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术道德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3 15:17:29
学术道德论文

学术道德论文第1篇

1.两者内涵。科学技术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主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活动,是发现和发明的统一体,它的最高目标是求真。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为人类的行为提供一种规范和准则,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它是通过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起作用的。情感、美好、幸福等一切“善”是道德存在的力量之源。科学技术与道德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真善的关系,两者的完整结合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矛盾正在日益凸显。

2.两者关系。在中外思想史上,对于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科学技术与道德相斥论。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科学与道德是对立、排斥的关系。他们认为科技的发达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灾难,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道德底线的降低和道德思想的堕落。另一种则是培根等学者支持的科学决定论。他们认为科学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科技的成熟自然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他们把科技进步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上述两种观点有些片面。科学技术与道德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技术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行为及其规律,而道德,则是反映人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二者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功能,并存在于不同领域。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使得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得到提升,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并促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与规范。而进步的道德观,也在精神力和文化观上积极推动和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因此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因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而对社会的道德教育持悲观情绪,持无所作为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会自然改善和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会导致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忽视。总之,我们不仅要瞩目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且还应当重视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长足的发展,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利处。科学技术为促进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发展使人们传统而保守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得以改变,并逐步地渗透进道德情感中,使之得到升华,人们的价值观渐趋科学、合理,并促进了智慧的生成,进而带来了很多创新,又进一步带来了科技的更新与社会的发展。

2.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危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所表现出的工具理性转化为操纵人类一切生活的手段时,人自身也成为工具理性所任意摆布和支配的工具,人为物所奴役,失去了各种精神的追求。于是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计算机的兴起与网络技术的繁盛,使得世界越来越虚拟化、隐蔽化,网络的不真实引发了很多道德伦理问题,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青少年更是整日沉迷在游戏与聊天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亲情淡化冷漠现象,更有甚者走向自杀。网络像一根纽带,联系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但也像一堵墙,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生物技术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伦理难题。基因技术使人类揭开了遗传的秘密,也为人类疾病的医治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相当多的问题。人们利用基金技术来“设计和制造后代”,克隆人的商品化、商业化,还有贩卖人体器官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人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心灵的空虚、恐怖、焦虑和绝望成为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运用得是否得当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它的工具理性价值必须有一个正确导向才能使自身优势实现最大化、最优化。而伦理道德正是这样一个人文精神工具,所以,我们应当用伦理道德去关怀科技,对它进行规范和导向,才能使其真正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三、如何进行人类伦理道德教育

1.从知识出发,形成哲学思维方式。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这一点已为科学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我们应当努力使这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成为人们普遍掌握的思维形式。只有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说明和把握以空前速度向前发展的客观事物,才能认识任何事物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从而树立变革的观点和革新的精神。不能把任何一种知识奉为绝对真理和固定的信条,除按常规一点一滴积累以外,还要打破旧规范,树立新规范。我们应具备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自身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研究,并对西方的道德思潮加以选择性地吸收,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术道德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科研不端行为学术道德科研评价防范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中国科技教育水平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科技界科研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屡屡被新闻媒体披露。目前,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学科建设,阻挠了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1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12月通过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OSP)了科研不端行为联邦政策,其中对科研不端行为作了如下界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准备、实施、整理以及发表等科研环节中出现的造假(fabrication)、窜改(falsification)以及剿窃(plagiarism)行为。美国联邦政策除了对作假行为做出界定和分类之外,还规定了判断作假行为的基本条件:①是否明显背离相关科学研究共同体的规范;②行为是否具有故意、明知以及草率特征;③是否有充分的证据。

中国科协已出台《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专门对科研不端行为做出了具体界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剿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表现是: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作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抄袭他人作品;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

中科院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六条认定标准包括: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剿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研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同时明确界定,在研究工作中非有意的错误或不足,如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与判断错误、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等,不能认定为科研不端行为。

2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

与社会生活中道德环境恶化现象同样,国内的科研活动中,科研不端行为虽说不上泛滥,但也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行为不外乎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2.1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

科学家缺乏学术道德,不重视学术规范。科学工作者的人品、高尚的科学道德是科学家之魂。科学道德对于科学工作者自身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自律作用不可替代。一些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科学知识地运用却忽视了自身科学道德和素质地培养。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了得到成果便不择手段,明知是不正确或违法的做法,但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往往置科学道德、国家法律于不顾,缺乏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缺乏诚实、公正的科学道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对科学道德和科研精神的无知,是科研不端行为泛滥的内在原因。

科学家受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为在科学职业化地位竞争中取胜而不择手段。科学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每一位研究人员除了运用正确的方法外,还要能够苦学深钻,持之以恒。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目的之一。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社会承认,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当科学家有了被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因此就出现了科研创新中急功近利的现象。急功近利对我国科研创新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导致违反科研设计实验的程序和要求;导致不尊重客观事实,甚至伪造实验数据和结果;导致研究者在研究创新中对同行封锁信息,不愿合作;甚至导致学术腐败、抄袭、剿窃、弄虚作假的严重后果,使研究动机扭曲,科学精神丧失。一些科研人员为了申请经费、、岗位升迁、工资待遇等,忽视了对知识的追求,淡忘了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只热衷于追逐名利,忙于资源的获取、占有和垄断;不在研究和学问上下功夫,而是擅于捏造事实、编造数据、骗取科研经费。

科技管理部门揭露不力和有意庇护为科研不端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一些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工作中违背职业道德,或是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或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对某些科研人员予以“特别”关照或报复,故意制造了一起起不公正事件。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处分了一些在项目申报中的科研不端行为,部分是在申请中伪造人员信息。作为高校科研处或高校院系科研秘书是非常清楚本校有关人员情况的,完全能够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为了能充实项目组的研究实力,增大项目中标的可能性,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表现出了听之任之的“不作为”。一部分高校为了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而许多项目暂时又不能达到相关要求,特别是距离相关要求差距不是太远的时候,科技管理部门便协助项目申请者隐藏或伪造一些信息,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作为”态度。高校科技管理部门揭露不力和有意庇护在无形中为科研不端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2.2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

科学作假行为不只是学术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一系列具体而实惠的科研奖励诱使部分“学者”身在学术界,心在学术之外;学术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不端行为的处罚制度不完备使得一些科研工作者敢于并且能够成功地挺而走险。

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体制原因。在现行的科学体制中,缺乏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科学奖励系统在运行中失范。上世纪80年代末,以量化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评体系从管理部门借鉴到了高校科研改革中来。由于这一方法改变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无秩序状态,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实事求是地说,此项改革对高校教学、科研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发展到今天量化指标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现行的学术科研量化考核制度的核心是,根据的数量确认学术研究成果的大小,根据学术论文所发表报刊的行政级别来判定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而且学术评估和科研考核的周期很短困。在这种轻质重量的量化评价机制下,数量成为科研人员追求的现实目标,由此造成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惜弄虚作假、抄袭剿窃,甚至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信誉。

奖励应是对科研工作者首创性工作的强化激励,是实现科学价值目标的手段。奖励重要的是精神性荣誉,而我国的奖励制度却侧重于功利性的物质奖励,且奖励与报酬挂钩,报酬产生派生效应,与个人的晋升、福利、分房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奖励就失去了其以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真理,进行科研创新的作用,而蜕变成为人们从事科研活动的目的。这种目的和手段的本末倒置,就有可能导致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正是由于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的失灵使防范科研不端行为失去了外在的屏障,这是科研不端行为普遍发生的体制原因。

对科研不端行为处罚的透明度和力度不够,是造成科研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对很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缺乏公开透明性,譬如对汉芯事件的处理不了了之,说明对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不够公开透明,尽管对陈进个人有了处分,但是对他能申请到巨额资助的幕后原因,以及责任负责人并未进行相应的处理。尽管某些人的科研不端行为经过了媒体曝光,但是处罚却没有达到同其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相当的程度。1997年12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青岛某大学教授侵犯著作权案做出终审判决,要求侵权者向被剿窃者赔礼道歉。但是在结案一年时间里,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依然稳坐破格教授的交椅,并仍然保留“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头衔。这种处罚结果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不会减少科研不端行为,相反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造成科研不端行为的大量出现、屡禁不止。

“官本位”的不良思想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污染了学术环境。在一些高校与科研院所,无论是校级课题,还是部级、部级课题的申请、审批、考核等诸多环节都难以摆脱“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结果是领导者科研课题多、科研成果多、奖励奖金多,“官大学问大”成为这种现象的经典解读。所以,不论学识高低,只要弄上一官半职,就可以凭借现有的官本位笼罩下的学术体制,轻而易举地搞到项目和经费,晋升高级职称,继而很快就成为“学术名流”。而且,官做得越大,越容易获得高层次的项目和奖励,越有人为之捧场。这种“官本位”思想对科学研究的侵蚀,污染了学术环境,衷读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成为某些当权者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出版与编辑环节存在的漏洞及某些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为科研不端行为摇旗呐喊,助长了学术造假之风。我国期刊、论著的出版与编辑环节缺乏制度管理。不少学报和期刊每年都编印增刊或专辑,花上几百元至上千元版面费,任何低劣论文都可以发表。交上个上万元,就可以出版一本专著,而论文审查人和责任编辑一般都不承担因发表的论文系抄袭剿窃之作而事后追究的责任,使得论文审查者和责任编辑的责任心大大降低。新闻媒体对某些不负责任或失实报道的行为缺乏法律监督与约束机制,在出错甚至违法而不受惩罚的背景下,有的新闻媒介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时效,对一些虚假的科研成果甚至是伪科学及一些靠弄虚作假出名的“学者”进行报道和吹嘘,其中不乏有偿新闻。这些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不端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摇旗呐喊的促进作用,助长了科研造假之风。

3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治理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治理,可参照国外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3.1重视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道德教育,重视科学道德的自觉培养

科研不端行为本质上是一个伦理问题,很难通过规范来防范所有的不端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特别是要重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教育。在极端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更应倡导求实、创新、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无私、诚实的科学道德。只有当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内化于科学共同体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科学共同体获得了自身道德伦理的主体地位,才会使科学共同体对其成员产生道德上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才不会致使其成员由于道德上的迷茫、价值观的混乱而在金钱和权力的魔笛声中翩翩起舞。加强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当加强正面教育,强调在学术研究中加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强调在学术活动中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同时,针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和人员,要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

3.2建立规范的学术管理机制,形成科学、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与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中国现行的学术管理制度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式管理方法,过于量化和僵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规范的学术管理机制,以法治、法律的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科研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项目、课题经费分配的行政化,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的形式化。所以,除了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之外,还要建立相关配套的透明、科学的学术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制定严格、严肃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检查的条例规定。以期严格、公平、公正地进行学术资源分配,从而杜绝学者、教师为了争取立项,分得高数额的科研经费而不惜违规甚至违法做出不端的科研行为。此外,还可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曝光力度,倡导政府机构和民间机构,甚至个人对学术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实行真正的自治与法治、大学微观管理与社会宏观监督相结合。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于日前表示,科技部计划为学术造假者建立“污点”档案以遏制日益猖撅的学术不端行为。此举对于净化社会风气、荡涤学术氛围、提高学者的学术道德、加强学者自律有重要意义。

3.3加强编辑工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做好学术期刊的“守门人”

根治科研不端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学术期刊“守门人”的广大编辑最终决定着读者能够看到哪些内容。因此,他们的责任重大,更应该对各种科研不端行为提高警惕,不给学术不端者以可乘之机,守住学术领域的一方净土。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编辑工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增强编辑职业道德意识。确实坚持双向匿名审稿制,杜绝关系稿、人情稿,树立诚信意识。对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刊物扩版。此外,还应控制审批增刊数,加强编辑的道德建设。有些杂志学报的编辑不讲职业道德把办增刊当作创收的手段,只要交钱什么文章都敢发,甚至于出版盗版学报,从而导致学术质量下滑,平庸乃至劣质文章遍地。作为编辑不能为讲人情而不讲原则,应本着对读者、对刊物负责的态度,树立诚信意识,不发注水文章,切实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4结语

学术道德论文第3篇

1.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增强药学研究生有效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功利化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药学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走捷径、快速出成果或是其他特定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有时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比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一切以自身为目的,实用为原则,奉行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科研活动中,不讲诚信,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药学研究生群体加强学术道德培养与教育。

2.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其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立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学术道德也是每位药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素养,它在理论上应该从属于思想道德素养的范畴和领域。德才兼备,是衡量研究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德就是重点指思想道德品质,包含着一个人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在研究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接受外在的、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不能忽视或否认学术道德培养和教育。

3.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这是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来的。如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药学研究生作为药科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将会成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社会中坚力量。毋庸置疑,他们会在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医药卫生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药学研究生学术培养与学术建设方面失范现象日趋严重,致使药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不断下滑。为了真实反映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机制运行现状,我们对沈阳药科大学部分在校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和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主要涉及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机制相关问题。

1.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与研究生日常教学培养工作相脱节。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0.5%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能够有组织、常态化地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69.5%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通过相关讲座或是有关活动进行的,另有10%的药学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在关于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环境的问卷调查中,有29.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有着浓厚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环境,51.2%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基本不具备这种环境,存在着大量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另有19%的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

2.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不能与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环节有效衔接。在调查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能否在教学实验、学年考评、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协同展开时,有16.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能够与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环节相协调,71.7%的研究生认为不能协同开展,另有11.5%的药学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

3.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学校培养和提高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实际需要。在关于“捏造数据、图表,抄袭他人成果”、“学术造假和一稿多投”、“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论文署名混乱或请他人”的选项调查中,分别只有6.3%、23.5%、20.4%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在上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好,没有再提高的必要”;而34.8%、59.7%、43.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一般,需要进一步提高”;49.9%、10.5%、35.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不太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三、构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

1.加快研究生学术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的、健全的学术法律体系,如果想彻底切除日益盛行的学术腐败的“毒瘤”,必须将学术治理的行政规章上升到法律效力的层次,将学术行政规章转变为学术法律。一方面,要强化学术道德对学术行为的约束,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学术道德,急需法律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学术立法的形式对高校学术治理机制进行严格管控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现实保证。尽快将高校教师、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纳入相关法律体系,配套相关政策法规,这样才能使得国内的学术活动有法可依,学术成果得到有力保障。

2.加强药学研究生诚信道德教育,发挥其诚信道德主体作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把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列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修环节,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诚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诚信道德主体作用。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外在的社会道德教育手段,要着重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诚信修养,提高诚信道德的认可度与践行度,不断提高诚信道德境界与水平,以诚信实现人生价值与立足社会。

3.加大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教育、监督与处罚力度。当前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构建处于不健全的状态,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较差,对学术失范行为的主观恶性与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对研究生的道德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要强化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药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与能力。此外,还要加大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无法采取全部盲审的方式进行,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督主要靠研究生导师及论文评阅人,监督力度不够。为此,应该加大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教育、监督与处罚力度,真正实现让不讲诚信者想而不敢、敢而不能、能而必究。充分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TMLC)加大对科研论文的检测力度,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揪出论文制假造假行为。

学术道德论文第4篇

1.当前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五)关于师资队伍。

学术道德论文第5篇

“见过评职称抄论文的,没见过抄得这样明目张胆的。”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收到读者许隆洋(化名)的来信称,他经调查发现,山东省枣庄电视台副台长兼广告中心主任张静参评副高级职称的10篇论文,竟然都涉嫌抄袭,有的篇目甚至“通篇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中国青年报》 2月21日)

涉嫌抄袭论文的新闻很多,有硕士、博士毕业的高材生,有大学的教授,有公务人员,也有企业高管,各行各业都有被涉及到的“新闻主角”。

我不想再去从什么学术道德上来声讨张静。因为张静本身就是在电视台拉了五六年的广告,距离学术这么高雅、高深的东西估计还很远。世界上像张静这样离学术很远的人很多,三百六十五行,并不是要求每行都得是学问家。

学术道德论文第6篇

科学技术与道德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技术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行为及其规律,而道德,则是反映人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二者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功能,并存在于不同领域。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使得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得到提升,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并促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与规范。而进步的道德观,也在精神力和文化观上积极推动和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因此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因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而对社会的道德教育持悲观情绪,持无所作为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会自然改善和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会导致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忽视。总之,我们不仅要瞩目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且还应当重视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长足的发展,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利处。

科学技术为促进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发展使人们传统而保守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得以改变,并逐步地渗透进道德情感中,使之得到升华,人们的价值观渐趋科学、合理,并促进了智慧的生成,进而带来了很多创新,又进一步带来了科技的更新与社会的发展。

2.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危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所表现出的工具理性转化为操纵人类一切生活的手段时,人自身也成为工具理性所任意摆布和支配的工具,人为物所奴役,失去了各种精神的追求。于是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计算机的兴起与网络技术的繁盛,使得世界越来越虚拟化、隐蔽化,网络的不真实引发了很多道德伦理问题,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青少年更是整日沉迷在游戏与聊天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亲情淡化冷漠现象,更有甚者走向自杀。网络像一根纽带,联系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但也像一堵墙,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生物技术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伦理难题。基因技术使人类揭开了遗传的秘密,也为人类疾病的医治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相当多的问题。人们利用基金技术来“设计和制造后代”,克隆人的商品化、商业化,还有贩卖人体器官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人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心灵的空虚、恐怖、焦虑和绝望成为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运用得是否得当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它的工具理性价值必须有一个正确导向才能使自身优势实现最大化、最优化。而伦理道德正是这样一个人文精神工具,所以,我们应当用伦理道德去关怀科技,对它进行规范和导向,才能使其真正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三、如何进行人类伦理道德教育

1.从知识出发,形成哲学思维方式。

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这一点已为科学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我们应当努力使这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成为人们普遍掌握的思维形式。只有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说明和把握以空前速度向前发展的客观事物,才能认识任何事物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从而树立变革的观点和革新的精神。不能把任何一种知识奉为绝对真理和固定的信条,除按常规一点一滴积累以外,还要打破旧规范,树立新规范。我们应具备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自身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研究,并对西方的道德思潮加以选择性地吸收,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2.从情感出发,提高自身道德观。

学术道德论文第7篇

为了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真实的职业道德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以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738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研究。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共三个年级,其中一年级300人,二年级249人,三年级189人,三个年级共有男生305人,女生433人。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党员1.85%、团员94.55%。问卷中主要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就业指导、专业设置、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83份,其中有效问卷670份。在此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直观的看出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和对学校环境、学习环境的建议和意见。

(一)政治热情不高,理想信念淡薄调查结果显示有36.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60.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完全是浪费时间”。通过调查也发现,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调查显示,“对十报告的学习”,“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仅占10.35%,“因为对组织和老师的尊重参加”的学生有6.28%,这种相对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集体观念不强,道德标准个人化调查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但是道德的评判标准不一,不能用一些人的道德标准来束缚另一群人。在问及“你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32.37%的学生回答“清闲舒适”,63.43%的学生认为“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能开除90后的学生在追求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也在注重工作工程的享受。但是他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上,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当问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有何选择”,48.67%的学生回答“尽量两种利益趋同”、10.67%学生回答“视情形而定”。这也表明,他们虽然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标准,但一旦发生了违背公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又是暧昧的。(三)组织纪律性不够,行为方式情绪化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对上课迟到你怎么看”时,58.8%的学生认为“迟到总比旷课好”,仅有9.75%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是缺乏组织纪律性的表现”;在回答“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你怎么看”时,有65.2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自由”,30.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3.26%的人认为“应该注意大学生的形象”。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大都以快乐自己为原则,推崇时尚,思想前卫,喜张扬、好独立、爱自由,追求感性满足,行为方式情绪化。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造成艺术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无外乎三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先天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和他们的专业特点,使他们极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简单,信息获取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获取时间越来越短暂,社会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形成了即时性和面对面的局面,缺乏辨别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状况,并且受到深深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在高职类专科学校中,由于很多学校因为社会需求,艺术设计类学院的成立时间短,加上艺术设计大环境长期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学科,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一般比较优越,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偏向于开放化,学生获得大量的书本知识,兴趣爱好广泛,学生特长比较突出,但是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可能比较淡薄,造成很多学生养成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追求享受,消费观念大胆并且习惯于以眼前利益的实现,代替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价值取向实用化、功利化。

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途径探析

(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同时还要求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引导,实践育人,将新媒体的运用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建构的虚拟空间不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的独立空间,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社会的拓展与延伸,展示了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与整合。要避免学生沉溺新媒体娱乐不可自拔,就需要将新媒体的运用与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投身现实的实践教育活动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媒介的奴隶。通过引导与教育,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实践提升自我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体悟自己的价值。

(三)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不仅包括内容上的丰富,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建立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测评,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开展心理、求职、政策、创业等个性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增强自信心和耐挫心。为学生收集整理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信息,组织企业宣讲招聘会,提供就业或创业服务等。同时还应包括授课方式上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分阶段的引导式教学手段的设计,团体辅导、个性化辅导、素质拓展、专家讲座、现场实践等等。

四、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加强职业道德引导教育的一些做法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以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为切入点,开展了多项同学们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分项目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建立了不同类别的分项目活动,也在致力于把每个分项目都打造成精品活动。用“团队文化节”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用励志视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用访谈类活动表达同学们的心声,用“世界日”为同学们普及节日知识,用“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染学生。

(一)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制作了多块宣传画,在学校学生公寓,进行德育引导。

(二)选出学院内获得重大比赛奖项或者有特殊表现的同学,制作访谈节目。把有代表意义的现场采访片段和访谈节目制作成视频到微博、人人等学院公共网络平台上,大范围传播,让同学们相互转帖、跟帖,以便我们扩大了解,深入探究。

(三)主要以真实的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为切入点,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手法拍摄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励志微视频,拍摄各种大学生优秀行为习惯及不良行为习惯制作成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宣传短片,上传到学院人人网公共主页、学院微博平台、学校贴吧等,让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目前已经拍摄六个短片。

(四)通过志愿者们统一身穿印有积极、奋发、向上语句的创意文化衫,传递青春向上的正能量。用“布媒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文字,以这样的方式将正能量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