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专项基金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3 09:56:02
专项基金论文

专项基金论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应用型;“三实”体系

作者简介:刘美玲(1978-),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系,讲师;陈健(1964-),男,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浙江 宁波 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49-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如何应对金融行业日趋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满足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金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验实训实习”体系(以下简称“三实”体系)对于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改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高金融人才的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传统的金融实践教学,构建与金融应用型人才定位相匹配的、系统的、科学的金融“三实”体系一直以来就作为专业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综合改造过程中“三实”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就金融应用型人才“三实”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具体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表示认可并提出鼓励,在此思想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专业改革,尤其是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更是积极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而且较早地开展了金融实践教学。在国家教育部的文件指导下,金融专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教学体系思路,明确以“理论指导实践、实验带动实战、实战推动专业学习”作为“三实”体系建设的理念。并在此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三实”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金融保险基地资源,构建“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个渐进式层次教学体系。根据金融专业的“三实”基础情况,在“三实”体系设计中增加了综合技能训练及实战训练部分的比例,相应减少了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比重,以此来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设计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三实”体系的构建实施,使金融学专业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二、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金融专业“三实”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铸造“三位一体”的金融专业教学理念,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提出了“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个渐进式层次设置的实践教学路径,搭建了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三实”教学体系。经过了2年的建设与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的实验体系、综合实战训练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训体系和校企结合的实习体系。

1.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业务的实验体系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效支撑更有利于学生对金融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运用。实验教学的设计本着认知—基本操作—综合应用逐步推进的原则,因此实验教学基本贯穿金融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平台课中设计一些简单基础实验,逐步到专业课程的专项实验,再到高年级让学生做一些涉及多课程的综合实验。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为例,在大一、大二开设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等平台课程时,配套会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会计实验、统计软件基本操作等实验内容;进入到大二、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后,例如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逐渐让学生进行一些专项实验,例如国际结算业务模拟操作、信贷业务模拟操作等;当完成了主干专业课程课程学习后,在有了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在大三或大四安排一些金融专业综合实验或跨专业综合实验。例如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预测(需要有会计、财务、金融等多专业知识)、金融产品设计及推广(需要有金融、营销、财务等多专业知识)。

2.“实战驱动”的金融专业多层次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教学体系通常是指由实训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它要求整个实训教学应满足符合性、系统性、全面有效性、预防性和动态性,从设计、建立到实施、检测和保持等各环节都应实现科学化和程序化,通过反复的优化和循环控制,最终发挥实训教学资源的最大功效。改善后的实训教学应根据实训的特点对部分课程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并整合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及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创业、创新项目(参见表1)。本着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导,金融专业可建立四个逐步推进业务操作水平的层次,并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详见表2)。这四个层次分别是:面向一门课程的单一性实训项目;根据企业实际运作,结合多门课程的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面向全局,涉及几个专项技能的拓展性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项目;紧密联系创业、就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创新型实训项目。

通过递进式的教学引导和仿真的操作环境使学生获得与真实社会经济活动相近的实战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干中学”,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环节。例如,公司上市与运营是通过模拟公司上市及上市后的运营。在运营期间先后有几百位学生担任职务,并根据所学理论确定企业战略规划、指导市场、形成投融资方案,最终以每股累计收益来衡量公司运营的效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

3.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实习的特殊性在于学生能够接触实际工作。学生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思考分析问题,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拓展与拔高,也是对专业教学水平、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的一次验证。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积极探索以校企联合方式创新校内外实习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校内依托学生社团和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及学科竞赛中心等组织推进校内实习;校外依托金融保险基地所积累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开展校外实习的模式。尤其是近年来浙江万里学院金融专业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较好的实践,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目前金融专业已先后与宁波市保险业协会、建设银行和期货业协会合作开办了“保险班”、“建行班”及“期货班”。这些金融特色班的学生能够在完成校内教学学习后,经过合作单位的岗前培训在第8学期直接由金融机构安排对应岗位进行专业实习。通过这种金融机构岗位的实战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实习期间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实习单位将直接录用。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的综合检验。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毕业实习的方向要求从应用方面进行探索与设计。金融专业可以结合校外实习要求学生基于当前金融机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然后由学校及联合培养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选题和开题论证。这样可以使毕业论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内某一基本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详见表1)

三、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多元化、导向明确的评价体系

“三实”体系的评价内容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从评价的客观性和管理角度出发,评价主体一般由教务处和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承担,而评价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院(系)的管理工作。对于评价内容,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对相对独立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行,也应分别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

1.实验类课程教学评价

这里所指的实验教学是指附属在理论教学中或短学期的实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评价,力求做到区分理论教学,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需设计不同的实验教学评价内容。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平时成绩要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综合类,尤其是跨专业综合实验注重过程考核。金融综合实验教学是一个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评定不能用单一考试方法,而应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定,如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能力、基本技能、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2.实训类课程教学评价

实训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应用型”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实施原则下确定的系列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修养和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评价体系也要围绕此目标进行设置。因此,综合训练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非常重要。评估体系的主要组成如下:训练项目设计方案评价,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可靠性、综合性、可行性及方案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综合性指标系数的高低等;训练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训练项目实施结果评价。项目结果分析应保证科学性、正确性,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及生产过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实习设计类课程教学评价

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增强学生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管理及大型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感性认识为目的。因此,对应这部分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参与性、创新性为原则。对于这部分实习的评价应包括校内老师和实习单位两方面。校内部分主要有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实习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价,实习单位则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主要针对学生选题、设计能力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如选题质量方面的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综合训练要求、选题的难易程度、选题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玲.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南论坛,2011,(8):56-57.

[2]王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视角,2011,(5):67-68.

[3]吕颖毅.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市场论坛,2011,(1):93-94.

专项基金论文第2篇

一、总则

1、为了推动声学理论与声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本领域的科技人才,贯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宗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规范开放课题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大学、研究所等单位,凡具备申请条件的研究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3、课题分为一般课题及重点课题两类,其中一般课题的资助强度一般为6~12万元,重点课题的资助强度一般为20~40万元(可空缺),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特别情况,经学术委员会批准可延长一年。

4、开放课题的申请应符合本实验室的课题申请指南,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经过严格评审后确定予以资助的课题。

二、资助对象

主要资助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中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者一般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未达到要求的,需经一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或第二负责人,同时需由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申请重点课题必需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报一项研究项目。已获得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基金。

实验室欢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单位的优秀学者提出资助申请,特别鼓励中青年研究人员申报。

三、开放课题资助范围

开放课题资助的范围和重点领域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确定的研究方向,每年在实验室网站公布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四、开放课题申请程序

1、申请人根据每年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实验室提交课题申请书,申请者应是项目实际主持人。

2、实验室组织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及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确定是否给予资助。

3、对确定资助的项目由实验室向申请者发出正式通知,并签署开放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任务书。

五、开放课题评审原则

1、项目方向符合本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目的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分,研究技术路线可行,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具有明确的研究成果指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优秀青年研究骨干。

2、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以会议或书面通讯评议方式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批准资助课题及资助额度,资助强度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批准额度为准。

3、根据评审结果,签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

4、根据批准通知,课题负责人应在申请指南规定时间内填写《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计划》,并签署研究合同,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办公室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

六、项目的实施与审查

1、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2、研究计划实施中,若改变预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计划,以及需要提前结题或延长期限,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实验室审批。

3、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不得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人,并报实验室备案。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原单位或调入单位完成基金项目,但须调入、调离双方及实验室签署意见,并报实验室审批备案。

4、实验室每年度对开放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对不报送《进展报告》、工作无进展以及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缓拨下期经费。逾期不纠正、不补报的,中止资助。

5、用开放课题基金购置、加工和研制的仪器和装置归实验室所有。

6、基金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三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结题报告》,学术论文抽样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将对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向实验室提交的材料包括:

(1)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

(2)发表学术论文的抽样,专著封面复印件;

(3)专利受理通知书或授权证书复印件、获奖成果证书复印件;

(4)研究工作中的原始技术档案、数据记录、图纸、底片、软件、程序等和其它资料,以及目录清单。

六、课题成果管理及评价

1、基金资助课题所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成果,归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一般情况下,要求一般基金资助课题至少发表SCI/EI论文2篇,重点基金资助课题至少发表SCI/EI论文4篇。

2、基金资助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等,均应标注“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英文名称: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cous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另外,论文作者单位中应标注实验室名称(不限完成单位排序)。

3、鼓励已获得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开展的研究项目继续申请更高层次的基金、攻关和其它重大项目。

4、对于基金资助课题所发表的论文,凡被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的,实验室将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另行。

5、基金资助项目结题后,实验室将对优秀研究成果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或技术鉴定,并对课题组进行奖励。实验室将优先资助曾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申请者。

七、开放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1、开放基金课题经费直接划拨给申请者所在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申请者所在单位的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执行,单独建帐立卡,专款专用,不得转拨,不得挪作他用。

2、 经费按年度分期下拨,第一年拨课题总经费的50%,第二年拨课题总经费的50%。

3、 经费的使用权由课题负责人掌握,项目结题时课题负责人应向实验室提交加盖财务部门公章的经费开支结算报告,实验室办公室审核后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4、资助经费使用范围:

(1)研究工作需要的材料费、小型配套设备购置费、仪器租用费、测试费、加工费以及水、电、气消耗费等;

(2)调研、资料复印与学术交流费;

(3)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与基金课题有关的标注“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论文版面费。

专项基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工程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0-03

创新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关系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我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基础发展和经济积累后,必然进入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复合型创新人才”[1]。冶金专业是典型的工程特色专业,既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又要特别重视工程应用型创新创业复合人才的培养。当前,江苏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由侧重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重点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正向冶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转变。研究型工程人才包括重点本科(本一)和研究生培养,而侧重工程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冶金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并正在筹建江苏大学连云港学院和江苏大学连云港工程研究院,侧重工程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这样一个专业发展趋势背景及社会需求下,冶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内容和模式都急需进行针对性、适应性的调整,以满足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江苏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为适应社会对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的需求,该专业在侧重工程应用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这涉及到为加强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在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配置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采取的必要性调整和创新探索实践,为冶金工程专业及相近似的工科特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基础理论创新教学改革

基础理论是工程创新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思想,才能在工程应用方面实现工程创新,因此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引入基础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而实现创新性的基础理论教学,这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在大专业教育背景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既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拓宽基础理论的范畴,又要根据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更新基础理论,特别是容易衍生创新方向的交叉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因此,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中心是拓宽基础、注重创新。此外,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属行业发展需要及时代的特点,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所以说,基础理论创新教学建设和改革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拓延发展的动态过程[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实现专业基础理论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一支引领或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并能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方法、新方向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专业教师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而是要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学生们只有了解了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才能居于学科前沿,利用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实现创新。江苏大学将《冶金物理化学》等课程定为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成立这些课程的教学研究团队,课程组全部老师不仅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体系,而且对该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方向都有很好的洞察和建树,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断穿插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使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紧随该专业科学发展的前沿,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中设置创新研究新成果知识模块,系统地传授在某一领域或方向上最新的科研成果[3]。

二、技能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改革

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按专业理论模块,开设了技能训练性、理论综合性、理论创新性和开放性四个不同层次的实验。

1.技能训练性实验。开展技能训练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重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如高温仪器的使用、热电偶测温及校正等,为开展高层次的实验打下基础。

2.理论综合性实验。将专业基础理论经并行交叉渗透或纵向贯穿连接融合成综合性理论,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实验时应融合多方面的冶金理论,组成严密、科学的实验项目,综合实验子项目的细节又要各有侧重,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目前,江苏大学冶金专业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包括冶金渣性能、冶金动力学、火法还原冶金、湿法冶金、金属熔体性能研究等5项综合性实验。

3.理论创新性实验。理论创新性实验主要利用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及大学生科研立项、实践创新训练等项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个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以撰写可以公开或申请专利等为预期目标,这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存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也使学生掌握了数据分析、规律总结及文献撰写方面的能力。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技能训练性、理论综合性、理论创新性和开放性创新研究的多元、多层次、逐层深入的实验教学不仅夯实并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研究的思路与能力。

三、专业实习、工程实践训练方面的教学改革

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教学主要包括由教师带队指导学生到对口的工矿企业开展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开放式的就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行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的动力。对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都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带队,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必须不断拓展实习基地,尽量安排学生到一流的企业去学习;同时,也必须培养和锻炼一支创新能力强、知识丰富且工作认真负责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打好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基础。对于毕业实习和开放式的就业实习,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结合国家、省以及校级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有针对性的利用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开展工程实践训练。对于工程实践训练,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为契机,不断开拓新的、技术水平一流的产学研基地并加深与基地的全方位合作,给学生提供开展工程实践训练及创新研究的空间。目前,江苏大学的冶金工程专业已经有沙钢、宝钢、武钢、南钢、张铜高新、等产学研基地十余所,这些基地都是冶金行业一流的企业,涵盖了冶金学科的主要方向,学生在这些基地开展实习和工程实践训练,将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锻炼了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目前,江苏大学冶金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连续五年保持100%的就业率。

四、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新举措

自2009届入学的学生起,新制订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获得2个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后才能顺利毕业,这是重视和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一项新措施和硬性指标,受到学校专业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专业教师通过研讨和论证,制订了学生获得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的途径和管理认定办法。学生获得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的途径包括:(1)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比如挑战杯、星光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计划等;(2)学生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申请大学生科研立项等项目,需要参加实验并完成项目研究报告等环节,其成果以或申请专利发明为主要验收指标;(3)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学生通过到工矿企业进行为期15天以上的工程实践,提交工程实践创新报告并通过答辩,具有创新思想的成果可以认定为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的指导教师落实则通过师生双选结合,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完成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过程中的指导工作。目前已经落实了09和10两届学生,学生的科研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热情明显改善,学生在撰写科研项目申请报告、实验研究及报告等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实施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是促使学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新举措。

为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要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江苏大学冶金专业为例,阐述了重点工科院校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教学理念、方法调整和新的举措。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学分等方面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构成并在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邵辉,龚方红,徐萍,葛秀坤,赵庆贤,蒋必彪.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09):88-89.

[2]王宏明,李桂荣.“冶金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8,(05):31-35.

[3]王宏明,李桂荣.科研实践和工程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9,(06):14-16.

专项基金论文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nameldw”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学院院长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2020年是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不平凡的一年,学院各项工作出现了疫情模式下的新问题、新挑战,经历了线上线下新模式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我作为学院院长,带领全院教师共克时艰,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新线上教育教学模式,云端完成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任务,侧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上半年,面临疫情形势,带领全院师生利用spoc、腾讯会议、ZOOM会议等网络平台和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圆满地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线上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毕业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教学环节,尽管有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面临网络技术不会使用的困难,但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完成了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云端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学团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的热情,一年来,学院共有25个项目获得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其中部级3项,省级4项,校级18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5支队伍参赛,两组团队获校级金奖,一组获校级银奖,两组获校级铜奖。获得国家、省级口译、演讲、阅读、写作等赛事奖项9项。新建外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项目5项,促进了校企合作和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为学生未来就业搭建平台。

(二)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下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建设斯拉夫语专业集群建设,为学校的对外教育合作拓宽基础

近年来,学院一直关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小语种人才的新需求,新建了波兰语专业、捷克语专业,利用以俄语为基础的斯拉夫语集群优势,立足于国家紧缺的面向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斯拉夫语族小语种人才需求定位,截至2020年9月,已完成三届波兰语本科专业的招生,积极引进稀缺的波兰语教师和捷克语教师。同时,在国家对外科技合作转向“俄白乌”战略的背景下,学院正在加大斯拉夫语集群建设力度,筹划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专业的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本科专业,形成斯拉夫语框架下的专业集群优势,为学校进一步打造“俄白乌”合作办学特色和实施国家对外科技合作战略转向奠定人才培养和语言服务基础。

(三)以项目申报与团队建设为依托,凝练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向,提升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数量与层次,为十四五期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夯实基础

2020年,学院多次开展学科组成员项目申报培训会议,指导骨干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省哲学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申报。面对外语专业的杂志数量少、核心期刊杂志偏少、小语种教师发表文章困难的现状,教师申报课题和完成课题都面临巨大困难的现状,鼓励教师多申报以教学改革实践和翻译实践成果类的纵向和横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教师共立项科研纵向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国际司专项委托研究项目2项,完成结项课题2项,中国高教学会课题1项,省级教研课题6项,横向委托项目1项,出版专著4项,编著3项,主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重要期刊2篇,CSSCI期刊2篇,核心期刊3篇。学院在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朝鲜语语语言文学等二级学科项下进一步确定了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学科研究方向,组建了每个研究方向的梯队,制定了团队成员周期性学术研讨会制度和按照学科方向整合研究的制度,力争每年度每个研究方向都能发表本研究方向学术前沿成果,申报高水平课题,为十四五期间增设日语笔译、西班牙语笔译、俄语口译等专业硕士学位点儿和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的授予权做充分准备。

(四)以俄语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学校特色工程建设品牌,全面提升对俄人文合作特色和俄语学科国际影响力

多年来,俄语学科团队为学校的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孔子学院建设以及国家的中俄人文交流和吉林省的对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 年,俄语学科继续围绕学校特色工程建设目标,继续扩大学校在中俄人文交流领域的影响力。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项,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国家汉办基金项目1 项,完成教育部国际司委托专项研究项目1项,完成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基金项目2项,组织新申报2020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5项。项目结项成果均以著作的形式出版,包括学术专著2 部,文学译著2套,编著1 部。举办教育部国际司专项翻译艺术大师班线上培训15 场,为全国高校200 余名师生进行了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培训,凝练了俄语翻译学科的文学翻译培养特色,进一步扩大了俄语学科在全国和俄罗斯高校的影响。组织俄语教师团队参加俄罗斯和国内线上学术会议30 余次,参加了俄罗斯亚太地区文学节开幕式并代表中国学者发言,参加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俄语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我校俄语学者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提高了俄语师资团队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理念的能力和影响力。

(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师资的能力建设,鼓励各专业教师参与国内国外的线上线下学术会议,拓宽专业教师团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院骨干力量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能力

2020年,学院通过申报博士招聘计划,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层次和水平。2020年学院申报英语、日语、俄语博士计划4人,完成引进计划2人。有1人结束国家留学基金委美国访学项目如期回国,派出1人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人正在西班牙攻读博士学位。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语专业博士比例偏低的问题。在疫情的条件下,学院共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各类线上线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类学术会议30余人次,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改革的前沿问题和新举措、新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前沿问题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进一步明确科研骨干力量的学术研究方向,整合力量,与国内外学术前沿接轨,提升科研骨干力量的团队成员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科研产出能力和成果层次。

(六)在教学及科学研究领域做到率先垂范,取得国内领先的教学理论成果和文学翻译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我本人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学院教学改革中率先提出了零起点学生的学案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并率先实践。在听说读写译几大技能训练方法和理论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语教学界率先提出了依托母语和中介语的外语教学法理论,所提出的辅助语言学习理论填补了我国大学外语专业零起点学生学习非英语专业语种的教学理论空白。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俄罗斯世界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在俄罗斯出版了该著作的俄语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该著作的汉语版,为全国大学外语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2020年完成了国家汉办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项目——《中国唐诗的俄译与鉴赏项目》,在俄罗斯出版了学术专著《和谐之美——唐诗的俄译与鉴赏》。该项目以中国古典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分析与翻译方法为主线,采用直译与意译并行、文化背景分析与翻译方法讨论的方式引导俄罗斯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此外,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带领俄语文学翻译团队完成了俄罗斯世界基金会经费项目《俄罗斯白银时代短篇小说》作品选(三卷本),带领俄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俄罗斯远东文学作品集》项目,完成了教育部国际司委托项目《“一五”计划时期中苏工业合作史实研究》项目,获批教育部国际司国别区域研究专项经费项目《普京总统讲话习语及其在中俄人文交流中的应用研究》,获批教育部中俄人文交流机制项目《中俄女性作家作品互译项目》、《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品汉译项目》。此外,受邀郑州大学做学术报告《俄语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策略》,受邀参加第十四届全球俄语大会(线上)并做大会发言,受邀俄罗斯亚太地区文学节并做大会主题发言,主持俄罗斯当代翻译理论与翻译艺术大师班15场,参加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阿穆尔人文师范大学组织的线上国际会议和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以上学术会议和学术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俄语学科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整体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科研创新能力欠缺,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手段。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师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不强,金课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还处于空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较高的覆盖率。

(三)学科建设团队力量整体上不强,学科方向不明确,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专项基金论文第5篇

第一条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科发基金)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全面实施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官、产、学、研、金”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

第二章科发基金的来源和用途

第二条科发基金的来源:

(一)每年由区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

(二)接受国内外机构、个人捐赠;

(三)其他来源。

第三条科发基金主要用于政府对科技产业的无偿资助和扶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支持项目的匹配、补贴和奖励

1、匹配资金。根据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科发基金按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额度的30%以内进行匹配。

获得创新基金有偿资助的项目酌情予以部分匹配。

2、奖励资金。对经区科技部门认可的科技中介机构,每立项并获得创新基金资助一个项目,给予0.5万元的奖励。

3、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化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部级各类计划并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比照上述条款予以支持。

(二)省市各类资助项目的匹配

列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并获得无偿资金支持的项目,由科发基金按省市支持金额的50%以内进行匹配,匹配资金一般不超过10万元。

(三)专利补助

1、区内企业或个人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者,经区科技部门审查确认,由科发基金予以资助。资助标准为:

发明专利:2000元/件;

实用新型专利:1000元/件;

外观设计专利:500元/件;

涉外专利:5000元/件。

2、凡在我区进行产业化转化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利成果,可由科发基金给予5-10万元的转化补助资金。

(四)高级人才创业资助

凡带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来我区创业发展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博士、博士后及留学归国人员,可由科发基金资助项目研发及转化费用5-10万元。

(五)其它用途

1、资助科技型企业(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科技成长型企业,下同)的项目开发。

2、对科技型企业的技改贷款贴息,贴息标准比照区政府相关文件执行。

3、支持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

4、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

5、资助列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并具产业化前景的项目。

6、建设区重点科技产业基地。

7、参股投资具有现代企业运作制度的风险投资公司。

第三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是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的管理机构,下设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负责办理科发基金的具体事项。

第五条管委会设主任一名,委员若干。主任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区科学技术局、区财政局局长及捐资100万元以上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捐资50万元以上的个人担任委员。

办公室设在区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由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担任。

第六条管委会接受市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科发基金在财政局开立专项帐户。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八条科发基金的使用范围为纳税关系在区并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企业。

第九条科发基金支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三)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有持续创新意识;

(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研、开发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3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企业收入额的3%;

(五)提供项目鉴定证书或专利证书,或提供项目具有高技术、高回报、可能成为经济潜在增长点的相关证明。

第十条科发基金支持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至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二)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三)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成熟性:

1、产品处于研发阶段的项目,应已拥有被专家认可的创新性较高的实用技术,有明确的技术思路和产品构想,并有明确的市场应用目标;

2、产品处于中试阶段的项目,应已完成产品的样品或样机,并已有完整、合理的工艺路线以及能组织有效的生产和经营;

3、产品处于规模化阶段的项目,应已是成熟的产品并已小批量进入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第十一条科发基金不支持以下项目:

(一)软科学研究项目;

(二)基础研究项目;

(三)不具产业化条件的成果、专利等项目;

(四)权属关系不清的项目。

第五章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科发基金的申报原则上为每季度末集中受理。

第十三条申报单位填写《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申请表》,并报以下附件一式五份给办公室。

(一)申报单位法人执照(复印件);

(二)申报单位最近一季度财务报表及上一年度财务报表;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

(四)项目的所有权证明材料(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专利证书)及产品生产许可证证明材料;

(五)有关检测报告;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办公室按申请条件对申报单位的项目资料等进行初审。

第十五条经初审合格的项目,办公室再聘请同行专家组成专家论证小组,对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生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市场前景等进行综合论证,提出具体论证意见。

(一)专家论证小组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2、对参与论证项目的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科技发展的水平和市场状况;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二)专家聘任的程序

由办公室提出专家人选,报管委会审查,合格后由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或区政府正式聘任并颁发证书。

(三)论证的组织

由办公室对申请科发基金支持的项目组织所属专业的专家论证小组进行会议论证,论证结论以到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意见形成并签署意见。

第十六条办公室根据专家论证结论提出科发基金的安排意见报管委会审核。

第十七条管委会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办公室建议对拟资助扶持项目进行审查,合格者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批。

第十八条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的项目,由办公室与科发基金的使用方签订科发基金的使用合同。

第十九条科发基金一般采取分期投入方式进行。由办公室根据项目所处的初创期、成熟期和扩充期,决定分期投入比例(制订《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分期投入指示书》,简称《分期投入指示书》),以降低风险。

第二十条科发基金使用方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批意见、《使用合同书》和《分期投入指示书》到区财政局办理相关用款手续。

第六章管理监督

第二十一条办公室因管理科发基金、论证项目而发生的会议、办公费开支和支付专家的技术咨询费等费用由区财政按5万元/年在当年预算中安排。

第二十二条科发基金由区审计局进行审计监督,并每年专题上报区政府审查。

第二十三条科发基金的使用方每半年向办公室报送《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执行情况进度表》及相关文字资料。项目完成后应向办公室提交总结报告并附《市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表》。

第二十四条科发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当年余额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对挤占、挪用的,应追回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五条办公室在项目合同到期后组织专家论证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个别项目因客观原因没有完成合同目标,经项目承担单位申请并报办公室批准后可延期验收,延期时间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

第二十六条项目验收结论为:

(一)验收合格

项目如期完成合同目标。

(二)同意结题

项目基本完成合同目标。

(三)验收不合格

未能完成合同目标。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科发基金资助。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区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等涉及专家论证事项比照本办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基金论文第6篇

第一条为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多出优秀成果,推动《图书情报工作》的长期持续发展,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培育优秀人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特设立“《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出版基金项目”)。

第二条“出版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项目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对项目选题、项目申请和项目成果进行审核。

第三条“出版基金项目”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统一管理。

二、细 则

第四条“出版基金项目”选题指南每年第4季度由项目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后11月20日起在《图书情报工作》网站和期刊上进行公布并接受申请,申请日期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项目评审结果次年3月20日起对外公布。项目研究时间为6个月,每年6月进行中期审核,每年7月提交研究论文初稿,每年9月10目前提交结题申请。

第五条“出版基金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种。重点项目每年设3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6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4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仅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一般项目每年设5个,每个项目最大资助金额为3 000元,每个项目需提供重要研究论文3篇,每个项目的承担者不少于3人,每位承担者仪能作为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2次。项目结题后,研究论文免费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且需注明“受《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第六条 项目费用发放方式为:项目费用分2次分发,首次50%作为项目启动费,项目结题后发放其余50%。

三、项目申请和评审

第七条 申请者资格:项目中请者应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副高职称或博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博士研究生,年龄45岁以下。学科范围: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

第八条申请程序:项目申请者需提供以下书面文件:项目申请书(从《图书情报工作》网站(1is.省略)下载并填写,一式2份),身份证复印件,职称(或学历)复印件,学生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由所在学校加盖公章),近期彩色照片2张。项目申请书需同时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33号《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政编码:10叭90。电子版提交地址:journal@mail.las.省略,主题请注明:申请出版基金。

第九条 项目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过去负责的项目已结项。被撤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3年内将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十条 每份申请需先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合格后方能进行评审。每项申请需经专家委员会匿名评审,且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同意方能通过。

四、专家委员会

第十一条 “出版基金项目”专家委员会由5 7人组成,其职责为确定选题,评审项目申请资料,审核项目研究成果。专家委员会由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及《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负责人组成。

第十二条 项目评审委员会工作方式可采取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每年9月底编辑部提交拟选题给专家委员会,10月30日前专家完成选题,11月15日前专家委员会确定选题。11月20日起对外公布。

五、项目中期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评审通过后,当年6月20日至6月30日进行项目中期考核,所有立项项目负责人需在6月20日前提交研究论文详细研究框架和进一步研究内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调研,完善研究框架和内容。

六、项目结题

第十四条 项目评审通过后当年9月20日至9月30日进行项目结题核验,所有立项项目负责人需在9月20日前将研究成果,既研究论文提交编辑部进行结题申请。审核通过后,达到《图书情报工作》录用标准的,可在《图书情报工作》免费优先发表。

专项基金论文第7篇

关键词:冶金工程;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思路

一、培养方案与提高专业兴趣

以培养冶金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技术能力为宗旨,恰当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及逻辑关系,加强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力度。专业课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冶金工艺基础知识和生产控制基本规律为重点,培养学生冶金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结合冶金行业工程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工程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例如,氧化铝生产工艺专业课,根据氧化铝生产主要流程,从原料制备到氧化铝成品生产共12个主要工序,制定12个专题讲座,在阐明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视频、图片辅助,详细介绍工业化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工况条件及调控机制,使氧化铝冶炼过程讲解更加具体。在入学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掌握一定专业知识[4]。介绍教师的研究课题及参与的工程项目,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冶金研究领域有关最新科研成果,提高专业和科研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提供图、文、声、动、实等信息,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讲座,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开阔科技视野,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及资源

(一)工程案例教学法

结合冶金工程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并将大量工程实践研究成果编入教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培养知识应用、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聘请企业工程师任教。外聘的校外导师定期以生产流程工程技术路线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讲授冶金专业生产实践,传授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的应用。目前,学院已聘请了3位分别来至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及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为冶金专业校外指导教师,近期将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一线丰富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为校外导师。

(二)实验室教学平台

本科生实验课大多数是基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的验证性实验,是提高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重点在于仪器使用、基本操作规范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5-6],加强冶金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极为重要。目前,冶金实验中心规划建设的主要实验室为“冶金专业基础实验室”、“仪表实验室”、“矿物预处理实验室”、“有色金属冶金实验室”、“钢铁冶金实验室”、“冶金环保实验室”及“分析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建设方案已完成,相关主要设备已完成选型,保证冶金工程本科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虚拟仿真实验室

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被应用于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实习和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7-9]。冶金实验中心规划重点建设实验室有“虚拟仿真型实验室”,主要建设内容有“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等系统全流程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资源,结合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该中心规划采购METSIM过程模拟软件,应用于冶金工艺流程热量平衡计算、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设备设计、成本估算和过程分析,实现实验过程零污染,教学资源零消耗,实验无危险性[6],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为冶金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四)实习基地平台

按照冶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集中实践性环节学分比例占整个培养方案的17.14%,具有相当分量。本校已与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签订《冶金专业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合同,共建冶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实现专业基本应用能力培养。实践基地主要为冶金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项目实施后,将定期聘请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讲座和培训,可满足每年300人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需求。根据冶金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将陆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国有或地方大型骨干冶金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增加冶金专业实习基地的多样性。

(五)“双创”项目全覆盖

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确立了“113”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双百分百”),即“让10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教育,资助100%学生经历创新或创业训练,期待3%学生取得优质创新创业成果”。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由学生自愿选择专业老师,并在其指导下,申报“双创项目”,独立开展立项项目的实验研究、撰写论文、完成课题。以本文指导的2016级3名本科生为例,经过一年来实验室科研项目实践,在专业认识和科研开展基础手段方面获得较大提高。

(六)提高师资队伍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

承担冶金专业本科生培养任务的工科教师,不仅应在工程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应具有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科学研究背景[1]。高校教师更擅长于知识理论性和系统性讲解,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掌握相对薄弱。本校为新建院校,教师以刚从高校毕业的博士为主,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经历和实践经验。目前,本院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只有6人,占比不超过14%,总体而言,是一支实践能力较弱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选派新入职教师去企业进行脱产1年的实践。目前约30%青年教师完成了相关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