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动力技术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19:00
动力技术论文

动力技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市场结构

一、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动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企业规模存在着扩大与分散两种趋势,对于到底什么样的规模能使企业更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熊彼特(J.A.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认为垄断利润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目标,垄断的存在是企业家愿意投资于创新的前提。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进一步论述了大企业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观点:首先,垄断或大企业能够承担创新风险,而且对垄断利润的预期可以成为创新的激励机制;其次,技术创新是竞争的一个要素,大厂商的引进技术创新并不消除竞争,反而因厂商追求创新而增强了竞争;第三,完全竞争下的小厂商不可能为R&D支付最佳费用,而大企业却可以开发和利用R&D成果。

谢勒(Scherer.F.M.)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最大,理由是:首先,大企业在试图形成垄断力量的过程中确实会从事技术进步活动,但是垄断地位一旦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市场支配能力反而成为限制技术创新的障碍,因此竞争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其次,大企业所拥有的大规模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会成为劣势,如决策过程的低效率、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掣肘、管理层对某些独特的创新活动的忽略和不支持;最后,实践表明,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能对技术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德姆塞茨论证:创新前垄断企业限制产量对于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创新动力会更大。德姆塞茨通过经济学证明得出如下结论:市场规模较大的垄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要大于市场规模较小的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卡尔松(B.Carlson)在研究新技术引入对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影响时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这表明在中小企业中出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克鲁格曼(P.R.Krugman)提出,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

二、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的卖者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及特征,是影响竞争和垄断的性质和程度的市场性”,它反映着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和相互关系,体现了企业之间垄断和竞争的基本关系。在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根据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3种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竞争是市场运行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连续性的企业技术创新和赶超,推动着产业生产技术向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命运和发展前途,它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消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会带来竞争的无序性,这种无序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无偿模仿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侵害发明者或所有者的利益;利用虚假标识,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商业信誉;窃取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以低于成本水平的价格销售商品等,其结果会使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受到侵害,降低创新活动的期望价值,从而导致创新者减少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有碍于企业技术创新。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从有利的方面看,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形态具有刺激技术创新的作用。专利是形成垄断的一种原因,企业只要创造了一种新产品、劳务或新的加工技术并获得了专利,就会形成对这种产品、劳务或加工技术的垄断;同时,只有对创新进行专利保护,授予创新者以垄断权力,才能促进创新。这是因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通过专利形式给予创新者以垄断排他性的权利,使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享有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一个厂商控制着全部的市场供给,并直接决定着价格,没有别的厂商与之竞争,因而垄断厂商没有丝毫动力与压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技术创新也并不活跃,因为众多的竞争者中,没有哪一家厂商更占优势,可以控制更多的市场份额,因而其技术创新的可能收益不大,但却面临极大的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

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可分为竞争推动型和垄断推动型两种。如果只存在竞争推动的技术创新,没有超额垄断利润的诱惑,那么创新活动就很难出现,因为人们都想做风险小和成本低的模仿者,而不愿意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技术创新者;反之,如果只存在垄断推动的技术创新,缺乏竞争的压力,那么创新活动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消失,因为企业已经独占了垄断利润。所以,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既有竞争对手的威胁,又有能维持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才可以有效地把竞争推动的技术创新和垄断推动的技术创新综合起来,共存共荣,积极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态是中小企业最能产生技术创新动力的最佳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相对垄断者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以防其市场份额的丢失;垄断者相对众多小型竞争者的优势,以及其对市场的相对控制使其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垄断利润成为可能。

三、改善市场结构,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期,在制定产业组织政策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规范企业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1.打破自然垄断性行业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自然垄断性行业中放松了管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然而应该看到,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开放还远远不够,即使引入了竞争,竞争机制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创新,必须首先在政府管理体制上做出重大变革,改变政企合一的体制,打破管制机构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鼓励多家公司进入并开展竞争,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对于仍需管制的领域,应引入激励性管制方式,以刺激垄断企业提高效率。

2.规范和控制非垄断行业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民族工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进行公平竞争,而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态。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在强化行政管理的同时,应大力推进市场竞争的法律规范工作,防止因为无序竞争而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导致市场和社会的混乱。

3.实施专利制度,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从长远看,专利垄断的有限性必将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正是靠专有权这种垄断性的存在,延迟了模仿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为技术拥有者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动力,因此,必须对技术创新予以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

4.鼓励企业合作、合并与兼并,实现科研开发规模经济。针对我国工业企业95%以上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无力搞大的突破性开发项目的特点,政府应鼓励企业合并,组织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扩大规模、多方合作搞技术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以技术股的形式,与企业联合开发应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设备和资金上的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实现科研与开发的规模经济。在维护自由公平竞争与利用规模经济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既不能因反垄断过度而伤及规模经济效益,又要防止因合并的失度而妨碍自由公平的竞争,以达到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肯尼斯·W·克拉克森,罗杰·勒奋瓦·米勒。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Scherer,FM,Roses,D.Industrialmarketstructureandeconomicperformance[M].Houghton,1990.MifflinCompany,Boston.

[3]Demsetz,H.IndustryStructure,MarketRivalryandPublicPolicy[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Vol.1973.

动力技术论文第2篇

1.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是由多个设备共同构成的,切断或者接通电压的系统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站是配电与输电的集中点,可以满足监控电力运输的需求,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经济性,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不可替代。具体来说,该技术主要运用的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实现设备的全面监控,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改善其稳定性,降低维护的成本,促进高质量的输电,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1.2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

架空线路、电缆、配电变压器共同构成了配电网,在电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配电网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但对电能分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能分配与监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电网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及经济性。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市场运营与决策管理,增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2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智能技术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被广泛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水平。

2.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将大量的信息隐含在其连接权值上,根据一定的学习算法调节权值,该技术具有非线性的性质,同时具有并行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实现了网络从m维空间向n维空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

2.2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警告或紧急状态的辨认,在紧急状况下可以迅速处理,同时实现了故障的处理能力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但是由于无法模仿专家的思维使得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弊端。

2.3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这是将线性最优理论运用在实践中的重要表现,该技术的应用与最优励磁控制手段降低了远距离电力运输的损耗,提高了电力的利用效率。

2.4Dfacts技术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Dfacts技术即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质量的稳定性,供电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配电网和大量的电力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的电子监控设备,实现质量全过程的监督,确保用户用电的品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源。

2.5facts技术

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中,facts技术即柔流输电系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技术主要被运用在输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运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子装置,对电压、电抗等输电参数进行控制,保证输电的可靠性与高效性,提升系统否认可靠性与安全性,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达到电能环保的目标。

2.6高效动态监测系统

从当前的监控系统中,主要可以分为监控电磁暂态过程的故障录波仪,记录数据较为复杂,但记录仪间缺乏通信,忽略了对系统的整体动态分析;另一种侧重于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但是,该系统刷新时间长,仅能分析稳态特征。这两种系统的局限性推动了新型动态监测系统出现。

2.7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技术外,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光电互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为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有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1总体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传统的开环监测为主改为闭环控制为主;从传统的功能相对单一技术转为多功能的全方位发展,以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主;也由传统的单个元件实现了全系统的方向,例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高电压等级也被低电压等级逐渐取代;装置性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技术性、创新性及灵活性与数字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效率与智能性与经济性,尤其是继电保护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高效、经济与安全运行的目标,改善了电力运输过程的顺畅,如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

3.2技术环节的未来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唯有技术的发展才是根本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断创新,与传统的设备相适应;同时新技术也满足了多机系统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应对出现的问题;改善了监控环节的技术水平,实现了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创新监控模式;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实现多种技术人才的合作,运用现论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自动化控制水平,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况中。

4结束语

动力技术论文第3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代要求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与管理,同时也是有效解决现代城市电力需求办法。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下,极大地改变了原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内涵,在EMS系统中已经综合了PAS工程,而且开发电力系统故障管理数据软件技术也成熟起来,电力系统的CCCPE统一体自动化就是最好的见证。CCCPE软件管理系统把电力电子管理装置和通信以及计算机控制集合于一体,能够检测与监控电力运行故障,而且对管理的全程都可实现自动化监控,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调度能够成功承担完成。就装配电力系统各种自动化设备来看,与其他投资相比,引入自动化设备所用投资比重不大,但重要性能够与投资的电力系统主设备媲美。在电力系统中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系统主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使运行故障避免发生,并能够使主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使配置新设备的时间推迟,能节约资源,使电力公司在设备投资上节省。为使用电需求的日益增多状况得到满足,使电力系统供电量与用电量处于平衡好的状态,在管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管理电能就离不开自动调节与电力控制装置。在对电力自动调节与控制装置进行研发时,为使控制要求更好地得到满足,相关研究人员详细分类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自动化装置能够在电力系统接入后正常运行;在异常状态下能够运行,并且自动化控制的电力保护装置可同时发挥功能,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文章以电力系统厂站中自动化装置应用状况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进行阐述。

2厂站自动化概述

2.1火电厂自动化

自我国火电厂建立自动化系统以来,共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以及“第三代”数字控制系统三个阶段。把彼此孤立的各个机组,建立起系统为第一控制阶段的内容,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第二阶段这一问题没有被解决,在火电厂自动化历史舞台也渐渐退出。就目前火电厂自动化发展状况来看,正是发展中的第三阶段,该阶段的支撑为具备开放式特征的工业自动化系统。立足第三代数字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及其效率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完成实时监控全场电力工作行为任务,并能够将其向电力调度部门及时提供,这样电力调度部门就可根据各机组工作状态,分配全厂经济计算数据。与此同时,第三代数字控制系统还能够向电力系统各个“分部”反馈电力调度部门各项工作指令,这样调度部门通过合理调度整个电力系统,使其能够处于正确与科学的工作状态之中。分析第三代数字控制系统实际工作水平,其工作性能能够满足火电厂自动化工作需求,其作为自动化技术类型在火电厂推广和发展是值得的。

2.2水电厂自动化

就我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来看,其建立是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实现的。在其发展初期,主要系统类型为分布式系统。而当代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全面改革的实现是建立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不断进步基础上全面铺开的。目前,就水电厂自动化发展来看,其主要技术类型为全开放和全分布式监控系统。全开放和全分布式监控系统与集中式和分层分布式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优势,在电力生产和运行工作中投入速度更快,因此人们更“器重”它。无人值班为下一步发展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方向,对于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水电厂不仅要把内部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建立起来,还需要其他调度部门的配合,把整个电网自动化系统建立起来,从而使有效监视与采集整个电网信息数据能够实现,这样无人值班的发展目标就会在各个自动化系统相互监督下成功实现。

2.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作为自动化管理技术是把各项优秀技术集中为一体。在实际工作当中,其能够完成检测电力工作现场数据,并将在其他系统的支持下分析无法测量的数据,将记录下来,调度部门对其进一步分析和使用带来便利。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集中电力系统各个分散设备,实现有效调度电力系统各个设备。由于同质性为电力系统当中部分设备特征,因此为防止相互干扰和混淆调度指令信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划分系统单元,以中央单元和间隔级单元呈现,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正体现于此,其优势也正在这里。

3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综合自动化技术为当今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其主要特征为分层分布,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下,方兴未艾为其发展状态,以下为其大致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加速了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IED兴起在20世纪末,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和电力自动化方面。IED实际就是一台嵌入式装置,具备微处理器等部件,对各种不同工业应用环境都能够满足,应用场合不同其软件也具有差异,电子电能表等就是比较典型的IED。以这一定义为依据,我们针对厂站自动化系统,可以以IED来看待其中的间隔层测控等装置。通常各种IED之间接口为工业现场总线或工业以太网,由于应用环境不同其信息交换协议也存在差异。特别强调一下,在厂站自动化领域中,PI的应用存在逐步扩大趋势。作为工业自动化产品的PLC比较经典,应用历史较长,目前处于发展与改进中,但在过去电力自动化行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被较为广泛地应用在电厂自动化机组单元控制外,在远动与继电保护领域运用极少。近来在厂站自动化领域,PLC的应用呈现出扩大和深化趋势,成为关注的焦点。

4结束语

动力技术论文第4篇

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也表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水平也获得提升。在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叫做膜式壁焊机。该设备主要有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两种工艺。在起初的阶段,我国由于技术不纯熟,因此依赖于进口。后续的研究成功后,便开始应用自己生产的设备。从现有的应用来看,哈尔滨锅炉厂、东方锅炉厂等,主要是运用膜式壁焊机中的气体保护焊;而上海锅炉厂、武汉锅炉厂等主要运用埋弧焊工艺。气体保护焊属于比较简单的焊接自动化工艺,现有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大,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因此北方运用较多。埋弧焊属于高端一些的焊接自动化技术,同时效率较高,但由于在自动化方面融入的元素不是很多,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工操作,日后的提升空间较大。

2直管接长焊机

锅炉压力容器所要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仅仅凭借膜式壁焊机,并不能长久的满足要求。为此,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制定了全新的焊接自动化技术——直管接长焊机。该焊机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日常焊接中的较多工作,即便是应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焊接,也没有表现出较多的问题,总体上的满意度较高。比如说武汉锅炉厂就与美国的阿尔斯通展开了合作,引进了管子预处理线,该线包括管子定长切断、管端数控倒角机、管端内外磨光机、管内清理机等先进的设备和装置,采用了PLC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所有的设备当中,管端数控倒角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这一设备利用旋转及轴向进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管子的规格及要求编制相应的切削程序,快速、标准、优质的切割出各种坡口。由此可见,直管接长焊接的功能性较多,日后可以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推广应用。

3马鞍形焊机

锅炉压力容器在现阶段的应用中,常常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要求而设定的,为此,仅凭上述的两项技术,依然没有完全的满足需求。经过探究,技术人员还研制出了一种名为马鞍形焊机的设备。该设备能够应对较多的特殊形状或者是特殊功能的锅炉压力容器。第一,该焊接技术,利用数控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保证设备的形状和具体功能不会发生偏差。第二,主管与焊枪的同步运用,使得焊接的效率和质量稳步提升,并且有效的解决了两直径相近的相关结构焊接质量问题,总体上的焊接效果比较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将上述的三种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并深入研究,健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式,创造更多的效益。

4结语

动力技术论文第5篇

在新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多了一部分以往所没有的结构——应用服务器,处于三者正中间的位置。处于中间件的应用服务器在这一结构中,在对前置机的数据进行接纳的同时自动备份,历史数据的存在为数据访问中逻辑规则的实现开辟了路径而电力工作站的功能借助逻辑规则以及数据库得以实现。同时不能忽视的是DCOM是实现应用服务器和电力工作站通讯功能的基底,ADO则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实现通讯的依据。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还有两个很大的优势。第一个就是使得软件自身的可扩充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和推动,假如数据发生了相关的逻辑规则的变化,不需要改动其他,只需要将对应的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对于电力前端也不必担心,影响是微小的。第二个优势则是在安全性能上的保障,因为前后客户端没有直接的数据往来,而是通过应用服务器进行,这样以来便使得一些不安全因素得以避免。

2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现

2.1系统的应用服务器

在上文中所提及到的三层C/S结构,所添加的中间件的部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这里将对中间件进行一个较为详尽的解释。这一部位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同时自身的可扩展性可以得到极高的展现。由此使得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服务器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进行,实现两者群体之间的通信进行。结合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功能的实现问题,可以知道,应用程序服务器在发挥本身程序功能的同时,又承担着DCOM服务器的角色。

2.2实时数据的获取和保存

应用程序服务器是承接实时数据的纽带。说到实时数据这里就要有所区分,实时数据是分为未处理的和已处理的两个部分,前者是存在于前置机中,后者则是具体的计算之后呈现的。这里需要提及到的是WinSock编程。当操作电力自动化时,内部存在一个存盘线程,位于后台部位,只要不是有系统出现暂停或者是退出的问题,就会一直运行。

2.3系统的应用逻辑

在文中我们所采用的三层C/S结构,应用逻辑是需要被定义在应用服务器端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所有用户共享这一资源的目的,假设遇到事物逻辑变化,则只需对服务器中的应用逻辑进行一定的更改即可。这样就使得客户端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3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对于电力的性能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相关电力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展现。另一方面则是在安全性方面更加有保障,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自动化优势,可以将许多风险性事件的危险度降到最低,电力系统在自动化加强的同时,对电力使用的安全性能方面也有显著加强,使得安全性有效提高。计算机技术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益,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4结语

动力技术论文第6篇

一、文献述评

技术创新动力又称技术创新起源,它回答了技术创新的原因。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用公式表示了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即B=f(P,E)。其中.B为行为;P为主体变量;E为环境变量。由此可知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行为主体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行为科学指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动机是受需要制约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根源。动机产生的第二个因素是外界环境的刺激。动机在外界环境的激发下得到强化,驱动行为的产生,指导人们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使活动朝着特定的方向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行为产生的一般机理[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因和外因的耦和系统。其中内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外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外部力量通过内部力量起作用。技术创新各动力要素的互动作用结果表现为一定的创新动力模式。对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理论观点和解释模型。到目前为止,这些模式可以分作两大类型,一种是从外部因素来构造的系统解释模式。另一种是主要从主体需要角度建立的动力测度模型。技术推动型创新机制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奠基者熊彼特(schumpeterJ.A.)提出并倡导的.他认为,技术不管是在技术系统以外还是在一个垄断竞争者的大型研究和发展实验室中产生的,都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20世纪60年代以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罗伯茨(Roberts)教授通过对美国与英国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成功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市场的需求。20世纪70-80年代,大量的技术创新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耦合的过程,它们在技术创新中共同起到动力的作用[4]。这就是技术创新的技术和市场联动创新机制0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罗斯韦尔(Rothwell*R.1994)描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这种过程被称为网络过程,从而这个创新动力机制被称为系统集成网络型创新机制。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很多学者开始了对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项保华对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傅家骥进行了创新源方面的探讨,刘景江、许庆瑞提出了政府从外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途径。综观我国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推动型动力机制研究,侧重于从企业内部寻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另一类侧重于外部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为了生存而创新自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状况和历史背景下研究者对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的见解。但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现状和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必要从内外两个视角综合审视企业的创新动力。

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技术创新动力的指标体系。

二、理论模型

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借鉴波特的基本价值链的建立思路,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创新动力因素,本文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机制模型。

(一)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分析

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内驱力的动力因素。它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首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内在要求不足。没有创新要求,外界刺激就成为无的之矢。创新要求越强,创新动机也就越强,创新要求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发挥着永恒的动力作用。企业内部的各种主要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及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预期。

1.企业家精神。具有创新意识与精神的企业家是企业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首要的内驱动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会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角度考虑,战略性地组织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2.企业目标。企业目标对创新需求有着重要影响,当企业目标与创新的本质特性相耦合时,创新的需求最为强烈;当两者不相容时,企业就很难产生创新需求。企业目标可以有多种选择:产值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等。追求短期利润的企业不能在短期内用足够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强度较大的工艺创新。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不同于一时的利润得失,宁可牺牲部分短期利润,增加资本积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价格优势、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以获得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

3.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它也是持续推动和保障技术创新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许庆瑞(2005)通过对海尔文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文化不仅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要素(如挖掘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等),更多、更大的作用反而是通过“全员”实施的管理思路,形成“文化场”,进而作用于企业各创新要素(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继而再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技术要素。

4.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其创新要求才具有可实现性。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的要求,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资金能力四个方面。

5.技术创新能力与期望。追求技术创新收益最大化和对创新成功的预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的内驱动力。企业对创新成功的预期直接影响着创新投入和最终结果。如果企业认为,创新的预期收益大,创新成功的概率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就高;反之,就缺乏创新的动力。

(二)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分析

企业外部创新动力,是指那些存在于企业外部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或形成“动力场”的诸多因素。本文认为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各种主要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包括: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竞争压力、政府政策等。

1.社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一方面因其惯性而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之中寻找出路,这就有了科技推动的基础创新。科技进步成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和信息源泉。它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形成技术创新的高潮,呈现“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开发研究一技术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

2.市场需求。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而占有市场份额的过程,也就是参与市场竞争和满足广大消费者广义需求的过程。由于社会需求的出现,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导致应用与开发研究,从而产生技术创新,去解决已存在的需求问题。

3.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为自己的产品打开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改进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4.政府政策导向。政府创造的宏观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环境,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刺激与约束力量。如果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和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则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促成企业的技术创新。另外,技术创新在某些领域会出现失灵的状况。例如高技术产业资本投资的规模和开发风险常常不是单个企业负担得起的,需要政府的支持;一些自身很难发展,又面临国际竞争的产业,如微电子、计算机等也需政府的支持;许多对产业或整个社会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领域,如能源、交通等,同样需要政府的扶持。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机制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构建的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能准确高效地利用现有数据,并且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本文遵循了科学性、全面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的设计在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具有共性的综合性指标,同时力求数据的可操作性,一方面指标要易于获取,另一方面将指标量化,以便于测量。在指标选择时,充分参考借鉴国内外学者经过实证检验了的指标。

(二)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借鉴部分学者在进行技术创新内部与外部动力因素的评价指标,本文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l。

(三)数据的获得、处理与分析

在对三级指标进行测量时,能够得到数据的指标,可以直接收集数据。对不能取得客观数据的指标,通过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级或五级量表将指标量化,向企业及外部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获得。数据的处理,既可以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主成份分析,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因子载荷,找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也可以将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评价指标与企业绩效或竞争力等指标联系起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测量结构方程模型的AMOS或LISR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这些要素,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达到提高企业绩效或竞争力的目的。

综上,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机制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刺激、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量方法。使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评价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与动力因素会呈现出动态、多元的趋势,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与评价指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并修正。

注释:

①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0.

②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③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④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谢晓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⑤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⑥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⑦赵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科技资讯.2006(22).

⑧孙冰,李柏洲.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满强.技术进步系统论[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许箫迪,王子龙.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5).

[3]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欧庭高,曾华锋,编著.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5]Rothwell-R.TowardstheFifth-generationInnovationProcess[J].IntennationalMarketingReview,1994(11).

[6]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1).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刘景江,许庆瑞.美英日韩政府技术创新推动作用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1(1).

动力技术论文第7篇

通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不断发展壮大而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推动着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会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发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只是技术推动力的一面。另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③各级政府推动力。虽然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主要方面,但政府推动力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关于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引力以及政府推动力三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环境中,促使创新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创新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方面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与法制环境[3]。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从理论上讲,各级政府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和强大的组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坚强的各级政府策动力,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研究开发机构在人才资源、技术设备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企业(农户)依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愿望,能切身感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引力。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农业科研基础是由各级政府与研究开发机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开发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户)密切合作,通过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企业(农户)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给农业企业(农户)带来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和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域就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项集优过程。另外,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4]。构建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各动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动力要素的“缺元”,都会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造成影响。总体而言,动力“缺元”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①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即形成“各级政府—研发机构”的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来源于各级政府的策动和研发机构的推动,(1)中的图形GROS表示了动力大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农户)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等,相比而言各级政府的创新能力强大。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就处于这种二元创新动力结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拉动不足、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农业企业(农户)对技术需求不足,缺乏创新激情是其主要弊端。②研发机构“缺元”。即“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二元动力系统,各级政府策动和农业企业(农户)需求的拉动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2)中的图形GEOS表示了动力大小。这种技术创新实际上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原因是研发机构缺元,无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这种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企业(农户)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促进农业发展,而无先进的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只能呈现粗放外延式增长。现实情况下这种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能存在。③各级政府“缺元”。即“研发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3)中图形REOS表示动力大小。这种动力系统在我国一般不可能存在。其特征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建立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看,以上3种二元动力系统都属于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系统结构。因此,为寻求系统的平衡,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会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部要素逐步趋于平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动力结构系统。(2)中的图形GREOS表示了三元动力结构的动力大小,可以看出三元动力结构是在各级政府策动的情况下,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三元动力协同作用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在三元动力系统中,内部系统要素的充分协同作用可以协调各方的矛盾,求得系统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系统要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降低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就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系统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协同在某种形态下实际上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及动力要素之间的整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独立研发机构和独立发明者不断减少,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试验室不断增多,这一现象验证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协同和整合的趋势。此外各级政府与企业、各级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的协同趋势也在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