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写艺术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7 16:46:27
写艺术论文

写艺术论文第1篇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写实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写实油画在油画家们的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油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众多油画家在写实的表现形式上有所成就。例如,学院写实主义油画靳尚谊、杨飞云;乡土写实主义油画王沂东、艾轩;新写实主义油画刘小东、忻东旺;超写实主义油画石冲、冷军;古典写实主义郭润文、何多苓。当代中国画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描述,懂得通过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关注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绘画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都是用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体现。时下中国写实油画最引人关注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注入,不少绘画家在作品中以崭新角度诠释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设想。国内一批写实油画家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写实风格的一个走势强劲的重要原因。另一批画家在有深厚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创作了大批写意油画。写意油画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采与魅力,表现更多的是绘画者的情感和心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感染力。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绘画者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写意油画更加注重的是内心的表现力。代表画家如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赵无极、群、吴冠中、吴大羽、朱乃正、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及当代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家的戴士和、洪凌、王克举、赵开坤、尚扬、任传文、祁海平等画家。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

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但是好的作品不至于表现形式是写实还是写意,而在于表现语言是否地道,画面是否有美感,和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油画不能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只有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笔触加上画面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才能组成一幅饱含情感的油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写的不仅仅是一份当时的心情、一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表现。写更是一种绘画的功夫,以及绘画的基本功底。并且通过一个写字,把画家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进行完全的表述。绘画者使内心情感充分进行表达。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都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体精神的体会,是由画家的思维方式体现的。西方表达方式倾向外在的,是呐喊式的表达,而中国艺术则是婉约,含蓄的内在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绘画者更加倾向于心灵与性格的融汇。写意所包含的妙处,全在于绘画者的内心感情世界的感知与世间万物之间的融合。而如今对于中国油画绘画者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表达的方式之外,怎样才能使中国特有的一些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中国绘画的细腻之处,并且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进行融合交汇。这需要绘画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摸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如果想很好地将两种迥异的表达方式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一些是需要靠氛围去促进。

3总结

写艺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隐喻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艺术描写空间

宗璞的短篇小说《我是谁?》中所突显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形象,是应该认真地加以反思了。经过二十余年时光的淘洗,随着现代修辞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化研究所提供给我们的宏阔视野及研究方法,我们将会看到当年宗璞在这个文本中对知识分子书写的局限,尤其在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性阅读中,会发现不同的知识分子认同所开拓出的艺术描写空间是不同的。

一、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路径看《我是谁?》

从最直接的意义来看,《我是谁?》是在追问"我"的身份。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平台上被提出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文化身份,在一个相当漫长的身份意识淡化的时段里,对于中国人说来是极为陌生的,陌生不是不存在,不过是潜隐在意识的底层而已,在每每遇到巨大的变故,个体的处境有所改变时,在不自觉中身份意识会以或者失落或者痛苦的复杂感受表达出来。《我是谁?》虽然是用第三人称叙事,但是"我是谁"的询问还是来自主人公的第一人称。从时间来看,是属于故事层的询问,那么,就证明了这样的身份意识是主人公以痛苦失落,并且希望得到认同的呼唤形式表达的,是值得我们分析的主要蕴涵。

人是文化造就的动物,而身份是人对自己与某一种文化的关系确认。对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在任何人群中的人们,比如说工人、农民、市民,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在主要以知识分子生活和体验为艺术表现的文本中,身份认同问题可能会更加突显。因为知识分子对人生的体验,会有更多的文化因素的渗入,对自身的归属和对文化的认同感更易于被他本人所意识到,在心理空间中更易于留下痕迹。对于文学描写来说,也是更为丰厚的资源。同时,身份认同是一个语境式的问题。由于一个人可以属于不止一个群体,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下(也可以说是在主要矛盾的突显下)他会选择认同某一身份,也就是归属于某一群体成为他的主要指向。换个角度说,就是身份认同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可以有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也可以有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等。

二、知识分子与"大雁""虫子"意象

《我是谁?》文本很短,宗璞用第三人称深情地塑造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韦弥的形象,刻画了韦弥在中精神受到极大伤害之后的苦闷、绝望,以至最后走向选择死亡的心路历程。在对这样心路历程描绘中,叙述者刻意描绘了主人公心理突显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大雁,一个是虫子。

下面我们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意象,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心理。

我们所用的隐喻概念是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是一种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1这样的修辞学中的"隐喻"我们称为"微隐喻"(micro-metaphor),而我们现在所运用的"隐喻"概念是"宏隐喻"(macro-metaphor),也就是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首先是一种语言行为,从修辞学的角度看,隐喻表现为一种修辞格,它在一种事物的暗示下谈论另一种事物。同时,更重要的是,隐喻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它是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这样意义上理解和界定的隐喻,也就成为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隐喻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投射到象征、意象、典故、抒情等各种文学手段。2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隐喻与意象联系起来思考。

所谓的"意象",3是指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简称意象或文学意象。它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意象的形成一般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方式。

确立了如此逻辑起点后,我们来品味文本中韦弥心理中产生的两个意象。

第一个是大雁。在韦弥极度痛苦中,她看到了迷路的大雁,是的,"它们迷了路,不知道应该飞向何方。韦弥一下子跳了起来,向前奔跑。她伸出两臂,想去捕捉那迷途的、飘零的鸿雁"。"她觉得自己也是一只迷途的孤雁,在黑暗的天空中哭泣"。韦弥这个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她受到的教育来自两个传统,一个是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一个是中国自现代以来共产主义的教育传统。她将自己喻为离群的飘零的孤雁,就是来自这两个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是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雁序":飞雁的行列。杜甫有诗《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十二-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的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也正是因此,所以,相应地有孤雁、断鸿的形象。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暮"。4雁群和大雁已经成为一种华夏民族沉潜在意识底层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大雁和雁群相应的关系上,可以隐喻出许多不同语境下的丰富意思来。这就说到了两个传统的第二个传统,即中国革命的传统,那就是将个人和祖国母亲连在一起,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革命的集体中才能得到实现。对于韦弥来说,大雁的意象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被体验的。韦弥为什么会把自己喻为孤雁?在韦弥的意识屏幕上有一段闪回式的叙述:韦弥和丈夫孟文起在解放初,从国外回到了祖国怀抱,他们曾经"飞翔在雁群中",而那时,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心里是安然的。从韦弥的意识或者也包括潜意识,是将自己和像母亲一样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感受、认同的。他们的安然在于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韦弥现如今的失落、不知道自己是谁,皆因为母亲消失了,自己才无所认同、无所归依。她回忆到自己曾经和丈夫孟文起,努力"把自己炼成干将、莫邪那样两口斩金切玉的宝剑,以披斩科学道路上的荆棘。剑是献给母亲的。可是如今剑在哪里?母亲又在哪里?"大雁离开了雁行后的痛苦如泣如诉。

第二个意象是虫子。韦弥在被人们斥责为大毒虫,回到家里看到丈夫孟文起吊死在厨房后,失魂落魄地冲出家门,摔倒在路旁,又受到冷漠的斥责,在神经质地追问"我是谁"的痛苦中投入湖水。在这个痛苦的体验过程中,和孤雁的体验联系的,是虫子消极痛苦的自我感知。或者说,因为如今自己成了虫子,而有了孤雁的断零体验。在韦弥的意识中,自己是一条大毒虫,何止是自己,"韦弥看见,四面八方,爬来了不少虫子",这些虫子还发出了"咝咝"的声音,韦弥能听懂这"咝咝"的声音,它们说的是:"我--是--谁?"如果说,大雁由于在过去时态中是与雁群合而为一的,所以即便在韦弥现在时的断零体验中,也依然是肯定性的形象。而大毒虫,没有与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相联系,并且因为成为了大毒虫后而失去和雁群联系的可能性,所以是否定性的形象。韦弥对自己是虫子的想象,根源于中国文化传统里对虫子的认识和理解。从《辞源》中对"虫豸""虫鱼"溯源性介绍,可见出卑贱低微之义。"虫豸"除了泛指虫类小动物外,还有"斥骂之词"的意思,比喻下贱者。《新五代史-卢程传》中有:"据几决事,视环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虫鱼"一词,喻卑微。《金史乐志下-大明之曲》中有:"威震遐迩,化渐虫鱼"。5这些直觉性的理解和体验早已沉潜在韦弥意识深处。现在,当她已感到自己是离群的孤雁,自然将自己喻为虫子。大雁是飞翔的,而虫子是爬行的。失落的形象和现在的存在状态构成极大的反差,更加深了韦弥的"我是谁"的身份询问。

韦弥在心里虚幻出的大雁和虫子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身份的寻找和呼唤,是具有诗学特质的,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直觉感受得到。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韦弥的体验,会发现她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其背后的以自我归依为母体式的思维方式,将自我依附于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我是谁"是在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那里得到回答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中身、家、国的层层被包容、综合为一体的文化底蕴,看到这个文化底蕴对于她的心理生活中对于大雁和虫子意象构筑的缘由。大雁和雁群这两个连带性的形象组成的意象体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隐喻依据的。正如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中已经发现,许多中国古籍常常有逻辑与修辞的混淆,也就是表面看是修辞,其实是逻辑,特定的意识形态积淀而成的逻辑。他举了一个例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高辛勇认为:"这段话可分为两节,分别使用了上行与下行(上递与下递)的’联锁’或’层递’辞格,而且开始所标示的概念’天下’、’国’、’家’与’个人’不仅有层次的关系,也有’部分’与’全体’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概念上它们有’偏全’格的关系。如此它们彼此不仅有在实质上的关连,而且从命题上看后者是前者的先决条件或必备条件:’家’为’国’的成员,’成员’未治好,全体自然不能说’治好’。所谓’八条目’的重心其实在修身以及其下三项:正心、诚意、致知。"6

表面看是修辞效果,其实是中国文化内在逻辑的体现。在这样的文化逻辑中被熏陶的韦弥,自然极其依赖于国家、天下的认可,并以此获得价值认定。她把自己比喻为断鸿的大雁和虫子,也证实了现代修辞学的观点:除非我们不说话,只要说话,文化的印痕就在我们的"话"里。我们进一步可以说,除非我们不隐喻,只要隐喻,文化的印痕就在隐喻里。

如果说,我们前面探讨的主要是中国文化的远传统对于韦弥的大雁和虫子意象的影响。那么,我们进而要讨论的是中国革命的近传统对韦弥的大雁和虫子意象的渗透。中国革命传统强调信念,而"信念伦理"曾经支撑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韦弥和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信念伦理",主要内容是将自己的信念和祖国的前途、人民的理想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支柱。"向党交出一片真心","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党","一切由党来安排"等口号给予他们人生的归依感和稳妥的形态。这样的观念渗透在他们的血液里之后,一旦他们断了与"党"的联系,一旦当"党"不再安排他们的一生的时候,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进而可以说,痛苦主要来源于"信念伦理",可是在韦伯看来,信念伦理是不问后果的,它所能意识到的唯一"责任",是"盯住信念之火,不要让它熄灭"。而更可贵的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采取申时度势的态度,不但要求为自己的目标作出决定,而且敢于为行为的后果承担起责任。7从韦弥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我们可以再设问一下:"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除了和祖国联系在一起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别的独属于自己的内容呢?

韦弥对自己身份的问题的呼唤,是个时代性的问题,中虽然打破了韦弥们的幻想和精神支撑,但是她的意识形态依然是因循着文化革命前的意识形态,当时多元的文化价值体系和视角尚未建立。而不同时代氛围、文化背景、接受视野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本体论的文化身份,是个矛盾的多侧面的混合体,从心理学上说,存在一个时而激活此一种时而激活彼一种的对于群体的忠诚或身份的自我。至于激活什么?是以时代和理解而定的。韦弥的体验和认同,如今都已成为了历史,我们拉开一段时间距离后,感到了韦弥的局限,那些别的独属于作为人的权利和追求,在韦弥那里,或者进而说在隐含的叙述者那里,甚至在宗璞那里,在当时都是没有意识。这是历史的局限。我们也可以说,韦弥的询问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更主要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身份内涵的寻找及认同提出了问题。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认为,文化身份同时具有固有的"特征"和理论上的"建构"之双重含义。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也始终处于"建构"过程中,在知识分子自己的心理过程中。

这篇小说在第三人称叙事中始终聚焦于韦弥,常常是在韦弥的内视角中展开叙事,内视角有一种强大的感情牵引力量,夹迫着我们顺着韦弥的所感所思而前行。她的感受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作品的接受。事实是,文本中隐含的作者和主人公韦弥在诸多地方,视角是重合的,而这样的重合本身就可见出作者的时代性和她对知识分子身份内涵理解的局限性。在如是叙述视角里,韦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形象,在《我是谁?》之后的作品中成为一个参照,并且会在文化身份意识的开拓中,不断地产生出潜在意义来。

三、章永磷与韦弥所构成的"互文性"

我们愿意认为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章永磷与《我是谁》中的韦弥,构成一种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互文性8。文化身份是人寻找和确认的产物,是自我建构的结果。当然总是在特定的语境(历史时代)中的建构。张贤亮的小说写于1986年,时间上要晚于宗璞的《我是谁》七年。更重要的是张贤亮较之宗璞更少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积淀。

章永磷对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是能够独立思考,而不仅仅是寄托在和党、国家的联系上。诚然,这部小说以较多的篇幅描写了章永璘与黄香久的曲折,但是,当我们用章永璘寻求知识分子身份的内涵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故事时,会发现那不过是一个为了展示张永璘心理内容的框架或者说是背景。用佛克马的话说,"这两者之间的张力看来是绝对真实可靠的,而且起到了充当文本的主要构成原理的作用。"佛克马认为,应该用"腐败的政治和真诚的政治理想"的对立来阐释章永璘的个人体验。9我以为有道理,正是在这样的对立中,章永璘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理解得到展示。

展示的是什么呢?在章永磷和黄香久的婚姻构成一个外在风雨的避难所,章永磷在黄香久的怀抱里从半个人变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后,章永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本性再次显示。他进一步认识到:"维系我们的,在根子上恰恰是激起的需求,是肉与肉的接触;那份情爱,是由高度的所升华出来的。离开了肉与肉的接触,我们便失去了相互了解,互相关怀的依据。"他对大青马说:"所以我想走了!我渴望行动,我渴望摆脱强加在我身上的羁绊!费尔巴哈长期蛰居在乡间限制了他哲学思想的发展;我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看看!""我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我要听到人民的声音,我要把我想的告诉别人。"章永璘这些话的内在逻辑是:作为知识分子,在的满足中和异性的维系,毕竟是暂时的外在的,而思考的自由、追求更高的精神的归宿,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才是知识分子的本质性特征的体现。他意识到,黄香久所布置安排的小家庭的舒适的氛围,是能麻痹人的思考、进取和对更高理想的追求精神的。形而下的现实束缚了形而上的思考。离开黄香久,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自己的超越。更潜在的逻辑是,和"腐败的政治"相对应的是"真诚的政治理想","真诚的政治理想"是一个可以置放各种内容,甚至迥然有别的内容的筐。真诚的政治理想,在章永璘那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现实中极左政治路线的反对、批判,他说,这样的现实已经快到底了,"我总觉得会有一次运动,一次真正属于人民的运动"。章永璘的政治理想,还含有对真正的人的意义的追求,"生活难道仅仅是吃羊肉吗?"的质问正是他思索的痕迹。从他的"真诚的政治理想"对现实的反思性、批判性,我们能看到文本里隐含的作者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设想和定位,已经脱离了单纯和"祖国""母亲"相联系,而进入到对知识分子是外在于政治的具有独立追求和思考的群体的确认。这比宗璞的《我是谁?》的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的定位要进步的多。

章永璘的行为和对人生的理解中已经有西方文化的因素,大青马、马克思等与章永璘的对话,充满着诸如人的创造力依赖人的生命力、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人都有自己的权力等观念,马克思甚至论证说:章永璘应该设身处地地为黄香久想一想,并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黄香久,既然自己没有尽到作丈夫的责任,就无权谴责黄香久。而章永璘也接受了这些西方的西方文化观念。知识分子身份的内涵在章永璘的人生体验中不断地被建构着。

从章永磷对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定位,可看出东西方观念的交融和相互借鉴,相对于传统,有了更多的建构的成分。

四、身份认同的复杂与描写空间的拓展

韦弥和章永磷各自对自己身份及这个身份特质的自我认识,呈现出诸多不同。首先,韦弥基本上在直线上将自己与国家、党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个人利益和权利依附于那个自己所属于的整体。而章永磷则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具有自由思想、追求自己个体性的权利。其次,韦弥的追求因为是直线性的,所以,她的心理感受也就比较单一,大致可以用痛苦、失落来概括。而章永磷由于既自认为是一个知识分子,同时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男人,创造性与男性的觉醒和能力是同在的,当他得到男性能力之后又力图突破婚姻的束缚,他的感受和追求呈现出多个侧面。因为有较多的层次,所以他的自我身份认同的寻找和确认,就成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这一系列心理过程外化为一系列行为,必然引申出一系列的伦理学悖论。而在《我是谁?》中的韦弥那里,则不会出现如此复杂的伦理学悖论。悖论可以看成许多有道理有存在价值的东西的相互冲突,有所得,有所牺牲,影响到人的心理的矛盾困惑,难以选择。所以,从叙事伦理学来看,叙事性作品的艺术魅力恰恰来自于不同伦理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伦理悖论的展开是艺术描写空间的开拓的资源。我们从对章永磷的心理分析中可以体味到这些悖论的价值。

比如,在章永璘脱离黄香久,章永璘在道德上得到的必然是否定性评价,而他对更高人生境界、知识分子的社会性和人类性责任的追求却又是有意义的,在创造伦理学中将得到肯定性评价。牺牲一种价值,为的是另一种价值,这是两个伦理学体系,互相无法评价,但却由章永璘这个个体来承担,章永璘是悲剧性的,用别尔嘉耶夫的话来说,就是"人被迫成为残忍的,如果他为了一种价值而必须牺牲另外一种价值,为了一种善而必须牺牲另外一种善,比如,为了祖国或为了社会真理的斗争而牺牲近人,为了科学、艺术创造而牺牲爱国主义或社会的活动,或者相反。"10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悖论也在章永璘的身份寻找和认同中有所表现。章永璘是如此地被他所追求的目的所吸引,那目的包含对人的解放,包含对一个更人道、更有人性、人的爱情能够得到最大实现的社会的追求。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使用了可能的一切手段,包括开空白介绍信,和黄香久离婚,为了和黄香久离婚,特意以不断提及黄香久曾经和曹书记有过一事,激起黄香久的愤怒。而这些手段,是与他所追求的目的南辕北辙的。章永磷的悲剧是,他所实践的是非真理和对活生生的人的残酷迫害,"为的竟然是这样的目的,它们被认为是必要的,但在实现目的的道路上,这些手段已经开始掩盖目的。生活的虚假的就如此地形成了,伪善出现了,这个伪善已经不被认为是恶,而被认为是义务。"11别尔嘉耶夫是从目的和手段的一般伦理学角度而言的,但是作为我们思考章永璘挣脱黄香久及其婚姻,思考章永磷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中的悲剧性,是很有启发的。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中,单一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东西方文化冲突及结合,引起的艺术效果,何止是人物的心理深度不同,相应地也引起开拓出不同程度的文学描写空间。是否可以说,身份认同所含有的层次越丰富,可描写的空间就越大。仅仅从这个角度说,多元文化的宏阔视野对文学也是有价值的。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7页

2此处关于"宏隐喻"和"微隐喻"的思想借鉴了季广茂的《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此处的"意象"概念所依循的为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1998年第2版

4关于大雁以及相关的几个词,所引材料来自《辞源》相关条目。

5见《辞源》相关条目

6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第79-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思想来自马克斯·韦伯。见冯克利:《时代中的韦伯--代译序》,转引自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8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8所谓"互文性",是指任何一部文学文本"应和"其他的文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秘的引证和隐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的代码和惯例的一种共同积累的参与等。

9参见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第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写艺术论文第3篇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1]张炬.北宋书论与画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03)

[3]肖鹰.青春偶像与当代文化[J].艺术广角.2001(06)

[4]时宏宇.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现代阐释[J].齐鲁艺苑.2003(01)

[5]余颖.Agora--广场精神的复兴[J].规划师.2002(11)

[6]秦军荣.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

[7]张宁.文化主义与意识形态幻象[D].武汉大学2011

[8]顾萍.浅谈对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自律与他律的理解[J].皖西学院学报.2002(03)

[9]周小仪.“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外国文学.2002(02)

[10]陈刚.阿多诺对当代美学的意义[J].文艺研究.2001(05)

[11]伽茨,金经言.关于自律美学的若干批判性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02)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雅妮,刘海.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1)

[2]卫华.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求索.2010(05)

[3]刘海.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文艺争鸣.2011(17)

[4]刘海.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人文地理.2011(03)

[5]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03)

[6]陈剑澜.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江苏社会科学.2010(06)

[7]刘海.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长江学术.2010(04)

[8]杜吉刚.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9]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东方丛刊.2007(04)

[10]杜吉刚.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红.在“艺术”之外思考艺术[J].文艺研究.2005(01)

[2]张相轮.当代审美文化发生发展的自律和他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04)

[3]陶巧丽.在先锋与自律的艺术之间[J].艺术界.2006(02)

[4]沈语冰.现代艺术研究中的范畴性区分:现代主义、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J].艺术百家.2006(04)

[5]施立峻.艺术自律性与当代中国语境--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美学的艺术自律性原则理论出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6]宋世明.“为艺术而艺术”:一场审美现代性的扩容运动[J].求是学刊.2006(03)

[7]吕景芳.自律与他律--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01)

[8]XUFa-chao(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认识、游戏与想象--对文学功利性问题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04)

写艺术论文第4篇

    文摘要素缺失,信息传递受阻。为了适应网络检索的需要,无论是中文论文文摘还是英文论文文摘,国内外学术刊物大多推行论文摘要撰写“四要素”模式,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1]。大量有效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完整、集中地反映学术论文之精髓。然而,经笔者仔细观察,许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因缺失了某些或某个要素,使得他们的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要么文不达意,让人读后犹如云里雾里,不知所曰,要么完全与其中文摘要意思相悖。用论文摘要的“四要素”来检测,一些学生论文的中文摘要完全符合标准,它包含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当转换到英文时,该论文英文摘要就放了主语缺失和部分含义缺失的严重错误。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汉语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英语句子建构在形式(或主谓)主轴(formpivotorsubjectpredictpivot)上[2]。也就是说,虽然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汉语强调的是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是明确的;而英语句子特别强调句子结构,绝大多数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这就要求在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注意句意的转换,学会抓找中心词。而该学生没能做到这点,他只是将一些中文实词用英文简单堆砌就以为可以说明问题。人称代词指代混乱,引发理解歧义。由于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表现在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人称代词的指代混乱,而在以讲求科学性、严谨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一旦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就会使该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大打折扣,读后给人混乱的感觉,进而影响到整篇论文的学术含量。时态语态含混不清,难以让人理解。时态和语态的应用是大多数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英文摘要遇到的一大难题,他们不知何时该用何种时态和语态。通过研究不难发现,他们所撰写的论文英文文摘,有时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几种时态杂乱交错,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而笔者通过对艺术类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翻译发现,艺术类论文摘要中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偶尔也会出现完成时。而语态方面多用主动语态取代传统的被动语态。它们的功能也很明确,即,一般现在时(偶尔有现在完成时)使用于摘要的目的与结论当中[3]。在表述方法时,因主动语态叙述显得亲切,自然和爽直,故目前国内外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中,使用主动语态多于被动语态,以便于读者理解。

    艺术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撰写偏误的纠正策略

    在艺术类研究生英语课上,教师首先须向学生强调学会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是研究生英语学习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技能。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教师应适时讲解写好学术英文摘要的重要性,以让学生明白研究生英语学习不再是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延续,也不是为通过学位外语考试而学,它比本科生英语更具挑战性和学术性,促使研究生转变英语学习观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从而提自己的撰写水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使研究生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水平。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例如可向学生循序渐序地介绍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重要性,论文摘要的类型、论文摘要的基本内容和论文摘要的常见文体以及如何撰写论文英文摘要等内容。教师还应适时地挑选一些书写规范、代表性强的论文英文摘要作为范文进行分析讲解,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待学生已具备一定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动手来进行写作实践。之后,从学生写作练习中挑出写得较好和写得较差的摘要,采取匿名方式进行讲评,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得到提高。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能力时,教师还应时时注意对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可通过让学生相互找出并改正写作中存在语病偏误的方式,达到强化其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目的。当学生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后,鼓励他们尝试着将论文投向一些艺术学学术刊物,以检验学习成效。一旦文稿被采用,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有更大的信心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向着更高的英语学习目标迈进。

写艺术论文第5篇

文摘要素缺失,信息传递受阻。为了适应网络检索的需要,无论是中文论文文摘还是英文论文文摘,国内外学术刊物大多推行论文摘要撰写“四要素”模式,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1]。大量有效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完整、集中地反映学术论文之精髓。然而,经笔者仔细观察,许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因缺失了某些或某个要素,使得他们的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要么文不达意,让人读后犹如云里雾里,不知所曰,要么完全与其中文摘要意思相悖。用论文摘要的“四要素”来检测,一些学生论文的中文摘要完全符合标准,它包含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当转换到英文时,该论文英文摘要就放了主语缺失和部分含义缺失的严重错误。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汉语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英语句子建构在形式(或主谓)主轴(formpivotorsubjectpredictpivot)上[2]。也就是说,虽然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汉语强调的是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是明确的;而英语句子特别强调句子结构,绝大多数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这就要求在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注意句意的转换,学会抓找中心词。而该学生没能做到这点,他只是将一些中文实词用英文简单堆砌就以为可以说明问题。人称代词指代混乱,引发理解歧义。由于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表现在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人称代词的指代混乱,而在以讲求科学性、严谨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一旦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就会使该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大打折扣,读后给人混乱的感觉,进而影响到整篇论文的学术含量。时态语态含混不清,难以让人理解。时态和语态的应用是大多数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英文摘要遇到的一大难题,他们不知何时该用何种时态和语态。通过研究不难发现,他们所撰写的论文英文文摘,有时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几种时态杂错,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而笔者通过对艺术类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翻译发现,艺术类论文摘要中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偶尔也会出现完成时。而语态方面多用主动语态取代传统的被动语态。它们的功能也很明确,即,一般现在时(偶尔有现在完成时)使用于摘要的目的与结论当中[3]。在表述方法时,因主动语态叙述显得亲切,自然和爽直,故目前国内外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中,使用主动语态多于被动语态,以便于读者理解。

艺术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撰写偏误的纠正策略

在艺术类研究生英语课上,教师首先须向学生强调学会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是研究生英语学习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技能。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教师应适时讲解写好学术英文摘要的重要性,以让学生明白研究生英语学习不再是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延续,也不是为通过学位外语考试而学,它比本科生英语更具挑战性和学术性,促使研究生转变英语学习观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从而提自己的撰写水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使研究生提高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水平。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例如可向学生循序渐序地介绍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重要性,论文摘要的类型、论文摘要的基本内容和论文摘要的常见文体以及如何撰写论文英文摘要等内容。教师还应适时地挑选一些书写规范、代表性强的论文英文摘要作为范文进行分析讲解,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待学生已具备一定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动手来进行写作实践。之后,从学生写作练习中挑出写得较好和写得较差的摘要,采取匿名方式进行讲评,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得到提高。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能力时,教师还应时时注意对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如可通过让学生相互找出并改正写作中存在语病偏误的方式,达到强化其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目的。当学生论文英文摘要撰写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后,鼓励他们尝试着将论文投向一些艺术学学术刊物,以检验学习成效。一旦文稿被采用,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有更大的信心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向着更高的英语学习目标迈进。

结语

写艺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远则近,近则远”的理义,同时驳斥了对超级写实主义的某些曲解。最后以“新形式的拓展”和“技术趣味的新境界”说明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所在。

一、“远则近”、“近则远”释义

超级写实主义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一种艺术形式,并非如某些艺术评论所说的是单纯追求视觉刺激。

确切地说,超级写实主义首先是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自塞尚以来,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各自有其不同的艺术主张,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取向,那就是——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但当艺术作品逐步递进到纯抽象的“无形”甚至“空无一物”时,艺术家们重新面对空白的画布,不得不开始新的思索和探究,绘画艺术还将走向何方?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级写实主义理论家理查德·马丁在1974年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目录上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画派。他这样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一个物体如果被注入太多的解释和情感,这种解释和情感就会远离它的真实面貌,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跟它保持一段距离,物体的真实性和本质才能显露”,马丁把这种创作规律归结为“远则近,近则远”。“远则近”规律适用所有远离客观物象的外在形式而重主观表现的艺术手法。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曾为波嘉尼小姐作了一尊铜铸雕像,他在完成这一雕像时,并没有采取写实手法或古典造型来刻画对象,而是突出其主要特征,抓住对象大眼睛、椭圆形脸蛋的特点,并用手托腮的动作加以夸张和简化,加强了线的形式感以及形的流动感,表现出这位女画家深沉、诗意的个性。作品在再现这一形象时,以变形、抽象、简约、概括的艺术手法替代了传统的造型方法,从形象再现上看似乎离对象远了,但实际上却更深刻地再现了对象的个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尊雕像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使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远则近”规律在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康定斯基曾说:“抽象比具象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抽象艺术离开的只是自然的表皮,达到的却是宇宙性的规律”。

“近则远”规律则可恰如其分地用于概括和解释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创作主旨和艺术面貌。当我们观看一个物象时必须与它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站在合适的对焦点上,物象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太远易模糊不清,太近则会在视觉和生理上产生一种新的陌生感,当我们由照相机镜头向外看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如果离物象过近,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物象本身,而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并且会引起不同感官的复合式刺激和联想,此时这一物象所涵盖的意义将远远超出它作为人们心中某一惯常形象的意义。

在此,我们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的作品《肯特》为例。艺术家采取的是顶天立地式的满幅构图,单是人物的头部特写便占据了画面的5/6,颈部、肩部缩略至不到1/6的面积,比一般的肖像照片构图更为饱满,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这幅画原大为100cm×90cm,从面积上讲比普通的六寸人物照片(12.5cm×8.5cm)大85倍左右,即使与真人相比也大出了3倍至4倍。所以,当我们走近他的作品时,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整体的头像,而是经过数倍放大的某个局部细节的精微再现。这就犹如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一个迥然不同却又与我们的世界并存的微观世界时的感受一样,我们惊异地发现另外一个——是我们自身却又不同于我们自身、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的世界。这便是近距离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近则远”浅层面的规律的理解。我们认为他是在用一种“离对象最近的方式”来描绘对象,但观者面对画面时却似乎与物象原型离得更远了,仿佛走进了虚渺的幻境。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观者全新的视觉满足和心理联想。

然而,仅以此来理解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还略显肤浅,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而具有的艺术价值还值得我们深究。

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

“新形式的拓展”以及“具象中的非具象性”是“超级写实绘画”价值体现的两个主要方面。

写艺术论文第7篇

论文题目:官渡古镇滇剧传习馆的传承形态研究

一、选题背景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聚集区,而滇剧是云南的省粹,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剧,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警示着我们滇剧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艺术人类学理论认为,艺术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是艺术与人的关系,关注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承载的作用、价值和意义。①可以说艺术是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滇剧作为戏曲艺术的一个门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有很多地方戏剧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发展传承的困境显而易见,而滇剧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发展境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热潮,除了官方性质的保护之外,民间私人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2014年4月26日,“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在昆明官渡古镇正式落户,在滇剧艺术自身发展和官方保护不理想的状态下,传习馆竭尽所能,为滇剧传承做些实事,做些好事,都是值得我们赞扬和称道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学者对滇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滇剧本身的戏曲技艺性研究上,虽然有些也涉及到滇剧的传承与保护,但是论点和论述过于空洞和宽泛,多集中于讨论滇剧保护的大政方针上,缺少对于滇剧保护的实际研究,也缺乏艺术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滇剧的传承需要一个组织,一个载体,而官渡滇剧传习馆顺应了滇剧在当下的发展要求,笔者不敢肯定传习馆能够对滇剧的传承起到多么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传习馆能够起到示范作用来彰显私人戏曲传承社团对于戏曲传承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正值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之际,笔者把官渡滇剧传习馆对滇剧的传承作为自己的论述中心,从现实意义角度来谈,我们可以把传习馆作为官渡滇剧传承的载体,在传习馆的组织下通过对构成人员的管理、对剧目有组织的演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对自身组织机构的完善等使滇剧能够得到原真而系统的传承;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笔者的选题能够丰富关于滇剧传承的理论研究,提出保护滇剧的不同解决思路作为滇剧研究者的参考。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对于艺术人类学的定义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就艺术人类学这个概念的表面意义来说,好像是艺术学与人类学两学科的整合与交叉。在笔者看来,艺术人类学是艺术学与人类学在研究中的相互交叉与互动,我们可以借用人类学的方法与视角来研究艺术,通过不同学科的合力研究来促进艺术人类学的蓬勃发展。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和眼光是具有全球性和全人类性的。当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艺术人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人。笔者对官渡滇剧传习馆的调研,是运用了艺术人类学中的田野民族志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通过田野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志,对滇剧传习馆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也更加说明了艺术人类学是以实践为价值取向的。通过对传习馆的实地考察,并且通过借鉴相关的文献,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进行民族志的撰写。所以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调查结果,田野工作是形成民族志的前期调查搜集工作。

社会学是关注社会、关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关注社会和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社会学的理论结构包括功能主义理论、进化理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结构理论。互动论包括符号互动论、社会互动论、象征性互动论等多方面的互动,而符号互动论主要是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官渡滇剧传习馆的研究就是通过对主体中的个体进行细微的描述,来表现这个群体的动态。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就是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当中包含了言语、文化、社会制度等等。在官渡滇剧传习馆这个场景之中,人与人之间无处不存在着这种互动关系,笔者也曾多次亲身体验了这种互动过程,为传习馆传承形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于这篇毕业论文而言,笔者除了查阅大量严谨而科学的文献资料外,还通过田野民族志的方法来记录和研究官渡古镇滇剧传习馆对滇剧的传承,具体来说就是对传习馆的演员进行个人访谈,同时还访谈到官渡滇剧传习馆周边的群众,通过笔录的形式记载下来,再与文献资料相互整合,充分确保一手资料与书报文献的客观准确性。概括说来,笔者通过文献收集、田野调查、个人访谈的方法为本篇论文的写作提供素材,充分运用艺术人类学中的亲历性与在场性来全面体会和感受官渡滇剧传习馆对于滇剧传承的意义。

就本文的结构框架而言,笔者抓住论文的写作重点,把传习馆的传承形态作为整篇文章的写作中心,其他部分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个写作中心。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对传习馆的基本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让读者对传习馆有一个基本认识。对传习馆成立过程的概述,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其产生的合理性;对传承管理的概述,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其运作与传承所具备的基本条件;通过与其他滇剧传承团体的比较来显现官渡滇剧传习馆的自身传承形态。对于传习馆传承形态这一写作中心的论述,笔者主要从滇剧传承主体资源、滇剧人才培养、滇剧传承运作的具体路径三方面着手,尽可能全面剖析官渡滇剧传习馆的传承形态,以体现出传习馆对滇剧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强传习馆对滇剧传承的作用,本文最后一部分从外部经验借鉴与内部结构优化两方面来论述传习馆传承形态的完善,目的在于使滇剧传习馆的传承更加科学、有效。由于笔者先前所学专业的限制,自上研究生开始才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所以从论文的结构上来讲难免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与读者见谅。

五、写作提纲

摘要3-4

Abstract4-5

导论8-13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8-9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0

(三)写作素材来源和结构框架10-11

(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11-13

1.理论依据11-12

2.研究方法12-13

一、传习馆的基本概况13-22

(一)传习馆的成立13-15

1.成立背景13-14

2.成立过程14-15

(二)传习馆的管理15-18

1.运作资金支持15-16

2.管理者的角色职能分工16-18

(三)当下观众对滇剧的审美需求18-19

(四)滇剧传承团体的比较研究19-22

1.滇剧传承团体的基本概况19-20

2.不同团体滇剧传承之比较20-22

二、传习馆的传承形态22-40

(一)滇剧传承主体22-26

1.传习馆滇剧表演人才的个案描述22-25

2.传习馆滇剧人才的待遇25-26

(二)滇剧人才培养26-30

1.传习馆滇剧培训班26-29

2.传习馆滇剧培训班的传承作用29-30

(三)滇剧的传承运作30-35

1.传习馆的日常排练和演出30-31

2.传承运作特点31-35

(四)滇剧的传承内容35-40

1.演出剧目35-38

2.滇剧声腔技艺38-40

三、传习馆传承形态完善40-47

(一)外部经验借鉴40-42

1.田丰传习馆的经验总结40-41

2.“杨丽萍模式”的经验总结41-42

(二)内部结构优化42-47

1.寻求政府扶植,增强体制保障42-43

2.完善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质量43-45

3.扩大宣传路径,扩展演出形式45-47

四、结语47-49

致谢49-50

参考文献50-52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一、著作

1.[英]马丁·丹斯考姆著,杨子江译.做好社会研究的10个关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英]罗伯特·莱顿著,李东晔,王红译.艺术人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魏美仙.生活与舞台的互文——云南沐村旅游展演艺术的个案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M].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5.傅谨.戏班[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6.张发颖.中国戏班史[M](增订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7.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8.黄映玲.云南滇剧花灯发展年度报告[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9.黄映玲.云南滇剧花灯文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0.黄晓萍.大官渡[M].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二、期刊

1.杨山.滇剧传统戏导演艺术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1(4)

2.杨山.滇剧表演艺术特征初论[J].民族艺术研究,1988(1)

3.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4.徐晴.滇剧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J].戏剧艺术,1993(2)

5.李荫厚.四大声腔与滇剧源流[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0(6)

6.张应华.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2006(5)

7.夏月、朱恒夫.锡剧民间戏班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艺术百家,2005(1)

8.桃木殳子.滇剧——红土地上的文化瑰宝[J].青年与社会,2012(2)

9.黄映玲.关于保护和发展以滇剧花灯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戏剧的几点建议[J].民族艺术研究,2008(4)

10.顾峰.改良、改进、改革——滇剧发展三部曲[J].民族艺术研究,1988(2)

11.夏德金.论滇剧的继承与创新[J].艺海,2011(12)

12.蔡毅.关于繁荣发展滇剧花灯与地方戏的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13.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

14.王立芳.民间艺人视野中的向上流动_以吴桥杂技艺人为例[J].四川戏剧,2009(5)

15.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16.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17.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8.魏美仙、陆定福.“围城”内外——艺术人类学研究散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1)

19.李建军.田丰模式的影响与评价——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歌海,2012(2)

20.明跃玲.民间艺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再现——湘西民间艺术的人类学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4)

21.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J].人文讲坛,2005(1)

22.尹建宏、江东.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原生态情结与时代变革——从杨丽萍的艺术创作说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1)

23.陈鹏、王延卿.杨丽萍身后的传习馆[J].瞭望,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