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校建设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3 15:20:12
学校建设论文

学校建设论文第1篇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拥有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文化品牌和优质学校品牌。通过构建学校主流价值观,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城区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学区化管理使硬件、软件、课程等资源达到共享和深度开发,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培养健全人格、品性的广阔天地。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教育综合评价”“名师工程”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理念正在向全国辐射。

在东城,许多中小学校长都自觉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走文化铸校之路。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就多次强调“要用文化来包住钢筋水泥,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达到空气养人的目的,就像一个大森林一样是天然的氧吧,人进去之后很舒服,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对人是一种滋养”。第二中学的“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古籍馆”“国粹馆”等文化设施都实实在在地向学生开放,这份特有的文化滋养,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也培育了第二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国子监中学“用教师健康的心理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和健康的人生”受到总理的肯定,他们“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办好不选择学生的学校”,既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教育精神,也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品牌。在国子监中学,一系列创意活动如阳光共享、阳光驿站、阳光谈话室等,不同楼层的不同主题,如我与自然、我与艺术、我与社会、我与科技等,都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建设论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六面体模型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由低期待、单面向的学校文化向高期待、多面向的学校文化转型,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笔者借在北京市东城区长期调研的机会,实地走访了23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学生75人,在充分理解东城区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推进教育特色发展的政策实践基础上,将基层教委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人与理念、结构与方法、材料与目标的三对要素分析,整合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并以东城区的具体举措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学校建设论文第3篇

物质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建设,二是使用管理。学校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布置,当然包括建筑物的最初的设计效果是否美观和实用。一所好的学校,必有一流的建筑,能满足师生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它能按照使用的意图来搞建筑,这是最好的。当然,任何学校的设计和建设都会最大化地考虑使用者的愿望和需求。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其核心是对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布置。

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包含生态的和人文的两方面。所谓生态的是指建筑设施要以自然的、和谐、安全的、环保的方式呈现,要以人为本,化人育人。在彭阳二中工作时,学校让我负责建设文化长廊。长廊的位置选择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长廊跟着道路走,一种是跟着建筑走。倘若跟着建筑物走,建成的长廊与建筑物墙面之间就会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后来长廊就跟着道路建了。学校图书室要放在一楼,因为图书很重,楼板房难以承载其重量。化学实验室也要在一楼,要有专门的排污管道,通风效果要好。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学校在绿化美化校园时,要因地制宜,栽花种草要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学校,栽种柳树、桃树、槐树、常青树易活,成本低,玫瑰、刺玫等花期长,生命力顽强,都是极佳的选择。

物质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布置重在原创,重在启迪与激励,重在体现学校个性,重在陶冶与示范。校训、办学理的张贴悬挂,教室、宿舍、餐厅布置,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自然、美观、大方。内容要反映师生心声,征求师生意见,为师生所认同。忌随意涂抹,心血来潮,个人喜好。庆阳六中文化墙是孔子浮雕非常大气,选刻了《论语•述而》中一段语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立志、做人、修养、学艺几方面阐述人才培养观。参观过一个学校教室门的布置,非常实用,上面是班级学生座位表,下面是当堂上课教师胸卡,谁上课,谁在教师辅导学生就是谁的胸卡,好像上岗证,一目了然,方便学校管理和查课,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在这一张小小的胸卡上折射出来了。贴在墙上的文化,忌千墙一面,万人同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水平,干净、整洁、清新、自然、幽静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管理的结晶,是学校育人成效的体现。有人说,看了学校的厕所,就知道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良好的环境管护是墙壁说话的另一层意思。但是,校园环境治理长期以来为中小学管理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垃圾天天扫,纸屑时时有,墙壁乱涂乱画,手摸脚踢……教室、宿舍、餐厅,卫生状况不佳。有的学校雇佣了许多清洁工,环境状况还没有改善。然而,也有许多学校,规模也很大,却没有雇佣一个清洁工,学校卫生由学生打扫和管理,校园环境干干净净。营造温馨洁净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学校每一个成员责无旁贷的责任,从弯腰捡拾一片废纸做起,从洗脸、铺床叠被这些小事做起,其本身就是育人的开始,并且让好习惯伴随一生,这就是教育的本真。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就要从小事做起。20世纪80年代,我刚上初中,那时学生常常不洗脸。有一次,学校搞个人卫生检查,可是很多学生没有重视,学校将全体学生集合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前一张桌子上放了一盆水、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学校教师逐个检查,发现头发脏的,脖子没有洗的,就现场由教师当众清洗……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从此打扫卫生这么点简单的事情在这个学校就不会有人做不好。只要想办法,努力去做,校园环境管理其实能做好。楼道和建筑物外墙面,这些人流密集通过的地方,学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贴上瓷砖,便于护理。

学校建设论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文化 实证研究

一、学校文化与文化策划的概念

(一)有关学校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从词源上追寻,“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其本意是指为敬神而耕作所获得的一切东西,主要指农耕和培植植物。由此可见,“文化”主要指人类劳作所产生的结果,是相对于自然存在的事物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被不断引申和丰富,到16世纪演变为培育、教养等含义,这已经很贴近现如今我们对文化的看法了。尽管概念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差异,因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①。

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得出这样的结论,隶属于文化范畴的学校文化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学校内,经长期学校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的比较稳定的连续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格,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狭义的学校文化仅指学校内的精神财富,即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及学校的思想、艺术、道德等。值得提出的是,本文是在广义的“学校文化”视阈下展开谈论的。

(二)有关文化策划的概念

策划是人们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构思、规划、设计、论证、比较等一系列行为过程,它注重严谨、敏锐的思维触角,强调逻辑思维和整体感觉。文化策划指的是人们围绕对文化生成和运作过程进行整体计划,是为提出、实施及评定文化策略而进行的预先研讨与规划。学校文化策划主体,笔者认为,既包括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小组,又包括以教师为团队的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群策群力、走群众路线,相信广大师生是搞校园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依靠对象。

二、学校文化策划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策划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校园文化在中小学校园生活中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人的学校生活只以接受基础教育算,从早上进学校到傍晚放学,在学校的时间比任何其他地点都要长。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决定了民族前途。

三、学校文化策划的操作

(一)学校文化策划要遵循的原则

1.客观可行原则:学校文化策划必须基于内外环境资源要素,从实际出发,便于操作。客观性指的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不能胡乱设想,一拍脑袋就一个主意;可行性要求符合传统或现代学校文化意识、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学生接受能力和配合程度;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激进。

2.系统性原则:学校文化策划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在学校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约束下互相协调、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做到局部服从全局,近期服从远期。

3.随机性原则:在策划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利用、巧用规律,要顺应必然规律,及时抓住机遇。但要正确把握随机应变的限度,不能随意而为。

4.价值性原则:策划项目以价值量的形式来衡量,能创造一定价值量的策划结果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5.导向性原则:策划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二)学校文化策划的步骤

1.明确策划目标:在学校工作中,发现、分析问题,进而明确策划方向和重心,在本校和其他同等层次学校做问卷、信心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

2.策划方案的制订和选择:(1)对信息的吸收与开发;(2)学校文化策划方案的构思;(3)学校文化策划方案可行性论证;(4)方案书形成。

3.实施策划方案:(1)要有监督保证,成立督查部门,进行检查和评测;(2)要有评估措施;(3)要有反馈修正。

4.效果评价与信息反馈:对执行结果及时评价,迅速形成反馈,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修正,对后续工作进行借鉴和指导。

四、学校文化策划的资源

(一)时空法

基于学校发展的需求,将与学校有关的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故事、人物进行元素提取、创意与再现。

空间上的组合:以本溪的文化语为例。

人生为一大事来,山登绝顶我为峰。纵有千难与万险,本高铁流永向前。

强调本溪的地域空间特点,即山峰和溪流。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引导学生勇攀高峰的动力和培养他们恒远持久的意志。

时空上的组合:本溪高中以自身的优良历史为傲,在文化策划方案中一再表现出这种历史感和身为本高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校外资源的开发

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搭建平台:随着考试招生模式的变化,社会实践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之一,学校需要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校友、学生家长、社区、国内外名校、企业、社会化的公益组织、社会团体、艺术化的博物馆和景区、科研、艺术及体育院校院所、高校、国际组织和机构等,都应该成为整合的资源。通过优质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自主选择,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各种平台使用中,可以小班化、走班化、社团化的形式开展,真正打破学校、学科、学习、学段乃至学期的边界。

注释:

①李剑萍,魏巍.教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2:69.

参考文献:

[1]梁为揖.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中小学抓起.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1990.4.

学校建设论文第5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具有催人奋进、努力学习、开拓进取的教育力量,能够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促进人格的发展。但目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校园生活单调贫乏,校容校貌多年一个样,对文化建设认识模糊,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发挥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小学小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二是加强学校风气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使学生作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爱的新时期少年。三是通过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教娱乐之中,增强心理素质。四是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营造出校园人文气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校园的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大学、高中、还是小学,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善于管理、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校来说,管理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规范约束全校师生的行为,引导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抓好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制度来约束师生。在制度的执行上必须严格,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公正高效地执行,保证所有教学人员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管理水平,并将行为规范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在各种不同场合使用文明用语,促进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自觉养成。同时,学校的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修订,多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学校制度的有效落实。学校还应建立学生学习信息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然状况及相关信息,档案内容分为自然状况、家访情况、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及其它记载。教师每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当前的信息,至少填写一次,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开展管理工作。

2.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学校要精心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和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树立核心价值理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校园的环境文化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大力实施校园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彻底消除死角死面,保证校园面貌每年都有新变化。教师和学生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不要乱扔纸屑、杂物,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牌板、标语、宣传栏管理,完善广播宣教网络,安设各种警示、指示标牌等设施,使学生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和集体主义观念。改造学生班级学习环境,补充黑板、桌椅、电脑等设施,购置各种图书、报刊及其它学习资料,设置“读书角”供学生于阅读,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用优秀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迹,以及身边优秀人物的人生经历,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加强自身学习,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

4.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校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组织成立书法、美术、象棋等多方面兴趣爱好小组,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广泛开展德智体美劳相关的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多组织拔河、跳绳、足球等体育活动,多组织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活动,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在比赛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学校要对每项活动,评出前后名次,在校内板报上公布,以此激励其他学生的上进心,进而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利用学雷锋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庆典节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与祖国、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感情,培养高尚品德,做对国家有用、对学校有爱,“品德、智力”全面发展的学生。

5.加强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

学校要深刻领会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倾听广大教师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校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确定推进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标准、推进步骤等内容,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逐级渗透,强势灌输,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增强教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集体观念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

三、结论

学校建设论文第6篇

1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培养临床能力的内在动力,从医学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参观院士生平事迹展,以老一辈著名医学专家为楷模,介绍他们在逆境中进取成才的事迹,以此激发学生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形成为患者服务、为医学事业发展服务、为解除患者疾苦为使命的思想,从而摒弃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因家庭及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学生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弱,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教育管理,加强纪律观念,消除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气,适时进行校规校纪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对违纪及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按规定批评教育或给予处分,严明校纪,教育他人,强化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自律性,形成人人维护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校风。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风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树立“都是为了学”的观念,从重教转为重学,以积极开放的教学模式,使医学生成为医学知识的接受者、探索者和创造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启发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深入钻研的学风,确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既有互动性又有趣味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尤其是医学院校的见习课,其目的是培养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原来我院见习课采取老师按教学内容找到病例和患者,到病房后老师进行讲解,学生边听边记,课后学生很快即忘记了教学内容。不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目前我们80%的见习课均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即由教师给出教案,包括病例及问题,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在课上首先让学生对患者总结病情变化,给出诊断及处理意见,教师再详细分析存在问题,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同时可培养其责任感和首诊医生的意识,改变学生一味的从属、被动地位。在分析病例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带教老师就学生在诊断方法和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尽量将当前医学的最新动态、最新技术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同学们有很高的积极性,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热烈的讨论。这种方式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记忆、以及融会贯通的运用。为此,我院积极推广这种学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奋发、创新的动力,为未来的医疗实践、开拓进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风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他们对于临床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繁重而复杂的理论知识学习,不但使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加重,而且不利于学生们对医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换言之:学的再有花样,也不如身临其境去应用。我们依据临床医院导师多、课题多、导师的临床工作任务重的特点,给导师配备助手,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课题组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合,由学校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此项目的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题的申报、课题的思路、课题的前期研究做到初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既能帮助导师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同时促使医学生过早的接触临床,培养做临床工作的兴趣,为兴趣而学习,是一名医学生能够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切身参与临床工作并且是自己喜欢的临床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总之,大学生科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个性,更扎实的掌握临床知识,提高学术水平以及竞争能力,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显著作用。

四、营造文化与学术氛围,提升学风建设

高等学校的文化与学术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层次的更高追求。因此,我们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出学风建设主题,通过加大8个载体的建设,全面提升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我们以专家系列讲座为载体,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谈,专家用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创新精神、科学思维与临床思维的建立,营造校园学术气氛。临床医学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我们以无菌技术操作、动物实验、换药、心肺复苏、书写病历等临床操作技能比赛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素质和临床能力,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坚持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建设校园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撰写论文,给予经费的支持,近年本科生每年均有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以职业生涯大赛和就业创业技能训练为载体,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竞争、就业创业能力。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调整知识结构,社团的建设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建立“英语”、“临床――内、外、妇、儿”微信群,学生可以随时在上面与老师交流探讨学习的心得,同时教师将临床最新前沿发展告之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各个载体的建设,使学生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学习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形成严谨求实的优秀品格。

五、结语

学校建设论文第7篇

在当代学校管理中,文化管理被誉为最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学校变革中,学校十分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据我们所做的诸多实际考察和大量文献分析,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外乎有两个线索:一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来人手,另一个是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然而我们看到,在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甚至有的比较严重。比如:我们到任何一所学校去考察,都能看到学校的制度名目繁多、比比皆是,但是它并没有变成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态度和自觉行为,违背者有之,回避者有之,逃避者也有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并不等于制度文化;同样地,物质也不等于物质文化,精神不等于精神文化。还有人把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概括为“五重五轻”: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变化,轻进化;重强化,轻感化;重物化,轻人化。

学校文化建设除了与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如文化的定义、性质、分类、产生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联之外,还与学校的历史、学校的领导、教师的假设、教师的态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本身又是很复杂的,比如:文化概念可以说是世界上定义最多、分歧最大的概念;关于教师的假设更是莫衷一是、五花八门。为此,学校文化建设除了前文所述的两种途径之外,还应考虑寻求一种新的思路,另辟蹊径。本文从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学校核心文化的概念,即从学校文化的核心着手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核心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著名美国组织文化学者斯肯的文化定义。斯肯把文化界定为群体在解决外在调适与内在整合的问题过程中所习得的一套共享的基本假设,比较适合学校文化范畴。它包含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所有显性的文化成果,如环境中的建筑、产品、装饰品、称呼的方式、情感表达、可见的常规和仪式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包括组织成员共享的策略、目标、哲学等;第三个层次是学校成员基本的潜在假设,包括无意识的、想当然的信仰、观点、思想等。学校文化的“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因而是最容易操作的,是学校(校长)最为关注的,也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第二层次”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却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层次”是教师潜在的个人假设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事态度与方式,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被忽视的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难点。由于这一难点的突破关键还在于学校成员对多元价值观的认识和辨别、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共享,所以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学校核心文化人手,抓住重点,才能突破难点。

根据学校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的机制以及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主要是学习文化、服务文化以及探究文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充分发展唯有依靠学习,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学习,所以学习是学校组织的核心;从教育和管理的角度,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是一个服务型组织;在此基础上,学校的进步和提升唯有靠创新,教育创新要靠探究,探究成为学校变革的一种行为方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种思维模式。

二、学习文化及其建设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责任,也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会知识、技能,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学习不仅包括个体的学习,还将扩展到团体组织的学习、行业部门的学习、国家民族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行为;学习的方式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自发的、偶然的学习。从时间上,学习不再是分阶段的,而是持续一生的活动,从一个人的出生到生命的终结;从空间上,学习是无围墙的,不仅限于学校,还有家庭、社区、网络、工作场所等。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和校园书香气息,是学生学习文化建设的根本。

第一,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要素。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明确自主学习的七个要素:为什么——动机问题;谁——学习主体问题;什么——内容问题;如何——方法与过程问题;何时——时间问题;何地——空间或环境问题;怎么样——评价问题,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

第二,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果从学习活动的类型来看,可以有符号性学习、感知性学习、动作性学习、交往性学习以及上述几种学习的综合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综合学习)。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各自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第三,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倡导学生“每日十问”:今天我上课认真听讲了吗?今天我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今天我全身心投入学习了吗?今天我与同学相处和谐吗?今天我为班级做了什么?今天我锻炼身体了吗?今天我是否保持良好的心态?今天我遵守学校各项规章了吗?今天我有哪些收获和进步?今天我心存感激了吗?

第四,通常意义上,教材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是在现代学校组织中,信息网络资源、人力资源(如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做报告甚至兼课)、社区资源、社会实践等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源泉,为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三)教师通过学习学会教学

教师的成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职前培养所获得的素质也只是为从业打下一定的基础,甚至只是一部分基础,更多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的能力是在职后的工作中获得的;在职培训固然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交流、反思、研究、实践。教学是一门科学,教育理论包括教育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因而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同样不可忽视,教师需要通过交流向他人学习;教学还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向自己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对教师来讲更是不可或缺。

(四)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和制度

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和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工作中的学习是为了工作的学习,是解决工作中问题和困难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第二,组建全员学习共同体。在学校里,所有的师生员工都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学生、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联系在一起,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有共同的志向和追求、目标和利益。第三,制订相关的学习制度。学习制度内容很多,如学校学习制度,教研组、年级组、各学习系统学习制度等,尤其重要的一种就是个人学习制度。第四,建立多重的子学习系统。为确保学习落到实处,除了学校组织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之外,构建多重的子学习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如领导班子系统、中层干部系统、教研组长系统、学科组系统、年级组系统、班级任课教师系统等。第五,建立激励组织学习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三、服务文化及其建设

(一)学校为社会服务

学校为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要依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与发展学生。学生,一方面作为一个生命体,自身的身心按其遗传规律在成长、成熟;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教育正是要根据社会对人的要求,把未成年的学生培养、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历史的主人。第二,学校要教育学生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学校为社会服务,归根结底是要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学校必须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民族精神、全球意识的教育,必须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二)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一,确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显而易见,现实的学校,特别是我们的教师,主要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次要的、被动的,是一个“弱势群体”,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没有确认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作为服务业的学校教育,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校办得如何、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是要以学生是否满意为尺度、以家长是否满意为标准。

第二,努力保障学生权利的实现。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已经申明,学生是权利的主体,学校教育要遵从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学校要切实尊重、保障并实现学生的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在现实的教育中,讽刺、挖苦、谩骂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允许学生听课、占用学生上课时间、改变教学计划等现象也可以见到。

第三,要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途径,把为学生发展服务落到实处。构建激励型与欣赏型德育模式,旨在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构建立体化的大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学习资源;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活动,包括各种实践活动主要在于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要;班主任等各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在于交流与沟通,解决思想认识与心理不适等问题;学校的各种管理在于保证服务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和资源在于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与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教为学服务

第一,确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教的目的(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教学目的)是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建构,着眼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主体人格的塑造和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教学中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提供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转换角色,改善教学行为。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作为直接的任务来看待;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而不是为教“锦上添花”;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而非支持教;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

(四)校长为师生员工服务

校长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诚挚的服务态度。校长要为学校的每一个人服务。校长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优良的环境,要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搭建宽泛的平台;校长要为教师发展、成长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要为教师提供脱产进修、晋升、晋级的机会,要为教师的工作创设最优越的环境,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四、探究文化及其建设

(一)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从人类学习的角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与探究两种,然而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忽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思维呆滞、缺少创新。探究作为学生一种学习方式,不仅符合学科发生发展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以及优良的思维品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的应用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的思维和行为。

(二)让探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虽然课前要备课,教学要预设,但课堂是情境化的、随机化的,是未知的,在这种意义上,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更是需要探究的,随着认识主体的哲学和经验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曾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为题展开广泛的讨论,120多位教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12个学科教研组也形成各自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课:以理念为灵魂,以知识为骨骼,以能力为肌肉,以方法为血液,以教师为心脏,以学生为四肢,以氛围为服饰,以效果为生命。

(三)让探究成为学校有效管理的一种模式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如何把管理科学原理应用于具体的实际当中,如何构建既符合政策法规又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创立的校本教师教育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起始于我们对下面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学校工作可以分成哪几类?教师教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是什么关系?校本教师教育与校外教师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内涵、机制分别是什么?校本教师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以及措施又都分别是什么?学校如何保障教师教育?校长如何对待校本教师教育?带着这些问题(甚至困惑),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研究、一边实验,一边实践,逐步地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理念,比如“学生发展是学校的社会责任,教师发展也是学校的社会责任”“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也是教师发展和生活的家园”“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意识增强、自我建构、自我更新的过程”“把教师教育寓于学校管理之中”等。同时,我们也构建了校本教师教育的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操作体系以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许丽艳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J],中小学管理2008(3):32-35

[2]杨骞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1):106-110

[3]谢翌,教师的假设:中小学学校文化的深层指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49—53

[4]杨骞,学生每日[J],中小学校长,2008(12):21-25

[5]杨骞,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步曲”啪,教育研究,2006(4):

80-84

[6]杨骞,让听课评谋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N],光明日报,2008-07—23(7)

[7]杨骞,校本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