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原型范畴理论(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6:34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第1篇

摘要: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原型范畴理论的影响在语言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已运用于语言学研究,包括汉语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将通过原型理论简介,原型理论探讨,理论的不足和理论的应用四个部分详细介绍原型理论及其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范畴;原型;理论;应用

一、“原型”(prototype)以及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的观点。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Eleanor Rosch针对统的范畴模式中充分必要条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即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theory)它是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认知语言学家目前对“原型”主要有三种解释(按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

1.指范畴内典型代表,是与同一概念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Rosch)

这里我们以GOE中的“鸟类”为例。在所有列出的这些鸟类中,知更鸟就是鸟类的一个“原型”。知更鸟的特征有: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能飞。那么与这个实例拥有更多共同特征的鸟类就是范畴的典型成员,更靠近这个范畴的核心。而企鹅、蝙蝠这一类与原型成员相似度低的鸟类就处于这个范畴的边缘。

2.指范畴核心概念的图示型表征。(Reed & Taylor)原型是范畴的“理想成员”。

我们再以“祖母绿”这一词为例,它代表的这类宝石的成色、净度等是无法被准确定义的,于是,我们不能找到一颗原型的“祖母绿”,只能构建起它的“理想成员”,并且根据范畴中成员与理想成员的相似度,来确定其他成员的位置。

3.原型加转换观点(Franks & Branford,1971)

认为原型是一套实例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操作的转换规则。这一观点似乎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综合。认为居于范畴的中心位置语义范畴内的其他成员依据其特征与典型成员的吻合程度依次排开,成员具有的典型特征越多,离畴的中心位置越近,反之就越远,直至某些成员因其特征最不具典型性而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

4. 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

在同一范畴中,范畴成员有隶属程度上的差异,各成员间关系是不平等的,以家族相似性为纽带,向边缘延伸。比如在“鸟类”范畴中,企鹅、蝙蝠等等就属于边缘成员,它们和知更鸟,麻雀等等的地位在范畴中是不平等的,处于范畴的边缘地带。

5. 范畴的边缘具有模糊性特点,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按照典型范畴理论,两栖动物是对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模糊,它既具有陆生动物的特点也具有水生动物的特点,并且在这两个范畴之中都属于非典型成员。

6.中心成员具有可变性。

由于范畴的边缘是开放的,只要具备范畴的某一特征便都可被划入该范畴之内。如game(游戏)这个以前只包括球类、类等游戏,但随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videogame一词,因其具有的娱特征而被归入game的范畴之内。

二、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对比

至此,我们可以就两种范畴理论作一个简要的比较:

经典范畴原型范畴

成员条件充分必要条件(非此即彼)充分不必要条件

界限边界清晰边界模糊

等级没有等级优劣中心与边缘成员

成员间状态相对静止动态性

认知角度客观分类主观认知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存在诸多不同。对于两种理论的评价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原型范畴的确存在相对多的优越性,但仍有缺陷和不足,在接下来的文章的第三部分中将作详细阐述。

三、原型理论在解释正反同词等方面的局限性

正反义同词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汉语的训诂学中把一个词在共时的语言背景下,具有两个互相对立的义项的词称为正反同词或反训词。比如“扰 ”有“混乱”、“无序”、“不宁”、“战乱”等义项,它们都属于“乱”这个深层的范畴;又有“柔顺”、“有条理”、“顺服”等义项,则属于“顺”这个深层范畴。可见原型理论在解释正反同词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除此意外还有,还以下不足之处:

1.研究方法偏颇

2.预料来源单一,跟随国外步伐,仅对部分概念范畴进行分析:

3.共有一个范畴典型受到挑战

比如“扰”有两个大的相反的深层意义范畴,却统一在一个词的词义集合体中,这就违背了范畴的原型只能有一个核心成员或该范畴中的一群核心成员的原则。

桂诗春说“有些复杂的词义关系,就很难说的清楚谁是原型”由此看来,原型理论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没有充分考虑语境的影响(语境不同,原型不同)

The hunter took his gun,left the lodge and called his dog.

She took her dog to the salon to have its curl reset.

The policeman lined up with the dogs to face the rioters.

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狗的形象,桀骜不驯的猎狗,温顺可人的宠物狗和机警灵敏的警犬再如中国人和日本人眼中的desk也是不一样的概念。

5.原型理论对范畴边界问题关注不够

两个范畴的原型相同,边界不同。比如绳子rope,而细绳子则是string 再如bravery和courage 分指以下二例。

A person jumps into a fast-flowing river in an attemp to save someone who has fallen in.

A person risks his career and livelihood by exposing malpractice and injustice at the heart of the government.

还有同一事物,可以是不同范畴比如(者)、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没有目的的走路(散步)、不花钱(节约)。同一事物没有固定的内在范畴,关键是你如何看待?

四、原型范畴的应用

1.在新词产生和理解上的应用举例

例如,“的”、“吧”都是音译外来词。“的”是“的士”的省略称呼,“吧”也是音译外来词,指酒吧(英语中的bar)。当我们将这个原型介绍给留学生后,就可以引出“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以及“水吧”、“网吧”、“书吧”等一系列词汇。这样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系列的词汇通过“原型+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梳理成网络,可以便于学生的生词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生词也可以解释为学生理解学习以习得词汇与生词相似性的过程。

原型范畴理论第2篇

关键词:范畴 本质 原型 相似

经典范畴理论以西方古典哲学,即客观主义哲学为依托的,遵循二元互斥,every A is A,各从其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即一个事物若存在于一个范畴,它就不能同时存在于其他范畴,那一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是不是可以驳斥这个观点呢?作为社会中的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出去代课身份就变成了老师。如果我们用这些例子来批判二元互斥就太肤浅化了。在子女面前,当身份属于父亲这一范畴时,就否定了不是父亲的可能性。在父母面前,只能归属于儿子的范畴。所以,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构成范畴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范畴内部成员是平等的呢?因为它们享有共同特征被划分到同一范畴内部,不存在典型或非典型成员。大象和老鼠都属于动物范畴内,大象是动物,老鼠也是动物,在这个范畴内,他们地位平等,你不能说因为大象的个头大,体积大,而老鼠个头小,体积小,大象就比老鼠更是动物吧,动物要具有的属性,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都具备了。说他们地位不平等,这样太不科学了。同样,一匹高大健壮的马并不比一匹矮小瘦弱的马更是马,正常的人也不比残疾人更是人。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 范畴是抽象的,范畴与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原型范畴理论第3篇

关键词: 隐喻 原型范畴 认知

一、引言

转喻,作为语言修辞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的相关、相邻性而从另一事物中获得意义的行为,其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种事物。在语言学研究中,相对于隐喻研究,转喻研究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转喻更具本源性,在很多情况下,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探讨转喻的生成机制及其分类,有利于加深语言认知语义研究。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谓的充要条件的基础之上;一个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特征是一分为二的;范畴里所有的成员都具备相同的范畴特征。这种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难解释词语的多义性。

认知语言学家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原型”在范畴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原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和她的同事们提出的,其后经过一些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补充,其理论日趋成熟。其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员,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边缘性的成员,“原型”指的就是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一个范畴的边界是可变的、模糊的、不明确的。其特点表现为:1)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2)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员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是典型成员,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并非所有成员都具有同样的代表性[6]。

原型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畴。人类一般从两个基本层面去认识世界,第一个是基本范畴,人从中间层面开始,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第二个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边缘成员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基本范畴和原型紧密结合,基本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原型在基本范畴层次得到最好的体现。

三、转喻的本质及认知原则

转喻的定义最早出现在《修辞和解释》一书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格,它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转喻研究都集中关于Jakoboson的横向轴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转喻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1987)指出转喻是“理想认识模型”(ICM)的一种形式,构建了转喻认知模型[2]。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认识域。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即人们通过一个实体建立起与另一个实体的联系。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别强调了转喻的两个不同侧面,但是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凸显、重要、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凸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

综合分析各种关于转喻本质的论述和观点,可知转喻的认知原则为邻近性原则、相对凸显原则、可及性原则。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认知上,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视为一个单位,因此,在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同一或相似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转喻的凸显性是指人的认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属性,即相对凸显的属性;可及性是指说话者会在所说的话语中使用表示不同属性的可及性的指为词语,而听众解读该指为关系的重要过程就是要构建起间接语境。

四、原型结构范畴角度的转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认为转喻是一个具有原型结构的范畴(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概念邻近关系是对其进行分类的重要变量。在这个范畴中,部分-整体邻近性是范畴的核心或原型。转喻依据接触力度(strength of contact)、有界性(boundendness)和认知域(domain)三个层面向外拓展,形成转喻范畴。接触力度由部分—整体的包容关系到物理接触再到没有接触的靠近,有界性由部分-整体拓展到无界的整体和部分,认知域从空间到时间再到时间认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详细梳理了各种转喻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原型结构范畴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析研究。

1.空间和物质域中的转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设原型的空间邻近性关系由部分和整体性构成。接触力度和有界性建构了空间和物质转喻的分类。接触力度使我们在包容、接触和邻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有界性可以使我们把有界的客体概念化为无界客体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将接触力度与有界性结合起来,得出空间与物质转喻以原型为基础的分类:部分—整体、包容、接触、邻近。

邻近性是转喻定义的核心,概念邻近性中的空间和物质邻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许多转喻模式都以空间和物质邻近性为基础。

(1)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glass代表“眼镜”,iron代表“熨斗”。

例(1)中,英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句中被用以指整个联合王国,属于部分—整体的转喻类型。而在例(2)中,美洲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在此它用来指称美国,是属于整体-部分转喻类型。例(3)是客体代替物质,例(4)是物质代客体。

2.时间域中的转喻

时间的概念化和空间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时间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空间认知域中发现的邻近性在时间认知域中则以隐喻的形式体现出来,邻近性的空间类型与时间类型是相互对应的。

(5)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5)中,时间9-11表示发生在当时的时间,具体指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

3.行为、事件和过程域中的转喻

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与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参与成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邻近性包括了行为/事件/过程的时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间参与者。

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action/event/process & participant)转喻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沿着“接触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这一转喻中,容器不是时空实体,而是行为/事件/过程,参与者是内容。这一转喻模式最典型的参与者是施事,积极的参与者可以转喻地指称其实施的行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为/事件/过程代施事中,“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为、事件、过程,后来转为指称这一行为/事件/过程的施事,即具有“教授”这一指称的人。由于行为可以有一组参与者,因此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转喻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施动者代行为,如“编辑”、“看守”、“调度”、“警卫”等;受事者代行为,如“摆设”、“穿戴”和“负担”等;与事代行为,如“同学”、“同谋”和“相好”等;工具代行为,如“补贴”、“救济”、“开头”“绑腿”等[8]。

五、结语

转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转喻化过程是人类语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语言中所体现的转喻模式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是一个内部连贯的范畴。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参考文献:

[1]Alac,M.& Coulson,S.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2004.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1991.

[3]Lakoff,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1990.

[4]Panther,K.-U.&Thornburg L.,L.&Barcelona,A.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Ungerer,F&Schmid,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原型范畴理论第4篇

论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基本范畴,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 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Ungerer&Schmid,1996:43-45)。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基本范畴,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基本范畴,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 恸哭 wail

大哭bawl 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 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 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 微笑 smile, beam

暗笑 snicker 憨笑 simper

耻笑 flout 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 新华出版社,1994.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学研究,2006,3.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 重庆出版社,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Psychology , 1975.

[9]Lakoff, G. Women , Fire , and Dangerous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7.

原型范畴理论第5篇

论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 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 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基本范畴,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 %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 (Ungerer&Schmid,1996 :43–45) 。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基本范畴,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 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恸哭 wail

大哭bawl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微笑 smile, beam

暗笑snicker憨笑 simper

耻笑flout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基本范畴,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4,66~88.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学研究,2006(3),8~9.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出版社, 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9~61.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 Psychology , 1975.

[9]Lakoff, G. Women , Fire ,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原型范畴理论第6篇

论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基本范畴,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 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Ungerer&Schmid,1996:43-45)。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基本范畴,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基本范畴,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 恸哭 wail

大哭bawl 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 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 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 微笑 smile, beam

暗笑 snicker 憨笑 simper

耻笑 flout 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 新华出版社,1994.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学研究,2006,3.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 重庆出版社,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Psychology , 1975.

[9]Lakoff, G. Women , Fire , and Dangerous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7.

原型范畴理论第7篇

论文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 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 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基本范畴,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 %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 (Ungerer&Schmid,1996 :43–45) 。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基本范畴,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 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恸哭 wail

大哭bawl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微笑 smile, beam

暗笑snicker憨笑 simper

耻笑flout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基本范畴,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4,66~88.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学研究,2006(3),8~9.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出版社, 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9~61.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 Psychology , 1975.

[9]Lakoff, G. Women , Fire ,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