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区规划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7 16:45:30
社区规划论文

社区规划论文第1篇

1.1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治理的创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的全面普及,使得中国社区建设初步完成了信息化改造。在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城市网格化建设以街道、社区、网格为范围对象,通过对社区地图、房屋、楼栋、人口、党建、安全、纠纷等民政和治安信息的数字化,实现即时、联动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尤其是对社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社会治安等事件实现了即时监察、调整与治理,并通过构建不同角色模块和打造互动平台,为社区居民与各级管理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不同等级社会管理部门与同一等级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处置,及时听取社区居民意见与建议,反馈社情民意。社区网格化管理,运用技术化手段将被动、分散式管理转化为主动监测、系统式管理,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在公众参与、多方互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也是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包括:通过社区管理综合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社区基础信息的电子化,为社区智慧化管理和社区聚合服务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细化了社区管理单元,虽然单元划分未必完全合理,但管理网格的细分仍为社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借鉴和支撑。社区管理人员得到一定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包括上级职能部门、居委会、物业委员会、网格管理人员等均进行了信息化技能实践,积累了相关经验。

1.2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问题

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社区基层管理的手段创新,虽然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智慧社区建设打下一定基础,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也是下一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提升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

1.2.1重管理轻服务,智慧化程度有限

社区网格化建设核心是面对社区管理者建立的,实质是针对民政信息、安全信息、矛盾纠纷解决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居委会作为行政基层组织的代表,行政化偏向仍然较重;社区网格化建设重管理而轻服务,社区的服务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社区居民主动性与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但随着政府组织机构作为社区建设单一主体地位被逐渐打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开始增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的信息化与智慧化建设亟需实现从面向管理者向面向多元主体,尤其是居民的转变。但社区信息化服务多以天气、停车、限行等简单化、静态信息为主,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为此要从居民实际需求着眼,从居民时空间行为分析入手,提供满足社区居民切实需求的服务,实现从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向智慧社区服务模式的转化。

1.2.2重空间划分,人本社区建设不足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际是以空间为核心的人、地、事、物、组织的静态管理,社区网格往往由社区管理者根据空间面积、人口数量等标准进行划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简单化弊端,且以静态管理为主,缺乏合理科学的网格划分手段和技术,导致社区网格化管理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缺乏对与人相关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及时提供针对。且空间划分往往依照社区物理空间内的楼栋分布,未考虑社区内部空间与社区周边设施存在紧密的关联,很少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进行目标定位,未能实现以空间为基础到以人为基础的转变,社区人本化建设不足。

1.2.3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社区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建设内容与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社区网格化建设有指导性文件,但具体执行方法差异较大,且缺乏建设标准的约束与支撑及统一的建设规范引导,使得中国社区网格化建设较为混乱,难以在更高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快速集成管理,不利于社区服务业务的推广和第三方服务接入,最终阻碍了社区信息化进程。目前,社区网格化建设多侧重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信息系统滞后、数据库建设缺乏,缺乏专业的系统维护和升级。虽然重视社区信息化硬件建设,但单一化静态电子展牌对社区居民信息服务很有限,其他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其他终端设备的配套与衔接,各网格之间的信息缺乏联动。

2.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框架

2.1从网格化管理走向智慧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居民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建设奠定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但网格化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进一步提升;而智慧社区建设则为社区管理与服务新一轮改革和提升提供了契机。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有力地推进了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而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细胞,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北京西城区、上海陆家嘴、广州天河区等地区相继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示范试点,并先后颁发了一批不同层次的建设指南。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初步奠定信息化基础但尚未全面深入铺开时,智慧社区建设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热潮,但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智慧社区建设缺乏衔接;虽然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智慧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中国目前开展的智慧社区建设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基础,且缺乏统一的建设模式。因此,今后智慧社区建设亟需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克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弊端,建立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技术标准,充分利用智能监测终端、信息推送终端等智能终端,变社区静态管理为社区动态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建立了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等多角色主体服务网络端口,社区居民通过百姓互动平台及时反馈建议和意见。社区网格化管理建有公告管理模块、个人通知管理模块、短信管理模块等模块构成的信息平台,以及网格以内发生民众矛盾纠纷与社会治安等事件主动上报与调处整治的社情民意平台。智慧社区建设应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已有成果,建立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主体由社区管理部门向社区居民的转变,形成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多主体互动模式;通过社区范围内及社区周边摄像头、家居、环境监测设备、管线监测设备、一体化服务设备和社区居民的移动通信、位置感知设备等实现社区各层面数据的动态感知;依托社区网格划分实现各个网格或微空间不同感知设备的建设和管理,强调社区网格的微观监测与管理和网格之间的动态关联。将社区划分为网格进行管理和服务,有利于社区基础设施和感知设备的建设与布局、感知设备反馈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有利于社区服务的合理配套和实施针对性的服务。

2.2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倡导人本理念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最小建设示范单元,其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建设逐渐成为建设的核心方向,而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社区环境、社区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重点。智慧社区建设推动了现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的深入发展。智慧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核心,依托社区管理网格化建设,以社区动态规划为指导,通过移动互联设备感知、多网融合和数据抽取—转换—加载(ETL),利用智慧社区聚合服务技术、智慧社区居民自主与互助服务技术、智慧社区本地化第三方服务集成技术和智慧社区设施与环境监测技术,实现智慧社区精细化服务,并通过国家颁布的智慧社区建设指标与评价体系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水平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的不断提升。

2.2.1社区管理的智慧化实现

(1)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建设成果

社区管理的智慧化应充分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已有基础,打破传统基于空间的治理思路,从居民行为分析出发,实现社区管理网格的科学划分,向以人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变。居民社群日常行为早已冲破了社区的物理“围墙”,往往依托社区周边各类设施供给,不同居民个体或居民社群的日常空间会经常出现空间重叠和共享,即社区生活圈。高时空精度的居民行为数据是测度社区生活圈合理范围和进行社区生活圈规划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区居民时空间行为和社区周边设施利用状况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获取和整合。基于居民时空行为特征,用海量数据挖掘、地理计算、智能分析、地理叙述等方法科学测度社区生活圈,将社区周边合理范围纳入社区规划的边界,将社区规划聚焦社区生活圈规划,动态科学地划分社区网格,了解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制度基于不同网格、不同人群、不同行为的社区治理方案。

(2)从社区网格化管理到社区智慧化管理

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基础和网格化框架,在网格的智慧化再识别与确定边界的基础上,通过各个网格内移动互联的感知设备进行设施、人口、环境、行为、健康等等社区相关的监测信息数据,借助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网融合技术实现社区数据的传递与汇聚,运用多网格综合服务统一接入技术、面向主题的服务聚合及服务管理技术、多网格综合服务多渠道统一受理技术等社区管理网格化技术、社区居民自主和互助服务技术等社区服务精细化技术,并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基础上搭建基于网格的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人口、设施、环境、物业、停车、能源、管线等核心内容的网格化管理,和智慧家居、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出行、智慧缴费、智慧家政、信息等智慧社区精细化服务。在建立社区规划动态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和社区服务精细化的技术标准体系下,实现智慧社区规划、管理与服务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耦合互通和无缝对接,解决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促进社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首先,社区网格的划分不应单独依据人口、建筑或空间面积等静态信息进行划分,而应充分结合“人”本身的群体特征与行为特征。具体而言,社区设施、社区管线等静态社区管理网格的划分可以依据设施空间布局、空间面积等进行划分,但与人相关的商业服务、养老服务、文体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交通信息服务等动态社区服务网格具有动态性、复杂性,且往往超出社区的物理边界,因此动态社区服务网格划分应充分考虑人的群体特征和行为特征。其次,基于社区静态网格和动态网格划分的智慧化,在不同网格内通过标准互通共融的时空数据监测与采集技术、多网格数据无线采集技术和智慧社区设施与环境集成监测技术等进行精细化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多网格时空数据集成和挖掘,并结合多网格综合服务统一接入技术和智慧社区本地化第三方服务集成技术,实现数据转化、集成和挖掘;进而利用智慧社区聚合服务技术、智慧社区居民自主与互助服务技术,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建立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通过决策支持与个性化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服务的动态化、精细化和智慧化。

2.2.2社区服务的智慧化实现

(1)以日常生活的地理学为知识基础

社区服务的智慧化应从人本理念出发,基于对居民时空间行为模式挖掘和需求分析,整合社区生活圈与城市尺度范围内设施供给的时空信息,对社区生活圈范围内的设施进行时间规划,为居民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社区居民行为的高效、低碳、健康引导。日常生活的地理学提供了一套实现社区服务智慧化的理论与方法,其核心为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强调行为的时空间制约,而行为地理学则强调行为的主观偏好与选择,两者的相互补充,不断充实了日常生活的地理学研究框架。随着与移动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一方面,推动了社区建设的公众参与,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规划编制与社区设计方案,和对社区管理服务反馈建议,提高了社区自治与参与度;另一方面,基于定位技术使得社区居民时空行为动态数据监测与捕捉成为可能,通过行为数据生成的自动化、共享化与智慧化,以及时空行为模式分析与需求挖掘,实现社区服务的智慧化,这也是社区服务待开发的重点领域。

(2)社区服务智慧化与行为引导

传统的社区规划以社区物理空间为内容,以物质规划为核心,仅仅侧重社区内部设施布局与功能优化,社区静态规划没有充分考虑社区居民主体性特征,而社区动态化规划是社区服务智慧化发展的基础。社区动态规划以人为核心,是基于居民行为的日常生活地理学研究与规划的结合,将社区生活圈作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空间范围,通过社区生活圈内设施时间规划与有效调控,并结合行为与空间相互作用机制解剖和居民需求挖掘,提供面向居民的服务引导,实现社区服务的智慧化。一方面,通过服务设施的时空供给与调控实现行为与设施时空关系耦合。社区居民生活的时间维度表现为以人为主体的个人时间利用和以物为主体的设施(商业服务、医疗、养老、公共交通、停车等)时间利用,设施时间规划以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空间作为规划对象,将设施时间利用状况与居民的移动—活动行为和设施时空间利用状况相匹配,从时间维度实现社区内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社区设施时间规划的范围不应局限于社区物质空间内部,还应包括社区生活圈整个空间范围,如社区周边购物设施时间配置、工作地—社区错时停车等都是通过社区设施时间规划与调控实现社区服务的智慧化。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个性化信息服务,引导社区居民行为。研究社区居民长期时间尺度和短期尺度下时空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响应机制,剖析时空行为背后隐含的丰富内涵。在社区居民行为时空规律和需求偏好分析的基础上,遴选有针对性的信息及次序选择集,利用社区公告管理模块、个人通知管理模块、短信管理模块和其他智慧化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并充分结合无技术壁垒的第三方服务,通过短期行为引导和干预,形成长期惯常行为的改变,促进智慧、健康、低碳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时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讨论

在人本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更加关怀社区、关怀社区中的人,营造更宜居的社区环境、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因此,亟需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

3.1社区网格化建设奠定了社区信息化基础

但仍存在智慧社区建设硬件设施、感知设备不足,数据采集、整合与共享及平台建设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当前中国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应以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有成果,完善社区静态网格与动态网格划分及多网格间的有机耦合,通过社区管理网格化技术体系、社区服务精细化技术体系与社区规划动态化技术体系的对接互融,促进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

3.2社区管理与服务

中应更强调对人的服务,而日常生活地理学研究从居民时空间行为出发,通过居民行为与空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挖掘行为—空间互动机理,最终面向社区居民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调控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塑造智慧的社区生活方式,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3.3社区规划应突破社区物理空间

社区规划论文第2篇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的“富力泉天下”项目为例,探讨原生态山地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总结在山地社区的规划构思,并提出一些在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点。

2项目简介

2.1项目背景

山清水秀的从化位于广州市东北部,是广州“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休闲旅游业是“温泉之乡”从化主要的支柱产业。广州富力地产集团旗下广州德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富力泉天下住宅项目则位于广州著名的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内,东侧紧靠105国道,距离从化市温泉镇约1公里,距广州仅7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项目西望“妙境”风景区,天湖公园、流溪河森林公园、流溪河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温泉村等众星拱月环绕周边,是名副其实“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基地北临流溪河,沿河风景秀丽;南依18洞高尔夫球场、休闲运动气氛浓厚;东揽森林海,地块中部还保留一原生态山林,将被打造为项目的生态山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为本地块打造成为度假休闲居住小区赋予先天条件。项目总占地面积6420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4939平方米,项目早于2008年开发建设。

2.2规划设计构思

基于项目所在地块的城市区域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我们设想将城市化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因素有机整合,打造“离尘不离城”的家居生活,提出“打造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这一理念。和谐、纯净、韵律是我们描绘的叠嶂山峦的社区生活的理想图景,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无敌的景观视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项目保留地块中央原生态较好的山体作为规划小区的绿心,精心打造作为服务全区的“绿肺”山顶公园。居住组团总体布局尊重地形,以扇形布局为主,组团之间通过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隔。最后,设置通过一条12米宽的东西走向主干道依次串联各个住宅组团、休闲绿带及中央山顶公园,主干道两侧布置层次丰富、富有趣味的沿线绿化,构成横穿小区的绿轴。项目规划建设以双拼、联排、叠加住宅、11层小高层及18层高层为主的产品类型,户型面积从90-410㎡,多样化的产品为不同需求人士提供选择可能。项目容积率0.729,建筑密度20.9%,绿地率达到40.3%。同时,项目中部集中设置了充足的配套服务设施,使其提供最佳的服务半径,以满足休闲度假旅游人士的各种需求:规划设置5000㎡商业服务设施,SPA会所,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服务站,9班幼儿园、托儿所,肉菜市场,医务室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纯自然生态的大环境,它将以从化温泉镇的温泉品牌为依托,充分发掘青山绿水的天然景观资源,打造一个适宜休闲度假同时生活配套完善的低密度住宅社区。

2.3项目创新点

2.3.1尊重自然,对场地透切分析,打造原生态的山地住宅区在项目前期从山地建筑与山地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山地景观的环境原生性、视景独特性、生态脆弱性和情感认同性,归纳山地交通的特点,寻求车行交通、步行交通与山地环境,山地建筑结合的可能。同时在山地工程技术方面,从防灾、结构稳定、土方平衡等要求出发,研讨绿化、水文组织、边坡稳定及建筑防水的一些具体应对措施。力求创造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2.3.2灵活创新的设计手法,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规划设计结合基地不同的坡度起伏特征及地质条件,自由灵活进行布局:以中央“绿肺”山体为核心,以扇形形式布局组团,组团之间利用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割,有效分配景观资源,绿化率达到40%,实现了“屋在林中,屋在山中”的意境。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原始地形的具体条件,减少对场地大填大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手法设计建筑单体,使建筑与原有自然地形紧密结合,融为一体。2.3.3依山就势布置路网系统,创造独特的道路景观。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小区次干道结合地形及建筑组群,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之字路”、“爬山路”等多种形式体现山地住宅特色,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既是交通的动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使视线层层变化又串联一体,呈现多种类型的景色。

2.4项目科学技术含量

2.4.1新材料为了营造简约、现代、自然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时,使用了新材料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埃特板、镀膜玻璃、原地开采的岩石等。一方面节能材料经济环保,另一方面体现本地特色,与环境和谐统一增加归属感,使建筑处处彰显出自然,朴素,高品位的特质。2.4.2新技术区内住宅入口处均统一安装先进的豪华可视对讲系统,以及防盗门禁系统。2.4.3节地控制较低的建筑密度(20.9%),赢得大面积集中绿地,与组团绿地、道路沿线绿地一起“点-线-面”形成绿网,绿地率高达40.3%。停车系统尽量采用架空层停车或户内停车方式,同时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减少车位占用用地面积,节约城市用地;地面临时停车位采用绿化式停车位,通过植草砖的运用减少热岛效应增加小区绿量。2.4.4节水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特别安装了“雨水加收系统”。同时景观铺地材质上采用透水材料,充分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减少市政用水的比例,大大节约水资源。2.4.5节能建筑设计上采用镀膜玻璃以实现建筑节能目的。公共区域均采用节能灯具,既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又美观耐用和环保。

2.5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5.1项目的社会效益位于“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的富力泉天下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从化市流溪河沿线一个高端优质的休闲度假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居住环境质朴、清新、与自然有机融合,将带动周边生态人居生活形象的提升,是创造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式住宅小区和健康住宅典范,体现“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生活”的设计理念。2.5.2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构筑的望山、亲水、环林的养生式度假居住环境,以及区内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它将进一步强化从化温泉及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拉动和活化周边以“温泉”文化为度假品牌的旅游经济,顺应了从化市加快经济转型,打造温泉之都和产业绿谷的重要发展战略的需求!2.5.3项目的环境效益项目尊重地形,通过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建筑设计手法及灵活布置的山地路网,减少对原始植被的破坏,与从化“山清水秀”的特质所融合;景观设计上尽可能减少硬质铺装,营造微地形,创造更多的绿化面积;同时,项目设计处处体现节地、节水、节能的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体现。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综合评价比较

本项目立足于“温泉之乡”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大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分析使用人群对度假居所的需求,配套丰富的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题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非常注重周边独特环境的调研和场地分析,以现状原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场地改造为辅。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相比,本项目更注重与周边温泉镇区的配合,业态和服务配套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更有利于提升整个从化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形象;在场地设计上更吃通吃透,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的同时,还考虑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富力泉天下项目,必将成为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高端山地社区”的典范。

作者:梁影君 单位: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社区规划论文第3篇

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看,高新区内的居民将实现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是身份的转变,即由农民转为居民,安置区将结合新的居住模式,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参考,重新组建社区管理机构,逐步向城市社区管理过渡,实现“村改居”;另一方面是职业的转变,原住民失去了土地,从单纯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扩展到从第二、第三产业中谋取更多的收益,就业、创业成为必然选择。结合以上两个转变,遵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汲取城市社区的建设经验,充分借鉴目前新农村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和旧城改造区等居住区域的建设经验,本文提出“城乡统筹社区”的概念: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生活居民化、保障社会化、服务均等化和设施城镇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样板区(图1)。

1.1概念解读

从字面解读,城乡统筹社区由“城乡统筹”和“社区”两部分组成。首先,需要明确城乡统筹社区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其次,作为一种社区类型的规划,城乡统筹社区规划将居住功能建设放在首位,充分保障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因此其规划以地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如土地利用规划、设施配置规划)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规划,旨在通过对“物”的安排,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方便的活动与交流条件,最终形成一个生产与生活协调,充满人情味的开放、民主的新型社区。因此,城乡统筹社区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统筹内容:(1)社会统筹—重构城乡一体化的居住新体系。在居住与就业分布方面,打破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居住体系,以城乡非农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统筹协调农村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关系;在居住与配套建设方面,在延续现状布局、肌理和尊重农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推广现代化的农村住宅模式,而公共服务设施则根据城乡居住体系的不同层次予以确定。(2)制度统筹—推动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变。首先,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促进生产方式的改变;其次,以农村土地整理为先导,推进“撤村建居”工作;最后,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政策保障。

1.2规划目标

通过对城乡统筹社区概念的解读,结合安康高新区的实际,规划提出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的总体定位:兼具安康传统文化气质、共生和谐社会态度与现代生活品质的复合式社区。总体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区内移民搬迁安置及城镇化、保障性住房、产业区配套居住等居住功能为核心,集商务办公、品质商业、时尚生活消费和山水景观休闲等复合功能于一体,融精英阶层、普通阶层和大众群体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城乡统筹新社区。

1.3规划策略

在总体定位及规划目标下,城乡统筹社区规划策略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功能构建,包括“居”“业”“游”三大主题功能:①“居”—提供现代时尚的高品质社区;②“业”—提供职住平衡的工作岗位;③“游”—提供多元化、充满活力的休闲娱乐功能(图2)。(2)土地混合使用策略。规划将居住区、商业区、工作区及其他功能区进行混合布置、合理安排,既要加强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彼此间的不利影响,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图3)。(3)社区住房政策—“混合式居住”。在社会底层营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十分重要。因此,城乡统筹社区中的住房建设应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规划配套相应的住房类型,重点在于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需求。(4)社区空间使用策略。在选址方面,要尽可能避开易发生不良灾害的地段;在功能空间布局方面,购物、医疗和护理等设施应当与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空间结合起来;在街区设计方面,主张多种功能在街区内形成精细的混合;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宜采用多点式布局,以实现最大限度覆盖,并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要求。(5)村民拆迁安置策略,主要有集中布局、分散布局和集中分散混合布局3种,可根据村庄现状条件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

2安康高新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现状

安康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市区面积约为23391km2,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安康的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关中一天水、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域的交汇地带和几何中心,也是正在规划中的“西三角”的核心区,具有连通3个重要经济区、耦合中西部地带和南北方地域的重要战略地位。位于安康市域西部的安康高新区规划面积约为28km2,范围东至刘家沟、大桥北路及阳安铁路与襄渝铁路的交汇处;西至冉家河;南至安康大道、316国道、经傅家河至月河北岸为界;北至安康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快速北环线(图4)。现管辖范围为建民镇联合、联盟、汪槽、上游、新强、头档、莲花、友谊、花园沟、罗家梁、罗家营和韦家坡共12个村;河西镇五一、二档和冯台共3个村;五里镇四树、四岭和周家营共3个村;花园乡三元宫村;江北办青峰、张岭2个村。总共21个村庄(图5)。

2.2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安康高新区所辖范围内的村庄面临整体搬迁,面临转型的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形式单一;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未来高新区开发建设后,依靠村庄的自然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将彻底瓦解,现状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被完全打破,集体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经济留用地。高新区村庄正处在战略转型期,村民已经开始逐步向城市迈开步伐,现已有约一半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村民的经济收入已逐步转向以依靠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农村人口城市化特征初现端倪,这为未来村庄的完全城市化打下了基础。然而,村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受长期积淀的农耕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在生活方式、心理习惯及文化观念等方面仍保留着农村的传统特征和习俗,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换。此外,现状村庄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村庄人口分布不均、土地使用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质量差、居住分布零散、用地功能混杂和配套设施薄弱等。

3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规划实践

3.1总体空间布局

城乡统筹社区对高新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的人口主要由拆迁安置村民人口、生态移民城镇化人口、保障性住房人口及高新区内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组成。规划确定居住用地总面积为320hm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为24.5m2。规划针对不同的居住群体的居住要求,从4个方面对城乡统筹社区的用地规模进行拟定(表1)。在明确了用地规模后,规划采取“组团布局、和谐共生”的布局模式。其中,“组团布局”指利用现状地形和用地布局现状,使城乡统筹社区形成组团状布局,各组团之间通过园区道路进行便捷的联系;“和谐共生”指各城乡统筹社区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和谐融合,彰显城乡统筹社区良好的环境品质,亦指社区居民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在具体的布局过程中,为保证安康高新区的高速、健康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建设,保障高新区内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考虑高新区现实基础条件上,规划建设城乡统筹社区:傅家河社区、建民社区、居尚花园社区、双泉社区、河西中心社区、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总用地面积为500hm2,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311hm2,占总用地的58.8%。社区总人口为131979人,总户数为36420户(图6)。

3.2公共设施配建

公共设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为居民提供使用便捷、多样化的公共设施,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休闲娱乐体验,又促进了居民的学习与交流。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主要分城镇示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两种类型:(1)城镇示范社区分为标准街道社区、标准基层社区两级。其中,拆迁村民安置社区、移民安置社区和商品性住房社区按照标准街道社区的标准配置;保障性住房社区、产业配套服务社区按照标准基层社区的标准配置。标准街道社区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设施、社区安全保障服务设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商业服务设施6类(表2);标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包括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设施、社区安全保障服务设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设施6类(表3)。(2)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口规模大于2000人、农业景观形象突出、享受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配置的内容包括农村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农村社区教育设施、农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农村社区商业服务设施6类。具体而言,社区服务站、警务室与救助管理服务站宜结合设置;卫生服务站宜设置在交通便捷、服务距离适中的地段;托老所和文化活动站宜集中设置;健身场地可设置在适宜的公共绿地中,鼓励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并与其他社区配套统筹考虑;副食品店宜与小型超市合建;邮政储蓄所布局宜接近于标准基层社区的地理中心(表4)。规划针对以上两种社区类型,结合社区内部居住人群的特征,考虑到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承载功能、人口规模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经济效益,统筹区域内各个社区的公共设施配建,具体配置如图7所示。

3.3指标控制

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指标体系包含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限高等,规划通过对这些开发指标的控制,合理确定社区的开发强度,以保证社区高标准的人居环境品质。指标构建主要采用GIS软件对规划用地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和服务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地块的开发强度(图8)。

3.4乡村风貌型社区规划实践

乡村风貌型社区是指依托现有村庄肌理和农村特色景观风貌,通过集中建设居住组团,集聚搬迁人口形成的具有乡村风貌的特色区域。在本次规划中,高新区内的乡村风貌型社区有双泉社区、河西中心社区、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以下主要介绍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2个典型社区的实践经验。

3.4.1花园社区

花园社区位于安康高新区的西北角,社区总面积为11hm2。社区建设由西向东逐步推进,首先,打造高新十四路两侧的安置区,同时配建服务设施,逐渐积聚人气;其次,通过强化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形成片区特色,提升片区形象,形成滚动式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开发中,依托安康大道与高新九路的交通联系优势,重点打造安康高新区新风貌;同时,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村民安置及生态移民问题;二期工程以“完善”为主题,通过完善片区邻里中心和中心服务区的功能,完成绿地花园的建设,从而带动西北部片区的开发(图9)。

3.4.2金属镍社区

金属镍社区未来的社区人口构成分为产业配套相关就业人口和避灾移民城镇化人口两种。规划用地位于安康西康复线的西北侧,南临老龙河,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地质良好,规划范围内的高程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最高点位于地块的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18.29hm2。社区建设由西南向东北逐步推进,首先,打造西南片区的移民安置城市化人口住宅区与社区中心,逐渐积聚人气;其次,通过打造社区服务中心形成片区特色,塑造片区良好形象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时序安排,最终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开发中,重点打造移民安置区与服务设施中心;同时,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移民安置城市化人口居住问题。二期工程通过完善片区邻里中心的功能,同时启动东部片区住区的开发,完成绿地花园的建设,同时完成东部片区城市商业节点和社区中心的建设(图10)。

3.5城市风貌型社区规划实践

城市风貌型社区采取城市景观风格、图8指标控制图城市管理模式等现代城市构建方式,为有一定条件的居民提供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目前,主要规划了傅家河社区、建民社区、居尚社区和尚花园社区4个社区。以下主要介绍傅家河社区和建民社区2个典型社区的规划实践。

3.5.1傅家河社区

傅家河社区位于高新区西南部,社区总面积约为90hm2。社区人口构成分为4类: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保障性住房人口、拆迁安置村民人口和避灾移民城镇化人口。根据4类人口的特性,社区用地具体划分为5种,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49hm2,拆迁安置用地面积为15hm2,移民搬迁用地面积为14hm2,保障房用地面积为7hm2,产业人口用地面积为13hm2。社区的开发建设由东向西逐步推进,旨在打造东部安康大道和傅家河滨水空间的门户节点,塑造傅家河滨水空间,形成片区特色,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工程中,依托安康大道,重点打造安康大道与傅家河滨水空间的门户节点;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高新区员工的住宿问题。二期工程以“提升”为主题,以该社区为核心的商业带沿高新七路向北推进,完善片区邻里中心,服务北部工业产业区,实现其空间核心的基本设想,同时完成傅家河滨水景观带,启动高档住区开发建设,带动西片区开发(图11)。

3.5.2建民社区

建民社区是高新区内最大的社区,位于傅家河东岸,高新大道以西,南邻安康大道,总面积为169hm2。社区人口构成分为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拆迁安置村民人口、生态移民城镇化人口及保障性住房人口。社区建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推进,打造安康大道和高新大道的门户节点,凸显傅家河滨水空间,形成片区特色。在一期工程中,依托安康大道与主城区以及高新大道与产业服务区的交通联系优势,重点打造几图10金属镍社区规划及效果图图9花园社区规划及效果图个空间节点;同时依托现有的建民中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4个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高新产业员工的住宿问题。后续工程以“完善”为主题,其中,社区中心功能更加明晰健全,滨水景观与傅家河社区相得益彰,高新大道的空间节点相继建设,空间核心得以实现,为该片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图12)。

4结语

社区规划论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资本充足率

我国农村信用社较之发达国家的信用社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运作规律,而且全国各地信用社所处经济、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因此,盲目效仿国外模式不可取,全国统一模式也缺乏可行性,而必须按经济区域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不同模式的规范。因而,针对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对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深入细致地开展了改革规范的管理工作,但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明确产权问题,而产权关系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无从谈起。产权明晰的具体思路是:

1.正确认清农村信用社产权的实质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产权最基本的内容是指财产所有权,即财产的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为适应更多地获取经济利益的需要,会产生财产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者相分离的状况,即在财产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的基础上衍生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或称“法人财产权”,也就是非财产所有者由于实际经营属于财产所有者的财产,而对这些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及在一定限度内依法享有的收益、处置和排他性的权利。所有者的权利称为原始产权,经营者的权利称为派生产权。因此,现代意义上的产权是指财产所有者的原始产权和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派生产权。

基于产权的上述法律内涵及市场经济中“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不仅包括人股社员初始人股形成资产的所有权,还应包括人股社员凭借收益权能够取走收益的所有权,以及人股社员未能取走的但归人社员集体所有的历年积累形成的集体所有权,这部分产权称为原始产权。二是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主体拥有法律所规定的对人股社员资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排他性的派生权利。

2.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合理地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来讲,就是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首先是要依据我国信用社的特点和实际,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以法律形式将法人治理结构固定下来,使信用社的各项业务依法运转。其次是改革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让其真正行使职权。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是从1984年起就开始建立起来的,但l7年过去了,这一制度仍流于形式,社员参与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仍然未能调动起来,信用社经营者侵犯所有者权益的问题普遍存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还权于社员,行使真正意义上的社员民主管理,确保社员代表大会依法独立行使职能。社员代表大会应该有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理、监事会成员,任命理、监事会主任、副主任,接受和处理社员代表议案,审批年度决算分配,修改章程等实质性权力。第三是严格规定理事长和信用社主任不得由一人担任,严格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第四是要切实发挥理事会的职权,理事会要在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认真行使其权力,履行其职责,真正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不仅要负责业务发展的年度规划,业务经营的决策,而且要负责员工的行为规范管理和制定财务操作规范及制度等。第五是要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要充分履行《社章》赋予的监督职能,及时听取和收集来自全体社员的意见和要求,使监事会真正承担起制约的权力和责任,主要包括对信用社业务和财务的审计权,对理事会成员的弹劾权,对理事会、主任重大决策的否决权等。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决策、经营、监督三套班子的智慧和才能,确保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业务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得到彻底改观。

二、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金融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内部控制又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远从巴林银行倒闭、Et本大和银行l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近到系统内发生的经济案件,无一不是金融机构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内部控制不严所致。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1.决策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社要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置。无论理事长还是班子成员,都不能违反或超越决策程序,经营班子要在其职责和权限内行使职权,内部监督系统要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同时要注重理事、监事、主任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品行及资历的考察和了解,建立高层人员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控。通过考察个人历史背景资料,确定其从业经验、行为规律及能力;通过考核目前业绩状况,判定其业务创造及控制能力;根据综合考察结果,决定其职位的去留及岗位的调整,从决策系统上确保决策指令的合规合法性,并做到分工明细,相互制衡。

2.建立健全业务风险防范机制

为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农村信用社应按照《农村信用社章程》、《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章程》和《担保法》、《贷款通则》,建立授权分责的信贷管理体制。信贷审查机构负责贷款审查,贷款审查委员会负责贷款审批,严格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将贷款调查管理、审查认定、检查监督职责分解,互相制约,确保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建立贷款保障制度,提足呆账准备金,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呆账,人民银行、财政部门要给予倾斜政策,促其“消化、吸收”,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再生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

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调整信贷结构,使资产多元化。在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基础上,严格控制单户贷款比例等指标,对包括本、外币在内的资金交易、证券交易等项表内表外业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尤其在主营业务即信贷业务上,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预防、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按照授权分责、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安全谨慎原则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会计记录、账务处理、成果核算等完全独立,会计部门只接受其主管领导,会计主管不参与具体经营业务,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与有效性。

建立统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授信为主要特征的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信用社对其分社以及信贷人员的授权授信要定期检查,确保授权、授信适当,权限及额度不突破,各种授权均以书面形式确认并逐级下达,各项业务均按业务授权进行审核批准,特别授权业务要经过特别审核批准。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特别是经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能有效地防范来自内部及外部的欺诈活动,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安全与稳定。违规、违法及欺诈所导致的风险,不仅产生于农村信用社内部,而且产生于一些外部监管部门,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教育、示范、监督与技术控制,防止农村信用社与违法犯罪活动的联系,避免内部欺诈、犯罪和卷入外部欺诈陷阱。

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维修等全部过程严格管理,明确业务主管部门与稽核监督部门的职责,严格进行业务主管、软件设计人员、业务操作及技术维修人员权限划分,严禁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技术人员介入实际业务操作,将风险控制制度、指标及规程等项内容进行计算机程序化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然后将其用于风险管理之中。

三、国家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实行扶持政策,逐步消化历史包袱,为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首先,中央银行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原因,每个信用社都是独立的法人,这种信用社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就单个信用社而言,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就显得势单力薄,相对于大银行其存款稳定性较差,当出现支付风险时应变能力弱,对外部救助的依赖性较强。信用社的这种比较劣势,出现支付危机不可避免,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中央银行用于支农的再贷款,应合理确定使用期限。信用社拿再贷款支农,回收贷款受农业生产周期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不确定因素很多,一遇自然灾害,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中央银行又限期必须收回再贷款,这就使农村信用社一时难以应付,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应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延长,并以一年以上为宜,且当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延期归还。从实质上真正体现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

其次,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优惠利率,即适当提高农村信用存款准备金利率,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成本比商业银行高,而且落后的农业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受季节影响较大,多数是春放秋收,一年中资金闲置的时间较长。由于规模小,不具备参加全国性资金市场的条件,资金找不到出路,只得长期转存人民银行,形成利率倒挂。建议比照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计付农村信用社转存款利息,人民银行连续七次下调利率,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月利率已降到1.725%o,而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的转存款月利率,仍为3.83%o,比金融机构在人行存款的月利率还高2.105个千分点,较高的邮政转存款月利率不仅提高了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成本,而且为邮政储蓄的增长起了推动作用,而邮政储蓄在零风险情况下享受高支付,显然不符合风险和收益对称的基本常识,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县级以下邮政储蓄机构早该全部撤销。

第三,应取消在开户管理上对农村信用社的歧视性规定。客户根据自己的经营或服务性质,比较哪家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后做出自主选择,各级政府和中央银行不能自上而下的指定某种款项存放哪家银行、某部门必须在某银行开户,这样就在政策上用行政手段形成了大银行的垄断经营,造成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歧视。应允许客户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自主选择开户银行,禁止垄断经营,给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第四,央行要为农村信用社提供结算服务。一个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结算发展史,结算服务是商业银行、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行社脱钩以来韵经营实践表明:结算渠道不畅、资(现)金流通梗塞是制约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农村信用联社建立独立的结算体系之前,基层央行要结合实际,高效率地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服务,借以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融资水平,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凝聚力。

四、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

要实现不良贷款占比、不良贷款总额“双降”目标,需要从市场定位、机制转换、政策、监管等各个方面人手,才能实现农村信用社“双降”目标和企业经营出效益、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双赢”局面。

1.正确定位,把握投向

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要对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要有正确的认识,其信贷投向应充分“小额、流动、分散”特点,服务对象以支持“三农”及广大个体、私营等中小企业为主,避免与国有商业银行比贷款大户、比贷款规模,前些年贷款“垒大户”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已是个明证。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对产权不明晰和不能实施有效抵押担保的企业贷款应逐步实施市场退出机制,新增贷款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对农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办理有效的抵押担保。

2.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首先要成立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部门,来行使信贷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的职能。第二要加强对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力度,健全信贷决策制度,贷审分离制度,贷款“三查”制度,授权授信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及实际操作中的严格执行。第三要进一步健全贷款经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责、权、利相配套的考核制度,确立“谁发放贷款、谁负责收回,谁造成风险、谁承担责任”的贷款基本原则,对离职信贷人员实行离职审计制度,违规造成的风险要追究责任。

3.加强监管,发挥有效制约作用

人民银行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的监管是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加强对新增贷款和大户贷款的监管,对造成新增贷款风险的信用社进行分类监管,按新增贷款不良占比高低分别实行约见谈话、专项业务考试、新增贷款事后报送稽核、开展新增贷款质量检查等分类监管措施。对大户贷款要关注以转制名义实行企业分立、以企业法人名义的贷款和以社团贷款形式变相“垒大户”以逃避人民银行监管的现象。二要加大对违规现象的查处力度,有查不究或处理不力是造成有章不循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消灭有章不循贷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要加强对人的管理,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是“抓降”工作的关键因素,要通过对降低不良占比和不良贷款总额与任期考核挂钩,建立起资产质量改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奖惩分明,以经营业绩来决定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

4.营造良好的“抓降”环境

一是打击逃废金融债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抓降”工作在良好的信用环境这个外部条件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使信用社与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走向良性循环,但创建良好信用环境离不开政府、人行和工商、司法等部门的有机配合。二是政府部门主动承担起防化农村信用社风险的职责,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清理整顿城市信用社和基金会过程中,也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清理整顿压力,同样,对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地方政府也应主动承担起职责,把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降低信用社风险当作促进地方金融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有力措施,在保全农村信用社资产、抵债资产处理、解决农民贷款抵押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上级管理部门要为农村信用社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上级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地)联社一级主要承担对基层联社的行业服务与管理职能,而不要干预基层社的经营或直接开展经营业务,在抓降问题上,以引导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督促联社建立和执行信贷管理内控制度、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为主,组织开展对信贷资产质量及管理状况的检查、信贷人员培训,协调同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关系也是市(地)联社义不容辞的职责。

五、改革用工制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现有人员素质问题成了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一是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盘活人才存量,市、县联社要像建立资产台账一样建好“人才库”,充分掌握人才家底,并进行合理使用,在倡导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向内挖掘潜力,对有真才实学、有发展后劲和潜质的青年员工,要有目的地进行锻炼、压担子,给他4fTg’l造机会,争取条件,促其快速成长。大力提倡人才的上下交流和异地交流,将市、县联社管理层中那些年轻的高学历人才下派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既能让他们在一线得到锻炼,又能快速缓解基层专业人才缺乏的矛盾。在用人制度上,必须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在人才的选拔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在动态竞争中选拔人才,做到唯才是举,量才录用,对一些不会干事、干不了事、不想干事的人员要毫不手软地端掉他们的交椅乃至饭碗,对工作中卓有成效、贡献较大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要给予职称评聘、住房分配、工资晋级等方面的优先或奖励,给人才以充分的价值体现。

二是建立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优化人才增量,从“进”的方面来说,在保持系统编制不增加的前提下,利用员工的自然减员、退休、退养指标,由省、市联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学历专门人才,分配到县以下基层社工作;从“出”的方面来说,抓住全面实行人事劳资制度改革的契机,对那些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可采取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有效办法进行清退。

社区规划论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规划 问题 理论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

进入1990年代以后,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逐渐展开,全国性的社区建设兴起。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1年7月,颁布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把“社区建设”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国外社区发展运动的经验和理念。但是由于社会背景和国家制度约束条件的不同,二者根本性质和基本方法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此外,我国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从而也具有了与国外社区发展运动不同的时代特征。

与国外社区不同,我国城市社区从她的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深深的行政印记,是一种“行政区―社区”模式。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紧紧的与基层政权建设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逐渐展开的过程中,常常把理顺区、街管理体制,增强区、街的协调管理职能,提高街道、居委会干部素质作为重要工作,而且还把建立健全基层社区党组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与许多国家的社区发展活动相比,我国社区建设具备更为严密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当今的城市中,社区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所辖区域为主要标志,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密切,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方。社区是21世纪中国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则是社会整合的基础工程。

2、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现实分析

2.1、对社区本质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社区运行方式的行政化倾向过于强烈,承担了本不应当承担的职能,社区功能错位

刘君德认为社区的本质应是以人为本,社区自治,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而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是“行政区―社区”的模式,社区规划建设实践很少触及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将行政区等同于社区,社区规划表现出强烈的行政色彩,规划编制自上而下,公众参与流于形式,规划的指标体系过于庞杂,规划内容过于面面俱到,许多都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口号,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结果就是规划目标很难实现。另外,社区功能错位,社区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甚至是无所不包的功能。社区功能边界在理论上的模糊,将社区与“小政府,大社会”中的“大社会”等同起来。这就使得人们误以为原来许多由政府承担的功能,现在要回归社会,就是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与市场、社区与政府的功能边界不清。

2.2、社区规划建设成了民政部门的常事,社区组织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条块分割仍较严重

我国的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是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取得重大进展的。然而,由于我国社区管理结构以单一的纵向联结为主,属于典型的行政直线制,社区内的政府派出机构、多数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有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相互间并无直接联系,影响了社区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结果是社区内某些服务设施由于多头建设供过于求,而一些设施却由于资金、管理等原因得不到兴建。研究各地由民政部门制定的社区规划,往往流于口号的形式,缺乏具体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主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建设部门却很少参与到社区规划、建设中去。而规划部门由于在规划理论上缺乏相应的准备,在规划方法上缺乏相应的对策,在运作机制上缺乏与街道、居委会等社区组织沟通的渠道,使得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社区层面缺失。

2.3、社区规划的空间单元划分有待完善

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落实到哪一级空间范围,目前的认识、做法还不尽一致。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民政部的23号文,明确将城市基层社区定位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提出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幅度及其划分原则。一些城市也重新进行了社区划分,如南京市鼓楼区按照地域、人口、认同感和本着便于自治、便于管理、便于资源共享的原则,按1000―3000户的规模,将全区173个居委会调整为83个社区。[2]

应该说,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划分,更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但还应该看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社区重划还仅仅是原来居委会的简单合并。这种划分与合并合理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由于这种社区重划多由民政部门操作,缺乏和现状城市自然状况、设施分布等方面的统筹考虑,规划管理部门未能有效介入,而城市各类配套设施是由规划部门按照居住小区、居住区规划的要求进行配置的,两者之间难免出现偏差,造成一些社区设施不完善,社区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如何使民政部门的社区规划和规划部门的居住区规划进行衔接,完善社区规划编制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理念与方式的思考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规划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当前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意义重大。当然,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建立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实践检验的。本文认为,当前对于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社区规划与城市住宅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实现两个转型,即实现“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的理论转型,和“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的转型。

3.1、 理论转型: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建立社区规划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

人居环境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重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城市社区是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区及其规划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对人居环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吴良镛(2001)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认为自然、人、社会、居住(建筑)、支撑网络是构成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文化艺术)是人居环境的五大原则,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构成了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在五大层次上相互联系与结合,在对各个层次上的这些联系的研究中,都必须关注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五大原则,这就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3]。

城市社区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当今西方社区规划的思潮中,无论是“可持续社区”,还是“生态社区”;无论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oher Alexander)的社区规划模型,还是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规划方法,都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对社会问题和地方文化的关注,并提出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包括经济在内的社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由此,从社区这一人居环境的层次出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原则给与全面关注,并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特点和目标有所侧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社区规划研究思路。

3.2、方式转型: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完善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我国住区规划的实践受前苏联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影响较大,多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的规划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规划也由满足基本居住功能,转向满足人们的环境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上来,但不足之处是这些设计仍主要集中于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对包含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性的研究考虑较少。伴随着理论的转型,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也需要进行质的变化,倡导以社区理论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借鉴亚历山大的社区规划模型、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规划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居住空间规划的模式,实现从物质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回归。

当然,对现有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实际上是紧密相联的,居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居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4]。通过拓展居住区规划的研究视点,更多地纳入社会学等多元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公众参与等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结语

由于社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研究的视点是多方面的。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社区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对城市社区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只是希望为进一步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建立社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机制.城市规划,2002(3):39―43.273.

[2]王颖.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社区规划论文第6篇

【关键词】社区规划;理论;原则;措施

一、对我国社区规划理论与方式的思考

理论转型: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

社区是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区及其规划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对人居环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道萨迪亚斯(C. A. Doxiadl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吴良墉(2001)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当今中西方社区规划的思潮中,都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社会问题和地方文化的关注,并提出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包括经济在内的社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此,从社区这一人居环境的层次出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原则给与全面关注,并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特点和目标有所侧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社区规划的研究思路。

2、方式转型: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社区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规划也由满足基本居住功能,转向满足人们的环境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上来,但不足之处是这些设计仍主要集中于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对包含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住环境的全面性的研究考虑较少。

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实际上是紧密相联的、居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居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通过拓展居住区规划的研究视点,更多地纳入社会学等多元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公众参与等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社区规范方法,完善我国社区规划体系。

二、我国社区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从对我国社区规划理论与方式的思考出发,我国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全社会所认识,我们认为应改变以往油田社区规划中“见物不见人”、“重生产轻生活”的倾向,处理好社区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规划社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在进行社区规划的制订中就应本着为居民谋利益的原则,为居民逐步创造合理的、美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住宅,较为齐全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必要的智力开发条件和相对良好生态环境。

2、发扬景观特色原则

社区规划建设应处理好新建筑项目的建设和社区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相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社区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富有传统特色。在规划建设社区时,应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挥地域自有特长和优势,保护有价值的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迹以及民间具有传统代表性的建筑,将社区建设成整齐美观、各具特色,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型社区。

3、全民参与原则

规划作为社区发展的决策,一定要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倡导多阶段、多形式的公众参与,使得规划方案能较好地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城镇规划方案,能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规划的实施较为顺利,同时也可以增强社区活力,改观社区精神。我们应该充分领会“居民社区居民建”的深刻含义,提倡并鼓动全体社区成员关心、参与自己家园的未来没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建好社区为居民”的目的。

三、改进我国社区规划的措施

1、经济振兴计划

社区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区规划开始了区域发展的规范化、持续化进程。随着社区制度的完善,社区经济的功能将日益突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加快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换,加强制度创新,最终实现管理、服务与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加强环境建设,提高配套水平,切实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新区规划、建设水平和老区改造标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在新区建设上,按照国家规范的商业小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小区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特色绿化、监控系统、生活服务区、居民活动场所等公用设施,配齐物业管理用房,逐步达到国家物业管理三级以上服务标准。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实施老区环境改造,逐步改善老区面貌。合理规划布局生活服务区,引摊入市,集中经营,方便居民餐饮购物。在公益设施建设上,继续搞好供暖系统改造工作,全面改善居民供暖条件。加快小区排水排污系统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小区内涝问题;改造污水收集系统,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旱厕改造工程;修建垃圾处理厂,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建设集贸市场,逐步实现集贸市场超市化。

3、健全社区管理机构

规划由政府组织,由社区成员组成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的管理工作,并探讨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管理组织民主自制改革,让社区居民管理自己的事务,维护社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运作模式实施手册.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机制.城市规划.2002(3).

社区规划论文第7篇

内容摘要: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始于花园城市的构想,到今天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做了述评:社区的概念、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和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应当在邻里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把个体家庭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更加注重人文主义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社区规划 社区 邻里单元

问题提出

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以群居的方式在地球上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群落与城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原有设施出现不足,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如何规划好社区,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问题,由此便产生了许多社区规划理论。

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社区规划理论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社区”一词来自于国外,英文里称之为“community”,英国思想家威廉姆斯(Williams)认为社区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泛指实质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一种抽象的关系性质;自19世纪开始,社区的概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进入21世纪后,社区被定义为,由不同特性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它通过社会关系将不同人格特质互相连结,并分享共同的观点,甚至是活动的参与;我国大陆地区的学者则认为“社区”是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是以住宅区为依托的、以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为界的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单元(陈眉舞等,2004)。

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霍华德(Howard)的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标志着社区规划理论的发端(郑凯仁,2000)。后人把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称为“Howard”,一个Howard包括160英亩的土地和大约5000的人口,六个Howard组成一个城市,通过对农业、工业、居住、公共空间的分区规划,一个较小的计划性社区组织可以被创造出来,各项生活功能都能在这一社区组织内独立运行。

Perry的邻里单元。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概念是Perry于1929年提出的,他认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应该是邻里单元,邻里单元具备以下特征:人口规模应能足以维持一所小学(约为5000人);面积大小约160英亩,居住密度每英亩约为10户,学生上学的徒步距离不超过0.5英里;主要干道和通过通道路不会穿越邻里单元内部;内部街道系统采用囊底路、弯曲设计以及明亮的表面来提升邻里单元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减少邻里单元内部的交通活动;学校是邻里单元的中心;邻里单元设施如图书馆和社区服务中心等靠近小学,公园及其他休闲区域应适当的分配在整个邻里单元内。 Perry的邻里单元模式认为未来的人们应该以教育设施及邻里单元中心组织作为新的生活中心。邻里单元理论是后来许多相关理论的主要依据。

Stein的邻里单元。Stein在他的邻里单元理论中主要加入了超大街区的观念,他主张,邻里单元的中心除了学校外,还应有小型购物中心,三个这样的邻里单元组成一个超大街区,它里面再设置高中和一到两个主要的商业中心。而这些设施的步行半径由Perry所提的0.5英里增加到1英里。这样的一个超大街区才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Jose Sert的邻里单元。Jose Sert同样主张邻里单元应当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6,但他认为的邻里单元与前人研究不尽一致:小学应该是邻里单元的中心,6到8个邻里单元组成一个城镇,人口约为5.6万到8万人;由家里到小学的最大步行距离应该降到0.25英里。

新都市主义下的邻里单元。二战以后, “新都市主义”规划理论便应运而生。新都市主义较突出的思想在于以下两点:邻里单元的混合多样使用。邻里单元内要包括住宅、商业、工作、娱乐等不同性质的建筑物,提供不同的住宅形式使不同收入的人也能混合居住在一个邻里单元之中;以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为优先。运用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特有的公共性,来加强社区识别,配合有等级的街道、街廓、广场,加强社区中心的角色,成为社区地标。

相比以往的邻里单元理论而言,新都市主义的邻里单元更强调邻里单元中心与边缘的空间结构,并考虑到区域成长的概念,解决过去随着郊区发展而衍生出的边缘城市;其次,新都市主义缩小了邻里单元的范围;此外,新都市主义更重视私人领域与开放空间的边界,鼓励以公共领域引导居民互动来形成城市生活的模式。

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自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以来,社区规划领域产生了许多的理论,每一种社区规划理论都提到了社区规划时的基本原则,有些基本原则也被很多理论所共有。综合来看,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 群聚发展

群聚发展原则最早来自于霍华德所提出的花园城市构想,他的这一构想始于如何构建一座城市,但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如何让居民住宅群聚发展,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用于城市绿化。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土地开发如果能群聚式的发展住宅,使得人们更为密集的住在一起,缩小住宅本身所占的土地面积,就能节约土地开发,从而提供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保留更多的自然环境,或做其他的用途。

(二)郊区扩散

1960年,美国开始有私人到郊区去兴建新的市镇,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资助郊区新市镇的建设,大量新市镇的开发使得郊区生活成为美国人主要的生活方式;美国宾州大学葛拉尼(Golany Gideon)教授将新市镇定义为:“结合城市与乡村环境,新建或扩大城市集居地,成为一个有计划的社区,绕以绿地或农地等开放空间,共同形成新市镇的整体,新市镇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自足性、自持性及自制性。往郊区兴建新市镇的目的在于缓和大城市人口、住宅,交通的压力,促进区域之社会与经济均衡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有创意且舒适的生活。这种将人潮往郊区扩散,依靠汽车联系城市与郊区的作法虽解决了城市中心人口增长的压力,但也使城市无限扩张,市中心不断衰败,造成了大量的治安问题,交通问题,税收及污染问题;此外,驾驶汽车虽然改变了日常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但也使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人与朋友、社区的互动减少,人情冷漠、社区关系淡薄等问题也开始凸显;最后,开发者往往热衷于独栋住宅的建设,很少考虑到使用大众交通工具,这就使得年长者、青少年及小孩等不会开车的居民失去了行动自由,而形成了年龄和族群上的隔离。

(三)计划单元整体开发

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则最早由美国学者Babcock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美国政府在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上所施行的僵化的规章制度,这一原则使得开发商在开发社区时,可以在面积大小、房屋形式,房屋密度等政府有所限制的领域更加富有弹性;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则的应用比群聚发展原则更为广泛,除了住宅区之外,也可应用于商业区,工业区等,它的特点在于:计划单元整体开发通常包括大面积社区的开发,有时甚至可以为一个新市镇进行开发;计划单元整体一般包括建筑形式和混合的使用,而非单纯的发展;计划单元整体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采用阶段式开发的模式。

(四) 邻里单元为先

除了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外,其他的主要社区规划理论都以邻里单元作为规划的基本单位。以上3条原则所代表的相关理论也是如此,但它们在具体的规划操作中更加强调“从社区到邻里单元“的由外而内的顺序,而Andres Duany(1998)提出的传统邻里单元规划理论(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ND)则以邻里单元为先,强调首先应当进行小尺度的规划,然后再向外扩展去进行整个社区乃至城市的规划。

(五)大众运输导向

采用大众运输导向的社区规划被称为大众运输导向规划(TOD),由Calthorpe(1993)提出,他主张社区的土地配置应该采用混合使用形式(mix use),社区的中心应为大众运输场所及核心商业区,混合了住宅、零售、办公、开放空间及公共使用等各种使用类型,采用开放空间的形式,它鼓励人与人在这个开放空间相遇,共同组成一个紧凑、健全的社区结构,并力图营造一种适合步行的居住环境,使居民与上班族能方便的在地铁、公共汽车及自行车之间进行选择。

此外,Calthorpe还认为,大众运输导向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上的规划:都市层次和邻里单元层次,都市层次强调社区应当在运输干道上,以轻轨、地铁、铁路或快速公交路线为主要交通方式,社区中有高强度的商业使用区,并适当提高住宅密度;邻里单元层次则是沿着次要的公车支线发展,提供住宅及地方服务性商店。不管是哪一个层次上的社区,都有着四种主要的土地使用类型:核心商业区、住宅区、公共用地及次要地区。小型核心商业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零售及地区业,大型核心商业区则综合了超级市场、餐厅、商业服务、娱乐、就业及轻工业,二楼以上可以作为住宅使用;住宅区必须设置在与社区中心便利可及的步行距离内,住宅形式多样化,主要有独户式住宅、单人式住宅及公寓等;公共用地用来服务当地居民及上班族,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和公共建筑等,主要在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需要;次要地区为规划步行距离半径外的区域。

结论

社区规划理论的落脚点都在于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品质。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始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之后伴随着由“美国梦”带来的郊区扩散,最后回归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都市主义”。纵观所有的社区规划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居民在社区内的生活构成了紧凑、多样的生活环境,应当是未来城市规划的方向,而以“家”为出发点的生活路径,是影响社区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以往按照平面的土地使用分区来规划社区的做法稍显不够。可以预见,今后的社区规划理论,应当会在邻里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把个体家庭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更加注重人文主义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MacQueen, Kathleen M. McLellan, Eleanor, Metzger, David S.Kegeles, Susan, Strauss, Ronald P., Scotti, Roseanne, Blanchard, Lynn, Trotter Ⅱ, Robert T,What Is Community? An Evidence-Based Definition for Participatory Public Health [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Vol.91, Issue 12,2001

2.陈眉舞,张京祥,曹荣林.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理论构架及其实践机制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

3.郑凯仁.以新都市主义观点进行住宅社区规划之研究[M].(台湾)成功大学,2000

4.Owen, S.H. and M. S. Daskin.Strategic facility location: A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8(111)

5.David, A. Models implementation:A state of the ar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1(134)

6.John Morris.Urban Spaces. Visual Reference Publication,1995

7.Batty,M.Agent-based pedestrian modeling[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2001(28)

8.Duany Andres.Our Urbnism[J]. Architecture,1998,87(12)

9.Peter Calthorpe.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