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快餐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21 18:54:10
快餐文化论文

快餐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文化;快餐性;利弊分析;解决之道

“快餐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快餐文化”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快”、“贫”、“赚”。“快”不仅仅指生产者生产的速度快,也指产品传播的速度快和消费者接收的速度快。“贫”是说这种文化营养价值不高,多吃无益,甚而伤身。“赚”则指它很容易形成规模,为其制作者和产业链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声望。

这三个特点有利有弊,“快餐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文化影响着国家发展的方向,决定着这个国家能否跻身世界一流”[1]的情况下,用得好可以披荆斩棘,用不好却会伤及自身。而且随着网络平台的兴起,“快餐文化”将会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

婚恋类节目的“快餐性”探讨

从2009年底山东卫视和湖南卫视分别开播的《爱情来敲门》和《我们约会吧》开始,婚恋类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大电视媒体纷纷效仿,据统计,如果算上地方频道的室内外相亲节目,大概有40多档。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婚恋类节目也曾有过两次热潮,但此次的电视婚恋类节目热显然有了其区别以往的新特点。

首先,速度快。它没有冗余的形式和环节,离开还是留下,三轮即可见分晓,有些男嘉宾甚至刚出场就被淘汰出局。也正是因为快,所以嘉宾们的话语往往直接而,没有了细腻的交流和探视,在这里,传统的价值观被扭曲、被异化。对此,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陈默说,这么快的速配交友,这种“快餐式”的方式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颠覆。

其次,文化含量不高,营养价值不丰富,长时间的收看对于观众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导向。“电视机很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特洛伊木马,它能钻进一般人的大脑和心灵,将他变成市侩和卑劣的小人。”[2]也许情况并没有这位苏联美学专家所说的那么悲观,但是电视的影响力依然毋庸置疑,斐济的少女们被美国的肥皂剧改变了审美标准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3]或许尼克松的话会更为直观:“今天坐在电视旁如痴如迷的年轻人,成不了明天的领袖。”[4]

最后,电视婚恋类节目的获利空间巨大。以央视的电视节目评估标准为例,在2002年底,一个节目要想上马必须有三个指标评估: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指标、成本指标。这三项指标各以50%、30%和20%的比重相综合,形成对节目的评估。各省份对节目的评估标准也与央视大同小异,所以各卫视的婚恋类节目纷纷上马,显然其中有着丰厚的利润。而其中的佼佼者《非诚勿扰》更是水涨船高,吸金能力技压群“婚”。“以一期《非诚勿扰》节目为例,记者对其广告收益进行了统计。节目中共插播了4次广告,每次时长2~4分钟,共播出广告44条,总时长12分钟。按每15秒20万元计算,一期节目这些广告就能创造至少960万元的广告收入。这还不算节目开始前和结束后的广告以及节目冠名费用。”[5]而这类节目的制作成本与普通的演播室节目并无太大的差别,其中的利润之丰厚,令人咋舌。

由此看出,电视婚恋类节目和“快餐文化”的三大特点“快”、“贫”、“赚”是完全吻合的。其实并不仅仅是电视娱乐节目,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一路走来,五十年一觉“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梦,电视剧早就博得了“文化快餐”的“薄幸名”。《蜗居》导演滕华在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电视剧以往给大家的感觉更多的是‘快餐文化’,要不就是很粗糙的一些东西,我跟六六的这三部合作,我们是希望能够给当下留下一些纪念,给21世纪初的中国留下一些东西。”[6]然而这样的辩白却显得很单薄,尤其是在“2010年年产电视剧436部,1.4万多集”[7]的数据面前,这么多部电视剧,给人们留下印象的却寥寥无几。

同样面临诘难的还有新闻类节目,受制于其时效性,许多新闻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而没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并且有学者指出,新闻画面常常会引起反作用,如对枪杀现场的渲染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以及“由于视听讯号的局限性,难以形成深度报道;广播电视声音、图像稍纵即逝不易保存;新闻节目线性编排,选择性差等等”[8]。

一时间,电视文化都面临着人们关于“快餐文化”的指责,日本著名学者大宅壮一的“花生效应”理论仿佛一语成谶:好比花生,人们会不停地吃,久而久之甚至尝不出味道,看电视亦是如此,一开始便停不下来,对人却毫无价值,不停地看电视使人变得无知、愚蠢、粗俗,电视观众终将变成文盲和。

电视文化本身具有“快餐性”

首先,电视受节目时间的限制,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很难深层次地表达出完整的思想。“电视只赋予了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事先已经消化过的文化粮食,提供预先早已形成的思想。”[9]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观众往往无法深入的思考,除非是具有“在谁也不能思维的条件下进行思维的特殊类型的思想者”[9]。

其次,电视受其视听语言表达方式的制约,电视声画结合的传播方式使得其通俗易懂,但也带来了暧昧性。“某啤酒厂的工会主席醉酒开车,撞了人,然后又跑去洗头房。在电视台的节目报道中,故意加了洗头房内灯光摇曳缥缈的镜头,而在结尾又没有交代该肇事者已经被警方抓捕的结果,这个故意留下的悬念和一系列的镜头”[10],往往会让受众产生歧义,其影响颇为恶劣。恰如艾因汉姆在《电视作为艺术》中所说:“电视虽然征服了时间和空间的新胜利,意味着感觉世界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它同时也助长了受众对于感官刺激的盲目追求。”并且画面内容的易接受注定了其思想含量难以深刻,与文字形式的传播方式相比缺乏深度性,虽然电视在视听之余辅以了字幕等手法的补充,但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却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各族群的文化差异、方言、字幕、配音、服饰、肤色、节奏等都是导致文化折扣的重要因素”[11]。

最后,电视的产业化运作,电视节目的“流水线”式生产也是导致其落入“文化快餐”怀抱的重要原因。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表示:“电视剧已经成为我国产业链完整,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产业化运作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它给电视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却不得不面临难出精品的问题:其一,“流水线”式的制作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具有相似性,虽然在电视节目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暂时性地提升产品质量,但长远来看却会压抑节目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二,产业化的进程必然会引起经济因素对电视更大的干扰,“若电视场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那么借助整个电视场的作用,经济场又必然会间接地对文化生产场进行控制”[9]。

“快餐性”给电视带来的便利

首先,电视的快速和易接受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也让更多的领域为普通大众所了解,“大量的文化遗产经电视宣传后声名远播,《红楼梦》等大批优秀文学名著,孔子等大批文化名人通过电视的媒介渠道,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10]。

其次,电视的内容浅显反而增加了其“娱乐功能”,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借以放松心情。人们在繁琐的生活中,可以借此逃避纷扰。“电视自诞生以来,便与娱乐结伴,它是为人们提供娱乐的,或者说观众看电视是为了娱乐和消闲,后来电视虽然增加了其他因素,但娱乐仍是其主要功能之一。”[10]

最后,广播电视是朝阳产业,蕴涵着无限的潜力,“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收收入即为1582.0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18%”[12]。广播电视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样自身也得到了发展,产业化为广播电视的设备提升提供了空间,使得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不会输在设备的起跑线上。

如何克服电视文化“快餐性”带来的缺陷

首先,广播电视文化的从业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能力优秀,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飞天奖”的评委仲呈祥说:“文学性是当代一切艺术的基础,电视工作者们都是踩在文学的肩膀上登上艺术的阶梯的。”掌握好一门技术只是单纯的匠人,而用技术表现出深厚的内涵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若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都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就不会出现“国内的年轻编剧选拔缺位,剧本市场仍存在着高质量剧本缺乏和制作公司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13]。

其次,要发挥好媒介评论的作用。“无论电视文艺的发展是好还是坏,都需要批评。”[14]就现状而言,中国电视评论者是缺位的,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电视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媒介批评的重要性,对此,仲呈祥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在1990年《渴望》热播的时候,他就邀请了一批评论家参与该剧的研讨会,虽然遭到了很多电视工作者的反对,但他却坚持自己的做法,他认为,电视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包容的心态”[15]。其二,媒介评论人员自身思想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屏幕,墨守成规的批评方法和意识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一声叹息。

再次,广大受众也是克服缺陷的强大有生力量。“电视文化将平民化的文化趣味作为主流甚至唯一的文化趣味,迎合的是文化公民‘最低的共同文化’,排斥包括精英文化、边缘文化等在内的所有其他文化需求,是以大众的名义所实施的一种一元专制。”[16]在此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齐心协力,甚至可以成立电视维权组织,以真正民主的名义向“伪民主”的收视率作坚决的斗争。

最后,用其他媒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媒介的影响之所以强烈,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17]媒介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而且能够打造一个全新的立体多角度的平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此如火如荼的形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快餐化”的电视文化,也会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涌豪.转型期中国文化及其对西方的回应.文汇报,2009-06-27.

[2]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453.

[3]彼得・德让.电视最后的前线.纽约时报,1999-08-22.

[4]尼克松.领导者.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392.

[5]《非诚勿扰》广告费水涨船高,嘉宾打起成名算盘.法制晚报,2011-06-05.

[6]滕华:电视剧不是“快餐文化”.北京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博客,2009-11-13.

[7]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2011-02-28.

[8]毕一鸣.现代广播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17.

[9]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0.

[10]彭国元.电视文化新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2.

[11]考林・霍斯金斯.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导论.刘丰海,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45.

[12]2010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63.

[13]晏萌,石群峰.中国电视剧产业如何再续辉煌.传媒,2009(1).

[14]陆地.中国电视文艺需要批评.新闻与传播,2011(7).

[15]师迎祥.2009中国文化年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27.

[16]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51.

[17]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7.

快餐文化论文第2篇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制造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高职院校生源迅速增长,教学规模逐年扩大。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毕竟属于专科最后一批,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较差,表现为高职生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薄弱;缺乏人文情感,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容易随波逐流。刚入校的高职生摆脱了应试教育,进入到宽松的环境,容易被文化快餐吸引,于是,大行其道的文化快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爱。文化快餐对高职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来源的选择上,学生在书籍上的消费投入日趋减少,而在数字产品上的资金和时间消耗相对增加。学生选择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供给的快餐化信息,热衷于以音像为媒介的间接阅读,获取的是短暂的感官享受,肤浅的思维。

2.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学生偏重于通俗文化、网络小说、娱乐休闲等内容,阅读的态度呈现出功利化、随意化的倾向。传统经典的阅读日渐边缘化,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仅仅把阅读传统经典当作课余消遣,且有一部分学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从未阅读过,也不打算阅读。

3.在教学方式的喜好上,快节奏、大容量、花样翻

新的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以研读、感悟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乐于被高职院校学生所接受,快餐式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新奇有趣,多媒体的过多运用也容易导致喧宾夺主,读文变成了直接的看图、听音,抹杀了文字的独特魅力,遮蔽了学生对丰富文化内涵的感悟,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提升。

4.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文化快餐对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高职生本身就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淡薄,文化快餐过度的通俗化和图像化,造成学生阅读思考的缺失,遇到问题不再思考自己解决,而是直接求助于更为快捷的途径,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在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上,网络在校园的普遍推

广使用使原本在校园还占一席之地的图书馆阅读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把空余时间交给了电脑和手机而不再去图书馆学习,一小部分高职生甚至从不去图书馆。一方面是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降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也说明了高职生对文化快餐的全盘接受。

二、文化快餐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利弊

1.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有利面

在一个充满文化快餐消费的社会中,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对它的认同说明它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快餐文化”也是文化,虽然营养有限,但它多少还是补充了高职生贫乏的文化知识。现代大众传媒对经典文化进行视觉化、通俗化、娱乐化的改造,高深难懂的书面文字变成通俗易懂的平民化口语和生动形象的故事,更易于被学生主动接受。比如,大家认可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把传统文化的内容通俗化、趣味化,对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文化快餐不仅满足了高职生及时充电的需求,而且,它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再次,高职生理论学习的时间少、实践学习的时间多;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少、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多,面对有限的时间,学生又需要各种精神食粮,文化快餐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享受和乐趣,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精神满足和抚慰。

2.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危害性

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所起的推进作用是有限的,而不利影响却更为突出。首先,文化快餐是一种浅层次的、无深度感的消费文化,过多接触会造成学生思辨能力弱化、审美能力退化、文化欣赏水平降低,使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部分学生精神生活陷于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状态。很多学生在校三年貌似在不断地“阅读”,但是,在毕业生综合素质测定和就业后用人单位评价上不仅看不出,而且还表现得浮躁、肤浅。其次,大众媒体不断炮制出来的文化快餐具有世俗化、趋同化、泡沫化倾向,存在对传统经典的随性戏说、解读,甚至为了通俗而通俗,为了利益而媚俗,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对经典本义的理解,容易误导学生。再次,文化快餐关心的是文化对于受众的刺激性、吸引性和迎合性,这种目的性所带来的满足是短暂、贫乏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消费型享乐型人格。相反,经典阅读带来的满足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它可以增强人的生活信念和热情,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人格,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这种满足是恒久、丰富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建设性成长型人格。高职生长期浸泡于文化快餐中,成为文化媒介的奴隶,一直获得的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满足,无益于优秀人格的塑造。尽管文化快餐具有一定的文化补充功能,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化快餐”只应是辅,不能取代正统、经典的文化而成为文化的主流和主导,高职院校肩负着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更不能漠视这一现实,必须积极做出应对。

三、合理有效引导文化快餐,探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途径

1.对文化快餐进行有效引导

正如纸质阅读不能取代网上阅读,传统文化也不能淘汰快餐文化。传统文化是打基础、拓深度、建构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快餐则是广见闻、拓视野、增加知识点的便利途径。要引导高职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掌握两种阅读的比例,不能任由趣味性强的文化快餐占据自己的时间,要引领他们摆脱浮躁功利的心态,通过各种方法把从文化快餐中涉猎到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到以文、史、哲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以打下较为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是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内在需要,文化自觉的培养需要加强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加强文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开放性的学习观。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跨学科、跨专业去涉猎文化知识,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满足于流行的、已知的理论和观念,对现成知识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又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大胆假设和探索,这有利于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素养。

3.摒弃快餐式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本身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理解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带头阅读经典著作,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教学与提高学生修养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断去读好书,开阔视野。教育者的心态和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心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42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要注重言传身教,自觉摒弃快餐式备课和快餐式教学,要认识到文化素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认真对待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4.创造便捷、高效的经典阅读途径和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投入,提高经典著作拥有的数量、质量。其次,要推广丰富的传统文化阅读方式,通过开设文学欣赏、经典作品赏析等选修课程,通过举行专题讲座、文化讲评、专家学者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与经典文化接触的频率,使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研讨成为常态。同时,要举行多种多样的促进经典阅读的竞赛类活动,借助经典诵读、阅读感悟、经典舞台剧等比赛方式推进文学经典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5.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环境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以雕塑、宣传栏、道路建筑、校史博物馆等来展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组建或参与文化艺术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高职院校也可充分发掘校外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可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优秀企业,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各种文化,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从而主动鞭策和督促自己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6.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快餐文化论文第3篇

“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是法兰克福学派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的一个核心概念。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一文中回忆道:1937年,他和霍克海默在《启蒙时期辩证法》的草稿中,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culture)概念。“我们之所以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是为了一开始就排除与它的鼓吹者相一致的那种解释:这里有点像从大众本身自发产生的文化问题,即现代大众艺术形式的问题。文化工业必定和后者有别。”③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1)标准化。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的结果,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被类型化,劳动大众成为满足文化工业倾销需要的标准化的消费者,成为资本家赚取利润、资本增值的机器上的齿轮。(2)麻醉性。文化工业以娱乐的和享受满足大众的虚假需要,把在现实中不幸的人引向虚幻的美好世界中去,麻醉了大众的思考和反抗的神经。“文化工业是从上到下强加给大众,表面上看,把大众款待得仿佛专为他们量身制作,实际上是在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准化了的形式和情感。”④

在考察美国发达的传播产业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是一个批判性的概念。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大本营移回欧洲以后,这一概念的使用有一个逐渐被本土化(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欧洲传播产业的逐渐发达和私有化。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工业”也逐渐消解了它的批判性本质,并逐渐进入欧洲各国政府的文化政策。80年代,欧洲委员会使用“内涵工业”一词来概括文化产业的本质特性。1997年,英国工党新政府上台后,随即举起文化产业的旗帜,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将其称为“创意产业”。在法国,虽然依然使用“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随着法兰克福学派在欧洲影响的式微,其批判性已逐渐被人淡忘了。而在亚洲,目前的日本,文化产业被统称为娱乐观光业;在韩国,文化立国的思路使得“韩流”滚滚。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晚期,我国就有了“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的说法。虽然一度出现过对与其相关的一些表述如“传媒产业”、“媒介产业化”等概念的质疑与争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但如今,“文化产业”已是众口铄金,并成为了铁定的文化政策。“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概念随着批判学派的著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时,并没有引起知识界的重视;到了90年代,它又是在对宣传体制和相应的意识形态的抗争中进入中国主流知识界的语境并被很快被消解、生成为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的,顺应了当时的新闻改革和传媒市场化进程。“文化工业”进入中国,它的批判性被中国的语境收编了。到了本世纪初,“文化工业”的批判性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而又显现出必要性来。因为,现实给了我们当头棒喝。而在“于丹现象”中,在电视中快餐式地解读经典的系列节目(《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不就是一种“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吗!?“于丹现象”中的“沙发土豆”,不就是标准化生产的“文化工业”中的被麻醉了的受众吗!?虽然“文化工业”概念产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但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实践着市场经济,传媒经受着市场化的改革,文化经历着市场化的转型,传媒的生产、文化的生产,其规模与方式,与上世纪中期前的美国的文化生产相比,“‘工业’化”的程度毫不逊色。在当下的中国,文化正在而且日益迅猛地“工业”着。不只是电视,还包括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都在寻求着、实践着一种“文化‘工业’化”的模式,快乐的主题主打着传媒的生产与消费,娱乐风行,类型化的娱乐不断克隆。受众日益为这样的“文化工业”笼罩住了。

1964年,马尔库塞出版了一本很快引起轰动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他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着必要的价值标准,它们提供了效率、意志、人格、愿望和冒险等方面的完整的训练”,⑤但却消灭了思想的丰富性和人的多样性,“单向度思想是由政策的制订者及其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地推进的。”⑥资本主义社会造就的人只有一个面向,没有第二个向度,即只有肯定、认同和顺从现状的面向,而没有否定、批判、超越现状和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面向。

然而,当我们把视野落回到当下的中国受众时,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人也已经“单向度”了。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在文化产品和传媒产品的接受中,一部分受众终于完成了“单向度”的转型——更愿意在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喧嚣中不需要思考地接受文化产品,而这种接受,是在一种“我在‘文化着’”的心态中进行的。这一种“我在‘文化着’”的心态,在最近的“国学热”的涌动中,体现为对文化经典的碎片式的解读与接受。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工业”笼罩中的“单向度”受众,其文化接受行为呈现为一种懵然的行为。

二、“偏好式解读”中的“生产性”受众:快乐的接受行为

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简称《编码/解码》)中提出了著名的“霍尔模式”。他认为,受众在解读电视文本时有三种假设的解码立场:(1)主导/霸权立场(dominant-hegemonicposition),即解码者认同编码者的权威,采取与编码者完全一致的立场。(2)协商立场(negotiatedposition),即观众既承认支配意识形态的权威,又强调自身的利益,采取的是既不完全同意,也不完全否定的立场。(3)反对立场(oppositionalposition),即解码者采取与支配意识形态相对抗的立场。相对应的,受众有三种对文本的解读方式:第一种是偏好式解读(preferredreading),那些接受主导意识形态的观众,他们使用主导意识形态的符码进行解读。在这种方式中,观众直接从文本中获取传播者想要传播的意义,即根据编码的规则来解码讯息。第二种解读方式是协商式解读(negotiatedreading),即原则上接受主导意识形态的解释,但同时也觉得这一解释不能完全符合自身的社会经验,于是协商,最后得出一种既部分接受主导意识形态的解释,又部分满足自己需要的解释。第三种则是对抗式解读(oppositionalreading),因其社会情境与主导意识形态相悖,解码者并不以编码者的规则来解读,而是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霍尔模式”揭示出了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传播者制造的文本不过是接受者“生产”意义的原料而已。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传媒的市场化进程让“受众”变成了传媒相争取的对象,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受众。受众的主体意识觉醒了。拥有了“小我”意识的受众在单向传播面前便有了“协商式解读”,甚至有时有了“对抗式解读”。

我们可能始料不及的是:市场化改革导致了另一个副产品——价值观念多元化。但是,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沉积在民族的灵魂中。即便是不识字,不读书,也俨然有儒家文化的浸染。哥伦比亚大学“丁龙汉学讲座”纪念的那位丁龙,就是一个目不识丁而集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中国劳工。⑦对于传统文化,中国人自有一种当然的亲近情节。在价值观多方面陷入一种迷茫式困顿时,传统的意识形态便悄然登堂入室。于是,国人通过传媒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竟然暗合了霍尔的第一种解码方式——偏好式解读。但此类“生产性”受众在对于丹系列《心得》的第一种解读中,解读出的意义与于丹如出一辙。于是,于丹对经典的解读,不红都不行了!正是这种契合,使受众的阅读与解码变得快乐起来。而这种快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是多么地不可多得而又带有“文化着”的气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许还得加上一个状语,我们“体面地”“娱乐至死”!

三、结语

于丹的走红是因时而致,因当下的受众接受心态和趣味而致。而当下的受众,既懵然而又快乐着。当然,这个说法,不是针对所有受众的,不针对那些对大众文化还保留着一份警惕的人。而快餐化的传统文化的风行,受众的懵然和快乐的接受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动因。

注释

马克·波斯特编:《让·波德里亚文选》,转引自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6页。

霍尔提出的三种受众解码立场之一。参见樊昌志、王勇、唐晓玲编著:《传播学应用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9页。

阿多诺:《文化工业的再思考》,转引自马丁·杰伊:《阿多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83页。

陆杨、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页。

马尔库塞著:《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闵良臣:《面对“于丹现象”》,《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2期,第52页。

快餐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快餐文化;微动画

网络的高速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形成、信息的传播碎片化等因素,使得当今时代进入了信息需要及时反馈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课、微店、微小说、微电影等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初步诠释了微时代。微动画与快餐文化也是微时代的产物,微动画以传播快捷、阅读方便的特点见长,快餐文化以通俗易懂、时事追踪、恶搞戏谑搏人们一笑,二者均以数字媒体承载内容,以网络流传为主要途径。

1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的概念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快餐文化是指那些内容上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知识性或娱乐性、容易被时间淘汰的文化成品,其承载着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并趋同的包含一般大众的想法。区别于正统文化,它是一种未得到全部人认可的产生时间短以及内涵浅薄的亚文化。因其琐碎,且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必细细品味又利于快速阅读,借鉴于生活中既营养又省时的快餐概念,则命名这种文化为快餐文化。

微动画是指以动画的形式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演绎一个趣味故事或者引出一个话题表达一种思考。微动画的概念是相对于长篇动画来说的,并没有太具体的时间分割,简洁明了是微动画具有的明显优势。微动画通常运用夸张变形、象征比喻、暗示影射、恶搞调侃以及跨时空嫁接角色与互动的方法,构建幽默感或讽刺性的画面,通常表现互动性和实效性的内容。

2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的共性

2.1 传播方式

快餐文化包含评论性的新闻、网络流行语、趣谈、时事、广告、日常生活交流中新兴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内容的传播方式主要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就连传统媒体新闻报纸纸质版也逐步向着电子版转型。除了幻影灯、手翻书等基于物理特性的动画以外,我们日常接触的动画基本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主要以网络方式传播。而微动画又对各类时事与资讯较敏感,热衷于表现移动互联网等IT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二者在传播内容与方式上的趋同使得快餐文化向微动画的转化显得更有优势。

2.2 影射当下

快餐文化反映生活中迅速流行的信息,是生活现象的一种影射,微动画也如一面镜子,是文化现象的一种影射。微动画虽然时长短,但它能影射的东西却很多,如指桑骂槐,影射有时候比直接表达更显得深刻。微动画区别于长篇动画制作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又同于快餐文化可以实时消费,过期作废,制作成本低等特点,所以微动画和快餐文化结合的影射效应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使得微动画成为表达快餐文化影射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更好的形式。

2.3 信息碎片化

快餐文化,之所以称为“快餐”,是因为它包含着海量的信息,种类多、形式丰富,单个信息含金量小、可利用价值不高,趋于碎片化。微动画时长短,区别于长镜头的缓慢叙事节奏需要相对地快,各个镜头之间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拼接就显得跳跃性更大,所以镜头具有碎片化的特性。因此,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碎片化的特性使得它们能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结合的更好。

3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结合的切入点

3.1 趣味性

微动画蕴含趣味性,通过故事、人物、台词等来表现,少了趣味性,微动画就会变得像咀嚼蜡烛一样索然无味,即使是带有强烈教育性的微动画也同样会带些趣味性以求吸引观众。趣味性的表达通常伴随着恶搞,恶搞现象其实是一种有意识模仿一个对象的语言、行为或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不适宜或相反的语境中,从而可以达到对被模仿对象的戏弄、颠覆和嘲讽。恶搞性的微动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它以强烈的趣味性,颠覆观念的方式来表现某人、某物或某事。内容大多是众所周知的信息,旨在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从而吸引观众眼球。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发送接收信息变得方便快捷,特别是以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广泛运用,在交流过程中,具有趣味性的快餐文化往往是人们中意于去表达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动态表情开始流行起来,动态表情微动画凭借奇特直观的特点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同样,具有视听功能的微动画也在承载着快餐文化娱乐着大众,例如暴走漫画工作室出品的《每日一暴》,它以恶搞、戏谑的方式调侃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快餐文化。

3.2 知识性

快餐文化大多内容是娱乐性质的,但也有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而动画自诞生以来,就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自然就承担着传递知识的使命,寓教于乐是动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二者目的重合的那部分就是其结合点,例如飞碟视界传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品的《飞碟说》,它的标题语就是知识从未如此性感,它致力于普及或传播一些新兴的概念知识或不被主流重视的科普知识。

3.3 内涵性

快餐文化蕴含的深刻哲理不多,大多是娱乐性质的或网络流行的东西,它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佐料”,但它有时候也影射或嘲讽某些生活现象,用快餐文化来包装这种深刻思想,它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内涵性。微动画的内涵性主要表现在寓意微动画上,它时长短又意义深刻,包含一定的文化性。有时微动画以其节奏快、剧情紧凑等优势表现富于哲理的想法,例如《野牛过河》,讲的是野牛们在分辨木头或鳄鱼,而每头野牛都不肯轻易相信其他野牛的故事。还有时微动画也抵制快餐文化,虽以快餐文化为外衣包装,却表达反对它的深刻性和思考性的内涵,例如《低头人生》,讲的是各类人始终低着头玩手机,表现发生在不同职业的人身上的各种荒诞的事情。

4 结语

快餐文化服务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它提供大量的可供消遣娱乐的内容信息,而微动画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二者的结合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使其中有内涵或趣味性浓的东西保留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大,这有利于二者的传播与发展。微动画制作耗时短、成本低,表达效果好,受到年轻一代国人的追捧,也有许多人喜欢创作属于自己的微动画,当创作微动画成为国人习惯的时候,国人必然对动画这一艺术形式喜爱有加,中国既有这样热爱动画的群众基础,中国动画事业也将继而实现复兴。

参考文献:

[1] 许蕤.“微动画”:我国成人动画领域的新维度[J].电影文学,2014(1):45-46.

[2] 许蕤.论微动画的功能及其文化责任[J].中国报业,2013(10):76-77.

快餐文化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文化快餐”。它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冲击,也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书馆必须认真应对。

1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并且正在瓦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一系列传统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随着以电子技术武装的文化即所谓电子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正在急剧地增强。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部分就是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

1.1电子文化形成巨大网络,并且对固有文明形成巨大冲击

在电子时代,电子文化进驻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使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变革。它不但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机理,而且大规模地侵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社区生活。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社会,人们在思考是否会产生另一种文明。纸张社会联结了横向的空间,在空间建立起了桥梁和纽带;印刷术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化。过去人们常说,“给我控制印刷业的权力,我就能控制整个民族”。印刷文明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它强化了法律、规章制度和民族意识形态。印刷文化相对依赖于严格的界限和边界。当印刷业逐渐让位于电影、电视和因特网时,所有这些界限、边界现在都模糊了。它们打破了虚构与现实的区别。电子文明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开放是有条件的。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它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天地。但是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它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把它所认识的世界向人们展示。而互联网正在将被电视剥夺的权利归还给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它的特点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它似乎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但是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享有网络提供的种种优惠。可以说,电子文明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开创了一种新的民主,又剥夺了人们的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又限制了颖的活动空间。

1.2文化与经济的边界正在消失,文化已成为最强盛的产业之一

在电子文化时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一系列传统正在瓦解和重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甚至文化已成为最为强盛的产业之一。虽然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被称为文化的东西,但是它的运作方式已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于是文化工业便因此应运而生。阿多诺在《文化工业的再思考》一书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这样的阐释:“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他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文化工业从最初的对利润的间接追求逐渐发展为“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现在,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方兴未艾,几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正在消减甚至丧失。同时,现代经济也正从以商品生产和分配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到以信息的创造、储存、检索和分配为主导的经济。

1.3文化工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前景非常广阔

在我国,文化一直是和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直到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才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眼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了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第三产业门类的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文化产业成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成地区经济和地区发展的新的主要增长点。

2“文化快餐”业迅速发展,“文化快餐”消费日益增强

人类文化不断进步,从印刷型的报纸、书籍,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日益强大,传播范围日益广泛,文化的成分与功能日益复杂,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快餐”业便应运而生,并且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1形象取代了语言。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

“文化快餐”业发展的标志,首先是影像文化盛行。电子文化时代,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影像文化不再限于艺术领域,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基本存在形式。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像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詹明信在其《文化转向》一书中,强调形象这种文化生产“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褶和角落里被消费。通过这些途径,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连”。人们现在每天在电视面前耗费大量时间,各种形象在眼前显现,很难想像没有影视、没有形象生活的滋味。

2.2印刷品中出现了图像对文宇的入侵,日本漫画一类的读物充斥市场

图像虽然和文字一样,是人们传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并且是比文字更早的符号。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图像逐渐由交际工具演变为文化工具,文字和图像逐渐在印刷品中分离,图像逐渐成了美术的专利,文字则成了用语言表达内容的书籍的工具。但是,图像与文字在书籍中经历了长久的分离后,现在又有了合而为一的趋势。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图像对文字的入侵。这种入侵,最严重的当推日本漫画。在日本,漫画发展到今天,不仅在印刷业占了半壁江山,甚至形成了与电视市场的鼎足之势。漫画这种被称为“小人书”的东西,不但在日本非常火爆,并且风靡亚洲,大有在全世界广为蔓延之势。香港漫画书展已专门从综合书展中分离而自成体系,我国不少青少年也成了日本漫画迷。日本漫画作为一种日本能输出的少数文化之一,正肩负着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

2.3在互联网这个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虚拟和现实的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

互联网建立和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它既虚幻,又现实。网民们在视听享受、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中,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体验。他们在网上流连,如醉如痴,尽情地放纵自己。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快餐”,并且是一种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快餐”。在“电脑咖啡屋”里,人们甚至可以一边使用电脑终端机,一边悠闲地喝饮料、喝咖啡。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在这里享受着自由,在进行着情感的宣泄,在全新的体验中感悟人生。

3文化工业、“文化快餐”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3.1科技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近几十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等等,把现代技术推向了一个极致。它为各种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各种文化产品不但可以成批生产,并且成本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而互联网又把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从而无限地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文化产品作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都因现代技术的发展而轻易地解决了。剩下的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问题,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存在了。

3.2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文化工业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因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普遍趋势。文化工业的产生就是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在率先完成向“知识经济”转型的美国,在其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将信息产业定义为“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电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美国抢占了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行动,于是文化工业由此勃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种产业的兴起往往是十分迅速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巨大产业的迅速崛起说明了全球化的巨大威力。

3.3由高科技支撑的现代文化产品。对人类展示了无穷的魅力

现代文化产品由于有高科技的支撑,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更大的魅力,使对它作为商品的消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电影通过逼真连贯的画面,向观众展开了充满无限想像力的空间,把人们带人了仿如现实的世界;电视向人们开启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天地,也向人们传授着各种有益的实践和经验;互联网以大众和传媒的互动,给了人们一个自由出入、自由表达意见并且不受距离限制的空间。可以说这些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已经进驻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休闲购物和职业工作中,大量地消费着这些商品。以影视为主的文化商品,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只要看看城市居民每天在电视节目上所消耗的时间就可知晓。人们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一些文化传统,包括师生授受知识的教育形式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被电影、电视、互联网所摧毁。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兴趣正在下降,而且对文字的接受能力也有某种程度的下降,纯文字读物正在丧失读者。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以高科技支撑的文化产品的无穷魅力。形象比文字对大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形象的生动性、直观性、逼真性、优美性、可视性,比文字的叙述性更适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当它们被一定的情节、故事连贯在一起时,更惹人喜爱。

3.4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并且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只能消费“文化快餐”

从社会原因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日趋紧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使他们只能消费一些简单的文化,吃一些“文化快餐”。影视文化的流行和日本漫画的火爆,就是人们消费“文化快餐”的佐证。影像文化、日本漫画就象快餐里的麦当劳、肯德基,既能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又适合大众的味口。它不需要占据太多的时间,并且人们可以灵活掌握消费时间,消费的主动权由人们自行掌握。在经济发展使工作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文化快餐”的兴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文化快餐”在人们消费欲望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顺风扯帆,更加速了其发展的速度。

4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工业的勃兴,“文化快餐”业市场的扩展,对于属于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来说,是祸耶?是福耶?恐怕很难下非此即彼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冲击了传统文化,当然也对图书馆形成了影响甚至冲击。这种影响和冲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图书馆都必须认真应对。应对正确,负面影响和冲击可以转化为正面;应对错误,正面影响可以转化为负面影响。

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图书馆馆藏成分的改变和藏书组织方式的改变;读者成分的改变和读者读书观念、读书方法的改变。它对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读者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1馆藏概念大大扩展,馆藏成分变得更加复杂

从馆藏概念来说,馆藏既包括实际拥有馆藏,又涵盖了虚拟馆藏。而实际拥有馆藏,即馆藏中的“物理”资料部分,它除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包括不同信息格式电子型文献,如录像带、软磁盘、书目文档、cd—rom等,以及不同信息类型电子型文献,如应用软件、书目文档、全文信息、多媒体等。这些不同载体的文献,使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时,不仅面临对藏书内容上的选择,而且需要对载体形式作出选择,从而增加了藏书建设工作的难度。在藏书建设经费问题上,经费结构如何合理安排,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都得通盘考虑,仔细斟酌。在藏书经费结构上,如何考虑高雅文化和快餐文化、通俗文化读物的比例,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和更好地发挥馆藏效益,都有很多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4.2典藏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藏书组织工作更加复杂

在藏书典藏上,文化工业、“文化快餐”给图书馆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在文献载体多样化的情况下,藏书如何组织?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以及既有印刷版,又有电子版的文献如何组织?是按文献内容混合典藏,还是按文献载体形式分开典藏,都需要认真加以探讨。还有图像书籍与文字书籍如何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对策。图像书籍与书籍中图像数量的增加,不但改变了书籍内容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了书籍的外在形式,使书籍的结构和版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必然影响到书籍的排架。

4.3读者成分和读者结构发生重要变化。读者大量增加成分更加复杂

文化工业与“文化快餐”的兴盛,使文化消费者的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文化还供奉在殿堂里时,文化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就是图书馆的读者,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文化工业成批成批生产的产品,流水线一样生产的“文化快餐”,是任何人都可以消费的。因此,图书馆的读者成分将比以前广泛得多,读者结构也将比以前复杂得多。图书馆如何应对大批增加的读者,如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4读者读书观念改变和读书精神衰退,读书的含义更加广泛

面对文化工业生产的铺天盖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快餐”的诱惑,读者的读书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读者认识到,知识不光在书本上,也在其他各种媒体中。各种媒体散发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就能成为信息,信息加以分析就能成为知识。读者逐渐认识到,儒家传统的靠书本的接受方法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互动式的问答过程有助于增长知识和提高聪明才智。所以网络这种具有对话方式的媒体,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现在读者的读书观念在不断更新,人们考虑的不是读死书,而是如何接受知识。电影、电视、互联网、读漫画都能接受知识,实际上这是一种广义的读书。

随着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读者的读书精神正出现某种程度的衰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也是与时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在社会文献资源相对较少,社会生活相对单调,社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并且把饱读诗书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途径的社会环境下,读者可以钻在故纸堆中,去编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的美梦。现在知识总量成几何级数增加,知识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已不可能再坚持那种读书精神了,而且那样做也并不可取。现在在大英博物馆里,恐怕再也看不到天天坐在同一座位上苦读的马克思一类的读者的身影了,也不会有把图书馆尊为“太上研究院”的蔡尚思一类的教授了。

面对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和读书精神的衰退,图书馆既不应哀叹世风日下,也不能面对读者读书热情下降而无动于衷。图书馆人的观念也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要根据现实情况,为读者提供各种他们乐于接受的媒体和各种不同的文献载体,供他们利用。

4.5读者的读书方法正在改变,读书寓于休闲和娱乐之中

过去读者读书就象从海绵里吸水一样,拼命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养份。他们啃书本,甚至是读死书,死读书。现在知识膨胀,知识成几何级数增加,如果再使用这种读书方法,不但所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而且这些知识很可能得不到应用。在当今社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必须加以应用。现在的读者为了接受有用的知识,往往不在乎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是读书还是利用其他媒体或载体,只要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就行。现在的读者,往往不喜欢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更喜欢寓学习知识于休闲和娱乐之中。在文献与大众传媒一体化趋势加强,各种媒体连动、互动的情况下,读者正在打破读书与娱乐的界限,喜欢在一种轻松的休闲式的状态下获取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那么喜欢多媒体,那么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随着读者读书方法的改变,图书馆应适应读者需要,对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读书方式,尽量创造条件供他们利用。

4.6出版物的版权问题更加复杂和敏感,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

快餐文化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文化快餐”。它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冲击,也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书馆必须认真应对。

1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并且正在瓦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一系列传统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随着以电子技术武装的文化即所谓电子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正在急剧地增强。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部分就是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

1.1电子文化形成巨大网络,并且对固有文明形成巨大冲击

在电子时代,电子文化进驻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使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变革。它不但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机理,而且大规模地侵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社区生活。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社会,人们在思考是否会产生另一种文明。纸张社会联结了横向的空间,在空间建立起了桥梁和纽带;印刷术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化。过去人们常说,“给我控制印刷业的权力,我就能控制整个民族”。印刷文明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它强化了法律、规章制度和民族意识形态。印刷文化相对依赖于严格的界限和边界。当印刷业逐渐让位于电影、电视和因特网时,所有这些界限、边界现在都模糊了。它们打破了虚构与现实的区别。电子文明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开放是有条件的。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它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天地。但是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它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把它所认识的世界向人们展示。而互联网正在将被电视剥夺的权利归还给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它的特点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它似乎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但是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享有网络提供的种种优惠。可以说,电子文明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开创了一种新的民主,又剥夺了人们的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又限制了颖的活动空间。

1.2文化与经济的边界正在消失,文化已成为最强盛的产业之一

在电子文化时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一系列传统正在瓦解和重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甚至文化已成为最为强盛的产业之一。虽然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被称为文化的东西,但是它的运作方式已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于是文化工业便因此应运而生。阿多诺在《文化工业的再思考》一书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这样的阐释:“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他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文化工业从最初的对利润的间接追求逐渐发展为“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现在,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方兴未艾,几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正在消减甚至丧失。同时,现代经济也正从以商品生产和分配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到以信息的创造、储存、检索和分配为主导的经济。

1.3文化工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前景非常广阔

在我国,文化一直是和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直到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才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眼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了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第三产业门类的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文化产业成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成地区经济和地区发展的新的主要增长点。

2“文化快餐”业迅速发展,“文化快餐”消费日益增强

人类文化不断进步,从印刷型的报纸、书籍,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日益强大,传播范围日益广泛,文化的成分与功能日益复杂,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快餐”业便应运而生,并且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1形象取代了语言。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

“文化快餐”业发展的标志,首先是影像文化盛行。电子文化时代,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影像文化不再限于艺术领域,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基本存在形式。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像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詹明信在其《文化转向》一书中,强调形象这种文化生产“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褶和角落里被消费。通过这些途径,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连”。人们现在每天在电视面前耗费大量时间,各种形象在眼前显现,很难想像没有影视、没有形象生活的滋味。

2.2印刷品中出现了图像对文宇的入侵,日本漫画一类的读物充斥市场

图像虽然和文字一样,是人们传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并且是比文字更早的符号。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图像逐渐由交际工具演变为文化工具,文字和图像逐渐在印刷品中分离,图像逐渐成了美术的专利,文字则成了用语言表达内容的书籍的工具。但是,图像与文字在书籍中经历了长久的分离后,现在又有了合而为一的趋势。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图像对文字的入侵。这种入侵,最严重的当推日本漫画。在日本,漫画发展到今天,不仅在印刷业占了半壁江山,甚至形成了与电视市场的鼎足之势。漫画这种被称为“小人书”的东西,不但在日本非常火爆,并且风靡亚洲,大有在全世界广为蔓延之势。香港漫画书展已专门从综合书展中分离而自成体系,我国不少青少年也成了日本漫画迷。日本漫画作为一种日本能输出的少数文化之一,正肩负着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

2.3在互联网这个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虚拟和现实的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

互联网建立和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它既虚幻,又现实。网民们在视听享受、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中,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体验。他们在网上流连,如醉如痴,尽情地放纵自己。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快餐”,并且是一种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快餐”。在“电脑咖啡屋”里,人们甚至可以一边使用电脑终端机,一边悠闲地喝饮料、喝咖啡。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在这里享受着自由,在进行着情感的宣泄,在全新的体验中感悟人生。

3文化工业、“文化快餐”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3.1科技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近几十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等等,把现代技术推向了一个极致。它为各种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各种文化产品不但可以成批生产,并且成本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而互联网又把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从而无限地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文化产品作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都因现代技术的发展而轻易地解决了。剩下的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问题,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存在了。

3.2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文化工业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因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普遍趋势。文化工业的产生就是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在率先完成向“知识经济”转型的美国,在其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将信息产业定义为“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电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美国抢占了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行动,于是文化工业由此勃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种产业的兴起往往是十分迅速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巨大产业的迅速崛起说明了全球化的巨大威力。

3.3由高科技支撑的现代文化产品。对人类展示了无穷的魅力

现代文化产品由于有高科技的支撑,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更大的魅力,使对它作为商品的消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电影通过逼真连贯的画面,向观众展开了充满无限想像力的空间,把人们带人了仿如现实的世界;电视向人们开启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天地,也向人们传授着各种有益的实践和经验;互联网以大众和传媒的互动,给了人们一个自由出入、自由表达意见并且不受距离限制的空间。可以说这些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已经进驻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休闲购物和职业工作中,大量地消费着这些商品。以影视为主的文化商品,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只要看看城市居民每天在电视节目上所消耗的时间就可知晓。人们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一些文化传统,包括师生授受知识的教育形式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被电影、电视、互联网所摧毁。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兴趣正在下降,而且对文字的接受能力也有某种程度的下降,纯文字读物正在丧失读者。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以高科技支撑的文化产品的无穷魅力。形象比文字对大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形象的生动性、直观性、逼真性、优美性、可视性,比文字的叙述性更适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当它们被一定的情节、故事连贯在一起时,更惹人喜爱。

3.4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并且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只能消费“文化快餐”

从社会原因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日趋紧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使他们只能消费一些简单的文化,吃一些“文化快餐”。影视文化的流行和日本漫画的火爆,就是人们消费“文化快餐”的佐证。影像文化、日本漫画就象快餐里的麦当劳、肯德基,既能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又适合大众的味口。它不需要占据太多的时间,并且人们可以灵活掌握消费时间,消费的主动权由人们自行掌握。在经济发展使工作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文化快餐”的兴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文化快餐”在人们消费欲望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顺风扯帆,更加速了其发展的速度。

4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工业的勃兴,“文化快餐”业市场的扩展,对于属于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来说,是祸耶?是福耶?恐怕很难下非此即彼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冲击了传统文化,当然也对图书馆形成了影响甚至冲击。这种影响和冲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图书馆都必须认真应对。应对正确,负面影响和冲击可以转化为正面;应对错误,正面影响可以转化为负面影响。

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图书馆馆藏成分的改变和藏书组织方式的改变;读者成分的改变和读者读书观念、读书方法的改变。它对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读者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1馆藏概念大大扩展,馆藏成分变得更加复杂

从馆藏概念来说,馆藏既包括实际拥有馆藏,又涵盖了虚拟馆藏。而实际拥有馆藏,即馆藏中的“物理”资料部分,它除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包括不同信息格式电子型文献,如录像带、软磁盘、书目文档、CD—ROM等,以及不同信息类型电子型文献,如应用软件、书目文档、全文信息、多媒体等。这些不同载体的文献,使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时,不仅面临对藏书内容上的选择,而且需要对载体形式作出选择,从而增加了藏书建设工作的难度。在藏书建设经费问题上,经费结构如何合理安排,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都得通盘考虑,仔细斟酌。在藏书经费结构上,如何考虑高雅文化和快餐文化、通俗文化读物的比例,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和更好地发挥馆藏效益,都有很多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4.2典藏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藏书组织工作更加复杂

在藏书典藏上,文化工业、“文化快餐”给图书馆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在文献载体多样化的情况下,藏书如何组织?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以及既有印刷版,又有电子版的文献如何组织?是按文献内容混合典藏,还是按文献载体形式分开典藏,都需要认真加以探讨。还有图像书籍与文字书籍如何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对策。图像书籍与书籍中图像数量的增加,不但改变了书籍内容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了书籍的外在形式,使书籍的结构和版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必然影响到书籍的排架。

4.3读者成分和读者结构发生重要变化。读者大量增加成分更加复杂

文化工业与“文化快餐”的兴盛,使文化消费者的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文化还供奉在殿堂里时,文化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就是图书馆的读者,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文化工业成批成批生产的产品,流水线一样生产的“文化快餐”,是任何人都可以消费的。因此,图书馆的读者成分将比以前广泛得多,读者结构也将比以前复杂得多。图书馆如何应对大批增加的读者,如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4读者读书观念改变和读书精神衰退,读书的含义更加广泛

面对文化工业生产的铺天盖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快餐”的诱惑,读者的读书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读者认识到,知识不光在书本上,也在其他各种媒体中。各种媒体散发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就能成为信息,信息加以分析就能成为知识。读者逐渐认识到,儒家传统的靠书本的接受方法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互动式的问答过程有助于增长知识和提高聪明才智。所以网络这种具有对话方式的媒体,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现在读者的读书观念在不断更新,人们考虑的不是读死书,而是如何接受知识。电影、电视、互联网、读漫画都能接受知识,实际上这是一种广义的读书。

随着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读者的读书精神正出现某种程度的衰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也是与时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在社会文献资源相对较少,社会生活相对单调,社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并且把饱读诗书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途径的社会环境下,读者可以钻在故纸堆中,去编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的美梦。现在知识总量成几何级数增加,知识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已不可能再坚持那种读书精神了,而且那样做也并不可取。现在在大英博物馆里,恐怕再也看不到天天坐在同一座位上苦读的马克思一类的读者的身影了,也不会有把图书馆尊为“太上研究院”的蔡尚思一类的教授了。

面对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和读书精神的衰退,图书馆既不应哀叹世风日下,也不能面对读者读书热情下降而无动于衷。图书馆人的观念也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要根据现实情况,为读者提供各种他们乐于接受的媒体和各种不同的文献载体,供他们利用。

4.5读者的读书方法正在改变,读书寓于休闲和娱乐之中

过去读者读书就象从海绵里吸水一样,拼命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养份。他们啃书本,甚至是读死书,死读书。现在知识膨胀,知识成几何级数增加,如果再使用这种读书方法,不但所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而且这些知识很可能得不到应用。在当今社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必须加以应用。现在的读者为了接受有用的知识,往往不在乎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是读书还是利用其他媒体或载体,只要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就行。现在的读者,往往不喜欢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更喜欢寓学习知识于休闲和娱乐之中。在文献与大众传媒一体化趋势加强,各种媒体连动、互动的情况下,读者正在打破读书与娱乐的界限,喜欢在一种轻松的休闲式的状态下获取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那么喜欢多媒体,那么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随着读者读书方法的改变,图书馆应适应读者需要,对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读书方式,尽量创造条件供他们利用。

4.6出版物的版权问题更加复杂和敏感,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

快餐文化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文化快餐”。它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冲击,也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书馆必须认真应对。

1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并且正在瓦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一系列传统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随着以电子技术武装的文化即所谓电子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正在急剧地增强。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部分就是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

1.1电子文化形成巨大网络,并且对固有文明形成巨大冲击

在电子时代,电子文化进驻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使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变革。它不但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机理,而且大规模地侵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社区生活。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社会,人们在思考是否会产生另一种文明。纸张社会联结了横向的空间,在空间建立起了桥梁和纽带;印刷术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化。过去人们常说,“给我控制印刷业的权力,我就能控制整个民族”。印刷文明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它强化了法律、规章制度和民族意识形态。印刷文化相对依赖于严格的界限和边界。当印刷业逐渐让位于电影、电视和因特网时,所有这些界限、边界现在都模糊了。它们打破了虚构与现实的区别。电子文明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开放是有条件的。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它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天地。但是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它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把它所认识的世界向人们展示。而互联网正在将被电视剥夺的权利归还给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它的特点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它似乎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但是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享有网络提供的种种优惠。可以说,电子文明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开创了一种新的民主,又剥夺了人们的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又限制了颖的活动空间。

1.2文化与经济的边界正在消失,文化已成为最强盛的产业之一

在电子文化时代,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一系列传统正在瓦解和重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甚至文化已成为最为强盛的产业之一。虽然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被称为文化的东西,但是它的运作方式已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于是文化工业便因此应运而生。阿多诺在《文化工业的再思考》一书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这样的阐释:“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他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文化工业从最初的对利润的间接追求逐渐发展为“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现在,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在一起,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方兴未艾,几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正在消减甚至丧失。同时,现代经济也正从以商品生产和分配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到以信息的创造、储存、检索和分配为主导的经济。

1.3文化工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前景非常广阔

在我国,文化一直是和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直到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才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眼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了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第三产业门类的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文化产业成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成地区经济和地区发展的新的主要增长点。

2“文化快餐”业迅速发展,“文化快餐”消费日益增强

人类文化不断进步,从印刷型的报纸、书籍,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日益强大,传播范围日益广泛,文化的成分与功能日益复杂,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快餐”业便应运而生,并且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1形象取代了语言。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

“文化快餐”业发展的标志,首先是影像文化盛行。电子文化时代,社会空间浸透了影像文化。影像文化不再限于艺术领域,已经成为公共领域的基本存在形式。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像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詹明信在其《文化转向》一书中,强调形象这种文化生产“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在职业工作,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生产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生活中最隐秘的皱褶和角落里被消费。通过这些途径,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连”。人们现在每天在电视面前耗费大量时间,各种形象在眼前显现,很难想像没有影视、没有形象生活的滋味。

2.2印刷品中出现了图像对文宇的入侵,日本漫画一类的读物充斥市场

图像虽然和文字一样,是人们传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并且是比文字更早的符号。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图像逐渐由交际工具演变为文化工具,文字和图像逐渐在印刷品中分离,图像逐渐成了美术的专利,文字则成了用语言表达内容的书籍的工具。但是,图像与文字在书籍中经历了长久的分离后,现在又有了合而为一的趋势。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图像对文字的入侵。这种入侵,最严重的当推日本漫画。在日本,漫画发展到今天,不仅在印刷业占了半壁江山,甚至形成了与电视市场的鼎足之势。漫画这种被称为“小人书”的东西,不但在日本非常火爆,并且风靡亚洲,大有在全世界广为蔓延之势。香港漫画书展已专门从综合书展中分离而自成体系,我国不少青少年也成了日本漫画迷。日本漫画作为一种日本能输出的少数文化之一,正肩负着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

2.3在互联网这个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虚拟和现实的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

互联网建立和开启了一个全新世界。它既虚幻,又现实。网民们在视听享受、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中,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体验。他们在网上流连,如醉如痴,尽情地放纵自己。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快餐”,并且是一种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快餐”。在“电脑咖啡屋”里,人们甚至可以一边使用电脑终端机,一边悠闲地喝饮料、喝咖啡。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在这里享受着自由,在进行着情感的宣泄,在全新的体验中感悟人生。

3文化工业、“文化快餐”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3.1科技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近几十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等等,把现代技术推向了一个极致。它为各种文化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各种文化产品不但可以成批生产,并且成本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而互联网又把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从而无限地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文化产品作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都因现代技术的发展而轻易地解决了。剩下的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问题,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而不存在了。

3.2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文化工业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因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普遍趋势。文化工业的产生就是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在率先完成向“知识经济”转型的美国,在其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将信息产业定义为“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电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美国抢占了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行动,于是文化工业由此勃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种产业的兴起往往是十分迅速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巨大产业的迅速崛起说明了全球化的巨大威力。

3.3由高科技支撑的现代文化产品。对人类展示了无穷的魅力

现代文化产品由于有高科技的支撑,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更大的魅力,使对它作为商品的消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电影通过逼真连贯的画面,向观众展开了充满无限想像力的空间,把人们带人了仿如现实的世界;电视向人们开启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天地,也向人们传授着各种有益的实践和经验;互联网以大众和传媒的互动,给了人们一个自由出入、自由表达意见并且不受距离限制的空间。可以说这些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已经进驻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休闲购物和职业工作中,大量地消费着这些商品。以影视为主的文化商品,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只要看看城市居民每天在电视节目上所消耗的时间就可知晓。人们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一些文化传统,包括师生授受知识的教育形式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被电影、电视、互联网所摧毁。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兴趣正在下降,而且对文字的接受能力也有某种程度的下降,纯文字读物正在丧失读者。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以高科技支撑的文化产品的无穷魅力。形象比文字对大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形象的生动性、直观性、逼真性、优美性、可视性,比文字的叙述性更适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当它们被一定的情节、故事连贯在一起时,更惹人喜爱。

3.4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并且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只能消费“文化快餐”

从社会原因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日趋紧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使他们只能消费一些简单的文化,吃一些“文化快餐”。影视文化的流行和日本漫画的火爆,就是人们消费“文化快餐”的佐证。影像文化、日本漫画就象快餐里的麦当劳、肯德基,既能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又适合大众的味口。它不需要占据太多的时间,并且人们可以灵活掌握消费时间,消费的主动权由人们自行掌握。在经济发展使工作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文化快餐”的兴盛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文化快餐”在人们消费欲望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顺风扯帆,更加速了其发展的速度。

4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工业的勃兴,“文化快餐”业市场的扩展,对于属于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来说,是祸耶?是福耶?恐怕很难下非此即彼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冲击了传统文化,当然也对图书馆形成了影响甚至冲击。这种影响和冲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图书馆都必须认真应对。应对正确,负面影响和冲击可以转化为正面;应对错误,正面影响可以转化为负面影响。

文化工业、“文化快餐”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图书馆馆藏成分的改变和藏书组织方式的改变;读者成分的改变和读者读书观念、读书方法的改变。它对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读者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1馆藏概念大大扩展,馆藏成分变得更加复杂

从馆藏概念来说,馆藏既包括实际拥有馆藏,又涵盖了虚拟馆藏。而实际拥有馆藏,即馆藏中的“物理”资料部分,它除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包括不同信息格式电子型文献,如录像带、软磁盘、书目文档、cd—rom等,以及不同信息类型电子型文献,如应用软件、书目文档、全文信息、多媒体等。这些不同载体的文献,使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时,不仅面临对藏书内容上的选择,而且需要对载体形式作出选择,从而增加了藏书建设工作的难度。在藏书建设经费问题上,经费结构如何合理安排,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都得通盘考虑,仔细斟酌。在藏书经费结构上,如何考虑高雅文化和快餐文化、通俗文化读物的比例,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和更好地发挥馆藏效益,都有很多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4.2典藏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藏书组织工作更加复杂

在藏书典藏上,文化工业、“文化快餐”给图书馆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在文献载体多样化的情况下,藏书如何组织?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以及既有印刷版,又有电子版的文献如何组织?是按文献内容混合典藏,还是按文献载体形式分开典藏,都需要认真加以探讨。还有图像书籍与文字书籍如何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对策。图像书籍与书籍中图像数量的增加,不但改变了书籍内容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了书籍的外在形式,使书籍的结构和版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必然影响到书籍的排架。

4.3读者成分和读者结构发生重要变化。读者大量增加成分更加复杂

文化工业与“文化快餐”的兴盛,使文化消费者的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文化还供奉在殿堂里时,文化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就是图书馆的读者,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文化工业成批成批生产的产品,流水线一样生产的“文化快餐”,是任何人都可以消费的。因此,图书馆的读者成分将比以前广泛得多,读者结构也将比以前复杂得多。图书馆如何应对大批增加的读者,如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4读者读书观念改变和读书精神衰退,读书的含义更加广泛

面对文化工业生产的铺天盖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快餐”的诱惑,读者的读书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读者认识到,知识不光在书本上,也在其他各种媒体中。各种媒体散发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就能成为信息,信息加以分析就能成为知识。读者逐渐认识到,儒家传统的靠书本的接受方法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互动式的问答过程有助于增长知识和提高聪明才智。所以网络这种具有对话方式的媒体,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现在读者的读书观念在不断更新,人们考虑的不是读死书,而是如何接受知识。电影、电视、互联网、读漫画都能接受知识,实际上这是一种广义的读书。

随着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读者的读书精神正出现某种程度的衰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也是与时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在社会文献资源相对较少,社会生活相对单调,社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并且把饱读诗书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途径的社会环境下,读者可以钻在故纸堆中,去编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的美梦。现在知识总量成几何级数增加,知识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已不可能再坚持那种读书精神了,而且那样做也并不可取。现在在大英博物馆里,恐怕再也看不到天天坐在同一座位上苦读的马克思一类的读者的身影了,也不会有把图书馆尊为“太上研究院”的蔡尚思一类的教授了。

面对读者读书观念的改变和读书精神的衰退,图书馆既不应哀叹世风日下,也不能面对读者读书热情下降而无动于衷。图书馆人的观念也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要根据现实情况,为读者提供各种他们乐于接受的媒体和各种不同的文献载体,供他们利用。

4.5读者的读书方法正在改变,读书寓于休闲和娱乐之中

过去读者读书就象从海绵里吸水一样,拼命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养份。他们啃书本,甚至是读死书,死读书。现在知识膨胀,知识成几何级数增加,如果再使用这种读书方法,不但所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而且这些知识很可能得不到应用。在当今社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必须加以应用。现在的读者为了接受有用的知识,往往不在乎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是读书还是利用其他媒体或载体,只要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就行。现在的读者,往往不喜欢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更喜欢寓学习知识于休闲和娱乐之中。在文献与大众传媒一体化趋势加强,各种媒体连动、互动的情况下,读者正在打破读书与娱乐的界限,喜欢在一种轻松的休闲式的状态下获取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那么喜欢多媒体,那么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随着读者读书方法的改变,图书馆应适应读者需要,对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读书方式,尽量创造条件供他们利用。

4.6出版物的版权问题更加复杂和敏感,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