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桃花源记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6:12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第1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4、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5、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与德育:6、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讲解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

   2、抽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想。

三、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

得:便得一山  (看到)    既出,得其船        (找到)

志 :处处志之  (做标记)   寻向所志     (做的标记)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  (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又)

遂:遂与外人间隔  (因而) 遂迷(终于)后遂无问津者  (就)

5)同义词

1.悉如外人:       悉:都

并怡然自乐:     并:都

咸来问讯:       咸:都

皆叹惋:         皆:都

2.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3.缘溪行:            缘:顺着。 

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四、解题、图解课文:

1、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2、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3、解题,复述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整体感知了本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我想同学们在理解文章上还有一些疑惑,下一节课我们重点来解答同学们的不懂之处,到时请同学们大胆提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分析课文;

2、讨论课文思想。

教学步骤:

一、背诵导入:

背诵课文;

二、疑点解惑: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精讲。

参考问题及作答: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亮点欣赏: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主题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处理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 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六、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2、字词归类:

1)补充实词: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2)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寻病终       (不久)

桃花源记教案第2篇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

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

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

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

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

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

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

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

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

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

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

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

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

今义:这样

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

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

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

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

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

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

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

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

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

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

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

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

语句。

(附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

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

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

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

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

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

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

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

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

(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

(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

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

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

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

(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

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

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

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

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桃花源记教案第3篇

分层次教学源于孔子悠久历史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就是在这个教育理念上产生的。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分层教学是在同一学科的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授不同程度的课,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不是分尖子班和普通班,而是在一个班里面,实行分层次教学。它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的原则,有目的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分层,同时进一步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和评价等进行分层,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做到学习内容有梯度,学习方法有向度,学习考核有区分度。

二、层次式学案设计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前提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切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目标,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先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语文学习提出总体的目标,继而提出这种“阶梯式”教学目标,秉承“全体”、“提优”、“补差”的原则,让A层“吃得好”、C层同学“吃得下”、B层“吃得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相应层次目标的指引下,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桃子”。

2.学习内容分层

分层导学本身的目的是让课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优秀的学案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我们在学案设计和实际操作中作了如下探索:

(1)问题设计的分层

通常的导学案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学案习题化。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机械编制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课本中知识的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

问题2:导学收获的平均化。实践中,有些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语文水平在课后几乎没有什么提升。

问题3:学案导学“放羊化”。学案中有些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的,有些内容是要靠老师引导的。由于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该导的没引导好,该自学的没让学生学,课堂教学形同“放羊”。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的漏洞,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问题4:学案导学轻导学。有些老师不放心,本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学能完成的,却把学习内容嚼碎了交给学生消化,导的地位没突出,缺少了学法的指导与渗透。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分层导学案设计除了具备基础的知识性外,还要注重参与性,留出空白,让学生在预习时先提问。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前,先让学生预习,接着发给学生问题卡,让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记录于问题卡上;然后收集学生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结合教师的备课专研,按层次设计导学案。这样把学生也参与到导学案的设计当中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疑问,避免了导学案设计的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2)课堂学习的分层

课堂学习是实施语文分层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A层次学生要“指着走”,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他们自主感悟;对B层次学生要“领着走”;对C层次学生要“扶着走”。对这两个层次的学生要以“扶”为主,“扶”中带“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都能前进。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时,在预习时先下发预习问题卡,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我分层设计了五个有层次性问题的导学案,再分发导学案给学生当做预习作业,这五个问题依次是: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2.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请解释。3.文章哪些段落写出了桃花源的美好,哪些段落写出了桃花源的虚幻?在文中圈画出来,并作分析。4.陶渊明为何要做这样的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梦?请结合背景链接谈谈你的看法。5.假如你是桃源人,走出了这“世外桃源”,面对诸多记者的提问,你会如何回答?假如你是记者,你会提什么问题?请选择一角色实景模拟。

五个问题层次性是不同的,其中第3个和第4个问题具备一定的挑战性,由A级及部分B级同学来完成。

3.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是有不同学习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混乱”,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必须难易有别,体现分层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下积极乐观地完成作业任务,以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C层次学生的作业以基础的阅读和理解为主,B层次学生的作业以阅读理解中较容易和稍难题为主,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相对简单,所以我们可以让A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基础作业,然后做些拓展作业来能满足A层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些相同的事物中找出不同,提高自主分析的能力。《桃花源记》课后作业实例如下:

(1)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 (2)便要还家 ( )

(3)咸来问讯 ( ) (4)无论魏晋 ( )

(3)翻译下列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选文最能体现桃源人和外人心境不同的一个词语是什么?产生这种心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扩展阅读: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否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 康与之《昨梦录》)

(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凡衣服、饮食( )

(2)故可同处( )

(6)翻译: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7) “山之大穴”与桃花源有何相同之处?

桃花源记教案第4篇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五单元第三篇文言文,此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在初一初二以及前两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译文已不是困难的,难的是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更好地解读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受和认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正确评价世外桃源,认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我利用《资源学案》(学生配备的导学案资料)本课阅读题――结合《饮酒》、《归园田居》体会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作为预习题切入对本课的学习。课堂检测利用《练习册》(学生配备的练习作业册)本课《桃花源诗》的阅读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检测。另外,通过钻研教材,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环境美” 、“生活乐” 、“故事奇”,引导学生抓住“美” 、“乐” 、“奇”三个字探究课文。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配套读本、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面对这些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深刻的内容,才能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 、开发网络资源,激感。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网上找出本课的动画朗读,这就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和感染,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课前的预习作业,我让学生上网查找陶渊明的简介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便课堂学习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思想内容。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课后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百家讲坛”2011年第30期张大千教授的“但恨饮酒不得足”,了解陶渊明的无奈、落寞、超凡脱俗与回归自然。这样真正达到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生境界:陶渊明让我们在纷纭杂乱的社会人生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

网络给语文课提供了教学信息的渠道,使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里的用多媒体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舍本求末,使课堂教学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三、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化语,借助这些解读化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时空连线,走进桃花源,了解桃花源”的模拟现场采风活动,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关于桃花源的话题对其他同学采访。这样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来到桃花源?你们这里的生活怎样?打算一直隐居下去吗?

本课的作业我让学生给桃花源里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可以给桃花源人讲一讲世外的故事,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将课堂的讨论延伸下去。

在认识陶渊明的“桃园情结”后,我做了这样的拓展:“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桃园情结。陶渊明增加了无数人的梦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将课堂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四、比较阅读,适度拓展。

教材中有相同元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本材料,这种资源对文本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学生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桃源胜境”时,我引导学生回想初一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一文,得出这是不满现实,借助想象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堂检测环节将本课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勾连多篇,巧妙整合。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补充、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样的尝试会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但这样的开发与拓展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挤去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否则会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石晓星大打折扣。

桃花源记教案第5篇

一、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

非文学学科的介入是还原文学生态以及文化阐释、大文化研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维对文学研究思维的调整、重组,其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阐释》一书就广泛地涉及到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心理学、统计学、阐释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极大地还原了文学生态,有效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如在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中,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衍变发展规律,也使读者洞开解读该文学作品的另一扇窗。著者绕过众所周知的文学性,而直指“桃花源”背后潜藏着的“大同梦”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返回历史发生场所,直面历史本真。得出了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含新见的结论,表现出著者独特的学术眼光。这种规律性的判断不仅需要沉潜于芜杂材料中的韧劲,更离不开宏大的文化视野。也只有跳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此山”,才可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使各种看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象丝缕渐明。此外,著者还用地理学的知识讨论了“桃花源”的原型;用民俗学的知识得出了避乱异地、聚族而居的“世外桃源”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真实”的结论;用政治学的知识解释了武陵太守在得知桃花源后的极速反映。

《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乌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和《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等章节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出发,勾勒出文人背后的政治风云、复杂党争等历史背景,为深刻理解文学现象(如“鸟台诗案”)、文学作品提供了思路。如在《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量移制度的考察,为我们理解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诗文中的拘囚意识、被弃心理甚至痛苦与激愤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如通过不同的量移结果来解读、阐释元稹的通州诗与江陵诗的风格、情感的差异,为我们了解作家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鸟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一章中结合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和赵宋一代之政治来解读乌台诗案,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狱这一特殊的文学、政治现象确立了新的范式,指出历代注家对涉案诗文的慎重态度,由此也可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暗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纯文学研究的局限和对政治重视的必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一章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更是雄辩地证明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文指出南宋政权在南宋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提出“乐禁”,这一政治制度对南宋词风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将苏辛词的变革联系起来分析、佐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当前词学研究所未曾涉及的。

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得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非文学学科的介入,使得文学本体研究色彩淡褪,甚至丧失、转变为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地理研究等非文学学科的研究,这也就是研究泛化的问题。著者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的深度挖掘,通过“深化”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泛化”,从而不仅保证了文学本体研究,而且丰富了文学本体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管各章节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是全书在整体上却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和启示。

二、学术思想的衍变与传承

桃花源记教案第6篇

一、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

非文学学科的介入是还原文学生态以及文化阐释、大文化研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维对文学研究思维的调整、重组,其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阐释》一书就广泛地涉及到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心理学、统计学、阐释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极大地还原了文学生态,有效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如在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中,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衍变发展规律,也使读者洞开解读该文学作品的另一扇窗。著者绕过众所周知的文学性,而直指“桃花源”背后潜藏着的“大同梦”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返回历史发生场所,直面历史本真。得出了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含新见的结论,表现出著者独特的学术眼光。这种规律性的判断不仅需要沉潜于芜杂材料中的韧劲,更离不开宏大的文化视野。也只有跳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此山”,才可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使各种看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象丝缕渐明。此外,著者还用地理学的知识讨论了“桃花源”的原型;用民俗学的知识得出了避乱异地、聚族而居的“世外桃源”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真实”的结论;用政治学的知识解释了武陵太守在得知桃花源后的极速反映。

《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乌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和《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等章节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出发,勾勒出文人背后的政治风云、复杂党争等历史背景,为深刻理解文学现象(如“鸟台诗案”)、文学作品提供了思路。如在《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量移制度的考察,为我们理解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诗文中的拘囚意识、被弃心理甚至痛苦与激愤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如通过不同的量移结果来解读、阐释元稹的通州诗与江陵诗的风格、情感的差异,为我们了解作家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鸟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一章中结合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和赵宋一代之政治来解读乌台诗案,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狱这一特殊的文学、政治现象确立了新的范式,指出历代注家对涉案诗文的慎重态度,由此也可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暗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纯文学研究的局限和对政治重视的必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一章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更是雄辩地证明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文指出南宋政权在南宋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提出“乐禁”,这一政治制度对南宋词风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将苏辛词的变革联系起来分析、佐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当前词学研究所未曾涉及的。

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得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非文学学科的介入,使得文学本体研究色彩淡褪,甚至丧失、转变为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地理研究等非文学学科的研究,这也就是研究泛化的问题。著者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的深度挖掘,通过“深化”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泛化”,从而不仅保证了文学本体研究,而且丰富了文学本体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管各章节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是全书在整体上却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和启示。

二、学术思想的衍变与传承

桃花源记教案第7篇

一、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

非文学学科的介入是还原文学生态以及文化阐释、大文化研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维对文学研究思维的调整、重组,其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阐释》一书就广泛地涉及到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心理学、统计学、阐释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极大地还原了文学生态,有效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如在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中,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衍变发展规律,也使读者洞开解读该文学作品的另一扇窗。着者绕过众所周知的文学性,而直指“桃花源”背后潜藏着的“大同梦”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返回历史发生场所,直面历史本真。得出了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含新见的结论,表现出着者独特的学术眼光。这种规律性的判断不仅需要沉潜于芜杂材料中的韧劲,更离不开宏大的文化视野。也只有跳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此山”,才可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使各种看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象丝缕渐明。此外,着者还用地理学的知识讨论了“桃花源”的原型;用民俗学的知识得出了避乱异地、聚族而居的“世外桃源”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真实”的结论;用政治学的知识解释了武陵太守在得知桃花源后的极速反映。

《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乌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和《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等章节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出发,勾勒出文人背后的政治风云、复杂党争等历史背景,为深刻理解文学现象(如“鸟台诗案”)、文学作品提供了思路。如在《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量移制度的考察,为我们理解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诗文中的拘囚意识、被弃心理甚至痛苦与激愤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如通过不同的量移结果来解读、阐释元稹的通州诗与江陵诗的风格、情感的差异,为我们了解作家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鸟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一章中结合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和赵宋一代之政治来解读乌台诗案,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狱这一特殊的文学、政治现象确立了新的范式,指出历代注家对涉案诗文的慎重态度,由此也可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暗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纯文学研究的局限和对政治重视的必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一章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更是雄辩地证明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文指出南宋政权在南宋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提出“乐禁”,这一政治制度对南宋词风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将苏辛词的变革联系起来分析、佐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当前词学研究所未曾涉及的。

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得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非文学学科的介入,使得文学本体研究色彩淡褪,甚至丧失、转变为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地理研究等非文学学科的研究,这也就是研究泛化的问题。着者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的深度挖掘,通过“深化”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泛化”,从而不仅保证了文学本体研究,而且丰富了文学本体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管各章节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是全书在整体上却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和启示。

二、学术思想的衍变与传承

刘明华先生是杜甫研究专家,也钟情于文化学研究。他对人神相遇情节的讨论和模式的总结,早在1987年出版的着作中就出现了。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关注和研究又为一例。据笔者所知,刘明华先生对《桃花源记并诗》的思考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最初的研究成果《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一文发表于1994年,至出版《阐释》足有14年之久。该文从“桃花源”折射出的悲剧心理出发,进而关注到文学史上由《桃花源记并诗》所启迪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学现象,具体地比较了桃花源与海人国、西京隐乡的异同。这已经具有了文化阐释的品格,这一品格在其《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一文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反映。其后的《水中月,镜中花——镜花缘的社会理想》、《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理想的影响——兼论“人民公社”的悲剧性实践》、《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等论文到专着《大同梦》的出版,着者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关注才暂告一段落。《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最后作为文化阐释的典型代表编入《阐释》一书,着者又充实了新近的材料和新的研究体会。从《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问世始,刘明华先生都没有停止对桃花源及其背后“大同梦”的关注和研究,《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编入《阐释》一书,也应该是一个逗号而非句号。在这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正如着者所言:“期间收集资料,清理思路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沉潜与偶有所得的发现的快乐,也只有个中人能够体会。”刘明华先生自言“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关注也逐渐成了我的爱好之一。”正是这样一种学术思想的演进才能有《阐释》一书的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