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经济发展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5-26 16:44:31
新经济发展分析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1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经济管理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做好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经济是对价值创造行为的统称,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和实现价值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推进,经济行为逐渐变得高效化,新经济时代也因此形成,为了能适应新经济时代变革趋势的要求,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新经济时代带来的市场经济变革

针对新经济时代市场变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整体情况入手,考虑到经济管理形式的要求,突出市场经济变革的整体化要求。以下将对新经济时代带来的市场经济变革进行分析:

1.无形产品的量化

在新经济时展背景下,无形产品的量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形产品指的是没有实物但是有价值的产品内容,包括知识、信息和管理能力等,由于服务理念比较特殊,在无形经济的后续发展阶段,需要对量化格局和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无形产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针对价值衡量标准的各项要求,建立有效的沟通发展体系。此外需要对无形产品进行价值的衡量,即使市场已经赋予了无形产品充分的价值,价值的衡量和量化没有确切的标准,因此也增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限制性因素。

2.生产单元的划分

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在生产单位的定义划分阶段,需要对生产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考虑到各项定位标准的具体要求,保证生产格局的多元化。加工方也是产品的生产方,要委托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产品进行划分,在无形产品缺乏有效的划分的阶段,对生产单元进行量化处理。由于无形产品量化处理内容比较多,在后续处理阶段,需要做好划分工作。

3.经济指标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现代社会的经济行为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在不同情况下,需要对出现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外部生产环境的划分引起重视,掌握直接社会关系,进而使其适应经济管理的变革趋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在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会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工业生产模式会存在资源消耗的现象,也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造成影响。由于个人和生产社会化的弊端,流水线和独立创造之间矛盾激化,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经济定位的定义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

4.投资模式的变化

投资模式的变化对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新经济的时展背景下,如何合理应用投资价值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应用,成为当前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所在。和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相比,不同层次的经济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投资形式引起重视,尽量谋求有效的立足发展形势。无形产品的投资逐渐超越了传统的生产产品行为,从客观上来说,也是对原有的工业时展模式的重塑。基于工业时代经济模式的特殊性,需要提前对资本应用价值进行定义,考虑到投资模式的变化形式,突出应用重点。

二、新经济时展的矛盾和反思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式进入到新经济时代,受到社会大生产和工业生产变化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变化更为复杂。以下将对新经济时展的矛盾和反思进行比较分析。

1.新经济时展的矛盾化

对于新经济时代,在构建知识经济框架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发展,兼顾到发展格局的整体要求。实际上,新经济时代的财富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对于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变化,需要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提出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部分地区会存在失业率高或者贫富差异大的现象,必须及时对新经济时代布控形式引起重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2.调和矛盾核心

新经济时代和之前相比关注竞争和利益间的关系,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需要对管理学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经济学的各方面变化,需要及时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考虑到宏观发展形势的整体要求,贯彻落实有效的经济体系。新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是长期性的,独特的管理形式必然推动新经济时代的整体进步。在核心调整阶段,只有落实有效的管理特征,才能体现出矛盾整体管理的要求。

3.确定新经济时代的基础

在新经济时展阶段,受到发展规律的影响,市场状态和各个产业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必须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形势引起重视,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进行有效的分析,满足经济时展格局的后续要求。由于经济体的投资呈现出细化的状态,在执行投资阶段,必须考虑到经济体和经济行为的各项变化,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保证经济体的有序性和完善性。投资框架的应用本身比较细化和复杂,也会直接产生比较复杂的影响,经济行为受到决策和后续控制形式的影响,必须贯彻落实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

4.投资模式的重组

对于资本的有效应用和价值的重新估算,对于各种资本的投资要考虑到合理应用的最大化作用。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下,不同层次的经济体对资本的有效应用有明确的要求,从实质上看,需要及时对投资模式进行分析,考虑到结构形式和建构体系的整体要求。在新经济时代,从形式和内容上要对工业结构进行咋比较,重新解构旧有工业化的投资模式,从而在新的时代里面,赋予资本更新的价值和意义。

三、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企业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对自身经济理念进行革新,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整体化要求。以下将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1.积极革新经济理念

从新经济当前发展状态来看,必须从观念上改变和提升对经济及经济管理的认识,强化对新型经济模式的掌控力。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的形式,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现有基本素质和认知水平的影响下,要及时关注世界经济和我过经济的变革趋势,尽量找到自身在新型环境的定位,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而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形势的革新,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控制体系,以战略控制机制为基础,贯彻落实多元化管理机制。多元化的管理背景要以优先原则为基础,认识到多元价值的潜能,政府在政策上必须给予有效的支撑,进而保证经济理念的有序性。

2.突出经济变革

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稳步发展,必须对已有的自身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经济投资形式的具体化要求,在转型阶段,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生产投资、无形产品及其他项目。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长期有效的投资项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减少对投入大、风险大的项目进行投资。当前对于创意和观念主体的投资理念正在逐渐发展,从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和状态来看,此类投资形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明确风险评估形式,建立长期效益的投资节目。

3.确定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作为人类发展比较重要的财富,其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做好知识的创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需要从传统观念抽离出来,保证知识管理的独立性,对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识。在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知识包括有规律的知识和领会类的知识,两种不同的知识受到企业单位的重视,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知识间的有效转换,进而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提升人员素质

人才是当前社会的稀缺资源,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强化无形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事业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发展体,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做好人才的咨询和管理工作。通过对自身经济理念和经济管理方式进行转换,能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束语

经济管理的影响价值比较深远,在对知识管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理论要求,对各个类型的转化形式引起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经济的发展运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适应新经济发展趋势的整体化要求。

参考文献:

[1]宋继华,李.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5,07:192-193.

[2]马杰.试论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4:28-29.

[3]杨开.浅论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78-80.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2篇

【关键词】煤炭 资源枯竭 经济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阜新市位于老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被称为“煤电之城”。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市的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尽管自2001年阜新市被国务院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阜新市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断清晰,方向不断明确,内容不断丰富。但是从阜新现如今的发展水平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将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阜新当今的产业结构及经济转型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找出妨碍阜新经济发展及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已开始进行优化使用,但是作为一些重工业基地却依然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从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未来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话题。

王世贤(2014)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必须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入手,使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和承接互相促进,提升结构变动协同性,才有利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和谐增长。李海超(2013)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宋喜斌(2014)认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政府主导、产业政策转变、经济转型。王茵(2010)、邱松(2011)、陈德敏(2012)也对资源型城市将如何发展与经济如何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苏楠楠(2014)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主要出现: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从各个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具有多种方式,却也普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对阜新的经济发展及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相应的政策,使阜新在转型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二、阜新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生产总值(GDP)基数过低,增长较为缓慢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在建国伊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甚至即将枯竭,阜新经济也一落千丈,成为了辽宁省的最后一名。从阜新最近五年的GDP数据可以看出(表1),阜新GDP基数过低,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辽宁省的其他城市相比,阜新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在2013年时,全省除阜新市和葫芦岛市以外,GDP均已过千亿元(虽只列举部分城市数据,但是对整个辽宁省均进行了调查),而最发达的沈阳和大连已超过七千亿元。而葫芦岛市建市不久,经济和文化底蕴皆没有阜新深厚,生产总值也超过阜新一百多亿元。由此完全可以看出阜新GDP基数过低,经济发展缓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比值呈下降的趋势,且依照阜新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这样的增长速度完全不能够支撑阜新的发展,阜新转型势在必行。

(二)对煤炭产业依赖过度,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阜新素来有“煤电之城”的称号,煤炭产业也一直占据着阜新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也正是由于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得阜新在煤炭资源枯竭之时,经济上也出现了极大的困境。甚至阜新经济转型至现在,其对煤炭产业依然有较大依赖。2010年,阜新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进行经济转型的第十个年头,阜新的原煤产量仍高达1828.3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11.83亿元,足足占了当年全市总值的三分之一。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阜新的煤产量仍达到1517.0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1.38亿元,虽然所占比值有所下降,却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五年之后的产量下降并不明显,而产值却下降较多,这是因为我国如今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像煤炭这种非清洁型能源,一旦生产过多便会超出大众的需求,价格便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如今煤炭行业的产量多、产值少的局面。

(三)教育发展存在缺陷,就业与失业问题较突出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因素又对就业与失业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阜新的教育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统计,至2014年底,阜新在校研究生2939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378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94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29人、初中在校生32544人及普通小学在校生84698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阜新市受高等教育人数较少、所占比重较低,这也就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数相对增加,使阜新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随之下降,这与政府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和对教育资源投资较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阜新培养出的人才还有可能会由于阜新经济增长缓慢、发展机会少而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如此一来,阜新的人力资源则更加匮乏。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行业所需要的人数也就会随之减少,而阜新市截止2014年底矿业从业人员为35746人。倘若矿产资源枯竭、煤炭行业倒闭,则会出现大批失业者,且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再就业可能性较小,这也成为阜新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

三、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阜新作为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阜新市由于对煤炭产业依赖度过高,使得其经济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落,而阜新的教育体制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当地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引领其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与研究。同样,由于其经济水平落后,更无法吸引大批的外来人力资源进入,这也是阜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且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从事于矿业的人数也会随之减少,就会使这些低文化水平者的失业率逐渐增加,给阜新经济的发展带来负向的影响,也为其进行经济转型增大了难度。

(二)对策

第一,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煤炭作为非清洁能源,已经逐渐被清洁能源所替代,使用量已大大减少,若产量过高,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降低。而它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现在也正面临着枯竭的危机,若阜新市继续着重依赖于煤炭产业,将会经济持续低迷下去。所以,必须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

第二,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市由于一直以来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减少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其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旅游业一直都较为丰富,它的旅游总体形象定位是“观沙缘奇丽特色,看煤城变幻今昔,感东藏宗教民俗,悟华夏文化源地。”阜新市可以通过加大宣传、优化景区等方式,将海棠山、瑞应寺等景区打造成一级风景区,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旅游业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应加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大力发展清洁型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弥补煤炭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不足。充分发挥政府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使其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也使阜新能够顺利地完成转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第三,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完善教育体制、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断加大对教育项目的投资,才能为本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为未来经济快速的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不仅要对基础和高等教育进行着重培养,还要加强各单位和社会的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推动育才聚才的人才体系建设,才能为转型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甚至还会吸引外来的资源为本地进行建设,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重点解决就业、失业问题。一个地区就业、失业情况如何,既可以反映出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状况,也可以放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问题是困扰我们整个国家的一个长久性问题,但对于阜新这种资源枯竭型、欠发达城市而言,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阜新市应推动高质量的就业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切实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援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例如说,失业的煤炭工人,政府应出面给予帮助,否则如果大批的低水平失业人员不进行再就业,将会使阜新的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困境。同时,还应提高职业培训技能质量,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一方式可以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还为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为其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使当地严重的失业问题有所缓解。

阜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进,直至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顺利地完成经济转型,才能够使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世贤.阜新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3):234-238.

[2]李海超.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4]王茵.以城市转型促经济转型―辽源市加大城建投入记事[N].吉林日报,2010-04-10.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差异;收敛;GNIN系数

一、引言

新疆处于中国的西北部,其经济能否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疆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也影响新疆的整体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新疆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经济总量和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突出。那么新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缩小趋势还是扩大趋势?这种趋势对于促进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程度如何? 能否影响新疆的稳定发展,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晓鸿,刘天,王建军运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宏观经济能力和经济环境的角度选取了八项指标,使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主成分得分,得出各县的排名,并指出新疆经济发展不平衡。高志刚,韩延龄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20个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分析,得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及排序,以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分类依据,以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的均值及新疆经济增长率作为参考,对新疆经济发展作了差异分析。作者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入手,分析导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对新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目前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文章比较多,收敛性问题也成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可以参考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很多,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新疆经济发展的敛散性。

二、经济差异收敛假说及模型

(一)经济差异收敛假说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定资本具有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特征,并假定要素自由流动,由于受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如果给定储蓄率,劳动力将会从资本短缺的地区流向资本充裕的地区,然而资本会流向高收益率的地区,即较低的资本劳动比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过一段时间,最终会使资本收益平均化,导致各地区经济均衡增长,因此在理论上可以预期有更低人均产出的欠发达地区会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并赶上发达地区,即各地区经济增长最终会出现收敛。而现实中,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不快于发达地区,反而还会出现负增长。鲍默尔等人提出俱乐部收敛的概念,认为只有俱乐部内的地区经济增长才趋于收敛,而俱乐部外的地区经济增长可能不存在收敛特征。但事实上,除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经济增长收敛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呈现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二)经济差异收敛模型

经济增长收敛性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范围的不同经济单位,如国家、地区甚至家庭,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及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国内外经济发展收敛性研究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σ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真实GDP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σ收敛”指数通常是指人均真实GDP对数的标准差,它的检验方程为:

其中Yit表示第i个经济单元在时间t的人均真实GDP值,N为经济单元的总个数。如果σt+1

第二是β收敛,是指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趋向于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β收敛的基本特征是贫穷地区比富裕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得快。β值都是正的,意味着贫穷的经济比富裕的经济收敛得快。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两种形式。

在检验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主要是采用增长回归法。根据R.J.Barro&X.Sala-I-Martin提出的封闭经济渐近增长log线性形式的模型:

三、新疆经济发展差异敛散性及原因分析

(一)σ收敛检验

为了反映新疆南北东疆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利用新疆统计年鉴中新疆各县1990年到2007年的数据,对标准差进行测量。根据公式(1),计算新疆人均GDP对数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1所示。

对表1作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标准差用于衡量一组数值中某一数值与其平均值差异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数值波动的范围就越大。从图1可以得出,在1990-2007年间新疆人均真实GDP对数值的标准差σt变化趋势基本是上升的,其数值变化比较平稳,不存在σ收敛格局。东疆人均真实GDP对数值的标准差σt变化趋势很大,但到了2007年σt值就很小了。北疆经济2006年以前变化不是很大,但到2007年有一个突升趋势。南疆在这十几年中变化幅度比较大。

南疆在1990-2000年间、2002-2003年间及2006-2007年间人均真实GDP对数值的标准差σt呈现下降趋势,存在σ收敛格局;其他年份之间则呈上升趋势,不存在σ收敛格局。东疆在2000-2002年间、2004-2005年间及2006-2007年间的标准差呈现下降趋势,存在σ收敛格局;其他年份之间则呈上升趋势,不存在σ收敛格局。北疆在2002-2002年间及2004-2006年间的标准差σt呈现下降趋势,存在σ收敛格局;其他年份之间则呈上升趋势,不存在σ收敛格局。新疆在1990年到2007年间的数据变化不是绝对的直接增加,在2002年和2003年间,就有稍微的下降趋势,但下降量特别小,仅下降了0.009。

(二)β收敛检验

根据β收敛检验方程式(2)对1990-2007年间新疆各区人均GDP增长进行了收敛计量检验。在分析各区人均GDP增长时,采用了GDP指数来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以1990年为基年,以人均实际GDP对数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因变量,以期初1990年人均GDP的对数值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方程:

Yi,t=A+Blog(Yi,1990)+μi,t (3)

分别对新疆各区进行回归分析,其中Yit表示1990-2007年间各县的人均实际GDP对数值的年平均增长率,Yi,1990为1990年各县的初期人均GDP水平,uit为随机误差项。回归结果见表2。

由回归结果表2可知,东疆初期人均GDP对数值的B估计值为-0.0075(或β收敛系数为0.0076),且t检验值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1990-2007年东疆各县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和1990年的经济初始值具有负相关关系,贫穷的比富裕的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从1990年到2007年间东疆人均GDP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也就是趋于收敛,经济差距趋于缩小,其间新疆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人均GDP差距大体上每年以0.76%的速度在缩小。而新疆和南北疆不存在收敛情况,即说明新疆和南北疆的贫富差距没有缩小趋势,特别北疆的部分县比较发达,但是还有一些县比较落后,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东、南、北疆内部在整体上“俱乐部收敛”格局不明显。东疆内部的绝对β收敛迹象显著,但程度较弱,1990-2007年间大体每年约以0.76%的速度收敛,其半生命周期较长,即如果按照1990年至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东疆落后的县要缩小与发达的县人均GDP差异的一半至少需要92年。北疆和南疆不存在β收敛,其落后县和发达县的差异更大,北疆和南疆落后要实现赶超的路程更漫长。东疆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断缩小,其经济趋于“绝对β”趋势。

(三)新疆南北东疆人均GDP差距因素分析

通过对新疆南北东疆人均GDP差异的分析,找出影响新疆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7年新疆人均GDP数据及第一、二、三产业的数据,运用国际上通用的GINI 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人均GDP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进行分析。

基尼系数的人均GDP来源分解分析的是将总的GDP的基尼系数分解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种分项GDP源的份额与其集中率乘积之和。将所有的人均GDP值按人均GDP排序,就得到人均GDP来源分解公式,即:

利用公式(4)和公式(5)计算人均GDP基尼系数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新疆人均GDP基尼系数分解分析表

由表3可知,在人均GDP构成产业中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大,占到39.67%;其次是第一产业,贡献率为30.83%;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小。三产的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都是正数,表明这几项不能减少不平等作用。三产的Cf/Gini小于1说明该项产业对基尼系数有减少作用。

总之,新疆人均GDP来源分解分析说明三个产业是增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应该调整新疆各县的产业结构,使其减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四、思考和建议

理论上,本文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的敛散情况,由于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结论也比较清晰。而现实生活中要缩小差距,考虑的因素会更多,那么也许有人会问消除不平衡对经济的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比如停止第二产业的发展,都发展第一、三产业,相对来说之间的差距就会大幅度地缩小。当然这种做法不可取,文中提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富裕县和贫困县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只能相对缩小,而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提高其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

考虑新疆经济目前的发展情况,要达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么如何进一步减小不平等,除主观因素外,还存在自身解决不了的外在因素。造成新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交通线长而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县与县之间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因而产品成本比较高,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宏观指导上要划分类别,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必要时可采用一县一策的办法促进其发展。其二,新疆发展经济缺乏人才支撑,这不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速度比较慢。这种状况若再持续下去,势必给新疆各县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新疆有些县观念落后,导致经济落后,因此思想观念需要转变。新疆各县需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支持经济发展。其三,新疆是一个后发展的省区,多数仍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经济占了很大比重,扶贫开发县比较多,原因在于新疆的山区群众比较多,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各县的特点,发展特色产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总之,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缩小各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提高各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鸿,刘天,王建军. 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分析[J].新疆财经,2008(3).

[2] 高志刚,韩延龄. 新疆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2(3).

[3] 龚莉. 中国经济差异及测度研究[D].(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06(11).

[4] R.J.Barro&X.Sala-I-Martin, “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No.1,107-158,1991.

[5] R.J.Barro&X.Sala-I-Martin, “Convergence” 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0,No.2,223-251,1992.

[6] 王建军,王臻. 新疆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现状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03).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4篇

目前,我国有部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部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需要对这113个部级高新区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部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部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部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部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部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改善软硬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5篇

>> 工业园区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柳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平坝:以工业园区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 广西贺州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探析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难题与对策 产业集群视角下皖北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与皖北经济发展 甘肃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园区转型综改步伐 工业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长株潭主要工业园区的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工业园区的主要作用 发展工业园区人才经济的思考 经济工业园区生态化设计分析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侯华梅:以工业园区和双创基地为重点,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 浅析工业园区发展建设 新疆第七师五五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11-30.

[2]马伊宁.推进园区建设 打造项目“聚集地” 新疆已有国家及自治区级园区71家[EL/OB].http://.cn/news/content/2012-08/15/content_7134835.htm,2012-08-15.

[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1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9.

[5]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EL/OB].http:///view/440666.htm,2012-07-25.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6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现状;创新发展

引言

众所周知,林业经济在我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虽然说从总量上来看,其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地区中,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可以说是当地的命脉所在,因此,加强对于林业经济的关注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加强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通过相应的管理必然也就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优化,进而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其管理和水平,促进林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虽然说近期人们对于这种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林业发展速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林业经济也随之得到了较好的进步,并且也表现出了较为庞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详细分析来看,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林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其必然会受到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这一点在当前我国现阶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却遭遇到了较大的污染和损害,林业必然也会深受其害,这种林业的损害问题必然也就会给林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林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干扰是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2)林业企业产权方面的问题也是制约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主要就是依靠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因此,林业企业在具体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具备着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企业来说,其在产权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是属于国有资产,林业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所有权,并且对于林业企业的经济所得来说,其作为国有财产的一部分,林业企业同样不具备着所有权,并且在具体的林业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政企不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干扰,使得林业企业无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发挥出自身较强的管理职能,这一问题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3)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经营管理模式上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比较单一,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沿用以往的一些传统林业管理模式,进而也就必然会给相应的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对于林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来说制约性比较明显,这同样是今后相关林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所在。

2、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和发展和现状来看,其今后相对应的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无论是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都应该树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关注到林业的生态系统发展效果,重点突出其相对应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影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进而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整个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且这种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2)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规范性,所谓的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并不是说不要任何的规范和制约,在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和创新上还应该重点针对其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在这种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有助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林业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必须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国际化,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来看,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想较好的提升其发展的效率和水平,也应该逐步和国际接轨,了解国际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技术,并且学会合理的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这一点其实也是一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模式,并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同样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4)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相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单一性来说,必须要重点针对其多样化进行相应的发展和丰富,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于林业区域内各方面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能够较好的促进其相关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也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种林业经济的发展来说,要想切实提升其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然后便能够较好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也就是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希望本文提到的一些创新思路和手段能够对于今后相关林业经济管理人员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凡荣.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81-82.

[2]金胜男,庄瑷宁.论新经济形势下林业经济的创新管理和未来发展[J].中国林业经济,2015,04:26-28.

[3]马省阳.浅析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01:283-284.

[4]王凤琦.林业经济科学管理与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361.

新经济发展分析第7篇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驱动力受到制约。在我国逐渐失去劳动力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的大背景下,将经济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得到国内诸多学者一致认可。本文基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省际数据对我国各要素进行核算并得出,新常态下应增加R&D投资以促进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给出建议,认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应依托于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两种产业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新常态;新兴产业;生产率

1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分析

1.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析后危机时代,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成为新的发展主题。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在生产函数中除去了对于劳动的投入和资源的投入,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拉动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分析发现,现有研究的普遍结论将其归结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TFP)3个维度。这些研究结果均在一点达成一致,资本投入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占比最大,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很小。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投资驱动收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减退,这就要求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关于投资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已比较系统全面。在创新驱动经济的研究中,通常引用科学研究与试验性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R&D)这一概念进行描述。

1.2我国R&D投资的一些事实与比较由图1看出,我国关于R&D投入不论是总量还是占GDP的比重上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在2000年以后显著提升,从1998年的551.1亿元到2014年13015.1亿元,比例从1998年的0.6%上升到2014年的2%,增幅显著。其中,企业在R&D的投入上增幅最大,其次是政府,最后是高校研究机构。省际的数据则表明了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江苏、广东)在R&d投入上始终高于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从数据来看,2008年后,私营企业活动密集的地域(江苏、上海、广东)在R&D上的投入显著超过北京以及西南地区。而在西南地区来看,处于经济辐射中心的四川在R&D投入上也显著超过了云南和贵州。基于我国在国家层面上的数据在时间跨度上相对较短,本文对于数据选取采用省级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的时间跨度为1998-2014年。所有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科技年鉴》的数据梳理得到,其余各变量数据均从中国统计局网站获得。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观察到R&D资本的投入明显促进了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数据表明R&D投入和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正向关系,R&D投入规模越大人均的GDP越高。其中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发达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不难看出,我国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远远低于研究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对比经济发达地区与西南地区,可以得出经济发达地区在研究投入上远高于西南地区,从而使经济发达地区的物质资本和研究投入的边际生产率均高于西南地区。

2新常态下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选取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构建完善的体制制度。体制改革是其他改革开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通过科研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调动众多科研参与者的积极性,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持。新常态下,为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尤其创新产业,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供给的核心在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创新驱动力要在经济增长的比重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致力于促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通过新兴产业的介入与技术革新的方式实现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转型发展,提升产能的整体质量。其中,尤其要通过新兴产业发展来促进农业、交通教育等战略重点的发展。让新兴产业为传统产业服务,这一方面是改造与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新兴产业自身完善发展的需要。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一定的传统产业基础,新兴产业才能较为顺利地发展,使经济结构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