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安徽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5 11:25:20
安徽教育论文

安徽教育论文第1篇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结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学术论坛设总论坛、中职分论坛和高职分论坛,各论坛围绕年会主题,就新形势下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动职教大省、高教强省建设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等若干专题展开研讨。在年会上还颁发了安徽省2012年度职教论坛优秀论文奖。

增强信心,努力奋斗,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有地位”的教育

2012年10月26日上午,在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上,安徽省职成教学会金辉会长代表常务理事会作了学会2012年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学会紧紧围绕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局,紧紧围绕贯彻国家和安徽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一是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推动群众性职教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会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已走上常规轨道。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已初步形成,科研课题的申报面(院校)逐年扩大,申报课题的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学会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今年学会重点抓了两件事:一是更加重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管理,二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学会在安徽省教育厅分管领导和安徽省教科院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社会团体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努力走出提升群众性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路。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添砖加瓦。调研工作从今年4月初启动,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与,与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共同发动,上下结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工作思路和计划。学会联合高职分会、中职分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并遴选组成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调研工作。调研专家组在初步分析省内外职教集团状况的基础上研制了调研工作安排、调研座谈提纲、调查问卷等一系列调研工具和资料,并且将整个调研任务分解成八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6月到8月,调研组深入到18个职教集团牵头院校逐个开展调研,全省18个职教集团形成了18份总结报告。调研工作历时半年,形成了系列成果。

首先,摸清了安徽省职教集团的家底。全省18个职教集团广泛联系了全省193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426家企业单位,以及69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是职业院校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其次,总结了自2006年全省职教集团开始组建以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第三,弄清了职教集团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四,从顶层设计、统筹指导、校企(行业)对接、机制创新、政策支撑、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建议。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教育行政,服务职业院校。一年来,学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推进六项工作开展:继续打造“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学术交流平台;协办全省技能竞赛,推动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物流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服务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全力做好中职教材网站工作;加强学会舆论阵地建设,积极宣传职成教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国际交流。

此外,学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次年会还为荣获安徽省职成教学会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优秀论文的代表、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牌。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江春副书记对省职成教学会工作以及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的总论坛、分论坛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过去一年,安徽省职业教育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是很大的。一是基础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师资的数量和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三是工作格局和工作特点日益突出;四是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五是高职、中职稳定发展,规模适度。成绩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讲成绩,不讲看不到希望,可能会感到信心不足,但是问题也要讲,不讲,容易盲目乐观,也可能导致工作滑坡。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要高度重视职教发展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职教发展的保障条件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他强调:“职业教育无论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人才培养各个角度来看,都是必须要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的一种类型的教育,所以,我们还是要增强信心、努力奋斗,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办得更好,办成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需要的教育、企业欢迎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很有成效的教育,那就是有地位的教育。”

加力

合理搭建平台,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速

10月25日晚,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高职分会就分会换届大会情况和高职分论坛情况作了汇报;中职分会介绍了今年4月18日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和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中职分论坛”情况;成教分会(筹)重点汇报了近期召开的成教分会筹备会议的情况。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变动情况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

在高职分会换届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出席会议。

陈传海代表高职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作报告。高职分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围绕职教大省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高职教育重大方针政策;主持召开“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充分发挥分会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精心组织多个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分会服务院校和社会的功能;积极配合职成教学会做好年会、展览、评先等工作,努力发挥好群众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会议一致推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单位,陈传海担任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长。陈传海还代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工作设想。

李和平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安徽省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内涵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政策环境继续优化;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任务是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具体来说,要以学习落实“两个意见”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切实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教、学、做一体”导向、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实践

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此次职教论坛的分论坛上,共有20多位论文作者作了发言交流,其中有职技校校长,也有一线的专业教师,他们多视角、多学科的精彩发言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在中职分论坛上,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徐淮刚等10位获奖论文代表进行了论文交流,他们用PPT形式展示了中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新成就,形成多样,内容丰富。

安徽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中职分会会长李炳银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中职分会服务学校、服务教育教学成绩可圈可点,他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列举了中职发展的亮点,鼓励大家要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共克时艰,迎难而上。

在高职分论坛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代表分别作论坛交流发言。发言代表紧扣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话题,分别从高职院校的宏观发展形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不同角度,阐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构想,达到了交流、思考和启发的预期

效果。

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对代表的发言逐一进行了点评,他在总结讲话中说:“本届论坛的论文紧紧围绕‘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结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主题,研讨新形势下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高水平、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我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希望论坛能继续创新,直面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推动高职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总论坛由省职成教学会副会长、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平主持,先后在总论坛进行大会交流的有:职教集团调研组赵向军(发言题目为《安徽省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职教集团调研组潘新(发言题目为《安徽省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问卷分析》)、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蒋永忠(发言题目为《基于实践视角的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价体系研究》)、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张健(发言题目为《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整合》)、安徽材料工程学校谢树方(发言题目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

安徽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徽州教育; 徽州政治; 徽州经济; 徽州文化

中图分类号:K29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38-002

徽州位于现今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西周以前,据地方志记载,属《禹贡》所说的扬州之域。唐初改新安郡为歙州,属江南西道。唐代宗年间,新置祁门县、绩溪县,从此奠定了徽州“一府六县”的行政格局。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属江南东路。元代属江浙行省,明代直隶南京。

徽州处万山之中,崇山峻岭,环峙而立,形成自然的地理屏障。千米以上的山峦分布在徽州的四境。主要有黄山山脉、天目白际山脉、九华山脉和五龙山脉等,且群峰突兀,如莲花峰、天都峰、清凉峰、五龙山、六股尖、牯牛降。徽州境内又由低山和丘陵围合成大小不一、为数众多、山环水绕的谷地、小盆地,同样具有山岭环峙的特征,成为各县的境域、镇域和村域。”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徽州地理形势的高度概括。徽州最大的水系是新安江,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上游,顺新安江东下可达杭州。康熙《休宁县志·汪伟奏疏》中有“溪流一线,小舟如叶,鱼贯尾衔,昼夜不息。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的叙述。另外,由北部绩溪境内的徽溪、乳溪顺流而下可至芜湖,西部祁门则由阊江入鄱阳湖。[1]

一、发达的徽州教育

1.发达的古代徽州教育

徽州历史上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府县学、书院、社学、私塾、文会极为昌盛。如书院,据有人统计,自宋至清,徽州六县共建书院、精舍、书屋、书堂等共260多所,其中,宋代11所,元代21所,其余皆明清;社学,明洪武八年正月诏书天下立社学“,延师儒,教民间子弟。”是徽州六邑有社学462所,康熙时,则达562所。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十户之村,无废诵读”,就是当时徽州文风昌盛的写照。由于教育发达,人才也就辈出。据统计,仅徽州本籍中进士者,宋代624名,明代392名,清代 226名;再加寄籍外地的一起,则就多得惊人。状元也很多,如仅清代,本籍加上寄籍合计17人,占全国总数的14.9%,仅次于苏州府,全国名列第二。人才的辈出,以致徽州历史上“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一榜十九进士者”、“一科同郡两元者”等之说。发达的教育,是徽州文化得以繁荣的温床。[2]

2.发达的近代徽州教育

近代的徽州教育在明清发达的徽州教育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转型,仍然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首先,近代徽州教育出现了许多的新式学堂,以歙县为例,建立的较大新式学堂有:新安中学堂,在府城内改旧试院为校舍,光绪三十一年创立,呈请两江总督宪李批准。紫阳师范学堂,在县城紫阳书院内,光绪三十二年许承尧营创,初新安中学借紫阳书院开学,以年齿稍长,文理清通者入师范科,并附设师范传习所。其次,职业教育渐渐的发展。早在明清,徽州教育的内容就并非之拘泥于四书五经,凸显出一定的职业教育倾向,服务于徽商后备力量的培养,例如编印《士商类要》、《一统路程图记》等商业教科书,到民国吴日法又编印了《徽商便览》,于是就有江南一带“徽州算盘,绍兴刀笔”之谚,徽商教育子弟尤其注重识字和算术。[3]再次,女子教育发展。近代徽州教育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缚,出现了女子私塾、小学堂等女校,成为徽州近代教育的一大特色。到清末、民国时期,女私塾又逐渐演变为女校。1922年,屯溪创办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徽州女子小学堂办学达到鼎盛。[4]最后,近代徽州还出现了一些教会学校。以歙县为例,“耶稣堂,邑有基督教新教自光绪二年始至二十一年有教士唐进贤来徽赁居府城小北街,进贤英国苏格兰人,获有硕士学位,制行纯笃与邑人士颇相洽,二十六年乃设学于教堂内。自为教授,勤恳不倦,以是益重之。其高材生在国内外各大学卒业者皆有声于时。进贤旋购所赁宅为教会公产,即今之礼拜堂,后复于小北街购基地建教士宿舍一所。”[5]

二、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共同发展,处在一个和谐的机体之中。大家都说教育是阶级的工具,我们社会的统阶级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教育为政治宣传和教化民众,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政治的繁荣发展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同时教育对文化又具有选择与批判、传承与传播、适应与创新的作用。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的繁荣昌盛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为:教育提高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又从两个路径影响经济的增长:一是作为独立投人要素的人力资本的提高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提高促进了国内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和对国外技术的采用,从而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所以,教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徽州发达的教育也是其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2.徽州安定的政治社会

徽州的政治发展与安徽省,与我们国家的政治发展是一致的,徽州处于山区,受外界的干扰不多,古代的战乱对徽州的影响较少。东汉末年以后,由于北方战乱频繁,中原一带的名家士族纷纷渡江南迁,许多人在徽州建立了避难安居之所。他们一方面带来了发达的中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从而整合、改造了原徽州本土的丛林经济;另一方面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以教化乡里,礼授社会,以“起学校、习礼容”,习俗由此渐变。“尚武之风显于梁陈,右文之习振于唐宋”。南宋以后,一个重文重教的社会习俗已在徽州形成。重视教育成为徽州千百年来的传统。近代社会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徽州融入了和谐的大家庭,还受到了很多的经费支持。

3.徽州发达的经济

徽商和旅游是徽州经济腾发的两大支柱。徽商自南宋时崛起,至明清而雄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有所谓“无徽不成镇”之说。他们经商人数很多,范围也很广泛,在央视节目“远方的家”中我国西部的南山,海拔很高,去的人也很少,可是那里小镇上的店铺都留下了徽商的足迹。

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境内保存着徽派古建筑300余处。古建三绝(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星罗棋布。现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潜口民宅博物馆、罗东舒祠、呈坎古建筑群、老屋阁和绿绕亭),国保文物拥有量居全省第一,享有“徽派古建长廊”、“文物之海”的美誉。区政府所在地岩寺是南方八省游击队的集结地、新四军的成军地和东进抗日的出征地,是两条“全国红色旅游线路”的出发地,是“安徽省红色旅游十佳景点”之一。

徽州发达的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他们需要教育为他们培养优秀的经商人才和一大批高素质的市民去接纳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徽商丰富阅历也给徽州的教育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一些先进的教育工具。

4.丰富的徽州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顾名思义,徽州文化也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总结为徽州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主要有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菜等。精神文化主要有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徽州的教育深受这些的影响,在教学内容上,徽州的教育除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外,许多还包括了有着徽州地方特色、极具实用和职业教育的内容。如徽州是明代珠算大师程大位的故乡,而徽州人又有经商的习俗和传统,故珠算教育在徽州既具条件又深受人们欢迎;再如新安医学源远流长,影响极大,许多先生在教学时,往往有针对性地教授一些医药知识等。

徽州的教育家及教育理论也层出不穷,影响极大。朱熹就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授业解惑,两次回徽省墓,皆事讲学,从学者众,论定高足12人,创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主讲白鹿洞书院时,制定5白鹿洞书院揭示6,对后世影响极大。婺源人江永毕生淡泊名宦,致力于讲学,戴震就是其高足之一。而被主席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歙县人陶行知则是近代徽州教育的杰出代表。[6]

徽州发达的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就是在徽州稳定的政治社会、发达的经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像朱熹、陶行知、戴震这样的大家给徽州的教育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参考文献:

[1][2]郭志俊.明清徽州教育和人才培养[J]理论建设,2010(2):65-67

[3]胡晓飞.论近代徽州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7):73-76

[4]营建志.学校[M]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5]江巧珍.徽州女校述略[J]安徽史学,1995(4):38-52

[6]刘伯山.发达的徽州教育[J]人民日报,2010(10-27-2)

[7]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8-32

[8]经传方.文化转型与徽州教育[J]黄山学院学报,2003(2):26-31

安徽教育论文第3篇

2005年5月中旬和2007年12月上旬,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举办了两届安徽地方音乐研讨会,并成立了安徽地方音乐研究中心,邀请了十多位安徽地方音乐的专家学者,就安徽地方音乐现状、安徽地方音乐与我省高校音乐教育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了关于建立安徽地方音乐资料库、建设安徽地方音乐课程体系以及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等若干措施。

一、立足研究基地,构建安徽

地方音乐资料库

以安徽地方音乐研究中心为基地,把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高校作为安徽地方音乐学习和研究的主力军,建立田野调查制度。把全省划分成皖北、皖中和皖南三个区域,成立了十多支研究小分队,选派多名有经验的教师带队,以各地地方音乐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为点,收集各地相关音乐资料。如对安徽黄梅戏的考察,我们不仅向享受国家津贴的著名专家时白林先生请教,还深入黄梅戏集中演出的安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全面了解该剧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在对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涂民歌采集时,我们一边采录当地民歌手的演唱资料,一边向他们学习这些民歌曲调和演唱特点,切实领会这些集劳动、风俗、娱乐于一体的乡土音乐。通过几年的实地考察和向地方音乐家、民间艺人们的学习,我们收集了许多安徽地方音乐文献资料,采集了大量鲜活的音像和图片资料,现有文献资料近120万字,图片1800多张,音像资料70多个小时,访谈记录900多分钟,还有大量各个乐种的乐谱资料等,安徽地方音乐资料库已初步建立。

二、整合音乐资源,建立

可行性特色课程体系

合理整合音乐资源,规范使用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使这些成果付诸于教学实践环节之中。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筛选,编印成册,立足基础课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开发主体课程模块。如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以《安徽地方音乐历史》、《安徽地方音乐概论》、《安徽地方音乐美学概论》三个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块。《安徽地方音乐历史》是对安徽地方音乐历史发展过程的梳理和阐述,关注安徽地方音乐发展脉络,讲述安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音乐现象、音乐活动、音乐人物及其作品等。《安徽地方音乐概论》主要立足乐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涉及安徽民歌、说唱音乐、民间歌舞、乐器与器乐、戏曲、宗教音乐等范畴,注重乐种的形态、内容、发展现状等方面的阐述。《安徽地方音乐美学概论》是从文化和审美层面予以分析,理清安徽地方音乐与我国其他地方音乐在文化和审美层面的异同点,通过这些异同点来探寻安徽地方音乐的美学根源和审美趋向,以此丰富安徽地方文化的美学意义,折射出安徽民众的精神索求和音乐情结。这一课程模块的构建集中体现了对安徽地方音乐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它与我们已经开设多年的《安徽民歌演唱》、《安徽地方戏曲演唱》、《安徽民间器乐演奏》等课程共同构成了安徽地方音乐课程体系。

三、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样

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安徽地方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如组建对安徽地方音乐感兴趣的学习小组等;民族民间音乐方向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如声乐教学与地方民歌和戏曲演唱结合、民乐演奏教学体现安徽本土器乐内容等;专题讲座与现场演示相结合,如邀请安徽地方音乐专家和艺人为学生授课和演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每年一度的艺术周邀请专家和当地民间艺人开展专题讲座与教唱民歌等活动。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农民歌友会。

四、结合课程标准。建立

可操作性评价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调整评价体系,在保留考试和各种考查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评价方式多样化。如音乐学专业学生对于安徽地方音乐学习需修满4个学分64课时,非音乐专业学生需修满2个学分32个课时;学生在省级民歌或戏曲演唱或器乐比赛中获奖可获得2个学分,对安徽地方音乐研究有新见解的文章达8000字可获得2个学分等。

五、汲取丰富养料,形成鲜活

生动的研究成果

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音乐语汇、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无疑构成了丰厚的专业音乐创作营养园地,极大地促进了专业音乐创作。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并且成果颇丰。如安徽师范大学的合唱教学中,许多作品来自对安徽地方音乐的改编。根据民歌改编的有《摘石榴》、《山歌好唱口难开》、《风里传来桂花香》、《太阳出山来》等十几首;根据戏曲唱段改编的有《采茶调》、《对花》等。另外,本校教师还根据安徽地方音乐元素创作了器乐曲《缘》(张建华作曲)和歌曲《牛歌》(张春林作曲)等。此外以研究安徽音乐为主的研究生论文也有几十篇,如《安徽目连戏唱腔研究》、《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调查》、《安徽大鼓研究》、《巢湖民歌研究》、《当涂民歌演唱研究》等;本科生毕业论文也有近百篇涉及安徽地方音乐内容。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均汲取了安徽地方音乐的丰富营养。

六、丰富校园文化,有效充实

高校文化建设内容

安徽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安徽;近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求是学堂;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2-0092-07

收稿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江淮分水岭区域文化特点研究”(SK2016A06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皖江地区古代书院文化研究”(AHSK11-12D220);滁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2015qd38)。

作者简介:刘海涛(1974-),男,安徽潜山人,教育学博士,滁州学院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周川(1957-),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明清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明朝和清朝初期,安徽跟江苏、上海合称“江南省”。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近一半,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的美誉[1]。清代顺治三年(1646)至清光绪三年(1877)前后230年,科举考试98榜,安徽共录取进士1 142名,其中一甲状元9人,一甲二名榜眼7人,一甲三名探花4人,位列全国各省第三[2]。清朝徽州府所属6县共录取进士516人,其中状元17人,以府计,仅次于苏州府的24人,居全国第二。在徽州府的17名状元中,休宁县为13人,若以县计,则远过吴县的4人,位列全国第一[3]。但安徽省进入近代以后发展日益缓慢,到1947年,安徽高校数和大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1.45%和1.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P642)。探寻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对于全面了解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面貌,促进当代省域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自1898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将安徽省学敬敷书院改为官办求是学堂(标志安徽进入近代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败亡,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

(一)清末发展阶段

从1898年安徽求是学堂成立并招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安庆随后爆发独立革命,安徽省高等学堂全部停办,安徽高等教育中断),此阶段为清末安徽高等教育阶段。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失利,西洋诸国庞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使闭关锁国的清朝举国震惊,认识到中外技术的差距。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开展“自强运动”,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轮船、枪炮制作技术,试图建立现代工业、现代交通、通讯业,并创办一系列新式专科学堂――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型。安徽巡抚邓华熙①(其出生地广东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地区)是清末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同乡,跟康梁交往密切,在清政府中属于维新改革派官僚。1896年,邓华熙担任安徽巡抚后,跟当时芜湖道袁昶一起率先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事务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安徽在当时全国各省改革中走在前列。1897年,邓华熙上奏政府,指出要学习西学必须废除原有的书院,设立新式学堂:“今之讲求实学,必须实事求是。但于旧有书院令其兼习,究虞造就难成。应请各省均于省城另设学堂,学生自十三岁至十五岁止,择其读过经书,略通文理、姿性聪颖,体质结实、身家清白者,核实考选,入堂肄业。”[5]经清政府同意,1898年6月求是学堂正式开办。戊戌后,安徽求是学堂因已经办出成效,没有被关闭。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宣布重新启动新政,下兴学诏:“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6]1902年4月,安徽巡抚王之春按照要求改求是学堂为安徽大学堂。1904年1月,清廷颁布实行《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省市将大学堂改为高等学堂。安徽于当年4月改安徽大学堂为安徽高等学堂。1906年,巡抚恩铭聘请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担任学堂监督(校长)。严复按照当时高等学堂的惯例整顿学堂,设置预科和师范科,强调外语教学和算学,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到1911年止,安徽共建设了高等学堂和各专业学堂9所(见表1)。

据1909年第一次教育年鉴统计,安徽1909年有专门学堂7所,仅次于直隶(18所)、四川(10所)、江宁(9所),和江苏、湖南并列第4位;学生总数为1 144人,仅次于直隶(4 028人)、四川(1 511人)、河南(1 373人)、广东(1 339人)、江苏(1 182人),位列第6名[7]。安徽高等学堂开办本科时间和坚持时间都处全国前列[8]。

(二)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11年,安徽安庆紧跟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受混乱的政治影响,高等学堂全部停办。1912年6月,安徽绅士刘希平、光明甫、程滨遗等筹资创办私立江淮大学,接收原安徽省立法政学堂、安徽公立法政学堂和安徽私立法政学堂的学生,同时接收安徽高等农业学堂和安徽高等学堂失学青年。江淮大学分文法两院,其中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3系。当时有学生千人以上,规模较大。但学校系仓促成立,接收的又是各关闭学堂的失学青年,存在入学资格不一、教学管理混乱、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等情况。1915年,安徽私立江淮大学在教育部督学的建议下,改为由教育部注册、省政府拨款的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自1916年首批本科生毕业,到1926年该校共培养10届本科毕业生。1926年,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因发生被军阀取缔,校舍成为战地医院,安徽高等教育再次中断。

此阶段,安徽试图创办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从1921年开始筹办,到1928年正式开学前,近8年时间里安徽曾3次组建安徽大学期成会、安徽大学筹备会、安徽大学筹委会,但由于经费、政治动荡、人员更替频繁等原因,学校始终没有建立起来[9]。

这一时期,安徽高等教育陷入低谷,学生数、办学经费额、高校数等都居于全国末位。1923年,全国各省区专门以上学校校数及学生数表显示,安徽省以171名大学生、每校均生89.5人排名全国倒数第2名(除去热河、绥远、察哈尔和新疆没有统计数据)[10]。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8年,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安徽大的政局亦开始稳定。同年,省立安徽大学②成立。省立安徽大学筹备时计划开设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第一期先开设文、法、农、工4个学院。但筹备之初即不顺利,除了刘文典负责的文学院筹备按时结束、顺利招生外,法学院招生人数不够,工学院只招录合格新生3名,其余均没有开办起来,最后合并成文法学院。当时,学校暂未设校长,由文学院院长兼预科主任刘文典校长职权。由于生源质量较差,第一学期只招收预科,第二年才招到合格本科新生131名。1928年底,安徽大学发生,刘文典因处理不当冲撞被免,安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兼任校长。程天放创办了理学院,并把文法学院拆解为文学院和法学院。至此,省立安徽大学符合了教育部“有三个学院才能称为大学”的规定,真正建立起来了。1935年,教育部裁撤国内包括安徽大学在内的大部分高校的法学院。同年,安徽大学开始筹建农学院。到1937年底,安徽大学建成为包括文、理、农三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获得10.24万亩学田的资助,在校生在300~400名之间波动。经过10年的发展,省立安徽大学已经获得较好的发展。但因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安庆1938年被占领,安徽省政府于1939年关闭安徽大学。至此,安徽高等教育再一次中断。

1940年,随着战局日趋稳定,安徽省政府决定筹建安徽建设学院,并成立安徽建设学院筹备委员会。随后,教育部颁布《游击区及接近前线各省市设立临时政治学院办法》,要求各有沦陷区的省份设立临时政治学院。于是筹备中的安徽建设学院改为安徽临时政治学院,于1941年10月正式成立并招生,一年后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3年9月,该校扩建为安徽学院,并于皖南休宁县设立皖南分院,到1947年底有学生900人。

1946年,教育部决定恢复中断的安徽大学,并升格为国立,定名“国立安徽大学”,设立文、理、法、农4个学院12个系。到1947年底,该校有本科生1 227人[11](P642)。

1947年9月,安徽省政府将位于蚌埠的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到淮南,升级为省立工业专科学校,设置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三科,有教职工57人、学生431人。到1949年,安徽共有高等学校三所,在校学生2 502人,分别占全国的1.45~1.5%,远远低于全国的省均水平[4](P642)。

二、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起步早,起点高,但屡次中断,发展迟缓

安徽新式高等教育筹备于1897年, 开办于1898年春,比“百日维新”关于兴办新式学堂的教育改革命令颁布还要早几个月, 比清政府下令在全国普遍设立新式学堂早4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4月,江南道监察御史李盛铎在奏折中指出:“现议经济岁科,专就学堂录送;而各省学堂,除直隶、湖南、安徽等省外,尚末推行。”[11]可见,至少在1898年戊戌新政时,安徽高等教育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在随后的几年里,安徽一直紧跟全国高等教育的步伐。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宣布重新启动新政,下兴学诏:“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设大学堂……”[6](P1293)半年后的1902年4月,安徽巡抚王之春按照要求改求是学堂为安徽大学堂。1904年1月,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要求京师设立大学堂,其余省市将大学堂改为高等学堂,安徽及时跟上,于4月改为安徽高等学堂。1909年安徽高等学堂裁撤预科,开办本科,这在各省学堂中也算比较早的[8](P13-14)。

安徽高等学堂办理起点算是较高的。面对西方先进文化,邓华熙不像大多数守旧官员一样机械理解“中体西用”原则主张改造旧有书院,他主张直接从西式学堂入手,认为“旧有书院令其兼习,究虞造就难成”,显示其对传统书院局限的理解和对西学的期望。他开始奏办的不是中学堂,而是直接创办二等学堂,其目的就是为给京津头等学堂供应优质生源。按照当时清政府的设计,二等学堂也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安徽求是学堂建立后,顺应社会发展,先后演化为安徽大学堂和安徽高等学堂。1906年,巡抚恩铭聘请具有在英国留学多年,在学术界知名度极高的严复任监督。严复大胆改造学堂,提出以外语和算学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真正抓住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突破的核心,并于1909年顺利开办高等本科教育。安徽高起点创办高等学堂,为安徽省和全国造就了众多国之精英,例如民国著名政治家柏文蔚,历任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王星拱教授,为安徽近代公路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刘贻燕教授、程振钧教授等。值得一提的是,随后很多年,甚至到1924年安徽省筹办安徽大学时,省内还有众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安徽没有设立大学的基础和需要,反对设立安徽大学,主张先建设中学。

虽然安徽高等教育开办早、起点高,但其后却发展非常不顺。从1898年建立求是学堂开始,安徽高等教育经历了3次中断。

第一次中断是1911年安庆独立时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形势迅速影响到安徽。安庆革命党人吴D谷、韩衍、管鹏等推举讲武堂教官胡万泰为总指挥,准备发动起义,安庆巡抚朱家宝则积极准备抵抗。此时改良派安徽谘议局居中调停,朱家宝宣布独立,任正都督,革命党人王天培任副都督。但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安庆独立不久,朱家宝和王天培矛盾激化,王天培失去副都督之职,安庆被朱家宝控制。革命党人吴D谷赴九江请求援兵,导致九江地方军阀浔军进入安庆发生兵变,士兵大肆抢劫商铺及居民达一周之久。安庆城内包括高等学堂、法政学堂、师范学堂在内的所有学堂为躲避战祸全部关闭,安徽高等教育因此中断。

第二次中断发生在1926年,安徽军阀陈调元关闭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简称法专)。这所学校由安徽私立江淮大学发展而来,由左派人士光明甫、刘希平等创办,富有革命传统。1921年,校长光明甫带领学生争取教育经费时,发生了军阀马联甲殴打学生致2名学生死亡的“六二惨案”。该校随即爆发了“六二”,要求惩办杀人凶手、保障教育经费独立。经过一年多抗争,该校终于取得胜利,办学经费从70万增加到150万。在随后驱逐军阀控制的省长李兆珍运动中,光明甫和法专均起领导作用。1926年1月,中国共产党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支部成立。不久,中央任命光明甫、朱蕴山、周松圃等9人成立(左派)安徽省临时省党部,但领导的拒绝承认。法专学生在光明甫以及中共法专党支部的领导下发动,游行示威。10月,安徽省主席兼警备司令、军阀陈调元下令镇压,查封了法政专门学校,通缉捉拿光明甫。至此,安徽高等教育再次中断。直到1928年4月安徽大学成立,安徽高等教育才开始恢复。

安徽高等教育第三次中断发生在1939年至1941年,日寇占领安庆时期。1936年10月,湖北省长杨永泰遇刺身亡,安徽省长刘镇华受此刺激精神失常无法处理政务,于1937年5月被免职。期间,日本逐步进逼中国,并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受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安徽大学由于省政府瘫痪无人过问,安徽省教育厅跟安徽大学关系一直不顺,安徽大学校长李顺卿面对危机,既没有做好大学内迁的准备预案,也没有筹措到必要的搬迁经费。到1938年日本进逼安庆时,省教育厅制定《安徽大学非常时期保管办法》6条,核心条款如下:“一、安徽大学因受抗战影响,校务不能继续维持时期适用本办法。二、保管期间,由省政府委派保管员二人,一负责保管安庆校产,一负责保管运出省外资产。”其核心思想是保存校产而不是学校内迁。当日本攻占安庆时,校长李顺卿以到重庆教育部寻找资金为由离开安徽大学,滞留重庆不归,校长、生物学院院长汪洪法带领安徽大学部分师生先后撤到安徽金寨、湖北沙市等地方。1939年,在安徽省教育厅的建议下,安徽大学被解散。本来发展良好的安徽高等教育再一次夭折。

(二)受经济制约较大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除清末经费尚能保证外,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受到经济制约极大。从现存史料可以看出,清末安徽举办高等教育经费都从政府财政经费支出,并无拖欠的记录。到1912年北洋政府主政开始,安徽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渐严重不足。军阀倪嗣冲1913年8月开始统治安徽,9月就下令停办教学成绩显著的徽州第五师范学校,将教育经费移办团练[12]。随后他于1914年命令“全省中小学停办一年”[13](P371);1916年5月11日,他又下令凡用公款办学的学校一律停止,其款项移作办理团防[13](P376)。1918年5月,倪嗣冲申请北京国民政府增拨军费30万元未果,遂将全省教育、行政经费挪作军费,导致全省4月份以来停拨教育、行政经费[13](P383)。1920年,倪嗣冲竟将全省结余的77万元教育经费,纳入私囊。③倪嗣冲几次三番将教育经费挪作军费,除去其鄙视新教育、政治保守以外,安徽经济疲敝、财政异常困难也是直接原因。1921年,蔡晓舟等人发起成立“安徽大学期成会”开始筹备创建安徽大学[14],并在省长许世英和教育厅长杨乃康支持下于1922年成立安徽大学筹备处,后因筹办经费从中小学经费中切割,遭到中小学界强烈反对而作罢[15]。1923年,江鲁鋈问〗逃厅厅长,计划将安徽大学筹备经费从国税项目下支付,并成立安徽大学工科筹备组。但江卤救苏揖阀吕调元索要拖欠的教师薪金时,因遭军阀吕调元殴打愤而辞职,致使安徽大学筹备再次中止。1924年8月,教育厅长卢殿虎重拾筹办安徽大学事宜,和财政厅长胡思义提议以厘金和烟酒附加税专款固定作为大学筹办基金。对此,当时军阀马联甲勉强同意。但不久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军费大量增加,筹备经费又被挪用。直至1928年北伐胜利,安徽结束军阀混战局面,安徽大学才宣告成立。但成立后的安徽大学同样因经费缺乏而发展缓慢,甚至发生了两次因为教师薪金得不到保证的索薪风潮,迫使校长何鲁和程演生因无力筹措经费而辞职[16]。后来,安徽大学于抗战时期解散,最基本原因也是因为李顺卿无法筹措足够的内迁经费。

(三)受政治干扰严重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受政治影响极为严重。由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刚刚开始起步,且办高等教育是花费巨大的公共事业,除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区域中心城市,一般省高校数量不多,大多数省仅有一所省立大学。因此,政局及政客对高等教育的态度往往决定省立大学的生死,也就基本决定省域高等教育的生死存亡。清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898年到1911年间安徽政局基本稳定;从邓华熙到王之春、恩铭、勋诚等几任巡抚,都是以开明改革家的面貌出现,对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大力支持并亲自举办高等学堂。如邓华熙两次上书,在全国率先创办省立高等学堂;王之春将求是学堂改为安徽大学堂,随后改为安徽高等学堂;恩铭和勋诚先后都支持严复在安徽高等学堂的改革。到民国时期,特别是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政治高度动荡,各路军阀、省长往往任期不到1年,甚至不到一个月。在这种背景下,军阀、省长只能关心自己的位置,毫无精力顾及高等教育,任何关于高校的办学计划、经费筹措都无法落实。倪嗣冲于1913年下令裁撤教育厅,降为教育科,归并为内务司下,并于1914、1916和1918年三次下令停办公办学校,将教育经费挪作军费[4](P371-383)。1916年,教育部同时视察山东和安徽高等教育办理情况,发现山东省有省级教育行政人员15人,道级别以上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人员达到30人,而安徽只有省级7人,道级没有专人负责[1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省长依然变动极为频繁,如1929年9月杨亮功到安庆任安徽大学校长时起至次年6月辞职不到一年间里,安徽省换了6位主席,平均每人任期不到两个月[18]。省长更换后,大学校长一般也跟着换,安徽大学从1928年到1939年间,换了9任校长,平均任期仅一年。安徽大学校长跟省长个人关系是否密切是安徽大学能否得到发展的直接因素。刘文典因为跟教育厅长关系不睦,在处理时得不到教育厅和省长的支持,导致被罢免;何鲁和程演生因为得不到省长支持,无法解决教师薪金而被迫辞职;程天放因为跟时任省长陈调元关系密切而被任命为教育厅长兼安徽大学校长,顺利建成法学院和理学院,而一旦陈调元被排挤出安徽省,程天放旋即辞职。当陕西军阀刘镇华坐镇安徽,立马聘请跟自己关系密切的傅铜担任安徽大学校长。傅铜不仅要到前任校长未能索要回来的政府所欠经费10万元,而且多得到6千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他还成功从省政府手中获得10.24万亩农田作为农学院试验场,年收益达70万元,一举扭转安徽大学办学经费短缺之困。而安徽大学1939年被解散,跟教育厅长与安徽大学的矛盾也有一定关系[19]。

三、启示

(一)强大的经济基础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高等教育是耗资巨大的事业,无论校园校舍建设、聘请名师硕儒、采购科学仪器设备等一次性投资,还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行的持续性投入,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需要有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做保障。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安徽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富裕,能够供养大量书院及生员;清末在经过太平天国动荡后人地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稳定,经济恢复迅速,省级财政充裕,所以,清末高等教育发展顺利。而到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困顿;安徽军阀混战及苛捐杂税,严重阻碍了安徽工商业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内国际战争频繁,政府无力发展生产,导致此阶段安徽经济持续凋敝,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无力发展高等教育,甚至发生军阀倪嗣冲下令停办所有学校、节省经费举办团练等私人武装的事情,更有教育厅长江抡沂〕に饕教师薪金被殴打,安大校长何鲁、程演生无法筹到教授工资而被迫辞职等种种。试想,连学校教师工资尚且得不到保证,何谈高等教育的发展呢?

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花费更加巨大。从现代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地区分布来看,也很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国际上经济高度发达的美、英、法、德、日、韩等经济体,其高等教育十分发达。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的京沪、江浙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经济相对薄弱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就比较缓慢。那种认为“穷国办大教育”,期望少投入多产出的想法更多的是主观良好的期望,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想办出优质的高等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实施教育强省,科教兴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最基本应落实在经济支持的层面上。只有真正长期有效、可持续地投入,保障教师能有尊严、体面地工作,高等教育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二)稳定而适度的政治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

首先,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等教育是见效缓慢,且花费巨大的事业,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精英,提供社会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进展缓慢的事业,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积累。欧美大学有如今的辉煌,与其几百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分不开。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正所谓“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学政是地方政府的最核心工作之一。清末政府在各种政策中摇摆,但对于办理高等教育却坚定不移。唯一成果即高等教育政策,如京师大学堂以及安徽求是学堂都没有受到冲击。清末新政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仍是废科举兴学堂。清末安徽政局比较稳定,几任巡抚,从邓华熙到王之春、恩铭、勋诚和朱家宝都把发展高等学堂做为自己施政的重点,因而清末高等教育发展顺利。而北京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局高度动荡,中央政府无法约束地方,高等教育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受地方政局影响极大。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被皖派军阀控制,从1912到1928年,16年间更换省政府领导人达40多次,从1929年9月到1930年6月,安徽省长更换了6次,平均每人任期不到2个月,而安徽大学从1928到1938年10年间更换了9位校长。政治的动荡导致高等教育的政策无法得到贯彻执行,安徽大学筹备期长达8年,久议不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任省长和教育厅长的决议还没得到执行就下台,下任则另起炉灶,重新洗牌。

现代西方高等教育政策大多数是长期稳定的,高校校长任期很多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和教育政策是现代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基石,也被我国建国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

其次,政治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干扰高等教育的进程,高等教育应该与政治保持适当距离。政治因其具有巨大的能量,处于社会运行的核心,能直接决定社会运行中的各种活动的命运。办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一切,从政策到资金,从校舍到人员设备,无不需要政治的保障。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经费独立”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近代安徽高等教育跟政府的密切联系使其发展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因此,高等教育不能远离政治,但也不能过于靠近,应保持一定距离。高等教育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体系(如相关法律、大学章程)加以保障,使高等教育在规则保护下,相对独立运行,既能得到政治的正面支持,也能减少政治波动的负面干扰,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三)高等教育要密切契合社会的发展,回应社会的需求

高等教育从其诞生的一刻起,在和社会同时发展时,慢慢演化出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此指导其进一步发展。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无论是政治论还是认识论,高等教育首先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巨大制约。高等教育一定不可陶醉于自身规律,指望可以超越或者独立于当时社会而独立发展。17~18世纪英国牛津、剑桥坚守其“高贵”的“人文主义”办学理念,甘当“象牙塔”,不屑于回应当时沸沸扬扬的工业革命对应用技术的渴求,导致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大落后于德法。近代安徽高等教育之所以发展曲折,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当时安徽高等教育并没有深刻契合当时安徽社会的发展,导致其办学如水上无根之浮萍。民国以来,安徽政局高度动荡,经济发展停滞,社会最根本的渴求是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而安徽高等教育在此进程中难以发挥力量。从私立江淮大学、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到后来的省立安徽大学,学校开设的主要是政治、法律、文学等学科,其培养的人才对当时安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政法类等人文社科学生相比理科学生思想更活跃,注重、思想而不注重科学技术的提升,学校以政法类学生为主,学校相对容易兴起、学生运动等,使学校发展更加不顺。安徽民生最需要的农学院是在政府的强力压迫下才建立起来,工科大学只是在1947年才开始筹建,其余如商科、医科等社会急需人才则无培养机构。民国安徽高等教育犹如无根之萍,没有深深扎根社会的土壤,民众对此类高校的兴衰成败并不放在心上,军阀、政客则可借此上下其手,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制度和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谋求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在此进程中,盲目追求西方的“制度圣经”或者固守本国传统经验都并不现实,只有立足于当下的创造性实践才有可能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路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不顾中国的国情而追求“西方现代大学制度”,不顾我们的传统而一味渴望绝对的“学术自由”,下场自是可以预料。面对世界独一无二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应主动积极适应现代化进程,在此进程中创造性地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高等教育实践,才有可能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沈葵.安徽历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90.

[2] 沈葆桢,等.重修安徽通志・选举制[O].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

[3]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8.

[4] 陈贤忠,程艺.安徽教育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覆安徽巡抚邓华熙添设学堂折[J].湘学报,1897(3):35.

[6] 安树芬,彭诗琅.中华教育通史・第六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1293.

[7]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4:308-309.

[8] 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开明书店,1933:13-14.

[9] 周宁.北洋政府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筹办与纷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10]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近代教育沿革与统计资料选辑:1840-1949[M].合肥:安徽省图书馆,1986:88.

[11]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87.

[12] 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安徽革命史话,上册[M].合肥:黄山书社,1987:21.

[13] 黄传新.安徽历史系年辑要[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371.

[14] 皖人发起安徽大学期成会.新教育[J].1921(2):54.

[15]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734.

[16]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安徽师范大学校史:1928-2008[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5-38.

[17] 杨乃康,孙鼎@.视察山东安徽省教育总报告[J].教育公报,1916(1):8.

安徽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文化、国情、社情和民情,表达观点,宣泄情绪,是校园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安徽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意义重大。[1]作为知识份子聚集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高校,忽视网络文化建设,放松网络文化管理就有可能丧失对国家政权、经济命脉、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2000年,同志在共青团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就曾强调:“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2010年1月23日,他又就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提出:“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一、研究的方法

在开展调查之前,笔者进行以下三项研究假设:1.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导机构相对完善;2.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未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的主观需要;3.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登录安徽各高校校园网站进行访问调查,并对安徽省1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767份,男性398人,女性369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危”

校园网络占领着高校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威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忽视师生关注度和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教学、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网络浏览量不大,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第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鲜明性特点,良莠不齐、繁杂传播的网络信息会给大学生的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初步形成,但影响力和实效性有待增强。第四,校园网优秀文化产品缺乏,供给能力不足,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求还有距离。第五,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而高校的网络应对与疏导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处理不当就容易触发“蝴蝶效应”,使校园突发事件中的矛盾不断蔓延、升级,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二)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机”

安徽高校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蕴含着新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安徽各高校在信息化投资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增加,千兆主干宽带已成为校园网主流,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校园网站建设成绩突出,校园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已建成了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形成了连通省市县三级和所有高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第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安徽各高校都在网络规范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全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年初同志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重要讲话。安徽各高校陆续建立健全了网络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校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网络监管机制等工作机制,明确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工作职责和制度,许多学校和二级学院都建立了承担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比如:安徽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安徽理工大学校内优秀网站评比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微博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

第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兴起,安徽各高校大力开发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内容供应,形成了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校园网站为主体,以BBS、QQ群、博客、微博等网络互动新媒体平台为补充的网络文化阵地。比如:安徽师范大学拥有近10万注册用户的蓝天BBS、总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的“中国辅导员网”以及深受大学生喜爱、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的“丙辉漫谈”栏目。安徽理工大学建成了以新闻网、就业网、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教学资源网为主的一批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以促进新生、家长、校友、师生交流沟通的共青团组织微博、QQ群、飞信群为补充的一批新媒体渠道,以及网络精品课程、电子图书资料资源、心理健康咨询、创业教育频道等一批特色鲜明、在师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安徽大学建设的“安青在线”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实现了精品校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延续和发展,两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安徽工程大学全校13个学院党委、党总支建成开通“红色博客”,集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根据时代特色和网络语言特点选登优秀博文,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平均阅读数在3000次以上,增强了网络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事实证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要想将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好,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时展的新形势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新需求,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2]今后,安徽高校应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江淮论坛,2010(1):182-188.

[2]李卫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局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8(1):4-11.

安徽教育论文第6篇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4所院校的排球教师队伍、排球教学现状、大学生上排球课的学习态度、课外排球锻炼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对提高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的效果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民办公共体育;排球教学;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2;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60-03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013jyxm284)

1 前言

我国排球运动经历过辉煌也走过低谷,女排的五连冠深深的影响了我国排球运动.80年代后,我国排球运动开始在大中小城市普及,开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现行的国家体育纲要规定高校应有公共体育课或专业体育课等,排球运动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对我国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影响.[1]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多位体育教师共同研究并编制《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4名体育教师分别向安徽省4所民办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96.25%,有效率94.8%.另外又分别向四所高校的58位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84.48%.此次发放问卷的有效率分别是94.8%和84.48%,达到统计学要求.

2.2.3 访谈法

访谈了部分教师、学生,获得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2.2.4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所得数据运用百分数计算法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排球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1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分析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多项填写,通过对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有74.24%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有65.15%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喜爱;有43.12%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同时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培养学生课外锻炼习惯.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认为排球课教学任务主要是提高技能与理论知识和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3.1.2 排球课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58名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调查问卷中采用多项填写与选择,全部体育教师均选择了基本技战术和裁判规则;有55名教师选择组合技术,占到统计人数的94.83%;有50名教师选择排球游戏,占到统计人数的86.2%;排球运动概述与运动发展有56名教师选择,占到统计人数的96.55%;而在排球场地器材和排球运动中的规范与礼仪方面分别有4名和6名教师,即占统计人数的6.89%和10.34%.由此可以知道,安徽省民办本科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传统教学内容.

3.1.3 排球教学课时数现状分析

10名体育教师认为排球实践课教学课时数充足,占统计人数的17.24%;13名教师认为课时数不充足,占统计人数的22.41%;35名教师认为教学课时数基本充足,占统计人数的60.34%.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每学期36学时的排球课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另外研究发现排球理论课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仅7名教师认为每学期能够上满4学时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12.07%;42名教师认为一学期只开设2学时的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72.41%,选择不开设理论课的教师有9人,占到统计人数的15.52%.

3.1.4 排球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从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组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另外还分别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有18名体育教师选择快乐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1.03%;有13名教师采用分层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22.41%;有10名教师选择合作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10名教师选择启发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2名体育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45%;还有5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其他教学方法,占统计人数的8.62%.以上数据可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基于传统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3.1.5 排球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多媒体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有1人,占统计人数的1.72%;偶尔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有21人,占统计人数的36.21%;从来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有36人,占统计人数的62.07%.由此可以看出排球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率较低.

3.1.6 排球课考核与评价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考核形式为期末技能考核(占总分的60%)和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而个别学校还有理论考核,三项考核内容占总分比例为50%(技能),30%(平时)和20%(理论).[2]在考核内容上,四所本科院校的平时和理论成绩的评分标准基本趋于相同,即根据学生平时出勤率和综合表现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则以排球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健康科学的锻炼方法为考试内容.[3]各个学校在技能考核中有所区别,三联学院和文达学院的考试内容为传球与垫球,新华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则以发球和垫球为考核内容.这四所高校的58名体育教师都采用终结性评价,其中也有3名教师采用诊断性评价,占统计人数的5.17%;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教师有8人,占统计人数的13.79%.

3.2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学历结构数据中可发现,有9名教师是本科学历,占统计人数的15.5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9人,占统计人数的84.48%.4所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基本上不超过45岁,青年教师(22—30岁)有12人,青壮年教师(30—40岁)有42人,中年教师(40—45岁)有4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20.69%,72.41%和6.90%.教师职称结构上,助教47人,讲师10人,副教授以上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81.03%,17.24%和1.73%.排球教师的科研能力结构上,任教期间发表1—4篇相关论文的教师有45人,发表5—9篇论文的教师有12人,发表10篇以上论文的教师有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77.59%,20.69%和1.72%.综上可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师主要为硕士学历的,助教职称的,缺乏科研能力的青壮年教师.

3.3 排球课中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

3.3.1 大学生上排球课的意愿调查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排球课中愿意和感到一般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85.57%和75.28%.男生愿意上排球课的人数比女生多,对排球课感到一般的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而不愿意和讨厌排球课的学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此结果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上排球课,学生上排球课的态度较端正和积极,而女生不喜欢排球课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可能由于女生担心排球运动会造成手臂疼痛,因此不愿意去接触排球.

3.3.2 通过排球课的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通过排球课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有所提升,总体而言男生比女生的学习兴趣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排球运动不感兴趣.这就说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排球课教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女生兴趣比例较男生低,可能由于女生在体能、体质方面逊于男生,造成女生对排球运动不感兴趣的比例增高.

3.4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排球锻炼情况现状分析

通过对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379名大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发现,有253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占统计人数的66.8%;有79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占统计人数的20.8%;有47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一般和不重要,占统计人数的12.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度很高,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4 对策

4.1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整体素质培养

国家教委规定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高校教师人数应达到40%,而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的学历结构与规定相比还有富足.但在职称和科研能力方面,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提升自身专业与学术素养.

4.2 加大排球教学改革力度,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排球教学应加强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而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4.3 强化现代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排球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合理搭配排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时数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技能习得.

4.4 完善排球课考核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排球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与考试氛围;建设适合排球运动的专业场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4.5 提升学生主动参加课外排球运动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吸收、消化和实践课堂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可以顺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强化课外锻炼意识,提高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身体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连军.安徽省高校软式排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92-1693.

安徽教育论文第7篇

英文名称: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492

国内刊号:34-1065/R

邮发代号:26-3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医学学术性期刊,目前主要刊登本校学位论文。主编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张学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