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3-13 11:24:29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1篇

XXX“五一”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总结

根据市XXXX局《转发关于做好“五一”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XXXX号)的要求,为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工作,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平安、祥和的消防安全环境,XX根据职责中涉及水运行业的内容,认真执行消防工作行业抓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客运船舶消防安全工作,把消防工作作为行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现将“五一”期间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认真做好2018年“五一”期间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确保广大旅客安全便捷出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我处结合航区实际,针对重大节假日的特点,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抓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要认真检查各种安全隐患,切实进行整改,确保节日期间运输船舶、码头渡口等处于良好的运营安全状态。

二、我处组成安全检查组,对全市各水路客运企业、港口码头、渡口渡口渡船、施工场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确保港口堆场材料的防火防盗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力争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督促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对于不能及时消除但有可能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对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要求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三、对各旅游船舶和渡口渡船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否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灭火器材、是否存在消防设施失效和消防灭火器材过期、失效的现象、疏散通道、防火隔烟设施、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等,要求各游船要加强消防、救生、应急设备维护,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船舶航行过程中要加强巡查,防止游客在船舱内吸烟,杜绝火源,防止火灾,旅游客船和渡船要加强“三品”的检查,严禁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船。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2篇

部署当前和“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目标任务

会上,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张东鸣回顾总结了“十五”期间全市消防工作情况。五年来,泉州消防工作稳步发展,特别是全市火灾隐患整改和部队的全面建设,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省公安厅、省消防总队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分析了当前消防工作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具体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任务。消防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平安泉州”的战略决策,以“十一五”规划为目标,群策群力,为保持全市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做出新贡献。

副市长洪泽生与各县(市、区)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签订2006年度政府消防安全工作责任状,责任状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审批及实施、消防车辆器材装备配备、重大火灾隐患及企业“三合一”火灾隐患整治、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明确各级政府的消防职责、应尽责任、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

会上,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王平石高度肯定泉州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就泉州消防部门如何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抓好年度消防工作和“十一五”消防规划的全面落实;二是当好参谋,主动配合,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三是围绕主题,抓住重点,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等。

“大手笔”推动泉州消防“十一五”基层基础建设

当天下午,泉州市消防支队在抢险救援中心举行全市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部署动员大会。支队机关全体干部、各大、中队、特勤一、二中队、轮训队军政主官共100余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全市其余官兵在各大队视频会议室收看会议全过程。

与会人员分组就《泉州市消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支队2006年工作部署实施意见展开分析讨论。泉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实际,将“大手笔”推动消防“十一五”基层基础建设:全市完成城(镇)区总体规划的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率达100%各地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标率100%新建各类消防站20个;新增配各类消防车77辆;个人防护装备和特勤装备器材配备达标率100%,全市普通消防站都要组建抢险救援班,建立1个灭火救援应急物资储备库;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员达800人,100%乡镇配备专职防火员;城市居民消防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3篇

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展开,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济南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城市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

1经济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进人“新常态”,济南市经济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明显表现出放缓趋势。2011~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5.2:38.4:56.4,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9%,第二产业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6.5%,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1.7%。

根据相关经济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增速将维持在6.5%~7%这个区间内山东省增速预计将维持在8%左右。济南市生产总值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将在8%~9%之间。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济南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8%,结合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实际,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情况做出“年均增长8%、2020年达9300f乙元”的预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整体放缓,济南市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阶段,第三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平稳紙预计“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3:35:62。“十三五”期间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环境压力的缓解。

1.1农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60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蔬菜作物;畜禽养殖业以生猪、蛋鸡和肉鸡为主,产量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济南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全市的排放总量的63%、29%,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户数量逐渐增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养殖专业户,但济南市目前畜禽养殖现状仍是以分散式农户养殖为主,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的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量约占总量的一半,而蛋鸡和肉鸡的养殖数量不到总量的20%。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化学品投入品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成为常态,有效利用率分别不足30%、40%,也是造成农村土壤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农村人口和农村污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但全市目前19个乡镇或街道无污水处理设施,除去7个镇办拟接人城区或园区管网、2个镇办拟建污水处理站,仍有10个镇办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

“十三五”期间,针对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畜禽养殖导致污染物排放等突出问题,济南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利用率,同时提高畜禽粪便还田率和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并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土壤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保证农村土壤环境安全。

1.2工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耗能高,结构性污染严重。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济南市轻重工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8左右,新常态下轻重工业增速均表现出明显放缓,但比重情况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比重近10年来未有明显改善。济南市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源消费量髙达90%,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3%。高耗能行业的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59%、55%、74%。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分析工业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5个行业中,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企业均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比重的18%、20%和44%。

同时,济南市存在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全市11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5个工业集聚区多数分布在城市主导风向以及不易扩散的区域。尤其是东部老工业区,以2014年数据为例,东部老工业区内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9%、17%、56%,由于企业设施落后,污染物排放点多、面广、量大,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的扩大发展将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隐患。

根据济南市政府2014年底印发的《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对东部老工业区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优化升级,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对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同时,随着“十三五”期间工业的转型升级,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的淘汰和提升,工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压力有望缓解。

  1.3服务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年均增长率为12%,2014年服务业产值达到3256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7%。随着济南市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住宿餐饮业也进人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的结果,来源于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约占济南市PM2.5的16%,“十三五”期间,由于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来的餐饮油烟问题不可忽视。

2能源消费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济南市能源消费具有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结构偏重的特点,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100万t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约为2500万t标准煤,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小,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工业行业中,由于工业结构偏重,工业高耗能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前3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3名的行业以占全市工业增加值25%的份额,消费了全市85%的煤炭,排放了85%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全市生活能源消费消费量约为300万t标准煤,其中约200万t标准煤来自农村生活用煤,100万t标准煤来自城镇生活的散户燃煤和小餐饮炉灶用煤,散户燃煤数量不可忽视。

根据“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到2020年济南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将增长至4800万t。按照山东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强化能评约束,切实做好能源和煤炭消费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济南市“十三五”期间将达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偏高、燃气运行成本高等价格因素,以及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无大型季节调峰气源和储气设施、供应保障和应急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十三五”期间天然气推广压力仍然较大。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放缓,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具有直接的有利作用,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难以改变,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前景仍然面临较大压力o

3城镇化对济南市+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2014年,济南市常住人口达706.7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750万人,人口总量的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建成区内尚有3000万m2的建筑采用散煤取暖,根据估算,全市散户用煤总量约300万t,建成区内约承担100万t,由于生活源散煤的燃烧无处理措施,各项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远高于工业燃煤的排放水平,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生活源排放将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014年,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近160万辆,城区内机动车保有量约100万辆,占总量的70%左右,机动车排放的3类主要污染物CO、HC和NO,的排放量在全市污染物排放分担率分别达68%、60%和28%。“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的机动车数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增加至220万辆。同时,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加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4济南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已超出理想环境容量的42%和79%,仅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情况下每天氨氮排放量已远超过小清河市区段的容量,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来自环境容量的约束和压力将更趋紧张,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仍然是重点。结合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经济、能源、城镇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分析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到202_化賴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新增量将至少增加3、1、2、1.5和0.4万t。

5结论和建议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情况分析预测,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落后、能源结构性污染亟待解决、工业结构布局问题突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两点建议。

5.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外电入济的机会,以引入外部能源为重点,同时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工业污染防治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同时重视非常规污染物,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推动油品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车辆;在城镇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防治中,继续实施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大集中供热污染防治力度,并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污染。

5.2水环境污染防治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防治工作,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基础上,提高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等方式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收集管网,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4篇

本规划内容含*区所辖的各乡镇、街道。森林防火不适用于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20*年至2*0年。

三、*区消防事业发展的现状

(一)“十五”实绩

“十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消防事业围绕建设“平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消防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消防技术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消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区消防事业在火灾防控、队伍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消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防事业发展水平还不平衡。

我区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消防工作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社会单位对消防事业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责任制还未得到有效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服务社会的消防产业尚未充分发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全民消防宣传氛围尚未浓厚。

2.消防安全布局尚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消防工作服务范围重点在城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消防工作服务范围将从原来以城市为主要服务区域,逐步向城郊及农村拓展。城市建成区逐步扩增,但公安消防站仍然维持原状,未达到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城市规划区内消防站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和“普通消防站一般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仍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平方公里”的要求。城市建成区内消防站不足,导致消防车到达火场时间较长,易贻误战机,致使火灾蔓延时间长,得不到快速控制消灭。

3.公安消防装备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区公安消防队伍的处置能力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等特殊灾害事故日益增多、处置难度增大的背景下,公安消防部队应对复杂的化工企业灾害事故、高速公路事故、社会意外事故等难度高、规模大的灭火抢险救援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现有消防车辆装备还难以满足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的需要。

(三)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消防工作重点随之调整。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加快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全区范围共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3200余家,个体工商户1213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易燃易爆化工企业50余家,涉及危险化学品种类100余种。其中,市高新园区和以巨化集团公司为依托的众多化工企业聚集,特别是氟化工企业,数量源源不断扩张。尽管企业在发展中加大了技改投入,但近年来化学危险品爆炸、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直接损失和影响范围随之扩大,甚至对参战的灭火救援消防官兵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我区系*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众聚集场所众多,一些场所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已成为危险源。随着我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化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事故明显增加,化学危险品爆炸、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现有消防装备难以应对处置。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公安消防部队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公安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应的设施和基地。

2.人民群众对新时期的消防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消防事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的高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消防事业之间的矛盾。我区2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34亿余元人民币,财政总收入2.2148亿元人民币,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问题也格外关注,这就要求政府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问题。社会消防事业虽然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消防事业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富裕的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消防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火灾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区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关注农村,加快农村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站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提升已建专职队伍质量,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救人、以最短的时间灭火,真正构建起农村消防安全防护体系。

4.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消防事业加快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的战略部署,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这就要求积极推动全区社会化消防工作进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查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推动我区消防事业得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十一五”期间消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区消防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遵循当前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为建设“平安*”、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改善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构建公共消防由政府负责、企业消防由企业负责、区域消防由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由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安全体系和消防安全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系统或行业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统筹配置全区的消防力量,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防火安全条件。要以抢险救援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原则。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十一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的消防工作建设推进体制,积极探索消防事业社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工作建设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十一五”消防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全区基本建立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较大、重大火灾事故得到遏制,一般火灾事故明显减少,人民群众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感;基本建立健全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具体目标。

——公共消防设施进一步完善。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队员的增加、消防装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城市消防建设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公安消防配套设施,加快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保障城市和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公共消防设施“欠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消防安全布局更趋合理。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全力支持、配合加快西区消防站、市高新园区消防站、市经济开发区消防站建设步伐,使消防站建设辐射至农村,逐步形成城市、农村立体化的消防安全救援网络体系。消防站建设应按照接警后城区5分钟、郊区8分钟赶到责任区最远点原则进行建设。

——消防车辆装备进一步提升。坚持走“科技强消”战略,紧密结合“十一五”时期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需要和各乡镇、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不同的产业结构、生活环境,配置相应的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车辆装备。至2*0年,按规划要求新增的消防站按《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省消防部队消防装备配备标准》配置相应的消防车辆和装备;现有公安消防站在确保按标准配备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装备结构,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积极争取现役消防力量,积极发展地方消防力量。认真贯彻《*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加强航埠镇专职消防队建设,乡镇专职、义务消防队(灭火救援战斗队、消防安全检查队、消防知识宣传队)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行政村义务消防队建设得到全面发展,至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建立义务消防队。积极推进合同制消防队员和文职雇员队伍建设,努力缓解现役公安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

——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公安消防部队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五、“十一五”消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建设。

按照城市消防规划,加快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建设。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6-20*),城市道路每120米内设置1个市政消火栓,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消火栓的设置应与城市开发、老城区改造、新建工业园区和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政供水单位负责市政消火栓等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并着力解决消防给水管道因水量、压力不足达不到管网供水要求的问题,确保市政消火栓完好有效,满足灭火救援的供水要求。村镇应充分利用池塘、河流作为消防水源,并结合农村供水、水利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修建消防水池、消火栓、天然水源取水口等消防取水设施,树立消防水源标牌,提高村镇消防供水能力。要结合农村道路建设,畅通乡镇、村庄的消防通道。

2.加快消防站建设。

根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省财政厅、公安厅、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省公安消防部队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按照“符合标准、功能配套、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利用江南水乡水网优势,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

3.发挥市场调控作用。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推动建立火灾保险、金融调节机制,使保险承保、金融信贷与投保、借贷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互相制约,促进保险、金融和消防工作良性互动。加快火灾公众责任险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的投保。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工作。至20*年,凡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范围的公众聚集场所,专兼职消防员配备率达到100%;到2*0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专兼职消防员配备率达到100%。对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应安装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100%持证上岗。

(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按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镇消防规划的制订、修订工作,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域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新建城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同步抓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航埠镇、石梁镇消防规划在2007年12月前完成编制,其他乡的消防专项规划要在20*年12月前完成。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程度

要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十一五”期间的消防装备,区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配备,努力改善消防装备结构,提高消防装备水平。根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综合考虑我区的财政情况、交通环境及产业结构和灭火救灾、抢险救援特点,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新增9辆消防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完善消防调度指挥系统,完成消防无线通信网改造。

(四)强化消防队伍建设

1.加强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按照“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全面构筑“以公安现役消防部队为主力,以专职消防队为骨干,以义务消防队为基础”的社会消防力量新格局。要认真贯彻《*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根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要建立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训、管、用、养”机制,重点要加大航埠镇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装备和队伍建设,在20*年底达到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根据《*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转发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年年底前建成村级义务消防队达到行政村总数的20%,20*年达到40%,2009年达到80%,到2*0年每个社区、行政村建立一支以当地公安派出所为依托的治安、消防工作“两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或群众义务消防队。

2.整合社会救援力量,提升灾害事故应变能力。

为提高社会抗御灾害事故的预警能力,发挥政府应对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每年应组织不少于1次的由公安消防部队参与的联合灭火救援演习。通过演习,逐步形成和建立起社会综合救援联动机制,提高组织和指挥水平。要按照“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从难从严”的训练要求,改进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基层官兵的灭火基础理论教育以及使用操作各类消防装备的应用性训练,强化在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模拟训练。

(五)全力整治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对重大火灾危险源、重点场所和重要区域加强消防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举报、评估、挂牌督办和公示公告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制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对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对“三合一”建筑场所等易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业、场所以及火灾隐患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高压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治理,20*年前彻底消除“三合一”场所隐患。要加快消防安全型住宅建设,从源头控制,建立新的火灾防范长效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管理规定》,广泛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六)着力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探索针对不同社会人群而开展不同的宣传教育、培训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方法,建立形成“政府领导、各方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保障机制和长期有效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管理制度。

1.高度重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消防宣传教育的职责任务,积极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把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议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利用舆论阵地进行宣传,并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努力推进消防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

2.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

各中小学要开展消防知识安全教育。科技、司法行政、劳动保障等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公安消防机构和单位要有计划地开展消防工程设计、施工、中介审图机构、监理等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力争到2*0年,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率达到9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率达到100%。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4号)等法律、法规和意见精神,把“十一五”消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发展。要定期召开防火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和进度,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二)制定实施方案

要切实加强消防规划实施的计划性,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制定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对规划中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责任状,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

(三)保证经费投入

按照财政部、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办法》(财防〔20*〕300号)规定,根据市区财政体制,建立健全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逐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保障经常性业务经费和专项性业务经费有较快增长。对消防工作的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合同制消防队经费、专职消防队经费,要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同时,结合规划要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安排落实项目经费,确保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诸项任务圆满完成。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5篇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平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环境的重要保障。

为了推动“十一五”期间全县消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县消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依据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号)、《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公通字[20*]59号)、《财政部、公安部关于印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防字[20*]300号)。

浙江省:《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关于征召地方合同制消防员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87号)、《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通知>》(浙公通字〔20*〕116号)、《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场站建设标准(试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消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030号)。

*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嘉政发〔20*〕30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若干意见》(嘉政发〔20*〕4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嘉政发〔20*〕58号)。

*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若干意见》(盐政发〔20*〕27号)、《*县城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

本规划内容含*县所辖的各镇(区)。

(三)规划期限

20*年至2010年。

一、*县消防事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县消防事业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消防事业围绕建设“平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消防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消防技术装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消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消防专项规划

根据《消防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我县对本地《城市消防专项规划》作了相应的修订,明确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道路交通、给水排水、消防供电等建设要求,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武原镇在20*年底基本完成了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他建制镇也基本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防灾篇的编制。通过这些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城镇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也得到明确的规划,为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积极筹集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到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消防站点布局日趋合理,公安消防站迁建完毕并投入使用,并计划了“十一五”期间消防站点的规划编制。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消火栓建设力度。据统计,截止20*年底,县城的市政消火栓414只,消火栓应有量达到了浙江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三年规划(20*-20*)应有量的90%。在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地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加强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促进了城镇的公共消防设施向农村延伸。

3、消防技术装备设施

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加大投入,改善消防装备。“十五”期间,我县的消防车辆装备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县购置、更新了各类消防车辆及战斗员个人防护装备。2001年至20*年底,全县公安消防执勤车辆由3辆增加到4辆;消防员11项个人防护装备也基本配备到位,特勤器材装备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得到了完善。消防装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为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证。

4、消防队伍建设

根据省政府“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十五”总体规划的要求,我县消防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是公安消防部队战斗力显著增强。消防部队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立足实战,强化官兵体能、技能训练和对新技术、新装备的掌握和运用,强化官兵对辖区情况的“六熟悉”和实战演练,制定全县重特大火灾处置预案并定期实施演练,苦练精兵,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县消防部队经受了一大批“急、难、险、重”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的严峻考验,共接警出动735起,出动警力6626余人(次),车辆997多台(次),抢救群众95人,保护财产7815.5万元。二是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年以来,全县各镇按照“政府组建、公安管理、消防指导”的建队模式,所有镇建立有执勤车辆、有固定队址、有必备器材、有人员执勤、有组织训练的“五有”专职消防队8支,共有队员48名,配备消防战斗车8辆、消防手抬泵8台,乡镇建队率达到100%。乡镇专职消防队组建后,参加火灾扑救288次,参加抢险救援36次,共抢救人员6名,保护财产2900万元,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乡镇专职队“灭火救援战斗队、消防安全检查队、消防知识宣传队”的作用日益明显。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进一步健全,建立“有组织、有人员、有消防三轮摩托车、有消防泵、有固定队址”的村级义务消防队16支,逐步形成了“城市有公安消防队、乡镇有专职消防队、村组有义务消防队”的消防力量新格局,努力实现了“初起火灾不出组、小火不出村、一般火灾不出镇”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

(二)*县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进入蓄势待发、进而加速崛起的发展新时期,是加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接轨国际的发展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变化,积极有为,科学编制并实施“十一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意义重大。

1、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富民强县总体目标,以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实施工业强县、滨海开发、开放带动、科教兴县、统筹发展五大战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人文*,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强县、杭州湾北岸的滨海新城、上海南翼的度假胜地、江南水乡的和谐福地,力争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特别是实施工业产业集聚提升战略,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产业,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化工企业不断增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县消防事业的重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部队的任务已向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处置各类化工事故、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和基地。

2、日益提升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对新时期的消防事业有更高的要求

当前*消防事业的主要矛盾是在日益提升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的高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消防事业之间的矛盾。当前*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并开始向10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问题也格外重视,这就要求政府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问题。*的社会消防事业虽然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这就要求*消防事业在“十一五”期间要更加快速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富裕的人民群众的需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县消防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县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国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县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站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提升已建专职队伍质量,确保第一时间救人、第一时间灭火,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

4、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县消防事业积极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所以,积极推动全县社会化消防工作进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查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需要我县消防事业得到协调、持续的发展。

5、我县消防安全环境和消防技术装备水平需要消防事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的火灾形势十分严峻,火灾发生频率与经济损失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我县消防部队虽先后成功扑救和处置了多起重大火灾、抢险救援事故,但在这些事故的扑救处置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消防站点的布局和建设尚未达到国家标准,消防车到达火场时间较长,失去了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进行处置的优势;城市管网供水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灭火效率;特勤装备及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不足,导致了少数官兵出现轻微中毒或受伤;特种消防车辆和装备的缺乏,致使火灾蔓延时间长,得不到快速控制消灭。这充分暴露出我县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消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滞后于城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机制尚未形成;消防装备不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

“十一五”时期,应针对“十五”期间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装备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进一步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一五”期间消防事业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县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解决重大消防问题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为建设“平安*”、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全县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县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十一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积极探索消防事业社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十一五”消防规划,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基本建立以落实消防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型消防管理体制,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重大火灾事故明显减少,一般火灾得到遏制,人民群众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感;基本建立健全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具体目标

——公共消防设施进一步完善。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城镇消防建设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加快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保障城市和乡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公共消防设施“欠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消防安全布局更趋合理。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站点布局不合理、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努力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至2010年,新增大桥新区消防站1个;努力达到城市消防站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5分钟到达责任区最远点的国家建设标准。

——消防车辆装备进一步提升。坚持走“科技强消”战略,紧密结合“十一五”时期*三城一基地重点培育的“临港型工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四大产业集群区域消防保卫工作需要和各镇不同的产业结构、生活环境,配置相应的基础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辆装备。至2v010年,按规划要求新增的消防站应以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年版)配置相应的消防车辆和装备。在消防车辆装备配备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部队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一五”消防事业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建设

按照城镇消防规划,加快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建设。消火栓的设置应与老城区改造建设同步;与城镇开发、新建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政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市政消火栓等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并确保市政消火栓完好。县、两级建成区范围内消火栓未达到要求的,应该限期给予增设。通过扩建、改建或更新,着力解决消防给水管道因水量、压力不足达不到管网供水要求的问题,满足消防灭火救援的供水要求。村镇应充分利用天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并结合农村供水、水利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修建消防水池、消火栓等消防取水设施,树立消防水源标牌,提高村镇消防供水能力。要结合农村道路建设,畅通乡镇、村消防通道。

2、加快消防站建设

要按照“快补旧帐、不欠新帐、合理布点”的原则,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使消防站建设辐射至乡镇和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城乡立体化的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站建设应按照接警后城区5分钟、郊区和发达乡镇8分钟、农村15分钟(含以上)赶到责任区最远点原则进行建设。建设标准按浙江省公安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厅联合下发的《浙江省消防部队消防站建设标准》、省政府令第192号《浙江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执行。

3、发挥市场调控作用

各级政府要推动建立消防保险、金融调节机制,使保险承保、金融信贷与投保、借贷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互相制约,促进保险、金融和消防良性互动。加快火灾公众责任险的落实工作,尤其是在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的投保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单位消防安保人员的配备工作,至20*年,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保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到2010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保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对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应安装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

(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按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市和城镇消防规划的制订、修订工作,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县域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镇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新建城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同步抓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程度

要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十一五”期间的消防装备,要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配备。县本级要加大投入,加强消防装备配置力度,努力改善消防装备结构,提高消防装备水平,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浙江省消防部队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标准》,“十一五”期间要按规定配齐配全。要针对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以救人为主的举高消防车等车辆。要进一步完善消防调度指挥系统,完成消防无线通信网改造。

(四)强化消防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按照“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全面构筑“以公安现役消防部队为主力,以专职消防队为骨干,以义务消防队为基础”的社会消防力量新格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浙江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要建立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训、管、用、养”机制;要大力开展乡镇专职消防队达标活动,要实现“20*年30%,20*年60%,2009年80%,2010年100%专职消防队建设达到《*市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要求”的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公安局关于征招地方合同制消防员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全县20*年全面完成21名合同制消防队员征招工作。今后新建消防站应根据站级等级实现营房、队员招聘、装备等方面的建设同步规划。根据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消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等七部门转发中央综治办等七部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全县村级义务消防队要按照“五有”标准建立队伍,到20*年底,全县行政村村级义务消防队要达到50%,到2010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完成村级义务消防队组建工作,并积极推广“多员合一”模式,力争在2010年底前每村设立一名专(兼)职消防管理员,具体抓好日常消防工作。。

2、加强演练,整合社会救援力量

为提高社会抗御灾害事故的预警能力,发挥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对事故的处置能力,各级防火委应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的由消防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灭火演习。通过演习,逐步形成和建立起包括公安、安监、人防、地震、环保、卫生、消防等部门在内的社会综合救援联动机制,提高组织和指挥水平。要按照“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从难从严”的训练要求,改进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基层官兵的灭火基础理论教育以及使用操作各类消防装备的应用性训练,强化在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模拟训练。

(五)大力整治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

要对重大火灾危险源、重点场所和区域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隐患举报、评估、挂牌督办和公示公告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制度,落实整改责任。对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上级政府负责督办。对“三合一”场所等易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业、场所以及火灾隐患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高压整改措施,大力开展治理,20*年前彻底消除“三合一”场所隐患。同时,要加快消防安全型住宅建设,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建立新的火灾防范长效机制。

(六)着力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探索针对不同社会人群而开展不同的宣传教育培训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方法,建立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保障机制和长期有效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

1、要高度重视消防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消防宣传教育的职责任务,积极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把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议程,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宣传橱窗和专栏进行宣传,并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大力推进消防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的“六进”活动。

2、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各中小学要开展消防知识安全教育。科技、司法行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单位要有计划地开展消防工程设计、施工、中介审图机构、监理等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力争到2010年,消防管理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率达到9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率达到10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十一五”消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定期召开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和进度,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制定实施方案

切实加强消防规划实施的计划性,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首先在武原镇贯彻落实消防规划年度实施工作要求,并逐步向各建制镇和开发区推广。对规划中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与有关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

(三)保证经费投入

按照财政部、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办法》(财防〔20*〕300号)规定,完善消防事业经费保障机制,明确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全面落实县、镇二级消防业务经费财政单列。要逐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保障经常性业务经费和专项性业务经费有较快增长。对消防工作的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合同制消防队经费、专职消防队经费,要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对因投入不足而造成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欠帐较多的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督促,尽快还清历史欠账。结合规划要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安排落实项目经费,确保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6篇

根据安排,现将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职责

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省旅游“两会”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工作标准,组织带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面做好期间的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工作,全力确保全省旅游“两会”期间XX消防安全形势绝对稳定。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全省旅游“两会”期间,全市消防指战员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以“五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实现此次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的“五零目标”,确保了全市在活动期间的绝对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付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一)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零懈怠”

支队高度重视,认真研判,成立由双主官任组长的全省旅游“两会”消防安保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消防安保方案,下设火灾防控、应急救援、纪委督导三个工作组,统筹开展安保工作。支队提请党委政府领导带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XX市委书记XX,市委副书记、市长XX,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X、副市长XX等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全省旅游“两会”消防安全检查。强化指挥调度,支队曾宪国支队长、崔师全政委深入安保一线开展指挥调度和专项督导工作,要求支队指挥中心、会场前沿指挥部、前置车组保持紧密联系,全时段、全方位无缝衔接,实名制建立执勤指挥调度专网,所有执勤力量全部落图标注定位,实现作战信息要素“一张图”指挥。支队8个专项工作督查组深入各区县开展旅游“两会”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全部整改清零。

(二)政工鼓动到位,安保热情“零减弱”

支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的服务保障作用,通过组织召开誓师大会、重温入队誓词、党员承诺践诺、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举办“对标先进.深学党史”微分享等活动,引导激励广大指战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安保中去。同时,落实分级谈心谈话制度,支队党委成员深入基层与指战员开展谈心,答疑解惑,缓解指战员的战备压力。

(三)重点防控到位,火灾隐患“零容忍”

支队全面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社会面火灾防控力度,成立消防安全检查组,采取“专家+骨干+学员+消防员+文员”五联模式,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小经营性场所、重大火灾隐患单位、XX文化旅游街区主会场及古城老街住户等七大类开展各类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和住户采取死看死守等措施和方法,实现了火灾隐患“零容忍”的目标。邀请2名防火专家坐阵指导安保工作,调派X名防火骨干,前置重点涉会酒店和主会场开展驻勤安保,严格落实X小时不间断巡查巡防措施,坚决确保主会场和涉会酒店消防安全。期间,出动检查人员X人次,检查单位X家次,发现火灾隐患X条,督促整改X条,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X家,临时查封X家,责令停业整顿X家。

(四)消防宣传到位,教育培训“零间断”

支队成立消防知识宣讲团深入学校、企业、涉会酒店、X旅游街区商铺开展消防宣传知识培训X期,制作X余份消防宣传折页放置与会嘉宾入驻酒店及前台,发动消防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上门入户挨家挨户帮助清理家中火灾隐患,创造旅游“两会”良好消防安全环境。同时,借助微信、户外大屏、公益宣传栏、X小消APP等平台,推送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预警提示,时刻提醒群众注意日常防火,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氛围,打造消防宣传最强音。

(五)前置备勤到位,应急处置“零延迟”

支队紧贴社会面“点多、线长、面广”的防控实际,按照“可控可管、内部严防严控、主会场严防死守”的要求,科学调配前置执勤力量,设置1个市级消防总指挥部、1个前沿作战指挥部,搭建1个古城专职队执勤点、2个主会场快反分队执勤点、3个应急救援增援点、7个古城摩托车流动执勤点和3个水上应急救援执勤点的三层应急救援前置网络,最大限度将力量、车辆、装备摆到街面、压到一线,形成“前后呼应、一体联动”格局,开展演练活动复盘3次、全要素模拟演练3次,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和处置速度。支队将执勤公安民警、古城专职消防队、企业微型消防站、社区基层网格员与前置执勤车组捆绑作战,强化活动期间消防安全巡逻巡查。

三、今后工作打算

此次全省旅游“两会”期间,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付给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的既定工作目标,确保了全市活动期间的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回顾此次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下一阶段,我支队将始终坚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影响我市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的薄弱环节,聚焦消防救援队伍主责主业,继续加强社会面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训词精神,全力维护XX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市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五一期间消防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火灾形势统计分析防控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气和用油量大幅度增加,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笔者通过对近五年来我市火灾形势的深入分析,查找火灾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探讨减少和预防火灾的主要对策。

1 我市近五年火灾总体情况

近五年(2006年~2010年,下同) ,我市火灾形势基本保持了相对平稳,没有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平均每年火灾5500起左右、亡44人、伤26人,直接财产损失4700万元左右,呈现出“总体平稳、逐年上升”的趋势。

1.1 我市近五年火灾基本情况

五年来,全市共发生火灾27795起,死218 人,伤132人,直接财产损失23729.7 万余元(注: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下同),平均每天发生火灾15.2 起,平均每128起火灾死亡1人,平均每起火灾损失8537.4元。近五年火灾四项指标除伤人略有下降,亡人保持平稳,火灾起数和财产损失均有所上升

1.2火灾四项指标中伤亡人员情况

五年来,火灾四项指标中的亡人指标较为平稳。2006年,全市在火灾中死亡的人数为44人,2007年46人,2008年42人,2009年43人,2010年43人(均含放火造成的亡人数)。伤人指标呈波浪状变化,2006年为45人,为5年来最多的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但均比2006年少;2010年比2009年有所下降,趋于平稳。

2火灾发生的主要特点

纵观近五年的火灾情况,结合我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可以得出火灾发生的主要特点:

2.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火灾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6-2010年五年间,全市火灾指标分别从2006年的火灾起数4767起,死亡44人,受伤45人,直接财产损失1765.8万元,到2010年的火灾5042起,死43人,受伤24人,直接财产损失13689.6万元,除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2.3%和46.7%外,起数和损失分别上升了5.8%和675%。

2.2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城区是火灾发生的“重灾区”

从地域分析,2006-2010年,发生火灾最多的地区为主城城区,共发生火灾15604 起,占全市火灾总数的56.1%,其次为县城城区,共发生火灾4194起,占到全市火灾总数的15.1%。全市七成以上的火灾发生在城市建成区。

2.3电气和生活用火不慎等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占较大比重

随着人们用电、用气、用油量的增加,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从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电线短路、超负荷、电器设备故障等电气原因引发火灾最多,五年来共发生电气火灾11035起,占火灾总数的39.7%;其次是人们生活用火不慎,共发生火灾7086起,占火灾总数的25.5%。两种原因造成的火灾占总队的65.2%,接近总数的七成,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减少和预防火灾的有效对策

分析近五年全市火灾情况,火灾形势基本保持了相对平稳,呈现出“总体平稳、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这个所谓的相对平稳,是在当前我市工业化初期各种矛盾还未完全凸显的情况下,依靠不间断的检查治理和死看死守取得的。在工业化进程和城市聚集力的拉动下,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化工企业日益增多。随着“煤、气、油”深加工项目和一些重化工项目的增多,消防工作滞后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存在的大量火灾隐患正在积聚、酝酿的过程当中,火灾将全面进入高发时期,时刻威胁着企业和社会的消防安全。全市火灾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思想、措施、装备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做好应对严峻形势的准备。

针对我市火灾发展趋势,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指导思想,以大力推进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强化公众聚集场所及电力、能源、煤炭、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治理,全面推动农村地区消防建设,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消防工作社会化、隐患整治长效化、单位管理标准化、监督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在火灾预防上坚持“抓两头,打中间”的策略,采取“标本兼治”的防范措施。

3.1积极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

从1998年起,重庆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将消防经费投入、装备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灾隐患整改等难点问题列入各级政府目标任务,政府牵头组织考评验收,有效地促进了消防工作的落实。为深化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推进责任制的立法工作。2004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将包括责任状的签订、目标任务的考核、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责任等内容写入法规,推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责任,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3.2抓住重点对象,加大对大型企业和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管

进一步加强同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严把项目审批和验收关,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并限期单位补办有关消防审验手续,快补旧帐,同时严把源头,不欠新帐;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城市规划部门、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核发许可证。真正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狠抓规划立项、土地审批、工程设计、消防审核、施工监督、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前移火灾预防的关口,控制“先天性”隐患的出现。

3.3加强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指导工作,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居所亡人火灾发生率

消防部门要加强对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指导工作,提高派出所的的监督执法能力。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进行入户讲解家庭火灾隐患、宣传消防知识、传授防灭火逃生自救方法等举措是预防和减少住宅火灾的一个积极的、必要的平台。只有公众消防意识提高了,全民上下配合好,全社会都参与消防工作,火灾形势才能实现真正的好转。消防宣传工作要形成在政府主导下、紧紧依靠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全方位宣传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格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部门优势,采取各种形式,全面营造消防宣传氛围,大力宣传消防知识,教育和指导群众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履行消防义务,调度全社会支持、关心、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努力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达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目的。

3.4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壮大消防保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