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兰亭集序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16:46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第1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情感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2)联系时代背景,客观评价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及虚词的用法;(2)阅读文本,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客观评价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人生态度。【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二段

上一次课,我们了解到第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作者与众友人欢聚一堂,置身于崇山峻岭的怀抱,畅叙幽情。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兰亭集序》,下面大家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并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情感的语句。――信可乐也

我们一起归纳一下,作者因何而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再加之前面的描述,真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怎能不欢乐?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时,要以欢快、愉悦的情感领略快乐的美好。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第三段,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是否和上文一致?

二、研习第三段

(1)请大家找出代表作者情感变化的一句话,一个字也可以――痛。

(2)作者由乐转折到痛,是不是转折的太突然了,有没有过渡句给我们以提示?(过渡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我们一起来品味这句话,大家知道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兰亭集会,俯仰一世,说明时间过得很快。人们只有在什么时候才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时候)

(3)那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这种快乐的感觉是一直延续还是发生了变化,从哪里可以找到依据?――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也就是一时的快乐,说明快乐是短暂的,但有句话我们忘了叫做时间不等人,所以不知不觉间,老之将至)。

(4)那作者除了痛快乐之短,还为什么而痛呢?(以文中的话作答)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就是说生命无论长短,终将要走向尽头,正因为生命的短暂,所以我们常常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再美的曾经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过眼云烟,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也就顺理成章,不言而喻了。

(5)既然快乐苦短,生命易逝,作者有没有为我们列举当时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哪些?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结合自己的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两种人生态度的理解和看法(自由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评论。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这一段中,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学习,第四自然段,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不是一直沉浸在痛苦当中不能自拔,还是情感有所变化?

三、研习第四段

(1)上节课最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作者是不是一直沉浸在痛苦当中不能自拔,还是情感有所变化?有所变化,从哪里可以看出变化,和我们前面的学习一样,大家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很好“悲”。

(2)今天我们常常说悲哀、悲痛,那悲和痛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如果不是,作者悲的是什么,痛的又是什么呢(上节课讲到,作者对于快乐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真切地感到痛苦,这种痛苦都是由谁感受到的啊――作者,那痛的是谁生命短暂啊―自己,那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悲的是什么呢,我们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否?――“……悲夫”前面的内容,都是作者所悲所感,那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悲的还是自己生命的短暂吗?(作者想到了古人,也想到了后人,无论是古人还是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这段话我们用一句话就能恰当的概括其内容,即―千古同悲。因为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高官厚禄之人,还是文采斐然之人,抑或平常百姓,大家只要想到生命的本质,就不得不悲从中来,因为无论长短,最终生命的走向都是无人可知的世界尽头。在这里作者反对哪种人生态度呢?――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之妄作。

(3)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把长寿和短命看得一样。

(4)可以说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很显然是比较消极的,这是由于魏晋时代,许多士大夫接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的生命长短没有什么区别。用今天的观点看,其实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否定,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当然不以生命长短为标准,但是生命的长短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还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生命越长,他对社会的贡献量可能会更多更大。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生命如此短暂,不能由人力控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是随波逐流还是精彩绽放呢?如果大家暂时还没想好,老师可以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像我国古代,很多大诗人,都对生命的短暂有自己的看法,也会悲伤哀痛,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既然生命如此短暂,曹操是不是就自暴自弃呢,没有。相反,他还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在英雄辈出的乱世之中,依然成就一番伟业,被人称为一代枭雄。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走进了《兰亭集序》,对于生命的体悟和感受可能获得的更多,即便时代不同,对于今天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纵然我们不能延长我们的生命,但没人可以阻止我们活得洒脱,活得精彩。

【拓展】回去后,同学们可以自行阅读《滕王阁序》,看一看两篇文章的异同。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乐―痛

良辰美景 修短随化

赏心乐事 终其于尽

痛―悲

兰亭集序教案第2篇

2、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4、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5、[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兰亭集序教案第3篇

1.放声诵读课文,复习、落实、积累文中常见实词“次、期、喻、修”等意义和用法;教师引领,拓展文言实词“修”,提升学生的文言实词积累、迁移能力。

2.复习汇总“以、因、为、之”的意义和用法。拓展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通过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复习文本中词类活用现象,引领学生总结词类活用辨析方法;拓展课外语段,检验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师引导。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要想事情改变,首先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改变,才能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希望大家能够带着“战胜自己”的信念努力前行!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兰亭集序》。

过渡语:课本文言文复习的目的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要重视文言文知识的复习。

一、重点实词检查,解释划线字词

1.茂林修竹。

2.修禊事也。

3.列坐其次。

4.是日也,天朗气清。

5.悟言一室之内。

二、知识迁移拓展之实词积累

课内积累:

修――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课外拓展:

1.乃重修岳阳楼。,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不修边幅,修身养性,明修栈道,偃武修文。

小结:

实词积累要注意:①课本知识积累。②通过成语积累实词词义。③通过做题积累提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

三、知识迁移拓展之虚词积累

学法:对于文言虚词积累应善于归纳汇总,联系以往所学所遇语句,准确判别,形成虚词知识体系。

旧知回眸:解释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其无礼于晋。

2.以次进。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4.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5.夫晋,何厌之有?

回归课本:

重温经典文本,查找使用“以、所以、因、为、之”的句子,辨析其用法。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亦足以畅叙幽情。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重点积累:之。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

2.足以极视听之娱。

3.夫人之相与。

4.不知老之将至。

5.及其所之既倦。

补充: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2.夫晋,何厌之有?

课外拓展:活学活用。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过渡语:复习文言文,除了掌握实词,积累虚词,还要学会判断词义。现在复习词类活用,共同探讨判断词义的技巧与方法。

四、知识迁移拓展之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旧知回眸: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范增说目项王。

小结:结构判断法和语法判断法,是在文言文阅读中很实用的方法,既有助于落实词义,又能帮助理解文意。

小试身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祷请:向神灵祈求。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五、知识迁移拓展之强化训练

魏文侯期猎

兰亭集序教案第4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艺术作品;兰亭序;创作;怏然;快然;直谏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Feasibility of Chu Suiliang's Adapting "Yang Ran"

ZHENG Fu-zhong

《兰亭集序》最早见录于《晋书•王羲之传》,

其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句为后之官修史书所沿用。

独“快然自足”之语,于历代摹刻本中,多为“怏然自足”。孰是孰非,为何唐宋季鲜有论及者(可能当时这是个常识)?

2007年,清华大学吴迪等对《四库全书》进行了全文检索,检索到原文或引用原文的情况共25次,均为“快然自足”。吴文称:“但除此之外的各时期摹本体系中,书法家们一直坚持着‘怏’字。官修史书必是‘快然自足’。”

案,兰亭八柱第二本,传为褚遂良临本中,

作“快然自足”。明王铎及傅山临褚《兰亭序》均作“快然自足”,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亦作“快然自足”。

褚遂良临摹《兰亭序》明王世贞藏本、陈鉴藏本与清梁章钜藏本均作“怏然”。

然《晋书》为唐太宗诏令撰修,始于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历时两年之余,共纂130卷。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等为监修。由于唐太宗推崇王书,试图通过官修史书制造舆论,故亲撰《王羲之传》,

照常理不会出现如此谬误。又,关于唐太宗获取《兰亭》的过程,启功列三种说法,

足见唐太宗得《兰亭》之不易,后命冯承素等人勾摹数本,以赐太子、诸王,可见其十分珍视《兰亭》,当时必定轰动朝野,则诸臣亦不敢出错。

吴文列出了传世《兰亭》诸本中“怏”字图片(图1),并试图从读音上寻找答案,以“怏”、“快”形虽似而音异,“能够混淆的几率很小很小”而不了了之。案,传世《兰亭》多为摹本,即便是临本,亦与后世说唱文学不同,且《兰亭》以文本相传,与音无碍,不必深究。又《兰亭》区区数百字,不比抄写千言经文,何至疏忽?图1

“快”、“怏”究竟哪个源自真本,为何又分流至今呢?我们先来看二字意义有何不同。

《说文》:

快:喜也,从心声。

怏:不服怼也,从心央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

快:喜也,引申为疾速,俗字作。心声。

怏:不服怼也。按当作不服也,怼也。怏,盖倔强之意。集韵于阳韵曰:怏然自大之意。考王逸少兰亭序曰:怏然自足。自来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学者知之。周亚夫传曰:此鞅鞅(案,“鞅”通“怏”)非少主臣。

案,段氏释“怏然”为自大之意,且言《兰亭》应以“怏然”为是。《现代汉语词典》“怏”字条下载“怏然”:①形容不高兴的样子:怏然不悦;②形容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未载“快然”词条。

《汉语大词典》释“快然”为喜悦貌,并举“快然自足”条。然未收“怏然”条,于“怏”字下引《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怏怏不悦。”

(案,所举《战国策》一例印证了“怏然”在先秦有“不悦”之意。)《新华汉语词典》载:怏然:①心里很不高兴的样子。②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

《新华大字典》载:怏然:①不高兴;不满意:怏怏不悦。②自高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

《汉语大字典》载有“怏”字平声条,注引《集韵•阳韵》条曰:怏然,自大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怏然”条下注“怏”为去声:①不高兴的样子,如怏然不悦;②自大的样子,如怏然自足。

《辞源》释“怏然”:不服气,不乐意。

案,“怏然”有两层意思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读平声或去声或可再论,并无大碍。我们要重点关注“怏然”的两曾意思:①自大;②不高兴。

此二解争议最大,而后者似乎于理不通;若作“自大”之论,“怏然自足”当亦可通,然置于《兰亭序》文中,则另当别论。张文称:“‘快然自足’(欢乐高兴,自我满足)显得更妥当,然用‘怏然自足’(自大自足)来连接上下文,也是讲的通的。还是得尊重原字‘怏然’为妥。”

吴文则认为:

“怏然”有两个含义:一,形容不高兴的样子;二,自大的样子。若是“快然自足”,表面上看起来更容易理解。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原文虽是“欣于所遇”,但接下来是“暂得于己”。“欣于所遇”如果还能“得于己”,为我所有,则可为人生得意,得意便容易忘形,即便是“暂得”,也可以获得一时的自大。但稍纵即逝的“暂得”是一种人生不幸,命运也在这种不幸中不自觉地“老之将至”,这就是“怏然”的另外一个意思。……“怏然”具有的两种释义恰恰反映的就是王羲之当时复杂的思想状态。

案,《兰亭序》的感情基调是由喜转悲,分界点便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一句。所以“欣”者,因有“所遇”,且“得于己”,“欣”字便是“然自足”的注脚。以其“欣于所遇”,所以不觉忘怀,情系之间“不知老之将至”。所谓“暂得”者,皆因“欣”而愈发觉短,非指“短暂拥有”即逝,否则又何待“所之既倦”呢?故“怏然”作“不高兴”讲时,实与“自足”抵牾,与文不合;“怏然”作“自大”讲时,虽“怏然自足”可通,然与文意不符。《老子•俭欲第四十六》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常乐,实与“然自足”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处若为“怏然”则较“快然”大煞风景。

然吴文引入了一则材料,即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获取了万余件敦煌文书,就中包括一份后来编号为伯2544的《兰亭集序》民间抄本(图2),从中可见“怏然”字样。并述《兰亭墨迹汇编》载:

图2

此唐抄本远在《晋书》刻本之前,《晋书》中“怏然”的“怏”作“快”,根据这个抄本可以看出这都是后来的传讹。

案,吴文并未提及该唐抄本的具体年代,故该抄本的底本便是个疑点。若所据为入唐宫前《兰亭》本,则以唐太宗九五之尊觅得尚颇费周折,民间怎能轻易得见?待《兰亭》入宫之后更非常人可以得见。观此抄本笔迹潦草并且一改《兰亭》本来章法,且“修禊”二字作“修契”,“所”字出现多次均与《兰亭》本来写法有出截然不同,此本或为背临,亦未可知。然终归旁证了《兰亭》在唐有“怏然”字条一说。但最近冯承素墓志的出土却明确了一个事实,即冯氏祖上官职不大,他得以入仕主要因为“临古法奉进宸闱”,奉敕摹《兰亭》时年仅十九。

初入宫廷,位卑官轻,做事专谨自不待言,所以冯承素摹本《兰亭》应该是与真本一致的。那么《兰亭》第二柱作“快然”又如何解释,究竟是谁改写了呢?吴文只言《晋书》为“千古之误”的源头,但并未细言何以官修本《晋书》会“误”,另与官修本同属者尚有传为褚遂良临本的《兰亭》第二柱。

是谁改“怏然”为“快然”的呢?笔者以为最具可行性的是褚遂良。张文以为可能是房玄龄等,也可能是褚遂良:“在传为褚遂良临本《兰亭序》中,当他将‘怏’字第四笔想临成一个短竖时,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个‘快’字,他迅速改变了方向,向右横画而折。”

案,太宗得《兰亭》如获至宝,置之枕边把玩,又命冯承素、赵模等人勾摹赐予重臣。太宗如此重视,想必褚遂良等不会对《兰亭》陌生,试看褚临本中“外”字改“因”字处、“于今”改“向之”等处,均原样临摹,何以转念之间“迅速改变方向”易为“快”字呢?值得注意的是,诸本大都遵循了《兰亭》本来的用笔特征,唯褚本(第二柱)不然:“快”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落笔第三笔收笔处即提笔外转(真本是内收),第四笔又一改诸家尖峰轻落的特点,重按作方笔后迅速提笔,第五笔又改作逆锋,且横画上仰角度较大,蓄势即收,未若他本作横式状,这一系列的动作恐非突发奇想,而是有意为之。尤其“快”字第四笔,落笔极重,笔者以为这正是褚氏强调真本《兰亭》的“怏然”字样的错误,警戒后人。“快”字第四笔乃是晋唐时流行的“节笔”,

同属者还有《兰亭序》24行起首“诞”字第二笔。这种笔法于褚遂良本人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图3)。细看褚本《兰亭》,发现用笔藏匿改动处不胜枚举,这正是褚氏用笔特征所在。然此本点画略显优柔,笔者猜测可能是后人仿本亦未可知。案,启功先生曾言褚本“字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

翁方纲《苏米齐兰亭考》卷四亦言“此则米老自临《褚兰亭》”。同时《翁考》还说:“米诗中‘昭陵’作‘昭凌’,‘怏然’作‘快然’,都分明是误字,或是米迹的重摹本。”条下启功注曰:“‘怏’字《晋书•王羲之传》作‘快’,但帖本无论墨迹或石刻,俱作‘怏’,知《晋书》是传写或版本有误的。”

(p33)案今褚本作“快”字样,或为米临,然断非米芾改之,否则《晋书》的问题就难以解释,米芾显然是认可这种改动的。《晋书》是传抄或版本问题吗?大概不会,此前已有述。

为什么说褚氏改写《兰亭序》最具可行性呢?试看《旧唐书•本传》载,太宗对魏征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以侍书,又谓:“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可见褚遂良深得唐太宗器重。魏征所以荐之者,所重不啻书耳,更以其善谏。清阮元曾言:“徵知褚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

所言甚是。褚遂良果然不负众望,“前后谏奏及陈宜书数十上,多采纳”。

如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欲封禅泰山,褚遂良谏曰:“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十年,臣愚愿加详虑。”太宗遂“寤(悟),诏罢封禅。”又,魏王李泰僭礼如嫡,群臣莫敢谏,褚遂良谏曰:“太子、诸王宜有定分。”

可见作为一个谏臣,褚遂良不仅名副其实而且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非同一般。贞观时,位极人臣,褚书因此也风靡一时,刘熙载《书概》称其为“广大教化主”,可见一斑。太宗的器重也使得他“鲠亮”不阿的个性得到了发挥。褚遂良以谠言劝谏深得李世民厚爱,成为李世民托孤大臣之一。唐太宗欲立魏王李泰为太子,褚遂良更是直谏不讳:“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

太宗废立有失,褚氏竟敢言其“大失”,军国大事有失他能冒死进言,何况《兰亭》有误!褚遂良之耿直不独于唐太宗一朝,至高宗时,公元655年武昭仪欲废后,褚氏“置笏殿阶,叩头流血”谏言,致武氏大喊:“何不扑杀此獠!”。

(P6598)则褚遂良耿直、敢言异声明矣,加之太宗喜爱,复褚氏出身侍书学士,精通小学,如此,则于《兰亭》中发现“怏然自足”之不当语,首先是可能的,其次是敢谏的。特赖太宗器重,故褚氏下笔改之当合史实。褚氏以后凡作“快然”者,恐所本皆出此处。米芾在其跋中未提及此事,大抵对此也是默认的。后来诸如王铎、傅山等对此已深信不疑,无需再论,故不曾见著。陈文言:“至于褚遂良的认识与房玄龄等人的认识孰先孰后,谁影响了谁却不得而知。”

今案褚氏不阿,落笔修正,正如谏太宗封禅,以其言之凿凿,太宗大抵亦以“快”为是,故允,不然《晋书》断不能悉改作“快然”。修书非比书札作伪,恶俗之人难能也,且官方史书有规模、流传有限,更非常人可轻易改动。同时,《晋书》中既全为“快然”,

图4也就排除了后人传写出错的可能。然崇王过甚的唐太宗还是命冯承素等原样模拓,此所以今世有“怏”、“快”之争。郭沫若先生曾言:“《晋书》所引《兰亭序》文本作‘快然自足’,‘快’字一般帖本都误成意义相反的‘怏’字。颍上本于‘怏’字旁分明有改为‘快’字的痕迹(图4)。”

案,这里显然是颠倒了是非。若果真是“改为快字”,则“怏”字理应划去,颍上本中显然没有相应的痕迹。其实《兰亭》真本作“怏然”,因褚氏以为不妥,奏请改之,后人不知,故颍上本“怏”、“快”并列。

当然,褚遂良改写《兰亭》至今不见文献有相关记载,也许太宗认为没有必要吧,已无从知晓。

参考文献:

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按: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严可均全晋文(上)北京:商务书馆,1999均作“快然自足”

吴迪、赵丽明敦煌摹本了结千古一字――兰亭集序//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826

案,一说为摹本今案其为临本,以行文潇洒不拘泥。启功先生说:“褚临本问题有各种传说,北宋时,指唐摹本为褚笔之说流行渐多,不足深辩。”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5

案,欧阳询《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1984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田蕴章先生曾睹原拓,以为《兰亭记》系欧作。真伪考定,可俟来者。

张志清、吴隆辉兰亭全编(内编)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王)340、(陈)106、(梁)89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228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2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7(快)、221(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12(怏)、502(快)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446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编新华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新华大字典编委会编新华大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956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80

辞源编委会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本版,2004年第9次印刷:1108

《辞海》释“怏”为:郁郁不乐貌(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66;《实用古汉语大字典》释“怏”为:失意,不服气的样子(实用古汉语大字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105),二者均未引“怏然”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怏然”: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今案“不高兴”与“自足”相悖。

张志攀读禊序说“怏然”中国书法,2010,(09):98

江锦世新出土唐冯承素墓志考释中国书法,2010,(09):131-132

案,此乃“节笔”,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频出。“节笔”可见(日)松本芳翠关于孙过庭书谱之节笔书苑第一卷第七号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32

刘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1655

阮元著,崔尔平校点南北书派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32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3220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6506

郭沫若驳议的商讨文物,1965,(09):33

(上接第428页)

考,推断出鼎耳、足的形制。在泥块上雕刻出鼎耳及鼎足的模型后,用石膏范出模具。考虑到修复的可逆性,选择了Quik Copper速成铜胶作为材料来制作耳、足,再用环氧树脂胶,逐个粘贴在器身上,这样日后如果有充足的依据发现此次修复有误,也可及时地进行拆卸、纠正。

图四修复后

8.着色

使用虫胶漆(虫胶片和乙醇按3:5的比例调兑,充分搅拌、浸泡),依据器物底色,掺入铬绿、群青、钛白粉、赭石、土黄、炭黑等各种矿物颜料,调成色泥,需作厚锈时,在色泥中调入适量土粉,用以着色。待漆干透后,再用小刀、玛瑙扎子、沙纸、粗布、棕刷等各种工具,进行反复加工。直到将补块颜色与器物原锈色,协调一致,做到远观一体、近观有别,符合博物馆展陈的要求即可。

三、结语

兰亭集序教案第5篇

[关键词]《兰亭集序》;拓片;书法艺术

一、的历史溯源

《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件极具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后世对“兰亭真迹”的考伪更是扑朔迷离,令众多学者与大书家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不管是其书法艺术的价值,还是其文采和内容,都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曲水流觞”延用了古代修禊的习俗,临水宴饮是其中之一。既然是临水宴饮,又索性变着花样让酒杯顺着溪流漂浮,漂至谁面前,谁就拿起来一饮而尽。这就是“曲水流觞”的来历。《兰亭序》中一觞一咏和“曲水流觞”,对后世文人的灵感又有了更深刻的触发。

《兰亭序》诸本无非两种:一为摹本,一为刻本。历史上的真实情况谁也不知,后人也只能根据已有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推测而已。但《兰亭序》对后世书家的影响显而易见。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都有临本传世姑且不论,唐书法家陆柬之的字体酷似王书。至宋代,坡以苦练兰亭为基本功。元代,赵孟\临写兰亭就有许多种。明代,董其昌更是追捧王书。可以说,我国历史上以学《兰亭序》而成名的大家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们学习书法的良好范本。同时,它所演绎的“曲水流觞”也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当时北平还有虚应故事的文人雅集,参加者临水相聚以诗歌应和。在各地有许多建筑以兰亭的“曲水流觞”作象征,用来点缀景色,烘托气氛。

二、拓片的影响及考古r值

《兰亭序》序文,共28行,324字。序中记叙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之感慨。目前“唐石宋拓”的说法为不少学者所接受。《兰亭考》中出现有多种唐拓本名称,如唐古本、唐刻板本、唐刻本、唐勒石本、唐拓赐本等。刻本系统中最为著名的是定武兰亭,据传是据欧阳询临本所刻。与神龙本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从整体上看,定武本减弱了笔划粗细的对比,神龙本中纤细灵巧之笔在定武本中被改变为圆劲厚实;神龙本中大小参差的字之安排在定武中又被摆布得更加“规矩”一些。而这些恰恰体现了欧书质朴的特点。至于从细微的点画上看,神龙本多露锋,定武多敛锋,若一钩、一撇、一横、一捺,神龙本多以尖笔挑剔出之,起笔顿按明显,定武则多以藏锋钝笔而成,顿按则含蓄其内,这与欧阳询质实的书风正好吻合。若将神龙本与定武本相比较,一潇洒,一凝重;一活泼,一庄重,趣味是不相同的。但欧阳询毕竟又是“临书”,而不是自己创作,所以,王字的清朗秀逸之气依然是其主导风貌,这样,欧阳询“掺以己法”临出的《兰亭序》便增添了一种柔中见刚的独特风味。

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所藏《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拓本是明永乐年间选辑、万历二十年初拓本成卷的,系国家二级品。全卷纵15.7米,横0.36米。内容由卷首、跋文、流觞曲水图及题识跋文四部分组成。

卷首为《兰亭序》唐欧阳询定武本、唐褚遂良本和唐摹赐本,均为公认的最好的临拓本。作为书法艺术,其笔法便转、藻丽多姿,尽露唐人书法风韵。《兰亭序》后为明永乐十五年瀚选此三贴之跋文,阐述了选此三贴的缘由及意义。此卷的第三部分为宋代李公麟绘制的《流觞曲水图》,纵5.76米,横0.36米。此图生动地再现了王羲之等人雅集场景,画幅旁有的附诗一首,有的附诗两首,画幅中的人物或低头沉思,或举头畅饮,或醉态毕露,引人入胜。画幅以阴刻阳雕的技法双色拓印而成。这在历代名拓本中极为罕见。图后是孙绰为《兰亭序》所作跋文,也以双色拓印而成。孙绰后序之后为柳公权、米芾、宋高宗等大家的题识跋文,文中各家们各抒己见,尽显对《兰亭序》的喜爱之情。卷末为本拓片的制作者明朝益宣王的跋文,大意为:王右军《兰亭序》,自从智永禅师收藏《兰亭序》后,被唐太宗所欣赏,于是《兰亭序》就成了临摹的帖子中的第一。相传虽然王羲之后来也临了好几本,然而始终以原本为最上乘,后来唐朝临摹的本子加起来不止千本,而最终唯独以定武本殉葬于昭陵,尤其令人感到奇怪。我朝周定王分藩于古都开封,喜欢舞文弄墨,用定武肥瘦三本,褚遂良本,唐模本和李龙眠大小二图刻在了乐石上(李龙眠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藏于内殿之中,世上少有人传阅把玩,然而时间久了,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了,这样难免失真。我在国事(工作)闲暇之余颇喜欢此帖,于是拿出前朝收藏的帖子及赵孟\十八跋,采用双廓填的方法。远聘吴中精巧的工匠再临摹于石上。前后共花费十年时间才完工,想不到工匠也慨叹其工程之艰啊。《兰亭序》在宋理宗朝有一百一十七本,今记录在《辍耕录》中,是可以考究的。至于它的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则桑世昌都是具备的(桑世昌:陆游甥,宋末学者,极喜王羲之《兰亭序》,庋藏数百本),虽多但亦不觉多余。但我此刻自觉不敢自称藏书远胜兰轩,世上有挨着砚池刻苦练习书法者或许应当识的真伪吧。”万历二十年壬辰春季益王_南道人题于逊学书院。

张掖大佛寺所藏此卷,一经发现,即受到业界推崇称绝,其碑刻书法遒劲古朴,画面人物精细柔美,实属罕见之兰亭拓片精品。

三、拓片的收藏与保护

《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文》拓片是用纸和墨从铸或刻的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的印刷品。拓片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如何保护、收藏拓片,下面结合拓片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拓片的传拓

拓片的传拓,就是用纸和墨从铸刻的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它的成品叫作拓本或拓片。 从传拓术可以看到,传拓所需的三个条件,即相当数量刻石的出现、纸张及墨的广泛使用,这是发明传拓技术的必备条件。历代所刻丛帖达数百种,所收名人墨迹上迄晋代王羲之,下至清代的翁(方纲)、刘(墉)、成(亲王)、铁(保),有上千人之多,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书法精品。可以说,有了碑刻,才可能产生传拓术,有了传拓术,才会出现刻帖。

伴随着拓片的产生,拓片的保护也就随之出现了。拓片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其装潢上。装潢又称装裱、装池、装治、装被、裱背、装褫、潢治,它是我国裱褙和装饰书画和碑帖的特殊技艺。碑帖经装裱后不但增加了其艺术效果,而且便于观赏和收藏。拓片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整幅的形式,一是割裱的形式。整幅的又有以折迭方式和卷轴方式存放。整幅拓片的长处在其能如实地反映碑刻的原貌,缺点是不便携带和收藏。整幅拓片对于临摹的人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于是,人们便将拓片剪割装裱成册。割裱本的长处是便于携带和收藏。

(二) 拓片的研究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资料。它们所载录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传记类的墓碑、墓志、塔铭,建筑类的祠庙,文学艺术类的题名、题字、诗词、法帖、榜书、楹联,雕刻类的画像、造像等。从中找到有裨益的材料。众所周知,由此派生的拓片或具有资料价值,或具有艺术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因其年代久远还具有文物价值。

除少数画像外,拓片中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书法上。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汉时期是汉字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阶段,不仅大篆、小篆时有所见,隶书成为这一时期字体的代表,章草、今草成了当时通行手书,而且还出现了行书、楷书的萌芽,真、草、隶、篆、行等汉字书法艺术的五大书体已备具。

《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是神来之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兰亭序流觞曲水图》集绘画珍品、书法佳作、收藏品为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千百年来,兰亭美景和宴游的雅士,早已成过眼云烟,惟有这篇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仍引人思索、让人陶醉。即便是临摹本,依然能让人感觉它周身散发出的亦真亦幻、如天假人手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4]邓福舜.东晋兰亭诗艺术经验论[J].求是学刊,2001,(3).

[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兰亭集序教案第6篇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的一位通才,他在近现代考古学兴起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思辨的眼光寻绎着传统的枝枝蔓蔓。东晋王谢家族墓志的出土使他的眼前一亮,他知道这一信息的价值与内涵。没多久,其发难之作《从王谢墓志的出土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在《文物》杂志1965年第6期刊出。这篇洋洋两万余言的论文从考古学、书体、文字、书法史乃至章法诸方面论述《兰亭序》决非出自王羲之之手,而系隋代智永的伪托。由于郭沫若本身的地位,提出问题的重大,还有其论文的条分缕析、高屋建瓴,这无疑为20世纪60年代相对沉寂的学术界注入了强有力的兴奋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各路对书法有兴趣的学者纷纷亮相,撰文立说,或赞成或反对,将对《兰亭序》以至东晋书法、中国书法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论辩中,倡辩者郭沫若及其支持者宗白华、启功、史树青等认为《兰亭序》系伪作;反对者高二适、章士钊、商承祚则研究认为《兰亭序》决非伪托。

四十年过去了,《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虽然注定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论辩,但它带给学术界的思考与启示是多极的。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郭沫若敢于否定已千古定论的“天下第一行书”?为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学术研究相对狭隘的时期,却可以将对《兰亭序》的研究推向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这次影响深远的“论辩”到底给当代书坛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一、论辩的疑古精神

也许没有一个偶像像书法史上王羲之这样稳固了。展开中国书法史绵延绚丽的画卷,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南朝羊欣《采古能来书人名》曰:“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羊欣云:‘古今莫二’。”

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曰:“王羲之书字势雄奇,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传论》曰:“所以详古察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更言:“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

其后元明清诸朝,随着赵、董的风靡一时,“书圣”王羲之更是无人撼动。及至当代,即便是一生倾心碑学风尚的沙孟海、陆维钊等亦充分肯定“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艺术魅力。可以说,王羲之与《兰亭序》、与“流觞曲水”已融于一体。

在近现代学术发展上,考古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甲骨文问世和殷墟发掘,改写了商代历史;西北边塞出土的汉简,改写了汉代历史;敦煌藏经的发现,不仅使佛学、史学、文学、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且衍生出专门的敦煌学。

如果以积极的眼光关注考古学的发展,它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和现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清楚郭沫若当时质疑“兰亭”真伪的真实背景与目的,但起码我们能判定,郭先生绝不是“造星”和“炒作”,而一定是对王、谢墓志进行深入研究后思索、梳理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为我们勇敢地怀疑古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许多前人从未涉猎、难以想象的领域正为当代学术界逐步延伸、触及、展开。比如研究书法,我们可以从笔迹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电脑放大,量化它的线条、结构、章法;可以用科技手段鉴定墨纸的年代、质地……

总之,在科技日新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多有效而直观的手段与凭借这些前人无法企及的研究参照也自然会为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惊诧与欣喜。

因此可以说,当代考古学的兴盛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古人许多臆测的论断无处遁身。这便是“兰亭论辩”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要敢于打破迷信,拆除偶像,因为当代已为我们疑古提供了足够的勇气与条件!

二、论辩的立体观照

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以思辨的眼光再去审视现代书法史上这场“论辩”时,其轰动效应,其学术上的广度与深度都掀开书论史上新的一页。

“兰亭论辩”何以能将传统的书法理论开掘得如此之深呢?让我们从论辩本身找答案,先来认识此番论辩中的几位主将。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被称为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收入《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许多作品被译成日、俄、英、德、法等各种文字。

高二适(19031977)江台人。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建国后历任华东专科交通学校教员、华东水利学院图书馆馆员。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一生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与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订急就章及考证》、《〈刘梦得集〉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高二适书法集》等。

宗白华(18971986)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哲学家、美学家、诗人。五四时期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任副刊《学灯》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1920年赴德留学,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商承祚(19021991)字锡永,号契斋,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文物收藏家。幼从师于著名古文字学家罗振玉,21岁出版我国最早的甲骨文工具书《殷墟文字类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盛赞。为我国古文字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尤以甲骨文与战国文字考释见长。曾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

另外还有报人、政治家、律师、思想家章士钊;书画皆工,亦能刻印,尤以微雕见长的于硕;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文物鉴定家徐森玉;著名学者,工书法、精鉴赏考古的史树青;长于诗词的书法家、文物鉴定家启功;文物鉴定家、考古学家罗长铭等。

可以看出,参加此次论辩者

大多是当时学术界的一些显要人物,许多为科学院、博物院、研究所的专家或大学教授。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平时不搞书法或鲜有书法实践,但却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不同的视点来思索、观照“兰亭”实质。也正因为如此,这场本来仅探讨“兰亭”真伪问题的论辩在不同思想、不同学识的碰撞中擦出耀眼的火花,成为近现代书法理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

不同领域涉足,多学科渗透,将书法置于大文化社会背景中当然是对书法理论的一次升华。因此“兰亭论辩”带给我们另一个有益的启示是:对于书法专业学科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法本身的时代坐标做平面化的研究与思考,而应当视野更加开阔,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考古学、文字学、美学等不同界面找寻信息,从而使书法研究建立一种开放式、立体化的空间思维形式。

三、论辩的学术突破

古代的书法理论,大多为随感式、比喻式、评点式。叙书法源流、评历代书家、论书法之道几乎成了古代书论的统一模式。毋庸置疑,现在我们再以当代学术的眼光审视古人这种论书方式的话,其局限与狭隘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次“兰亭论辩”在学术视野上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

在学术视野上,有从《兰亭序》与《临河序》的文学关联上细加推敲,“以文证书”的;有从《兰亭序》行文语调的始兴终悲与王羲之本人性格特征再至东晋时期的思想体系上分析差异,是否“文与人符”的;有从文字的发展源流、出土碑刻探讨兰亭的笔法细节、章法特点,找寻书法本体的蛛丝马迹的;有从纸帛材料的变迁商榷《兰亭》存身的可能的;还有从石刻与墨迹、南帖与北碑、大师与书匠、隶书笔意等方面详加考证的……总之,由这场论辩而生发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兰亭序》本身的涵盖面,而牵及社会、历史、宗教、文化、思想等宏阔的背景。

四、理论与创作

前面我们充分肯定了多学科渗透对书法研究的积极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场持续近一年的大论辩中,真正书法界人士参与并不踊跃,仅启功、高二适而已,而作为当时学王书法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海上沈尹默并没有在这场“世纪论辩”中发表只字片言。这不能不说是这场学术论辩的一大缺憾。

就论辩双方的论文水平而言,倡辩方郭沫若以自己的学养与洞见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气势逼人;而反方领军人物高二适的论文,陈振濂评之:“高二适在创作上有开宗立派之势,但写起文章来却辞不达意。”

无疑,“兰亭论辩”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书法家加强理论修养的重要与必要。虽然有人说“理论与创作是两条线”,但这两条线绝非处于平行状,而是相互交融的。

如果说创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探索性的话,那么理论则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导向性。在当代书坛,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书家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临帖,而真正不断进步,渐臻化境的却并不多,何故?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习书过程中由于理论修养的稀薄而迷茫地写、苦恼地写。我们常说“当代是缺少大师的时代”,其实我们往深层次分析,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代书法创作者“书外功”的缺失。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书坛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倡导和呼唤理论研究的回归;并且可以看到,历经二十余年的书法热,已有一批有学养的书家涌现出来,为当代书法的创作与理论提升带来一丝新的气息。

老子曰:“技进乎道。”下死工夫所能解决的最多只是“技”的问题,但如何“进乎道”?这便需要我们对“技”生发更多层面的思考与研究而这正是理论的涵盖面!比如学习王羲之,如果仅仅由他的碑帖入手而不及其人(性格、趣好、家庭、成长)、其时代(当时的文房四宝、书体发展、社会风尚、历史变迁等),那么对他的学习与把握只能流于浅层次、平面化,绝难真正得“书圣”神髓。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哲学上早就总结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书法来说,实践指的当然是临帖和创作;认识的内涵可能更为宽泛一些,它不仅指在实践中不断体悟,而且更要求从理论的高度来总结和指导实践。如何能再认识?一是赖于再实践,而更多的应从前人“认识理论”中汲取营养。

因此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创作与理论应当是齐头并进的,不可偏废。

五、结语

兰亭集序教案第7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文化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鉴赏书法与学习书法有关密切关系,也是写好书法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在鉴赏书法时,应注意对篆、隶、楷、行草历史上不同阶段书体的不同变化。文章以王羲之书法的鉴赏为个案,提供了一个鉴赏书法的完全方案,以供后之学之备。

关键词: 书法鉴赏;碑贴;王羲之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How to Appreciate Calligraphy and Inscription

XU Chang-zhao

有人提问,如何欣赏书法?我想欣赏,必须触及书法的真伪优劣和有无错字等问题,因此我认为欣赏,就是鉴赏。知识从实践中来,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字的优劣,胸中无数,怎能写好字。所以写好字与鉴别书法,有联带关系。怎样提高鉴别能力(欣赏水平)?要对书法下点基本功。否则,不能识别书法的真伪优劣和错别字,就谈不上欣赏。

这里谈鉴别书法,主要谈鉴别碑帖上的书法(简称碑帖)。因为古人的遗迹,大都在碑帖上,墨迹甚少,审鉴各时代的碑帖,要从篆隶正草多方面着眼,由于各个时代的书法,各有它的风貌特点,表现在各种字体上。不宜孤立地看一种字体。

概观我国书法的发展经历,更能鉴别名家书法的真伪优劣。王右军是大家认为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兰亭叙》、他的法帖价值,论辨已久。

一、鉴别书法,写好字,二者互为影响,有联带关系

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书法的优劣,怎能写出好字。欣赏书法,首先要鉴别它的真伪优劣,有无错字?否则便是以耳代目,随声附和,等于闭着眼睛欣赏。

有人说,字的好坏,由我喜爱与否而定,没有标准。正如黄山谷所说,“女好无定姿,悦目即为姝”。就是说,不能鉴别书法的优劣,正和不能辨别女性的美丑一样。唐孙过庭在《书谱》里早已讲过:“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反被嗟赏”。可见不能识别书法好歹的,古已有之,不自今日始。

鉴别书法,固不能用秤斗衡量,但不是没有规范准则可据。公认的规范准则,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不是个别人凭空制订的。

如鉴定古人墨迹,先要审察纸质纸纹、墨色、印章、印泥等。对字的笔法结构落E,更要精细观察,还要找同一人的其他作品,对照比较,才能确切判断它的真伪优劣。

我国书法,源于六书,不应该写错字别字。学书法的人,总得学点基本功。积点划成字,审察点划,极关重要。其次是结构。有的字合几部分构成,每个字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没有不可分析的。每一点划写得完善,有起有讫,善始善终,起笔先用笔尖着纸,收笔要使笔尖最后离开纸面。字的各部分,都写得完善,就整个字看,基本上要横平竖直,黑白相当,(计白当黑),这样的书法,便可说符合书法的基本规格。否则草书写来狂怪脱体,使人不认识。如把胡乱涂抹的字单独提出,时过境迁,连他本人也不认识,根本不成其为书法了。书法如缺乏基本功,不仅不会运用书法要诀:“画中笔锋,正中用意”(张廉卿语)更难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二、鉴别碑帖

(一)碑和帖是有区别的,古代记叙事迹,表彰功绩等石刻,谓之碑铭墓志。但不是所有的石刻,皆称为碑,如石鼓文,摩崖题名等,历来认为与碑铭有别的。

帖,在古代所指尺牍、书疏、名帖、请笺而言,后来把简帖上的墨迹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再用墨或朱榻在纸上,使墨迹得到流传,供人临摹欣赏,便谓之帖。如淳化阁帖、十七帖及其他丛帖、字帖等。

(二)鉴赏碑帖贵精细,不宜粗心大意。辨明碑帖的真伪优劣,固然要有上述的鉴别字迹的经验,同时还要多参考前人关于碑帖的著作,如《校碑随笔》、《石墨镌华》、《集古录》、《金石录》、《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寰宇访碑录》等,这类参考书较多,不胜列举。更重要的,还要多找同一碑帖的其他拓片、版本,对比参考,这样评定真伪优劣,更有把握。

(三)鉴赏历代碑帖,力求见多识广,否则不能知道我国书法发展的概况。写字所用的工具(纸墨笔等),制作方法及原材料,古今不尽相同,影响书法的写作:而书写姿势,蹲着写、跪着写,站着写,坐着写,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碑帖的工具材料技术,也大有讲究,精粗不一,拓木的优劣,就不相同。碑帖的本,最好的也得下真迹一等,究不同于墨迹。碑帖屡经摹仿翻刻,片加工可以变为墨迹,以充真迹,如将这种真迹,重新刻在石上或木上,又可为本,真伪就难分辨。旧时代有人说:“碑帖是黑老虎”买碑帖的人往往受骗上当,正因为此。

千百年前的古人字迹,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等于现代人墨迹的影印本。唐以前的古迹,大都经过工书法者的摹仿翻刻或修补加工而来。我国书法的兴旺发达,源远流长,不应简单地归功于少数几个名家,实际是由于历代精工书法和书法爱好者,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多方努力的结果。汉碑大都不署书者姓名,而古代无数擅长书法者,字迹又没有流传到现在,也有少数工书法的人,被其他事业或政治地位所掩盖,甚至为时代所埋没,成为无名英雄。用现代通俗的话来讲,在书法领域,也该有群众观点,不要头脑简单,迷信名家,因为传说的古代名家,书法真迹,早已不存在。后人往往以误传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硬指张三所书为李四的真迹,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背道而驰。

(四)审察各时代流传下来的碑帖,宜从篆隶正草各方面着眼,不应囿于一隅,拘执一体,孤立地率下论断。书法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与各体之间有相互关系,且与同一时代的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等互为影响,更不能与政治无关。每个时代的书法,总是有它的时代风格,所谓风格,不能离开笔法结构,凭空想象得之。书风文风,反映社会风气,是极自然的现象。我们尽可能的多看各时代的碑帖,(能选临各体更好),观摩它们的特点,这样便能心明眼亮,胸中有数。

个人对古代各体书法的粗浅看法,就篆隶正草分述如下:

篆书:汉代沿用秦篆(小篆),秦篆如《绎山》、《琅琊》、《会稽》等石刻,现在只有翻刻本,有的原石,只存部分残字。石鼓文现已公认为秦篆,已残缺,清嘉庆18年拓本只余二百九十二字,有翻刻本,影印本,形神与原拓有距离。汉篆定型于许氏说文,但又不完全受它的局限约束,今日可以看到汉碑篆书,有《袁安碑》等以及许多汉隶书碑的碑头。三国时魏有《三体石经》其中有大、小篆,吴有《天发神谶》、《禅国山碑》。《天发神谶》,形体笔法,有独创性,棱角特别,原石已毁,有翻刻本。翻刻石,现存于南京长江路292号西花园(煦园)壁间,究不能与原刻相比。

晋朝篆书遗迹极少,魏晋皆是经过宫廷事变,篡夺政权。取得王位后,收揽一批文人学士,世族子弟,巩固权位。晋武帝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提倡实用书体,注重体约笔简,文人之间书札来往,讲究笔墨,自必以简易相效,因此篆书不被重视了。宋、齐、梁、陈、隋,承袭此风,篆书遗迹也少发见。至唐朝始复有工篆书的书家,流传下来若干篆书石碑,有《碧落碑》(建于唐元亨元年,书者为谁,有争议,无法证实),元结撰文的《}台铭》、《}雒》皆有拓本传世。李阳水书《三记》、《先莹记》、《城隍庙碑》、《谦卦铁篆》。李氏篆书大部分瘦劲工细,影响后代。有人把他与李斯并称,称为二李。这仅说:秦、唐两代工篆书者,姓氏适相同。而决无人因此误解李阳水远师秦篆,墨守陈法,没有创造。

隶书:汉隶历来为学书法者所重视,现在能见到的还有几十种,其中有翻刻本,原石已毁的翻刻本,如《桐柏庙碑》、《灵台碑》、《华山碑》等不胜列举。原石仍存在,而另有翻刻的,为数亦不少,如《孔宙碑》、《封龙山碑》等。汉碑为大家熟悉而经常临摹的,有《礼器》、《乙瑛》、《史晨》、《曹全》、《李翕》、《韩仁铭》、《汉石经残石拓片》、《张寿残碑》。三国魏有《受禅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黄初孔子庙碑》。晚近出土的汉碑,如《三老扬君碑》、《张景牛碑》、《鲜于璜》等碑,字迹还保持原形,损伤较少。其他汉碑如《石门颂》、《杨准表》等列举不尽。

晋隶,有《大晋碑》、《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约一千六百多字。还有碑阴,字也不少。其他晋碑,如魏末《王基断碑》字形较大,《荀岳》、《刘韬》等,字形较小,类似《大晋碑》。

唐隶,有唐玄宗所书《纪太山铭》、《文宣王庙新门记》(裴孝智撰裴平下丹并篆额)、《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

以上三个朝代的隶书,每字可以放在八分格中,纵行横列字数相等的碑文,成为八分。个别的隶书与八分书,没有分别。前人对八分书的讲解,都只是一知半解,说不清楚,知道九宫格的人,便知道八分(米字格)。参考前东南大学丛书《中国文字学》(顾实著商务印书馆出版)便能得到启示。

把三个朝代的隶书,排比对照,便能看出风貌各殊,特别是晋隶与汉隶、唐隶明显不同。晋隶横划的起笔,转折处与竖笔的钩,常表现出峭利的锋棱。唐隶圆润工整,缺乏汉隶的质朴刚健的金石气,但后人学汉隶,临汉碑,也不免受唐隶的影响,邓石如、何子贞、钱泳等人的隶书,可作例证。

以上择要列举几个朝代的隶书,以便比较鉴别它们的异同特点。只是管窥一斑,不能概括无遗。西晋初期的隶书,有的仍保留三国魏隶书的遗意,尚未形成大体一致的晋隶风貌,如《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建于秦始六年),《齐太公吕望表》(建于太康十年),笔法异于大晋等碑。

唐人隶书,亦由它的前朝隶书演化而来,正如康南海所说:“隋碑风神E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注:(《广艺舟双揖》、《取隋十一》。)隋朝名碑正书(楷书)较多,仅有少量的隶书。如《修孔子庙碑》(隶书建于大业七年),笔法不类晋隶,已是唐隶之先导。

正书:汉隶是的正书,它的草书便是章草,在正书草书之间,有楷书,当时称为今隶,不脱隶书笔意。如钟繇的《宣示帖》、《还示帖》,曹植的《赠王粲》、《鹞雀赋》等。(此些帖已经后人翻刻加工。不完全是本来面目,只能说大体如是)。书法,不能背离社会的实用需要,必然逐渐由繁难趋向简易。它的发展史,既反映继承性,也反映创造性。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都有创新,书法也不例外。康有为卑唐的论说,不是历史唯物者的观点。唐人的篆隶正草,都有新的风貌,比之以往各朝代的书法,显然有卓越的进步,对我国书法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单就楷书而言,已发展成许多书体,如虞(世南)、欧(欧阳询)、褚(遂良)、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而另有近似某书家的精工书法者,无法计数,如苏灵芝、王缙书迹近似李北海,又如《唐大]福寺碑》(约780字)字迹近似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这里所说的正书是狭义的楷书,即唐以后,宋元明清以来习惯所讲的真书,真书的草书为今草,亦称真草,广义的正书,包括魏碑、齐碑等在内,写法有多种多样。魏造像、北齐墓志,有极工整美观的,如北魏的《曹望》等造像,北齐的《气伏保_墓志》(武平元年)、《朱岱林墓志铭》(武平二年),已成为隋唐楷书的前趋。

篆隶正草,各有多种写法。同是正书,确有不同的形质,关于正书的初生、发展(成长)、成熟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不免发生争论,如能对同一书体,加以细致比较观察,也许能缩小分歧。

例如隋《甯K碑》(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大业五年建),《大隋河东郡首山栖r道场舍利塔之碑》、《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皆近似唐碑正书,而与三国魏《王绳武墓志》相比,显然有精粗之别,不能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有人推想晋朝人的正书,即为唐以后的正书(真书)是不切实际的。

草书:鉴赏草书较难。关于草书的定义各人概念未必相同,我认为,就是简化草率写各体字的书法,便为草书。隶书的草书称章草,正书(楷书、真书)的草书称今草或真草。篆书也有写得潦草的,所以篆书也有草书。《阮氏积古齐钟鼎彝器款识》第四《乙亥鼎》,即为草篆。

隶书、正书有较多的石刻碑铭,造像流传在人间,古人的草书大都写在绢帛或纸上,不能经久不坏。既使经后人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大都走样,其中有不少伪作,因此鉴别草书的真赝尤难。汉隶的草书,为章草,已如上述。汉张芝的草书为章草,没有疑问。但淳化阁帖中有张芝的今草,阁帖的版本不一,有的版本,保持章草的笔意较多:有的版本,已多为唐人的今草笔法,所以要从历代草书,分辨时代风格,困难更大。刘延涛所著的《草书概论》(草书史的简略本)第22页说到张芝的书法,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r,故其书遗迹渺然,阁帖收有8帖,评者皆谓惟末一帖章草者近真云。于是端详张芝所书,是否即应为现在的今草(真草)?无法证信。

关于唐以前的草书,大都见于阁帖及智永的千字文等。兹不多论,唐朝的草书,今日可以看到的较多,如唐太宗的《屏风真草》(约近二千字)。孙过庭的草书,有《书谱》、《千字文》、《狮子图赋》、《景福殿赋》等,大家认定书谱为真迹,其余皆有疑问,《景福殿赋》更差劲。

怀素的草书,有《怀素自叙》、《圣母》、《律公贫道》、《论书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大草千文》、《小草千文》、《怀素自叙》公认为怀素的代表作品,《小草千文》,前人称为千金帖,可供临摹。其实《律公贫道》、《圣母》等亦不差,后人学草书,无不以晋唐人的草书为本,其实晋人的草书帖,皆已v入唐人书的成分。下面还将论及这些问题。

三、怎样评鉴王羲之的法帖

据史书记载,自东晋以后有人特别推崇王献之书。由于羊欣从王献之学,谢灵运为献之之甥(谢灵运之母为王献之的侄女,实为外孙),皆以书显于宋,如邱道o、孔琳之、萧思话、薄绍之、王僧虔等,皆一时名家,莫不规抚子敬,故宋齐之际,世人几不知有右军。南史刘休传云:“高帝以休有思理,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微轻,不复见贵,及休始好右军法,因之大行云”。后来梁武帝推重王羲之书法,唐太宗尤加赞赏,大量收集他的字迹,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一唱百和,提倡临摹王羲之书法,朝野成风,无异把王羲之书法树为典型。从现存的王羲之法帖看,可以从三方面来鉴赏。

(一)各种版本王羲之的行草书阁帖丛帖等。

(二)集王羲之书的各种碑刻,如《怀仁圣教序》、《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等以及王书的小楷《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乐毅论》等。

(三)许多人临摹的《兰亭叙》、如定武本,颖上本、神龙本等。

就三项申说如下:

1、现存各种法帖中,王羲之的行草书,有无可认为真迹的?就《淳化阁帖》而论,自第6至第8卷,皆系王羲之的法书,实纯是宋朝人摹刻的。第7卷中显然有智永的字混杂在内。《淳化阁帖》数经辗转摹仿翻刻,有多种版本,已非本来面目。宋朝的《集古录》作者欧阳修,道德文章,为后人所尊重。他在《六一题跋》中,一再说到:“自唐末干戈之乱,儒学文章扫地以尽,宋兴百年之间,雄文硕儒比肩而出,独字学久而不振,未能比肩唐室”。按王羲之的字迹,传到唐初贞观年间,将近三百年,自唐贞观到宋朝大观又已467年,经过唐人所传下来的晋人书,不比刻在石上的碑文,埋在地下者,经久保存,原形少变损。宋人所见晋人书法,经过唐人加工,成为唐人书法。所谓宋人所收集的晋人书法,如《淳化阁帖》,自然只能在唐人所临摹的基础上,再加工摹仿翻刻,我们所看到的王氏真迹,又从《淳化阁帖》化身本中摹刻而来。到底还有几分王羲之书法的原形?不难理解,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是王氏真迹,祝嘉已考证它不可靠,并说:“羲之墨迹,没有存在了,所有的都是唐人的摹本。”我认为祝嘉的见解,是正确的。

2、集王书最有名的,便是《怀仁集王圣教序》。其他集王羲之书的碑刻,有《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绛州重修夫子庙碑》、《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解州c池新堰箴》,其他如《集古梅花诗》、《双柏行》、《韩愈佛骨表》等,列举不尽。远在朝鲜有《麟角寺普贤国师塔碑》、《鍪藏寺阿弥陀如来造像事迹碑》。

这许多集王书,咸为唐以后的作品,其中有标明“集”字的。有的公然署王羲之书,连“集”字也不用。例如《周处碑》,碑文所傅记的周处是晋朝人,撰碑文的人是陆机王羲之书,依理可认为真迹。但明人赵子函(撰著《石墨镌华》者)认为此碑书法有右军遗意,同时提出不少疑问。这碑现还保存在江苏省宜兴县周王庙大殿内,经切实查考,为唐人所立,是假王羲之的书名。其他各种集王书,面目不同,皆为集字者凑合摹仿王羲之书体而成,大都不逮《怀仁集王圣教序》神气,可是怀仁所集王字,实为怀仁的书法,不能认为王羲之原迹。董其昌早已说过:.“为怀仁自运,故唐人说它是小王书”。近有人说:“《王圣教》是可靠的王羲之书法、没有人怀疑它有什么问题”,并认为《兰亭叙》中有几个字与《王圣教序》里的字迹一样,足证《兰亭叙》为王书真迹云云。殊不知《王圣教序》有多种翻刻本,其中有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面,刻著“费甲铸摹”四个字的,怎能说《王圣教序》,没有什么问题?《王圣教序》,既非王书真迹,《兰亭叙》有个别字与它相似,怎能就认为《兰亭叙》,便是王书真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黄庭经》等,其中唯《乐毅论》,曾摹刻上石,但到宋朝已焚毁,《晋乐毅论》。其余几种更谈不上是王氏真迹,可以摊开各帖对比观察,与《乐毅论》字迹,皆不相同,甚至同一帖,又有不同版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版本为真迹。

3、怎样认识《兰亭叙》

十多年前,关于《兰亭叙》的论辨,已经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兰亭论辨》专辑,里面收集15位作者的文章,插图65件,对于我们鉴赏《兰亭叙》,研究中国书法发展史极有裨益。我们鉴赏字帖,必须就我们肉眼看到的实物,加以辨认。没有感性认识,谈不到理性认识。宋姜白石(《续书谱》作者)说:“所有《兰亭叙》何翅数百本,而定武为最佳,然定武本有数样,今取诸本参之,其位置长短、大小无不同,而肥瘦刚柔、工拙、要妙之处,如人之面,无有同者,以此知定武本虽石刻,又末得真迹之风神矣”(见《续书谱》、《临摹》)。有人说《兰亭神龙本》是真迹,已经考古专家唐兰论证,认为不足信。翁方纲认为《神龙兰亭》为宋人制作。

清朝乾隆五十年,江都汪中(容甫)得到一旧拓的《兰亭叙》,认为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修G序定武本石刻五字不损本(那时已距唐太宗时代一千一百多年),并在题跋中写道,今体隶书,以右军为第一,右军书以修G序为第一,修G序以定武为第一,世所有定武本,以此为第一。在于四累之上,故天下古今无二”。附有冗长的论说,肯定为右军书的定武真本,非欧阳询所临摹者。后来此本《兰亭叙》帖,归端方所有。李文田题跋时,不仅否定它字迹的真实性,连文章的后半截(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都认为后人加的。对《兰亭叙》有如此相背的看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郭沫若发表文章,同意李文田的见解,当然是根据他自己的识见、思考心得,不是出于盲从偏爱,并得到文物工作者史树清、王一羽、徐森玉等及其他书法爱好者的支持响应,提供不少补充论据。同时也有几位名家写文章表示异议,其中突出的论点,说“郭老受李文田之蔽”。首先抓住李文田在《兰亭叙》题跋中所说:“……古称右军善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银钩铁画,故世无右军书则已,苟或有之,必与《宝子》、《龙颜》相近而后可”。李文田这种推想,缺乏根据,近乎臆断,自不可取,唯仅以此点,驳倒李文田,仍不能说明我们所见的各种《兰亭叙》,其中有王羲之的真迹原本,既使用《晋一日纸本尺牍》、《晋为世主纸本尺牍》及《永和13年霍君墓壁墨书铭记》等古物作证,也无法证明现在《兰亨叙》,即为晋人字迹。汪中所夸赞的《兰亭叙》,不是孤本,作者也曾有过。翻刻本,更不难得到,(在翻刻时经吴让之悉心校定,摹刻较精)。但对《兰亭叙》的版本,见得较多的人,皆认为汪中的题跋,出于主观偏见。汪中是有才学的人,而且精于六书说文金石。如学识不逮汪中,更鲜有不为兰亭神话所迷,故至今尚无人忍心轻易说:“有人受汪容甫之蔽”。

(四)个人见解:

唯物论者认为:“在人们思想方法方面,实事求是和主观主义是对立的,我看那一年都会有主观主义。一万年以后,就一点主观主义都没有呀?我不相信”在前,已有不少人发表关于《兰亭叙》的文章,十年浩劫之后,又看到论《兰亭叙》的长篇作品,引起书法爱好者的重视。主观主义者,古代有。实事求是者,古代也有。兹介绍几位不轻信传说,而能正视《兰亭叙》的古人,供读者参考。

分述篡《兰亭叙》的故事,《兰亭叙》的书法,《兰亭叙》文章内容三项如下:

1、萧翼篡《兰亭叙》的故事,不可信。

北宋是晁补之跋《兰亭叙》:始予幼时读《太平广记》,见唐太宗遣萧翼购《兰亭叙》故事,盖谲以出之,辄叹息曰,《兰亭叙》若是贵耶!至使万乘之主,捐信于匹夫……其老而将传,至从其子求书从葬,亦累矣;……则世将曰,此何足论诸信不信之间,士之行己,亦若是而已,按晁补之所说,信不信,由自己的操行来决定,正己而行的人,不会相信的。

南宋w彦l详叙攸关《兰亭叙》各种传说之后,接着写道:今人多惑野史之言,不知最为谬,历举七点,揭穿萧翼赚《兰亭叙》的不可信。其第六点说:“萧翼为御史,安得潜出关而朝野皆不知,至与僧为侍人,其谬六也。太宗开国之文君,不应赚脱一僧而取玩好,其谬七也”。

远在宋朝,已有人不相信赚《兰亭叙》的故事,后人为什么不可以头脑清醒,冷静思考,破除迷信。上面节录赵彦l的言论仅两点,全文详《云麓漫钞》卷六。

2、现世所见的《兰亭叙》,皆为唐人书,宋人书或为宋代以后之人所书,不应认为王羲之的笔迹。

我们现在目击的各种版本《兰亭叙》,如认为晋人书法,那就是说,晋人书法,经过宋齐梁陈隋到唐朝,没有变化,没有进步,没有创新,这是显然漠视历史发展规律的。有人说:唐朝总有一个《兰亭叙》的蓝本,否则许多人无从临摹。这种设想似乎近理。但事实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想像不一致。各种《兰亭叙》摹本,皆无书者落款姓名,L说定武本为欧阳询的摹本,但薛稷所摹的《兰亭叙》,也注明定武本,如果当年真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的本子,为什么其中文句有这么多的差别?欧阳询所书《姚恭公碑》,有一千二百余字,后人发见两种拓本,其中错漏一、二字,便认定它不是原刻。(拓本之一,推锋接战,克著奇功,误克为充字:另一本,右光禄大夫,脱漏禄字)。《兰亭叙》仅有324字,坡已指出其中改作之处有八,怎能还可认为它是从真迹摹下来的。改作之处:

(1)外寄所托,改作因寄所托。

(2)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3)岂不哀哉,改作岂不痛哉。

(4)良可悲,改作悲夫。

(5)有感于斯,改作有感于斯文。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误曾为僧。

(7)已为陈迹,误作以为陈迹。

(8)亦q今之视昔,q误作由。

现在流传的《兰亭叙》都是改作过的,仅颍上本《兰亭叙》,仍保存“有感于斯”,没有“文”字。薛稷《兰亭叙》本子及张金界奴上进的《兰亭叙》本子,还可看出若干处改作的痕迹。正由于当年没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原本,临写人可以任意改作。董香光认为《兰亭叙》无定型,他赞赏柳诚悬书《兰亭叙》不落右军《兰亭叙》笔墨蹊径,古人有此眼目,故能名家。”。董氏书兰亭“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弦琴者,觉尤延之诸君子葛藤多事耳。” (《临G帖跋后》)。他又说:“陶九成G帖考,尚有以草体当之者,政不必规规相袭”(《临G帖题后》)以,上皆见《画禅室随笔》卷一。按陶九成即陶宗仪《辍耕录》作者,他看到的《兰亭叙》117种,其中流传到今日的有几本?草书《兰亭叙》有谁见过?陶宗仪是元朝人,元朝的字帖传到今天,已不多见,有人见到翻刻的或印刷本《唐摹兰亭》即自以为见到晋人真迹,岂非甘心自我蒙蔽!

3、《兰亭叙》后段的文章,是对修G宴叙唱反调。

叙是记叙。《兰亭叙》理应记载兰亭修G宴叙的事绩和与会者的思想感情。而现在的《兰亨叙》后半段,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不仅与王羲之的情操性格不合,也和东晋时代风尚相背,诋毁庄子学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对修G宴会唱反调。李长路在《文物》上发表文章,将兰亭宴叙人的诗句,列表说明赋诗者的心情,不是抱有成见的人,当不至熟视无睹,无动于中。

《兰亭叙》有些文句,不易注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F”。如文中“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庄子》,内篇《德充符》有“孔子曰:死生亦大矣”,而《兰亨叙》里,引孔子的话,而不提孔子曰,在“死生亦大矣”之下,加上“岂不痛哉”,是什么用意?难道死可痛,生也可痛吗?如说生死皆可痛,岂非同一。《兰亭叙》里公然写明,“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漠视我国传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思想。孙中山为黄兴死后所撰挽联,即有“夷惠谁贤,彭殇谁寿”的名言。前清道光年间石蕴玉把《兰亭叙》的文章字句,全部改动,重新组织,书体仿范氏天一阁神龙兰亭本,字数不增不减。其中有“乐生痛死,所倦之妄也,欣修恶短,所察之诞也”的字句。石氏也是当年翰林进士之类人物。他在淳化阁帖祖本题识;“阁帖之传于世者,不下数十种,大半伪刻,即肃刻初,已不可得,况淳化祖本耶”。石蕴玉对碑帖的鉴赏,有一定的经验,他在帝制时代,无所顾忌,改组《兰亭叙》的文章,固然是文人的笔墨游戏,也正说明,《兰亭叙》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一种玩世文字,并非王羲之原作。

朱熹题跋《兰亭叙》:“淳熙壬寅上已饮G会稽郡治的西园,归玩顺伯所藏兰亭两轴,知所谓世殊事异,亦将有感于斯文q信。及览诸人跋语,又知不独会礼为聚讼也。附书其左,以发后来者之一笑。或q以笺奏功名语右军,是殆见杜德机耳”。按朱熹的意见:《兰亭叙》的文字内容及题跋人的思想混乱,所以说:“不独会礼为聚讼”。“杜德机”,见《庄子》内篇《应帝王》,是说杜塞德性机能的人,类似没有情性的木偶,指出当时题跋《兰亭叙》的人,误解王羲之的为人,是错误的,无知的。

既况《兰亭叙》是王羲之作品,文字的内容,极关重要。不同于他的《千字文》、《洛神赋并序》。《兰亭叙》应该反映当年G叙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三百二十个字之中,有七个一字,五个怀字。在“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下,又有四个怀字:“或取诸怀抱”、“q不能以之兴怀”、“不能喻之于怀”、“所以兴怀”。此外还有三个感字:“感慨系之矣”、“每揽昔人兴感之由”、“亦将有感于斯文”。其他还有说不尽的悲痛:“怏然自足、岂不痛哉”、“未尝不临文嗟悼”、“悲夫”,这是记叙文吗!文章在“信可乐也”之前,可说已经叙述了G叙的概况。而在“信可乐也”之后,是说些什么?读者无从切实体会,即使有体会,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朱熹览诸人跋语,不胜感喟,我们从小读四书,便知道朱子注解,其实朱子对老P学说,也有研究,并能挥毫,大字小楷均有遗迹石刻流传。他给《兰亭叙》的题跋,含蓄中肯,发人深思。

四、结语

一、本文前半部着重谈鉴赏书法与写好书法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写字的基本功。鉴赏各时代碑帖,应注意篆、隶、正、草各体书法,但例举同体字的不同之处,必然要提示实物证明,否则无法让读者明辨是非。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碑帖的字迹,逐件印出,实在有困难的。只能酌量择要影印几件,以使窥豹一斑。至于篆、隶之间,隶、正之间,又有几种体夹杂写的书法,如《汉三公山碑》、《隋曹植碑》(曹子建碑)等,所知不多。唐宋以来,楷书(包括小楷、石碑、墨迹等)数量多,而手头掌握材料少,因此暂不论及。

二、后半部评鉴王羲之的法帖及《兰亭叙》、由于历年来阅读到不少攸关《兰亭论辨》等文章,因此执笔抒发主观意见,不免下笔不能自休,费辞较多了。

书法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它的发展进步,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既要美观悦目,也要便于大家认识应用。自唐宋以来,历代崇尚王羲之的书法,但书法与文字学相关联的,也是受俗成约定的规律所制约,大家熟知的《兰亭叙》,几乎已成为爱好书法者的课本,字数不多,便于临摹。千百年来,无数人对王字的临摹、翻刻、鉴赏、评定版本、题跋考证、出版流传,耗费无可估量的人力物力。对于《兰亭叙》、饶感兴趣的原因不一,爱好书法者居多,但也不能否认习惯势力的作用,其中也有出于名利思想,讲生意经的,认为有利可图,不惜出高价收藏,视同宝玩,碑帖商从中渔利。贾似道有《玉枕兰亭》,字体把定武本兰亭缩小。这类翻刻本的小字兰亭,不难遇见。“《瀛洲记事》云:房元龄等摹临王羲之兰亭墨迹,镌玉版九,其版美白玉二,次白玉三,青色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