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5-15 17:09:43
建筑设计史论文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1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3篇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6篇

文章探讨教师在史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启蒙学生的建筑思想,在意识形态上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进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成长成材。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课程的特色及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以期培养和激发学生在专业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

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建筑设计史论文第7篇

建筑界普遍认为,在当今世界极为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运用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和历史这样原本关系密切的建筑学“子学科”非常有必要在一定层面上进行整合。如何整合,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即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作为平台?

一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历史内容繁杂,现行通用教材和参考书只是一般地按时序划分章节,罗列出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著名或典型建筑实例等。这种断代划分虽然方便相关研究者记录史实,但是简化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长期影响。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这种断代划分进行讲授。也因此长期以来,建筑系学生普遍错觉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就是学习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学生也把简单记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和设计思想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建筑发展系统性性的认识和对一般规律的了解,简单地把历史理论课程认为“素质教育”。然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学习建筑史方法论,将历史传统与设计实践结合才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弥补课程内容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与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与专业主干课的配合大多来自教师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然结果,因而讲课的自由联想、发散性较大,对培养设计思维能力有关的内容是散构的,知识系统目标性相对不强。

二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更加明确建筑历史课程的目标性,使该课程更紧密地为主干课服务,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建筑创作与使用的普遍性要求,在课程讲授环节,明确了以场所感(或某些思潮下的非场所性)为基本导向,由场所感带动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平面、立面、空间及装饰分析,重点突出对形成某类型建筑构成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的分析,展示一个可综合把握的建筑环境整体。在这个线索下,针对不同时代各类场所的形成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建筑的构成要素,不以偏概全,提炼出要分析的重点侧面。例如,古罗马大量围合十字交叉轴的连续空间模式、近现代构成派的搭构建筑形式等。现行通用教材只是用奴隶社会大帝国、工业化结构来解释都还不能深入到它们的艺术价值所在,相关资料中关于罗马原始宗教有安全场所的观念以及近现代雕塑由雕和塑走向搭建的变革刺激了建筑艺术先锋派等等的介绍,由此这两种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的场所背景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学生对特定类型建筑的理解也更加清晰、深刻。不同阶段的建筑其讲授侧重点不同,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又可综合展示建筑艺术可能关联的各种观念领域。

此外,我们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正确建筑史观的教学要求,加强知识链的衔接;并将典型历史建筑融入现代设计中,反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共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和设计原理,或者领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时绘制分析性草图的习惯和能力,以加强其建筑设计的功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其他老牌院校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的教改思想,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实行建筑历史本科教学5年一贯制,如同设计课一样,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逐年深化和拓展,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鉴于我校从08级建筑系开始进入5年制教学计划,一些主干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等的教学任务也势必相应增大。

结合近几年来我系设计课与历史课的教改,使建筑历史课程更明确地为设计课程服务,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度和思考深度,5年一贯制的建筑历史本科教学具有可参考性和实施性。这样,我们在一年级“建筑概论”中辟有“中外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专门章节,并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西方古典建筑语言与空间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与空间构成”的设计课题,使学生通过比较中外传统建筑设计语言与典型空间的不同构成模式,加深对传统建筑语言与空间组合方式的认识。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空间与形式”理论章节,强调在平时学习和设计实践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考察与测绘实习,制作古建筑模型。四年级结合传统文化环境调研,在“专题研究设计”别开设“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五年级按专门化办学方式组织部分学生从事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大型作业,完成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四年级的“传统建筑设计专题”是专门增加的设计实践环节,这也是改革的重心所在,是建筑历史与设计课“一体化”整合的最集中体现。该环节以一系列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开题、调研、策划、构思、资料查询,一直到设计辅导、成果表达与汇报的实际学习与亲身操作,加强学生设计思考深度,设计成果也将更具特征性。这样,理论学习为主的建筑史课程与实践操作为主的建筑设计课程互相向对方伸出“触角”并留出融入的“接口”,也为我们在高年级或毕业设计中开设相关“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架设了很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们分别以“岭南博物馆”、“岭南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某城中村保护与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为题进行了一系列传统意象设计教学,取得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传统建筑设计教学

“传统建筑设计”作为专题设计之一,既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个组分,也是建筑历史课程的一种延伸。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对传统建筑中意象的把握,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和表现传统文化理念,从而找到现代与传统的一种对话方式。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达,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种诠释,因此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意象作为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手法运用于设计教学。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设计操作过程,使得传统意象成为学生设计思想形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选址:选择历史文化特征较为突出的基地环境(如老城区、古村落及其他历史地段等),筹划一项文化类建筑及环境设计任务书。

2.实地调查:对基地所处地域环境特征、传统文化背景作较深入的调研(结合大三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该专题训练较为适宜)。

3.意象探讨:要求学生在调研和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构思,充分探寻传统意象元素,并将其转换为建筑元素。

4.意象表达:要求在建筑布局、空间和形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意象元素进行符合设计逻辑的表达。

5.成果汇报:要求设计成果以PPT演示方式进行综合汇报。这是学生将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知识交流的有效途径。

例如“岭南博物馆建筑设计”,结合三年级的文化博览设计,并融入地方民俗内容。现代博物馆设计强调“情景空间”、“角色参与”的设计理念。除了静态陈列、以及被动展示的功能,而应处于有机运作状态,设置公众积极参与的场所,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而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品,应当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筑造型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岭南特有的场所文化,这也是设计的重点所在。学生也通过设计操作过程,深入体会岭南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要素等,提炼意象元素,并适当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使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当地传统。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专题”的特点,设计进程大致包括酝酿、解读、调研、感悟、提炼、演绎、整理,每个阶段都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进程(讲课、调研、基地勘察、草案、修正案、定案、正图绘制)中,尤其突出调研与构思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成果以调研报告和图纸文本的形式提交,并由学生汇报调研报告,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文字说明(2000字左右)、照片、速写、意象分析图以及提取的符号大样等。通过系统的调研,获取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的基本信息,再加以综合性分析和思考,提取符号,掌握构成关系,在方案中灵活运用。调研过程本身就是构思阶段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在酝酿构思过程中进行有目的调研,将设计思维的感性过程与理性过程相结合。

配合调研、资料查询,是进入方案构思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现场踏勘、测绘、采访,绘制测绘图,拍摄当地照片,查阅相关资料。此外,我们也通过一系列传统建筑PPT的图片展示和讲座来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逐渐使学生了解传统地域民风的神韵,自然步入设计状态。以具体素材为参照,把地域传统的抽象感觉分解为诸如尺寸、材料、质感、体量、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空间形象、构成手法、建筑装饰等具体建筑形式要素。每一种设计元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又将其与传统建筑中的民俗生活对应起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朴素的生存哲学。通过理性分析,学生们对岭南传统建筑的认识有所提升,并且综合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提炼建筑符号,以此来建立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值得一提的是,对符号本身的认识不能单纯停留在具象的形态上,而要把握传统建筑精神内涵,将形式符号抽象化,从形似到神似,上升到形非而神似的高度。

关于意象符号的提取方式,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方法也是多角度的。对传统建筑而言,例如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技术、构造工艺、装饰艺术(材料、色彩、主题、纹样)等都可以成为提取符号的素材。除了从大体的形象特征去截获通常的具体形式语汇,更要注重对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某种特殊构造的产生、用途、材料、做法等,或如某种装饰的象征意义)。认知的深度来源于前期的调研构思阶段。在对一系列素材进行整理、分析、解释的过程中,简化信息代码,最后经过提炼、抽象、完成从原形到符号的形式转换,提取出来的建筑符号应具有表意的浓缩性,表象的精炼性。最后,将其与现代建筑理论、设计方法、建造技术综合运用才最终完成建筑传统性和时代性之演绎。

在具体设计表达阶段,将传统形态要素分解为具体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例如博览建筑的总体布局,除了考虑功能分布、交通流线等,还要综合考虑广场的合理尺度、规模,环境绿化,建筑的朝向、空间体量、造型特点等,并适当融合供人参与的情景空间。一般来说,广场尺度应体现传统的亲切感,控制D/H的合理幅度,建筑造型应展现传统地域特色,同时具有时代感,更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延续历史文脉。再譬如传统坡屋顶,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传统符号加以运用,而应把它作为基本的形式语言,分析其坡度、形态(单坡还是双坡)、组合、色彩、质感等所反映的意象特征,并分析不同形态的坡屋顶所适合的特殊地理人文环境,同时,与现代材料例如刚、玻璃、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相结合,也能创造出别具韵味的时代感。再如传统村落中常将点状的塔、碑、线性的道路街巷、面状的院落、广场作为具有标志性、引导性或凝聚性空间的元素进行组合,把握街巷界面、尺度、节点等关键特性,同样可以再现传统空间的变化与统一。其次,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讲究因地制宜。传统材料也是符合生态建设、绿色技术原则的现代材料,深入研究砖、石、木、竹等的具体特性与用法,加以改良和创新,配合现代的钢、玻璃、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得当,也能传达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时代感。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传统就是民间乡土,传统是文脉和神韵的体现,构成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构造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来完成,亦可运用当代美学原理创造更富有意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