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分级教学法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19:15
分级教学法论文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1篇

繁荣的现代教育培育出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现代教学法丛林。无论是传统教学法还是由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催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法,各种教学法都具有其独到之处。对各种教学法优缺点的评价不能脱离具体教学内容、现实教学条件约束和教学对象自身状况一概而论,更不能为了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盲目推行看似新颖、活泼、现代化的教学法而全然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许多传统教学法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被反复运用,依然生机勃勃,例如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指引学生学习的讲授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涌现出来的网络教学,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以及各有偏重的研究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众多现代教学法,因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参与度,启发学生思考以及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安排灵活性上的种种优势,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欢迎。随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中还出现了各种教学法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态势,一门课程的教学往往同时运用了几种教学法,实现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互补。但仅就教学法本身而言无法判断其好坏,也无法保障教学目标实现。适宜的教学法就是好的教学法。为此应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出发,以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作为判断教学法优劣的标准。早到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特性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笔者提出的融会式分级教学法,正是顺应了现代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以“因材施教”法为基础加以变通,其教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分级与融会两个方面。一是分级。所谓分级是指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以及学习推进层次性要求而采取的层级式教学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对象是已完成了本科学习任务并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较为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严谨性上还有待深化,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待培养。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该阶段的教学既要向学生教授更多前沿理论知识,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空间。为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和向更高一级科研领域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从学科知识角度上看,科学硕士的学科知识、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属于学术型人才遴选,以及为更高一级科研工作做知识与能力准备的阶段。专业硕士则偏重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偏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为劳动力市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阶段。为达到上述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分级式教学法能更为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更为合理地选取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将更为客观、合理。二是融会。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与运用的交融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相互支撑性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互通性三个方面。知识的交融性是指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是实践运用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谈不上知识的运用,即使是运用也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情况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处理,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仍就是研究生阶段的教学重点。但与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阶段将更加注重对学科知识来源的探究,通过来源追溯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知识的发展变迁中触摸知识的运用,在学与用的交融中实现学与用的互动,以学助用,以用促学、促创新。现代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包含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学习能力是学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实际管理工作的首要能力,同时也是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提升的基石。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不仅能较快地寻找到学习重点,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实现自我学习,而且还能利用其较强的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积累总结经验,实现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现代科研与管理工作并不是截然分割开来的。科研工作需要实际管理案例的支持,管理工作需要科研成果的指导,研究生在未来工作中都会涉及到,因此学生必需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管理能力。融会式教学法通过专业知识的分级与融会,多种教学形式交融,可以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未来就业可能性。

二、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设计与构建

了解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新生专业背景、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是实施融会式分级教学的起点。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是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大学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中几乎没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经管类其它专业的学生,还有一半是非经管类的跨学科学生;科学硕士的这种情况要好于专业硕士,但学生的跨专业率也几乎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多数学生只学习过经济管理的一般知识,而从未接触过农林经济管理知识。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为达到培养目标,设计并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成为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核心。

(一)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首先将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个层次,明确各个教学层次的关系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指标,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方面的关系从下至上来看,处于下层的知识是学习上层内容的基础。例如,硬核是学习主干的基础,主干是学习外延的台阶,并且硬核处于最下方,是“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必备内容。从上至下看则是,外延是主干内容的具体化,是对硬核的拓展,而主干将在学习中固化为硬核,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阶梯。此外,上述三方面教学内容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但不是简单的逐级向上关系,而是在相互支撑的同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使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下面分别就三个层次内容的构建目标和依据展开具体论述。具体来说,硬核包含知识与能力两项。知识是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必需的专有知识。能力则是指专业分析能力,具体指是否能从基本假设出发,瞄准论证目标,通过分步骤严格推导论证,得到最终结果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包含了对研究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的才能。因此,硬核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从专业知识层面出发确定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必备的专业知识;二是从研究与应用能力出发的综合分析能力与逻辑推导能力,是超越了专业知识范畴的通用能力。所以就专业知识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的硬核教学内容明显有别于其它专业;但就能力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与其它专业的硕士极为相似。学生在掌握了硬核内容中属于知识部分的内容之后,就可以进行主干学习了。从专业知识角度上看,主干具有明显的课程属性,表现为不同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中级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处于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位置,是学习该课程其它内容的起点;二是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当前的专业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三是能反映研究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专业研究领域中最有可能取得新突破的研究点;四是与当前宏观经济领域中突显出来的主要经济矛盾密切相关,倍受关注。确定了主干教学内容,硬核中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平台。通过向学生讲解模型构建的出发点、过程及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论证的顺序性、逻辑性与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严谨论证的思维习惯,提升其理论模型发散式探讨的能力,在探讨中发现并拓展方向。外延由于完成时间较灵活,考核形式较宽松,通常被误认为是最不重要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在对外延的重要性进行合理评价之前,应先明确外延的教学目标。经济学在经管类硕士生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毋庸置疑,当前许多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都要学习该课程,形成了在同一经济学课堂汇集了许多不同专业的经管类硕士生的局面。但各个专业甚至具体到每个学生需求的具体知识不同,这就决定了外延学习的多目标性。从大的方向上讲,一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模型生动化、具体化,学生能接触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运用实例。二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科研工作展开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论证本专业学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大量学术性论文的阅读与具体案例剖析,使学生形成查阅参考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中发掘学科研究热点与空白,熟悉规范性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及教学内容确定

明确了各层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下一步就是要将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具体化,并确定每一层次的具体教学内容。考虑到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的不同,指标确定与具体教学内容选取也将有所不同。首先,硬核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的硬核选取指标极为相似,都集中在基础假设、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三个方面。所不同的是,科学硕士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硬核的选取重在知识深化,专业硕士重在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具体来说,专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学习是要使其养成从专业假设出发,按照专业思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科学硕士则是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尽管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假设与初级并无根本不同,但受层次上的限制,初级经济学中的假设往往直接给出,较为武断,有关理论与事实不相吻合的现象也没有给予全面系统的解释,使得学生常对理论是否有价值产生疑问。为使经济问题的探讨能在更为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展开,需要对已学假设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例如经济人假设合理性的问题。基础性分析工具是贯穿“中级宏观经济学”始终,并被大量反复使用的工具。没有这一基础性工具就无法系统准确地学习中级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考虑到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知识储备上的差距,专业硕士的学习重点是基础技术学习,以运用为目的学习分析工具,不做系统理论探讨。科学硕士则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数学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函数极值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问题的讨论与求解,理解动态均衡的内涵与求解方法。在分析方法上,无论哪类研究生都要掌握从合理的假设前提出发,通过科学逻辑推导得到结论的推理论证法,科学硕士出于研究上的需要还应做到各种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依照分级要求,两类硕士研究生的主干选择指标不同,科学硕士以研究中的使用频率、学科发展方向作为选择指标;专业硕士则以基础模型、体现专业性、实用性作为选择指标。选择指标确定后,两类硕士“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主干内容就明朗化了。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索罗-斯旺模型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而且是理解其它增长模型的基础,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该模型还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中,有着大量丰富的模型运用案例,所以该模型应列为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再如,市场非完全性、技术与知识的外溢性与非递减增长等,都是近些年来宏观经济研究取得突破的方向,经典的新古典模型未能涵盖上述内容,AK模型则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高度概括,所以对AK模型的解析是科学硕士另一主干教学内容。相比之下,专业硕士的主干学习是为了构建学科框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因此,主干内容以一般性的宏观知识为主,重在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宏观供需模型、管理政策、农业与工业化专题、“三农”专题便成为了专业硕士的主干内容。外延较硬核和主干而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随专业研究热点、研究技术、实际经济运行以及学生学习状况调整。科学硕士的选择指标是模型加深、运用拓展和热点追踪。根据这三项指标确定的教学内容,一是与基础模型密切相关的经典论文原文精读,如索罗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通过经典论文原文阅读,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研究成果,经典原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以及语言上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必学内容。二是国内外优秀专业杂志论文选读。研究生阶段可以把重点放在国内优秀杂志阅读上,避免要求过高而学生无法实现的问题,但论文阅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实现了解国内研究动态的目的。文章的选取要把握好与主干模型相关,体现主干模型变化与运用的原则,同时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体现专业研究热点的原则。专业硕士的外延包括获取当前农林经济数据,了解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状况及具体管理案例等内容。学生通过数据文献查询,熟悉掌握数据来源、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培养自己日后实际工作中对数据的敏感性与重视度。管理案例剖析是专业硕士重要的外延内容,通过对不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掌握各种运营模式的发展演变、管理绩效,探寻不同管理模型、运营方式的适用空间,做到学以致用。

三、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实施与考核

(一)组织实施

“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性决定了该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内容定方式,以方式促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综合考虑各层次教学内容的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方式的长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阶段采用最为适宜的教学方式。对于硬核中较为稳定、规范化的内容,如基础性数学知识,仍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一定的课后习题式作业。目前研究生阶段课后习题式作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往往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和学生都应集中精力做科研,而研究生已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不需要再进行费时、费力而又刻板的课后习题练习。殊不知,这违背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原则,没有硬核支撑的研究将难以维系,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何况研究生还处于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课后习题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硬核中属于能力的内容则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互动和学生课后阅读等。因为能力是多维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可能实现培养多维能力的目的,能力的评价也需要具体问题支撑,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也没有现成程序可以遵循。为构建学生坚实的综合能力硬核,分阶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第一阶段以课堂教学法完成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的讲解;第二阶段由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相关作业,并要求将学习成果书面化;第三阶段针对学生提交的书面化学习成果进行课堂或课后的师生互动,保证整个教学都围绕着提高能力展开。主干内容的学时数最多,教学场所也主要在课堂这一较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的场所中展开。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自行阅读掌握的主干内容可采用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合理安排后续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营造更为活泼的课堂氛围。外延教学形式最为灵活,通常采取学生课后阅读、自学和完成一定课后作业、研究任务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外延内容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外,容易产生外延学习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错误印象。事实上,外延之所以采取课外自学的方式,是因为通过前期的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现在需要的是个人在课外拓展性学习,针对研究课题选择性学习。应当指出的是,外延教学不是完全放任学生不管,及时督促、检查是促进外延学习所必需的,因此,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文献解读、案例剖析,并在期终考试中设置一定的外延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外延学习任务。

(二)考核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级教学;非材料性研究;回顾

双语教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分类表

类别主要内容篇数百分比(%)非材料

性研究从理论或实践角度解析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3130探讨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理论143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可行性研究143剖析高职英语分级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4174探讨分级教学模式的评估、考核方式287基于理论或现状分析的分级模式的实施构想4174详细介绍本院校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及效果5219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个人看法00实证

研究在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检验143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287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课题支持论文,一般课题,课题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EB11101]。

作者简介:袁俊娥(1980―),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张洪颖(1965―),女,北京人,学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为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2000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学“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基本要求》指出“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响应《基本要求》的号召,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全国各高职院校陆续开始了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但是,分级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分级教学改革进行到了怎样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这些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还十分鲜见。本文尝试对2004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文献研究,期望能抛砖引玉,明确进一步改革方向,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服务。

一、文献范围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时间范围为2004年~2013年,这是因为:第一,2000年教育部颁布《基本要求》和200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之后,我国高职院校开始开展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但相关研究成果到2004年左右才陆续问世;第二,到2013年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开展十年之多,很有必要对这期间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笔者以“高职英语,分级教学”为关键词,“篇名”为搜索项,通过模糊搜索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4年~2013年发表的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期刊论文,截至2013年11月4日共查找到文章106篇,其中发表在2012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职业技术教育类期刊上的文章仅3篇。考虑到文献研究的要求,笔者将该3篇核心期刊论文及虽刊登在普通期刊但下载次数超过50次且被引用次数超过3次的论文20篇,共计23篇文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借鉴了高一虹等(1999)有关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将研究方法分为非材料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对23篇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区分和归类,结果见下表。

二、研究结果

1基本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在2004年~2013年十年间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较少。核心期刊论文只有3篇,仅占检索到的论文总量的28%。

第二,非材料性研究占绝对多数,占研究文章总数的870%,而实证研究仅占130%。

2研究内容

十年间发表的23篇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研究者认为,实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廖新丽,2005);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愿望,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协作的良好学习氛围(田南竹,2009)。

(2)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构想。在理论分析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探讨了分级教学实施的构想。徐国盛(2010)认为,在分级教学分班时应充分考虑差生的心理因素,需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建立科学的测试与评价体系,还应提升管理水平。

(3)本院校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介绍本院校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具体实施情况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219%。如:刘利平等(2013)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对2011级和2012级学生实施英语分级教学的详细过程,包括具体分级模式、不同层级目标、有针对性的层级内容、差异化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4)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者认为尽管分级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施过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分班的科学性有待商榷、课程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教学形式和内容未真正因材施教、相关部门配合尚须加强、教学实践难以摆脱应试导向、分级教学对落后生的英语学习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郭淑英(2007)提出的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理解分级教学的初衷;加强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楼莹(2010)提出实行分级分班动态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5)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评估、考核方式。陈恒仕(2009)认为,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并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6)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研究。王燕(2007)从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经济学、教学原则及国家教育政策等方面探讨了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可能性。其中,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为分级教学提供了语言学理论支撑;此外,学习迁移理论中的认知结构迁移为分级教学提供了心理学基础;效用理论中的等边际准则是分级教学的经济学基础。“根据等边际准则,我们对高职英语施行分级教学,就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基础的条件下获取最大的知识量。(王燕,2007:13)”教学原则中“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可以体现在分级教学上。

三、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通过以上文献统计可以发现,2004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已经受到了重视,不少高职院校也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分级教学改革实践时间较短,各地高职院校本身存在差异等原因,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深度研究不够。十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仅有3篇,而通过模糊搜索查找到的相关主题的论文至少有106篇。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支撑分级教学的理论又相对较少,导致现有研究的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师因学历相对低而教学任务又相对较重导致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存在困难。

第二,实证研究比例较低。在2004―2013年间,国内针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比例仅占130%,而在这有限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统计软件对分级效果进行“假设检验”的仅有1项(王燕,2008)。绝大部分研究都属于非材料性研究,从理论或实际角度探讨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的构想或分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诚然,弄清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了解分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分级,但如果仅停留在汇报经验或探讨理论上,不使用现代统计和测量手段进行量化分析,不免使人觉得分级教学的效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第三,分级的标准和效果衡量缺乏科学性。英语分级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Krashen的“i+1”语言输入理论,而为了达到分级教学的这一初衷,准确测量出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即“i”,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迄今的分级教学中无论实施构想还是实施实践几乎都是按照学生入学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分级,但对摸底考试的内容、形式、难度等具体信息没有任何介绍。因此要保证分级的科学性,分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是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分级教学的效果描述,几乎也都是参考或对比学生分级前后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成绩来确定,对在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的效果描述较少。

过去十年我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分级教学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共同配合,在理论指导下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展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白景永.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实践――基于分级教学的对比实验.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陈翠芳,田雨金,区颖,董亚军,喻晴,邢华欣.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我院英语分级教学探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3篇

摘要: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博士生具有更严密、深厚的思维方式、实证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针对实际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90-03

作为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辅以相应的数学证明推导和统计推断结果,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以此刻画、分析、检验及预测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博士研究生对于不确定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能力。

国内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就《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2010)[1][2][3];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2007)[4];中山大学王美今教授等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可信性和切适性问题进行了阐释(2012)[5]。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也多次讨论《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

而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思路。

一、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级计量经济学》是跟随北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且要求较高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伴随着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是众多的统计分析思想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证明,因此要求前序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运用数量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博士生并不满足真正意义上《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其学习的基础、专业背景和要求均不一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过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或者本科或硕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或管理类。面对这种情况,《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关于一些计量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处理,如果教师点到即止,不加以深化,对于已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而言,学习没有新鲜感;如果讲解中偏重于方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对于毫无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来说,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这两类博士生,都对高级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毋庸置疑,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而言,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化的教学内容,大幅度的数理方法证明推导;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素质培养,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感到与经济学课程有相当距离,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应当说,《高级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管理类博士学历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与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对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笔者以为,其教学改革,应在授课对象实际背景的基础上,从一级学科的理念切入,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以到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适合于经济类各专业博士生教学实际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依然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均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从教育思想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目标去明确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强调是,计量经济方法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服务的工具,方法手段要服从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这是与数学根本不同之处。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数量规律,当然离不开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计量方法所提出的经济背景、离开了计量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离开了计量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数字和符号。因此,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树立“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教学理念。

“重思想”是指重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注重问题提出的经济背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注重计量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读。对于高级计量经济的理论方法,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尽管《高级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证明过程是博士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思路,详尽的数学过程可以通过自学搞清楚,而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反映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精髓,掌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所在,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能否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博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这正是我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重方法”是指重在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法(即“具体怎么去做”),重在各种计量方法怎样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不同数据类型、各类设定、估计、检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方法论内容体系,而且新的方法论正在不断地出现。重方法就是要重各类方法的发展沿革与演变过程,关注其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应性的不断进化过程,并在重思想理念下予以明晰。

“重应用”是指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计量经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各类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是重方法的重要要素。现有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Stata、R软件等),也在不断地吸取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前沿的成果,充实其内容。对于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博士生,应在编程方面有所训练,以实现其在方法论方面的探索需求。

(二)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从多方面提高博士生计量经济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是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或范式。

“高级”是相对于中级和初级而言的,因此在课堂讲授环节就应突出“高级”特色。“高级”的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笔者以为,无论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教学方式应存在共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不同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型的讲授方式,即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从方法论体系发展沿革出发,讨论研究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和计量经济学特征,从各类计量经济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尽量用鲜活的经济事例说明问题的原由,使抽象的高级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具体化。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即,问题导向,工具驱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驾驭各种计量经济软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双重约束下,提供对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教学的有力支持。各类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在有助于对方法论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出新想法新思路。

课程论文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程论文并答辩的教学方式。应当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应在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是因为,尽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方面,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看,远远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在定量分析或数量关系分析方面,仍需要与其专业理论知识训练相匹配水平的训练。因此,通过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自己设计研究路线、自己收集数据资料、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撰写课程论文等多个要素层面的训练,应当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前期工作基础等多种目的。

(三)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是精选《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组成。就其内容体系看,在不同的分类标志下,有着不同内容的名称称谓。例如,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与现代计量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现代计量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各类分支。如何选择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笔者认为,在《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级学科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原则。从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角度看,笔者认同按照不同门类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设计《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就目前而言,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体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属性下的各专业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中,除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外,多数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自己专业中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高级计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学中各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基本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取舍。不同学校应用经济学科有其不同的研究特色,因此,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设计时,应凸显自身应用经济学方面特色。例如,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应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内容方面有所显现。

2.确保高级计量经济学的“高级”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特色,主要是指中级和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或是没有涉及,或是涉及了但仍需加深深度的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突出其发展前沿,使之成为名副其实“高级”计量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主要在现代(或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中进行取舍。基本内容应覆盖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以及这些分支间的交叉发展方面等的内容。另外,专门的估计方法,非线性估计、广义矩估计、贝叶斯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估计等方法可作为这些内容的基础,也将涵盖其中。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学历教育层次中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通盘考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前提下,进行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3.“山峰”与“平原”结合的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热萆杓乒程中,“山峰与平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山峰”,主要是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前沿,“平原”主要是指成熟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正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源,现代计量经济学也是经典计量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续。例如,沃尔德(Wald)、拉格朗日乘数(LM)和似然比(LR)检验,应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支中,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发展,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新型检验统计量和统计方法,成为现代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新内容。因此,“山峰”和“平原”两部分的内容,在不同授课对象中,依据其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合适的教学比例和讲授方式。

三、结语

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一方面是以建立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及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应讨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探究理论与方法的数理逻辑关系及证明推导。《高级计量经济学》不仅要使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核心――实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拥有进行实证分析的思维,培养具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能够对所讲授内容中没有讲到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问题,才是《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最大的成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3]李子奈,齐良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33-146.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综述

一、国内外分级教学的发展过程

1.分级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美国教学家哈利斯于1868在提出“活动分团制”,这是最早以能力为依据进行的分级教学。“活动分团制”包括两点:第一,分团制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教师辅导丙级学生,直到三个级学生水平一致;第二,学季末,按照成绩重新编班,优秀学生可以提前结业,一般学生正常结业,差生推迟结业。19世纪后期,分层教学发展更趋科学化。文纳特卡制、道尔顿等新型分层教学形式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美国“活动分团制”从小学扩展到中学。在德国,为“天才学生”开设速进班”。在美国,主张按照学生能力完成学业,个性化教学。1922,两种学制传入中国。二战爆发后,分级教学淡出视线。二战后,世界各国提倡“优质教育”,再次掀起了分级教学的高潮。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96%已经开始了分级教学。

德国的“FEGA分层模式”、“FD分层模式”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分层分科新形势。牙买加特里・林・库克指出“分级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动机和信心”。澳大利亚,中学八年级在英语课方面根据学生水平分成高、低班,九年级发展成高、中、低三个班。20世纪60年代,英国96%的学校实施了分级教学。

在日本,分级教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1978,日本规定:高中按学习程度编班,开创分级教学的先河。各级学校非常重视分级教学,初中生英语课自主选择不同层级进行学习。

2.分级教学在国内的发展。《学记》中提出:“不凌节而施”,教育不能超越年龄和才能特征; 孔子提倡“个体差异”,主张“因材施教”,这是分级教学在中国的具体体现。20世纪初,现代分级教学思想传入中国,被称为“分团教学”。民国教育学推进教育改良,开辟专栏介绍国外分级教学理论。1914年,朱之善实验的“分团教授法”开中国分级教学之先河。随后,分级教学进入试点阶段。

抗日战争使分级教学戛然而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改革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展开分级教学。1982年,教育部提出各学校按文化程度编班。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班级走读式和小班化分级教学等。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尝试公共英语分级教学。1985年教育部颁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本科院校开始公共英语分级教学。2000年,高职院校开始公共英语分级教学。这一时出现发很多关于分级教学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最具代表性的是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差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著作。2010年,高等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基本普及。

二、目前国内分级教学研究状况

1.理论研究。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i+1”理论;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朱熹的“循序渐进”原则;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Lev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瑞士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奥苏伯尔的认知迁移理论;美国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英国Tarone和Yule的“学习者为中心”理论;佟庆伟的“个体素质结构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效用理论”等。

2.问题研究。

(1)分级模式的研究。刘雅敏等提出了“按英语技能分级”的教学模式。贾玮等将分级模式分为四类:两分法模式和三分法模式、分级+模块模式、动态分及教学模式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分级教学模式。

(2)突出问题的研究。

1)学生心理研究:孔娜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对策、任晓娟分级教学中的焦虑心理与课堂设计等。

2)课程设置研究:姜有为关于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袁欣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ESP课程设置微探等。

3)教师适应性研究:邓康康分级教学改革下授课教师适应性研究、申莉分级教学评估系统的构建等。

4)教学管理研究:储春艳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吴敏焕科学管理大学英语分级制度等。

5)教学方法的研究:周广艺分级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法的可行性研究等、候娇婴分级教学中高级班视听说课教学方法探讨等。

国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研究方向呈多元化、多学科合作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分级方法和模式科学性研究、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管理及配套设施亟待提高、任课教师发展问题、教学评估体系研究、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紧跟教育国际化发展大潮,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Carol Ann Tomlinson.The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Responding to the Needs of All Learners[M].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USA.2011.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掌握学习理论;切克兰德方法论;技工院校;英语;分级教学;软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12-03

“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认为:“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传统的大班英语教学模式显而易见与“掌握学习理论”背道而驰,对于那些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则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为了实现布卢姆所提出的目标,就应该采取分级教学的方法。分级教学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分级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分级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对于教学问题,我们不能把它看作边界明确、结构良好的“硬问题”来处理,正如许国志的《系统科学》所指出的:“不良结构是指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它较难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那就是说,教学属于边界模糊、难于定义、结构不良的“软问题”。处理这类软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德尔菲法(Delphi)、情景分析法(Scenario)、冲突分析法(Conflict Analysis)等,而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SSM)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目前,研究分级教学的文献很多,所以,笔者拟基于以往的研究,利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对分级教学进行探讨。

基于SSM构建分级教学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SSM)由英国学者切克兰德(P Checkland)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它是在霍尔德硬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方法论使用四种智力活动:感知——判断——比较——决策,构成了各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系统,其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见图1。

(一)问题的状态感知和问题描述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要求此阶段是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问题进行说明。为此,笔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分级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英语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自2009年以来,全国各技工院校不断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缺口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等新问题,特别是英语这一科目,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很大差异。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管理,贯彻统一的教学目标,教授统一的内容,布置统一的作业,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这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囫囵吞枣”,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很强,一个班由那么多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讲授统一的内容,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积极探求其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研教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级教学,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际运用能力。

(二)分级教学的根定义

改善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分级教学,那么根定义就是弄清分级教学的关键要素,根据某一特定的“维特沙”对分级教学进行描述。根定义包括六个基本成分,六个成分的英文字母缩写为CATWOE,分别是:C(顾客)——进行分级教学的学生,即系统的收益人;A(执行者)——英语教师;T(转变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W(世界观)——由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O(所有者)——英语教师;E(环境限制)——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各种教学硬件。

因此,分级教学是一个在“掌握学习理论”(W)的指导下,英语教师(A、O)运用分级教学(T)对学生(C)进行英语教学的系统,且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各种教学硬件(E)的制约。

(三)建立分级教学的概念模型

本阶段要建立一个有关教学的概念模型,完成根定义中所定义的转换功能,这个转换功能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分级教学。该概念模型反映的是“教师——学生”活动系统的模型,概念模型见图2。

从图2可以发现,概念模型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活动组成的,而且形成一个反馈回路,该回路可以进行n次循环,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以下对该模型的主要环节进行探讨与分析。

学生分级 学生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等,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调查分析,徐士芳和李祥春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总结了几种调查方法:瑞文智力测验(CR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MHT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等。通过《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提供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级别。当然,学生分级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比如,某一级别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经过“阶段性评价”发现进步较大,则可以升到更高层次的级别进行学习,即学生分级要不断地通过反馈进行修正。

备课分级 备课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是较高要求,比如,可以把内容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的等级排列,然后,设计分级教学的全过程。

授课分级 授课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降低教学的坡度,讲授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级教学目标的落实。

指导分级 指导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要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进行作业批改、晚自习辅导、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等,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向高一级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让学生学有所长。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选择做一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成就感。

(四)预测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比较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所以应通过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的比较,确定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的差距及问题。为了检验分级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如表2所示。

从图2可知,有两个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一个是“调查分析”阶段,另一个是“阶段性评价”阶段。概念模型是一个反馈回路,该回路是可以进行n次循环的,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一次考核成绩平均分,再组成如表3所示的量化矩阵,该量化矩阵记为X=(xij)nxm(其中xij为每一个指标的平均分)。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矩阵X=(xij)nxm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的量纲,计算各主成分,评估每一个指标的合理性。最后求出明科斯基(Minkowski)距离dij(q)■,对X=(xij)nxm进行聚类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

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 分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比如,分在高级别的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进而制定学习目标并为此更加努力学习,而低级别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进而更加不愿意学习。所以在分级教学中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心理,鼓励低级别的学生向高一级学生看齐,并且鼓励组间进行学习竞争、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注意教材的使用 分级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相同的,只是教学进度不同,相同的教材对于高级别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于低级别的学生来说可能又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较师会采取传统的方法讲述重点词汇和语言点,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分级教学后要特别注意教材的使用,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应该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确定分级教学目标。

注意级别延续的时间问题 通过系统科学理论可以知道“社会经济系统是非线性的”。造成社会经济系统非线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反馈系统结构中存在信息的延迟。由此,仅仅凭一次考核不能判定一个学生永远处于高级别的组或者低级别的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进步的过程,也许以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因为原来的教师没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学生级别延续的时间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调整他们的级别。

(五)确定、实施期望与可行的变革

该阶段是利用概念模型和“是什么”之间的比较来引起关于上述变革的讨论从而确定实施的变革。变革有三种类型:结构的、程度的和态度的变革。根据上一阶段的工作,对概念模型进行变革,见图3。

在实施了期望与可行的变革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情境,又可再次使用切克兰德方法论来进行改革和完善,直到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为止。

总之,分级教学承认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给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足够空间和自由,实现了人性化的发展理念。而把切克兰德方法论运用在分级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在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切克兰德方法论探讨分级教学是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一大改革,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更为切克兰德方法论运用在教学行动中提供了范例。另外,对某些“软问题”不能只用软系统方法论来解决,有时还需要运用硬系统的一些知识,比如,在“预测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比较”阶段中就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所以,为更好地探讨教学行为,应该把软系统与硬系统的方法相结合,开辟出研究教学行为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360-361.

[2]陈艳玲.教学过程最优化里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赵莉.权变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4]郑金霞.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5]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2007(2).

[6]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5-16.

[7]徐士芳,李祥春.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112-115.

[8]吴立岗,夏惠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81.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作为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辅以相应的数学证明推导和统计推断结果,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以此刻画、分析、检验及预测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博士研究生对于不确定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能力。国内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就《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2010)[1][2][3];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2007)[4];中山大学王美今教授等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可信性和切适性问题进行了阐释(2012)[5]。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也多次讨论《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而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思路。

一、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级计量经济学》是跟随北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且要求较高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伴随着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是众多的统计分析思想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证明,因此要求前序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运用数量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博士生并不满足真正意义上《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其学习的基础、专业背景和要求均不一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过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或者本科或硕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或管理类。面对这种情况,《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关于一些计量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处理,如果教师点到即止,不加以深化,对于已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而言,学习没有新鲜感;如果讲解中偏重于方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对于毫无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来说,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这两类博士生,都对高级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毋庸置疑,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而言,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化的教学内容,大幅度的数理方法证明推导;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素质培养,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感到与经济学课程有相当距离,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应当说,《高级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管理类博士学历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与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对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笔者以为,其教学改革,应在授课对象实际背景的基础上,从一级学科的理念切入,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以到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适合于经济类各专业博士生教学实际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依然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均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从教育思想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目标去明确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强调是,计量经济方法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服务的工具,方法手段要服从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这是与数学根本不同之处。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数量规律,当然离不开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计量方法所提出的经济背景、离开了计量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离开了计量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数字和符号。因此,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树立“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教学理念。“重思想”是指重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注重问题提出的经济背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注重计量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读。对于高级计量经济的理论方法,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尽管《高级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证明过程是博士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思路,详尽的数学过程可以通过自学搞清楚,而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反映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精髓,掌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所在,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能否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博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这正是我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重方法”是指重在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法(即“具体怎么去做”),重在各种计量方法怎样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不同数据类型、各类设定、估计、检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方法论内容体系,而且新的方法论正在不断地出现。重方法就是要重各类方法的发展沿革与演变过程,关注其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应性的不断进化过程,并在重思想理念下予以明晰。“重应用”是指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计量经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各类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是重方法的重要要素。现有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Stata、R软件等),也在不断地吸取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前沿的成果,充实其内容。对于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博士生,应在编程方面有所训练,以实现其在方法论方面的探索需求。

(二)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从多方面提高博士生计量经济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是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或范式。“高级”是相对于中级和初级而言的,因此在课堂讲授环节就应突出“高级”特色。“高级”的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笔者以为,无论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教学方式应存在共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不同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型的讲授方式,即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从方法论体系发展沿革出发,讨论研究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和计量经济学特征,从各类计量经济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尽量用鲜活的经济事例说明问题的原由,使抽象的高级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具体化。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即,问题导向,工具驱动。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驾驭各种计量经济软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双重约束下,提供对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教学的有力支持。各类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在有助于对方法论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出新想法新思路。课程论文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程论文并答辩的教学方式。应当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应在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是因为,尽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方面,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看,远远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在定量分析或数量关系分析方面,仍需要与其专业理论知识训练相匹配水平的训练。因此,通过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自己设计研究路线、自己收集数据资料、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撰写课程论文等多个要素层面的训练,应当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前期工作基础等多种目的。

(三)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是精选《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组成。就其内容体系看,在不同的分类标志下,有着不同内容的名称称谓。例如,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与现代计量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现代计量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各类分支。如何选择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笔者认为,在《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级学科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原则。从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角度看,笔者认同按照不同门类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设计《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就目前而言,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体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属性下的各专业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中,除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外,多数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自己专业中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高级计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学中各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基本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取舍。不同学校应用经济学科有其不同的研究特色,因此,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设计时,应凸显自身应用经济学方面特色。例如,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应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内容方面有所显现。2.确保高级计量经济学的“高级”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特色,主要是指中级和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或是没有涉及,或是涉及了但仍需加深深度的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突出其发展前沿,使之成为名副其实“高级”计量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主要在现代(或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中进行取舍。基本内容应覆盖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以及这些分支间的交叉发展方面等的内容。另外,专门的估计方法,非线性估计、广义矩估计、贝叶斯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估计等方法可作为这些内容的基础,也将涵盖其中。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学历教育层次中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通盘考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前提下,进行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3.“山峰”与“平原”结合的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山峰与平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山峰”,主要是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前沿,“平原”主要是指成熟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正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源,现代计量经济学也是经典计量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续。例如,沃尔德(Wald)、拉格朗日乘数(LM)和似然比(LR)检验,应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支中,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发展,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新型检验统计量和统计方法,成为现代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新内容。因此,“山峰”和“平原”两部分的内容,在不同授课对象中,依据其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合适的教学比例和讲授方式。

三、结语

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一方面是以建立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及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应讨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探究理论与方法的数理逻辑关系及证明推导。《高级计量经济学》不仅要使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核心———实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拥有进行实证分析的思维,培养具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能够对所讲授内容中没有讲到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问题,才是《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最大的成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3]李子奈,齐良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33-146.

[4]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1-14.

分级教学法论文第7篇

Abstract: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bachelor degree articles are in large amount,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each other are complex, it makes the college hard to improve the manage level of it.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to analysis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y dividing binary matrices, work out the model. With a serial of analyses, it conclude that th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bachelor articles is making the teacher’s attitude right 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cademic level and their writing level. But the basic method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ronger the mechanism ,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is research is mean to hav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ge to improve the bachelor degree article.

关键词: 解释结构模型 信息技术 可达矩阵 系统建模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ary matrices system modeling

作者简介: 林文庞(1981- ),男,助教,助理馆员,软件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库技术应用:张楚珊(1980- ),女,管理学学士,实习研究员,多年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管理。

一、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总的检测。因此,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本科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高校扩招以来,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体水平下降。本文试图以解释结构模型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希望该结论能为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以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为例,进行分析。

二、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1999年开始办学的一所独立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院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实行“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指专业上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两翼”是对“体”的支撑能力,指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重视管理软件技术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建立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其学位论文应有别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的收集是从2006年开始。笔者根据增城学院图书馆建设的Apabi Tasi学位论文系统里的5000多篇学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论文水平只限于理论应用,能够从多个方面论证论文主题从而得出结论。某些论文论证全面,观点鲜明,有一定的独创性。某些论文甚至语句不通,结构混乱,难以自圆其说。

三、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3.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化(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 ISM)技术是美国J ・N ・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 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2进行系统化调查,确定关键问题

笔者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教学处主管论文工作的科员、各系教学主任、各系教学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科馆员等人员的调查与深入探讨,确定论文质量与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学生知识基础与写作能力、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要求严格程度与论文规范管理、教学质量、信息资源环境与师生信息素养、教学管理水平、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科研管理机制与水平等9个因素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3.3列举各因素相关性

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得到表3.1 所示的9个导致因素,然后经过多次统计、分析、讨论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式填写图3.1所示因素示意关系图。

通过对各个因素间的影晌关系的分析,得到因素关系图,见图3.1。

3.4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图3.2的因素关系示意图,可得出以下可达矩阵。

3.5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3.5.1 有关概念

可达集:与要素SI有关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用 R(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前因集:将要素SI的前因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前因集,用A(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列中的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可达集 R(SI)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而前因集中,除包含要素SI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若 R(SI) = R(SI)∩A(SI)

则 R(SI)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找出最高级要素集后,即可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接着,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继续寻找新的最高级要素。依此类推,可以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要素集。

3.4.2 寻找最高级要素集(见表3.2)

由上表可知:{0}为最高要素,{1,2}满足R(SI) = R(SI)∩A(SI)条件,故要素{1,2}为第1级要素。

由上表3.4可知:{4,5}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4,5}为第2级要素。

由上表3.5可知:{3,7,8}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3,7,8}为第3级要素。

由上表3.6可知:{6,9}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6,9}为第4级要素。

3.4.3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级次划分排列,最终做出的有向图,描述了影响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3.3。

四、 结论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直接的办法是端正师生对论文的态度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写作水平;从这两方面出发,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是最直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建设与水平,建设信息资源环境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只要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综上所述,虽然解释结构模型法能直接揭示问题根源,但此方法有纰漏。例如有些专家认为第3个因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但在模型中,第3个因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却是通过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写作水平两度才间接影响到论文质量。我们尊重模型得出的结果,但也须重视专家提出的意见。由此可见,解释结构模型法在客观的定性上是科学的,定量却是有纰漏的。

参考文献:

[1]Warfield,John N.Binary matrices in system modeling[J].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age&Cybernetics vSMC-3 n5.1973.441―448.

[2]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50.

[3]张宾,龚俊华,贺昌政.基于客观系统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