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2:00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1篇

一、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服务机制

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实际,2010年3月将商洛市勤工俭学办公室更名为“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各县区加强和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相继成立了“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学校也建立了后勤管理部室,落实了管理职能,配齐配强后勤管理人员,建立了市、县区、校三级联动的中小学后勤管理机制,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自上而下有部门管,有人抓,落到了实处。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后,以育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平台,把后勤管理、勤工俭学、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实验教学及装备管理等统筹安排,当作民生工程来抓,从而使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实现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小学后勤管理机构空缺、责任不明、管理粗放的局面。

二、开展“双创”工作,优化育人环境

2010年以来,商洛结合全市校点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的实际,适时启动实施了“双创”工作。市县区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以此为抓手,全面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制定规划。通过深入调查,制订了《商洛市标准化寄宿学校和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规划》,明确了创建标准、评估方案、验收细则,安排从2011年~2015年,利用五年时间将全市的708所寄宿制中小学全部建成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70%建成市级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各县区把“双创”工作与“双高双普”、“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相结合,制订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方案和激励措施。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市县区整合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改造、校安工程、生活设施改造等项目工程,筹措资金5900余万元重点加强学校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注重软件建设,突出“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抓校园建筑规划、文化景观创设、绿化美化实施,树校园精神、创文化氛围、促内涵发展,规范规章制度、加强食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双创”工作的实施,使中小学校文化环境、后勤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学校绿草如茵、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管理规范,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的学生公寓楼、教工宿办楼、师生餐厅、洗浴房、厕所等生活设施充足齐全,校容校貌和师生生活条件焕然一新,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修建了标准化的学生公寓,统一配置空调、钢架床、窗帘、被罩、不锈钢脸盆架、储物柜、整装镜、电视机和电话。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51所,市级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21所,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学校后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强化了后勤管理服务育人功能,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蛋奶工程”平稳有效,“营养计划”全面实施

从2009年秋季开始,商洛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中小学和寄宿制幼儿园率先实施“蛋奶工程”,市后勤管理中心全面组织实施。由于管理到位、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今年,省政府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之后,商洛市快速、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认真总结蛋奶工程成熟的管理经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落实职责,合理确定供餐模式。市教育局将营养计划纳入市中小学后勤管理职责范畴,研究制订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并下发相关文件,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检查,结合实际选择了学校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两种模式,运行情况良好。

二是狠抓重点,实施精细化管理。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启动后,及时召开了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下发了《商洛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办法》和《商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区、学校尽快从全面启动向规范运行上转变,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卫生、可口。

三是加大投资,强化后勤设施建设。将实施营养计划与学校“双创”工作有机结合,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投入资金9669.4万元先后新建食堂387个,改造食堂144个,添置了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设施280套。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共1315所,惠及学生18.3万名。由于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计划,全市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通过柞水县监测,相比蛋奶工程实施前,学生平均身高增长2.1cm、体重增加1.74kg,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四、后勤管理实践中的思考和启示

商洛市后勤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市、县、校三级管理体制顺畅,工作职责明确,学校后勤管理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活力。学校后勤是一个系统工程,互相交织,繁杂琐碎、千头万绪,只有建立明确的管理机构,实现市、县、校三级联动机制,才能实施有效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是搞好学校后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增强服务,提高效能,才能在不断地创新中开拓新天地、成就大作为。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 后勤管理 工作浅析

后勤管理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大后方,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在农村学校之中,由于本身的资源有限,实力有限,导致在后勤管理方面无论从管理人才储备设置上还是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来说都并不尽如人意。要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成果,就很有必要对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改善。

一、农村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后勤管理人才欠缺

农村学校的后勤管理涉及诸多方面,比如教学物资、设备的引进、存放、分配;比如学校食堂、操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和设施的维护、维修、保洁、管理;比如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体育活动、考试和大扫除等活动需要提供的后勤支持与保障、秩序维护和组织管理等。对这么多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不容易,需要有专业的管理经验、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提供支持。然而目前农村的后勤管理普遍缺乏经验型、知识性人才,导致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未免存在效率低下等情况。

2.后勤管理工作制度规范不科学

后勤管理涉及的项目众多,然而很多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制订和遵循严格的规范制度,这就造成部分学校存在管理散漫、管理无序、漏洞和不足较多的情况。后勤管理的制度规范不科学或没有严格的遵照执行,都会严重的影响后勤管理的效率,不利于学校教学资源和经费的有效利用,导致学校承担的经费压力较重,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阻滞。

3.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观念不足

农村学校主要以小学为主,规模不算很大,管理人员的意识观念和心态也较为松散,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不足,对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对后勤工作中需要采购的物资或需要保管维护的设备物资等的维护管理不足,就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后勤管理的有效性。

除了对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之外,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散漫情绪、不负责任、不服从管理、好逸恶劳等一些不良的心态,这也为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部分负面影响。

二、农村学校后勤管理的改进措施

1.管理人才的引进有直接效果

农村后勤管理工作中,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能够起到最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对农村学校各项工作的关注,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可以适当地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学校可以考虑从上级教育部门申请专业的管理人才进入,也可以考虑以招聘的形式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以专业经验和知识带动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开传统后勤管理的不足之处。

2.制订更加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很有必要

农村学校中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要求不够严格,工作方式不科学是影响各项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要考虑从重新制订更加严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将全部后勤管理工作完全纳入制度化管理之中,以制度弥补传统管理工作的不足,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管理行动,以制度保障后勤管理工作的效果。

农村学校后勤管理制度规范的重新制订,要把握农村学校本身的教学现状,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现有的教学器材、教学设备、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教学耗材的引进渠道和用量等情况进行重新整理登记。在学校预定教学规划的指导下制订相应的后勤管理辅助规划,明确在学年内或学期内需要引进的各类教学资源、素材、设备的数额和门类,做好各项教学资源、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管保存。对农村学校中需要维修、替换的物品、设备、设施等进行统计,制订经费预算,及时引进相应的物资来修缮校舍、维护设备和公共设施,有步骤、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后勤管理工作。

3.表格化、流程化后勤管理模式的建立

以往各项后勤管理以人力管理为主,事务分散管理、工作不分先后、职权规划不明确、岗位职责相矛盾,各项事务登记、核查等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进行。进行表格化、流程化管理则是为了将各项管理工作以表格的形式重新确立,让所有的后勤管理工作进入量化执行阶段。通过表格、签字、盖章等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实行谁签字、谁盖章、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规范,让问题登记、问题申请解决、问题审批同意限期解决、问题回访复查监督效果等环节以科学有效的流程进行组合,确保各项管理工作从问题诞生到问题解决都可以找到责任人负责,避免一些问题无人管理、无人问津,提高后勤管理的有效性。

4.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培养

农村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相比起其他各级学校来说,虽然工作内容很多,但总体比较简单,只要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到位,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制订后勤管理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也可以设立校园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对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负责任的表现进行监督举报,与后勤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挂钩,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避免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懒散应付。

三、总结

农村后勤管理工作对整体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当前农村后勤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的情况下,要提高后勤管理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责任感等方式,落实后勤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后勤管理符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邢守志. 加强和改进军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方法[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后勤管理;农村中学;规章制度;素质

后勤,是学校的基本保障部门,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整体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说学校如家,那后勤就如家里的妈妈,不仅要料理全校师生的教学环境,还要负责照管校内资源,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重要的保障。作为后勤管理部门,不仅要奉行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的核心宗旨,还要以学校整体的思路和计划为工作路线,旨在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与和谐的环境基础。现在就简单谈一下个人对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看法,希望以此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1.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陈旧的管理思路,无法跟随现代社会和学校发展的步伐。

2.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未能受到学校管理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导致管理人员不足和管理知识匮乏,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的消极和懈怠。

3.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不健全,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相对较差。

4.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存在服务形象差和工作行为散漫等行为。

二、提高农村中学后勤管理效率的策略

1.提高对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

后勤管理部门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不仅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提供物资的重任,还肩负着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重担。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管理和服务的培训。校方要在师生之间大力宣传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师生尊重后勤管理员工的劳动付出,并以此调动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持久性。

2.建立并完善全面的、系统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后勤管理都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在约束员工工作行为的同时,规范师生在校的日常行为,使学校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发展。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以学校的实际为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后勤管理要在规章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下,以科学、民主、实际的工作方式处理学校后勤工作中的一切事务,使后勤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度可循。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使各部门、各职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化、秩序化、规范化。建立完善、全面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做好学校育人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3.重视后勤财务管理和用途方向,管好学校的钱财和物品

后勤管理掌握着学校的资金,掌握着学校的公用经费。作为后勤财务管理人员,要贯彻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学校的财务制度。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做到账目清晰,无死账,无坏账,做到每一笔支出都有目的、有计划、有文件、有收据,做到每一笔钱都是用在实际需要上。后勤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学物品的采购,还要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在发放物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明确物品数目和类型,明确物品的出入库记录,做到勤俭节约,严格管理,使学校能够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下正常运转。

4.树立正确的后勤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

传统的农村中学后勤管理观念和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中学发展的需要,已经无法跟随时展的潮流。作为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者,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形成正确、科学的后勤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摒弃陈旧、落后的工作思想,在发展中求共存,在实际中求进步。以正确、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指导员工,调动员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实现管理工作在质上的真正转变。

5.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

农村中学的后勤管理,要注重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注重后勤管理队伍的培养。必须注重员工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行为,强化员工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强化员工正派、公道的办事行为。作为后勤管理员工,要时刻树立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发挥自身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刻苦性,保障后勤管理各方面工作的到位和实效。

总之,农村中学的后勤管理要以学校的实际为根本,以严格的规章和制度为准则,以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为手段,以员工的高素质为条件,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后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90—02

如果说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那么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应该解决的就是怎样让农村孩子上好学的问题。2005年开始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各地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实行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学的方针,各地科学地规划了切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远景目标,重新调整了学校建设格局,使教育资源得到了集中和优化,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显现的矛盾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缩小了城乡差距,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但是集中办学后随着寄宿学生的增多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云南省由于山区面积多,人口居住分散,布局调整后需要寄宿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学校目前的后勤保障和越来越多的寄宿生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农村中小学落后的后勤保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之间出现了供需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也已经成为农村寄宿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为例,学校布局调整前的2005年有85所小学222个教学点,布局调整后到2010年只保留了83所小学10个教学点。2005年的寄宿生中初中5 999人,小学4 933人。到2010年增加到初中7 390人,小学11 168人。寄宿生增加数是初中1 391人,小学6 235人。增长比例为初中23.2%,小学126.4%。然而布局调整后学校的生活用房面积只从原来2005年的初中41 029平方米增加到43 193平方米,小学50 426平方米增加到55 921平方米。增长比例为初中5.39%,小学10.9%。从以上数据看出,生活用房的增加跟不上于寄宿生的增加。

寄宿学生增加后,不但学校的校舍需求会随着增大,各种服务需求也会随着产生,需要更多的后勤服务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有寄宿生就需要有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厕所、澡堂等等。在寄宿生的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增添了新的内涵,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加快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后勤保障建设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后勤保障滞后的表现形式

1. 农村中小学校缺少安全保障建设。没有校警和必要的安全保卫设施,社会人士随意进出学校,导致学校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2.农村中小学校寄宿生生活用房不足。农村中小学校寄宿生生活状况已有媒体作过专门报道,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宿舍是很普遍的现状,有的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孩子们连平躺着的空间都不够,只能侧着身子睡觉。有的只能租(借)住在学校附近的老百姓家中。

3.农村中小学现有校舍在功能上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有些学校只从校舍建筑面积看似乎不少,但是由于房屋建设年限久,有的已经鉴定为危房,在使用功能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

4.农村中小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不健全。在西部地区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还没有建成食堂,更没有餐厅和澡堂,学生喝不上开水,烫一包方便面还要多交钱买开水。没有食堂的学校学生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是做饭,洗澡也成了奢望。中央每年拿出几佰亿资金来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生活困难寄宿生,解决了他们有学上的问题,而建设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后勤保障要解决的是让学生上好学的问题。

5.后勤管理模式不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随着高校后勤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中小学校也效仿采用了相应的后勤管理模式。把学校食堂小卖部以承包经营的形式承包出去,实质上是把学校的管理责任进行分解。承包经营者必须要从学生身上得到相应的经营回报,就必须要在学生身上赚钱。承包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不重视食品安全,更谈不上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所以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营养严重不足并非危言耸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月27日报道的《关注西部学生的小餐桌》就是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状况的缩写。

6.农村中小学后勤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教学和服务兼顾。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紧张基本都没有生活老师和专职后勤人员,也没有医务室和医务人员。很多农村孩子只有6、7岁就需要在校寄宿,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教师从各方面来关心照顾和加以指导。在没有条件配生活老师甚至没钱请炊事员的条件下,教师既要教学又要作为学生的生活老师来开展工作,这就增加了教师很多教学以外的工作,教师的教学投入会随之减少,以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医务人员,学生在校寄宿期间出现健康问题没有专业人员处理,有的还会造成意外。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后勤保障滞后的根源

在过去几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发展时期。在完成“普六”“普九”的任务中,更多注重的是普及,当时在大多数自然村都设了教学点来满足普及的需要。如今,这样的办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集中办学才是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才符合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集中办学和现实的后勤保障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供需矛盾,其矛盾的根源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5篇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工作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的惠民工程和重点工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月份在全省全面实施以来,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本刊推出“学生营养餐”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大理州12个县市均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范围,其中大理市为省级试点地区,其余11县均列为部级试点县。全州试点县(市)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认真按照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工作要求,抓紧部署前期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把“计划”列为全州2012年重点实施的10项惠民工程之一,各级政府分管领导部署“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政府在实施“计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及时成立了大理州实施“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计划”的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育的副州长担任,州财政局、教育局、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妇联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在州教育局设立了办公室,并由教育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由教育局、财政局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工作。

各县市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确定供餐方式,确保了营养改善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前顺利实施。

二、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实施方案

在州政府和领导组的统一部署下,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整体联动,根据州情和学校的实际,州县(市)均认真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从实施时间、范围、资金来源、组织领导、责任分工、供餐方式及内容、宣传教育、资金拨付与管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食堂建设与管理、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等九个方面对实施“计划”作了具体的安排和要求,为在全州农村中小学顺利实施“计划”打下了基础。

三、确定供餐方式

州教育局对符合条件的学校数和在校生人数做了认真的核实统计工作,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和《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12年春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补助资金的通知》精神,大理州378 658名学生(其中:小学266 440人,初中111 864人,特殊教育学生354人)纳入享受“计划”条件。按照“安全、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供餐内容,突出地方口味特色的要求,确定了学校营养餐的供餐方式,并对供餐形式、供餐食品、供餐食谱提出了明确要求。

进一步明确过渡时期供餐模式。对实施范围内的学生,由学校设置学生营养窗口,统一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点,具体内容以卫生部门(专家组)提供的营养套餐为主,如提供饵丝、米线、面条、包子等为主的组合套餐。所选的营养补充食物,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所在地物产和居民饮食习惯,尽量做到粗细搭配,交替食用;尽量做到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保证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元素、矿物质的摄入量。

寄宿制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个人就餐卡,由学生自由选购饭菜品种、数量,学校食堂凭充值卡或饭菜票结算。对走读的学生可以发放早点餐券,由学校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点。

四、加快食堂建设,确保如期实施

全州属试点范围内的学校共1 343所,在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截至2012年4月15日,累计投入3 028万元,对201所学校的食堂进行改造修缮及食堂设备完善补充,切实加强了各学校的食堂建设。目前纳入试点范围内的1 006所已基本具备由学校食堂向学生供餐。尚有337所(校点)学校食堂正在进行改造完善中。

为全面做好学校食堂准备工作,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对学校食堂建设管理工作大检查,切实做好食堂防蝇、防鼠、防尘工作,抓紧办理学校食堂报备等相关手续,完善并悬挂相关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添置采买各种设备,其中必须设置保温桶;做好学生就餐券或就餐卡的准备工作。

过渡时期条件较差的食堂,结合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资金,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标准化学校相关指标要求,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和没有学生寄宿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在今、明两年,大理州将中小学食堂建设与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学校食堂建设。

五、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州财政局、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通知》,将食堂规范管理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明确学校食堂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坚持“公益性”原则,按照“非盈利”要求,实行成本独立核算,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严禁产生挤出效应,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学校应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与“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的统筹衔接工作。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分户运行,独立核算。进一步明确补助资金必须全额、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做到收支平衡,并适时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系统,依托省教育厅统一制作的云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实名、实号(身份证号)制学生信息系统,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并根据学生学籍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就餐学校学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

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登记卡和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状况检测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测试数据比对,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形成学生营养健康评估报告。

六、落实人员,强化业务培训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6篇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我很荣幸成为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当村官,是我人生旅程的一个新的起点。可以说,我带着满腔的热忱与激情来到了这片热土,希望能在**的农村大地上留下我坚实的脚印,洒下我勤奋的汗水,收获那份喜悦与自豪。在近一个半月时间以来,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村官”这一角色的转变,现将近期的个人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中的收获与体会

我被分配到了***村,成为了一名助理。近一个半月以来,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了解了该村的村情。**村位于**镇**,全村总户数***户,居民***人,村引进了多家民营企业,为解决村民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税收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李**主任等领导在我工作的第一天就鼓励我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踏踏实实干,工作认真负责,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农村这个大集体。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必须要做好工作的决心。在工作中,我在以下两个方面深有体会。

1.积极转变角色,融入农村。

大家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有三个方面的转变是必须面对的。*部长希望我们要尽快完成一是由学生到农村干部的身份转变,二是由学校到农村的环境转变,三是由学习为主到工作为主的任务转变。刚到村里的时候,由于对村里的领导不熟悉,就像一名刚踏进校门的学生一样,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只好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无声地翻着报纸。这时,是**主任的一番话让我幡然醒悟:作为学生,以学习知识为重点,但是成为农村干部后,则需要更加注意的是与村委会成员以及村民关系的和谐。只有主动去和大家沟通交流,彼此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样才能得到村委会成员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今后开展工作也会比较顺利。自那天起,我就开始主动与村里的领导同事进行交流,请教他们村里的工作重点、该注意的地方,还时常与来访的村民拉拉家常。虽然在语言交流上还有一些困难,但我已经成功地转变了自己的三个角色,为最大程度地融入农村打下了基础。

2.适应农村工作,学习、提升农村工作的技巧和能力。

到村工作后,要继续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从事农村工作的本领。*部长希望我们要努力做到“四勤”一是勤动脑,二是勤动嘴,三是勤动手,四是勤动腿。刚到村里时,坐在办公桌前觉得无所事事,清闲的很。有时村民到村委会办事,书记或主任就接待然后解决;需要外出解决时,骑上车就跟着村民去了,根本不需要我做什么。事后,主任就教育我要积极主动,勤动脑,多想多看;即便他不叫我跟着,自己也要主动去看看,要勤动手、勤动腿;跟去学习,做点笔记,把注意事项记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能力,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在村民来访时,要勤动嘴,主动沟通,看是否能帮助解决。一番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农村,我们要以基层干部为师,虚心请教,做到四勤,提升能力,尽快适应农村。

二、生活情况与思想上的转变

首先,调整心态。初到**之时,我的确曾经抱怨过,甚至后悔过。但是,一想到这既是自己当初无悔的选择,又是在从事一项光荣的事业,既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更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我便把这种落差当成是锻炼自己的契机,把在农村受的所谓的物质上的一点苦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砺和人生的财富,由此,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愉快地去接受,去适应这种生活。

其次,充实自己的生活。要积极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要以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弥补心理的落差。我们在傍晚都坚持去**中学打篮球,有时做些慢跑等锻炼,并由此认识了学校里的一些老师,时而与他们进行一些交流,慢慢觉得这些健康的运动使我慢慢在消除一些烦躁的情绪。

再次,劳逸结合,制定工作学习计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我们的专业,不能在学习上产生懈怠情绪。考研是我的学习计划之一,所以在晚上,我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功课,保证学习效率。这样思想上由焦虑到愉快,由消极到积极,我又有了一次进步。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以及意见

1.计划去走访村里的一部分家中子女在外上学的家庭,希望能与他们建立联系,去帮助解决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

2.继续协助**、***主任的日常工作,跟随学习处理村里房屋拆迁,土地使用等事项的方法。

3.认真做好村务文件资料的整理、上报、记录等工作。协助主任分类汇总各项信息,认真做好各项会议记录。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2017年国家“两会”,以及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部署,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夜校”为重要阵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打赢脱贫奔小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知识支持。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激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自觉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大潮中。

三、机构设置

1.夜校校长:由支部书记任校长、第一书记为副组长。

2.夜校教师:党委成员和各村包村组长(兼)、乡镇学校校长和农技岗位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土专家等有关人员。

3.后勤保障:支部村委。

4.夜校学员: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全村村民。

四、教学形式

充分尊重贫困户和全村村民的意愿,根据农时农事活动科学安排,利用夜间或劳作之余、冬季农闲时间,采取集中授课、分社授课、开院坝会等方式,集中或分组学习,做好笔记,相互讨论,保证人人弄懂授课内容。对贫困户可按“六个一批”分组教学,分类因人施教,力争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的科学致富基础。

五、教学内容

1.方针政策:以夜校为阵地,以广播村村响、电视、宽带为平台,以简单、直接、及时、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特别是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要做到入心入脑,家喻户晓。

2.法律法规:适时聘请乡司法所法律工作者,有计划地开展法制讲解宣传,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村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农技畜牧知识:根据村民创业致富的需求,本着“想干啥就学啥,学好啥就干好啥”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培育技能,提高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致富技能,具体由驻村农技员和乡畜牧站负责技术指导和知识的培训讲解。

4.脱贫信息:组织村民收看中央2台、7台的农业致富信息,阅读相关科技书报、播放农业种养殖技术光盘,浏览网络农业脱贫经验,切实利用好村办公阵地,教会产业发展业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多渠道收集整理并及时向村民政策、市场、价格、劳动用工需求等信息,让夜校成为村民致富的“预报站”和“信息台”。

5.日常知识: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常识、森林防火常识、防汛抗旱常识、卫生保健常识、用水用电常识、环保常识、生活小常识、信息网络知识、日常安全常识等,力树文明新风,让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成为常态,把脱贫攻坚“四个好”落到实处。

6.文体娱乐:组织村民群众结合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传播活动,经常性地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村民活跃起来、高兴起来、团结起来,用实际致富行动感恩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辛勤帮扶。通过各种文体活动集聚村民、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达到邻里互相关心帮助,共同发展致富的目的。

7.民主议事:增强党务、村务、财务工作透明度及村民参与度,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对村级需要民主决策的事项,组织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和表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六、运行机制

1.农民夜校的组织管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驻村工作组为基础,培训工作要与本乡学校、卫生院、农技站、畜牧站、司法所、扶贫工作站等部门对接,并要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帮助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2.农民夜校的活动计划:内容和时间要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活动计划,课程表和教学内容做到一月一计划、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开展,让村民心中有数、提早准备、积极参与。

3.农民夜校的活动方式:坚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原则。在培训方式上,把集中办班与民主议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方式上,要把专业人员讲课与当地致富能手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凝聚人气,寓教于乐,既可以社为单位召开群众会的形式召开,也可以集中培训,把学习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相结合,至少保证每月分社培训1次以上,保证人人受教育。

4.农民夜校的过程管理: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要把“农民夜校”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每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资料(含教案、教学资料、签到册、现场照片等)规范存档。将夜校开展情况按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讲教员、教学内容、参加人员规模、取得效果、活动组织的方法经验、现场照片等。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村“两委”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抓紧实施,制作“农民夜校”挂牌,准备好村文化阵地硬件设施设备,为“农民夜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