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1:32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1篇

__村街道成立于1984年,地处__市主城区东北部,面临玄武湖,背靠紫金山,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下设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驻街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大单位70余家,地区常住人口6.5万余人,流动人口9000余人。街区景色秀丽、人文荟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居民群众实际要求出发,依托街道多年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基础,发挥整体综合优势,从“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品牌,促进和谐社区构建”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使社区始终保持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连续提升、利益差异趋于融合、和谐幸福逐渐增进的态势,有力推进了富裕文明、现代新型和谐社区建设。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建国以来全国十大思想政治工作典型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单位”、“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以及“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等市级以上荣誉170多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准“四个环节”,增强“两个功能”,不断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南京新一轮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锁金村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要成为都市型社区的代表,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软件建设,抓准“四个环节”,增强“两个功能”,不断完善公共管理多元化与群众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较强的调适能力,进一步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抓准“四个环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先后与驻区大单位党组织合作,牵头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议事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党员代表大会,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和建设。二是拓展服务网络。以信息化为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建成社区信息传达、管理、服务、监督的连动机制,并建立“万家帮”社区服务网站、呼叫系统和9个社区服务工作站,形成区、街、居三级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服务网络。三是推行社区治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公约、自治章程、社区论坛等,真正将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给社区居民。培育和完善社区各类中介组织、民间组织20多个,建立以“万家帮”为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15支,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四是加大投入力度。街道每年排出一批为百姓办实事项目,诸如小区出新、道路修整、环境改造等,同时加强社区居民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心理科普进社区等软课题研究。近年来,街道每年用于社区硬件改造和课题调研的经费占街道总支出经费的75左右。

增强“两个功能”:一是增强特色功能。根据统筹、均衡发展的要求,按照建立“一居一特、一居一品”的原则,建成一批学习型、服务型、数字型、生态型的特色功能社区。二是增强“三圈”服务功能。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打造十五分钟的健康圈、文体活动圈和生活服务圈,努力使居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受益。

二、开展五项活动,突出差别服务,推进“五个提升”

建立和谐社区服务评估体系,以“公平公正、消除差异、促进融合”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差别服务,努力使社区成员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社区成员和睦相处、友好相邻。

(一)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居民文化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人才集中和场馆众多的优势,打造文化锁金,努力将社区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建立“自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习组织,树立“学习让社区更文明,学习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营造浓烈的求知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水平。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重点,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四进社区”活动和“道德建设进社区、基本规范入家庭”知识竞赛、“公民道德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不断推动社区居民道德素养提高。

(二)开展困难群体帮扶活动,推进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在街道再就业中心基础上,整合社区资源,成立家教援助、庇护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医疗援助、实物救助和邻里互助等“七位一体”的社会援助中心。建立“四解”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成员和谐相处。在经济上“解困”,设立下岗职工培训学校,定期为社区“4050”人员提供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兴办农贸市场、创业园和再就业一条街等社区就业实体,为他们荐岗、腾岗、买岗和开发就业岗位。在生活上“解难”,重点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员等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想上“解惑”,发挥街道思想政治工作志愿者工作队和谈心室等载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提高他们对新形势的认识、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在精神上“解闷”,经常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困难群众当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三)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推进社区人际关系融洽度提升。开设社区心理健康保健点(室),将受过培训的20多名具有高级心理保健师证书的干部,分派到各居委会心理疏导室定期开展工作,对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忧虑、困惑、压抑等情绪进行帮助和疏导。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 社区开设讲座、培训,开展咨询、保健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情、公婆体贴情、父母养育情、兄妹手足情、姑嫂姐妹情、婿媳敬老情、儿女孝顺情、夫妻恩爱情等“八情”活动。实施对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等特殊人群送乡情、送亲情、送真情和送温情等“送四情”服务,大力营造亲情社区氛围。

(四)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活动,推进为老服务水平提升。挂牌成立老少照料中心,根据老人身心特点,提供谈心、生活护理等多项服务。各社区对独居、“空巢”老人均提供专业、志愿等低价优惠及免费志愿服务。

(五)开展“五教”活动,推进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提升。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德教、科教、法教、帮教、家教”等五教工作。德教,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并教育青少年学会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科教,就是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科普教育基地,成立未来工程师俱乐部和社区科普大学,对他们进行科学常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法教,就是通过建立街道“模拟法庭”,举办法律报告会、现场会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帮教,就是重点对街道失足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家教,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并帮助家庭处理好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三、构建“六个平台”,打造“六大品牌”,不断提升社区发展档次和水准

品牌就是形象、特色就是优势。为此,街道认真分析形势,抓住重点,创新载体,不断造就新特色,创出闪光点。

(一)构建社区服务平台,打造“万家帮”品牌。近年来,锁金村街道依托品牌优势,成立了“万家帮服务公司”,以“借万家力、解万家难、集万家情、送万家暖”为服务宗旨,秉承“一人帮万家,万家帮一人”的服务理念,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从帮生产、帮生活、帮解困到帮学习、帮创业、帮发展,开展为居民提供医疗、家政、维修等60余项服务。在“万家帮”组织各类服务活动的影响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也日益高涨,自发组织了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万家帮志愿者在内的5000人以上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了“一家有困难,多家来帮忙”的新型邻里关系。

(二)构建居民参与平台,打造“百姓点戏政府唱”品牌。以社区为载体,建立了“百姓点戏街道唱”的工作机制。先后在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分别设立了群众点评室和点评栏,定期召开社区协调会、听证会和议事会等,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__年12月,锁四社区主任换届时,街道进行网上表决后,组织召开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根据多数居民的意见,对该社委会主任成功进行了“海选”。

(三)构建党建强基平台,打造社区党建“四个服务”品牌。一是党工委为基层党组织服务。适应社区特点,推行“社区党委—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党建新模式。二是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建立党员家有困难必访、家有矛盾必访、身患疾病必访和关系转入必访等“四必访”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对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在职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非公企业党员及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系接转等13项服务。三是党员为群众服务。建立由600多人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安全巡逻队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队等三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四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在社区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四)构建依法行政平台,打造标准化服务品牌。锁金村街道社区服务起步较早,社区服务标准化工作开展得也较早。20__年,街道制定的社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标准己被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广为江苏省通用标准。去年以来,街道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参照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行政服务中引入“顾客”这一市场概念,把《行政许可法》的合法原则、合理原则、效能原则、责任原则、监督原则以及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融入日常行政流程,制定了“一门受理、决不推诿;一口说清、决不含混;一次办结、绝不拖延”的“三一三绝不”行政服务标准。20__年9月28日,街道行政服务工作通过了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我们制定的和谐社区评价准则也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并备案。

(五)构建科技创安平台,打造平安社区品牌。突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整体提升社区“大防控”水准。加大投入,在小区增设门卫室、报警亭,在小区主要路口增加监控探头,为居民家庭配备报警器,为社区民警、辅警配备掌上电脑和对讲机,扩大呼叫系统覆盖面,完善人防、技防和设施防“三位一体”网络体系。目前,街道20的社区被评为全省平安社区,60社区被评为市平安社区。今年4月,南京市在我街道召开了平安社区现场会。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2篇

关键词:

社区文化;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01-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代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社会的基础是社区,社区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本文将主要从社区文化的意义和发展社区文化的新路径这两个方面展开进行探讨。

1 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意义

社区作为地域生活的共同体,不仅仅具有地理上的意义,更在于人们对其所居住的环境的认同和归属,在于通过共同盛会所形成的共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由此生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在一定的时间区域与空间范围内生成,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受制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孕育与传承又在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得以生存。那么社区文化是社区生命的活力,既可以巩固社区的团结统一,又可以形成和谐一致的社区人格。因此,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它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社区文化便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区的功能体现。可见社区文化对于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1.1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区居民在社区里实现着多样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纯粹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代表社区的全面发展,我们现在要建设的社区是人民安居乐业、富裕美满、互相尊重、身心愉悦、秩序安定的和谐社区。

而在现代社区中,人们的素质差异开始扩大、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相对封闭的单元住房阻隔了人与人的往来,大家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更谈不上亲情与友情。社区成员无形之中成为了单个的个体,孤独而又无助。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建”现代人心中的共同体关系――心理认同、情感合一、互帮互助,使社区成员重新获得一种凝聚力、归属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社会责任,提升了社区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动员和社区整合起到了重要影响,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社区的进步。所以说,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社区的发展不能单靠物质的满足,也要明白精神的空虚会给社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阻力。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和谐社区的全面发展。

1.2 社区文化建设是个人充分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和谐社区必须满足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居民的收入增长,余暇时间越来越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身心的健康发展正是人们的普遍需求。在当今社会,娱乐和健身在人们余暇时间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形式也丰富多样。而娱乐和健身是社区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愉悦精神和强身健体是社区居民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目的。娱乐和健身也不仅是为了强健体魄、愉悦心情,同时也是人际交往、消遣休闲、审美展示、创作表演等精神心理的需要。居民的这些需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为其提供条件的,都要通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来使其得到满足。首先,通过社区民俗活动、社区文艺活动、社区体育活动、社区培训活动等多种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其次,社区文化以活跃、生动、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成员,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融入了社区这个整体,最终契合了温馨和谐的人际交往需求。最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由以前被动地接受社区内举办的活动,到如今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之中。这种主体性的参与不仅需要社区文化的满足,本身也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1.3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人文关怀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社会中,无情的市场竞争原则破坏了以往熟人交往的温情纽带。同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弊端悄然显露,如拜金主义、思想道德沦丧、功利主义、社会风气腐败等等,向前滚进的车轮轧过了传统社会中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念,如认同感、归属感、人际聚合力、公益精神、社会公德心等等。虽然文化生活有开展,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资本服务的对象,是少数人拥有的文化,被现代商业竞争操纵的文化注定会让普通民众疲惫不堪。因此,培育社区成员对公共领域、公共文化的认同,培养一种社会公益精神、奉献精神、慈善精神、互助精神以及朴质真切的情感交流。这些均属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价值取向。社区文化建设就是旨在培养社区成员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社区成员树立起高尚的精神追求。把社区建设成为舒适、健康、安全、温馨、快乐的生活家园,让社区建设成为一种人性化的追求,让社区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关怀,这种关怀不仅是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同时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分享与给予的关注,这与和谐社会的追求是相得益彰的。

2 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改革都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认识不充分、体系不健全、人才队伍欠缺等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途径是我们搞好社区文化的关键,也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之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社区文化建设途径。

2.1 社区文化体系的观念层面: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文化发展,必须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并且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与参与水平。社区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蓬勃开展,有赖于社区居民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强化。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上,我们不能狭义地停留在老头老太太扭扭秧歌、练练太极、唱唱戏、打打扑克等消遣解闷的娱乐活动这个层面,而应该跳出来,把社区文化理解成融民俗、文艺、科技、教育、体育、环境、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大文化。不断将社区文化向宽度拓展、向纵深推进,提高社区文化的层次。一是树立社区文化力理念,所谓社区文化力,是指社区文化在社区居民中产生的凝心聚力作用。强化“社区文化力”这个意识,有利于将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转化成社区文化的具体实力和现实水平。二是更新社区文化建设的传统立意,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文化构成。社区文化的更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上,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文化,如道德文化、科普文化、家庭文化、娱乐文化、公益文化等等,同时也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要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意识。社区文化活动中,既包含了历史传统,也包括了流行趋势,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实践都可以导致群体行为,这些文化形式既有益于个人修养,也有益于社会整合。要突出各个社区文化的不同特点,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2.2 社区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完善社区文化设施

社区文化设施作为社区文化的表层,它是由社区里各类基础设施和人工、自然环境构成。社区中的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古迹、典型的建筑等物质实体,显示了社区的精神风貌。社区的布局、区位结构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社区的文化特征。社区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媒介,展现出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和其他的有用或有趣的信息。社区文化设施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是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设施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原则,夯实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社区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对社区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拓展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投资渠道。通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来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方便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也可以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来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社区文化服务。二是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整体共享。宏观上,增加农村社区文化的服务的总量,缩小城乡社区文化发展的差距,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共享。微观上,引导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从而真正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整体共享。鼓励各单位向所在社区全方位开放自己的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三是确保社区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社区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一时之需,一旦时效性没有了,就浪费文化设施,我们要切实考虑到文化设施利用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制定长远目标,兼顾未来发展需要,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2.3 社区文化体制的制度层面:建立科学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

社区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制度保证。它是社区文化存在的基础和保证,实现着社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是社区居民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条件。一是要科学地管理社区,既要在社区居民中灌输以法制为基础的文化,建立法制,又要创立出一套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的道德体系,以营造社区文明环境。二是深化社区文化行政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的调节功能,加强市场监管功能,深化社会管理功能,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立足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三是坚持主管主办的制度,真正落实到谁主管谁来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来提高社区文化管理的效能,完善社区文化市场化的管理,坚决扫除毒害社区居民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国家安全的市场秩序。

2.4 社区文化体系的行为层面:提高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要确保各级党政领导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观念。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及时研究文化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各级政府要深入做好文化领域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二是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文化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文化理论的学习和文化问题的研究,不断地提高文化素质,努力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专家。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引导社区居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造社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的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在社区内营造出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3篇

(一)社区体育的功能作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主要有以下的功能:第一,社区体育可以增进健康。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制弱化,生物适应能力越来越差。社区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方式,对于改善人的弱化体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二,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往。社区体育通过动态的、集体形式的活动,为邻里、家人、朋友提供了一个休闲交往的场所和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树立积极、友爱的观念,增加群众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区体育可以丰富生活情趣。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美,体操中优美的姿势、跳高中完美的助跑、以及排球柔美的弧线等等。这些美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四,社区体育可以磨练人们的意志。社区体育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有成功也有失败,人们在拼搏中享受磨难,在竞争中克服障碍,在困难中磨练意志。

(二)社区体育的特点社区体育的参与者都是社区内的人员,他们参加社区体育的目的较为单一,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塑造形体、有的是为了心情愉悦;社区体育的活动是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开展的,参加的人群虽很多样,但都是主动参加并坚持的;社区体育形式多样,每个人群所开展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社区体育的实施过程极为复杂,只能靠人们的自觉参与来灵活进行。

二、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促进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其身心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释放这种精神压力,就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人们在参加运动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适宜的刺激,从而使人身体感到舒适,伴随着愉快轻松的健身氛围,便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最终达到自身的和谐的目的。

(二)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说人和人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融洽和睦的关系。社区体育用其轻松的组织基调,为社区群众构建一个关系平等、情感融洽的氛围。在参加运动时,人们之间产生的信任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沟通合作,为生活中亲子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和谐文化是社会的软实力,它不可能像法律制度那样明显的规定表现出来,只能在法律制度所不及的地方发挥作用。社区体育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的制约,而文化的传播则促进着社区体育的开展。现在我国的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作为评价指标,这无疑又一次肯定了社区体育的重要性。

三、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的发展迫在眉睫。现在参加社会体育的人员多是收入较高、闲暇时间较多的人,而工人、主妇等则很少参与,在年龄上来说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而人们参加社会体育的时间多是早上和晚上,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持续的时间也在变化,春夏时间长,秋冬时间短;从活动场所上来说,则主要是社区场地、公园空地等,空间拥挤,没有正规的场所;在组织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自觉自发组织的,没有专业参考性。

四、完善社区体育,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全民健身是社区体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经之路。宣传全民健身就是要大力倡导并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不论是学习紧张的高中生,还是异常忙碌的商人,或者是整日操劳的家庭主妇,都要鼓励他们参加到运动中来。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要从人们的基础生活开始着手,在周末开展健康健身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手册强调健身的好处,让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另外还可以在“全民健身日”这天,开展社区内的运动竞技活动,以实际行动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带动群众投身到健身之中。

(二)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在发展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国家应该起到积极示范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家不仅要加大宣传,还要树立典型,示范引导,这就要求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让他们来带动全民运动。国家可以吸收体育教师、体育干部、或者离退休的体育分子进来,进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另外,还可以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安排社区体育的实习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不仅满足了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要求,还为大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必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现在的健身设施没有针对性,有些设施知识摆设,根本不能使用。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健全组织机构,为各个人群量身定制健身设施与健身活动。例如,对于特殊人群,应该在公共场所修建无障碍健身设施,为他们的健身提供有利条件。针对不同的人群,创设对应的体育活动机会,避免出现歧视的行为,让各类人都能轻松愉悦的健身,努力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五、结束语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4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__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 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__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三)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 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__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文化提供便利条件。(二)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为社区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使社区向“组织建设最佳、社会治安最佳、计划生育最佳、卫生服务最佳、环境秩序最佳、文体活动最佳、便民服务最佳、再就业工程最佳、扶贫济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标奋斗,去年共评出“五星级党组织”6个、“十佳社区”7个,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坚定了服务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促进了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深入。(三)加强队伍建设,打好服务群众的人才基础。

社区服务工作任务繁多而艰巨,过去,由于社区工作人员除了生活补贴以外,各种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社区工作骨干时有流失。为了稳定服务群众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我区采取多项措施留人留心。一是待遇留人。去年共增加投入65万元,为所有社区干部办理了医疗、退休等五种保险,今年又投入100多万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留住了大批社区工作的骨干;二是事业留人。我们在社区开发了社区党务协管员、低保、计生协管员等200多个岗位。以公益性事业留住了大批新人;三是感情留人。区领导均在社区中建立了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困难,以感情维系了队伍稳定;四是加强培训、技能留人,组织150多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常性地举办党建、电脑、法律、档案管理等各类各层次培训班,使广大社区工作者开阔了思路,创新了思维,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四)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是做好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5篇

一、创新体系建设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数量增加和单纯的规模扩大,而是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所体现的科技进步。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创新体系,是区域民族地区域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其功能是放大科学技术的倍增效应,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当前,科学技术瓶颈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与国内沿海发达省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积累和技术水平方面不仅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竞争态势相当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态势,面对产业的大转移、结构的大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对区域就业需求增加所产生的压力,民族地区必须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首先,要提高科技原创力。主要通过建设和完善技术平台与组织,实施具有长期竞争力项目的联合攻关,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公共性项目的国际、国内合作,提高平台建设的起点与研究水准,力争建成一批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科研中心;加强优势学科的集成,围绕国家目标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攻关项目的组织和协调,促进交叉学科的融合,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快速、持续地增强科技原创力。

其次,在创新主体建设上,要突出“核心竞争力”。要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战略联盟,形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民族地区内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三资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的投标,积极发挥三资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管理行为的同时,培养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靠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培育民族地区各区域的基本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通过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民族地区的人均耕地、淡水资源等资源的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过分追求经济速度,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很大比重,资源的过量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粗放型增长正面临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就能缓解能源资源瓶颈,不断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民族地区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也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民族地区现阶段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虽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划,设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循环经济综合技术示范,加强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应用,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创新体系建设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法治和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文化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完善自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民的经济利益和创新成果,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创新的机会,又能充分享受创新创造的成果。同时,推进创新的过程,也是建立诚信体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过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创新法治与创新道德融合在一起,把法治和道德规范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各个环节,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维护竞争秩序的良好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形成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宽松的特点。这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地区要用足用好自治权,进行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一要改革民族地区教育模式。要从教育观念和体制的转变入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引导青少年多方位、多视角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从小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辩精神。二要完善评价体系。比如,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从以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专利为主。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使更多的学人耐得住孤寂的煎熬,能够集中精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求索。三要健全激励机制。物质上,完善技术入股、创新分成等政策,鼓励创新个体面向市场转化创新成果,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等。国家建立专项奖励主要面向基础性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精神上,授予创新者荣誉称号,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创设积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要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以形成能推动文化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创新体系建设中,要通过财政机制、税收机制、采购机制进行引领,并助推企业、中介机构、群众团体等广泛参与创新。要改变目前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和被动接受状况,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群众参与到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科技战略、政策和项目的讨论和监督,在参与中培养科学素养和民主意识。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持续不断地强化科技宣传,推动科技普及,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创新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价值

民族地区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大力培养能够领军创新最前沿的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善于战略预见、善于多学科集成综合的民族科学家。同时也要关注未来的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尤其要注重少数民族人才的后续培养,使他们的创新充满民族灵性,能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动力。对这样的人才,从各级政府到相关单位都要主动提供服务,给他们提供初始创新经费、创新项目支持,为其提供较高的起步平台。这样,民族人才的主体生存发展和自身完善的需要渗透在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中,使人的自身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不但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增强了民族自信和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人的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民族地区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达到对自身的认识。创新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在既有实践基础上对不断变化的客体事物的结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是对主体自身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益和能力以及本民族特性的认识。创新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不断提高对自身和所属民族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同时,创新提高了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创新给人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人在创新活动中,需要面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困难和阻力便不可避免,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自我适应、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进而去应付各种变化了的和不可预测的情况,以期能取得创新成果。人的自我调控能力便会在这种磨练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主流引领

[中图分类号]C9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4002506

[收稿日期]2016-03-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对东北边疆地区和谐稳定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BMZ080。

[作者简介]1.朴今海,女,朝鲜族,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2.蔡香美,女,朝鲜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延吉133002)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多民族和合共生、和谐发展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纽带。在民族地区多元共生的文化百花园中,若是没有民族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区域内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无从谈起。本文以东北边疆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试图从文化共生的角度,梳理近代历史上东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发展脉络,探讨新时期东北民族地区文化共生发展的趋势,为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文化的多元共生:|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根基“共生”原是指多样性生物间互惠共存的自然现象,引申到文化学则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协调发展的文化形态,即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文化共生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促进文化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历史上各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发展历程,把握文化共生的多维向度,为民族间文化和谐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兼容并包是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基本前提

从历史渊源来讲,东北边疆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相杂居以及不同民族政权的轮番更迭,使不同文明符号得以在这里传承和发展,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成为东北边疆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仅从近代而论,清时的满族入关、鲁冀晋流民及朝鲜人的齐闯关东,使得东北边疆地区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被打破,除了满族等土著民族外,又增添了中原的汉族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人。不同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随着移民的到来,中原的旱作农耕文化、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以及基于各自经济文化类型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东北边疆相互交汇,使东北地区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更加趋于多元化、复杂化,构筑出一道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风景。

多元文化交汇于东北边疆,其共生的前提是相互认同与兼容并包。文化的共生,首先意味着居住在同一生活空间的任何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文化系统都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的文化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生态平衡。东北边疆地区最鲜明的文化特质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同和包容。当然,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摩擦、冲突与妥协在多元文化共生与发展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如清朝时期满族的强势文化对汉族、朝鲜族等弱势文化的同化、民国时期汉族强势文化对朝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各民族的殖民文化等。但总体上讲,东北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始终以尊重、包容和发展的姿态向前生长。历史上形成的东北土著民族文化以及汉族、朝鲜人等移民带来的各自传统文化,建构出东北边疆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构造空间。在这里,各民族敞开胸怀、互相接纳、取长补短,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共同托起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由延边地区耳熟能详的布尔哈通河、珲春等满语地名,延吉、王家屯等汉语地名以及吉地、子洞等朝鲜语地名的通用并存中,我们可以略见其多元文化兼容并包之一斑。

(二)互惠共荣是东北边疆地区文化共生的基本态势

文化的多元共生意味着文化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的共生也并非停留在各民族原生态的文化并存与相互认同上,而是表现出动态性的多元共生态势。各民族在认同、包容不同文化生态的同时,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中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品位和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共生共荣。自原住民与外来移民相汇东北边疆伊始,东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就走上了一条相互认同、借鉴、交融和汇集的文化聚合历程,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多元文化的共生态势。多元文化之间不仅相互认同,而且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种互惠关系不仅使东北各民族文化得以“美美与共”,而且促使东北边疆的民族关系趋于和睦、融洽。现今延边的民族关系之所以如此和谐、延边之所以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与历史上所形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兼容并包是分不开的。近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互惠共荣态势,究其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共同因子促使不同文化趋于共生共荣。虽然东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类型不同,其文化也千姿百态,但不同文化之间也有着普适价值的存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便是积淀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一大共同因子。儒家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即尊重彼此的差异性,从而形成和合共存的和谐关系。东北边疆的各民族,不管是土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其传统文化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儒家文化的合理因素,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类同性为彼此共生与兼容提供了共同性基础,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各民族之间更具亲和力。尤其是对跨界移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来讲,其国民身份虽属朝鲜,但朝鲜人长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再加之历史上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与同质文化背景、隔江而居的地理区位等因素,不仅使中国东北成为其移民的首选之地,而且加快了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满族及来自关内的汉族移民间的相互认知,催生出一种文化共生带。

二是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互补互惠促使各民族文化趋于共生共荣。东北边疆地区自古就是肃慎族系文化和华夏文化以及朝鲜半岛文化的汇聚地。仅从经济文化类型来讲,肃慎系的游牧渔猎经济类型与中原汉族的旱作农耕文化以及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间固有的差异,可促使各民族在生活上互通有无,形成相互依赖的学习、合作关系。原属游牧狩猎经济的满族从汉族、朝鲜族那里接受农耕文化,而同属农耕文化的汉族和朝鲜族之间则相互传授旱作农耕技术和稻作农耕技术,使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并存、互补、互惠。尤其是19世纪末,清朝移民实边时逃难求生齐闯关东的关内汉族与境外朝鲜人所具有的共同的移民身份以及共同_发东北边疆的历程中形成的汉、朝民族之间在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的互动互补关系,不仅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共生共荣,而且促成了东北各民族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

二、文化的和谐共生: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文化共生的和谐态是“文化共生的根本价值向度,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最理想状态”。[1](156)近代东北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和谐文化是东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地区建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首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对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身份与主体性的尊重和认同。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灵魂。对于民族学家来说,“文化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体,它是以客观的共同要素――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典章制度,以及主观的人们自我认同来界定的”。[2](250)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共同的心理等特点,大都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也都不同程度地积淀在民族文化当中。因此,对待各民族文化时要平等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正如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所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内涵和审美价值,都是为自己群体服务的,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要强调多种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3](80)那些凭借主流文化之霸权掩盖、改造非主流文化或边缘文化差异性的,亦或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之特殊性作为资本,而排斥主流文化的做法都是极端的。在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时,尤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跨界民族同境外同根同族的民族感情、亲缘关系。如朝鲜族,尽管与韩国有着将近半个世纪相互隔绝,且各自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下生活,但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同根同族、同语言、同风俗、同文化,使双方之间自然互有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迫切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中韩建交,朝鲜族试图从韩国文化中追溯本民族文化的根源,从而使得现行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正因为跨界民族的特殊的民族情结和文化情缘,朝鲜族对韩国文化情有独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权的尊重。文化权是一个民族拥有保持、保护与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权利,其实质就是民族平等待遇问题。保持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在合理汲取人类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制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害,防范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是各民族行使文化权的应有之义。当今世界仍存在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强势文化与劣势文化之差别。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在更宽层面上相互接触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些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化将遭到主流文化或强势文化冲击,或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所产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势必激发民族文化个性化以及各民族争得民族文化权的诉求。尤其对于弱势民族和弱势文化来讲,文化权是对抗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冲击,保卫自己的文化领地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武器,需要无条件的争取。民族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自己的文化立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当获得平等的对待,而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也应得到尊重。我们绝对不能以“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和尺度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否则就会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和谐共生: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首先,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汉民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虽然鼎足而立、特色鲜明,但他们都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文明发展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不仅在于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于承认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相互之间可共生、可共容、可共荣和可共融的特性。这是在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正是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互动共生态势的本质认知,也是党和国家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客观规律而确立的文明发展观。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类型、社会发展不同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各民族文化,构筑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多元文化共生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姿添彩。而另一方面,尽管各民族文化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但不同文化间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质和普适性价值,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以及相互借鉴、补充、吸收、整合成为可能。东北民族地区文化的共生与发展,需要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凸显“多元”,寻求多元文化的互惠共生,使区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当然,多元文化共生态中的“求同”并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或均质化;“存异”也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和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各自特色,又要兼容并蓄,使不同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再次,多举措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民族地区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通过各种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发展文化产业,以实现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扶持民族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东北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及国家“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共赢理念,给东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域之间人员往来,尤其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交流,唤醒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成为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把握区域经贸发展之机,利用各种政策优势,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推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三)正确处理“主流引领”与“多元共生”的关系

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引领决定着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民族地区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稳步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与此同时,也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多样风格竞相发展,防止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切实改变主流引领与多元文化相脱节的现象。主流引领并非同质化、单一化,用政治干预来评估文化差异、灌输主流文化、调和文化冲突,只可能一时在表面上制造一种貌似和谐共生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反而有可能埋下一个意外的隐患,即国家意志与民族意识相对立。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打着“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号,将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同质化,否定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民族政策”的一系列极左倾向。脱离民族地区实际,凭借行政手段的硬性“引领”,只能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会引发少数民族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离心力。

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_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6]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东北民族地区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以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仁福:《文化共生论纲》,《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2]周庆智:《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3]包舒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选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郝时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熔铸中华民族文化》,《人民政协报》,2012年3月13日第5版。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2版。

[6]郝时远:《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6日第7版。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

在延边大学召开

2016年8月13日―15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在延边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以“东亚视野下的中朝(韩)关系史与朝鲜(韩国)史研究”为主题,设置古代史1、古代史2、近现代史、当代史四个分会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5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12位专家学者和会员参会,其中近一半为青年学者,四分之一为南方学者,是参会会员最多、参会青年学者最多、参会地域最广的一次盛会。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第7篇

社区文化并非单一的娱乐项目,和谐社区的文化建设更不是单种娱乐项目的累积,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氛围。构建起和谐社区不仅是对社区居委会的严格考验,也是我国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工作准则,只有在社区进行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都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逐渐在社区管理中体现出社区的文化特色,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感受,从而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与格调,进而构建起和谐社会下的和谐社区。

1.建立制度文化。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的文化公约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石。人们在生活、工作、娱乐的过程中自觉以这些规章制度为基准,时刻铭记社区的价值观与精神理念,才是保障社区文化长久、健康开展的重要控制力,而这些规章制度的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区的道德标准、人文背景和价值观。

2.创建环境文化。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了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社区环境不仅能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体现出居民的精神外貌和价值观。幽静、舒心的环境中更能营造起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对构建和谐社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培养精神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社区文化观念的体现和象征,更是社区形成独有的形式形态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有价值观念、社区精神、行为准则和社区道德等多个层面。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全面。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在新开发的小区中,由于开发商的大力投入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会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推进社区文化的建设。而在一些老城区,文化建设设施配套则不够齐全,甚至落后许多,无法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2.居民没有完全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作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更是宣传焦化的重要载体。据调查,许多居民之所以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仅仅是为了丰富业余活动,或仅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上,许多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具体,这也直接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畸形。

3.缺乏文化建设经费。虽然街道办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仍解决不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难题,从而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构建,经费不足也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缺失的主要原因。

4.参与群体单一化。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体单一化的问题,久治不愈。许多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向老年群体、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靠拢,这也就导致了社区中绝大多数的群体无法参与其中,从根本上造成了参与人员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直接制约了文化建设重要功能的体现。

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应有计划的对进出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大的精力。例如,建立起具有完善设施的文化广场,对城市中的现有格局进行进一步的微调,从而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布局,对现有的文化建设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科学维护与管理,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2.建立起强大的社区文化网络。建立起强大的社区文化网络有助于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全的弊端,社区文化网络的建立不仅能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各种文化形式间的重要纽带。各个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社区文化网络找到各自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可以找到各自年龄段的伙伴,经由社区居委会的统一协调与规划,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社区文化网络,实现以街道为“经”,以社区为“纬”的完善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