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采购结算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7:24
采购结算论文

采购结算论文第1篇

关键词:原燃料结算合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1采购结算

1.1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钢铁企业生产,消耗的物料品种繁多,结算方式多样。对于大宗原燃料的结算一般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法。优质优价包括“按质论价”结算和“按质论量”结算。按质论价结算,就是在原燃料采购过程中,以供需双方签订的工矿产品合同的价格为基础,依据与合同相关的计价条款和原燃料的实际检验结果确定原燃料的最终结算价格;按质论量结算,是不依据物资的检斤量做为最终结算量,而依据检斤量与理化检验结果确定的干基量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是紧扣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确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1.2采购结算与合同条款钢铁企业原燃料产品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标的、数量、质量标准、价款及交货时间,验收标准、质量加减价约定、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合同价格、质量加减价条款和验收标准是结算的的重要依据。

1.2.1合同价格:即合同的的基价,其他有效成份的加减价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常合同的基价有三种:含税包干到厂价、车板含税价和车板不含税价。

1.2.2验收标准:①计量、化验均以买受方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②计量、化验均以出卖人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③计量以买受方为准,化验结果按出卖人方结算。④计量以出卖人方为准,化验结果按买受方结算。

1.2.3质量加减价条款约定的内容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合同根据物料有效成份的不同,加减价方式不同。通常在结算当中按合同加减价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结算类型分为有效成分累加类型、简单计算类型、折吨计算类型、等级判定类型、中间换算类型等。这一部分条款是优质优价结算的核心内容。

1.2.4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或火运。

1.2.5结算方式:①一票结算,开据17%增值税票。②两票结算。即含税包干到厂价减运费,其余开据17%增值税票。

1.2.6争议解决方式: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在需(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2.7其他约定事项:①合同履行有效期。②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1.3原燃料采购结算员的工作程序①审定合同:结算员收到业务科签定的采购合同,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推敲。②收集资料:收集交库单、化验单、磅单等原始票据,了解掌握企业调价及合同条款变更、异议处理情况。③结算:结算员按照合同结算条款类型,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据各种数据指标和对应关系,计算采购价格出据结算单。

2合同管理

2.1合同管理的概念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表现,通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2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需要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作载体。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2.2.2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2.3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1认识根源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

2.3.2法律意识: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我们说,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2.4加强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结算关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2.4.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培训不断加强签约人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合同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员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人员担当,可以起到事前防范的效果。

2.4.3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采购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采购部门结算人员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3充分发挥结算作用,完善合同结算条款

做为原燃料供应的源头部门,为充分发挥结算的作用,我们几次号召全体业务员对合同进行自查、自纠,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整理、调整结算方式,规定更为合理的奖扣区间。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在保证供需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堵塞业务漏洞,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1防止以次充好,改变月加权平均结算为单批结算方式结算中我们发现,月加权平均结算与单批结算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奖励封顶而处罚却不封顶,并且处罚比奖励力度大的采购合同,其结果尤为不同。供应商如果按月加权平均结算,在一个结算周期所送的煤平均不超标就可能有奖励,常常逃脱其中个别超标批次的处罚,有可能以次充好,不能保证进厂原燃料质量的均衡性。为此,我们协助业务科对此类合同结算条款进行了修订,喷煤灰、硫指标月加权平均结算变为单批次结算,一个化验批次一个结算价格,显示质与量的对应结算,为供需双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2针对精粉水份严重,合同条款规定加倍扣水曾有一阶段,进厂精粉出现了水份严重超标,致使储料厂无法码垛,入炉料配比不准,对入烧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的质量,提高入烧炉料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意见,从合同上加以约束,即:“水份≤12%时,按化验水份干基结算;12%<水份≤14%时,按公式[12+(化验水份-12)×1.5]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14%<水份≤16%时,按公式[15+(化验水份-14)×2]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水份>16%时,拒绝进厂。”水分大于12%加倍扣罚,水分超标现象及时得到遏制。

3.3保证炉况顺行,结算条款规定球团返矿不付款球团返矿由于抗压强度不够造成的球团粉量增大,对高炉的冶炼产生一定的影响。优化粒度组成的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5mm的应不超过3%-5%。

为此,我们建议合同结算条款改为“含粉<5mm不超过5.00%,含粉超标部分不予结算。”这一结算方式的改变,使进厂球团矿的含粉率大大减少。

3.4规定合理磅差,严谨供货合同各大矿务局炼焦煤的结算以对方发货时的检斤为准,我公司的检斤化验只作为下转厂矿成本的依据,双方检斤化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在煤的采购中矿务局煤炭结算以对方为准是全国惯例,但我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途耗及化验结果不符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约束矿务局的质量检验结果?我们从实现的时间上,要求对方在发出物资时立即报出水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对双方水分差超过4%的月份做了统计,及时与供方沟通协商决定,我们在合同中增加“水分差超过4%的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损失。合同生效后,制约了对方化验水分过高现象。

3.5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及时调整计量检斤结算办法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料价格一直上扬,焦炭和有些炼焦煤种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个别品种的合同条款向供货商作了倾斜和让步,例如焦炭和1/3焦煤合同验收标准规定“以出卖人出厂检斤过磅、化验结果为准”。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我们认真分析市场变化,把握市场价格走向,掌握各钢铁企业的采购信息,充分利用集团优势、从8月26日始,焦炭、部分1/3焦煤的检斤、化验结算方式改成以买受方为准,降低因供方检斤、化验为准可能在途耗、化验误差方面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

采购结算论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专家论证;项目前期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在我国独有的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保证市场的多样性,也为了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督功能,我国政府坚决倡导和贯彻政府采购制度,采购制度的实施也已经成为我国进行政府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2002年《政府采购法》颁布至今,我国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的实行上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在资金预算、节约资金、参数设定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项目前期引入专家论证,不断改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项目前期进行专家论证在政府采购中的实施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有助于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政府采购并不是只代表具体的采购过程,它还涉及到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是一种公共采购制度。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活动的起点,直接影响到后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乎采购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因而应引入专家论证,做到科学预算,对采购行为进行合理规划。项目实施时,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采购形式,由各单位所属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对于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合理规划,然而将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这些规划汇总,对比分析对于其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采购项目进行删除,对必需采购物进行科学预算。以计算机采购为例,引入专家论证后,对本单位人数、业务需要、计算机应该具备的功能、具备该功能的计算机的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由此可以得到一个较为科学的预算[1]。与此同时还应将信息反馈到采购计划的业务部门,防止出现重复购买、不必要购买等现象,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部分下达较晚的专项资金项目,特别是有关政府采购的项目,应立即对这些专项资金项目做好确定工作,便于对预算的及时调整,项目实际执行时则依据调整后的预算进行实施。各职能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根据上报后的政府采购预算开展采购活动,禁止在无预算无计划的情况下采购[2]。

对采购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势在必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必须与采购工作完美结合,需要与各方面改革配套完成,坚持科学性管理,规范化、法律化,本着发展的态度,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并明确政府采购管理的方向。尤其是预算管理,那么实施项目前期专家论证,有助于对其管理力度的有效提高。

二、有助于加强采购设备参数设定的准确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都对科学及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其中部分设备和测试仪器由于具有较高的数据准确度、运行的稳定性等而在行业发展和科学实验中占据重要地位。购买设备时技术参数的设定是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单位在购买时往往缺乏相关方面的人才,加上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加剧了参数设定的难度,可能会出现参数设定不准确,高于或低于实际需求,过高时会造成采购资金的浪费,过低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甚至需要重新购买。因而可以引入中介机构,将设备需要满足的功能传达给中介结构,结合专家论证对设备参数进行准确制定,确保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费用。

三、有助于降低政府采购成本,节约资金

从政府采购角度来看,采购成本一方面包括直接成本,即采购中涉及到的货物、工程、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比如支付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货款、劳务费用等。另一方面,还包括间接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政府采购办公方面的费用等。成本节约具体措施上,可以在不影响采购质量的情况下,多方面比较,选用价格较低的工程和服务,或者采用大批量采购带动价格和服务上的优惠。其他如利用制定媒体招标公告,可以减少信息找寻方面的花费;借助供应商资格预审,可以缩减招标投标工作量和所需费用[3];评标委员会以及投标人采用集中谈判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谈判费用等。采用规范的采购制度则可以减少在纠纷解决上的费用,以及产品、项目验收方面的开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单位往往过于注重标价的高低,而未能对采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事实上,我们在尽量避免高价高性能产品导致的浪费时,也应注意过于强调低价中标造成的综合效益缺失,避免获得了眼前的小利,而在后期工作中在服务等方面耗费更多的资金。

四、有助于对政府采购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采购项目风险的评估主要是以项目的功能和花费作为判断依据,对项目可行性作出判断。政府采购涉及项目较多,本单位人才一般难以通盘考虑到,因而需要引入专家论证在该项目是否是单位的必需品,项目价格定位是否合理,参数设定是准确,项目在货物、工程、服务等方面的花费是否合理,是否提出了有效的节约资金措施,项目的花费和功能能否实现对等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应综合评价后做出有效的改进和修正,如果项目不是单位必需品则可以不予通过[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采购项目进行中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上本文就结合政府采购项目的现状,提出了在项目进行前期引入专家论证,在强化采购预算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科学设定设备采购时的参数、强化科学评估采购项目风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总而言之,项目前期专家论证在政府采购中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其有助于加强对采购预算管理,同时还可以对其设备采购参数设定合理性进行提高,提高其采购风险评估准确性,加强风险控制,从而对我国政府采购活动水平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但碧霞,徐文贤,吴纯青.数字资源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素质探讨[J].图书馆,2009(2):132-133.

[2]牛勇,刘海雄.青海省政府采购专家管理系统中专家库的抽取方法[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64-65.

采购结算论文第3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标准;预算

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ybfz15136)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10年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探索,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政府采购理论基础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关于政府采购基本理论的研究围绕着政府采购的内涵界定、特征、原则、基本功能及经济效应展开讨论。国内外有关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委托理论、寻租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等。

(一)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等各个环节,不同的利益团体和个人都会基于自身偏好和利益行动。有效遏制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不理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集体决策理论进行规避。

(二)公共支出理论。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力争做到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在招标中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招标透明度。

(三)委托理论。政府采购的过程由“纳税人-政府-财政部门-政府采购机构-采购官员”等委托链组成,委托活动中存在不对称信息、不完备契约、激励不相容等问题。

(四)寻租理论。当前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采购方式、程序、监督机制等环节存在一些缺陷,为设租、寻租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需针对寻租者“经济人”特性,将政府采购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等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实现监督的有效性。

(五)交易成本理论。政府采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包括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两者为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真正节约采购资金,最大限度促进公益,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成为必要。

(六)博弈论。政府采购是一种经济关系,各当事人的相互作用,采购人、采购机构、评审专家、政府监管部门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可从博弈论角度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研究,抑制腐败。

二、政府采购现实意义分析

作为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规模、标准、方式等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规模的变化会影响社会总供需,其采购结构变化会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具体来说,政府采购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财政支出,节约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在节支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一是通过预算管理,降低采购的盲目性;二是通过政府采购,能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三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能有效降低成本;四是集中采购能够实现规模效益。

(二)调控宏观经济,平衡社会供需。政府采购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适时适量地安排采购行为。如,在经济增长过快时,可适当缩减政府采购规模,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可适当增加政府采购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三)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区域行业均衡发展。政府采购可通过实施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新产品在研发或上市初期,市场风险较大,可通过强制采购等措施,保证该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政府采购法》相关条款还对保护民族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进行了规定。

(四)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政府采购实行国库统一支付,采购前资金统一进入国库账户管理,接受财政部门全方位的监督;采购过程中,要求采购全过程公开、透明,并可通过行政、审计及媒体等手段进行集中监督,能有效降低监督费用,提升监督效果,减少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三、香港政府采购经验分析

香港实行中央集中采购制度,只有部分专用物品和小额物品由各部门直接采购。香港的所有政府采购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不涉及任何中介机构。政府物料供应处是香港的中央采购、物料储存及供应机构,隶属于财政司库务局。其主要职责是为政府部门及众多非政府机构实施集中采购、储存和递送常用物品,包括文具、电器、药物、清洁品等。香港政府采购的特点如下:

(一)采购程序严格。一是所有政府部门,当商品或服务合约价值超过13万SDR(Special Drawing Rights,特别提款权,1SDR约合1.33美元,下同)、建造工程合约价值超过500万SDR时,均需按照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有关规定进行;二是非政府公共机构,包括房屋委员会和房屋署、医院管理局、机场管理局、地下铁路公司、九广铁路公司,当商品或服务合约价值超过40万SDR、建造工程合约价值超过500万SDR时,亦需遵守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

(二)主管机构与职责明确。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是负责制定采购及招标事宜的决策局,其使命是确保政府采购的原则在采购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这些原则是:责任原则、物有所值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开公平竞争原则。

(三)招投标管理严谨透明。采购方式普遍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也允许使用选择性招标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有严格的适用前提;采购信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时,招标公告除必须刊登在香港政府宪报和指定的本地报章外,还要在互联网上公布,各国驻港领事馆和贸易专员公署也会接到有关的通知。合同授予情况也必须在政府宪报及互联网上公告;财政司司长委任一系列投标委员会负责定标工作。每个投标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部门评标小组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经各投标委员会批准后,有关采购机关才能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任何投标商认为其投标没有获得公正的评审,均可向政府物流服务署或其他招标机构的首长投诉。如果采购活动中涉嫌腐败行为,投标商也可以向廉政公署投诉。如果是采购程序选择不当,投标商还可以向申诉专员公署投诉。香港政府于1998年12月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投标投诉审裁组织,专门负责处理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中声称违反《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的行为提出的投诉。

(四)政府采购人员管理规范。政府物流服务署是采购人员管理机构,负责人员的招募、调派、晋升、培训和福利。采购人员按专业能力分为多个级别,晋升物料供应主任级别的人员,要求持有认可机构发放的物料采购与供应文凭。采购人员的晋升必须取得规定的专业资格,在各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四、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标准尚未建立。政府采购标准分为配置标准和技术标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标准的制定对政府采购需求的提出、采购预算编制、采购计划执行、采购执行、合同管理、效益评估等政府采购各环节均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目前,政府采购除在配置标准上对少数如车辆采购、电脑配置等办公设备有较为简单的规定外,在其他政府采购事项方面尚未建立较为明细的政府采购标准,这也造成政府采购领域出现各类争议的根源之一,如各类反映政府“采购贵、质量差”的现象,在没有硬性采购标准衡量的前提下,缺乏真实可靠的考评体系背景下,该类问题实质为伪命题。

(二)缺乏科学的采购预算环境。按照全国财政体制改革要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支付两条线等财政改革措施在我国得以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是财政改革背景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集中采购工作实施较早、范围较广、比例较高,但在当前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较为粗放,在预算环节尚未建立对政府采购需求进行严格审查和硬性约束的背景下,政府采购预算标准的确立与政府采购的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无严格的制约关系,特别是真实的政府采购结果对下一年度政府预算的参考作用尚未发挥硬性制约作用,缺乏闭环反馈效应,也造成处于下游的政府采购工作更为被动。一方面预算单位在从财政部门申请到预算资金后,正常反应是将预算完整使用,而实施政府采购时,平均节支率达到10%以上,部分项目节支率达到50%以上,这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目前对预算部门及采购人缺乏任何有效约束的情况下,矛盾易于转嫁到采购实施机构。这一矛盾也说明了为何中介机构采购节约率一般只有集中采购机构的一半,每年造成数亿元经济损失的现象,也较好的说明了为何采购人及有关部门对中介机构会更有好感。

五、对策建议

(一)首要解决政府采购标准编制问题。明确责任部门,规定时限,划分目录,尽快完成我国政府采购领域各主要采购对象的配置标准、技术标准,将长期缺位的政府采购标准编制问题作为当前政府采购体制改革的首要核心任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在第2号指南中提出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的规则、原则或者特性。可以看出,“标准”具有权威性、公共性、重复性、规范性等特点。在政府采购中,“标准化”包含四个方面含义:采购原则的标准化、采购制度的标准化、采购程序及文件的标准化以及采购对象的标准化。首先,政府采购标准化要解决的是采购对象的标准化,即什么级别的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使用什么档次的商品,这在古代称为“官有所制”。通过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能有效约束采购人员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政府采购机构在实施政府采购项目中的自由裁量权,更重要的是为财政部门实施政府采购监督和执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政府采购实施标准化保持了采购工作的连续性。

(二)建立各个环节的信息链条。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全面细化财政预算管理,建立财政预算编制与采购实际之间数据交换的接口,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强化预算编制的硬性约束标准,对预算编制及公示、采购执行结果检验、合同履约情况反馈等各个环节之间建立完整、有机的信息链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源,孙博,管泽锋.国内外关于政府采购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评述.财经政法资讯,2009.3.

采购结算论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计划;路径

政府采购制度不仅是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项采购活动开展前,很多管理要求都必然要反映在采购计划中,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实践表明,政府采购制度越完善,其市场调控作用也越明显。

一、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政府采购全流程控制中,政府采购计划是能够协调促进政府采购活动有序进行的,特别是在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采购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政府采购计划缺乏较高层级的法律支撑

从检索到的资料看,对于政府采购计划的规定大多停留在规范性文件层级。在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中没有对“政府采购计划”这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最新且效力及于全国的规范是财政部2012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第11条和第32条。从实践角度看,各级财政部门为促进管理,不断地结合实际制定关于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政策。财政部也逐年对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和政府采购信息统计业务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体现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二点。综上说明,政府采购计划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内具有重要地位,但在法律层面,这一重要审批事项一直缺乏有力支撑。

(二)政府采购计划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粗糙,可操作性差。具体表现为:采购计划编制不严肃,预算金额填报随意,采购计划少报、漏报,采购方式的选择随意性大,无计划采购较普遍等等,这样导致后期难以严格执行。

第二,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和执行缺乏有效衔接,具体表现为:预算单位内部的使用部门在年初报预算时,因缺乏足够的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对申报的政府采购项目把握不准,项目填报不够精细;预算单位内部负责编制预算的财务部门,对于已批复的预算在涉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细化方面做得不够。这种缺乏充分沟通、有效衔接的脱节情况在实施政府采购计划的实践中相当普遍,急需预算单位自身不断完善和改进。

总之,预算单位无预算采购,随意采购,与采购预算执行时间脱节,是政府采购计划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重要定位和作用

(一)采购计划在采购活动中的定位

政府采购计划,既是实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相互衔接的有效措施,又是政府采购多重管理目标的必然要求,还是开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有效手段和基础。

第一,是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的基础路径。政府采购计划是依据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的,是后续实施采购环节的基础。采购计划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追加、追减都要慎重,这样才能规范政府各当事人的行为,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二,是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部门预算是政府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要求财政工作由粗放转向集约,要求细化预算编制,要求加强支出管理。细化预算编制需要政府采购品目的标准化和一系列的基础商业信息,而科学正确地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有助于这些工作的完成。

第三,是践行政府采购制度的中心环节。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信息的收集、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绩效评价等,都要依托正确编制的采购计划来进行。政府采购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关键在计划,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实际上就是在于政府采购计划的科学制定。

(二)政府采购计划是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形态

第一,采购预算与采购计划的关系。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政府采购预算是解决能不能采购的问题,即是否有预算、用途。在决定了预算的用途、指标多少之后,就进入编制批复计划环节,即是考虑如何采购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采购方式、组织形式、具体的采购要求、中介机构的选择等。计划与预算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控制链条。理论上,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按进度编制采购计划,作为当期政府采购预算的具体执行。但在现阶段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工作量大且内容繁杂,难以做到,通常采购计划的编制都是与预算的编报同步,但不同步审批。因此,政府采购计划编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便大打折扣,为天价采购、随意采购埋下隐患。因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只有加强管理采购计划,才能规范采购行为,提高监管效率。

第二,采购计划是部门预算在政府采购体系中的具体反映。政府采购预算,是集中编列部门预算中有关政府采购的内容,是部门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采购计划则对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采购项目,在采购方式、组织形式、资金拨付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是将部门预算中可以用政府采购方式购买的品目详细罗列出来的管理形态,它全面反映财政部门预算中用于采购各类项目的开支情况。

第三,科学编制采购计划增强部门预算的约束力。现行的采购制度规定进行具体采购活动前要先编制预算,以此来测算当期规模。目前,不及时编报采购计划的现象普遍,一般有采购需求时才申报。另外,预算单位内的财务部门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来编制预算而业务部门则希望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高配,从而导致政府采购预算无法编制得合理均衡且不能有效体现规模效益。这样,在实践中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执行起来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极易出现执行归执行,预算归预算的现象。

因此,只有提前了解市场行情,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充分论证项目的可操作性,从源头上规范预算单位编报行为,科学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才能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三)采购计划是政府采购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的市场调控手段,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紧密相关。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但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不能仅靠分配,还应利用政府采购进行调控,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从资金上给予市场支持。

第一,政府采购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具体。《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目的直接体现在该法第一条,主要包括采购行为的规范,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廉政建设。以政府采购为手段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在法律文本中还提及很多。例如,购买国货、支持本国企业发展、促进就业、保护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等。

第二,采购计划作为具体化形式具有实际意义。政府采购要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只有编制采购计划才能具体化目标和任务。政府采购的目标除了与私人采购一样要求资金使用效益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要实现政府的阶段性政策目标。由于政府采购涉及面广,通过编制采购计划,给各采购主体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提供量化指标,还可以确定一定时期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采购目标提供保障。

政府采购的采购人是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进行运行的组织,所执行的政府采购计划,一方面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保证行政工作完成的物质条件。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定时期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执行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各项事业发展,国家政权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路径建议

(一)建立政府采购品目标准化体系

第一,路径建议。政府采购品目是政府采购精细化的基础,也是进行GPA谈判时出价清单的依据。政府采购品目标准化,主要围绕品目形式、类别、名称、编码等要素,并以统一规范的高层级标准文件为基础展开,以达到规则保持一致、内容允许拓展、版本便于更新的目标。目前通过《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这一基础标准文件的运用,可以成为采购计划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依托,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先导,是寻求现阶段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技术路径。

第二,标准化体系所具有的现实作用。立足顶层设计可以为推进政府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旦采购文件、采购程序、采购行为等全方位政府采购标准化体系建成,不仅有利于采购计划的管理,还将可以规范各当事人行为,减少人为操控风险;有利于完善采购依据,提升规模效益;有利于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强化市场调节效应。

(二)建立采购需求专家论证机制

第一,路径建议。当前除拟采购进口产品时必须专家论证外,其他项目的采购需求确认阶段均无强制要求。目前大多数政府采购项目都是如此运作的:采购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常按照个人理解依据预算进行市场调查提出采购需求或寻找潜在供应商代为出具采购需求。然后,这份采购需求会直接出现在采购文件中成为《招标内容及要求》的实质内容。这样很可能使采购文件受到质疑,进而引致修正采购需求、延长采购时间、增加采购成本,甚至原方案导致整个项目采购失败。因此,只有经过必要的第三方论证,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提高采购效率。首先,制定需求预案。采购单位应先对采购需求的市场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基本信息,通过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结合本单位的使用环境实际、批准的预算制定出既符合工作实际需要,又符合政府采购规范的采购需求预案。其次,组织专家论证。依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不同专业的专家从技术角度对项目进行论证工作。论证的内容主要从严谨性、清晰性、公平性、完整性等方面针对项目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对现有项目环境的兼容性等方面展开。

第二,专家论证机制能多角度适应发展的需要。采购需求专家论证机制不仅可以拾遗补缺,还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活动。首先,适应采购品目增多、科技进步的实际形势。政府采购品目将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推进实施而日益增多,尤其是很多新的服务及技术采购将会出现,产品技术更新换代也在进一步加快。因此,要求政府采购需求必须通过专业论证,将会提高政府采购的专业效率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适应依法行政的法治要求。从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看,政府采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越来越多,供应商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涉及法律纠纷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府采购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由与采购项目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专业人员来进行专业论证,其结论更有可能体现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建立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查机制

第一,路径建议。针对采购项目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计划,是执行政府采购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严格执行则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管理的重点。首先,细化事前审查。审查,可以提高水平,保证质量,促进计划顺利实施。在政府采购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后,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应业务部门联合对采购项目、预算、资金来源进行认真审核。其次,加强事后审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和问责机制。这种事后审查,可以从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方针政策情况、政府采购组织管理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计划与现实存在的差距,总结提高。

第二,审查机制将有力促进政府采购计划执行。政府调控市场的任务变化必然引起政府采购政策的变化,进而调整变更政府采购计划。另外,采购资金的安排落实情况,也可能调整政府采购计划。尤其临时紧急采购一般无政府采购计划;使用临时性资金采购的项目一般无预算只报采购计划,这些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计划的严格执行。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实践中层出不穷,所以,只有强化依法监管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才能达到政府采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建宝.建立采购需求审查机制思考[J].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

2013(02).

[2]白志远.论政府采购思维模式的导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3]高瑞鑫,吕勇.政府采购标准化要素和路径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13(03).

采购结算论文第5篇

[关键词]样机采购;JIT准时化;BOM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087-02

电子制造业中样机生产是由硬件研发向批量转移的重要活动。在此类活动中,物料采购的准时性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采购准时化,当研发部将可用于样机生产的物料文件到公司文档库上后,采购作业作为生产体系的前沿,首先要根据订单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资金预算、数量统计、成本分析和时间计划等。采购计划在多种生产因素的整合下才能生成采购规划,采购规划的过程包括采购BOM文件的制定、采购需求量的计算和成本计算。在准时采购中的采购需求量只根据BOM文件结构计算本次生产用料,实行的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即一期产品一期料。由于降低了安全库存的保障额度,所以对准时采购的采购规划更为严格,采购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采购业务和制造过程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采购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对供应链准时化进程最大的阻碍。

1 基础BOM的建立

BOM文件的作用是进行采购业务、成本计算、制造工艺和库存管理,BOM文件的准确性决定了准时化采购可否顺利实施,因此,BOM文件是对采购准时化的有力支持。BOM文件可以按功能分成计划BOM、制造BOM、采购BOM和成本BOM等。无论是哪种BOM文件都应包含三个主要数据项:标志代码、需求量和层次码。其中,需求量是指单位母项所需该子项的数量,层次码是指该项目在结构表中相对于最终项目的位置,上一层的组、部件具有可追溯性,可追溯到下一层BOM文件中。作为采购直接的依据,采购BOM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样机采购为例:采购用BOM文件建立在基础BOM文件之上,但却与基础BOM文件有显著差别。该公司获得基础BOM文件的方法是通过Mentor等电路板设计工具,将元器件输入相应属性,上传到公司文档管理系统中后,通过专用软件自动生成与Microsoft Office Excel兼容格式的元器件表单,这是基本电子元器件清单;用Proe等辅助设计工具可以得到机加工的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图样,通过TXT文本处理将匹配代码加入到BOM清单。如上方法得到的物料清单是按照生产装配工艺的组、部件关系互相联结,比如,要么是属于同一块电路板的电子元器件,要么是某个结构组、部件的成员,所以直接得到的就是层状结构的材料清单,将这些材料清单录入公司数据库中,经过公司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文档更新和,最终得到生产用的基础BOM文件。对于某产品线多系列多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基础BOM文件中以文件编码序列组合和版本更新加以分类区别。

归纳起来,该公司在做基础BOM文件时的构造方法是:

(1)在BOM文件中,每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只有一个唯一对应的编码;

(2)对同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不管在哪一个不同的BOM文件中出现,都应具有相同的编码;

(3)先制定单层BOM文件,再由单层BOM文件按模块汇总形成多层BOM文件,必须根据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来制定BOM文件的层次结构;

(4)BOM文件中零件、组件、部件的层次关系应按照实际装配工艺过程形成层次关系,按装配顺序将全部子件录入母件的BOM文件中;

(5)无论是单层BOM文件还是多层BOM文件,要通过统一的格式化处理才形成最终可使用的BOM文件。

2 样机BOM分析

在样机生产活动中,备料部门如果按照基础BOM文件进行批量采购,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采购活动是按照树状结构和生产批次展开的,同一类型的原材料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向同一个供应商进行采购,比如,同一型号的芯片在主要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采购,也许在配套产品装配过程中还需要采购,有时在测试活动中也需要采购。另外,从时间安排上来说,特定芯片,电路板、人工装配件这些非标结构件由于需要供应商专门安排生产,就需要给供应商充足的备货时间,如果按生产进度安排采购,就会造成这些非标结构件的供应滞后,甚至造成生产停滞。所以要实行准时化供应,保证样机活动按计划进行就必须对基础BOM文件重新编制,得到利于准时采购的BOM文件格式。目前样机采购BOM文件的编制基于两个方面:

(1)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对于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供应商的供应类别进行划分,比如,将预生产所需电子原材料,按大类分为芯片、通用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线圈(包括变压器、电感等)、接插件和端子、电源模块等类,再分别对相关供应商进行采购。通过合并同类项,就直接将过去同一属性的原材料若干次采购的过程合成为唯一的一次采购过程了,显然减少了采购次数,提高备料效率。

(2)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对于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时间关系展开的,根据该原料按照生产计划应该到达的时间,再根据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结合BOM文件,推算出各类材料中最迟采购时间。比如:按照生产计划,某种型号的宽带接入产品应在5月1日前完工,减去3天左右的上线装配时间,所有部件应该在4月27日前备齐,结合BOM甄别出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将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再减去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就能得到所有零件的最迟采购时间――也就是下单时间。结合前面所介绍的按类别进行采购,即将产品中同一属性的原材料合并同类项后,提取其最近的一个采购时间作为共同的采购时间,举例来讲,如果多批次,衍生产品中都有用到某种规格型号的芯片,那么合并该芯片的数量,按该部件的采购时间(最短采购时间)来做统一的购买,购买的材料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单来做分批次供应,即按照样机计划分批供应,这样做同时还避免了产生中间库存,这是样机采购活动的一个特点。

将所有材料明细按照最迟采购时间进行分单处理,最后就能得到按时间序列划分的利于准时采购的材料清单。做好的采购材料清单存储在数据库中,随时可以修改数据,随时可以调出用于采购作业。这种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材料清单利于真正实现平准化作业,比如,同一个时段内可进行多个不同产品的采购作业。

3 样机BOM的资金计算

由于采用了分类采购控制,一个生产项目总的支出成本需要按采购类别分成若干个资金流量,也就是说需要产生若干份采购合同。对于支出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根据产品的组成结构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来对采购资金量进行统计。该方法由于灵活简便,可以成为推动样机采购准时化的有力工具。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样机处理部门除了制造整套设备之外,也承接部件或者功能模块产品的加工业务,无论是常规生产还是计划外的变更,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均可以快速计算出物料数量和资金用量。

具体的计算模型如下:

在Microsoft Excel环境中应用“分类汇总”命令处理某个产品的基本BOM文件,是将同一产品中相同属性的原材料加总,求得在一个产品中的总用量X,再将X乘以一个生产项目的总需求量Y,得到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需求量,再乘以原材料单价P,汇总后就求得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资金量。

公式:总资金量=Sum(单个材料总用量X×总需求量Y×单价P)

4 样机BOM采购量的计算和JIT操作

备料部门可按照从主生产计划导出的有关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提前期来确定订货时间,采购量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无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即指通过以上计算后,根据提前期生成计划订单。物料需求计划所生成的计划订单,要通过能力资源平衡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下达计划订单。

(6)再次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的再次生成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对库存信息重新计算,同时覆盖原来计算的数据,生成的是全新的物料需求计划;第二种方式则只是在制定、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相应地更新物料需求计划有关部分的记录。

经过以上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物资采购量,有了物资采购量,再乘以相对价格就能得出所需的采购资金量。

5 结 论

目前国内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均具有很好的供应链资源,便于实施准时采购策略,特别是在强调以准时至上的样机生产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传统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和机构整合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该类型企业提高样机生产效率、开展准时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J].商业时代,2006(19):18.

[2]庞英翠.准时采购物流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6(29):91-94.

采购结算论文第6篇

[关键词]样机采购;JIT准时化;BOM

电子制造业中样机生产是由硬件研发向批量转移的重要活动。在此类活动中,物料采购的准时性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采购准时化,当研发部将可用于样机生产的物料文件到公司文档库上后,采购作业作为生产体系的前沿,首先要根据订单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资金预算、数量统计、成本分析和时间计划等。采购计划在多种生产因素的整合下才能生成采购规划,采购规划的过程包括采购BOM文件的制定、采购需求量的计算和成本计算。在准时采购中的采购需求量只根据BOM文件结构计算本次生产用料,实行的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即一期产品一期料。由于降低了安全库存的保障额度,所以对准时采购的采购规划更为严格,采购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采购业务和制造过程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采购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对供应链准时化进程最大的阻碍。

1 基础BOM的建立

BOM文件的作用是进行采购业务、成本计算、制造工艺和库存管理,BOM文件的准确性决定了准时化采购可否顺利实施,因此,BOM文件是对采购准时化的有力支持。BOM文件可以按功能分成计划BOM、制造BOM、采购BOM和成本BOM等。无论是哪种BOM文件都应包含三个主要数据项:标志代码、需求量和层次码。其中,需求量是指单位母项所需该子项的数量,层次码是指该项目在结构表中相对于最终项目的位置,上一层的组、部件具有可追溯性,可追溯到下一层BOM文件中。作为采购直接的依据,采购BOM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样机采购为例:采购用BOM文件建立在基础BOM文件之上,但却与基础BOM文件有显著差别。该公司获得基础BOM文件的方法是通过Mentor等电路板设计工具,将元器件输入相应属性,上传到公司文档管理系统中后,通过专用软件自动生成与Microsoft Office Excel兼容格式的元器件表单,这是基本电子元器件清单;用Proe等辅助设计工具可以得到机加工的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图样,通过TXT文本处理将匹配代码加入到BOM清单。如上方法得到的物料清单是按照生产装配工艺的组、部件关系互相联结,比如,要么是属于同一块电路板的电子元器件,要么是某个结构组、部件的成员,所以直接得到的就是层状结构的材料清单,将这些材料清单录入公司数据库中,经过公司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文档更新和,最终得到生产用的基础BOM文件。对于某产品线多系列多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基础BOM文件中以文件编码序列组合和版本更新加以分类区别。

归纳起来,该公司在做基础BOM文件时的构造方法是:

(1)在BOM文件中,每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只有一个唯一对应的编码;

(2)对同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不管在哪一个不同的BOM文件中出现,都应具有相同的编码;

(3)先制定单层BOM文件,再由单层BOM文件按模块汇总形成多层BOM文件,必须根据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来制定BOM文件的层次结构;

(4)BOM文件中零件、组件、部件的层次关系应按照实际装配工艺过程形成层次关系,按装配顺序将全部子件录入母件的BOM文件中;

(5)无论是单层BOM文件还是多层BOM文件,要通过统一的格式化处理才形成最终可使用的BOM文件。

2 样机BOM分析

在样机生产活动中,备料部门如果按照基础BOM文件进行批量采购,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采购活动是按照树状结构和生产批次展开的,同一类型的原材料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向同一个供应商进行采购,比如,同一型号的芯片在主要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采购,也许在配套产品装配过程中还需要采购,有时在测试活动中也需要采购。另外,从时间安排上来说,特定芯片,电路板、人工装配件这些非标结构件由于需要供应商专门安排生产,就需要给供应商充足的备货时间,如果按生产进度安排采购,就会造成这些非标结构件的供应滞后,甚至造成生产停滞。所以要实行准时化供应,保证样机活动按计划进行就必须对基础BOM文件重新编制,得到利于准时采购的BOM文件格式。目前样机采购BOM文件的编制基于两个方面:

(1)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对于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供应商的供应类别进行划分,比如,将预生产所需电子原材料,按大类分为芯片、通用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线圈(包括变压器、电感等)、接插件和端子、电源模块等类,再分别对相关供应商进行采购。通过合并同类项,就直接将过去同一属性的原材料若干次采购的过程合成为唯一的一次采购过程了,显然减少了采购次数,提高备料效率。

(2)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对于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时间关系展开的,根据该原料按照生产计划应该到达的时间,再根据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结合BOM文件,推算出各类材料中最迟采购时间。比如:按照生产计划,某种型号的宽带接入产品应在5月1日前完工,减去3天左右的上线装配时间,所有部件应该在4月27日前备齐,结合BOM甄别出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将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再减去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就能得到所有零件的最迟采购时间——也就是下单时间。结合前面所介绍的按类别进行采购,即将产品中同一属性的原材料合并同类项后,提取其最近的一个采购时间作为共同的采购时间,举例来讲,如果多批次,衍生产品中都有用到某种规格型号的芯片,那么合并该芯片的数量,按该部件的采购时间(最短采购时间)来做统一的购买,购买的材料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单来做分批次供应,即按照样机计划分批供应,这样做同时还避免了产生中间库存,这是样机采购活动的一个特点。

将所有材料明细按照最迟采购时间进行分单处理,最后就能得到按时间序列划分的利于准时采购的材料清单。做好的采购材料清单存储在数据库中,随时可以修改数据,随时可以调出用于采购作业。这种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材料清单利于真正实现平准化作业,比如,同一个时段内可进行多个不同产品的采购作业。

3 样机BOM的资金计算

由于采用了分类采购控制,一个生产项目总的支出成本需要按采购类别分成若干个资金流量,也就是说需要产生若干份采购合同。对于支出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根据产品的组成结构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来对采购资金量进行统计。该方法由于灵活简便,可以成为推动样机采购准时化的有力工具。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样机处理部门除了制造整套设备之外,也承接部件或者功能模块产品的加工业务,无论是常规生产还是计划外的变更,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均可以快速计算出物料数量和资金用量。

具体的计算模型如下:

在Microsoft Excel环境中应用“分类汇总”命令处理某个产品的基本BOM文件,是将同一产品中相同属性的原材料加总,求得在一个产品中的总用量X,再将X乘以一个生产项目的总需求量Y,得到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需求量,再乘以原材料单价P,汇总后就求得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资金量。

公式:总资金量=Sum(单个材料总用量X×总需求量Y×单价P)

4 样机BOM采购量的计算和JIT操作

备料部门可按照从主生产计划导出的有关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提前期来确定订货时间,采购量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无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即指通过以上计算后,根据提前期生成计划订单。物料需求计划所生成的计划订单,要通过能力资源平衡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下达计划订单。

(6)再次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的再次生成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对库存信息重新计算,同时覆盖原来计算的数据,生成的是全新的物料需求计划;第二种方式则只是在制定、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相应地更新物料需求计划有关部分的记录。

经过以上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物资采购量,有了物资采购量,再乘以相对价格就能得出所需的采购资金量。

5 结 论

目前国内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均具有很好的供应链资源,便于实施准时采购策略,特别是在强调以准时至上的样机生产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传统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和机构整合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该类型企业提高样机生产效率、开展准时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J].商业时代,2006(19):18.

采购结算论文第7篇

采购部门作为职校使用财政拨款的最大输出口,其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职校良性运行的必要屏障。本文以内部审计为视角,研究了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职校采购工作,以期为职校相关采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采购管理;内部审计;职校

三年来,仅从政府公开招标评审专家审查投标人财务状况真实性,由原来审查投标人的财务报告到现在审查投标人的财务审计报告可以看出,职校内部审计要点之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采购—资金支付”循环审计,加强对采购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审计。笔者以内部审计为视角,就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购管理办法进行研究,期望给职校采购同仁一些参考。

一、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

政府采购预算审批的特点要求学校提前一年准确而详尽地制定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并根据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采购计划,这对职校来说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职校采购的品种多,很多技术更新发展非常快,很难提前一年提供技术参数、金额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间较短,经常出现资金的支出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等问题。职校对资金是否合理科学地使用关注度不高,对政府采购项目科学认证、市场调研较少,存在重复申报、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批复资金严重不足或者富余等两极分化现象。

2.对实训耗材采购程度不够重视

随着世界技能大赛以及各类项目的国赛、省赛层出不穷,职校参赛热度有增无减,耗材的采购份额在职校采购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训耗材采购的方式决定了耗材的品质,实训耗材供货时间的紧凑性影响了参赛选手的实操次数,间接影响参赛成绩,实训耗材采购所节约的资金可直接降低实训参赛成本。目前职校实训耗材采购还存在着耗材选购依据不充分、价格控制措施不到位、资质审验不严格、货物配送服务不满意等问题,成为降低实训耗材采购合理性、行业竞争不透明、资源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的根源。

3.采购人员专业性不强

采购工作在职校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没有独立的采购部门或者采购部门成立较晚,采购管理人员往往都是兼职或临时调用,对人员专业素质考虑甚少,拥有专业采购技术和能力、熟悉法律法规、了解职校管理模式而且熟悉市场各种产品性能和价格等的现代采购人才非常紧缺,与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职校采购管理办法及监督工作的对策

1.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

以广东省为例,2014~2016年,财政部、粤财厅等频繁下发了各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职校采购应切合政策导向,及时修订本单位的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明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采购方式适用的范围。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职校采购应以公开招标、网上竞价、电商直购等采购方式为主导;规范使用邀请招标方式、询价采购;对于需求时间急、采购预算达到公开招标采购限额标准的要灵活处理,尝试使用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严格把关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需求,组织专家论证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2.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

2016年,教学设备采购预算金额达到50万以上需选用政府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设备的技术参数成为关注的焦点,技术参数是投标人所投产品的参考依据,指向性的技术参数具有排他性,招标过程中容易受到投标人的质疑投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流标。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组织专业审核小组严格审核设备技术参数,以使用部门实际使用需求为落脚点,以确保采购不超预算为前提,以公允性为目标,着重审查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招标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无歧视性内容,招标评分标准的合理性,设备购买后的质保和维修情况等。通过严格的审核,使招标到的设备在购买价格、技术特点、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保障。

3.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

依法依规合理采购,保证管理与服务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强化纪检监察审计贯彻采购流程、资金支付始终,从招标文件编写论证、采购结果公允性、合同条款的完整、公正性到资金支付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整个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如下图所示。招标文件论证审核内部审计事前审计公开招标中标结果确认招标公示结果公示事中审计签订合同备案验收资金支付校内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后审计图要审计是否按照事前确定的标准进行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防止投标人提供虚假资料。监督开评、评标、定标的程序合法性,从专家人数合理性、专业对口性,过程是否全程记录,是否有专家发表具有导向性的言论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功效,降低腐败滋生点。近年来,职校内部审计及上级监管部门对实训耗材采购风险防控意识增强,实训耗材的监管将成为采购领域惩防体系的重点之一。

4.提高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

职校采购管理工作要重视舆情导向,通过政府采购网站、学校网站做好采购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采购过程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5.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

建立职校供应商诚信体系,明确管理、准入、奖惩、淘汰等制度。严把供应商准入制度关,审查经营资质、年度审计报告、工作业绩、有无行贿记录证明等资料。与合格供应商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管理过程中以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强化供应商诚信监控,提高供应商的廉洁、守法、自律意识,对刻意隐瞒不良记录、肆意妄为、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供应商,一经发现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允许参加学校项目采购投标工作。

6.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职校应注重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采购管理人员的专业采购技术和沟通协调能力。采购管理人员的能力影响着采购质量与效率、风险防控等诸多方面。可多走访同类院校,探讨采购管理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组织采购人员参与采购管理系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增强谈判、沟通等能力,掌握新型采购方式。

三、小结

强化职校采购管理制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切实做好职校采购工作。从内部审计视角下职校采购管理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增强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作者:王增娣 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恩科,李帅帅,王凤等.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

[2]邢昊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6(12).

[3]沈慎涵.新形势下的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5(14).

[4]陆美莲.职校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