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安徽建筑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4:34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第1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8月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3] 范中亮, 王剑楠, 许佳, 史杰. 浅析水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20(2):83-86

[4] 马建军,何荣均. 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J],2009

[5]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邓波、洪钱曾、龙瑞军.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9(3):283

[7]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一经济泊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 9(1):1-91

[8]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 )3:1-33

[8] R.G Doupe, NEP ettit.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regulation and water allocation for the OrdRive, Western Australia[J].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2002,18(3):307-320

[9] 李团胜,石铁矛,肖笃宁.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10] Frederick Steiner1,John Blair,Laurel McSherry,et al.A watershed at a watershed: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protection in the upper〔J〕.San Pedro Drainage Basin (Mexico and USA),2000,49:129~148.

[11] 黄光宇,杨培峰.自然生态资源评价分析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以广州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12] 黄朝君. 人工湿地技术在中国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江西科学[J].2006 .Vol.24(6)

[13] Yanitsky O N. Cities and human ecology. Social problems of man's environment: where we live and work.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81

[14] 徐晓鹏,武春友.大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2,Vol.23(3):5-62

[15] 黄光宇,陈 勇,田 玲,等.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6):48~51.

[16] 邢 忠.“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规划〔J〕.城市规划,2001,25(6):44~49.

[17] 李庆朝. 江北水城水环境规划及治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 2007, 35( 29) : 9231- 9233

[18] 赵勇, 贾志营, 蒋艳. 湖北省水环境规划及污染控制方案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25(5):90-93

[19] 王永磊. 田园新城水环境规划及水系统优化研究[J]. 2006,(9):32-34

[20] 张承重. 环境规划与管理[M].2007.

[21] 丁文铎,孙燕.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北京水务[J].2006.(1)

[22] 丁文锋,张平仓,陈杰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长江科学报[J],2006,Vol.23(2)

[23] 陈朝辉.建设广州生态城市中的碧水工程.广州园林[J],2001(4):23~25

[24] 赵 民,侯 丽.论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规划与管理〔J〕.城市规划汇刊,1997,6:12~16

[25] 徐福留,曹 军,陶 澎,等.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61~365

[26] 薄燕怀,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

[27] 彭盛华,袁弘任,江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原理探讨,人民长江,2001,32(1)

[28]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主编,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9] Ndubisi,DeMeo,D Ditto.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33(1~3):159~177

[30] 骆 悰.上海市城市发展敏感区划分研究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0,5:19~22.

[31] 房庆方,杨细平,蔡 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22(1):7~10.

[32] 朱 群,程晓燕.淮阴市城郊环境敏感度初步探讨〔J〕.环境与开发,1998,13(3):42~44

[3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生态优先的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2001,25(1):67~71.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通过 1996年5月15修订

[35] 徐良芳,冯国章等.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0卷第2期

[36] 苏维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1997,16(1):57~65

[37]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38] 蒙城县志.蒙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山书店.1994.12

[39] 周魁一,谭徐明. 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1(3)

[40] 赵方莹. 北京门头沟区樱桃沟小流域水环境生态治理思路[J].《北京水务》2009年增刊第2期

[41] 郭希红 刘晓涛等. 安阳市洹河水环境污染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4月第9卷第2期

[42]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规划师,2000年第3期

[43] 杨佳佳.大沙河干流水质评价与容量研究.2009

[44]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45] 冶冠辉.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市政技术,2007,Vol.25(6)

[46] 谭徐明.北京水环境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城市规划中水环境应有的地位——北京水环境保护与开发研究之三.环境变迁研究(第七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47] 王建伟.沈阳市水环境生态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48] 沈清基.傅博.生态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规划师,2002(11):73~76

[49] 阳平坚,吴为中,孟伟等.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一以浑河流域为例.环境科学学报[J].2007.Vol.27(6)

[50] 孟伟,张远,郑丙辉等.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6期

[51] 郭怀成.流域环境规划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2] FAO. Groundwater.Pollution.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31. Rome, 1979

[53] Brown,Hal W. China’ water shortage could shake world food security. World Water, 1998,Vol.11(4):14-16

[5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5]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安徽建筑论文第2篇

(云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徽州文化不仅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内涵丰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与利用价值.由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版画、徽州雕刻及徽州工艺汇聚而成的徽州艺术,可谓品类繁赜、形态多样.纵观世界各类建筑,最能实现存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非博物馆莫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创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优秀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从剖析、解读徽州艺术的精神内核入手,寻求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明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徽州艺术博物馆;地域文化;环境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57-03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展的主课题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展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以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品类繁赜、内容广博、内涵深邃、系统性强、完整度高,全息包容了自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极具研究与发掘价值.

1.2 博物馆是存承、研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近年来,我国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建设,传统博物馆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优化,一批更具公益性、专门性、地域性、概念性、实验性、前瞻性、互动性的各类各式博物馆顺利建成,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拓展素质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苏州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等,都是在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时代精神等方面比较成功且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优秀案例,对这些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在此不做详细解读与剖析.

1.3 当代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安徽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艺术研究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文化十二讲》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著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发展》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等.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地方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人居环境设计中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在学理意义上起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作用,有的在实践意义上具有启示、借鉴、指导等方法论价值.但从总体而言,其研究规模小,研究态势离散,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统合性.

2 徽州文化解读

2.1 徽州文化的衍生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山水纵横,环境优美,黄山、齐云山横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乐安江等水系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丰富的林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开发的雄厚基础,重教兴文、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成就良好的人文生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徽州,孕育出传承有序的徽州文明.

2.2 徽州文化的内容

由徽州六县先贤和广大民众共同建树、创造的徽州文化涉及徽州建筑、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工艺、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艺术领域的有: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工艺、徽剧等.

2.3 辉煌的徽州艺术

集徽州山川之灵气,汇营造工艺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插图1),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且极具地域表征的古建筑流派代表,其布局合理,结构谨严,雕绘精湛,风格清丽.

除了建筑艺术,徽州还以绘画、篆刻、书法、版画等名扬海内,尤其是明末清初兴起的“新安画派”,更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对自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评鉴的审美取向.

徽州民间工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技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受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墨与歙砚制作等相关技艺影响的木雕、砖雕、石雕,统称“徽州三雕”(图2),“三雕”不仅作为建筑装饰部件存在,也是徽州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徽州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在徽州地区厚重积淀和现实实践的产物.其开拓创新的一面体现为“徽骆驼”精神.除了传承与弘扬儒家精神之外,徽州人还具有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任重致远、捕捉机遇、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3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3.1 题目由来

以“地域文化,遗风传承”为主题,所谓遗风传承是指文化的遗风和各种地域行为习惯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体现.作为安徽人,笔者曾多次前往黄山市以及歙县、绩溪、黟县、祁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影像资料和部分木雕、文房用品、民间工艺品及民俗杂项物品,资料收集较为充实.研究定位“地域的”、“具体的”和“局部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中的徽州艺术为展示对象,以环境设计中建筑艺术设计为载体,传承传统元素,凸显艺术创意,实现设计创新.确定《徽州艺术博物馆》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考察资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同步整理设计过程材料,做好设计总结,确定围绕地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个主题,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研究.

3.2 馆址选择

依据古徽州地域的概念,曾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歙县是可选目标地之一;从当前徽州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角度考虑,黄山市屯溪区是可选目标地之二.

歙县今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徽商、徽剧、徽墨、歙砚等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中国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的称誉,气候宜人、民风儒雅、山清水丽、风光旖旎,徽文化积淀尤为厚重.

屯溪区是黄山的一个市辖区,交通顺畅.屯溪人杰地灵,文明久远.屯溪区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纪念馆、程大伟珠算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览馆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共同呈现出徽州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生态景观.

根据建筑体量与用地规模、交通、观众流量、遗址保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引力等选址原则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总体而言,黄山市屯溪区优于歙县县城的绩点多.本案最终确定选址黄山市屯溪区城郊部位.

3.3 创意主线

通过对徽州文化和相关博物馆设计的实地考察,立足现有文献成果资料,形成调研结论,确定创意主题.从主题出发,借鉴传统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体与个体以及各个体间的空间构成原理,推衍出博物馆方案的意象空间形态,包括实体与虚体、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并使其与展览内容模块相对应;吸收传统徽派建筑单体形态和主要界面的构造和衔接原理,深化博物馆方案单体建筑的基本形态、体量;提纯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元素,根据现代构成设计原理,运用打散再构、空间变异等手法提纯出备用装饰形态;借鉴徽州传统庭院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语素,结合目标馆址所在地的景观条件和资源,形成博物馆配套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思草图;由传统徽州民居厅堂布局及艺术品陈设获得启发,结合展示需要,细化博物馆建筑内部构造;吸收传统徽派建筑材料运用原则和色彩组合特征,进一步确定博物馆外观色调和材质;结合时代精神,了解当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最前沿的观念、知识、材料、技术、手段,将之有效融入设计方案.

3.4 量化方案

徽州艺术博物馆(图3)馆址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约占4500平方米,建筑密度适中.建筑围合关系以徽州典型的三合屋、四合屋为创意基础,适度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组合意象;出于展览空间人流量大、观赏密度高等特点,进一步增加开放度.主要功能空间为:开放式主入口、“雕刻时光”四雕工艺展区、“新安画苑”美术品展区、“粉墙黛瓦”徽州建筑艺术展区、“山水之间”休闲文化区,“平流细石”与“小山芳树”组合的中央庭院共享空间,以及办公、停车等辅助空间.

开放式主入口居停车场与展区建筑物中间,以牌坊、下陷式休闲广场、大型照壁墙等构成横向次轴线.次轴线以南是停车场与绿化景观,以北为博物馆建筑群.为更好融入周边徽派建筑环境并与之体量相当,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地上2层、地下1层的高度规划.为最大限度停放交通工具,停车上也采取地上1层、地下1层且以地下为主的结构方式,地上多辅以绿植及景观设计.

博物馆总动线按照开放式入口服务中心免费取票“雕刻时光”“新安画苑”“粉墙黛瓦”“山水之间”出口序列设计.“雕刻时光”以人字斜坡顶单层平房呈现,南端山墙加马头墙处理,凸显徽派建筑表征,向南设一几何构成化的月门符合,体现现代设计意识.相对较小的四个室内展示空间各自独立,可使观众能得以近距离细品徽州雕刻工艺,所展示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工艺(含雕刻代表作、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内容),各室内小区,以檐廊串联.由“雕刻时光”入“新安画苑”展区,以短暂室外空间过渡,适当缓解观众观赏疲劳.“新安画苑”主要展出新安画派各代山水画精品,兼展部分花鸟、人物画作品.室内楼梯靠墙设立,最大限度地拓展有效展示界面.“新安画苑”与“粉墙黛瓦”展区间有室内连廊相通.为再次营造动游节奏,由“粉墙黛瓦”向“新安画苑”主建筑夹廊之间设一阳光休闲区,以现代灰色防腐钢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搭建,既实现动游缓冲,又能与整体建筑的徽派气质相映衬.“粉墙黛瓦”展区以传统徽派建筑为展示载体,兼而展示建筑装饰构件与题材、纹饰.在展墙、展柜、展架、展台设计上借鉴徽州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典型视觉造型符号,以使内容与形式、形象与内涵相统一.东部“山水之间”休闲区因与西部纯展示空间的功能差异性,在建筑布局上也同西部建筑体保持一定距离,以使动静分离.

建筑色调沿承徽派建筑色彩体系,以白为基色,局部建筑转折、线脚、节点与装饰构件作深浅灰色处理.为丰富材料质感,外墙白色涂装采用塑质弹性喷涂处理,局部装饰采用石材加工,内部结构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主辅结合,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力求呈现精密细致的结构细节.场馆中栽植的绿植花卉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也是丰富与调节博物馆整体色彩关系的有效手段.绿树白墙、漏窗修竹,荷风三面、柳浪闻莺.其形、其色、其影、其声,情景交融.

地面铺装以石材为主,局部铺设户外塑胶、沥青或草坪砖.为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分区功能,入口中心广场空间地平面一下凹沉,形成领域暗示,其中又设花坛、树池凸出,下陷与浮出,于对比中实现平衡.景观植物以本土为主.因主入口在博物馆东南方位,故将高耸的云杉在博物馆西墙线和北墙线外单排列植,既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背景,又暗合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博物馆东侧与南侧行道树以四季常青的香樟为主,树下间以球形红叶石楠,长方体形金森女贞绿篱,嫩叶当花,红黄辉映、热烈奔放.地被草坪分可步入式或限定步入式两种,可步入草坪栽培密实有弹性的的马尼拉,限定步入式地被可选择宽叶书带草和矮化萱草等.

开放式主入口处牌坊同西边的照壁长墙,一大一小、一实一需,遥相呼应.二者使用性在次,主要传达的是传统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符号化表征.博物馆北部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央庭院,虽不开阔,但安置其中的庭院小景却起到磨转风水的点睛作用.小景虽小,却借鉴了徽州园林造景和私宅庭院造景的两种创意源.传承私宅庭院造景者:青石条凳,树桩盆景.传承园林造景者:“叠山”、“理水”;设计创新者:水作镜面浅池,卵石铺底,花岗岩折边;山以抽象叠积,简约至极.水底散养小鱼,共成一景,曰“平流细石游鱼可数”;石旁高置香橼,低栽南天竺,共成一景,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所谓栽柳引蝉、叠石邀云.咫尺天地,气象万千.

3.5 设计表达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表达大致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图.先根据成熟草图在CAD软件中生成准确的制图,含总体规划图、建筑布局图、景观布局图,以及建筑物的平立面与装饰细节图.然后将CAD制图导入3D建模软件生成模拟真实结构与材质的模型场景.接着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按要求排定图文板式,最后打印输出、装裱展板.这一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制作等比例立体实物模型,按照场景造型结构,结合模型材料规格,在计算机软件中生成分模型构件,利用数控雕刻机床刻制出来,再手工组拼出完整的模型成品.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案选择以SketchUp软件虚拟建模,综合近年来尤其是以青年设计师或高校学生为创意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作品,SketchUp建出外观模型效果更能展现设计创意,且图形雅致、色调清新脱俗.需要特别说明的另一点是,在选择实物模型材质时,本人专门考察了建筑与装饰材料城的板材市场,最终选定3mm厚度的奥松板.原因之一是其厚度恰好适合模型组合,原因之二是其中性偏浅暖灰色调柔和淡雅、肃穆清新,与徽州文化气质相符.

3.6 设计总结

本设计方案以传承徽州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主旨,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创新实践案例为平台,先后经历设计调研、资料分析、创意草案、方案定稿、设计表达、设计总结等工作流程,旨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系统认知,结合环境设计原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在本专业领域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与时俱进,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丛书;郭因,主编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谭志明.博物馆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初探——论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J].装饰,2014(08).

安徽建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徽派 建筑 特点、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13.6+41

一、徽派建筑的形成

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的古建筑流派之一,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此后雄踞中国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唯一可以与财力雄厚的晋商平分秋色,鼎足而立的商贾大帮。与此同时,一批批富贵大商不断涌现,这些徽商为光宗耀祖、炫耀乡里而大兴土木,建豪宅、修祠堂、竖牌坊,造园林……给徽州的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徽州人重视教育,徽商多为儒商,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徽商们在建筑中加入了自己对住宅的布局,建筑用色等方面的理解,使皖南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样式,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徽派建筑特点

皖南徽派建筑色彩特点可以用“粉墙黛瓦”四个字来概括,高耸风火山墙,深黑的鱼鳞瓦,灰白的墙体,上下错落,交相辉映,成为徽州居民最具有代表性最直接的特点。徽派建筑色彩构成与它采用建筑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徽派建筑的用材多就地取材,注重材料本身天然具有色彩,色泽,花纹等。在使用时尽量保持材料的原有特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砖木竹石等天然材料造就了皖南徽派建筑,为建筑增色不少,材料色彩与建筑合二为一,达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效果。

三、新徽派建筑与徽派建筑的区别

进入新的世纪,在徽州新建了很多新的徽派建筑,他们的设计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设计元素;下面我们就如何理解“新而徽,徽而新”,是我们城市建设中,保持创新徽派建筑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于久负盛名的徽派建筑中,新徽派建筑地位显得非常的尴尬。新徽派与传统徽派建筑形式存在着很多不同。

1. 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不同

传统的徽派建筑、村落、古城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分水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往往与自然山水相互依存的;而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讲究经济和效率,强调功能分区,忽视了对山水自然景观环境的尊重,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雷同,千城一面的结果。

2. 城市的尺度比例不同

在古代,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和马车,对道路宽度的要求不大,同时由于徽州人多地少,因此传统的人徽州村落和古城街巷空间都是狭长高耸的;而现代城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马路也被拓宽,城市空间尺度扩大,无法形成传统徽州村落和古城的空间感,合适的城市空间尺度,对营造徽州特色和符合人性化城市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 建筑规模与尺度不同

传统的徽派建筑往往都是1-3层的低层小型居住类建筑,公共建筑的祠堂,也不过是2-3层,体量也不是很大;新建筑无论是多层还是公共建筑,无论是高层建筑或是大跨度建筑,在体量上还是造型上都是与传统的徽派建筑相去甚远。这也是新徽派建筑设计中,需要面对的最直接最难解决的问题。

4. 新徽派建筑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徽派建筑也在不断创新。新徽派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应延续传统徽派建筑天人合一的精髓,在表象层面通过合理的组合运用白墙黑瓦,马头墙,院落天井,门窗套,挂落,花格窗,将这些元素用于新建筑当中。经过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新徽派建筑创作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作品,如安徽名人馆、琥珀山庄、徽商故里、徽天下酒店等等。

在风貌整治中,如何应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达到功能和美感的统一,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4.1与环境和谐统一

徽派建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讲究与山水环境的统一,因此,在新徽派建筑的创作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显山露水”,“与山水共存”,便是我们城市建设需要贯穿始终的大理念。

4.2 “徽风徽韵”与徽派建筑元素的植入

由于新徽派建筑与传统徽派建筑的各种不同,我们在新徽派建筑的创作中,已经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徽派建筑的手法,不是加一个马头就是新徽派建筑,更不能肆意运用。对于新徽派建筑,不能具象的表达,但我们需要表达出“徽风徽韵”,建筑和城市便具有了徽州的特色。我们可以把传统徽派建筑的各个元素,通过打散和抽象,重组和综合的方式,植入到原有的建筑当中去,以此来体现传统徽派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安徽建筑论文第4篇

关键词:徽派建筑;符号化;简约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50-01

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一、独树一帜的徽派建筑风格

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古徽州建筑素来以素雅奇巧见称,其色淡雅,粉墙青瓦;其形独具匠心,依山作墙,顺水成溪,墙外山水秀美多情,墙里庭院曲径通幽;并之以复杂多变的架梁构造,精巧繁复的纹饰雕刻,古朴大气的装饰摆设,形成别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如此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将它运用到现代的设计当中,以一种更加简约而不失去地域特色的图形语言来表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安徽。

二、将徽州建筑风格融入现代简约设计

(一)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式

提到徽派建筑,马头墙是其重要的建筑特点之一。高高的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在过去民居建筑密度较大的村落之间,起到隔断火源防止火灾发生的作用。

马头墙一般呈两叠式或三叠式高低错落着,也有少数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在徽派民居那高大封闭的墙体上,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静止、呆板的墙体也因此显露出动态的美感。

色彩上,黑瓦白墙是徽州建筑的最大特色,在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黑白两色,错落有致,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统一,既能体现简约之美、又能体现空间美和意境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就给人很充实而又深刻的含义。

虚实上,黑既是白,白既是黑,让受众这具有更大的联想空间,不单纯是虚的,但又是实的,想象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这样处理的设计作品,因某些启示和联想,使其更加的充实和丰富。能够做到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多样统一,这样就更加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设计。

(二)由“繁”到“简”

无论是徽州的建筑还是雕刻,剪纸等等装饰艺术图形,大部分实物都是较为复杂的,不易于被人们所认识,所了解。如何真正的做到继承和发扬徽派图形,最重要的简化我们所看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图形,将其运用在各类设计上。

简约设计越来越走近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都要求简便,衣服要简约而不简单,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住的要干净,行的要方便、快捷。所以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就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将传统融入现代。

在对徽州牌坊、马头墙、雕刻艺术的简化过程中,构成中的点、线、面的运用最能完美的简化图形,以最少的元素表达最多的信息,追求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趋“简”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在抽象艺术设计中更把“简约”视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三)在现代设计中弘扬徽派建筑文化

保护徽派建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事。随着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外朋友对“徽派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十年以来全国各地以古民居为建筑风格的办公、宾馆、餐饮、休闲等建筑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徽派传统文化,将其融入与现代设计当中,无论在建筑设计、视觉设计等设计类别中都能够看到徽派建筑风格的体现,这对继承和弘扬徽派建筑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也为设计作品创造了新的内涵。

三、小结

徽州文化是历史悠久的,细细的品味徽文化的内在涵义,会发现是那么的儒雅,那么的和谐,从设计的角度上,不仅仅是将徽州的建筑风格结合当代设计,只要具有徽州人、事、物,都应将它们融入到设计作品当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安徽。

安徽建筑论文第5篇

安徽省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其各地域历史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孕育出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与徽州文化。它们已经渗入安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为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1]例如,徽文化主要遗存地――黄山市,以文化节庆为载体,连续举办了18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展示了黄山生态民俗和古徽州民间文化;而另一个徽文化的重要遗存地――宣城,通过建设宣纸文化园、中国文房四宝与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彰显了徽文化风采。作为中原文化重要一脉的皖北四市,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扬长避短。“中华药都”亳州市,以开发华佗故里中医药文化资源为重点,建设养生园、养生城、养生街,养生文化名扬海内外。宿州市则大力扶持灵璧奇石和桥马戏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观赏石和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文化品牌,是安徽省特色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2]

多年来,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取得较多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据文献检索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目前有关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多倾向于个案式研究,并且主要集中于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如魏菲娅等[2]主要从徽州建筑、徽州雕刻的图形设计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角度研究徽州文化;也有学者对安徽省城市旅游形象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安徽省内各种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宏观、系统的研究较少。

当代意义上的视觉符号系统是一个庞大、专业、全面的图形数据系统,

融合当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当代数字化设计技术为支撑,对每一种特色突出的安徽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的当代图形设计,构建视觉符号系统的内在秩序和完善的分类,对比不同视觉符号之间的异同点,可以为进一步认知、研究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可为打造安徽省城市品牌、推广安徽省特色文化提供丰富的图形设计资源。鉴于此,本文拟运用符号学与设计学方法,审视当代传播语境下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构建的价值与意义,希望为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相关理论成果已成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理依据。每一种特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貌。

以杭州为例,作为国家一线主要城市,其地域特色文化自然吸引着大量的研究者,研究其视觉符号价值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要课题。目前杭州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已体现出杭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魅力。从杭州城市形象标识(见图1)和2016杭州G20峰会标识(见图2)的图形设计,我们都可以领略到杭州地域文化视觉符号的独特气质。这些标识图形并不是杭州风景的简单缩写,而是汇聚了对杭州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深层理解,是杭州的符号,是杭州展现给世人的城市名片。

安徽省地域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于安徽人而言,这些特色文化蕴涵的是记忆、家或故乡的相关情感认知;而对于其他省市的人来说,它是对安徽人的身份辨识。因为地域特色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建筑、饮食、民间信仰、地理环境、绘画、日用品、工艺装饰等不同文化类型,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也要包括不同类别的子系统。在应用方面,依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目的,该视觉符号系统还将衍生出多种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如旅游景点视觉形象系统、城市地铁空间视觉导视系统、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等。图3为安徽省旅游形象标识,标识图形下方所列图片是标识的创意构成元素,即安徽的毛笔、徽墨、徽派建筑、黄山,这些元素都是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中的典型代表。因此,从符号学角度研究安徽地域文化,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可深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二、推动安徽省文化大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近年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化发展中的弄潮儿。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速度与特征。而在异域文化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一方面,某些地区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的地域文化逐渐表现出式微的趋势;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的地域文化快速崛起,拥有广大的追随群体,甚至享誉海内外。多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实现安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从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战略口号“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与各级城市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举措就可见一斑。以数字图形的形式,汇集安徽省各主要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觉符号数据,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系统,发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有助于推动安徽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内增文化凝聚力,外拓文化影响力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其设计应直接来源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从而最能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宗教礼仪等状况。可运用当代设计的表现手法与设计理念,将这些内容进行符号化的视觉符号提炼,最终形成最具典型性的地域文化视觉符号。对于安徽省各个城市的居民来说,这样的视觉符号系统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是大家共同的信仰,是团结安徽人、凝聚安徽人的情感内核;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和运用,能使他们更加直观和快速地了解安徽省各个城市的自然人文特征。

如图4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外观设计,该设计充分体现了安徽特色文化元素――徽派建筑,其外部设计将徽派建筑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提炼,马头墙、白墙黛瓦的徽州视觉符号体现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年去参观过世博会的安徽人,一定对徽州馆寄予过特殊的情感,看到徽州馆就如同看到自己的家一般。这就是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所蕴涵的凝聚力,它能将各地安徽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对增强地方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利用世博会的重要契机,安徽向海内外参观者和媒体充分展示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拓宽了其影响力。

2.彰显人文魅力,美化地方环境

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不仅因她拥有如画的自然景观、高大时尚的城市建筑与发达的经济,同时一定还有其不可或缺的人文魅力。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应是展现安徽省人文魅力的重要载体,有益于安徽各地方塑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形象。此外,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可为安徽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视觉图形设计数据,广泛应用于未来安徽省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在设计师们鬼斧神工般的创意之下,这些视觉符号将会以丰富多姿的设计应用形式(如建筑外观、户外广告、公共空间环境导视、城市雕塑等),让城市更美丽[3],为生活其中的城市居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美好视觉体验。如图5为安徽建筑大学北区大门与相关建筑的设计,整个大门建筑的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徽州马头墙的视觉符号,将符号化的徽州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从而成为安徽建筑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3.发掘优秀设计素材,点燃文化经济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安徽省境内各个城市的主要特色文化,其中包含许多省级或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拥有较广的市场认可度。在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之中充分发掘优秀的设计素材,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无疑是安徽经济发展有力的助推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导向转变,凸显了国家对原创设计的重视,在新理念、新科技的推动下,通过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文化娱乐、城市旅游、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我们的经济必将得到更快l展。

4.扩大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与国际传播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传播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出现,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模式是当代新媒体传播的共性特征,信息的传播早已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元、互动的新格局。如今,在城市文化的推广传播中,新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新媒体传播,任何一种城市文化都将显得黯然失色。[4]

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是未来安徽省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当代信息传播语境下,新媒体将成为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符号化视觉设计,是实现其当代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基础,因为视觉符号具有主题明确、特征鲜明、辨识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等诸多优点。通过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如互联网、微信、QQ、微博等,可以实现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快速、高效的传播推广,无论是从传播的时效还是从传播的广度上,新媒体传播都是传统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即时传播、互动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限制和单向性,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几乎可以达到信息的同步传播,并且还可以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大大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因此,配合当代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安徽地域特色文化视觉符号系统,可以大大促进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的国内、国际传播,进而塑造安徽省地域文化的美好品牌形象。

安徽文化由多种文化类型构成,地域特色文化仅是其中的一个类型,随着研究视角的更新,安徽地域特色文化将呈现出不同的人文魅力,折射出安徽人独特的人文气质。同时,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徽地域特色文化的辐射传播范围将越来越广,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必将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以安徽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 魏菲娅,黄凯.徽州民间图形符号的价值研究和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2(3):173.

安徽建筑论文第6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Industry(Natural Science)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540

国内刊号:34-1142/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安徽建筑论文第7篇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中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一、徽派建筑文化的简要论述

“徽州”原名新安,位于安徽南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到宋徽宗年间,将新安正式更名为“徽州”,后一直沿用下来。徽州文化源于古时候中原战乱频繁,众多民族不断南迁,多种文化交错在一起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于北宋时期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在这800年间,徽州文化能独领只因它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建筑又是文化的里程碑,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载体。徽派建筑历经千年风霜,地域特征非常鲜明,是徽州人生存文化反映的最为直观的古民居,并以明清时期的徽商的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礼法为社会基础,以徽州文化为导向,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其中以西递、宏村最为典型,并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举,充分的肯定了徽派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

二、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一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中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分封各地,自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已分为南北,根据中国传统的区域划分,那时候的中原是有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以外的区域,也就是指最中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地区,还有的史书中所说的中原地区是指北方地区,就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因此综合史书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原建筑文化所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包括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区域的文化,并以陕西关中和河南为中心的建筑特征。

三、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比

我国的建筑文化有青海、、内蒙西域建筑文化,也有安徽的徽派建筑文化,还有陕西关中这个区域的中原建筑文化。现在就着重来分析一下徽派建筑文化和中原建筑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不同的历史背景

徽派古建筑最主要的形式是天井四合院,地处皖南,毗邻江浙一带,区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但是这里有黄山白岳盘踞其中,地势险恶却又美不胜收。皖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特殊的盆地地形又比较封闭,所以古代人群居的模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最适应地形的环境,并且具有干燥、通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山高谷深的特殊的地形优点,在古代战乱时候,大批的中原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躲至此地,所以无形中也带来了一些中原文化,并改变了这里的人员数量和人口结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直接体现在徽派建筑上,所以说在某一意义上来说,徽派建筑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所以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早期的徽派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再和中原的平房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成为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既解决了潮湿等问题,又适应了险恶的环境,同时它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沟通天、地、人,顶天立地。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发达的农业给这一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经济,家族观念礼法占主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主的儒家思想构成的阴阳五行的观念。通过中原建筑遗址表明最早的中原建筑均为“半穴居建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的建筑就是大规模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子分布在近水的阶梯上。在往后的发展中,中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民族文化融合,分别是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自己本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自此就被汉化了。边疆民族的这些文化和制度渗透到中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文化集合体,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李斯的小篆体,程颢、程颐的宋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城市的体制都发源于中原地区,经过文化传播,吸收阳刚、朴素等特征发展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正是这个伟大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原建筑蓬勃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不同的美

徽派建筑之美可以称为“自然之美”:自然古朴,清新典雅。不矫揉造作,顺应大自然的发展潮流,与大自然之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不管时势如何发展,它总保持着自己最古典,最传统的美,不追潮流,不赶时髦,信守古制,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又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自然赋予的基本条件,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弯弯转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宁静怅然,是个适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中原建筑之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崇尚自然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自己独有的形式之美。中原建筑的布局是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这是对大自然,对阳光的一种尊重,在房间的空间布局上讲究顺风顺水,既要南北通透又要聚气生财,所以才开设了“天井”和“小院”,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在对称和谐上,左右对称的中庸之美。这种均衡对称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反应,对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形状上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有的偏排成组,井然有序,从高低来辨别尊卑,有规有矩,不偏不倚,这也正反应了我们做人所要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徽派古民居的选址是根据风水学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依水而居,环山涉水,它的架构、形式、颜色都有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体现整体环境的规范性和轮廓性。其中以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和“牛型”设计为主的“画里乡村”宏村最为典型,是皖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它们极大的反应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人们借助风水观吉凶的同时也营造了水口,极大的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和景观。中原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在保证对称和谐的整体美感前提下,增加它的流动性,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采用各种接口来阻断和分割空间的界面,接口可以用墙、门窗、隔断,古人用的隔断很多,比如屏风、隔扇、博古架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或者运用不同的质感的材料来表现空间的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的照射下,给整个空间里增强了活泼灵动之感,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的观念非常吻合。

作者:杨浩 张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合肥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形成、发展和演变[J].华中建筑,2000.

[2]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