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25 15:34:40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班级管理 管理策略

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中率先提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指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的保教人员对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的目标,使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看来,幼儿园里的一切保教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管理实现。它繁杂琐碎,既具有生活性,又要求科学严谨,具有教育性。

二、小班幼儿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3-4岁幼儿的大脑皮质完全与小脑相连,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大脑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和四肢的协调合作。比如自己洗手、如厕、穿脱衣服和鞋袜、用勺子熟练地进食、灵活地上下楼梯、平稳地向前跳。但受身体机能发展制约,有些行为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语言方面的发展,3-4岁幼儿词汇量年增长率最高,达到73%。累计词汇量达1730个。掌握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词汇增多,如3岁能使用描述外貌特征、个性品质和情感的形容词。这个时期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想到哪里说哪里,缺乏连贯和条理,大人往往要边听边猜才能听懂。

认知发展方面,小班幼儿独立性增强,常常离开大人自己活动,从而获得体会、印象、经验等。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简单地解决问题。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过程以无意识为主,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记忆依靠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边做边想或者先做后想。比如在拼图之前,幼儿往往不会说出将要拼什么,而是拿到图板就开始拼,拼完之后,才说明自己拼的是什么、怎么拼的。

社会性发展方面,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增强,懂得自尊,如犯了错误会羞愧,怕别人嘲笑,喜欢当众夸奖不愿意当众责骂。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做游戏、参加活动,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同伴的友谊脆弱易变,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此外,情绪不稳定,有很强的情感依恋。

三、小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不同,其班级管理的内容也有差异。对小班幼儿而言,一日生活都是学习的内容,而班级管理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前提,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结合3-4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处于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适应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大。加之小班幼儿的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不够完善,故小班的班级管理内容应聚焦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让幼儿对群体活动感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喜欢上幼儿园,同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现状

(一)教师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学历低,理论基础薄弱,并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教具准备不充分,甚至存在工作倦怠;有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需要服从教师的指令,达到教师理想的整齐有序的班级秩序。幼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是管理和经营好班级的前提。但实际上,一些幼儿教师因为日常工作的繁重琐碎,基本没有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重要性并不了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一日生活都是课,但有的教师仅对教学活动很重视,准备充分,讲究方法和策略,对课后幼儿的生活活动就较随意,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实时教育的意识和智慧比较欠缺,导致幼儿在卫生行为习惯、生活基本技能和文明礼貌方面的培养不足。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小班幼儿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非常柔弱,相对无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往往以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管理中、游戏活动管理中,还是生活活动管理中,幼儿总是处于依顺、服从的被动地位。比如在游戏活动中,通常是老师说今天我们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幼儿只要照着老师安排的去做就好了,并没有参与游戏的选择与组织。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充满好奇,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问题没有价值,对幼儿的疑惑置之不理。对于幼儿犯的错误,一些教师忽略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以教师的权威给予严厉的指责甚至体罚和恐吓,让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

(三)班级管理中家长参与度不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家长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视、不参与,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表现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在日常卫生行为习惯方面,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因为有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而在家里却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乖乖自己吃饭,回到家不仅要大人喂,有的还要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在家却很任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小班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使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回到家得不到同样的重视和巩固,教育功亏一篑,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五、做好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幼儿教师班级管理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紧跟幼儿发展的脚步,加强班级管理理论学习,把握时展的新思想,不断更新教育和管理观念。首先,要重视并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因为园长的办园理念、管理水平是办好一个幼儿园的关键所在,园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成为教师把握正确班级管理方向的引导者。其次,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班级管理理论的探索,对系统理论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整体的思考。最后,应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建构健全的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教师进修,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幼儿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学习观、发展观、儿童观。

(二)开展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由于小班幼儿的幼稚性,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承担教育任务外,更多的还有保育任务,教师对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交往需要、情感需和人格需要等。其次,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幼儿,给予幼儿理智的爱,并且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再次,教师要给予幼儿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有自由活动和选择的权利;要多与幼儿协商、合作,多征求幼儿的意见。最后,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应该就事论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相信幼儿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绚丽的花。将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知识和爱的海洋中温暖地成长。

(三)家园共育。

优质的班级管理效果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遵循家园共育的原则,将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度,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离焦虑,家长应该积极参与新生家长会,配合教师的家庭访问,陪幼儿参观幼儿园和自己的班级,熟悉班级的教师,认识新的小伙伴,带领幼儿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帮助幼儿消除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的焦虑和陌生感,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使幼儿尽快接纳老师,爱上幼儿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利用入园、离园的时候或者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引导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使家园达成共识,互利互惠,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6-189;223-225.

[2]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227-229.

[3]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金晓梅.幼儿园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4.

[6]钟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规则;规则教育;实施过程;考察分析

一、引言

已有研究者从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内容、幼儿园规则教育的方式等方面揭示出幼儿园规则教育对幼儿主体性的抹杀,呼吁转变思维,提升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人文关怀。[1-3]有研究者从文化的角度,指出幼儿园中教师作为化代表,在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由于认识幼儿文化视角的偏离而压制了幼儿文化,“疯”和“听话”成为了教师心目中儿童文化的定位。[4]有研究者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详细剖析了幼儿违规现象背后的情感体验与动机,并呼吁幼儿园、教师应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一起构建更有生命力的规则教育。[5]有研究者通过观察法搜集到了班级规则,分析发现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对幼儿执行规则的情况,幼儿教师的反馈方式主要是表扬和批评。[6]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审视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但大多为理论思辨。而本研究将运用质性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为切入点,深入幼儿园实践现场以考察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过程的实然状态,发现其问题,从而为改变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异化现象,提升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市某一级示范园的一个中班。该园是该市一级示范园,是该市教育实验基地园与窗口园,在全市一直发挥着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该中班由35个幼儿、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构成。班级幼儿年龄在4.2岁~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2。主班教师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已工作九年,工作能力突出,是园里公认的教学能手。配班教师为学前教育专科学历,已工作七年。保育员为高中学历,有十二年的保育经验。

2、研究工具

班级中每一项规则的实施都会经历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作为一个过程的存在时,就意味着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根据教育社会学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导入、执行、修复。这构成了本研究中观察的基本维度。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借鉴有关幼儿规避行为、违规行为、规范事件等已有研究,并结合前期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关于规则教育的访谈,几经修改后,制订出了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的观察表。现有的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以及更加细化的若干类别。其中规则导入有显性明确的要求、违规行为的导入、榜样行为的导入、渗透式教育四个类别;规则执行有反复练习、映射、贴标签、代言人、假问题、示意六个类别;规则的修复有故意忽视、匿名批评、直接暴露、剥夺、收回签标、警告、训斥、隔离、沉默、说理与合作解决等类别。

3、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采用参与式观察,共持续70天。每天观察时间为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即7:50~17:30。观察间隙,对该班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其目的是了解在具体的活动背景中教师制订、执行规则的出发点等,以期为总体把握教师的规则教育观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对所有数据,采用SPP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导入方式

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规则的导入以显性的命令要求与违规行为为主,分别占48%、26%。而榜样行为导入与渗透式教育则较少涉及,分别占19%、7%。相比较而言,前两种方式更具有强制的约束力,而榜样行为与渗透式教育则略显温和。对教师来说,导入方式越具有强制约束力,给到幼儿的震慑越大,所能引起的幼儿行为的变化越明显与即时。而一些相对温和的方式比如渗透式教育由于需要教师多次耐心地说理与解释,费力且费时,且效果不显著,自然成为教师最后的选择。

2、幼儿园班级规则的执行方式

在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预警性提醒是最主要的执行方式,占23%。所谓预警性提醒是指在幼儿违规迹象时教师所采取的诸如口头提醒、动作指示等预警措施,其目的是将幼儿的违规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在预警性提醒中,教师对规则机械式地复读机式的强调就能让幼儿表现出对于规则表面的遵从,这样的方式省力、省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自然成为班级规则执行中最常用的方法。另外,我们看到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隐射、代言人、假问题、贴标签、反复练习等方式均有涉及且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是21%、20%、15%、11%、10%。原因在于:规则的执行是规则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花费时间的环节。如果教师在此环节中长期固定使用一种方式,该方式的威慑力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这迫使教师在班级规则执行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情境,尽可能利用多种方式,以便让幼儿对不同执行方式长时间保持一种心里敬畏而从行为上表现出对规则的遵从。最后,综合规则的执行过程,我们看到各方式均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行为控制与纠正方式,体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性。

3、幼儿园班级规则的修复方式

幼儿园班级规则的修复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直接暴露,所占比例为19%。接下来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分别是警告、训斥、隔离、匿名批评,分别占16%、15%、12.5%、12.5%;其次是剥夺、故意忽视、说理、收回标签、沉默,比例最少的是合作解决。可以看出,警告、训斥、隔离等在规则修复中这些教师较高频次使用的方式多具有负向性质,对于诸如说理、合作解决等这类具有正向性质的方式,教师较少使用。显然那些负向性质的方式由于附带着教师强大的威慑力往往能带来及时的效应,而正向性质的方式由于其费力且不能取得及时的效应,自然成为教师最后的选择。

四、结论

幼儿园规则实施过程中的导入方式以明确命令要求与违规行为为主,而榜样行为导入与渗透式教育则较少涉及;在规则的执行中,预警性提醒是教师选用频次最高的方式;班级规则的不同修复方式中,直接暴露是最常用的方式而合作解决最少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美娇.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J].幼儿教育,2006(2)23.

[2] 陈群.幼儿园班级活动规则下儿童精神的缺失[J].学前教育研究,2007(4)19-23.

[3] 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 侯海凤.自在世界与规范世界―关于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儿童文化建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3篇

教育科研报告是对科研工作的总结,它要全面反映出研究的课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等。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怎样;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如何。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基本结构: 课题名称 作者及单位 问题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或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量表、教育方案等)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B、教育经验论文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 5.写成工作汇报或总结,只叙述做的过程,不讲结果及其价值例:《浅谈乡镇农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6、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述的严谨性欠缺例:《挫折中的收获》《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4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黄朝宾

湖北省孝感市脉旺镇脉旺中心幼儿园 刘小姣

【摘要】集体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农村大班幼儿却出现集体“罢睡”的现象。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造成幼儿“罢睡”的因素,包括幼儿园管理因素、幼儿园物质环境因素、幼儿教师因素、幼儿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17-03

一、问题提出

睡眠是人脑进行的另一种活动方式,对消除疲劳、保持体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积极作用。对每个人而言,充足的晚间睡眠有利于第二天精神充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适当的午间睡眠则有益于下午精神抖擞地活动。午间睡眠不仅有助于幼儿恢复身体机能,愉快地进行下午活动,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来说,午睡与夜间睡眠同等重要。

M园在孝感地区属于政府新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笔者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观察,发现大班幼儿集体“罢睡”的现象经常发生,通过访谈发现,该幼儿园幼儿不午睡的现象长期存在。由于本地与M园情况类似的乡镇园较多,因此,本研究以该园为样本进行研究,以期了解造成大班幼儿“罢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教师和家长为调研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在观察M园大班“罢睡”幼儿午间活动及下午活动情况后,对园领导、带班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访谈,再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在参考有关幼儿午睡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自编《影响大班幼儿冬季不午睡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包括家长版和教师版)。并随机选取M园大班的幼儿家长发放问卷62份,回收49份,经整理得有效问卷44份,问卷回收率为79%,有效利用率为71%;发放教师调查问卷8份,收回有效问卷8份,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1)家长样本的基本情况。研究所调查的男幼儿家长为56.8%,女幼儿家长为43.2%。填写问卷的家长主要集中在奶奶与妈妈两个群体中,分别占34.1%和27.2%;爷爷占20.5%,爸爸占15.9%,亲属占2.3%。调查“一直是谁在照顾孩子”这个问题时,由爷爷奶奶共同照顾的为34.1%,爷爷奶奶其中一方照顾的为29.5%,父母双方共同照顾的为18.2%,父母其中一方照顾的为15.9%,亲属照顾的为2.3%。莫继雄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由此说明,该园81.8%的幼儿均为农村留守儿童。

(2)教师样本的基本情况。以湖北省H市M园教师为调查对象,全园教师仅8人,皆为女性。小班教师2人,中班教师2人,大班教师4人;教龄为10年及以下的教师有6人,超过10年的有2人;5名教师的学历为初中或中专,2名为高中,1名为大专。

2.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影响程度分析。

表1所示,45.5%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午间“罢睡”会影响幼儿下午的学习活动,29.5%的家长保持中立态度,25%的家长认为不会影响。对大班幼儿不午睡是否影响园内其他幼儿午休的问题,56.8%的家长认为有影响,36.4%的未发表意见,6.8%的家长觉得没有影响。全体教师都认为大班幼儿不午睡既对自身学习活动有影响,也影响园内其他幼儿午休。

3.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因素归类。

(1)与幼儿园相关的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21.6%的家长和40%的教师认为睡室光线亮是影响幼儿午睡的原因,27%的家长和20%的教师认为睡室冷影响了幼儿午睡。笔者观察到,幼儿园的睡室独立,缺少窗帘、暖气和卫生间。29.7%的家长认为睡时长最影响幼儿“罢睡”,可见家长对幼儿园睡时安排有要求,而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点,甚至根本不将睡时长作为影响大班幼儿“罢睡”的因素。认为午睡制度有影响的教师占30%,而家长只占5.4%。通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园内的午睡制度不完善,少数家长强制要求撤消午睡活动,园内因担心生源流失,迫于家长压力而更改幼儿的作息安排。

表3显示,39.4%的家长认为教师缺乏培养幼儿午睡习惯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列在后的是教师忽视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和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百分比均为21.1%。38.5%的教师认为自身与家长缺少互动交流,因而影响大班幼儿午睡集体活动的科学安排。另外,30.7%的教师意识到自身缺乏引导幼儿养成午睡习惯的科学方法。

(2)与幼儿自身相关的因素。

由表4可见,25.5%的家长认为幼儿夜间睡得迟严重影响大班幼儿午睡,而认同此观点的教师只占16.7%。33.3%的教师认为大班幼儿集体“罢睡”主要是受少数入睡难的幼儿影响,家长仅占10.8%。家长与教师对影响大班幼儿午睡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分歧是正常的,教师看不到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认为易睡病和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各占20.6%和18.6%;认同此观点的教师分别为16.7%和33.3%。认为大班幼儿年龄较大不需要午睡的家长为11.7%,认为幼儿不适应午睡环境的家长占10.8%。

(3)与幼儿家庭相关的因素。

表5显示,28.0%的家长不信任教师的午睡保教工作是影响大班幼儿午睡的主要因素,而23.1%的教师认为家长干预园内午睡工作对大班幼儿午睡有影响。可见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要求较高,而只有11.5%的教师意识到这点。教师希望家长配合工作,而只有6.5%的家长认识到这方面。可见教师与家长缺少及时地沟通与交流。另外,幼儿家长认为受家长晚睡影响是重要因素,24.3%的家长能意识到家庭因素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21.5%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冬季午睡没有必要,19.2%的教师认为家长对午睡的科学认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认为家长忽视培养幼儿的作息习惯、家长晚睡影响幼儿夜间入睡和留守幼儿的隔代教养问题都对大班幼儿不午睡造成影响,百分数皆为15.4%。

(4)与天气相关的因素。

表6显示,家长和教师认为冬季天气冷会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各占47.7%和37.5%;而认为冬季日短夜长会影响幼儿午睡的,分别为34.1%和12.5%。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所得初步结论为:

1.约半数家长与全体教师都认为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对幼儿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园内其他幼儿的正常午休有影响。

2.该园安排的睡时较长、睡室光线亮、睡室温度低以及午睡制度不完善影响幼儿午睡。

3.教师缺乏引导幼儿午睡的有效方法、家园缺乏沟通和教师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午睡会导致夜间入睡迟和在园午睡易睡病是重要的原因;而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和受少数难入睡的幼儿的影响是重要因素。

5.幼儿家长认为自身晚睡习惯影响幼儿晚睡和缺乏对幼儿午睡的科学认识影响幼儿集体“罢睡”,而教师认为家长的硬性干预与对幼儿午睡的不科学认识会影响幼儿午睡。

6.冬季天气冷、白昼短会影响大班幼儿午睡。

五、对策与建议

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的原因诸多,包括幼儿园、幼儿自身、家庭和天气四个方面,基于我们无法改变冬季天气,所以天气因素不展开讨论。因幼儿年龄小,完全期望幼儿主动作出改变难实现,更多地希望家长与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因而也不展开讨论。本研究聚焦幼儿园因素,并从改变教师的保教理念入手,希望通过幼儿园主动采取对策、家长全力配合、政府教育部门给予支持,使午间“罢睡”的大班幼儿在作息习惯和其它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1.幼儿园方面。

(1)改善幼儿园睡室环境。幼儿园睡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幼儿的入睡速度,白天强烈的光线影响幼儿的睡眠,因此,幼儿园应在睡室安装冷色窗帘,以避免光线直照幼儿眼睛而影响睡眠。最适于睡眠的室温是15~20℃,湿度是55%~60%,氧气充足有利于脑细胞恢复疲劳。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温暖的睡室,教师在幼儿午睡前后也需开窗通风,睡觉时保留一定的空隙。培养幼儿午睡的良好习惯还需要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的卧具,如枕头、被褥、床垫等。

(2)完善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科学研究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一日中所需的睡眠时间呈递减,大班幼儿一日所需睡眠时间为10小时左右。幼儿园可依据幼儿年龄、季节、特殊家庭环境、教师数量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午睡制度。

(3)开展培养幼儿午睡习惯的教师培训。幼儿园可开展午睡专题教师培训,使教师了解科学的睡眠与环境、运动、情绪、进食等方面的联系,掌握引导幼儿午睡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4)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制度,了解幼儿园保教的措施和方法,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幼教知识,并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认真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及幼儿家庭情况,为改进幼儿园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5)增设科学育儿的家长宣传栏。幼儿园可在接待室创设一块家庭教育墙,除园内活动公告外,也可以张贴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小短文,并附上相关图片。

2.幼儿家长方面。午睡虽然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但对它的认识反映出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合作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在了解幼儿园保教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主动介绍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介绍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和家庭情况,力争在育儿上与幼儿园形成共识,使家园共育协调配合。同时也应向幼儿园多提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园改进保育工作。

3.政府教育部门方面。乡镇中心幼儿园起步晚、规模小、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留守幼儿居多,它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教育部门的帮助与扶持。幼儿园大班幼儿集体“罢睡”从侧面反映出幼儿园教育设施不足,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幼儿园的投入,改善幼儿园的条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同时,还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保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莫继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5).

[2]范红华.影响睡眠的因素及睡眠的舒适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

[3]吴丹,王顺妹.大班幼儿午睡安排改革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编辑:朱泽玲)

更正说明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5篇

为客观公正开展评选活动,首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扬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为更好地将这项社会公益性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切实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全面客观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更有效地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充分总结首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主办单位决定。第二届(2008年)评选活动将提前至2007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8年4月30日。从第二届评选活动开始,评选过程将采用严格的“双盲”评审方法。第二届评选结果将及时于2008年5月31目前揭晓。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资源 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85-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作用。”

幼儿园教育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教育,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幼儿园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很多,我园在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合理利用幼儿园内的资源,如教师、幼儿、主题墙饰、活动区、班级资源等,积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是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

1.激励教师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在园内,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教师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学习幼教理论、科研方法,了解幼教信息;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科研论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案例,参加各种比赛。对于获奖的教师给予重奖,激发教师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钻研。

2.重视教师培训,“请进来、走出去”

结合幼儿园探究活动的开展,我园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培训,从全国、省、师大学前教育系聘请幼教专家到园内进行专题讲座,请专家对教师的活动进行评析,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指导。同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幼儿园进行观摩活动和理论学习,回来向大家介绍外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研究和讨论,并在探究活动中贯彻实施。

3.开展一课多研的观摩活动,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在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观摩活动。采用一课多研的形式,具体如下:一研,教师首先确定主题内容,并在教研活动中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方案,大家针对该方案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该教师进行修订,形成更合理的实施方案。二研,该教师在全园进行公开讲课,幼儿园组织教师参加听课,开展活动评析,通过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坦诚的对话,形成思想碰撞,相互启发,使每一个活动日臻完善。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并再次修改活动方案。三研,幼儿园选取有代表性的活动设计,组织第二次观摩活动。随后再评析、再总结反思。通过一课多研的教研形式,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彼此开阔思路,加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4.教师是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反思者、促进者

通过参加实际课题研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教研活动、观摩活动、评价及反思等,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和行为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反思者与促进者。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伙伴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在“正规探究活动”中,教师努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教师要引导、支持、适时参与和帮助,幼儿猜想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操作实验,运用各种方法记录结果,讨论表达,幼儿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确定活动主题。注重观察幼儿的活动,倾听幼儿的对话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无声语言,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与幼儿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从幼儿的行为表现、符号表征中把握幼儿的活动方向,引导幼儿有选择地改变一些活动主题或适时扩展出新的主题。

二 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幼儿是探究活动的主人

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是为幼儿发展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也是幼儿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

幼儿园在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教师意识到,要凸显环境的隐形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潜能,必须让无生命的物质环境变成“会说话的活环境”,让幼儿园环境资源的创设和利用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

1.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幼儿关于环境创设的意见和想法,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制订环境创设计划,教师既尊重每个幼儿的意见,又帮助全体幼儿统一意见,达成共识。教师给予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并尽可能地做到幼儿能想地让他们去想,能做地让他们去做,使他们真正投入到环境创设中去。

2.教师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需要,为幼儿搭建适合其个性发展、有利于自我表现的空间

幼儿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差异,表现为不同幼儿探究的兴趣点不同。在同一个班级,有的幼儿对交通工具着迷,有的对服饰搭配感兴趣,有的喜欢恐龙。不同的兴趣点使他们的探究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幼儿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灵活设置了符合不同发展需要的活动区,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创设多样化、动态化的环境,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要。比如,我们通过益智区来“认识交通工具”“认识恐龙”;我们创设“信息台”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自己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大胆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展示区域,如“问答树”“小舞台”等,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自己的各种技能等在大家面前展示出来。

三 主题墙饰与探究活动相呼应,是探究活动的平台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主题墙饰就像“照相机”一样把主题探究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联系起来。

如在“水的秘密”探究活动中,班级创设了“我发现……”的主题墙,教师引导幼儿随时将自己发现的秘密记录下来,并贴在主题墙上,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主题墙上记录的内容。

又如,在“我爱家乡”主题探究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班级创设了“家乡真美”主题墙,根据活动内容,创设了三个版块,在每个版块幼儿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认识、信息、发现。在“家乡的特产”版块中,幼儿集思广益,利用多种材料制作水果、蔬菜等,有绘画、折纸、捏泥,还有用布料、海绵等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等。教师与幼儿一起把作品进行分类,把主题墙面装饰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幼儿还收集图片、照片、实物等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幼儿把收集的信息、成果介绍给同伴、教师和家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快乐。

随着主题探究活动的深入,主题墙饰也与之呼应,主题墙饰成为幼儿探究活动过程和经验总结与提升的平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对主题墙上的内容进行经常性的观察和讨论,不断提出新问题,获得新发现、收获新成果。

四 开展班级互动,是探究活动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利用每个班级的教育资源,班与班之间要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开展共同的主题探究活动时,平行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向幼儿开放。幼儿在各班教师的指导下,或以班级为单位,或自由选择组合,借助这些环境资源开展探究活动。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班级活动计划向全园公布,各班可以事先沟通,避免资源浪费。如中大班开展运动会,小班幼儿去参观,在旁边加油助威;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会带领他们参观幼儿园走廊、教室的环境创设;参观中、大班幼儿如何开展各种活动等,使小班幼儿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们应加强班级间幼儿的交流,积极在班级间开展共同的游戏活动,建立“大班级”的概念。如开展“以大带小”主题活动,小班和大班结成了联谊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和大班的哥哥姐姐成了最好的朋友,外出活动时他们“手拉手”,游戏时“大带小”。在大孩子的带领和指导下,小班孩子可以更快地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大孩子可以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有责任感和爱心,也更积极、主动、开朗、自信。

班级教育资源的共享,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使幼儿互相学习,从更广泛的资源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幼儿的学习生活从“班级”之内扩展到整个幼儿园,幼儿园的每个地方都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幼儿园蕴涵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元,在我园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让教育资源“活”起来,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积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37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第7篇

一、加强日常教学的管理 

1、我们大家清醒认识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等是困扰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学期我们结合二级合格幼儿园的检查工作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推门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行为转化为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组织教师把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学会自我反思、自觉地改进工作,对教师的备课和观察笔记、话题探讨等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反馈,,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地转变教育观念。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督促与指导,坚持每周进班听课,重点培养年轻新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在各个班级设立以老带新的互助活动,我园老教师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工作常规、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年轻教师树立好的榜样,为了让年轻教师更快适应教学岗位,她们手把手地向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年轻教师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年轻教师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突出的教师有邢丽媛、于翼、高爽。 

3、我们派送两名骨干教师定期参加教委培训,组织年轻教师走出去参观姊妹园的教学观摩活动和专家讲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把姊妹园的教育经验带回推广,组织教师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大家积极讨论新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积累教学经验。 

二、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们教师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选择幼儿适合的内容,尝试新颖、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园李娜教师、邹晓燕教师大胆尝试网络新科技,把日常工作中个人观点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向家长同行教师共同讨论幼儿教育话题,她们把所学的知识与园内教师共同分享,指导全园教师如何制作教育网站,利用下班时间把年轻教师带回家中亲手教她们学习网络知识,在她们的帮助下,大家了解一些网络知识。班级建立了教育博客网站、吸引大部分幼儿家长和同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扩大和宣传了七一七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 

合理使用新教材,我园各个班级存在着比较明显个体上的年龄差异和幼儿不同能力上的差异,班级教材的使用都向上提高了一层,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教学上的困难。例如大一班幼儿学前班教材内容比较浅,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们想办法克服了各种困难,施展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大一班教材的情况,两个教师借助一些辅导教材,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不断摸索幼儿发展规律。开学初,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幼儿吸收和理解,定期向家长宣传学期工作计划,月、日教学计划,及时把所学的儿歌、故事、歌曲向家长展示,温馨提示、科学育儿知识等通过宣传途径达到家园同步,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成长。 

这学期各个班级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幼儿兴趣特点,建立了课题研究计划,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教育内容。大一班课题“让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大二班课“幼儿朗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中班课题“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小班课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主动学习”,各个班级从课题的确立、计划、选材、整个实施过程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教育活动,教师们收集与课题有关资料、准备了故事图片、字宝宝乐园、图书、游戏头饰等丰富教学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了循序渐进地挖潜幼儿的各种潜能,让幼儿通过教研活动培养语言讲述、阅读、朗读多方面的表达能力,例如:大一班教师教幼儿用情感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续编图片故事的结尾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培养,幼儿喜欢讲述、幼儿口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二班教师教幼儿“形象认识标点符号”了解人物性格,变换语气语调、教幼儿学会有声有色的朗读儿歌、表演故事等,让幼儿学会评价,寻找朗读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幼儿的朗读技能。中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乐趣,为孩子提供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图书、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幼儿学习阅读的方法,纠正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学习习惯有了提高。小班教师,开学初,教师们用游戏活动稳定幼儿入园情绪,用游戏活动教幼儿学会生活、交往、个人请求等多种能力,幼儿通过一学期教师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经常听到家长谈论孩子的进步,感激教师所付出的努力。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家园共育、提高保教服务水平 

这学期,幼儿园开展了丰富的家园活动,学期初向家长展示公开课教学,邀请家长参与评议教师的教育活动,肯定教学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幼儿园今后发展提出希望。今年“六一”家园开放活动各个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幼儿画展质量比往年做的好,这些工作真是离不开每个教师的辛勤的劳动,体现我们教师的创新理念,我们收到了各级领导和幼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期末、我们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活动,发放95份调查表,收回52份,家长的反馈信息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幼儿园保教工作有90%以上家长比较满意,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健康家长比较放心,今年幼儿体检各项健康指标100%达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离不开全园保教职工的共同

努力。 

这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园的保教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家长期待我们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幼儿园加强外部环境和教育设施的改善。 

2、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开展幼儿个性特长的特殊教育,例如:“竞选主持人”、“幼儿才艺展示”、“故事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宝宝学校网diyifanwen.com整理)

3、经常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