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军事心理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3 15:18:04
军事心理学论文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1篇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1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他存在独立的政权,就必定存在一系列的军事系统。我们向往并追求世界和平,但是据目前形势每个国家又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军事系统来尽量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让自己国家和平安定。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就发生过诸多战争,孕育了一批批军事治世能人。像周朝时的姜子牙,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最着名要数孙武。他创造的《孙子兵法》成为中国历一步代表性巨作。《孙子兵法》包含了战争论,治军论及用兵论;涵盖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篇目。他的战争论中,认为首先要重战,慎战,备战。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他倡导参战是不得已,他充分分意识到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孙子非常重视备战,他强调指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备战,有预料,有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现在我们国家,似乎时刻都面临着各种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不稳定和隐蔽因素诸多,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一个高度健全,有序,有效的军事系统。而在这军事系统中,国防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建立了一个高度健全有效的国防系统,就能保证自己国家最根本利益不受外来侵害,确保国内稳定,安全才能让国家繁荣,苍盛。

 

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起,我们就遭受了列国一次次的残暴的侵略与掠夺,这一切都催生了我们自己的完善的军事机构以抵抗外来侵略,保证国内安定。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诞生了。其中,以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主所创造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新的立足点,以实际出发,确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性,并将其用之军事国防中,起到了巨大作用。1969年,苏联军队悍然入侵我黑龙江珍宝岛,被我军三次击退。在我国南海,我军接连多次击败南越军队,保卫了我国领海主权。

 

在海南岛上空,1965年到1968年我军连续击落美国从越南入侵我国的飞机7架,击伤一架,而我军无一伤亡,取得了8:0辉煌战绩。国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带领下,取得了辉煌成就。首先是毛泽东领导时,先后经历了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时期,及顶住霸权压力,保持军队稳定时期。尔后进入了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任期,国防事业又经历了国防现代化建设时期及历史性发展时期。现在,胡锦涛同志接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就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一系列指示,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构想指引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崭新的跨越式阶段。

 

在这一个崭新的时期,我们也面临了新的挑战,霸权主义仍旧横行,__等恐怖势力仍存,台湾形势复杂多变导致两岸关系不稳定,台湾仍未回归祖国怀抱,世界性的粮食,金融危机蔓延,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并消灭一切有破坏的势力事物,认真对待目前诸多不稳定因素及严峻的形势及挑战,构建一个高度有序,健全,有效的军事体系,尤其是国防体系,确保我们国家利益及人民生活稳定,安全,使国家越来越强大,繁荣。国防事业,人人有责,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积极学习国防,军事知识,支持国防,军事事业,不做损害国家,对国防军事有害的事情,争取为自己的祖国国防,军事事业实现现代化并逐步强大做出贡献。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2

 

学习军事理论对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一)改善知识结构

 

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军事科学也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民族特性。而许多高新技术也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军事高科技技术在基础技术方面集中在十个方面,包括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等。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我的专业息息相关,而军事科学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综合教育作用,有利于我们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式,拓展思维领域,现代军事科学也是大学生重要的知识储备。

 

(二)提高综合素质

 

军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广泛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其相关的众多学科知识。学习这么科学的过程,就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所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过程。我们不仅运用文科的形象思维方法,也运用理科的逻辑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正如国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格局时能以其博大开阔的胸襟和以柔克刚的方式运用自如。我们大学生在遇到难题及需要抉择时,要有高远的视界和统筹兼顾的思想。

 

(三)增强国防观念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较为复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不容乐观。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还有其他不稳定因素影响边疆地区安全。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3

 

今天下午开始上军事理论课。说实在的,我一直是个军事迷。我热爱那一身神圣的绿军装。每当看到军人英姿颯爽的从身边走过时,我总用一种崇敬的眼光望去,而且总要回头看好几次,直到那身影的消逝。我喜欢军营的生活,虽然没有亲身经歷过,但军训生活却成了我难忘的回忆。

 

我知道军中的生活要比军训苦,而且要哭得多。但我不怕,再多的困难我都会迎面而上,因為这是我的风格。所以我非常期待这堂课的到来,期待著这堂课所带来的收穫:精神上的薰陶,把爱国主义精神时时刻刻记在心里。也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军事理论。因為纸有一颗炽热的心是远远不够的,纸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头脑中对军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把这种赤子之心所隐藏的光芒全部释放出来。

 

因為以前也曾想学习军事知识,却不知从何开始,而且也没有连贯性,系统化。这样子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一直期待著这堂课能给我最基础,最基本的军事理论。然后有个整体概念,整体把握,把所学知识组成一张有序之网。现在想想如果这堂课是一名中年军官授课,上课时理著平头,穿著军装,那上起课来一定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吸引力。对於女生来说就像看到了帅哥一样,两眼直盯著他看;对於男生来讲也许能动员他们毕业后从戎。当然,想归想,现实却不是如此。教师也是一名中年教师,穿着蓝色T血,身高约为1.73M,发型是传统的长发。看到他的第一眼,有点大失所望。因为整体来看,觉得他有点拽!

 

不过我还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听他的课。讲着,讲着,突然发现他变可爱了!因为发现他跟我有许多共同之处。

 

第一:说话急切,语速偏快,带有君子坦荡荡的感觉。给人以一种直爽的感觉。

 

第二:对军人的热爱。他讲了一次去军队参观的经历。他说那次参观是由于朋友托关系的缘故,才有机会参观。在告知不许拍照的情况下,他还是偷偷地拍了几张。他说这也许是他今生唯一一次能够参观军营的机会,所以他总要作点什么作为留念。他讲这次经历时,总是很自豪,很激动,也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着。

 

第三:课间休息时,他放了首歌。一听,属于那种爱情悲伤歌曲,跟我的品位完全相同。只不过他放的是比较舒缓的歌曲,而我喜欢的类型确是激昂型的。

 

初步了解他之后,更坚定了认真听他讲课的决心。听了他的课后,强烈地激活了我那颗隐藏于内心想当兵,爱兵的心。内心的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静。然而却多了些惆怅之情。因为某些原因,这辈子是不可能当兵了。虽然有过毕业后当兵的想法,但是现实中某些残酷的现实,让我无奈地抛下了这个想法。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2篇

科学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对于《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的研究、流播与应用,都可以提供清晰的脉络。从这个角度而言,首先加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设计,其意义就在于解决了《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创新的前提。打牢了这一基础,不但有利于解决《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方向性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创新的质量与效率。其次,提供《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的总体方法。如何研究《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目前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方法体系。国内《孙子兵法》文化思想研究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研究比较广泛,凡是有关《孙子兵法》思想及其应用性研究,都可以称之为泛化的《孙子兵法》文化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孙子兵法》军事文化思想研究的方法形形,并没有较通用的研究方法。二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已经举办了八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有两届分别是以《孙子兵法》战略文化及《孙子兵法》与和谐世界为主题的。从与会论文情况看,有的是考镜源流,有的是发微阐幽,有的则是某些方面的研究应用,因此也没有反映出研究《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的方法体系。三是山东、江苏等地的孙子研究会,也举办过多届《孙子兵法》文化节,对《孙子兵法》文化思想有一定讨论。但总体而言,对《孙子兵法》文化思想及军事文化理论研究较系统、较深入的研究成果不多,而且缺乏科学的研究范式,没有解决好《孙子兵法》文化思想及军事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推动《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首先从加强理论体系设计入手,不但可以明确《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的基本构架,而且通过理论体系的设计,也可以进一步提出和规范《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的诸多范式,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一工具,不但应当从其他理论研究中借鉴,从自发的《孙子兵法》兵学理论研究中归纳、概括,更应当从加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设计中来获取。再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提供借鉴。一方面,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不但有益于深化《孙子兵法》研究和繁荣孙子学,进而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提供有益的文化基因,而且亦有益于改进《孙子兵法》传播理念与方式、为提升《孙子兵法》文化功能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另一方面,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必然要涉及《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在非军事领域中的应用问题,涉及《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在我国文化产业化中的发展模式与应用路径等问题,因而加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设计,提升《孙子兵法》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非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示范性意义。总之,《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兵学经典,不但是优秀的军事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科学设计其军事文化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其军事文化思想,对于创新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其意义不言自明。

科学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既要借鉴军事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亦需要有创新思维。首先,科学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可以从我国学者对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认识上寻找借鉴。就目前而言,我国学者对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认识主要包括:有的学者认为,军事文化是由军事知识、军事价值观念和军事思维方法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军事思想文化、军事道德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谋略文化、军人精神生活文化等[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先进军事文化除了上述方面外,还应当包括军事团队文化、军营文化和军事文学艺术等[2]。显然《孙子兵法》中有这些方面的文化因素,然而并没有较系统的论述,因此可以忽略不计。有的学者认为,军事文化按照形态分,有军事观念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行为文化、军事语言文化等。按照学科分,有军事哲学、军事政治学、军事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会学、军事伦理学、军事心理学、军事历史学等[3]。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显然不宜按照现代军事学学科来分类,但确实应当包括军事行为文化、军事心理文化和军事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军事文化包括军事物化文化、军事精神文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军事行为文化[4]。因此,设计和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应当涵养这三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综合理论界的看法,实际上对于军事文化的认识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广义文化论,即军事文化应当包括军事物质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精神文化和军事行为文化;二是狭义文化论,即军事文化不包括军事物质文化,应当是纯粹的军事精神文化,这里的军事精神文化包括了上述提到的军事文化构成的主要方面[5]87-88。

因此,设计和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也主要应当从军事精神文化层面来考虑,而不涉及军事物质文化方面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军事文化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群体———军队在军事领域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军事物质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和军事精神文化,其中军事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军事科技文化、军事观念文化和军事活动文化[6]2-3。借鉴这一看法,《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应当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如果撇开孙子论述较少的物质文化问题及古代物质文化于今天的军事变革没有太大意义,则可以认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应当主要由军事观念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和军事活动文化构成。虽然从我国学者对于军事文化的认识方面来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很难有较统一的认识,但无疑会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其次,科学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才能解决。上述关于军事文化的认识,笔者仅仅列举了一些代表性的看法,无疑对于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仅仅参考学界对于军事文化的认识来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也是不够科学的。因为:第一,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二,学界虽然普遍公认军事文化不应当包括军事物质文化,笔者亦赞同这一看法,因为物质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已,但人类创造的军事物质财富中,显然又内化了人类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军事文化构成中应当包括军事物化文化这一重要的要素;第三,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是否应当是军事文化。从上述综述来看,有的学者把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作为军事文化的重要方面,有的则认为军事文化中不包括军事理论或军事思想。而实际上,关于军事伦理、军事道德、军事心理、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军事认识,无疑都是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的重要方面。所以笔者认为,把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归于军事文化的一个类别,在分类上就交叉重复了,而且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军事知识体系的总体概念,如果军事思想就是军事文化,则军事文化无所不包,也就没有必要专门提出军事文化概念和进行军事文化研究了。另外,军事文化又离不开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因为军事思想或军事理论是军事文化的载体,军事文化蕴含于军事思想之中。所以研究军事文化必须科学认识军事思想,这是一个重要前提,但总结军事思想本身并不是军事文化研究,挖掘军事思想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才是军事文化研究。因此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应当有新的思维。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方面:第一,可以将《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p#分页标题#e#

第一个层次是战略文化理论。因为《孙子兵法》主要是一部战略理论著作,它蕴含着科学的战略文化思想,不但构成了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于当今创新与发展中国战略文化亦具有科学的现实指导价值。第二个层次是军事物化文化理论。《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及其以前时代中国古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之上,这些物质财富内化了中国古人的科学技术知识及需求与选择。物质本身即使不能归于文化,但物质的创造包括军事物质财富的创造中,本身是融入了人类的军事文化的,因而军事物化文化是《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个层次是军事方式文化理论。人类对于军事物质财富的创造与运用,对于军事知识体系的创新与运用,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反映了和体现了人类的军事活动方式。《孙子兵法》从许多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人的军事活动方式。这三个层次,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的科学构成。笔者认为,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既不能简单地从军事物质文化、军事精神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等方面来构建和分类,也不能按照现代军事学学科分类来构建,这样做,只能揭示《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而不能科学反映《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的军事文化结构,虽然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交叉,但总体上共同构成了《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其中战略文化理论是核心,军事物化文化是基础,军事方式文化是重点。第二,应当依据上述三个层次结构,将《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设计成三个开放的体系。《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理论,笔者在《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范式、现实意义及传播理念》一文中认为,主要包括《孙子兵法》的战略价值观、战略思维模式和战略行为选择偏向模式,而且随着更多战略文化研究范式的确立与运用,《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理论还可以构建出不同的理论体系[7]。

《孙子兵法》军事物化文化理论,则主要是孙子提出的军事科技文化思想,不仅包括孙子对当时军事物质条件的认识与运用理念,也包括孙子的军事科技哲学思想。《孙子兵法》军事方式文化理论,则主要包括了军事思维方式、军事行为方式和军事制度文化三个大的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可以根据《孙子兵法》本身所揭示的理论以及结合当代军事理论体系来阐释《孙子兵法》的军事文化思想。如《孙子兵法》的军事行为方式文化理论可以包括孙子的军事谋略文化思想、军事心理文化思想、军事伦理文化思想、军事博弈文化思想等。《孙子兵法》的军事制度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了军队体制编制、将帅选拔任用、军队管理等诸多方面。上述设想,虽然不一定完全科学合理,但以此新思维来构建《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尚没有科学的体系认识的弊端,极大地推动《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研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孙子兵法》的军事文化理论体系也必将逐步建立起来。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3篇

军事心理学与战争具有天然的内生逻辑,是“心理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在军事环境中的应用”。美国军事心理学家Johnson说过,“军事心理学只有把焦点集中于军事应用上,它才真正是独一无二的学科”[1]。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再加上国内军事心理学起步较晚,因而其研究也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军队化”。当前,“实战化”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军事心理学作为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应该着眼于未来战争需要和作战实际,向打仗聚焦向实战用力。

一、从我国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性变迁看“向打仗聚焦”的时代命题

(一)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历史性变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心理学的历史是由国家的需要塑造而成的”,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军事心理学必须具备对战争实践的助推作用,但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历史特性。军事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起步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介绍和引进国外,特别是美国和俄国的军事心理学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后,军事心理学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关注,国内开始了对军事心理学的研究。1985年5月召开了我国首届军事心理学理论研讨会,随后又召开了空军军事心理学研讨会、反心敌与心战研讨会等,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军事专业委员会;出版了内部刊物《军事心理学通讯》《军事心理学研究专辑》和全国第一本军事心理学理论刊物《军事心理学》;出版了一批教材、专著、译著;并先后在不同军校开设军事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防空心理学等课程。

第二个阶段重在促进军事心理学理论在军队内部得到认可以及理论成果的初步应用。但是,1990年以后,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开始走向军营和训练场,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在一些部队得到应用。同时,心理战的研究教育受到了重视,沈阳军区某部队从1994年到1996年间进行心理战教育训练试点工作,推进军事心理学基础理论在部队实战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些部队非常重视把军事心理学原理与战争实际以及部队的军事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探索,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军事心理学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三个阶段着重于探索军事心理学理论在军队的全面运用。2000年西安政治学院组建了我军第一个心理战教研室。2003年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首次将心理疏导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2004年,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随后,一大批军事心理学领域的著作相继问世。我国军事心理学“终于迎来了学科建设的真正春天”。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其历史使命是创新军事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军事心理学受到很明显的环境、文化、价值观、个体心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军事心理学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与我国军事实践相匹配、与我国军民文化心理相契合的军事心理学理论架构,以解决军事实践中出现的与心理因素相关的难题,提升我军官兵的战斗力。

(二)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第一,和平环境使得军事心理学的研究着重于基础理论的“军队化”。前三个阶段所进行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和平时期的军事环境、军人群体和军队特征,即将心理学理论“军队化”作为主要目标,往往是将地方的、国外的心理学理论直接套用于军事领域。这一特征直接导致我国军事心理学研究不够成熟,研究重点还处于基础理论的介绍引入与初步运用;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领域较为局限,只能依托现有的军事背景进行研究;同时,处于相对和平时期的军事心理学更加侧重于军人在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中的心理体验,特别是军事心理学作为政治学的下属学科,研究平时较多,研究战时较少。

第二,军事心理学的创新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信息化时代呼唤军事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已成为共识。在前三个阶段中,军事心理学的基础概念、研究手段、研究领域、一般规律已经得到廓清,而正是经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准备,军事心理学理论初步实现了“由科研单位到基层”与“由基层到科研单位”相结合的机制,为我军军事心理学在第四个阶段实现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

第三,军事心理学的发展与军事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虽然处于和平时期这样的大背景,但其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离不开我军军事实践的支撑。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在继续以机械化为主要发展指向的同时;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时代到来,军事领域也开始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变革以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发展,我军的军事实践变革也从武器装备等物理层面逐渐发展到更加深刻的编制体制调整和更为深层次的价值判断。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与我军军事斗争的具体实际相契合,既相互影响又共生发展。

二、多维度拓展我国军事心理学“向打仗聚焦”的路径依赖

(一)以提升战斗力为目标,拓展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专家认为,战斗力生成和发挥有十大影响因素: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军事教育、军事训练、军队管理、军事理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作战对象。所以,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拓展,要以此为依据。一是研究提升官兵的心理素质。要根据岗位胜任特征对人员进行分类与选拔,要依托专业测量工具对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估,要以短程心理治疗为重点进行战时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要研究官兵战斗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二是要注重在人与武器的结合上提升军人的战斗体验。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在人与武器结合的环节上,表现为武器装备在满足军人基本训练需要的基础上向实战情景中满足战斗需要的转变,而这一过程极需军事心理学的创新与融入。军事工程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与武器有效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需要军事心理学加以关注。三是探索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一体化联合作战“结构模块化、指挥扁平化、要素体系化、编组一体化、比例科学化”的要求更加需要官兵具备在战场情景下对作战地域全方位的了解,需要对影响作战绩效的环境因素进行快速整合,需要对作战情景下的危险性与适应性进行合理建构,而这些方面都是军事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以实际效果为参照,完善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打破军事心理学以人格测验为主要研究工具的思维定式,根据作战实践运用最切合实际需要的研究方法。虽然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具体选取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依托心理学理论巩固军事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比如,用实验心理学中的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来进行数据采集,用决策心理学中的专家评价法来进行心理评估,用心理历史学的人物传记或心理素描来研究分析重要个案等。二是借力多学科理论架构进行跨学科研究。比如,以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或理论框架作为基础进行心理模型建构,以复杂适应系统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军事心理学战场模拟仿真。三是借鉴其他领域知识进行启发式研究。《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总结报告》就非常注重运用商业社会营销策略进行启发式研究,认为“要确定心理战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应注意研究其他劝说行业行之有效的做法”[2]。这种研究方式往往能给军事心理学提供很好的启发意义,促进军事心理学的创新发展。

(三)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强化军事心理学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军事心理学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军事心理学专业人员应该接受良好的、系统的军事心理学和医学的基础理论的教育,能识别掌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治疗流程,并能根据不同病症进行合理处置。二是构建作战单元中军事心理学骨干队伍建设。目前,全军军事心理学的专业人员比较少,暂时还不可能将军事心理学专业人员分配到全军每个一线作战部队,所以必须从基层中挑选政治合格、军事过硬、道德良好的官兵作为心理骨干人选,对其进行军事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在基层开展心理教育,普及心理服务基础知识;使其能开展正规的心理行为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开展完整的心理疏导,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使其能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加强官兵的心理防护。三是把军事心理学人才纳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诸军兵种力量融合形成作战合力,对敌实施有效的打击。近年来,军事心理学不断取得有益成果,理应纳入作战指挥体系来提升联合作战的实际效能,从而为作战提供更好的促进作用。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军事文化理论;范式;传统;重估

中图分类号:E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02-01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新的历史阶段,不仅意味着经济的转型,也意味着原有的国家安全战略的变革,尤其是在快速更新的军事文化领域,军事文化研究的范式造成极大地冲击。现有的军事文化研究脱胎于传统文化研究理论,是通过各学科的交叉互融对军事文化问题进行解释和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对传统的文化研究理论提出挑战,军事文化研究也必然要开放研究视野,转化理论范式。

伴随军事斗争形式和安全战略的变化而逐步成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成为一门具有专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的独立学科。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政治领域的焦点,在军事斗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哲学、社会学、文学、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不断被纳入其中,军事文化研究的问题逐渐深刻,领域大大拓展 。就我军而言,在建军初期就曾将文化工作作为军队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进入新时期之后,对军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又掀起了高潮。随着国际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战略和军队自身建设的发展,军事文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对于军事文化的理解不同,关注角度不同,对于军事文化的定位与作用不同,但在种种复杂的军事文化研究背后却存在着共同的理论范式,即“民族国家中心论”,这构成了人们研究军事文化的基本共识和共有前提,形成了军事文化研究的传统视野。

这一理论范式的生成可以通过民族国家的兴起进行理解。现代国家是国家权力与民族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并由此带动了现代军队的产生。民族国家首先是在西欧产生,而后通过民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迅速在西方国家展开。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最终使民族国家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形式。民族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形式的确立,对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军事文化现有的研究框架也由于各学科的影响而确立了自己的前提,在这种理论范式的框架之内去分析问题。

但是军事斗争已然跳出传统的平面战场结构,成为一个多维度产生、多学科介入的集合体,国家安全战略也早已摆脱单纯的军力对比,成为一个全要素参与、全实力博弈的复杂系统。谁能率先创新某一要素的构成理念和作战方式,谁就能率先获得胜利女神的垂青。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军事文化研究者们都在试图冲破固有的研究范式,将军事文化作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关键变量,但是,民族国家的理论范式仍然是当前理论界的主导,仍然是思考军事文化问题的核心出发点。就具体的研究而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军事文化研究的落脚点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但传统的研究一般都有意无意地把军事文化同民族国家的文化联系在一起,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与军队自身的文化建设上。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传统的军事文化研究也存在着对军队内部的亚文化的研究,比如对于国外军事文化的构成、组织形式和表现的研究。但是,这种比较军事文化的研究也仅仅是在国家区别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军队的文化比较而已。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传统的军事文化研究往往采取文化实体论的研究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考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军事文化研究来说,虽然对军事文化的理解各式各样,对军事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是,一般都把军事文化看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在这种研究方法以民族国家作为区分军事文化的标准,将某一支军队的军事文化看成一个内在整合、封闭发展、独立延续的体系,而排除了不同军事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渗透和关联。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标准和理念输出,对于东方军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则很难被包容在考察范围之内。

第三,就价值取向而言,传统军事文化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对民族国家文化价值的认同,对民族国家军队文化的推崇。各国的军事文化传统主要由本国主流意识形态、本国文化传统和本国当代文化三者构成,强调国家传统文化在军事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代各国的军事文化研究是建立在民族国家中心基础之上的文化研究。很难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升为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无法通过全球文化的建构,渗透他国的军事文化体系,作用于他国安全战略的形成和战场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震.加强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和路径选择[J].商品与质量,2010(S1).

[2]刘治国,徐菲菲.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4).

[3]朱文华.把握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法论原则[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02).

[4]薛杉.加强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06).

[5]石纯民.从“黄蜂”蜇死“猛禽”说开去[J].中国民兵.2009(09).

[6]汤光鸿.必须重视我军“软实力”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06).

[7]苏恩泽.令世界关注的“软对策”[J].领导文萃,2007(07).

[8]孙明莲.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提升我军软实力建设水平[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01).

[9]汪红伟.论军事软实力视野下的中国军事外交[J].甘肃社会科学,2009(02).

[10]黄建国.军事软实力理论[J].当代军事文摘,2005(04).

[11]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钟少异.正视传统军事文化的阴晴圆缺[N].报,2010-06-17.

[12] 傅强,解永军,卢遵侯.军事文化,打造校园品牌[N].报, 2011-05-03.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5篇

一、关于军事思想方面的内容

军事思想是对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想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军事思想是军事哲学,涉及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包含战争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国防建设和战争实践的理论武器。学习中国军事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学生熟悉祖国的军事文明史和军事思想发展史,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军事思想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能够更好地为当前国防建设服务。

军事理论课的军事思想的部分,从内容上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军事思想。这里所指的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思想的合称。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对中国历代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军事智慧和人文精神。直到今天,它的许多原理和思想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军事思想、邓小平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以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时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对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新发展。一时代有一时代的主题,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泽东、邓小平、以及军事思想的继承发展,是指导当前及今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二、关于中国人民战史方面的内容

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从1927年8月1日诞生,在党的领导个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伟大贡献,立下了不朽功勋。在新中国诞生不久,全国解放战争大规模作战行动刚刚结束之际,人民又以一部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朝鲜人民一道,经过近三年艰苦、顽强的战斗,打败了美国侵略者,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卫了祖国安全。

当前,许多大学生对战史了解甚少。现在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生活也改善了,但爱国、爱家、爱民的心不能丢。战史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是无穷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从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战斗、建设国家,坚不可摧,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功不可没。如今的中国,虽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但面临的战争因素,威胁依然严重,安全依然危险。所以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战史,全面了解战史,从而使牢固树立宝贵的国防奉献精神。

大学生学习战史,首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国防意义,进一步坚定牢靠的国防意志,进一步发扬敢于亮剑的军人精神。其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防的要义,进一步体现到军人奉献的价值。中国人民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将才林立、英雄辈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人民子弟兵队伍。如果祖国遭受到外敌侵犯,我们青年大学生应当怎么办?是热血男儿就应当勇敢地奔赴卫国保家的战场,就应当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再次,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国防义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卫国的责任,有助于进一步坚决地担当重任。我们国家面临着新的霸权主义、国家分裂分子、恐怖主义和敌对势力的挑战。坚决维护我国和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坚决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些都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就是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的支撑,我军官兵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旺盛的斗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实践证明,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必须十分珍视的政治优势。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应当具备的心理品质,建立和完善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为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评判法,5名心理学专家参加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心理品质的筛选,挑选出20项指标构成胜任特征理论模型. 围绕理论模型对30位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稿并编码分析,将编码分析获得的胜任特征模型和理论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 本研究胜任特征模型和理论胜任特征模型之间具有一致性. 结论: 该胜任特征模型对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本研究结果为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军事医学;人员选用;评价模型

0引言

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是军事医学学科发展的领头雁,是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军历来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与评价,主要采用职称评价. 而职称评价主要是以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指标[1]. 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军事医学学科来说,单纯采用现行的“以论文评价为中心”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军事医学存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军事医学更多的属于应用性研究,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军事活动中有关卫生保障问题,研究的结果更注重其实用性,这就需要寻找更科学的评价方法. 胜任特征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指能有效区分优秀与一般工作绩效的个体心理特征,主要用于对领导者的选拔、评价和培训,迄今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我们将胜任特征模型定义为:“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并能够被可靠测量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知识、技能等个人特征的总和”[2]. 应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评判法构建了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并应用半结构访谈和编码技术进行验证. 为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简称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与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三所军医大学从事军事医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 30(男26,女4)名,年龄35~63(平均47.6)岁. 专业涉及航空航天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航海医学、烧伤医学、创伤医学,其士生导师19名( 63.3%),硕士生导师11名(36.7%). 学科带头人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名,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名,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5名,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0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名,获国家专利6名. 课题组专家小组为2名心理学教授和3名心理学副教授.

1.2方法

1.2.1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文献分析课题组研究发现,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具有领导者的共同特征. 因此,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包括有关的文章、报告、书籍、文件、档案资料以及与军队领导者心理品质相关的文献,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搜索并编辑整理. 在收集国内外、军内外大量有关领导者心理素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大约3000多种描述,涉及360余篇研究报告中的46篇文献中2261个条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3]. 通过分析和专家讨论,并根据条目的概念及内涵,初步获得76个胜任特征条目,作为胜任特征模型的雏形. 然后再通过专家讨论进行归纳、合并,最终共获30个一般领导者素质特征描述为胜任特征模型的条目.

1.2.2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项目提取根据专家评判结果, 再次展开讨论. 要求专家们能够结合胜任特征模型条目,把能显著区分优秀领导绩效与一般领导绩效的条目, 也就是要求挑选出具有在绩效评价中具有良好区分效度,80% 以上专家认可的条目. 最后, 进行专家讨论. 最终,获得20个条目构成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并对所得条目给出明确定义.

1.2.3半结构访谈的实施对30名学科带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4],在访谈前设计以下访谈提纲:①在您成为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过程中,有哪几个阶段?哪几个事情对您影响最大?②您是通过什么方法或者方式来领导您的团队,使他们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③您是通过什么方法使自己的学科处于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④您觉得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普通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有什么区别?

1.2.4胜任特征理论模型的验证围绕胜任特征理论模型,通过对30名学科带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对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及评价描述的访谈录音,并把录音转换成word文稿. 然后,由一名应用心理学博士和一名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对所获得访谈结果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 在整个归纳和整理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和方法进行:①将完全相同的描述(表述的是同一行为的句子)进行合并,并在合并时记录其频数. ②将表达意思基本一致的句子进行合并,并在合并时记录其频数. ③利用关键词对有关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行为事件的表述进行编码,合并. 最后由专家再次讨论确定20个出现频次高的描述确定为其胜任特征. 最终用胜任特征访谈模型验证最初的理论模型.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对访谈后的结果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访谈时间和文稿统计学科带头人访谈录音时间11.4~78.5 min,总计921.6 min,平均30.7 min;文稿字数最短623字,最长3594字,总计50 130字,平均1671字.

2.2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理论模型把经过文献分析获得的2261个胜任特征条目,经过3轮专家评判,挑选出20项有关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的条目,构成胜任特征理论模型. 分别是:乐业、为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牺牲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制、竞争意识、主动学习、激励能力、识人用人、敏锐方向、影响力、威信、决策能力、宽容、亲和力、可塑性、真诚、精益求精.

2.3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访谈模型根据访谈提纲,对30名学科带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把出现频率最高的20个胜任特征条目按得分多少排序(表1). 表1学科带头人出现频率高的胜任特征条目得分由于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访谈长度不会影响访谈结果,而且采用平均数进行编码所得的结果会更稳定[5]. 因此,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平均数这一项指标,给出每个胜任特征被学科带头人提到的人数(表2). 表2 被提及胜任特征的分布情况

2.4胜任特征理论模型与访谈模型比较 将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得的胜任特征访谈模型与通过文献法和专家法获得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 在比较后发现,排在前7位的乐业、为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牺牲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善解人意和排在后8位的影响力、威信、决策能力、宽容、亲和力、可塑性、真诚、精益求精两个模型完全一致. 不同的是:理论模型的第8位和第9位分别是竞争意识和主动学习,而访谈模型则分别是自制和洞察力;理论模型的第12位是敏锐方向,而访谈模型是把握机遇.

2.5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在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及访谈模型的基础上,再次通过专家小组访谈,最终建立了以事业心、人格魅力、组织协调为3个维度,以乐业、为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牺牲精神、善解人意、自制、洞察力、激励能力、识人用人、把握机遇、影响力、威信、决策能力、宽容、亲和力、可塑性、真诚、精益求精为条目的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图1). 3讨论

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促进军事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6]. 最早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方法主要有3 种[7],包括主题专家(SME) 评判法、关键事件访谈(CEI) 法和一般胜任特征字典法. 本研究中,胜任特征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评价而不是关键事件访谈. 这是因为对于学科带头人来说,他们已经从事军事医学多年,并且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对学科带头人的认识,基本上就概括了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首先通过文献法和专家法确定了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理论模型,然后应用半结构访谈法来了解每位学科带头人对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看法,根据他们的观点,建立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访谈模型. 最后将两个模型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结构.

图1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结构

在本研究中,根据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特点及多数专家意见,归纳了20个胜任特征条目,并将其划分为3个维度:事业心、人格魅力和组织协调. 这3个维度比较全面地构建了评价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职业性胜任结构,是评价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与否的重要依据,代表了作为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胜任力要求,也说明了采用胜任特征多维评价的重要性[8].

评价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核心指标包括事业心的乐业、为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牺牲精神、精益求精;人格魅力的自制、洞察力、把握机遇、影响力、威信、宽容、亲和力、可塑性和真诚;组织协调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善解人意、激励能力、识人用人及决策能力.乐业成为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第一个胜任要求,在本评价体系中实际指对个人从事的工作充满兴趣,力求达到最高标准的强烈愿望.在所有评价中,乐业被放在所有项目的首位,反应了全体调查对象对学科带头人在事业心方面的一致要求;为军服务意识指所从事的专业都是为军队、为官兵服务,主要是解决部队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学科带头人的主要条目;创新精神指善于抛弃旧的不合理的事物,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的工作局面. 军事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威信、亲和力等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号召大家团结奋进,共同进退. 在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时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就需要学科带头人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与许青武等[9]在对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中的结论是一致的.

该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评价模型不仅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和扩展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性;将为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科学选拔与任用提供客观、公正、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在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上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明军,黄伟光,王志国. 医学人才选拔评价指标体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7):665-667.

[2] Spencer LM, McClelland DC, Spencer S. 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 History and state of the art.[M].Boston: HayMcBer Research Press, 1994:222-252.

[3] Viswesvaran C,Frank LS.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job performance dimensions on convergence of supervisory and peer ratings of job perfornlance:Unconfounding constructlevel convergence and rating difficulty[J].J Appl Psychol,2002;87(2):345-354.

[4] 郭强.调查实战指南定性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27-31.

[5]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6] 包尔基,刘佚永,王冬,等.军事医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中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174-176.

[7] 田建全.苗丹民.贡京京.军校学员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18-621.

军事心理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创新;学习借鉴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开放;二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坚持“中国特色”,但从不排斥外来先进经验,而是主张通过融入世界而提高自身的生命力。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以开放的心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军事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创新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学习借鉴别国军事理论成果,是通过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军事理论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我国的《孙子兵法》在美国广为普及,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军事教育、工商管理和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必读文献。美国关于《孙子兵法》的视听文献、数字文献和网络文献出版制作方面远远高于中国。美国纽约维莱出版公司还于2000年出版发行了诠释《孙子兵法》的游戏软件。结果,美国学者对《孙子兵法》军事应用的关注度高于中国学者,大大促进了美国军事理论创新。反观我国近代军事史,之所以一再丧失军事变革的大好机遇,与当时“冷眼向洋”,耻于向外军学习尤其是学习其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等密切相关。1845年俄国赠送清廷264种图书,其中有几十种是介绍当时西方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的著作,这本是借鉴外军军事理论资源,了解西方军事思想的极好机会,但清政府却唯恐“其书不伦,徒伤国体”,全部送理藩院封存,交给耗子去批判了事。对于西方军事思想“断宜弃之不学”。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注重借鉴外军,导致军事理论在世界上落伍,不能不说是中国在近代抵抗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也需要在东西方军事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回顾人类思想史(包括军事思想史),许多最有开拓性的创新成果,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思想路线的交叉点上。不同文化传统和哲学背景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思路;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方法思路。在不同思路的交叉点上,不同的信息风云际会,不同的知识繁花荟萃,不同的理念争锋比锐。由此形成互动与共振,最容易产生创新的雷电。”(见李炳彦:《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引自中国谋略科学网)“东方兵学重权谋,西方兵学重技术。这是在信息时代之前东西方兵学文化上的差异,并由此产生出东西方兵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现在的情况正发生变化,在西方的兵学中,已经并继续渗入了东方的谋略思想。新军事变革正促使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见李炳彦:《东西方军事文化走向融合》,引自中国谋略科学网)比如,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如下几个特征:哲理性强,模糊性大;长于整体思维,短于精确分析;抽象推理多,逻辑论证少;独断性强,集谋性弱;变易理论受限,保守观念顽强;大一统思维坚韧,个性化思维不足等。而西方一些思维方式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弥补我们的不足,我们如能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对推动我们的军事理论创新是非常有益的。此外,我们不仅要汲取他国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而且还应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

再次,应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批判性地吸收外国外军的理论创新成果。剧烈的变革时期,理论创新的空间大,关注点多,我军当前在军事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世界眼光、国际观念越来越强,这是好事。但采取何种方式学习借鉴外军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则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军情加以甄别。军事理论创新素材按其来源看,可分为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作为一国军队而言,其军事理论创新是以引进创新为主,还是以自主创新为主,或者是二者相结合,不仅要从国情军情出发,还要从军事斗争与国家利益的需要出发。军事创新是所有军事资源新的组合,这种组合当然不是任意的组合,而是以军事资源之间的可组合性、可兼容性为前提条件的。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推进新军事变革方面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从这点看,外军经验本身也是各自特色的反映。美军是以新的军事理论为牵引,全面展开军队转型,寻求绝对“军事优势”;俄罗斯由于经济原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全面进行新军事革命,便把重心放在发展其“杀手锏”――战略核力量上;印度、日本和欧洲各国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勾画各自的变革蓝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军情,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借鉴外军军事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引进性创新通常被认为是被动的行为,实际上,一种理论在借鉴过程中,必须不断改变或修正,必须“再发明(创造)”以使其有用。也就是说,借鉴的过程也必须是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曾指出:“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见《文集》)与军事实践整合而形成创新的军事理论,并不是现成的、可以直接套用的理论,而是针对一国一军特定的目的与对手,进行重新建构的理论。

总之,空前激荡的军事世界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我们需要的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既要革新传统的思维方式,也要继承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过实践证明的东方优秀战略文化传统;要睁眼看世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也要区分良莠,不要全盘接收,更不能在战略上被人误导。

参考文献:

1、陈浩良等.中美孙子兵法图书文献比较研究[J].中国军事科学,2006(6).

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

3、颜晓峰.创新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