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改类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4:16
教改类论文

教改类论文第1篇

通过哲学的角度可以看出,本质首先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此物之所以为此物的规定性。而且,这样的本质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性,能够让它同其他事物区分开。哲学家对本质进行阐明时,将本质的属性与特点也进行了描述,制订出本质的内在规定性,这对于本质的认知非常有利。而对本质概念的认知对教育改革研究非常重要,它变成了研究教育改革本质的重要因素,由于哲学中所研究的本质是最普遍的含义,教育改革的本质属于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内涵,特殊性里包含了普遍性,不断对教育改革的本质进行研究,就是对哲学本质的研究。

二、教育改革本质的分类

分类是通过实物的特征、属性、规律、性质等采取划分的,是对事物本质采取分析的一个主要形式,它提供了人们通过不同维度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于人们由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十分有利。而教育改革分类研究能够由方式维度、原因维度、内容维度、结构维度、对象维度、类型维度、方向维度、规模维度、时间维度等进行,而本文中将以时间维度、对象维度、内容维度以及方向维度介绍教育改革本质的分类。

1.通过时间维度进行区分

通过教育改革本质所划分时间的长短,能够把教育改革本质划分成长期式教育改革、中期式教育改革以及短期式教育改革。长期式教育改革,时间通常要超过5年,这样的教育改革大多目标相对远大,牵涉改革的方面也相对繁琐,通常具备了全局性以及战略性的特征。它的实施需要融入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需要通过成员的不断努力,还需要其他成员的长期配合才能够获得成效。中期式教育改革,通常时间控制在1至5年左右,它基本只涉及一项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问题较为具体,可是改革的任务量相对较大,不易在短期里完成,它给短期式的改革提供了大概路线以及时间流程。短期式教育改革,时间大多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主要面对的是对一项相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一种解决性的改革,问题较为单一、具体,涉及面不大,处理起来也较为简单、容易。通常而言,长期式教育改革可以给教育改革提供相对长远的目标,对总体的规划、统筹十分有利,可是长期性教育改革目标通常相对模糊,可预见性较弱,使得执行性也相对较差。可是,对于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估计的欠缺,较长时间的教育改革同另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连接性不充分,还有的会产生相反的改革方向。因此,良好的教育改革应当属于长期、中期以及短期教育改革连接。

2.通过发起对象进行区分

通过改革的发起对象进行区分,能够分为官僚式教育改革、学者式教育改革、实践式教育改革以及校长式教育改革。官僚式教育改革指的是这样的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教育管理部门里的人员发展起来的,包含了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等部门里的人员。官僚式的教育改革中的官僚气息相对较大,改革的过程里中等级层次相对明确,官僚意志相对较强,民主性氛围相对欠缺,可是这样类型的教育改革执行力度较为强烈,执行的效率也较为明显。学者式的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是通过进行学术研究的理论专家提出的教育改革,这些发起者大多是大学的专家亦或研究部门的专业研究者。这样的改革通常存在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存在相对严谨的逻辑体系,论证充足、思维紧密,可是这样的改革具有的问题却是操作性较差,同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更多的是就教育论教育,而对教育同社会其他系统的关联则关注的较少。实践性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是从进行教育实践的教职人员提出来的,比如:中小学老师、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对于现实具有深刻的感受,他们在现实体验中提出了自己的经验,这样的方式对于当时具体问题的解决十分有效,操控性较强。可是面对的不足就是就事论事,欠缺对问题整体关注以及系统思维,对于处理问题上无法长时间有效,对教育自身长期性的发展非常不利。校长式的教育改革指的是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校长发起的。校长兼具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基础,应当是发起教育改革最理想的人选,可是校长常常忙于学校的各种事物,经常会被一些琐事困扰,从而会对教育改革欠缺有效的关注以及深入性的思考。对于教育改革的实践而言,教育改革由谁发起并非最关键的问题,而最关键的应当是教育改革发起以后,对教育方案进行的论证及修改。在教育方案的论证及修改上要加强多方参与以及论证,需要综合多方的观点,如此才会让教育改革更为有效。

3.通过改革内容进行区分

通常来讲,教育改革的内容相对繁琐,内容想要划分清晰则存在一些困难,可是试着通过内容层面对教育改革进行区分还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让我们掌握到教育改革的整体方面。透过改革的内容进行区分,能够区分成体制式的教育改革以及事务式的教育改革。体制式的教育改革主要包含了全局性的宏观层面的制度式改革,关系到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和权力关系的问题,比如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学校党政关系以及学制改革。事务式的教育改革通常指的是同学校具体业务相关联的改革,比如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老师评价制度的改革等等。通常而言,体制式的教育改革实施存在一些难度,改革执行相对迟缓,由于它关系到权力的再次分配以及对群体利益的再次区分,所以对于体制改革过程而言产生了强烈的斗争,会在思想上产生冲突。而事务式教育改革的执行难度系数较低,这是由于事务式教育改革,不论是监督人还是管理人都相对较多,并且同被监督人联系十分密切,所以监督有效。并且也是由于事务式改革关系到的对象通常并没有掌控过多的权力,所以其影响力相对较小。

4.通过改革方向进行区分

教改类论文第2篇

1.儿童为本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儿童为本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儿童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身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活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1.确立“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按照“老三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要真正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举措必将落实于教师教育的内核——课程的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教育,始终存在学科学术本位与专业职业本位的争论。百年来,学科学术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优势状态,专业职业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学院派教育学者的构思之中,未能得到实施。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的重构为切入点,从“教、学、做、评”几个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具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会讲课的中学教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做、评”四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学生因为“做”而产生了“学”,由“做”演化出了教师的“教”。“教”和“学”是形式,“教”和“学”的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呈现。“评”是结果。通过教学反思,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做”中验证“教”和“学”的有效性,“教-学-做-评”在整个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作用的整体,形成了“教-学-做-评”内在统一。

2.整合教育资源,重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教师教育的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中学教师教育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本科最低必修课学分为10学分,教育实践不得少于一学期,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指明了方向。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彻底改变了教师教育课程按照以往“老三门”课程开设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采取专题式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重新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类课程安排如下:儿童发展与学习2.5学分;中学生心理辅导1学分;教育学原理2.5学分;中学课程与教学1.5学分;班级管理1学分;教育研究方法1学分。在重组的这一系列教育学类课程中,注重实践取向,用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育学类课程,精讲的时候将课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便于学生化整为零地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所讲授的内容紧扣《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则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实践取向,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实践体系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3]。所以“好的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在教学中不是实践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是“学、思、行”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在教育学类课程的不同学科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或用案例教学,或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后用所学理论反思实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教育学类课程之中。为了实践能更有效,精讲的时候可以实行大班集中讲授,实践的时候实行分班的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收获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包含着教师的“做”、学生的“做”,教师基于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综合的“做”。教和学源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实践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4.以评带教,以评促学,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评价体系

教改类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改革、发展

在教学体系中,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改革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创新性教育。在文史类学科中,创新性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仅对基础知识熟练的掌握,思维能力进行参与,而且需要老师的引导,理念的灌输,以及各方面的支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文科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该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了解真实情感。在文史类学科中,同样需要学生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教育中逐渐改革,在创新中发展。

1、 分析我国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文史类教育模式的影响,文史类的课堂依然采用的是教和学的教育模式,在课堂的设置以及考题的设置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的表现。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这就造成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同时方法都比较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形成了一种瓶颈,这就影响了教师的讲课以及学生综合发展,局限了知识面。在潜意识中人为:只有理科需要创新。这种学习理念就造成文史类学科不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文史类的教育中要积极的提倡创新意识,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在教育的改革中要推广创新性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培养新型的教育人才,改变文史类学科在创新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2、 文史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分析

许多人认为,创新是理科生的事,而文科生与创新没有关系。这种创新理念就影响了文史类学生的教育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史类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存在的原因,有助于改变这种学习理念,提高文史类学科教育。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偏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校都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现象。在学校的正常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人文教育的投入,提倡文化素质教育,吸收大量的优秀学者,优秀教师来进行引导,改变了人文氛围,沉淀了提高文史类学科教育的影响。在教育中要不断的积累,缩短文史与理工的差距,改变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培养的现状。要紧抓教育理念,抢抓机遇,积极的号召文史类学科教育的政策,改变教学发展的现状,打破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

另一方面就是:在教育中,学科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但是在教育的现状中可以看到,应试教育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主要以升学率来评价文史类教育发展。这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在文史类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的进行思维、独立的进行判断,能够做到行动独立,有自身独特的思维。因此,要在教育中提倡创新性教育,进行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学习模式需要不断的积累,最终达到发展教育的目的。

3、 培养学生在文史类学科中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在文史类学科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主要的策略有:

3.1进行创新教育

在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在学科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以及在校内经常开展一些学术讲座、创新性活动的讲座、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等,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培养,增强文史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

在文史类学科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数字化的教育工具,改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在交流、沟通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独立思维的意识,这就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在思考的过程中有独特的观点,一步一步进行挖掘,这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

3.3提倡学生独立写作、自由写作。

这种随意性的写作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空间,根据自身的思维进行创作,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个性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以及写作上的技巧。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在作品中反应作者独特的思维,这样就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情感体验。要结合文史类学科的特点进行不断的突破,能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性教育,使得学生在成长中,知识面不断的丰富,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在创新中不断的提升。

4、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文史类学科在创新性教育中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国家创造性的人才,加强各方面的教育。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文史类课堂中进行改革,推广新思路、新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沟通、交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授课的知识面,实施全面教育,能够让学生综合发展,在文史类学科的教育中,注重创新,能够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做出贡献。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茂建东,赵剑锋.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对高校文科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束缚[J].出国与就业,2010(12)

[2]石新华,谢耀鹏.中学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3]吴和平,李金峰,马志国,吴群志,杜鹃.创建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4]师范类本科生人才培养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及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2010(04)

[5]杜强强,史晓霞.守正与纳新:马列文论创新性教学理论与实践[J].现代语文,2012(08)

姓名:马国超

教改类论文第4篇

航海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几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在此,笔者把改革大体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大的层面,国家社会层面;二是具体层面,各航海类高职院校层面。在大的层面上,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别高职教育没有太大分别,需要各级教育主管机关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支持,这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国家社会层面上,笔者想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层次低于本科教育的,培养廉价劳动力的教育,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宁可上三流的本科,也不会选择进入一流的高职,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比本科低人一等。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先给职业教育正名。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也只有在公众心中对现代职业教育普遍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才标志改革已经成功。另一个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找出路”。一是拓宽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路。积极推进航海类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包括建立从初中毕业后开始的现代航海职业教育。同时探索改革现有高考模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在高中阶段,采用技能加文化知识的培养模式,为擅长或者立志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生开辟道路。更重要的是,积极开辟走出去的路,应探索在航海类高职教育阶段之后,建立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甚至博士的后续教育阶段,让航海类高职教育能够继续得到延伸。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为各航海类高职院校改革提供了动力,同时各院校的改革也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包括招生的压力、学生就业的压力,甚至是学校生存的压力。高职院校的改革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升教学质量,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更大的发展。航海是个特殊行业,这也决定着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改革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区别于普通高职的行业特点。同时,我国国情又决定着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政策只能起到规范、推动和指导的作用,需要各航海类院校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方案。结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情况,笔者认为改革中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学校的发展。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由于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海上专业的录取分数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改革步伐缓慢,但随着取消提前专科批次录取,生源数量减少,招生质量下降明显。为了拓宽招生渠道,学院已和青岛某航海类中职院校联合招收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和某航海类本科院校协商,打通直接升本的渠道,并且为在未来兴办试点本科作前期准备,让学员进得来也出得去。二是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般三年制航海类高职院校一般课程的安排,第一学年以基础理论课为主,第二学年主要开展专业课和培训课程,第三学年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准备船员适任证书的考试。显然,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改革,应首先在第二学年的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课中开展。以青岛船院航海系为例,首先选择了船舶货运等课程进行改革试点,进而带动其他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三是引导教师顺势而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原有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万般努力,学生听而不闻,教师会有挫败感。与其抱怨学生接受能力差,不如积极地作出改变。首先要改变多年来对所从事的传统高职教育的认识,为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潜下心来研究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努力将教学中的挫败感转变为成就感。四是应注意到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影响。以青岛船院为例,培养的学生是符合STCW公约等国际标准的远洋船员,毕业前要参加满足《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要求的适任证书考试,然而这种考察知识点的评价机制,并不适合评价通常以模块教学或者任务驱动型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同时又不能否认,现阶段各院校适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无形指标,对这种不一致要给予特别考量。

二、对青岛船院船舶货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学改革终究还是要落脚于每门课的教学中。各院校有各自特色,每门课特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改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笔者依然结合青岛船院实际情况,对船舶货运课程改革思考如下。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学生适任证书考试考三门的航海类高职类院校,船舶货运课程不是航海技术专业考证课程,这是在船院开展船舶货运课程改革中最有利的条件。没有考大证的压力,为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第一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或者教学任务。首先要改变原有列知识点式的教学大纲,设计以模块或任务为主要结构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内容,避免上课的随意性。同时应注意设计模块的内容要覆盖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要求,同时要保证适度够用。当然对教材的改革也要同步进行。第二要逐步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学习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由期末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显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和模块设定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性评价不是简单的平时成绩,是通过在学习中设定学习进程、学习目标以及成功标准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促进学生学习。第三要灵活适度运用双语教学。英语对于国际船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使用双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STCW公约中对船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仅限于工作语言的使用,因此就船舶货运而言,由于课程本身也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重在加强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的使用,以及实际工作定情境下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着重提升英语实战能力,而不必过多使用英语。

三、结语

教改类论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生;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跨入艺术的门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它既是学生进入艺术之门的敲门砖,也是学生能够在艺术的领域里不断发展的基础。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绝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形式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对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艺术设计教学也不例外。笔者认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当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提升高校办学效率为思想,以党和国家所颁布的教育方针为行动指南,采取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将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一、艺术类专业教学现状

艺术类专业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同。[1]早在上世界90年代,我国部分重点院校就开始了针对艺术类考生开设的艺术教育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的设立一方面能够帮助艺术类考生实现自身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使那些普通学生开始走进艺术,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经过数年的教育探索,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展开,现阶段,我国高校已经逐步将艺术教育作为了针对大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中一部分,以艺术教育为基础开设了诸多课程。然而,这些课程却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问题。艺术类理论教学边缘化问题是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艺术类课堂上,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述的理论知识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所谓的理论知识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不能够直接体现出鲜明的效果,而实践则不同,它能够有效指导其进行艺术创作。[2]在这种错误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在理论课课堂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知识的兴趣不高,逃课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如此,与其他学生相比,艺术类考生其形象思维相对较强,但是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学方法落后。众所周知,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现阶段,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沿用的教学方式由于过于落后,导致其难以发挥教学方法的优势作用。首先,从课程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是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居于主要地位,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就是教学的所有教具。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内容,这种枯燥的一边倒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来说既不新鲜也不生动,特别无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其次,教师很少应用新颖的多媒体教学。[3]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引进了大量的多媒体设备,但这些多媒体设备大多成为了摆设,教师在课堂上一旦遇到那些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就会通过黑板进行板书或是照本宣科的讲读书本上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慷慨激昂,而学生在课堂上则因缺少必要的实践而昏昏欲睡。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内容不明确。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教学中,艺术类专业主要以教授学生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单一,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安排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必要的周密性,甚至部分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东拼西凑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学内容难以实现与时俱进也是艺术类专业教学水平难以提升的最主要原因。教学信息更新速度慢,对艺术领域内的那些科研成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更新、更近,这种现象必然导致艺术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落后,内容呈现片面性的特点。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都是以“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进而忽视了对艺术育人功能的重视,这是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的缺陷。笔者通常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想要彻底解决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教学方式方面入手,以教学形式、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三方为切入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果。

二、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课程应当打破传统的以专业技艺培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弊端,应将专业技艺培训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将育人融入到艺术教育中来,那么,这一观点如何实现在教育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在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景体验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1)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着重强调情景体验式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实现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将情景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的“中国汉朝时期的美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艺术专业的学生去博物馆中进行参观和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文物,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汉朝时期的服饰等等;在给学生讲授世界建筑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收集相关的建筑图片,从世界范围内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代表建筑作品,并将这些建筑作品背后的一些历史背景弄清楚。[4]可以说,这种情景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艺术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当做到有所侧重,应将情景体验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达到艺术类专业教学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目标。

2)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应着重强调多媒体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深入到了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给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认为,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因此,必须做到适时而变,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来,将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们还以《艺术概论》这门课程为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该门课程中,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最为直接的体验,教师在讲授“美学原理”等理论知识的时候,如果单纯的依照艺术理论课程来进行教学,则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还会出现厌学情绪。而如果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法国拉斯科洞窟等岩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这些图片,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和理论课教学有机联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3)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学生自主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讲授艺术的分类等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些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随着相关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并最后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做法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除此之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并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归纳出来,能够实现自身从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的方向转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同学生转换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师”,而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学生”,学生在上课之前应做好相应的教学课件,并代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讲授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讲述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以“电影艺术”相关内容的讲述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讲解一些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学生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自行搜集材料,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讲台上讲解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的梳理和强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气氛也得到了活跃,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艺术类专业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办法、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将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方向转变。

作者:夏璞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教改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大众诗性话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与实验此起彼伏,轰轰烈烈。值得关注的是,与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相伴随,教育改革的各类思想与主张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任何真正的教育思想必然源自于主体自身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必然是其自身教育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或者说,“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及其表达主体的多元化。由于主体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理论取舍、价值判断的差别以及主体把握教育的视域的不同,必然形成各不相同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在笔者看来,根据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风格的不同,这些既成的教育改革思想与主张大致分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和“大众诗性话语”四种基本类型。探讨这四种话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有助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认知框架。

一、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深度介入教育

在学术思想史上,“意识形态”一词一直具有贬义(否定性)与褒义(肯定性)两重色彩(属性)。其中,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其作贬义界说和理解的较多。人们往往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专制或虚假意识,是国家机器强加于民众的思想系统,功能在于辅助政治和文化垄断。本文主要是借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中性意义,用以指称某一个人、集团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它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转换,其重要作用在于可以统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人心、规范生活。

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国家、政治、权力深度介入教育的结果。在教育泛政治化的年代里,“意识形态话语”必然垄断教育改革的整个话语系统。一般情况下,“意识形态话语”往往以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文件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领导人语录、政府工作报告或宣传口号的形式出现。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诸如《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明显携带着“意识形态话语”的诸多特征。

我们知道,教育与个体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同时又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命运。反观人类教育现象史和教育认识史,国家意志和政治家的个人抱负总是占据着重要角色。在“政教合一”体制下,统治者对教育的影响尤其广泛而深远。国家性、阶级性是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必须警惕的是,执政者的思想常常走向封闭、保守,“意识形态话语”常常走向极端而进入死胡同,进而将一些大话、空话、套话等固化成“金科玉律”般的口号。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和生存境遇来看问题、做事情和写文章。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者、研究者、理论家,都是一个具体、丰富、真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境域中的人。他总是也只能以其特定的方式来把握人类生存经验某一特定方面的意义和过程”。并不否认,历史上有不少政治人物都对教育富有洞见和热情。但是,高高在上、长官意志乃至一意孤行的直接恶果便是拒绝对话与自我反思,以至很多政策、条例往往劳民伤财,在推行的过程中滋生诸多不幸。这一现象,在民主、自由精神发育不良的社会里尤为普遍。以此为参照,由政府发起和推动的各级各类教育实验改革,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诸多实践偏差的根本原因,便一目了然。

二、知识精英话语:学术深度介入教育

这里的“知识精英”主要用以指称“学院派教育研究者”,即那些以教育科研为业、为生的理论工作者。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精英一样,占有特定的教育话语权是他们维持职业地位和获得学术声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真正能够显示一个时论水平的应该是“知识精英话语”。但是,这一假设在教育领域却常常受到质疑和讥讽。多年来,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手段和职业生存方式一直受到批评,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解释力屡遭诟病,但直到如今,整个教育科研制度和教育科研文化却没有多少改良,教育理论的内在品质和话语类型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动。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发展现状差强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讲,中国教育学属于“舶来品”。从最初学习日、德、美到后来全面仿苏,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学中的“知识精英话语”往往离不开大量的翻译著作。但是,回顾近百年教育理论发展史,仅就所引进的国外教育思想而言,从凯洛夫到巴班斯基、维果斯基,从杜威到布卢姆、加涅,他们的言论得到广泛引证,被奉为经典,以至可以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教育学家屈指可数。不得不承认,限于既成的教育科研范式和僵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眼下教育理论的主导性话语已经被简化为一套通用的“公共教育学教材”,编者的姓名轮番更替,但内容和风格却基本雷同。更糟糕的是,在这套“公共教育学教材”老化为大众知识、公共知识、集体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显得空洞、枯燥、乏味,其中没有作者的个人生活,听不见作者个人的声音,作者的个体生命严重缺位。这种形态的话语体系所反映和塑造的只能是整个教育群体的模式化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已经很难从中找到思维的兴奋点和富有意趣的对话主题。

毋庸置疑,话语总是特定主体的话语,总是用以表达特定主体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即揭示特定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生活世界的特定意义。值得赞赏的是,为了应对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为了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可行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以及科研院所里的理论工作者开始走进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行动研究为旨趣的各类课题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造性地研究现实问题、针对教育发展的特定领域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且相继建构了一系列富有本土文化特征、具有独立见解的教育理论框架。正是基于专家学者由“书斋”走向“田野”这一教育科研范式的转型,集“教育思想主题化”“理论实践互动常规化”“基地实验改革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共同体”初见端倪。随着这些教育科研共同体的自立、自为、自主和自觉,期待已久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已具雏形。目前,这些学派都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都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径,且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在其传统意义上,不少学派都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称呼,被命名为某一学派的那些人也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谓,甚至一开始也无创建学派的明确意图。但是,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学派可以用来指称某一学术共同体的理论主张、行动目标、学术立场、话语风格和科研方法等,即为某一特定共同体所遵循的基本范式。这是本文对“学派”的基本界说,而且可以期待的是,这些派别之间的学术争鸣、派别内的新陈代谢会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变革贡献独特的科研范式和实践智慧,并将为1l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三、平民实践话语:生活深度介入教育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直接源自于一个人的生存方式。“话语”一词除具有通常所说的言语形式之外,还内含着主体生活的基本规范。简言之。话语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兴盛,随着教育研究行为的“群众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向,以“常识化”“口语化”和“生活化”为主要特质的“平民实践话语”闪亮出场。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网络论坛、教育博客的涌现以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热闹登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教育实践集团(主体为一线教师)要求表达自我生活的必然产物。毋庸置疑,与“知识精英话语”所蕴含的“经院文化”相比,“平民实践话语”更是一种原生态的“底层文化”。

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教育理解的多样性、复杂性。很久以来,“平民实践话语”一直是一种边缘性话语,在主流教育媒介中长期“缺席”,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持久的压抑和沉默使该话语主体迫切需要一种便捷的、能够真实反映自身生存状态、能够洞察与倾诉自我心理并传播自身文化的载体,而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恰恰应时应景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特别有利于以实践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实践者独有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展示实践者的风采,发出实践者自己的声音。不可否认,教育世界本是理论集团和实践集团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不应该由知识精英、教育学家所独霸,这个世界不应仅有玄谈、指责和自娱自乐的声音,还应有实践者那充满艰辛、无奈乃至富有弹性和质感的教育吟颂,尽管这些话语常常花开花谢、自生自灭。事实证明,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重要介质,教育随笔、生活日志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有效通道。否则,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各种负面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声音只能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和慨叹,而不可能成为学院派的反省资料,更不可能上升为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

已有的话语实践证明,尤其是教育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教育实践工作者欲从理论集团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解构和颠覆的就是学院派的所谓学术(理性)话语(语体),倡导感性生活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历史上,实践集团自身文化曾一度缺失和低迷,原因就在于受理论集团的语言的压迫和操纵,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因而,在主流的教育刊物和杂志中,标准性、权威性话语总是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而表现教育生活的平民实践话语总处在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之下。值得高兴的是,论坛、博客、随笔、日志主动承担起了建构教师文化的重要使命。

总体看来,今天的教育叙事文本已与以往的格调和表达策略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报道的内容开始聚焦真实生动的教育生活。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实践主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而在相当程度上为实践主体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我真想把教师的日记当作无价之宝珍藏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所里。”仔细想来,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平民实践话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大众诗性话语:情感深度介入教育

情感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动力性要素。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便没有真实可靠的教育。情感是教育话语诗性品格的核心所在,回避、抽空了情感的教育话语,只能是浮泛、空洞、没有生命意义的说教。整体上看,“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情感溢于其中的话语,它简明如神喻,朴素如常识,直指事物本质。教育理论中的“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富有“体验性”,但更富有“哲思性”(内核为“超越性”)的话语。其中,贯穿“体验”与“哲思”的一根红线,便是对于教育的真挚情感。教育情感具体而鲜活的两种存在形式就是教育批评和教育改造(行动)。教育批评指向过去和现实,教育改造(行动)则指向脚下和未来。

相比较而言,“大众诗性话语”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的突破与创新,它反映“底层经验”,但又不囿于一般的教育常识和常理。如果将“知识精英话语”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话,“大众诗性话语”的基本特征则显示为“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从结构特点和交际功能上看,在关于教育改革的话语谱系中,“大众诗性话语”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诙谐、机智、随性,因而最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知识精英话语、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大众诗性话语,皆以平民实践话语为基础和根源。但是,知识精英话语往往沉溺于经院而不自知,意识形态话语往往自以为是而走向独断和专制,唯有大众诗性话语可以穿透理论、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屏障,在各类话语的权利分割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在中外教育文献中,诸如《论语》《学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等都是关于教育的真情言说,都可谓“大众诗性话语”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教育充满激情和梦想,富有人道、人性和人情,文笔流畅而美妙,思想深邃而生动。这些基于真实的教育场景而生发的思索与表达,可以是诗词、隐喻、故事。也可以是随笔、箴言或散文;它不仅脍炙人口,充盈着语言的魅力和理性的力量,而且映照着话语主体的人格与情趣。

这里并不否认,那些习惯于“标准化”理论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往往对“大众诗性话语”心生狐疑,甚至贬抑和拒斥,认为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不符合传统的“学术规范”。这一偏见尚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批驳与修正。其实,由于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多棒性,不同的活动主体往往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这必然形成内容与样态(主要表现为话语方式)各异的教育思想和认识。“大众诗性话语”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灵动性和开放性,其根本价值就在于可以适时地介入现实,并把焦点定位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上,直逼时代的核心问题。因此,从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来看,紧缺的正是能够尊重现实、激发梦想、建设重于批判的“大众诗性话语”。

总之,教育生活造就了教育话语,而教育话语也在洗练着教育生活。目前,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进行话语分析,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的开篇写道:“教育的实践借助话语得以结构化。用怎样的话语构想教育的目的与主题;用怎样的话语构成这种实践;用怎样的话语实现这种过程;用怎样的话语赋予这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怎样的话语去反思、表达这种实践的经验,这一连串用话语所构成、所实现、所反思、所表达的活动,就是教育实践。”“把教育视为这种话语实践的立场,有可能使得教育学研究成为一种以话语为媒介的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实践。”一般认为,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但是,真正理想的教育改革话语不在于一次性完成,而在于不断地生成;不在于终结某个理论体系,先知般地把真理交给教育的改革者,而在于不断地打开思考之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修复、完善和创新。不仅如此,真正的教育实验改革。必然以责任和使命为根本动力,离不开政策主体、理论主体、实践主体等多元主体的真情投入和对话、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众诗性话语”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和传播优势,必将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创生两个维度上对当前的各类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引领作用,并将对中国教育科学的未来研究范式产生积极影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荣伟,朱永新.试论教育思想表述的话语困境[J].教育研究,2004(4):22-27

[2]张荣伟.当代基础教育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

教改类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艺术类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按培养,也使得很多学生在走入到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身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了艺术类高校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所以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艺术类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

艺术类高校对于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实验课程教学也呈现出很多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1以发展学生个性为首要目标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组织计划,从艺术类高校的实验课程教学来说,其本身的课程开展是针对学生艺术技能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所以实验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验课程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1.2具有较强实践性

为了增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效果,很多艺术类高校都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而且实验课程已经深入到音乐、美术、表演等多个专业,所以也使得实验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强,这对于实验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多样化的学科平台

艺术类高校在实验课程的开展方面需要依托多个不同的学科平台,外在的社会环境形成的艺术平台、高校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平台以及艺术专业教学平台等等,通过建设多样化的学科平台,才能实现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有效进行。

1.4学科交叉与融合

艺术类高校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方式,这与其日益宽泛的课程设置以及不断增强的师资力量有密切的关系。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也可以促进艺术专业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格局,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2.艺术类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艺术类高校的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空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对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注重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另外,在实验教学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感悟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与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用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且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发展需求,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也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设置,所以很多高校都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如动漫专业、影视传媒专业等,显著的提高了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水平,有利于促进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实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当前,在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教学资源配置都偏向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也往往优先于理工专业,而使得艺术类教学活动无法得到足够的实验室资源保障。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而在办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投入到校园建设方面,没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开展实验教学,所以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较为薄弱,不能适应岗位工作需求。

3.2实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实验课程的设置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而从当前艺术类高校的实验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设计型、综合型的课程设置占据的比例很小,大部分的实验课程都是验证型的课程,所以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学习时,大多是针对现有的理论进行实验,而且很多实验的内容都是照搬教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思想也无法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不同的实验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空间,实验资源不能得到共享,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3.3缺乏科学的实验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实验室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有效配置。从当前艺术类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情况来看,缺乏科学的实验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开放、设备仪器借用、精密仪器专项管理等方面都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仅影响了实验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4师资力量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想,使得教师忽略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和管理,认为只要提高理论水平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由于高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教师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进修和学习,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长速度缓慢,无法适应新时期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

4.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改革的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

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坚持创新的根本宗旨,保持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实验室资源和设备,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此,高校和教师都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为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显著提升。

4.2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应当是与理论教学平行发展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二者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当前,高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应当对以往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添加更多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其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密切连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4.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始终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原则,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对实验教学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学会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活动的开展,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成果。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将实验过程细化为多个环节,由学生自行进行材料的选购、制作以及安装,再由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4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

教师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承担着教学、科研等重要的任务,所以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实验专业技能强化,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则要对对现有的教师人员队伍进行优化,通过规范的考核制度,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精简,并且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5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强化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如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构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将高校实验教学延伸到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减少实验资源的重复配备,也可以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实验中心网站的建设,可以对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网站实验计划、任务以及考核结果查询等服务,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另外,借助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作用,也可以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共享,了解实验相关设备和仪器的购置情况和使用效率,可以使高校试验教学管理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所以在实验室教学方面也应当符合艺术类院校的办学模式。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根据其学科发展规划,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总之,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的持续开展,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深化,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资源配置,才能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玉清.高等学校创新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2).

[2]朱翔,孙淑佳.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2).

[3]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4]徐晓风,施长君,陶亚兵,马静岩.部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7).

[5]彭晓辉.艺术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1(12).

[6]王晓华,王杰,李海燕,杨会如,王红.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9).

[7]李光提,侯加林,张业民,黄在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