模式是解决最令学生厌烦的“传统教学”和“PPT教学”的有效途径。双主教学模式就是“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并基本保留“传递―接受”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思考、探索、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5]。在整个进程中,有时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有时学生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6]。

调查结果表明,相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双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学方法死板,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研究型高校本科教育常见的疑难问题。而且,由于师生之间交流互动频繁,学生对本专业前景以及前沿、未来就业形势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3.2 教学与科研的双赢

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我校,乃至所有大学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7]。既促进教师科研能力与成果的提升,又要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学校成立专门研究组进行教学与科研双赢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从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机制、教师职业道德与信仰等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3.3 完善本科课程设置

本科课程设置的有效学时研究,也是建设研究型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自主科研和参与教师的科研[8]。本科课程设置是最为突出的制约条件。为进一步完善本科课程设置,需要学校、学院成立专门研究小组,进行不同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合理性设置的多次、多方研讨。唯此,才能够办出令学生满意的大学,培养高素质本科人才。为践行本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我国高校普遍增设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3.4 本科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

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迷茫、懒惰、目标不清等普遍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本科生需要在入学之初就接受较为深入的职业规划教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目标,提高时间利用率,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目前,我校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职业规划需要进行长期辅导,需要学校对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培训,也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技能方面的培训,使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贯穿本科教育始终。

4 结束语

研究型高校的本科教育处于不断地改革创新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阶段性问题,教学与科研关系紧张、教学方式单调、课程设置不合理、本科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依托我校开设的环境质量评价本科课程,尝试利用双主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提出完善课程设置与普及职业规划,解决相关问题,为解决研究型高校建设过程中本科教育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Cole J R.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a Time of Discontent[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715 N.Charles St.,Baltimore,MD 21218-4319,1994.

[2] 博耶,涂艳国.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耀中,欧阳玉.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定位与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6):57-60.

[4] 刘文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应对本科教育做出积极贡献[J].中国高教研究,2001(8):23-24.

[5] 李玮.双主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538,573.

[6] 杨柳,毕见霖.双主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50-51,55.

科学调研方式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质量现状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进行“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建设研究”,师范类工作委员会承担了课题任务,并对18所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本文仅讨论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在新的形势下,全面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现有的国内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多数是属于现象描述型的,或者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的文献主要进行了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的调研[1]、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教学效果调研[2]、对某所高校整体培养质量的调研[3],文献[4]虽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环节进行了问卷调研,但其调研指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教风)相对较笼统、分析方法也较简单。

本研究在已有的描述性及实证研究基础上,力图应用更加严格、科学的实证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1个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抽样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既能反映出全校的全局性问题,又能甄别出不同背景(性别、年级、职称、学科、学历、授课类型等)下的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不同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具体、有效地诊断目前北师大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为有针对性制定相关课程政策和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论及总体评价和不同学科背景下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评价。

2.调查学科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的11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5个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历史学、生物学、管理学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化学也含有国家或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只有外国语言文学没有重点学科。这11个学科涵盖了我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基础理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科,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3.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问卷分研究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类型,根据北师大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涵盖了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问题,问卷设计结构见表1。问卷中的问题调查选项及开放式题目的设定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使调查对象既能通过数据显示出对客观问题的倾向性,又能通过开放式题目充分表达主观意见和建议。

4.调查方法

2009年6月,对11个学科的研究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370份研究生问卷,130份教师问卷。剔除无效、不全的问卷,经整理,形成研究生调查问卷330份,每个学科30份,教师调查问卷110份,每个学科10份。

5.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探索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5.0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程度;比较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和LSD法;图形分别利用SPSS和EXCEL完成。

二、研究生问卷调查选项统计结果分析

1. 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研究生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问题得分平均值。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问题3, 2, 4, 1)还是较为满意的;所在学科经常举行学术前沿讲座、研讨班或讨论会(问题20)也较高,这与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色也是吻合的。评分较低的有① 问题18(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说明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类课程或课程内容与现实性问题联系不紧密,这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有较大差距;② 问题17(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理论思维水平),这也与政治课的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吻合,学校从2010年9月开始已进行政治课调整的改革;③ 问题6(教师对研究生学习困难的关注和个别指导),说明教师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和个别指导不够;④ 问题19(学校、院系与导师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院系选课),说明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研究生课程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选课中,由于涉及班额、工作量计算等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困难的;⑤ 问题15(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有较大难度,需要全力以赴去完成),说明专业课程考试缺乏应有的难度,起不到督促学习的作用,不能显示上课情况、用功情况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度;⑥ 问题16(公共外语课有助于提高外语水平),说明公共外语课教与学存在问题;⑦ 问题21,22(对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反映出总体满意度与研究生的期望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2.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进行了不同学科的总体评分比较。结果从高到低的排序: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中文学科研究生评价较高,生物学、心理学评价较低。同时,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差异性,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在问题7,8,14(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完备的教材讲义或阅读材料、并能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总学分的要求合理)意见一致,其他问题中均有显著的差异。对学科间差异极显著(P

三、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教师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由得分平均值可以看出:问题3,4,2,5,11的评分最高,且意见最为统一(标准差最小),这类问题主要是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而问题25(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6(参加教学培训),21(教学评估的积极作用),23(教学班额过大)评分较低,对应不同教师对这些问题看法差别也较大(标准差>0.95)。这也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学校研究生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较落后;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之前没有机会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教学培训;研究生教学评估对于改进教学的作用也很有限;同时,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班额约90%多都是在30人以下,因此,班额过大并不是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2.不同学科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不同学科教师的总体平均评分排序为:哲学>中文>教育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外文>管理学>数学>心理学。不同学科教师的评分差异不大。

四、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选项的对比分析

1.相同问题总体差异比较

在问题调查选项中,第1—13题在教师和研究生两类不同身份中是相同的,为了解教师和研究生对评分是否有差异,对两类评分进行了比较(见图1)。

由图1可见,对每个问题,教师的评分都显著大于研究生的评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可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相对较高,特别是问题6(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困难并进行个别指导),评价都是最低的。

2. 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的比较

分析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由图2可见,师生之间意见差异大小排序: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历史学>中文>哲学>外文>管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各科师生之间的差异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数学学科近似于全校的平均水平,而管理学、外文、哲学、中文和历史学的师生间差异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的差异性也基本与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趋势(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差异性越大的学科,也正是研究生评价较低的学科。

可见,整体而言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低于教师,特别是理科、心理学、教育学的师生间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还要更大,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差异越大,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五、开放式问题的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2个开放式问题:希望学校和所在院系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研究生的教学?

1.教师从课程实施和教学组织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1)应加强学风建设,注重研究生思想品德、钻研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真正认识到课程学习对人才培养的意义,重视教学,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将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与科研同等程度,特别是能够与提职、提薪挂钩。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加大教学基础投入,设置专项教改资助项目,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教学交流,协调课程体系与内容,规范考核;定期组织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加强相关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互相观摩。

(4)加强以提高研究生教学为指向的国际交流,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同一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经验。

(5)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炼教学计划,避免出现与其它课程及本科课程内容重复。对各学科不应有统一的学分要求,对某些学科应适当减少课程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实践学分;鼓励开设研究前沿短课,可聘请校外或国外优质师资。

(6)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应注重平时课堂的讨论和题目的分析,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降低教学班额,便于课程讨论。

(7)针对学科的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增加选修课,根据应用型和研究型不同培养目标,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就业意愿选择课程,确定不同的课程模块,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8)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9)建议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教材。

2. 研究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生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意见与教师基本相同,更加强调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形成研究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老师(相关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希望能更加便利地跨院系、跨专业选课;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打通二级学科之间“必修”、“选修”之分;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希望加强实践性教学。

研究生还特别强调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制订相应的教师教学规范,制定更加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估系统,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授课质量、完善教学大纲。希望基础课教学应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讲授;希望公共政治课的学习形式能开放、灵活;加强外语教学。

六、结论与讨论

由研究生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的对比分析、研究生和教师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可以得出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的调查结论:

(1)北师大研究生教学在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还是令学生满意的;经常能举办学术讲座、研究生论坛等,反映出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特色。但是,研究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还不高,反映出研究生对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的总体满意度与其期望的差距。北师大也同国内其他同类高校一样,研究生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过于重视必修课,缺乏对基础课、选修课的重视。美国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基础课程,特别是研究方法和信息课程的设置,同时强调学科渗透与文理交叉,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开设有大量的选修课。

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应探索更加灵活的、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应突显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以问题为本等丰富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北师大研究生院于2011年开始已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院系所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体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

(2)通过对教师和研究生两类相同问题调查选项进行比较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即总体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教师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反映出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评价差异也越大。

(3)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的评价是最低的,说明北师大研究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不够,还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形势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研究生课程教学应针对学科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指导研究生做好课程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衔接。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4)对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的评价也是较低的。公共政治课难教,原因除班额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常常感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相脱离,知识抽象化、教条化,提不起学习兴趣。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公共政治课教学效果,也是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师可能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改革。从2010级开始,北师大公共政治课的开班数量将由6个班增加到12个班。降低班额,便于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改善公共政治课的教学。

公共外语教学还不能达到有效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基础语言训练比重偏大,忽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整体外语素质的提高。针对此问题,北师大从2010级新生开始,除原有开设的英语读译、写作、听力外,又增开了西方主流文化与赏析、国际会议英语、英语国家文化概论、英语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实用英语写作、英语实用口语交流几门选修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外语的需求。

(5)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不够,师生互动不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更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鼓励,从而克服困难,获得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6)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班额、人事考核等具体管理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诸多的障碍。对此,从2011年新学年开始,进行了选课改革,在确定时间段全校开放选课,如果存在资源限制,由学校统筹解决。

(7)课程考试还没有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考试方式对教学目的的达成没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只有消极的影响,其危害是严重的,不但不能起到检验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信心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应重视对课程考试方式的研究,将其作为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8)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满意度与学科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在全国学科排名中是名列第一位的,生物学也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但从不同学科研究生评价来看,总体趋势是大多数人文学科评价满意度较高,而心理学、教育学及理科相对较低,特别是心理学、生物学,评价最低。而且这些学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也更大。从调研结果来看,这些学科存在对研究生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和相关培养单位的高度关注。

(9)应注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对此,研究生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课程建设项目,就强化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求。同时,设立了“聘请国际学者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项目,目的就是深化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10)学校应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注重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同时,研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使教学评估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另外,从课题组对其他18所高校进行的课程和教学现状调研问卷分析比较结果来看,北京师范大学的各项评价还是相对较高的。

参考文献:

[1] 罗尧成.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2] 郝黎明.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 王维平,王雪松,钟海荣,等.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概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 2007(增刊).

科学调研方式第6篇

[关键词] 社会学;调查研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99-05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卓越成果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并发。无论是在政府管理还是企业决策中,都迫切需要能对社会事实有本质性认知和创建性决策的人才。同时,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冗杂性致使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成为了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危机的应对还是信息的提取,都共同表明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因此,社会发展对社会调查研究人才的迫切需要,表明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1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当前国内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地位与现状,明确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课程的孤立化表现、学科的内部化趋势与教学的理论化特点。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是凸显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1.1 现实挑战: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

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由于发展的差异,国内外呈现出以下几种全然不同的趋势。

1)平台化与孤立化。在国外,该课程已成为各个社会学分支学科自身不断完善与理论对话的发展依托。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为各社会学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提供平台。而国内自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社会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方法论上,更显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孤立的分支而存在着,方法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平台地位尚未体现出来。

2)通识化与内部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国外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了其他多个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在部分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被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但在国内,社会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之间缺少信息互补,以致出现方法课程拥有浓郁的学科理论色彩,这表现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科内部化趋势,不但制约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影响到各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完善。

3)技术化与理论化。在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充分体现了技能性与操作性,在社会研究中涵盖了抽样技术、社会测量技术、概念操作化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观察与访谈技术、调查组织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并且该课程的讲授极为重视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在大量的社会实验中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在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与学科理论课程的区别,完全采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以记忆为基础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与权威性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惯性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

1.2 未来机遇: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为社会学专业核心技能的社会调查研究技术受制于学科的孤立化、内部化、理论化,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突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性,即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讲授到参与式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实现从信息提供向知识传授转化的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走向实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3)教学中心的转移――从教师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和问题的研究者转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地位[1]。

2)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实验条件的具备。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缺少实验教学的发展依托才不适合于实验教学,但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独具优势。相对于自然科学对精密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开展对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要求就较为简单,大多数的实验项目只需要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即可。此外,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可以共享实验器材。如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时,可调用SPSS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电话调查实验时,再适时调用或安装电话调查系统;(2)师资条件的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实验软硬件的支撑,还需要有丰富、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保证。有资料显示,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高等院校的社会学在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科学实验不仅包括理工科的实验,还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但因缺少发展依托,实验教学局限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将实验教学引入社会学专业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 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实验教学设计 思路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核心技术能力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支撑,实验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施兼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图1。

2.1 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 体系的系统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的转向过程中,原有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理念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现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问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对理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分开的,而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开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指导,对实际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类似地,学生对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是孤立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学生很难就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缩小了实践技术能力的操作空间。相反的,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按研究程序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项目内部都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要求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所有的实验项目又可以连成整体,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破坏研究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教学安排,在每个实验内部都将理论与技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以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实验教学要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串联在一起,再进行反复的操练,理清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思路关联,最终形成整合的知识体系,达到整体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目标。

2.2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环节的开放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学习课程的理论、验证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挖掘草根经验的价值。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也是行动理论的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强化方法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让其在切身参与中践行课堂教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使它真正变成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上:(1)实验整体框架的构建。框架的内容有课程总教学时数的设置,其中实验时数的比重设计要合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实验的教学时数,以占1/3到1/2间为宜;也有实验时机的把握,哪个实验安排在本次理论教学之前?哪个实验安排在全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都要认真全面考虑;还要区分一般实验与重点实验的差别,如“概念操作化”、“抽象社会指标测量表的设计”等可作为一般实验对待,而“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调查现场实践”等就应作为重点实验来对待;(2)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本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原理、实验实践、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

具体来讲,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被研究者)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渴望的结果,教师就此设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差别的研究范式便于突出开放式实验的特色,促使研究者换位思考,从而使实验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完成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在实验自组织和实验环节自主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2.3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教学的拓展性

传统教学由于管理体制与资源约束的双重限制,往往将教师与学生集中在课堂内,而课堂上关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缺少与社会中真实研究对象的互动。对于注重实际的社会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显然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通过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实社会研究对象的接触(如电话调查实验),另一方面,有实验仪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避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方法层面的探究只是略通皮毛,难以深入。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备的技术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和理工科实验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实验课程,它可以为实验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实际开展提供方法论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社会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的目标,实验教学将整个社会学专业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问卷设计、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实验教学不再因缺少发展依托而成为无本之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三个独特优势决定了该课程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而且能够成为实验教学向社会科学迈进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创新活动。它从自然科学而来,所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客观思维的指导,通过引入实验这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大有裨益。通过对大量以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于具体存在的教室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开展的,注重“内部”,强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形式,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以此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第二类则是以实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实验对象的特定性,也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认为广泛的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尤其注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2]。

作为开展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建设,可以说其教学建设质量与水平对整体教学效果与成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实验室功能的齐全与否、与社会学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需求相符与否。故而,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充分考虑,重点把关,总结为如下两大原则。

3.1 科学规划原则:明确形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全 局规划

明确社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是确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以社会学学科的应用特性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与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操作(如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学学科在实际应用与社会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加以把握,明确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地观察与研究能力等各项能够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应相应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应继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与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中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力争做到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真切体会到社会学学科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以培养和强化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以服从于整体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与任务为基石,同时以社会学学科发展趋势为风向标,立足于本专业实际能力,贴近实际地在不同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侧重点;其次,在充分满足内部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需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类相关或交叉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以相关或交叉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例,这不仅与加强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3.2 准确定位原则:切实发挥实验教学体系的综 合功能

具体来讲,作为实验教学载体的实验室,应该发挥其综合性平台与实践性基地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多模块的系统框架,其综合性较强,并不会拘泥于某一个专业或院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使用。因此,它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学学科下设不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根据社会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等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放置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提供开放时机,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准,为其他交叉相关类专业提供准入途径,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用功效。

另一方面,鉴于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性,尤其是以强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学专业来讲,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4]。在此,需以社会学学科实验教学为依托,努力建成全校范围的实践基地。具体而言,如加大对学生独立或团队申报科研立项的扶持力度、拓宽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渠道等等,总之,从各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类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项目、实地调研等实践项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条件成熟时,还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广研究成果,开展民意调查、改善政务工作等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服务。

综合来看,以《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为中心展开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得力措施。因此,构建实用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实际,通过试验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48-50.

[2]熊彦.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统计实验教学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2,(3):46-48.

科学调研方式第7篇

【关键词】 研究生 科技活动 现状 需求分析

高校科技活动是高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适应市场竞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一方面给了研究生锻炼自己所需的专业技能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到实践的操作,大大激励了研究生深入研究的兴趣。为系统了解研究生对于校内科技活动开展现状的认知与感受,以及对今后高校科技活动的需求情况,2010年10月28日至2010年11月28日,笔者随机选取了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近30所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共计1000份,回收724份,有效问卷614份。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开展科技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原因,集思广益,以便高校科技活动管理者和组织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具针对性,以更好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使得每次科技活动的效果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科研需求,促进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的科研现状和学生对于科研活动的需求,同时为了合理甄别有效问卷,问卷指标分为3类:对调查对象的分类指标、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指标、科研活动需求指标。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对调查对象的分类指标

调查对象分类指标的设置旨在区别对待填写者的数据,同时便于筛选有用的问卷。从而能够根据填写者的不同的专业背景、科研态度、科研动机等,提供根据针对性的科技活动革新建议。调查对象分类指标具体为:所在学校学科特点、性别、学历、科研重要性、科研动机。其中科研态度指标表明填写者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按5点量表的形式分别表示填写者对待科研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5表示“科研活动非常重要”,4表示“较为重要”,3表示“一般”,2表示“较不重要”,1表示“非常不重要”。科研动机指标表明填写者进行科研活动的目的。“调查对象分类指标”能够帮助后期对于问卷的合理性筛选,以便对于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分析,也能使得科技活动的开展根据针对性。

2、科技活动开展现状调查指标

科技活动开展现状调查指标的设置,旨在了解目前科技活动的整体满意度状况,科技活动信息的有效性,科技活动对于本校学术氛围的影响程度,以及了解填写者不愿因参与相关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够对目前科技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为能够更好地开展科技活动收集有价值的信息。科技活动开展现状调查指标具体为:活动频率、满意度、活动开展信息获取渠道、学术氛围、不参与原因。“活动频率”指标表明填写者觉得目前开展学术活动的次数的认可情况。“满意度”指标表明填写者对当前开展科技活动的总体评价。“活动开展信息获取渠道”表明填写者获取科技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学术氛围”表明填写者对本校学术氛围的整体评价。“不参与原因”表明填写者没有参与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其中,“活动频率”、“满意度”、“学术氛围”指标均采用5点量表的形式,5―1分别表示相应程度由高到低。“活动开展信息获取渠道”、“不参与原因”这两个指标采用“多项选题”的形式供填写者选择,填写者可以同时选取多项。

3、科技活动需求指标

科技活动需求指标的设置,旨在了解填写者对于将来开展科技活动在形式、时间、邀请的演讲人、领域、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科技活动需求指标具体包括:活动时间、演讲人、科研激励、活动领域、活动形式。“活动时间”表明填写者希望进行科技活动的理想时间。“演讲人”表明填写者希望在科技活动中邀请的演讲人。“科研激励”表明填写者希望在参与科技活动中能获得的奖励。“活动领域”表明填写者希望科技活动设计的专业领域。“活动形式”则表明填写者希望进行科技活动的具体形式,如:科技论文报告会、博士论坛、名家讲坛等。这类指标的选项设置采用“多项选题”的方式进行。填写者可以同时选取多个选项。

二、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问卷主要采用纸质发放的方式进行,填写者也是选择在读的硕士与博士,问卷选项语言通俗且贴近填写者,因此填写质量相对较高。对于填写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根据高校学科特点可将高校分为分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类,通过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被调查对象分布所有学科类型高校且分布较为均匀;男女性别比率以及硕博比例较符合全校整体比例。从而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科技活动对自身比较重要,从而被调查者的意见较能符合科研活动发展的要求。

表2是关于被调查对象科研动机的分析结果(采用多项式分析方法)。从分析结果来看,73.7%的调查者做科研是为了提高研究能力,19.6%的调查者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57.5%是为了给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20.9%与25.3%的被调查对象做科研的部分动力是由于导师和学院的强制要求,而只有13.4%的人做科研动机部分是为了得到相应的科研经费。从而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提高研究能力与为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定位分析对象,需要甄别那些对待科研活动态度极其消极的学生,从而能够把分析对象更多的聚焦在那些具有更多积极性的同学上,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使得将来的科技活动更能良性地为大多数学生服务。显然仅通过表2很难具体区别这些学生,因此,本文把科研动机调查选项按表2分为“积极性动机”与“消极性动机”两类,并把那些积极性指标一个都没有选的学生定义为“消极性学生”,其他学生定义为“积极性学生”。通过调查绝大多数学生(93.3%)对于科研抱有积极的态度。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主要以这93.3%的学生填写的问卷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三、数据分析

下面本文将根据调查的结果,从基本分析和多尺度分析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1、基本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指标的设置层次,下面分别对“目前科研现状”、“将来科技活动的需求”进行分析。

(1)当前的科技活动现状分析。以下表3―表5是对当前科技活动现状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一半以上(59.4%)的填写者认为自己学校的学术氛围较好,近半数(47.9%)对自己学校的科技活动较为满意,而22.3%的填写者对目前本校科技活动不太满意,这表明今后科技活动开展依然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善,以提高更多学生的满意度。科技活动频率的多少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态度参差不齐,这表明目前科技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而不是加减活动的次数上。从表4的结果发现,学生中近70%是通过“海报”的形式获取科技活动信息,其次是通过研究生网站获取;而经由学生干部通知或同学告知获取的比例仅占25%左右。这表明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依然要坚持以海报和校内研究生网站的方式为主活动信息,同时,应加大干部宣传和同学互相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分析学生间相互宣传度低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从表5的数据来看,多数同学不参加科技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活动内容与自身专业不相关”,“没有时间参加”或觉得“参加科技活动的收益不大”;而只有不到10%的同学是对科技活动不感兴趣而不参加。这表明,在以后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作中,应加大活动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同时以真正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并合理地安排好活动。

(2)将来的科技活动的需求分析。表6―表10是对“将来科技活动需求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时间应尽可能的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表6)。大部分学生希望科技活动邀请的演讲人是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及成功的企业家人士(表7)。今后科技活动在研究主体上不仅要注重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更要在专业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注重与时俱进(表8)。今后科技活动应更多的开展名家论坛活动,演讲内容要贴近导师的研究项目,要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动态(表9)。科研激励并不是高校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更注重科技活动的本质(表10)。

2、数据间多尺度分析

图1、图2给出了男女生获取科技活动信息途径以及对科技活动满意度的多尺度分析(对应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获取信息的两大途径(海报与研究生网站)来说,男生更倾向于通过海报来获得,而女生则更倾向于通过校内研究生网站来获得(图1)。男生对于科技活动满意度的评价比较平均;而女生则相对比较极端,要么觉得非常满意,要么非常不满意(图2)。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构建指标上分为3个层次:对象分类层、现状调查层、未来建议层。

通过对象分类层指标了解问卷填写者性别、院系的分布情况,从而能够检测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另外通过设置科研态度指标来甄别积极性与消极性学生,使得后续问卷的分析针对大多数积极性的学生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筛选问卷。

通过设置现状调查层指标了解目前科技活动开展得现状,分析的结果表明近60%的学生觉得当前本校的学术氛围较好,近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科技活动比较满意;但依然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对当前科技活动较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不在于科技活动次数的多少,而更倾向于科技活动的质量。对学生不参加科技活动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不参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与所学专业无关、收效甚微或时间安排不合理。建议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加大科技活动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研究生目前大多数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缺少不同学科之间研究的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活动组织者与研究生沟通的力度,了解目前的切实需求,围绕需求来确定科研活动的主题,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