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综合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6 16:27:16
综合教育论文

综合教育论文第1篇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搜集整理资料、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逐步形成一边理论探讨,一边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1.课程导入时的讨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从“破冰”开始,“破冰课”指的就是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即第一堂课。所谓破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二是消除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陌生感,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冰课”的效果怎么样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以及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破冰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该课程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本人通过几轮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较为有效的“破冰课”模式,根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课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形成了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这些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专业本班级的各种情况,即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地理学地域性学科特点,讲授绪论时,采用以生源地为单位的小组讨论的方式,如讨论自己家乡的农业、工业、、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风民俗、旅游开况后派代表发言,轻松实现预期目标: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生活引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同乡之间聊家乡、在全班讨论,轻松交代人文地理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文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主要有: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运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讨论,运用聚落地理学知识,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谈家乡的民俗民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分析家乡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名及其由来,从而掌握地名景观这一内容;上网搜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既能避免教师传授知识陈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通过鼓励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在讨论步骤上,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有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刺激同学们讨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教学又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利用ppt讲解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上讲台讲解民俗;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位差异等方面,查阅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并解释呼和浩特市城市向东南发展的合理性;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分析客源市场的特点,总结旅游业对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传播方式,分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查内蒙古地区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等实践教学的形式有演讲、讲课、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还要求有ppt、文档,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展示,引导学生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思考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缺少适当时间、适当内容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学应用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三年制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而言,人文地理学教学中专业的外业实习不可能像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一样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实践,但是在当下,光凭传统的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吸引学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感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实现野外实践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宗教景观、不同区域民居的比较、旅游景观等教学内容时就得利用影音和图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探索和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综合教育论文第2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完全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发展走向了多元、融合、生态的发展趋向。尤其是21世纪初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并且要求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体现整合性,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关注艺术与幼儿生活及经验的关联性。

(一)学前综合艺术教育的整合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逐渐重视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的经验,提倡学前艺术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注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关注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成性,有利于儿幼儿整体性的和谐发展。学前综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艺术领域内各艺术门类的的综合,也可以实现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间的综合,也可以是不同领域的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整合在一起的超领域综合。《纲要》(2001)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2001)的提出,明显地体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综合倾向,更多地着眼于儿童的发展安排教育内容。

(二)学前艺术教育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关注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个性化表现,旨在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经验。例如,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建构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艺术教育的生活化、经验化,教师努力发挥儿童的课程主体地位,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以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前艺术教育内容突出关注艺术与生活及经验的关联性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艺术。学前艺术教育只有与日常生活连接,才能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不断提高艺术能力和丰富内在情感,而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幼儿才能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所以,学前艺术教育将幼儿的生活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并且积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事件进行认真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其声音和图像的节奏、韵律、秩序、结构,不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和形式的奥秘,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和创造力。《纲要》中规定,要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使艺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还应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园外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教育内容,设计情趣化、生活化的艺术主题活动形式。

二、当前学前艺术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学前艺术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学前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存在着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实践相对滞后,学前艺术教育地域差距比较明显等问题。

(一)学前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尽管幼儿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艺术教育应该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艺术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如迎合家长要求,或者幼儿园自身的利益等。家长和社会大众在评价儿童艺术教育质量时往往只关注幼儿的学习结果,如儿童画得怎样、唱得怎样、跳得怎样等显而易见的“效果”,而不关注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学习过程。简言之,家长衡量的标准在于幼儿的艺术技能技巧水平。因此,有的教师为了让幼儿能有“好”的表现,仍过于注重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

(二)学前艺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实践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很多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开始遵循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特点与规律,重视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鼓励幼儿的自由表现与创造。然而,由于理念到实践转换的过程较为缓慢,加之传统观念与先进理念的矛盾复杂,教育体制、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不少幼儿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时与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比如,幼儿教师知道儿童是艺术学习的主体,应给予儿童自由表现和创造的空间,可还会在实践中经常代替儿童思考和行动,过于强调幼儿艺术学习的结果。

综合教育论文第3篇

活泼好动是学前儿童个性上的一大特点,他们讨厌一成不变。为孩子们营造自然的学习环境,有声有色的授课氛围,这种“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观察到孩子们的喜好,还可以间接激发出孩子们的热情。采用观察、创造性地提问等一些办法,使得孩子们按照内心真实想法说出他们喜欢的事物,随之再进入主题,用版画艺术语言加工完善之,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比如教授综合版画“划划印印”这节课时,可以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喜好,拿绘画笔于吹塑纸上随性地描出许许多多样式不一的线条,然后挑取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传阅,并予以积极的赞扬,这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升[2]。然后老师再把自己之前绘制好的线条或者准备好的PPT给孩子们展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很自然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二是便于老师观察孩子们此时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活跃、游戏式的授课方式,对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

二、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授综合版画这一课时,孩子们并非是单独的一个人,孩子们应该和老师、小伙伴儿们一起学习绘画,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迪、互相促进。特别是在教授吹塑纸版画课程时,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尤为必要。依旧用“划划印印”为例,准备好版材后,描出各种形状。因为未曾做过版画,孩子们这时肯定有些不清楚,老师可以首先演示一下,然后邀请若干儿童模仿老师做一次,这样直观形象地展现制作过程,便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在学前儿童动手制作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忘记某个步骤,这时通过老师和其他孩子的提醒,就可以印制成功。再如讲授“我爱劳动”这一课,可以采取分组相互学习的方式。每个团队设一位小组长,他要把主题、剪、拼贴、印制等,根据队员的特长进行分工,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制作版画。还可以采取一些激励的方式,比如各队之间比赛哪个队做得快、做得好,以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们的制作热情。

三、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

综合教育论文第4篇

1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形成原因

运动员群体文化素质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其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1)体育工作大队从中小学招收运动员,导致文化教育直接中断;(2)体育学校根据运动队的需要随时输送运动员的方式,导致不能完成完整的文化教育;(3)体育局长的工作思路。无论是体工大队不问教育的现状,或者是体校校长的培养方式,起决定影响的是体育局的工作思路。而体育局的和教育局的思路不同在于,一个只问体育奖牌,一个只问升学率。现在教育因为只求升学率而饱受诟病,而体育事业则面临只求金牌的质疑。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综合素质,只求单项进步;(4)更深层次的原因。体育不是政治,但是体育在某种程度也扮演了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以及藉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奠定国际地位等,这也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时不可忽视的考量。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从体育弱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此种转变则非举国体制不能实现。而强调竞技体育和“金牌战略”,对于运动员群体综合素质培养有一定影响。关于体育大国、大国体育以及体育强国的讨论已经很多,笔者在此不想赘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是建设大国体育还是体育强国,都不能把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做为代价。或者说,国民素质整体低下、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永远不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发展的实质其实是人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即考虑运动员自身长远利益,又考虑发展体育强国的长远目标。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提高运动员群体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正本清源,明白体育的内涵。说简单点,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建国初,在国穷民弱、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际地位低下的情况下,走举国体制之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要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痛下决心,根除积弊,回归本位,这也是历史的必须选择。改革即“扬弃”,即在现有体制机制基础上,走坚持、摒弃和改变相结合的道路。在目前情况下,大致可以考虑:(1)适应中国国情,坚持举国体制,为体育事业的调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封建历史文化深厚,并不适合自主、放任式的发展模式;(2)逐步改变体工大队直接录取运动员的做法,提高招收运动员的文化门槛。急功近利式的招收方式导致的后果就是降低运动员综合素质。而在比赛前进行文化考试的做法不但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容易滋生腐败,还不如在招收运动员之前开展文化考试,直接提高招收门槛,适当延长培养的周期;(3)最终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合并。体育和教育同为教育方式,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实现合并,避免教育只求升学率,体育只问金牌数。通过合并,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共同提高。此外,可以初步考虑体校和体工大队的合并、废除高水平运动员入学、提高单独招生考试制度门槛,等等。在许多发达国家,无论是体校教育还是运动员的培养,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如加拿大的国家体育运动学校,为确保招收到运动员综合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入学申请和文化考试。而美国体育运动的基础,重点扎根于各高等学校(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体校、省队、国家队、体育学院这么多层次的运动员选拔培养体系)。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个教育运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今年9月19日在接受南京体育学院“名誉教授”后有一段相当直白的讲话:“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应该说,体育的发展和改革已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中。从2002~2014年,国务院先后三次出台重大体育工作指导意见:200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10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问世。三部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清晰地刻划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国家战略脉络。即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促进步入体育大国;重视加强文化教育,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加大群众体育力度,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3结语

综合教育论文第5篇

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有思想情感、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质有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立场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及政治观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以及运用所学所能将个人目标或任务付诸实践的能力。法律素质是其所具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的综合体现。道德素质是其做人及行为实践过程中对其自身起规范作用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进,但实际情况不近人意,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难入人心,。在这个价值观高度多样化的时代,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和相关课程内容差异大,施教者难以有效输入新的思想政治认知。

2.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化,现行人文素质教育只达到人文知识教授层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无法遵循人文精神。

3.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原动力,普遍只想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工作,缺乏高层次追求。4.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存在道德评价失准、道德价值取向混乱问题。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们,我们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解决高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一,用皮亚杰的建构学说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建构认知结构的方式的理论来指导思政素质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将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加强和丰富原有的结构,只是这一同化过程学生会过滤和改造施教者给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结构不一致,那么他们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思政教育在同化过程中受挫,但是我们可以在顺应过程中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因为受教者的认知无法适应客体要求时,就会创造新的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需要,这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素质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学生在同化和顺应过程的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节奏、时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那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可能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建构起大学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

其二,高校若能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那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实现由现目前学生仅仅是机械接受人文知识的层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层次转变。认知驱力是奥苏贝尔三大成就动机中最重要和最稳定的一项,此外还有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动机就是对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无法深化的原因在于对实利的追求。而奥苏贝尔对认知驱力的重视本质是对认知和理解的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认知驱力,就能转变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现实意义的想法。

其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给大学生,并引导学生追求较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创新意识的原动力。文献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对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低到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我们可尽力引导大学生追求马斯洛理论的高层次需求,鼓励他们将自我实现作为自己的终身人生目标。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引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唤起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对责任感的考虑。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六个阶段,而我们要重点引荐给学生的是第六个阶段,即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确立起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的道德观,他们懂得德性的本质、以尊重人为目的而非手段为前提。执此道德观的人是推动社会道德发展的力量。具体可选用科尔伯格的“海因茨难题”这一经典道德两难问题作为课堂开放式讨论话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后,为其讲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基本法律知识以激发和普及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

综合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文化观念文教兴国

中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美国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演化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主科(如语文、数学等)的“饭后甜食”或“装饰花边”。①当时音乐教育在美国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它比核心科目低上一二英寸”。②但美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稳步提升。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理》等著作为发端,美国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直至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承袭布什2000年教育战略的几乎所有内容,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对美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中第三项所列“核心学科”之一。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美国学校教育已将艺术列为与读、写、算并列的四个基本能力。美国2000年联邦法案已规定艺术为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核心课程,而各州大学已将修读高中艺术课程定为大学入学条件之一。

据上世纪90代初的统计,中国的音乐教师至少缺50万人。正统音乐教育的缺乏,自然导致许多学生更多地接受娱乐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虽然音乐讲究多元化,但单一地接受流行音乐会造成“营养不良”。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着缺陷。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而且大部分理科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音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其二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视野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尤其缺乏音乐艺术方面的素养。

通过对中美音乐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是高校人才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文化缺陷

中国音乐教育缺失的现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取得核心学科的地位。

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来看,西方自古希腊文明以来,一开始便是从工商业生产方式所培育出来的理性思维进入其发展历程的,这种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超越自然之上的人为性;相反,中国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需要顺应天地自然,重经验而轻理论,重实践而轻创造。我们还可以用哲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文明结构上的差异,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完成了“名实关系”的颠倒,即倒名为实,将语言、逻辑、普遍法则看作比现实事物更为实在的宇宙本体;而中国古代哲学在名实关系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任何一派是将“名”看得比“实”更重要、更实在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文明结构的区别,使古希腊有了研究型的“学园”,中世纪有了超凡脱俗的“经院”,近代以来有了养精神的“大学”;而中国古代除了道观禅院之外,只有民间私塾和书院及通过八股文的考试向世俗官僚爬升的文官体制。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学以致用”,并且所谓“用”也只局限于狭隘的做官和发财,除此之外则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教育心理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局限性,从而造成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

反观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发展之路所需要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略,大学存在着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倾向,“大学为什么服务”的观念模糊。因此,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大学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培养实用人才转变到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上来。现代大学的文化观念需要新的构建方式,大学不应该只是成为人们追求好的工作或物质生活的跳板,而应当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区,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并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场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创造力低、技术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市场意识不够,而是因为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缺失,缺乏对科学追求的好奇心。虽然音乐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研究显示了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反省力及解难能力,并对他们的学业及行为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学习音乐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独特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

将音乐融入文化之中,与其他人文学科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文化应转向文化中的音乐”③,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些音乐学家提出了人类音乐文化身份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说,音乐包含了人们对其文化内涵、语境和形式的把握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集团心理、情感的内聚方式。④目前,音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比如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也受到国家艺教委的关心与支持,音乐教育正在各个层面蓬勃发展。

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给大学生加一门音乐课,而是树立一种正确的高等教育文化观念。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教育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用音乐之魂重塑我们大学教育的文化观念。

注释:

①③④《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管建华著,百度网

②《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刘沛著,原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综合教育论文第7篇

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这一情况稍显改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甚至“翻转课堂”在某些大学的英语课堂中进行着实践,但并不是主流。这里一方面是有教师个体的原因,即没有参加学习或培训,教学理论和方法没有及时掌握,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条件,如班容量大、教学设备跟不上等。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理论和方法不能跟上时代潮流

大学里基本没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教学理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的教学理论中引进、学习和借鉴,但引进的教学理论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外语学习者。我国的英语教育还属于单纯的语言学习,忽视了“学以致用”,忽视了社会和就业市场对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实践证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对于语言的学习与掌握十分重要。缺乏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理论,导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只能学到语言的皮毛,而不是具有文化载体功能的语言。

2.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大学中的英语教育课程内容呈现出与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忽视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及对学生进行就业英语方面的指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对大学英语人才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在授课内容上,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忽略了英语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而单纯将英语作为一种学科知识传授,在注重语法、词汇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大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进而影响了他们在就业市场获得成功。

3.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英语的学习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上缺乏整体布局和谋划,大学英语教材以综合英语学习和听力英语为主,而忽视了本身作为重要交际工具的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教材单一;无论教材内容多么丰富,也无法弥补教材自身缺乏规范的缺陷。课程的单一性体现在教师注重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忽视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文化的培养。这就导致大学生只能成为“考试机器”,而难以成为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

4.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大学英语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笔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不利。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表现。期末测试的内容以听力、阅读、词汇和写作为主,无法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行测试;评价方式拘泥于闭卷书面测试,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评价方式过于强调阶段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发展和进步,极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为“高分”学习,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忽视了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省,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坚持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高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007年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提高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对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应成为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对策。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保障。大学应努力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等综合培养,课程改革和建设围绕这些方面实施。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统筹安排,确保课程跟上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课程体系要科学合理,确保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是英语教育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论应尽快在教育改革中应用。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是影响英语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条件,是大学生英语知识、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进大学英语课堂,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转变授课方式

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语言的应用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枯燥、缺乏活力,因此,高效的第二课堂学习等非传统课堂学习应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助力。多媒体、网络等新型学习手段可以被运用到授课之中,这样既会使得课堂丰富多彩、活泼真实,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原声电影、原版小说等教学材料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话剧、演讲、辩论、英文歌曲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一定会为英语课堂带来活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鼓励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进行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英语教育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鼓励大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转变传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状况,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学习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学生可以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学会有效地、高效地进行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5.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变终结性评估为形成性评估,最大限度地利用评价机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促进英语教育改革的成功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形成性评估操作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着重考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将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力争建立多元化、立体式、交叉式评价体系。在形成性评估操作过程中,将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活动中的表现、知识运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和评价依据,并参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合作学习情况和英语水平提高情况等。这种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评价为主线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