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类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4:43
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论文第1篇

小学教育类论文一

养成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一观点对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习惯的培养。他指出: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行为习惯不只是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1].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培养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全面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 1 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情况下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相对较差,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而学校平时的德育教育也只是要求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条款款,通常老师只是通过口头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并没有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因此,就错过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可以说,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只是把目光聚集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却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足够优秀,他的娇蛮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习惯都会被视若无睹。这足以说明,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学校应该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以小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品质,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还应勇于探索发现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实践中加强养成教育的工作,在老师指导下发挥学校课程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2 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行为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是非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行为习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如果忽视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及时对不良行为做出矫正,不仅学生的良好行为得不到健康发展,反而会滋生一些不良的的行为习惯,从长远来看,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重要时期,应该让孩子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人格魅力。从心理品质的角度来说,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

现行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的照本宣科,而书本上生硬的知识点很难触动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深处,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2].

2 小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

( 1) 溺爱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溺爱独生子女的现象越来越多,父母的疼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袒护,使他们容易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任性自私、贪玩享乐、我行我素等不良行为习惯。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引不起父母、长辈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那么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甚至会越来越严重。一旦错过了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以后再施以矫正就困难了,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终身难改。

( 2) 部分父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教育方法。我国幅员辽阔,虽然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尤其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许多年轻的父母自己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子女的教育上缺乏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有些家长虽然文化基础不错,但出于生活压力,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耐心教育孩子,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教育科学的新知识,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知识和视野,他们或者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是放任不管,任凭孩子自由成长,孩子缺乏足够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引导。

( 3) 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镇化发展迅猛,城市空间的拓展为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多父母选择外出务工淘金,他们的孩子就交由隔代长辈照料,而隔代长辈的教育多是简单的溺爱,只是给予孩子较多的物质方面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纵,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吃饱、穿暖就行,而很少去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品质等的养成,这就造成这部分孩子性格孤僻,自控能力较差,甚者出现暴力倾向等不良现象。

( 4) 家庭的一些不良行为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良好发展,需要家庭健康文明的教育。

正如《理想国》中所说: “从我们儿童、少年时代起,对于我们来说,就有一些关于正义和美的信条,我们是从它们之中被生养、培育,成长起来的,就像是在父母双亲的养育之下那样,我们服从,跟随它们,并且尊重,崇奉它们。”不言而喻,一些家庭存在的酗酒、、吸烟、脏话连篇、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会使孩子也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正是家长的点滴行为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3].

2. 2 家庭和学校影响的不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然而,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没有形成合力。

( 1)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责任心方面有差异。现在,从学校的领导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责任心方面都是比较强的,但好多家长却对孩子颇为放任,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这种不一致使孩子深陷矛盾之中。比如,好多父母虽然都会强调孩子在学校要好好学习,但自己却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或者不愿意多与孩子交流,更不会辅导和检查孩子的作业,更有甚者,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不妥之时,父母不闻不问,任由孩子“发挥”.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单凭学校单方面的说教式的教育是很难有效果的。

( 2)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有差异。比如不少父母时刻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尽其所能精细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而学校中老师总是教导学生要勤俭节约、艰苦努力,忆苦思甜等,这样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方式,使学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影响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阻碍学生的发展。

( 3)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发展的侧重点方面有差异。学校虽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但学校毕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毕竟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但家长就不同了,大部分的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掉孩子在学校的言行举止、道德行为等的表现,这种家长和学校在孩子发展的侧重点上的差异,同样使孩子时常感到困惑,妨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影响着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 改进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3. 1 深化认识并提升养成教育地位

教育就是要让人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首先,我们应该为孩子区分良好的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告诉他们那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坚持,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改正。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在学校,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积极思考,和老师有良好的互动交流,作业要独立完成等。此外,我们还要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通过和优秀同学之间的交流来积累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哪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的成绩、行为表现等不如其他同学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取长补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其次,我们应该改变家长的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许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落在别人后面,绞尽脑汁给孩子灌输各类知识。并没有考虑过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类的做法确实有悖教育的真实目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当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时候,才会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最后,学校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榜样,让人人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让每个学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感染。

3. 2 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管

( 1) 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塑造者。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教师的正确教育引导,可是受到家庭中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孩子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大打折扣。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好的行为习惯时时影响着孩子。

( 2) 健全的学校教育。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者不断地练习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身教。古语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榜样带头作用。比如,要求学生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污言秽语,教师就要举止文明。可以说,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总是非常完美的,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老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不但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良好形象去影响学生,而且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认真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班级管理的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教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班级管理,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文明言行,才能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班级管理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和谐的社会氛围。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显着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一些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只有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对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敬仰之情,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很好地适应社会,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和自立自强的品性,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3.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对下一代的教育,包括对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

要想培养高素质、有修养的一代新人,必须得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要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要我怎样”向“我要怎样”转变,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逐步走向成熟。良好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不自觉、下意识的重复同一动作,但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形成。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强化和训练,更需要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和充分发挥[4 -5].

( 1) 生活方面。目前一般的小学都是走读学校,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而多半的休息娱乐生活的时间都在家中,因此,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事情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孩子学会怎么照顾自己,锻炼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育学生不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要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健康的体魄。

( 2) 学习方面。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能再局限在上课、作业、考试的圈子里,应该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选择、探究、创新。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由领导者变成引导者,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或者家庭中,都能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独立完成各科目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一些事情。

( 3) 安全方面。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学生做到上下楼梯要靠右走,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学校还要定期举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演习,例如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和火灾、地震等灾难现场的紧急逃生疏散的演练,让学生知道在危机时刻如何做出正确逃生选择,掌握一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习惯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的合理管理和及时矫正。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学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良好习惯的养成,然后才是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增长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刘国正。 叶圣陶教育文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周 洁。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31( 7) :4 -6.

[3]柏拉图。 理想国[M]. 顾寿观,译。 长沙: 岳麓书社,2010.

[4]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 进,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91.

[5]谷显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蒙古教育,2010( 2) :27 -28.

小学教育类论文二

这个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能力的掌握已成为适应社会的必须。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的我们,不能总认为小学生年纪尚小,时间尚多,不够重视小学计算机与科学教育。恰恰相反,我们要从小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第一堂课的时候就树立其正确的观点,让其知道掌握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为做好与高中!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衔接打好基础。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计算机与科学课程应将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等在长远目标下进行改革,进而提高小学生计算机能力。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实际消化与接受能力的情况下,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有限的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提高课堂有效性。

1、计算机信息与技术教学目标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接轨,学生应从小学教育开始进入对计算机能力掌握过程,如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软硬件基础知识等。虽然是小学阶段,课程一旦开设了就应认真看待,珍惜课时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计算机科目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教学目标为拥有计算机开发能力,让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分辨问题的思想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生计算机信息素质,同时也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按三个层次进行,分别为文化基础的教育,技术基础的教育以及应用基础的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在内,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以培养素质为核心目标,将知识素质作为教育目标的主体。而这些基本素质与计算机能力虽然不要求小学生就必须具备,但是应以此作为目标,对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教学目标加以适当改革,并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机课程时就将掌握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灌输至脑海中,只有将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有助于使学生的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学习转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教育应该体现的是“能力本位”,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在从小学开始就要准确而清晰地将目标定位好,不仅注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开始结合小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适当开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因而,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不能因课时少等限制因素而趋于形式,而要从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上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遵循精简原则对课程进行设置

当下,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极不完善,存在普遍问题,如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全面包含小学计算机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利用小学有限的计算机课时,一堂课下来,不论从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技能上均不能让学生有着明显收获,内容单一,趋于形式化,课程的设置不能周全考虑到与其它课程的关联性,进而不助于提高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重要性的认知度等。都使得小学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显得不合理,影响了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学生计算机素质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最为直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注重科学的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结合教育目标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建设科学合理也不失全面的课程设置。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的设置要将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因而课程的设置要将计算机课程作为培养这些能力的工具,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尤其在还是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这种课程设置观点极为重要。

而另一方面作为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课程,这一点更为重要,不单符合课程改革核心,同时也是考核一课程是否为精品的客观标准之一。因而,我们要结合实际,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围绕技能应用进行全面课程设置改革,设置精品课程。只有如此,才有助于通过学校课程教育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出具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与素质教育接轨。

3、改革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关联起来

计算机科目实践性很强,教师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的课时与内容分配,合理安排讲与练,要做到精讲,多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也就是所谓的精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讲时,充分利用时间对教学内容的精髓给予讲解,点出内容基本知识点,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复述”与传授表面的知识,,然后节余出更多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指导与讲,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计划中,要将实践操作教育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基于此,每位计算机教师,要做好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安排,将计算机实验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师应该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4、完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不仅应该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比较快,这就要求么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就会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新出现的知识,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学生就会落后。因此,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要将教学的重点逐渐转向“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提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就所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倡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服务于社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不少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虽然认为小学计算机不用过于专业,但从小学开始由专业教师进进门,对提升小学计算机素质是有意义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进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否则,我们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水平,比如,我们可以积极地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积极地学习新知识,积极地学习新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才能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育类论文第2篇

1.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关联度不高

10所大学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不同学校在表述和侧重点上略有不同,总体上看贪大求全.在实际执行上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培养的较多,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突出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没有形成师范类院校的个性特色,造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关联度不高,致使毕业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率不高.

1.2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培养过程较粗放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造成了各校在课程学分分布上针对性不强,具体课程设置上较为随意,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4],具体表现为1)课程学分分配不合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学分占比过重,选修课和实践课学分占比较低,“重理论、轻实践”,与目前社会对体育类研究生人才需求不匹配;2)课程内容过时课程内容停留在本科阶段,不能与时俱进,反映不出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造成研究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3)选修课范围受约束目前选修课大多局限在本学科或本专业内,学生不能完全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选择跨学科的课程;4)授课形式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大班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思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状态;5)缺乏教师指导技术课是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导师参与不多,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基本功不扎实;6)缺乏课程质量管理由于各课程教师对课程质量掌控自由度较大,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监督管理,造成教师在教学和考核上较为随意.

1.3学制缺乏弹性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这10所大学中,有4所大学能执行严格的固定学制管理,规定不能提前毕业,其余的6所大学尽管实行弹性学制,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有的学校还规定学生申请提前毕业而未能提前毕业的按结业对待.这种较固定的学制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一定的教育资源浪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目前,一是各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学科带头人缺乏,导师队伍没有形成梯队,导师组没有跨学科教师参与的现象;二是有些导师自身学术素养不高,责任心欠缺,表现为讲课内容缺乏前沿性,“大锅饭”式的培养方式较普遍;三是有的导师参与各种社会及学术活动较多,精力分散,对学生指导互动不够.同时,这10所大学缺乏全面衡量培养模式的评价和反馈系统,学校只管在校培养,学生毕业后是否受欢迎、社会和市场的评价如何不得而知,极大影响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的紧密联系.

二、培养模式改进策略

2.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突出应用型社会需求的是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因此,围绕培养目标,应设计相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的系列指标体系,体育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放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5];2)培养目标应注重宽领域目前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扩充,急需增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宽泛的高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人才.

2.2优化调整课程结构和加强培养过程管控

1)实用性和新颖性原则要发挥师范类院校的优势,注重增加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课程.重视方法论教学,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各种技能和创新能力;2)个性化和前瞻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多地与新兴、边缘学科结合,减少必修课的专业课程份量,增加学生选修课的自,设置跨专业和跨学科的课程[6];3)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课程,将第2课堂纳入课程化建设并实行创新学分认证,规定获得一定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4)规范性和灵活性原则尊重教学规律,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允许学生提前修完学分.建议开设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并按1级学科打基础、2级学科进行培养;5)积极推进考试招生改革研究生教育要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实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适当减少保送生比例;6)加强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完善学生培养各环节质量综合测评制度,实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加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考核淘汰力度;7)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学生毕业后跟踪评价制度.

2.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增加导师数量即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且已具备从事指导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采取外引、外聘的方式改善目前导师队伍结构,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解决目前跨学科导师缺乏的问题[7];2)提高导师队伍素质鼓励导师通过自学,培训、进修、访学等途径提高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指导能力[8].开展教育质量月活动(包括公开课、常态课、学术争鸣活动),要求教师针对现实、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3)加强考核监督严格导师准入门槛,对研究生导师条件作硬性规定,改革研究生导师评定办法.既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学术水平,又要考虑师德表现、教学质量,加强履职考核.对导师履职情况实行跟踪评估,将考核结果与导师的任职资格、职称等级等挂钩[9].

2.4建立健全有效的培养模式评价反馈机制

教育类论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实践;社会交往;教育家类本性

“教育家”以类、群体、个体三种形态存在。教育家之“类”即教育家整体、全体,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体,是所有教育家个体的集合。作为“类”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事业、教育改革、教育实践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把握“教育家”的维度有二:以“教育”为着眼点,教育家是与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相并列的专门家;以“家”为着眼点,教育家则是区别于一般以教育为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这个大型群体中的一类小型群体、特殊群体和榜样群体。

一、教育家“类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动物,总会在实践中结成各种群体,相关群体又会进一步结成“类”关系。“类”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对个体独立性的扬弃。人不仅自身存在于类的联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类意识,能自觉地将类的内在规定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规定性,也就是规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种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即教育家的“规定性”,是对教育家的存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异限度的内在规定,是教育家之所以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这个整体所共有的社会特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人的类本性的特殊,表现为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各种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爱之,诲之),特殊的社会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特殊的奉献与特殊的社会影响(通过育人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教育家满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又是教育家群体性(民族性,时代性,流派性等)和个体性之一般。尽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人生经历和教育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独特性,但同时也会拥有因为相同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类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中的共同的本质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正如“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教育家们“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最高归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逐步转换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每位具体教育家的活动方式之中,成为一种与教育家个体生命融为一体、近似本能般的存在,一种使教育家一旦失却便会感到乏味、遗憾、内疚、痛苦乃至负罪感的精神支柱——这是教育家文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核心成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率性而为——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逐步获得的“类本性”行事,不带丝毫勉强,更无需时时鞭策。在与“类本性”相符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家们将会忘却各种辛劳和苦恼,沉浸于一种对生命本性的自由享受与深切体悟之中。

二、教育家“类本性”的生成与演进

从根本看,教育家的类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角色特征。社会分工规定了教育工作者的“类存在”与“类生活”,造就了教育家的“类本性”。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世界只不过是由面孔组成的,每种职业都规定出一副面孔,以表示它想成为人们认为它应当是的那副样子。”[2]社会分工的逐步确定,使社会对各种职业形成并逐步强化着某种期待,进而转换成各种职业的角色规范。教育家的教育实践虽然以教育家个体的存在与活动为前提,且由个体的活动组成和完成,但教育家个人只有处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中,伴随着一定的社会交往,才能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交往中,通过释放与吸纳,交换与补充,在目的与理想、理智与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获得大同小异的发展。换言之,教育家们在社会特定的角色期待中从事教育实践,就会逐步经由角色认同达到角色适应,养成社会期待的特定性质和特定本性。

与此同时,教育家的类本性来自历代教育家品质的积淀与遗传。人同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实践不只是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也包括有目的地认识自己,改造自身,在同自身的关系中表现出自我的本质力量。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需要正人、育人,更需要正己、律己;既培育着受教育者,也塑造着自身;既把自己的需要、目的、观念、智慧、力量和情感凝聚和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也凝聚和体现于自身,逐步积淀为稳定的品质,并经过“社会遗传”(或曰“获得性遗传”“积累起来的遗传”)“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3],成为所有教育家的类本性。

教育家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自身进步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的结晶,是一个同化和顺应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所谓同化,是教育家以自身要素结构为基础,去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环境因素,把包括其他教育家的积极影响在内的外在环境因素纳入自身结构,促进自身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所谓顺应,是指教育家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素质的要素与结构,使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教育家的类本性正是在这种双向运动中不断生成与演进的。可见,教育家的类本性既不是来自于教育家活动之外某种神秘因素的赋予,也不是自身某种固有本能因素的自然外化,而是直接在其历史活动中逐步生成与演进的,是历代教育家在对象化活动中不断得以建构的。在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家们在释放和发挥潜能的同时,又以开放性态势主动选择和吸收相应的外在活动因素,从而获得和生成新的素质养料,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升素质水平。

三、教育家类本性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的类本性涉及教育家的全部文化构成,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它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包含着若干最基本和最稳定的成份。

(一)与教育休戚与共,融为一体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无一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教育,休戚与共。他们对教育有一种外人看来不无偏执的坚定信仰。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育”等,是他们坚定的主张,更是他们的终极关切。他们的喜怒哀乐系于教育的兴衰成败。遥想当年,梁启超在日本听到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夜不能寐。胡适则曾向外国友人表示:“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的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康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4]晏阳初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20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吾辈愧为民主制度共和下的人民,不能自立自新而影响及于全世界的祸乱;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20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四顾茫茫,终夜徘徊,觉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外,无最根本的事业,无最伟大的使命,无最有价值的生活”[5]。他们从艰苦的教育活动中获得了无穷的、至上的乐趣,将教育的成功视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的容闳,得知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历经18年周折终获清政府采纳的消息时,“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僵卧床第间”[6],进入心醉神迷的境界。与教育荣辱与共,爱教育爱到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痴迷程度,乃教育家本性之最灿烂的光辉。(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几乎都是学习的典范,他们十分注重经由学习走向自我完善,实现教育立国、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抱负。教育家们的学习不仅指读书,也包括向自然和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晏阳初当年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结果却从华工那儿受到教育,发现了民众的巨大潜能。这种发现使晏阳初在立场、观点和感情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获得了一生为平民教育奋斗不息的无穷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吸收和继承民间的教育智慧和优良传统,他的教育论著中充满着乌克兰民族的教育智慧。教育家们的学习贵在“不厌”。“不厌”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那样一种境界。学而不厌是教育家最重要的类本性,也是教育家获得其他教育品性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他们能够领略和享受知识和人生的乐趣,开阔视野和心胸,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诲人不倦”的动力既来自对学生的爱,也来自对教育的信念。只有对教育力量深信不疑,才能形成“不倦”的情感与意志。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自学得来的渊博知识、丰富阅历和深邃思考广为施教,经常在公共场所对一切乐于听取教诲的人演讲,劝人为善,盼望人们努力成为有德性的人。他不仅不索取报酬,甚至还愿意倒付钱。我国明末清初大教育家王夫之因不肯向清政府屈服,自33岁起便隐姓埋名,在“良禽过而不栖”的荒山野岭中授徒讲学。居无常所,讲无课堂,只得“借僧寺授徒”。“严寒一敝麻衣,一褴袄而已,厨无隔夕之粟”,常与弟子们一起“昼共食厥,夜共燃藜”,以山中野果果腹,燃野草取暖。“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王夫之坚持著述和讲学,“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纂著”。67岁时,从游诸子求为解说《周易》,他因久病体弱,形枯气索,无力为诸生口授讲解,“乃于病中勉为作传”,授予诸生。王夫之这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甚至还感动了前来行窃的盗贼,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相戒无犯焉”。[7]

“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教育家教育本性的两个方面,前者是自觉,旨在自我解放;后者是觉人,旨在解放他人。以自觉觉人,在觉人中深化自觉,亦即教学相长。

(三)做人与教人合而为一

综观教育家们的生平,可以发现其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常常重合一致,教育活动与日常言行几无差异。古代孔子的弟子是在与孔子朝夕相处中随时随地向孔子学习的,孔子教导儿子与教导学生并无不同,他几乎没有自己的隐私。现代的梁启超把9个儿女培养成包括3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在内的俊杰,被誉为著名的家庭教育家。梁启超给儿女的普通家书,几乎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的家庭教育教材。在儿女眼中,梁启超的父亲角色与导师角色完全重合;而梁启超视弟子则如同己出,呵护有加。教育家们的教育活动是其类本性的自然挥发,发乎本心,布乎四体,他们不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不需要为教育学生而以身“作”则。他们已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还有一些教育家在严酷环境下不屈不挠,坚守自我,更是世世代代的楷模。像古代的苏格拉底,现代的鲁迅、马寅初、梁漱溟、傅斯年等,都用实际言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出了最具教育效力的诠释。

当然,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因素,一些具体的教育家也很难完全彻底地避免人格中的某些矛盾现象。可贵的是,许多教育家对自己身上的双重人格能保持一种自觉、警惕,并努力加以暴露与克服。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经历了不幸岁月后的晚年写过一部反思性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在读者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崇高与卑劣同在,坚强与怯懦共存,真诚与虚伪并行。卢梭的忏悔行为表现出了人格的伟大,也表明了真善美最终能够战胜假恶丑,这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四、教育家“类本性”的认识意义

教育家的类本性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伟大对平凡的超越。教育家是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的,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家,就在于他们以“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涌动,在人格、业绩和社会影响上逐步脱颖而出,逐步超越了普通教育工作者,成为出类拔萃者。从数量与从属关系上看,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而从作用上看,这个小类却是能为大类提供思想、理论、精神和实践榜样的精粹力量。数千年来,教育家这个小类的类本性在形成过程中总是与教育工作者这个大类的类本性不断地进行交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探索和认识教育家的类本性,正在于自觉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

教育家的类本性在世世代代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显露。当它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后,就如一面旗帜,召唤并吸引着当代与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认同与占有,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家整体达成一种全面联系,这无疑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心态,一种超我的力量,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存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自觉地向教育家的本性“类化”,进而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教育家的类本性把一个个教育家联结到一起,并且作为每一位教育家发挥独立个性的前提。作为类的规定性,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底线标准,对于每一位具体的教育家而言,他既是教育家的类本性的承担者、体现者,又是发挥自己教育个性的独立主体,他将在自觉体现教育家类本性的前提下自主地走向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M].何怀宏,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3-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565.

[4]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40.

[5]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G]//晏阳初.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9.

教育类论文第4篇

通过哲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本质首先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此物之所以为此物的规定性。而且,这样的本质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性,能够让它同其他事物区分开。哲学家对本质进行阐明时,将本质的属性与特点也进行了描述,制订出本质的内在规定性,这对于本质的认知非常有利。而对本质概念的认知对教育改革研究非常重要,它变成了研究教育改革本质的重要因素,由于哲学中所研究的本质是最普遍的含义,教育改革的本质属于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内涵,特殊性里包含了普遍性,不断对教育改革的本质进行研究,就是对哲学本质的研究。

二、教育改革本质的分类

分类是通过实物的特征、属性、规律、性质等采取划分的,是对事物本质采取分析的一个主要形式,它提供了人们通过不同维度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于人们由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十分有利。而教育改革分类研究能够由方式维度、原因维度、内容维度、结构维度、对象维度、类型维度、方向维度、规模维度、时间维度等进行,而本文中将以时间维度、对象维度、内容维度以及方向维度介绍教育改革本质的分类。

1.通过时间维度进行区分

通过教育改革本质所划分时间的长短,能够把教育改革本质划分成长期式教育改革、中期式教育改革以及短期式教育改革。长期式教育改革,时间通常要超过5年,这样的教育改革大多目标相对远大,牵涉改革的方面也相对繁琐,通常具备了全局性以及战略性的特征。它的实施需要融入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需要通过成员的不断努力,还需要其他成员的长期配合才能够获得成效。中期式教育改革,通常时间控制在1至5年左右,它基本只涉及一项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问题较为具体,可是改革的任务量相对较大,不易在短期里完成,它给短期式的改革提供了大概路线以及时间流程。短期式教育改革,时间大多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主要面对的是对一项相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一种解决性的改革,问题较为单一、具体,涉及面不大,处理起来也较为简单、容易。通常而言,长期式教育改革可以给教育改革提供相对长远的目标,对总体的规划、统筹十分有利,可是长期性教育改革目标通常相对模糊,可预见性较弱,使得执行性也相对较差。可是,对于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估计的欠缺,较长时间的教育改革同另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连接性不充分,还有的会产生相反的改革方向。因此,良好的教育改革应当属于长期、中期以及短期教育改革连接。

2.通过发起对象进行区分

通过改革的发起对象进行区分,能够分为官僚式教育改革、学者式教育改革、实践式教育改革以及校长式教育改革。官僚式教育改革指的是这样的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教育管理部门里的人员发展起来的,包含了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等部门里的人员。官僚式的教育改革中的官僚气息相对较大,改革的过程里中等级层次相对明确,官僚意志相对较强,民主性氛围相对欠缺,可是这样类型的教育改革执行力度较为强烈,执行的效率也较为明显。学者式的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是通过进行学术研究的理论专家提出的教育改革,这些发起者大多是大学的专家亦或研究部门的专业研究者。这样的改革通常存在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存在相对严谨的逻辑体系,论证充足、思维紧密,可是这样的改革具有的问题却是操作性较差,同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更多的是就教育论教育,而对教育同社会其他系统的关联则关注的较少。实践性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是从进行教育实践的教职人员提出来的,比如:中小学老师、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对于现实具有深刻的感受,他们在现实体验中提出了自己的经验,这样的方式对于当时具体问题的解决十分有效,操控性较强。可是面对的不足就是就事论事,欠缺对问题整体关注以及系统思维,对于处理问题上无法长时间有效,对教育自身长期性的发展非常不利。校长式的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校长发起的。校长兼具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基础,应当是发起教育改革最理想的人选,可是校长常常忙于学校的各种事物,经常会被一些琐事困扰,从而会对教育改革欠缺有效的关注以及深入性的思考。对于教育改革的实践而言,教育改革由谁发起并非最关键的问题,而最关键的应当是教育改革发起以后,对教育方案进行的论证及修改。在教育方案的论证及修改上要加强多方参与以及论证,需要综合多方的观点,如此才会让教育改革更为有效。

3.通过改革内容进行区分

通常来讲,教育改革的内容相对繁琐,内容想要划分清晰则存在一些困难,可是试着通过内容层面对教育改革进行区分还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让我们掌握到教育改革的整体方面。透过改革的内容进行区分,能够区分成体制式的教育改革以及事务式的教育改革。体制式的教育改革主要包含了全局性的宏观层面的制度式改革,关系到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和权力关系的问题,比如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党政关系以及学制改革。事务式的教育改革通常指的是同学校具体业务相关联的改革,比如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老师评价制度的改革等等。通常而言,体制式的教育改革实施存在一些难度,改革执行相对迟缓,由于它关系到权力的再次分配以及对群体利益的再次区分,所以对于体制改革过程而言产生了强烈的斗争,会在思想上产生冲突。而事务式教育改革的执行难度系数较低,这是由于事务式教育改革,不论是监督人还是管理人都相对较多,并且同被监督人联系十分密切,所以监督有效。并且也是由于事务式改革关系到的对象通常并没有掌控过多的权力,所以其影响力相对较小。

4.通过改革方向进行区分

教育类论文第5篇

1.儿童为本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儿童为本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儿童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身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活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1.确立“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按照“老三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要真正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举措必将落实于教师教育的内核——课程的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教育,始终存在学科学术本位与专业职业本位的争论。百年来,学科学术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优势状态,专业职业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学院派教育学者的构思之中,未能得到实施。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的重构为切入点,从“教、学、做、评”几个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具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会讲课的中学教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做、评”四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学生因为“做”而产生了“学”,由“做”演化出了教师的“教”。“教”和“学”是形式,“教”和“学”的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呈现。“评”是结果。通过教学反思,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做”中验证“教”和“学”的有效性,“教-学-做-评”在整个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作用的整体,形成了“教-学-做-评”内在统一。

2.整合教育资源,重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教师教育的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中学教师教育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本科最低必修课学分为10学分,教育实践不得少于一学期,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指明了方向。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彻底改变了教师教育课程按照以往“老三门”课程开设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采取专题式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重新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类课程安排如下:儿童发展与学习2.5学分;中学生心理辅导1学分;教育学原理2.5学分;中学课程与教学1.5学分;班级管理1学分;教育研究方法1学分。在重组的这一系列教育学类课程中,注重实践取向,用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育学类课程,精讲的时候将课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便于学生化整为零地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所讲授的内容紧扣《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则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实践取向,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实践体系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3]。所以“好的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在教学中不是实践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是“学、思、行”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在教育学类课程的不同学科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或用案例教学,或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后用所学理论反思实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教育学类课程之中。为了实践能更有效,精讲的时候可以实行大班集中讲授,实践的时候实行分班的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收获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包含着教师的“做”、学生的“做”,教师基于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综合的“做”。教和学源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实践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4.以评带教,以评促学,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评价体系

教育类论文第6篇

指培养模式所赖以建立的培养理念或思想,即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②培养目标。指模式所能达到的培养结果,是教育者对某项教学活动在学习者身上将生产什么样的效果所作出的预先估计。③操作程序。指培养在时间上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等。④实现条件(手段与策略)。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时间、空间等)的最佳组合和最好的方案。⑤评价。指评价的方法、标准等。每种教学模式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大农类远程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

本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高中、职业高中、技术学校和相当一部分普通中等毕业的求学者,从招生生源情况看,学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干部、乡镇企业骨干、科技致富能手,他们大多在区县、乡镇或乡村岗位上工作,总体上说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力。但由于乡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这些学员的文化基础不太扎实,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自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这些学员的学习不能简单化为知识掌握。尽管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尤其我们培养的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应把人的实用能力培养与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沿情、意、行的程度不断内化、外化实用能力,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学员实习毕业,从教学过程到学生学习,无不体现实用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说的“实用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机能,也是创造性机能,也就是信息素养、实践技能、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和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等。

3大农类远程教育培养模式的选择

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是手段,教学应用是目的,远程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不同而各异,同时又有交叉侧重。对于不同知识基础、家庭情况的学员,模式的选择大致可以体现为以下五种。

3.1讲授型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在网络上授课,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而且不同地点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最大缺点是缺乏在课堂上面教学的氛围,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并缺少学员的反馈。讲授型模式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①同步式讲授。这种模式除了教师、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上课之外,学生可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授课。教学过程中学员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学习课程,直观易懂,是当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教学。②异步式讲授。这种模式是由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编制成网页文件(或视频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等),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这些教学材料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或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设备询问教师,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这类设备对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还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像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h进行,非常适合农村的部分学员,他们居住分散,难于集中,且存在工学矛盾,但同时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其主要缺点是缺乏实时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这种教学模式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套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特点,并能适合网上信息表达与传输的图、文、声并茂的优秀网络教材;要为学生提供与该课程紧密配合的大量信息资料;此外还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并能对学生作形成性评价的应答与评测反馈系统。

3.2面授辅导模式根据农民学习的特点和要求,面授辅导不应是系统地讲授知识,其主要目的有三个:①是课程重点难点辅导;②是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③是抓好远程学习的反馈信息。面授辅导要做到四个保证:时间保证、上机保证、质量保证,管理保证。一是要为学员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面授辅导,满足学员系统学习需求,为学员答疑解惑;二是要保证学员的上机条件、环境、资源和时间;三是辅导教师要从学员实际出发,“解难点、释疑点、清盲点,理出理论框架线”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认真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了解学生自学进度、上网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四是学校要通过定期检查学员的自学计划、学习记录、评改学生的作业等方法,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及时给予指导,从而确保学员学习的质量。这种模式优点在于针对性强,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更直接,缺点在于覆盖面狭小。

3.3讨论学习模式在网络上实现讨论学习方式很多,最简单实用的是利用现有的电子布告牌系统(BBS)。这种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等诸多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讨论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由专职教师监控,即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在站点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主题区发言,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看到。这种学习过程必须由具有特权的领域专家控制,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偏离当前学习的主题。优点在于覆盖面扩大,但是能解决的问题过于片面,学员要有一定的基础能力。

3.4协作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合作互动的相关学习行为。协作学习和个别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情感形成,因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协作学习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小组学习是协作学习的最好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学习活动来定期或不定期探讨交流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应遵照自愿、就近的原则,根据地域、行业、单位、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学习上能否互助等多种因素来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设正副组长各1名。由学习基础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并乐于为大家服务的学员来当、并填写小组学习情况记录表。

教育类论文第7篇

1.1课程设置现状甘肃民院外语系2010版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为“平台+模块”。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包含三个模块: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发展课程、教育选修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为必修课,共10学分,占总学分的4.59%,它包含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实务、现代教育技术,由教育科学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育发展课程为2学分,占总学分的1.83%,由外语系教师在第7学期教授“英语教学论”。教育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修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47%,其中课程教学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赏析、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为外语系学生的限选课,每门2学分。其余4学分需选修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而实践课程平台也包含三个模块:基础实践课程包含“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即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每门1学分。专业实践课程包含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实习反思,而综合实践课程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1.2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应该归属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三个模块的分类标准模糊。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仅占总学分数的1.8%,不占课时。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

1.2.2课程资源不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为必修课。教师选修课的4门英语学科课程,为外语系学生限选课,事实上,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而且,部分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体现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陈旧的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的教育观的形成。无法获取必备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校外课程资源中,教育实习基地较少,致使不少同学不能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而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

1.2.3课程实施不得力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夏学期)集中授课,课时密度较大,任课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案和讲义、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教学进度紧,任务重。教师教育类课程多是“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地“静听”,缺乏实践。另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课时,要求结合校内试讲进行,但因为时间紧,内容多,无法兼顾。缺乏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保障导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成为一纸空谈。

1.2.4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专业实践课程为11学分,仅占总学分数的5.05%。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2优化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2.1优化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规定的必修学习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建议外语系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分为四个模块:教育理论课程(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教育学原理、中学英语教学论、心理学概论、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技能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拓展课程(选修课)、教育实践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原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反思”建议整合入教育实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包含普通话和中英文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中英文书面表达技能、英语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

2.2丰富课程资源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满足未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他们加深英语专业理解、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建议开发以下教育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儿童发展、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学学科教学设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论文写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利用我院本科评估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鼓励广大教师建设“教师教育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精彩一课”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3改进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者和课程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调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平台,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成为连接“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桥梁,提高未来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之能较快地胜任入职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课程实施中,应该体现任务式、参与式、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的课程理念,使学生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并利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快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引导他们建构教育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培养机构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也许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2.4强化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2.4.1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在大二进行,通过观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可使学生了解中学日常的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听评课等教学相关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动机和兴趣,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

2.4.2校内试讲校内试讲在第7学期进行,试讲指导内容包括:英语教案的撰写、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听课记录的撰写、评课的基本要点、班主任工作等。按照“三步走”的试讲模式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一步、指导学生撰写并修改教案,教案合格后方可参加微格教学。第二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微格教学练习。第三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讲、听课、评课。

2.4.3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活动,它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实习中得到检验。教育实习采用“援教顶岗”等方式,在第8学期进行。学生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提交相关的教育实习材料、反思和总结。教育实习可“实现师范教育与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增强了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基地学校之间的专业互动,促进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