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合集7篇)

时间:2022-03-23 03:46:24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1篇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词句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顺着、沿着。

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又,再。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欲:想要。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便:于是,就。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舍弃,丢弃,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空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通“俱”,全,详细。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就。

间隔:隔断,隔绝。

世:朝代。

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为:对,向。

具言:详细地说出。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必,不值得。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遂:终于。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人士。

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寻:随即,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出自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一、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分别是

落英缤纷、阡陌交通 、怡然自乐、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鸡犬相闻。

二、详解: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怡然自乐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 :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

豁然开朗 :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2篇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世外桃源 :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在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

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豁然开朗:形容开阔;开朗指的是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黄发垂髫: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且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 或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欣然规往: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无人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3篇

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3、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

5、豁然开朗: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6、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7、无人问津:形容事物已被人冷淡,无人过问;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4篇

众所周知,汉语言最大的一个优点是表意准确细腻。同样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表示的意义就不尽相同,于都稳重要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义,大体就离不开语意与文意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桃花源记》全文,“外人”一词在文中出现处是:(1)第2自然段中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看到的古朴民风时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桃花源里的人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世外人的一样(不同于世人的)。(2)《桃花源记》第3自然段中,桃源人与渔人“问讯”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相隔。”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他们(桃花源里面的人)自己说,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相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更有意思的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他们闻其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就,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也就是说,桃花源意外的世间已经过去了500来年的变迁,桃花源里面的人却一点都不知道。(3)也是在第三自然段中,渔人在桃花源里“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渔人在桃花源里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从以上译文的语意中不难看出,在“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外人”是指室外的人,即渔人所生活中人,世间以外的人,那是哪里的人呢?应该就是桃花源这个“世外桃源”里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桃花源里。人们的穿著打扮完全同渔人与人所处时代人的穿着打扮。

另外,从视角上看,三处“外人”的时间也是有别的。在“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的视角应该是从育人方面而言的。而“遂于人外隔绝”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视角应该是从桃花源中人门一方而言的。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5篇

关键词:文化符号;艺术作品;《桃花源记》;语际翻译;符际翻译;影像;绘画;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北宋高僧赞宁对翻译的阐释,耐人寻味。所谓“翻”,“翻也者, 如翻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①所谓“译”,“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积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呼虽殊, 而辛芳干叶无异。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 即东夏之杨柳, 名虽不同, 树体是一。”② 有学者据此认为,译,象也(仿象,象似);译,易也(交换或交流、改变、变化);译,化(转变)也。③可见,翻译在于借助“易”的手段,实现“通”的目的;“翻”与“译”,都是通过符号作为中介的。

雅各布森将符号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与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④。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通常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符际翻译则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据此,将古汉语“易”成现代汉语,属于语内翻译;将汉语“易”成英语,属于语际翻译;将语言“易”成符号,属于符际翻译。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侧重探讨语际与符际两种翻译类别,以观察“易”的艺术效果。前者指汉译英的文字层面,后者则指影像与绘画方面。

一林语堂、方重、罗经国、孙大雨、汪榕培、A. R. Davis、J. R. Hightower、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等翻译家都英文翻译过《桃花源记》。这证明了《桃花源记》的文学魅力,证明了翻译家让经典走出去的价值取向。重译的价值表明,对文本理解的逻辑正确以及表达的得体全面,因翻译家个体而存在差异,不同翻译家的译作如同展开的层层锦绮,相得益彰,各放异彩。尽管翻译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语言转向与文化转向,由关注文本内的语言层面而扩大至文本内外所涉及的文化层面,由文本翻译的生产更多地兼顾到译本的接受及其产生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接受等环节,文本是中介,文字是载体,这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桃花源记》的英译研究,仍必要从传统的文字翻译的视角切入,继而再扩大翻译的定义,研究由语际而延伸至更广泛的符际层面。《桃花源记》标题的英译值得玩味。包括林语堂在内的“本土”翻译家,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对“桃花”意念重生,譬如,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灼呈祥,等等。对桃花的这些积极意义的前理解,符合《桃花源记》的文本语境,因而翻译家们将“桃花”一律译为“peach blossom”,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但是,对“源”的英译,则产生了很多分歧,有林语堂的“colony”,J. R. Hightower、方重、罗经国的“spring”,A. R. Davis的“source”,孙大雨的“visionary land”,Rick Davis和David Steelman的合作译文中,则将其译为“Shangri-la”。是否可以认为,spring和source视“源”为“源头”,colony视“源”为“田园”(a territory distant from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r control over it),visionary land与Shangri-la与“田园”意思更近,但都有了浪漫色彩。尤其是Shangri-la,不仅使译文靠近其读者,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美好的意象,而且强化了《桃花源记》的乌托邦色彩,是文化翻译的典型例证。《桃花源记》的叙事始于“晋太元中”,神奇之处在于,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寥寥数语中,朝代更替,别有洞天,将“时空”与“虚实”巧妙结合,将武陵人的遭遇——误入桃花源、享受桃花源、惜别桃花源、重觅桃花源,自始至终都置身于一种幻境之中。然而,若使译文读者享受到这种晃世的感觉,对“朝代”翻译的处理还是值得烦神的。客观情况是,除了林语堂外,其他中国译者似乎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此处翻译存在的“陷阱”可能导致译文读者接受与反应的“障碍”,因此众多译者对朝代仅用音译处理。林语堂在相应位置不仅采用括号内加注的方法来处理,而且对时间“去陌生化”表述,如“汉”译为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至于美国汉学家James Robert Hightower仅用音译法,可能是早已“汉化”了吧。而A. R. Davis的处理则是一目了然,譬如,Han (206 BC-220AD)。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用尾注处理年代翻译,可能会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影响读者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与接受效果。毕竟,朝代的频频更替、次第出现,蕴含着陶渊明及其文本的写作意图。林语堂学贯中西,精于英文创作,对《桃花源记》的理解与表达环节自然游刃有余。也许正因如此,林译本在句式方面较之他人更富特色。简而言之,林译本的句子简短,表述灵活,将《桃花源记》作为圣经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情节完备而又不拘小节。譬如,全文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所谓情节完备,译文伊始就是典型的英文故事模式“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至于不拘小节,尤其体现在对“行”与“忘”的处理,前者应为“划船前行”,后者则为“没有介意”,但在译文中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林语堂对驾驭中英文本的自信,还表现在他能自如地拆分中文句读,如该句的英文就与下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用逗号将两个句群衔接到一起。相比之下,汉学家的译文较为忠实,句式也因此复杂但不冗长。譬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林语堂仅译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而A. R. Davis则译为“The field dykes intersected; cocks crowed and dogs barked to each other”。后者的信息没有流失,而且意境栩栩如生。基于上述对语际翻译的分析,可以主张,译者在对叙事情节翻译时,要尽可能使自己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理解与表达源语文本中蕴含的符合逻辑的意义。当然,这仅是一种理想境地,有对“度”的把握问题。譬如,武陵人受到殷勤款待,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被很多译者理解为“不必要”、“不值得”,即,There is no need…或There is not worth…。林语堂和A. R. Davis则将其设身处地地理解为“求您别”、“千万别”,全句分别译为:“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 “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林语堂的翻译采用间接引语,刻画了桃花源人的善良谦恭以及唯恐小国寡民的宁静生活被外来人从此打破的顾虑。A. R. Davis则用直接引语对武陵人做出了警告,体现了仁义尽至的桃花源人“友情提醒,礼貌在先”的处世哲学,意味着“……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再入此地了。”这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是否多少也体现了两位译者文化身份的自觉呢,不得而知。

《桃花源记》为符际翻译成影像提供了素材。该文仅三百余字,但它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其中“看”与“被看”是一道景观。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着渔人的传奇经历、桃花源人的善良安逸、陶渊明的精神诉求。在桃花源的和谐生态中,渔人与桃花源人遭遇到文化的“陌生化”。“渔人甚异之”、“见渔人,乃大惊”。时空隔阂自然使得渔人认为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文本中的渔人、桃花源人与21世纪的读者同样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在反复制造编码和解码的时代,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影像的手段直观呈现、重构文本。《桃花源记》有两个动画版本,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符际翻译。台湾版的《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八分钟,国画风格,中文字幕根据陶渊明的原作逐句呈现,配以相应的英文字幕翻译,画面随情节徐徐变换。风景山清水秀,人物栩栩如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每一行字幕所能蕴含的可能意象,都一律得以展现,在中英文字幕实现语际翻译的同时,文字与画面情景交融地进行着符际翻译,不但给中文观众带来了用多种符号艺术阐释文本所提供的视觉,而且使外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享受到东方乌托邦所能提供的文化演绎空间。翻译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语际翻译的缺憾在于,译者虽经百般解释依然无法说清好多文化专有项。符际翻译虽然可以通过画面提供多维视角的切换对语际翻译留有的缺憾尽力弥补,而且这种符际翻译给中文观众同样提供了补充固有理解欠缺的机会,但是,画面的定格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文本可能潜在的更多想象空间。如果说不足八分钟的台湾版《桃花源记》是对陶渊明文本字里行间的“忠实”翻译,属于直译,那么大陆版《桃花源记》则属于典型的编译,明显具有“变”和“易”的特征。其中,英语世界的观众对《桃花源记》所刻画的生态、人物、世界之间又构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跨文化关系。

据报道,深圳环球数码出品的动画作品《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十七分钟,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皮影、剪纸、大写意等,实现了三维动画的无缝衔接。此片曾先后获得东京TBS亚洲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等。该片于2012年12月8日至2013年4月14日应邀参加了澳大利亚昆士兰艺术馆/昆士兰新现代艺术馆举行的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展“山水情”,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魅力⑤。该部作品在题材、画面元素及动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等各方面都有突破。片中的潺潺水流和缤纷桃花,以及人物形体动作的流畅、面部表情的丰富、细节动感的逼真,使得整个画面将传统的艺术符号升华到崭新的视觉体验。落英缤纷、升平歌舞、洞天福地,带给国内外观众一种飘飘欲仙的新奇感受。这种符号带来的异域享受,还得益于该片的语言文字与故事情节。深圳版《桃花源记》充分体现了二度创作的特色,且明显具有使中国经典文学走出去的意识。英文片名The Legend of Shangri-La反映了扑面而来的浓郁的跨文化气息,古朴的中文台词配以现代的英文字幕,亦庄亦谐的动作、触及魂灵的独白、民族特色的音乐,引人入胜。尤其是叙事层面,将陶渊明作品中的顺叙处理成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情节发展显得跌宕起伏,属于典型的“变”与“易”,或者是编译。不过,从片首的渔人遭太守鞭笞、刘子骥策马相救、渔人描绘桃花源奇遇、刘子骥欣然前往而未果,情节虽似曾相识,但主题不偏不离,属于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现实的残酷、奇遇的美妙、未来的无望,使得渔人自己最终感慨“没有人再相信我的故事了”。由此,他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讲经历的人。这种悲哀,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增添了观众对渔人的同情、羡慕与不屑。同情他的现实遭遇,羡慕他的人生偶遇、不屑他的违背诺言。可以说,通过影像符际翻译《桃花源记》,文本的抽象与文字的意象,都得到了形象的呈现。当然,这种呈现并不局限于影像这种动态的流感画面。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用绘画描述出来,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同样属于符际翻译,难度超过临摹,临摹是根据原作进行书法或绘画的模仿。临摹以原作为依据,关键在模仿(imitation),而用绘画实现符际翻译《桃花源记》的关键则在于对像似的创造(creation)。袁行霈认为:“历代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作品很多,这些画中并没有陶渊明的形象,但是因为这篇作品表现了陶渊明的理想,而这理想反映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愿望,深受历代读者喜爱,所以也成为画家常用的题材。”⑥其实,除了陶渊明和该作品表现的理想外,作品的叙事技巧及文字意象所产生的意境,尤其适合绘画,适合符际翻译。譬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都是一幅幅动静交融、人禽睦处、生态祥和的神往图像。“象也者,像也。”二者都是人类符号化把握世界的两种模式。不过,“象”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诉诸心灵的内视,是可感、可思的;而“像”则具有形象性和固定性,诉诸眼睛的直观。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物象总在“似与非之间”,从而要求“象外之言”、“象象组合”,以营造一种意境,达到境内之象与象外之境的理想状态,这也使得《桃花源记》达到了“诗中画,画中诗”的像境状态。将心灵之悦诉诸泼墨之间便构成了视觉之美,《桃花源记》的符际翻译家个个都是丹青高手,仅袁行霈的著作《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就收录、介绍了十九幅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历代绘画名作。其中八幅收藏于台北,其他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扬州、重庆,以及美国、日本等。据袁先生考证,唐代韩愈所作七古《桃源图》,已经提到根据《桃花源记》绘图的情况,而且明代杨慎认为,“唐人画桃源图,极为工妙。”不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有的图绘桃花源故事较为完整,如南宋马和之的作品,最右端溪水中停泊一小船,从右至左依次展开五组人物,有渔人与桃源中人对话的情景,众人下棋的情景,也有众人聚饮的情景。中间点缀以树木、屋舍、溪水、耕牛、小犬等,全是农家景色。但左端云雾中露出楼台,楼顶巍峨,又是仙境。⑦还有明代文徵明所绘的《桃源别境图》,共分为四大段。第一段只画群山、溪水、桃花,乃是进入洞口之前的那一段路。在一巨石之下,倒挂着的桃树掩映之中一小船停泊其间。第二段从一座桥开始,渐次进入桃花源中。图中五人体态各异,其中最右边的白衣者似乎是那渔人,正张开臂膀似乎在询问着什么。向左是一手持拐杖的老者。第三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人物中有担柴的农夫、水田中耕作的农人,也有闲坐的老者。还有一只小犬在篱笆前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第四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上面是一道瀑布,将左右画面明显地划分开来。桥上站着一位正在观瀑的高士,身后跟着一个书童,腋下夹一张琴。右面还出现了一个女性,似乎是刚刚晒了衣物,颇有生活气息。画的最左端是几道瀑布,下面激起层层浪花,气势非凡。袁先生以为:“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所有桃源图中,这一幅画对内容的取舍最具匠心。”⑧ 然而,类似的桃花源全景图似乎并不多。其他画家多是把握故事的某些特定场景或细节。文徵明次子文嘉立意很有特色,但仅图绘了渔人舍舟登岸欲入山洞的情景。明代宋旭的《桃花源图》先是画出一段山溪,两岸点缀以桃花,溪水尽头停一小舟,山间一小洞,再向左展开则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怡然自乐。渔人手持船桨,正与桃源中人对话。这些绘画虽非全景图,但对于陶渊明的文本而言,形散而神不散,因为渔人、小舟、桃花等都是《桃源图》的独特标识性符号。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有明代仇英的《桃源图》卷,画面重岩叠嶂,点缀以桃花,右部溪水中隐约一船,中部和左部绘桃源景色,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往来种作。袁先生认为该作更为接近《桃花源记》原作的内容。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桃花源图》的主体部分是渔人与桃源中人见面的情景,人物形象的勾勒,笔墨简练,十分传神。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绘画,也有出自朝鲜画家之手的。李朝的安坚画过《梦游桃源图》,图中奇峰耸然,红色的桃花点染其间,俨然是神仙世界。从这幅图可见陶渊明以及中国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对朝鲜的影响何其深远。⑩袁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最能展现想象中的山水之美,成为山水画家喜爱的题材。而且,它有简单的情节,便于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传统的卷轴形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于其时空的设计,画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既可以将不同时空的情节置于同一幅画中,让人物反复出现,也可以选取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地点,着重表现某一特定时刻的情景,画家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B11不过,小溪、渔船、桃花等,作为《桃花源记》的标志性符号,始终揭示着该部经典作品的主题,有效地实现了符际翻译的效果。

四、结语

文字、影像、绘画,共构叙事,在多视角展现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重构了《桃花源记》的经典性,使其跨出传统的叙事模式,跨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学的奇葩。在讨论世界文学是如何通过生产、翻译和流通而形成时,戴姆拉什曾提出一个专注世界、文本和读者的三重定义:1. 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简略折射。2. 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3. 世界文学并非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是超然地去接触我们的时空之外的不同世界的一种模式。B12当然,对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而言,这还要归功于作品的“经典性”所具有的可译性。所谓可译性,“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但这并不是说对于正在被翻译的作品本身是本质的。它意味着内在于原作中的某种特定的含义在可译性中得以自我展示。显然,任何译作不管多么优秀,较之原作都不具有任何意义。然而,它确实由于原作本身的可译性而接近原作;事实上,这种关联更加紧密,因为它不再对原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它叫做一种自然的关联,或更具体地说,一种至关重要的关联。正如生命的各种形式与生命现象本身紧密关联而对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一样,译作虽来源于原作,但它与其说来自原作的生命,倒不如说来自其来世生命。”B13可见,翻译不再局限于文字,影像、绘画也是翻译,这种认识为通过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将民族的《桃花源记》在异域寻求到它的来世,提供了资源保障,使得“世外桃源”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模式。对这种认识的接受,可以使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其他民族作品,今世找到来世,经典更为经典。

① 赞宁《宋高僧传》(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53页。

② 同①。

③ 张佩瑶《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翻译》,2009年第5期,第30页。

④ Roman Jakobso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 of Chicago P, 1992:144-151.

⑤ 《深圳动画〈桃花园记〉亮相奥大利亚》,《深圳商报》,2012年12月13日,第C05版。

⑥ 袁行霈《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1,82,99,117页。

⑦ 同⑥。

⑧ 同⑥。

⑨ 同⑥。

⑩ 同⑥。

B11 同⑥。

B12 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 Oxfr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281.

B13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72-73.

Semiotic Translation of Tao Hua Yuan Ji

HU Mu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2.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6篇

1.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就是说与下文“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一样,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3.理由如下: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前一个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后两个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小记,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自然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所处的东晋不同。

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一模一样呢?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不同、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里的“下”指的是下文中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也就是说,文中的三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这样注释是错误的,文中的“外人”所指不同。

按照教材中的注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应当翻译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着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内外的人衣着“完全一样”,显然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追求的仙境――“世外桃源”中“世外”之原义的。

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其理由如下:

一、从文气贯通上讲不通

据文意,“渔人”初见桃林而“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欲穷其林”;当“林尽水源”之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时的“渔人”感到更加惊异,于是“便舍船,从口入”;穿过山洞之后,乍一见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以及大片的良田美池桑竹之时,自然是又惊又喜;此时忽然见到其中往来耕作的男男女女,顺理成章应当会给“渔人”一次“更大的”惊异,如果“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人”(似乎可以称之为“仙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也就是“桃花源中人”穿着的衣服同“渔人”日常见到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则司空见惯,何惊之有!若不令“渔人”再次惊异,则文气嘎然中断。

另外,下文即有“见渔人,乃大惊”句。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既然已经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见到与自己衣着一般无二的“渔人” 也许会因为是陌生人而感到奇怪,怎么会“大惊”?故而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渔人”理应不同,此处的“外人”应当是指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渔人”意料之外的人。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二、从情理上讲不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用“渔人”的眼光去评价的,“渔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他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角度出发,判定“桃花源中人”为“外人”,一定是指“桃花源中人”与“渔人”自己这个“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也就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迥异的人,我们今天也常常把与自己不相类属的人称作“外人”,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忽然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在“老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中国一无所知时,他们的衣服怎么会同我们一样呢?

而后文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站在“桃花源中人”的角度,用“桃花源中人”的眼光去评价的,理所当然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而寻觅到这个“世外桃源”,并与外界完全隔断,因为“遂于外人间隔”,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因为安居乐业,不愿受到“外人”的干扰,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于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一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一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三、与陶渊明自己的注解相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中只是选了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而舍弃了后面的“诗”,其实,作为诗人,陶渊明是将“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整体去创作的。正规的选本如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作《桃花源诗并记》“并记”二字特意用小字标出,说明“记”是“诗”前的小记,二者是一个整体,“记”是附注,“诗”才是本体,二者珠联壁合,相辅相成。

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在《桃花源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解为“俎豆衣裳犹古法、俎豆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

陶渊明吸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思想,着力揭示出桃源民俗文化的特质:礼法、服制仍保持先秦古风,意味着古老美德的保持。如果同桃源外喜好奢侈的风气一样,古风何在?美德何在?且陶渊明说:“悉如外人”的“悉如”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如果序文说桃源中人的衣着完全同当时桃源外的人一样,诗中又说“犹古法”、“无新制”,岂不自相矛盾?

四、与后人的旁证不合

唐代的王维非常推崇陶渊明,王维有一首仿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桃源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由“居人未改秦衣服”,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衣服已经与“秦衣服”有了很大的不同,王维在此特意强调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仍然是秦代的式样,定然不会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时代的人衣着完全相同的。

通观《桃花源诗并记》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桃花源中人”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相类属的“另一类人”,无论是行为习惯、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很大差异的。

陶渊明虚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是有所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纷起的环境中,针对世风日下,社会动荡,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构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争、人人各尽所能地劳动,人们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本质的不同必然会在他们的衣着上有所体现,陶渊明是不会让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相同的。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问题,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模一样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极化归谬”的方法来论证一下:

我们设定一位西装革履的现代“渔人”有幸进入“桃花源”,他发出“桃花源中的人穿的衣服全部同外人一样”的感叹。这里的“外人”会是现代“渔人”眼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现代人吗?桃花源中人的衣服会同我们的这位现代“渔人”完全一样,也西装革履吗?显然,说“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并与“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相同,是完全错误的。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第7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桃花源记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桃花源记的知识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m髫tiáo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悉如外人。悉:都。

(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桃花源记读后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国,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伟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理想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1516出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人类理想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