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6:01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1篇

目前,正是我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之时,是依据自己心中所向,确定人生目标的关键时刻。这更要求我要同诗中之人那样,拨去眼前的浮华名利,登上心灵的高楼,远望向灵魂深处最牵念的追求。“行成于思毁于随”,我必不甘于顺波逐流,也不会情愿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我希望将来可以做一名人民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也可以有桃李满天下的一天。以梦为马,一步步踏实地迈出,默默挥洒汗水,静静等待收获。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原本是柳永《凤栖梧》用来写情人问因思念而消瘦憔悴,但并不后悔,写的是对爱情的一往而深。王国维借以表示治学的第二种境界,也就是为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治学的日日夜夜,学人们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甚至不眠不休地沉浸在研究之中,怀着惊人的毅力与信念,孜孜不倦的努力着。他们甘愿辛苦,情愿憔悴,只是为了心中对真理的那份执着。学人对学问中真理的爱何曾少于爱情中女子的那份执着?

是的,为了心中的追求,才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囊萤映雪,有人韦编三绝。可我相信,他们是不觉的这种辛苦是辛苦,因为那是他们执着的事业,是他们一腔炽烈热爱的寄托。为了实现目标,我必须做好学生时代的要务---学习。即使课业繁重,压力巨大,这一切却也都是我必须去直面、去担负的,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此,深夜里的灯光无悔,晨光中的书声无怨。一丝不苟、追根究底、脚踏实地,累,但快乐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一句话,本来是用来说明自己元夕灯中苦苦追寻的那个女子,忽然之间出现在眼前的那种欣喜。被王国维借用来表示自己治学的第三种境界,即努力之后静待目标的实现。这一境界之中充满了山重水复之后柳暗花明的欢喜与释然,也给人幽深闭塞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宽慰与舒心。然而,如若没有先前消得人憔悴的努力,也无法积淀成而今蓦然间回首后于灯火阑珊之处收获的喜悦。量的积累终于导致了质的飞跃。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2篇

此一境:“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虽然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悲壮,毫无纤柔颓靡。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但在乱世之中,也只有他能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一境:词人所忧“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词行至此,可知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一境:寻觅千百次,竟然是在灯火冷落之处发现了那人。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外。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清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于世间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诗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3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文艺批评的“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在“境界说”提出来以后,人们广泛地接受并运用了它。“境界说”成了在文艺批评领域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探讨“境界”意义的文论也多得很。因为《人间词话》里又出现了另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词“意境”,于是“境界”与“意境”的关系也就成了人们讨论的内容。笔者虽然也爱好诗词,偶尔也制些自以为是诗词的东西,但绝非文艺理论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在山中探宝,掘得深,究得细,而笔者只能在山外看山,看其轮廓,所以也只能说个大概。

一、“境界”是空间概念

“境界”这个词并非王国维首次使用,王国维只是“拈出”来用的。正如王氏所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既然这样,那么就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前人用“境界”一词的意义。《辞海》列出了五条意义:一是“疆界”,举《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句为例;二是“境地、景象”,举《耶律楚材《和景贤》诗句“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为例;三是“佛教指‘六识所辨别的各自对象'”;四是“造诣”,举《无量寿经》中“斯义弘深,非吾境界”为例;五是“指诗文、图画及思想、道德等的意境”。《辞源》所列的意义与《辞海》相近。笔者认为:《辞海》所列的这五条意义,说到底都是一种空间概念,这里说的空间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疆界”、“境地”是物质空间,而“造诣”和“思想、道德等的意境”则是精神空间。诗文和图画的意境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王国维既然“拈出”了“境界”一词来,并用它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思维工具,显然其意义还是不能离开原本的“空间概念”这一意义的。实际上,王国维所说的“境界”确实是空间概念,比如他在评论五代词人孙光宪词时说:“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片帆烟际闪孤光”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种悠远的空间。王国维评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等诗句说:“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几句诗向人们展示的也正是广阔而明丽的空间。王国维在创作实践中也很注意向人们展示一种空间形象。《浣溪纱》(草偃云低渐合围)中“草偃云低渐合围,琱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向读者展示的也就是一种空间形象。《点绛唇》(高峡流云)中“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和“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所塑造的也是一种空间。正因为“境界”是一个空间概念,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但是王国维并不以境界的大小分优劣。他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作比较,虽然前者的境界小,而后者的境界大,但他认为前者“何遽不若”后者。他还将“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比较,他也认为前者未必就不如后者。当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并不是自然界的空间,也不是物理、数学中所描述的空间,而是文学艺术中所创造的想象中的空间。

二、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他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王国维所谓的二元质,也就是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二个基本元素。实际上,王国维还描述了空间结构中的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因为他说的境已经包含了景与情,现在再加上了一个“意”,那就说明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就是三个:景、情、意。什么是“意”呢?王国维在评价姜白石词的时候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这里,王国维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意境”是相对于“景物之境”和“情境”而言的。他把“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看成是没有从意境上用力的依据,所以说“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显然是“意”的本质含义。这样说来,王国维说的“境界”就与王昌龄在《诗格》里所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他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这些词句中所展示的显然是有景物有情感的艺术空间,除了景物和情感以外,还有言外之意,那就是独上高楼的人在寻觅。寻觅什么?或者是目标,或者是方向。人只有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困境中才会奋起而寻觅新的道路,那就是“意”,这就是寻觅的境界。他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作第二境。这句子中也有景也有情。景和情中亦有“意”,那就是“为目标的实现,任何人都得经历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奋斗,奋斗的过程必然会有艰难险阻”,这就是奋斗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那显然是历经“千百度”寻觅之后的成功。这里透露的“意”就是“成功来自于千百度的寻觅”和“成功是突变的”,但是成功以奋斗的量的积累为前提,这显然是弦外之响。

王国维的创作实践也表明“意”是构成境界的因素。王国维的好多词都有这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中“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螀语。”就有言外之味的词句。《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中“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自然也不能说没“言外之味”。《浣溪纱》(天末同云黯四垂)则构造了这样一个艺术空间:‘同云黯四垂“的天空,有“失行孤雁逆风飞”,地上有“陌上金丸”在暗中瞄准着它,而后来这孤雁就被“陌上金丸”击落而成了欢宴时的佳肴。这个空间是凄婉的,显然,这个空间中有景物有情感。而从这些景和情中所透出的“弦外之响”则是绕梁不绝。这里有对失意者悲惨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有对残害生灵者的揭露和控诉,或许还在发泄自身遭际的忧愤,以及揭示人间世道的险恶,这就是“意境”。《浣溪纱》(山寺微茫背夕曛)中“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空间何其高渺阔大。“可怜身是眼中人”难道不是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吗?哪一个人不是别人的眼中人?要是为官作宦者懂得这个理,那就会减少许多腐败堕落的机会。任何人只要真正明白“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理,就会严加自律,就能如先圣所说的那样“慎独”。

三、“意境”是最佳状态的“境界”

许多人都把“意境”和“境界”等同起来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意境”仅是“境界”中的一个成分,或者说是一种状态。任何诗词或曲赋所表现的“境界”这个艺术空间,首先必须有景,这个景当然包括了物和人。写景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有境界,但这是景物的境界,即景境,也就是王昌龄所谓的物境。如果在景境的基础上表现了情,而且能够表现出真切的感情,那么这种诗词,我们也可以说它有境界,那就是情的境界,即情境。如果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而且表达了人人心中之所有的高远深邃的意,那么这诗词自然就有境界,那就是意的境界,即意境。这样,一境界就成了三境界,而意境则是最佳状态的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文字表达出来的景是自然的,所抒发的情是真切的,那么这个空间就是美好的,也就是说是和谐的,因为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是交融的,不留任何痕迹的。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感人,才能达到“境和意浑。”如果所写的景不自然,所抒的情不真切,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杂乱无章的,不和谐的,所以就是不美好的,这种状态就用“无境界”来表述,这种状态也就不可能感人。王国维这里说的境界是情境,不是意境。“意境”显然是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的“境界”,也就是最佳状态的境界,或者说是最高的境界。当作品所创造的境界是意境时,那么境界和意境这两者是统一的,可以说“有境界”也可以说“有意境”。

怎样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呢?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里的“述事”不妨理解为“述事理”,也就是从此景此情中,领悟出事理来,那就是“意”。表达“意”要“如其口出”,也就是要自然的表达出作者自己领悟出来的理。王国维在评论元曲的好处时说过:“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这“胸中之感想”和“真挚之理”就是“意”。王国维在评论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何夕)时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也就是说表“意”要“神悟”。于是笔者认为,“有意境”就应当具备以下三点:景要自然、情要真切、意要高远深邃而且应该是神悟所得。

王国维的《浣溪纱》(舟逐清溪弯复弯)全词写景,写出了安闲舒适生机勃发的春景,那是“无我之境”,写的是景物的境界,及景境。《清平乐》(樱桃花底)所创造的就是情境,写出了活脱脱一个思妇情状。词中有景(人、物)但更多的是情,“颓云髻”、“的的银釭无限意”、“消得和衣睡”、“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全是情语。《鹊桥仙》(绣衾初展)所创造的则是意境。词中有大量的景语,也有许多情语,最后的“封侯觅得也寻常”那就不仅是情语了,那是意语。这一句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即使封侯了也终究归于平常,那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上,封侯未必是福,何必要拼命觅封侯呢?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格、调、气、韵是境界的品质特点

境界由景、情、意三元素构成,该三元素的不同结构形式就形成了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只有在这三个元素形成某种适当的结构时,才能真正使诗词作品“有境界”,这种适当的结构通常应当具备景的呈现、情的抒发、意的表达和谐、合理、秀巧、奇异、自然、生动、真切等特点。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常用格、调、气、韵来描述。格实际上就是使之能够独立的骨架,通常指该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构思特点和思想品质,所以说“有境界”就应当“有格”,王国维说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也就是这个意思。调在这里指诵读欣赏该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声气大小和心情的抑扬程度。气主要指作品所表达的精神状态和志意内涵,也可称之为气象或气势。韵主要指作品中三元素结构的和谐程度,当然也包括诗词的格律在内。

状景要自然生动。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就是因为有了“闹”字和“弄”字,自然之景生动活泼起来了。王国维《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所创造的就是很自然很生动的景境。“脸边舷外晚霞明”、“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何等自然生动啊!这样的词自有格调。

抒情要抒真切之情,抒真切之情,才“不游”。景和情务必交融和谐,要做到景中有情,情寓于景,这样就“不隔”。王国维《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中“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行动表露了心迹,不想相逐,偏偏又要偷偷送目,既恨相见匆促,又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划桨的速度。情和景何其融合,不写情而有情,其情才真切,格调自在其中。

意要从景和情中自然而发,不能生硬说教,也不能随便造作;如果意未能从景和情中自然发出,那就是“隔”。王国维《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上片描写了奇松的情韵,最后发出了“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的感慨,这就是表意之句,这是对人们偏见的批评,言外之意就是:奇特者之所以有其奇特的风姿,乃是其自身生存的最佳的自然而成的必然状态,而非为造作之故。有如此之意,自成格调。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4篇

一、“境界”是空间概念

“境界”这个词并非王国维首次使用,王国维只是“拈出”来用的。正如王氏所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既然这样,那么就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前人用“境界”一词的意义。《辞海》列出了五条意义:一是“疆界”,举《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句为例;二是“境地、景象”,举《耶律楚材《和景贤》诗句“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为例;三是“佛教指‘六识所辨别的各自对象'”;四是“造诣”,举《无量寿经》中“斯义弘深,非吾境界”为例;五是“指诗文、图画及思想、道德等的意境”。《辞源》所列的意义与《辞海》相近。笔者认为:《辞海》所列的这五条意义,说到底都是一种空间概念,这里说的空间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疆界”、“境地”是物质空间,而“造诣”和“思想、道德等的意境”则是精神空间。诗文和图画的意境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王国维既然“拈出”了“境界”一词来,并用它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思维工具,显然其意义还是不能离开原本的“空间概念”这一意义的。实际上,王国维所说的“境界”确实是空间概念,比如他在评论五代词人孙光宪词时说:“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片帆烟际闪孤光”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种悠远的空间。王国维评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等诗句说:“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几句诗向人们展示的也正是广阔而明丽的空间。王国维在创作实践中也很注意向人们展示一种空间形象。《浣溪纱》(草偃云低渐合围)中“草偃云低渐合围,?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向读者展示的也就是一种空间形象。《点绛唇》(高峡流云)中“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和“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所塑造的也是一种空间。正因为“境界”是一个空间概念,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但是王国维并不以境界的大小分优劣。他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作比较,虽然前者的境界小,而后者的境界大,但他认为前者“何遽不若”后者。他还将“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比较,他也认为前者未必就不如后者。当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并不是自然界的空间,也不是物理、数学中所描述的空间,而是文学艺术中所创造的想象中的空间。

二、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他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王国维所谓的二元质,也就是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二个基本元素。实际上,王国维还描述了空间结构中的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因为他说的境已经包含了景与情,现在再加上了一个“意”,那就说明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就是三个:景、情、意。什么是“意”呢?王国维在评价姜白石词的时候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这里,王国维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意境”是相对于“景物之境”和“情境”而言的。他把“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看成是没有从意境上用力的依据,所以说“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显然是“意”的本质含义。这样说来,王国维说的“境界”就与王昌龄在《诗格》里所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他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这些词句中所展示的显然是有景物有情感的艺术空间,除了景物和情感以外,还有言外之意,那就是独上高楼的人在寻觅。寻觅什么?或者是目标,或者是方向。人只有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困境中才会奋起而寻觅新的道路,那就是“意”,这就是寻觅的境界。他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作第二境。这句子中也有景也有情。景和情中亦有“意”,那就是“为目标的实现,任何人都得经历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奋斗,奋斗的过程必然会有艰难险阻”,这就是奋斗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那显然是历经“千百度”寻觅之后的成功。这里透露的“意”就是“成功来自于千百度的寻觅”和“成功是突变的”,但是成功以奋斗的量的积累为前提,这显然是弦外之响。

王国维的创作实践也表明“意”是构成境界的因素。王国维的好多词都有这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中“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g黄土,十里寒?语。”就有言外之味的词句。《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中“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自然也不能说没“言外之味”。《浣溪纱》(天末同云黯四垂)则构造了这样一个艺术空间:‘同云黯四垂“的天空,有“失行孤雁逆风飞”,地上有“陌上金丸”在暗中瞄准着它,而后来这孤雁就被“陌上金丸”击落而成了欢宴时的佳肴。这个空间是凄婉的,显然,这个空间中有景物有情感。而从这些景和情中所透出的“弦外之响”则是绕梁不绝。这里有对失意者悲惨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有对残害生灵者的揭露和控诉,或许还在发泄自身遭际的忧愤,以及揭示人间世道的险恶,这就是“意境”。《浣溪纱》(山寺微茫背夕曛)中“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空间何其高渺阔大。“可怜身是眼中人”难道不是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吗?哪一个人不是别人的眼中人?要是为官作宦者懂得这个理,那就会减少许多腐败堕落的机会。任何人只要真正明白“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理,就会严加自律,就能如先圣所说的那样“慎独”。

三、“意境”是最佳状态的“境界”

许多人都把“意境”和“境界”等同起来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意境”仅是“境界”中的一个成分,或者说是一种状态。任何诗词或曲赋所表现的“境界”这个艺术空间,首先必须有景,这个景当然包括了物和人。写景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有境界,但这是景物的境界,即景境,也就是王昌龄所谓的物境。如果在景境的基础上表现了情,而且能够表现出真切的感情,那么这种诗词,我们也可以说它有境界,那就是情的境界,即情境。如果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而且表达了人人心中之所有的高远深邃的意,那么这诗词自然就有境界,那就是意的境界,即意境。这样,一境界就成了三境界,而意境则是最佳状态的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文字表达出来的景是自然的,所抒发的情是真切的,那么这个空间就是美好的,也就是说是和谐的,因为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是交融的,不留任何痕迹的。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感人,才能达到“境和意浑。”如果所写的景不自然,所抒的情不真切,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杂乱无章的,不和谐的,所以就是不美好的,这种状态就用“无境界”来表述,这种状态也就不可能感人。王国维这里说的境界是情境,不是意境。“意境”显然是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的“境界”,也就是最佳状态的境界,或者说是最高的境界。当作品所创造的境界是意境时,那么境界和意境这两者是统一的,可以说“有境界”也可以说“有意境”。

怎样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呢?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里的“述事”不妨理解为“述事理”,也就是从此景此情中,领悟出事理来,那就是“意”。表达“意”要“如其口出”,也就是要自然的表达出作者自己领悟出来的理。王国维在评论元曲的好处时说过:“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这“胸中之感想”和“真挚之理”就是“意”。王国维在评论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何夕)时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也就是说表“意”要“神悟”。于是笔者认为,“有意境”就应当具备以下三点:景要自然、情要真切、意要高远深邃而且应该是神悟所得。

王国维的《浣溪纱》(舟逐清溪弯复弯)全词写景,写出了安闲舒适生机勃发的春景,那是“无我之境”,写的是景物的境界,及景境。《清平乐》(樱桃花底)所创造的就是情境,写出了活脱脱一个思妇情状。词中有景(人、物)但更多的是情,“颓云髻”、“的的银?无限意”、“消得和衣睡”、“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全是情语。《鹊桥仙》(绣衾初展)所创造的则是意境。词中有大量的景语,也有许多情语,最后的“封侯觅得也寻常”那就不仅是情语了,那是意语。这一句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即使封侯了也终究归于平常,那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上,封侯未必是福,何必要拼命觅封侯呢?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格、调、气、韵是境界的品质特点

境界由景、情、意三元素构成,该三元素的不同结构形式就形成了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只有在这三个元素形成某种适当的结构时,才能真正使诗词作品“有境界”,这种适当的结构通常应当具备景的呈现、情的抒发、意的表达和谐、合理、秀巧、奇异、自然、生动、真切等特点。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常用格、调、气、韵来描述。格实际上就是使之能够独立的骨架,通常指该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构思特点和思想品质,所以说“有境界”就应当“有格”,王国维说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也就是这个意思。调在这里指诵读欣赏该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声气大小和心情的抑扬程度。气主要指作品所表达的精神状态和志意内涵,也可称之为气象或气势。韵主要指作品中三元素结构的和谐程度,当然也包括诗词的格律在内。

状景要自然生动。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就是因为有了“闹”字和“弄”字,自然之景生动活泼起来了。王国维《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所创造的就是很自然很生动的景境。“脸边舷外晚霞明”、“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何等自然生动啊!这样的词自有格调。

抒情要抒真切之情,抒真切之情,才“不游”。景和情务必交融和谐,要做到景中有情,情寓于景,这样就“不隔”。王国维《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中“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行动表露了心迹,不想相逐,偏偏又要偷偷送目,既恨相见匆促,又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划桨的速度。情和景何其融合,不写情而有情,其情才真切,格调自在其中。

意要从景和情中自然而发,不能生硬说教,也不能随便造作;如果意未能从景和情中自然发出,那就是“隔”。王国维《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上片描写了奇松的情韵,最后发出了“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的感慨,这就是表意之句,这是对人们偏见的批评,言外之意就是:奇特者之所以有其奇特的风姿,乃是其自身生存的最佳的自然而成的必然状态,而非为造作之故。有如此之意,自成格调。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5篇

一、“境界”是空间概念

“境界”这个词并非王国维首次使用,王国维只是“拈出”来用的。正如王氏所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既然这样,那么就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前人用“境界”一词的意义。《辞海》列出了五条意义:一是“疆界”,举《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句为例;二是“境地、景象”,举《耶律楚材《和景贤》诗句“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为例;三是“佛教指‘六识所辨别的各自对象'”;四是“造诣”,举《无量寿经》中“斯义弘深,非吾境界”为例;五是“指诗文、图画及思想、道德等的意境”。《辞源》所列的意义与《辞海》相近。笔者认为:《辞海》所列的这五条意义,说到底都是一种空间概念,这里说的空间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www.133229.Com“疆界”、“境地”是物质空间,而“造诣”和“思想、道德等的意境”则是精神空间。诗文和图画的意境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王国维既然“拈出”了“境界”一词来,并用它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思维工具,显然其意义还是不能离开原本的“空间概念”这一意义的。实际上,王国维所说的“境界”确实是空间概念,比如他在评论五代词人孙光宪词时说:“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片帆烟际闪孤光”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种悠远的空间。王国维评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等诗句说:“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几句诗向人们展示的也正是广阔而明丽的空间。王国维在创作实践中也很注意向人们展示一种空间形象。《浣溪纱》(草偃云低渐合围)中“草偃云低渐合围,琱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向读者展示的也就是一种空间形象。《点绛唇》(高峡流云)中“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和“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所塑造的也是一种空间。正因为“境界”是一个空间概念,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但是王国维并不以境界的大小分优劣。他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作比较,虽然前者的境界小,而后者的境界大,但他认为前者“何遽不若”后者。他还将“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比较,他也认为前者未必就不如后者。当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并不是自然界的空间,也不是物理、数学中所描述的空间,而是文学艺术中所创造的想象中的空间。

二、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他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王国维所谓的二元质,也就是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二个基本元素。实际上,王国维还描述了空间结构中的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因为他说的境已经包含了景与情,现在再加上了一个“意”,那就说明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就是三个:景、情、意。什么是“意”呢?王国维在评价姜白石词的时候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这里,王国维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意境”是相对于“景物之境”和“情境”而言的。他把“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看成是没有从意境上用力的依据,所以说“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显然是“意”的本质含义。这样说来,王国维说的“境界”就与王昌龄在《诗格》里所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他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这些词句中所展示的显然是有景物有情感的艺术空间,除了景物和情感以外,还有言外之意,那就是独上高楼的人在寻觅。寻觅什么?或者是目标,或者是方向。人只有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困境中才会奋起而寻觅新的道路,那就是“意”,这就是寻觅的境界。他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作第二境。这句子中也有景也有情。景和情中亦有“意”,那就是“为目标的实现,任何人都得经历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奋斗,奋斗的过程必然会有艰难险阻”,这就是奋斗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那显然是历经“千百度”寻觅之后的成功。这里透露的“意”就是“成功来自于千百度的寻觅”和“成功是突变的”,但是成功以奋斗的量的积累为前提,这显然是弦外之响。

王国维的创作实践也表明“意”是构成境界的因素。王国维的好多词都有这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中“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螀语。”就有言外之味的词句。《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中“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自然也不能说没“言外之味”。《浣溪纱》(天末同云黯四垂)则构造了这样一个艺术空间:‘同云黯四垂“的天空,有“失行孤雁逆风飞”,地上有“陌上金丸”在暗中瞄准着它,而后来这孤雁就被“陌上金丸”击落而成了欢宴时的佳肴。这个空间是凄婉的,显然,这个空间中有景物有情感。而从这些景和情中所透出的“弦外之响”则是绕梁不绝。这里有对失意者悲惨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有对残害生灵者的揭露和控诉,或许还在发泄自身遭际的忧愤,以及揭示人间世道的险恶,这就是“意境”。《浣溪纱》(山寺微茫背夕曛)中“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空间何其高渺阔大。“可怜身是眼中人”难道不是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吗?哪一个人不是别人的眼中人?要是为官作宦者懂得这个理,那就会减少许多腐败堕落的机会。任何人只要真正明白“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理,就会严加自律,就能如先圣所说的那样“慎独”。

三、“意境”是最佳状态的“境界”

许多人都把“意境”和“境界”等同起来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意境”仅是“境界”中的一个成分,或者说是一种状态。任何诗词或曲赋所表现的“境界”这个艺术空间,首先必须有景,这个景当然包括了物和人。写景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有境界,但这是景物的境界,即景境,也就是王昌龄所谓的物境。如果在景境的基础上表现了情,而且能够表现出真切的感情,那么这种诗词,我们也可以说它有境界,那就是情的境界,即情境。如果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而且表达了人人心中之所有的高远深邃的意,那么这诗词自然就有境界,那就是意的境界,即意境。这样,一境界就成了三境界,而意境则是最佳状态的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文字表达出来的景是自然的,所抒发的情是真切的,那么这个空间就是美好的,也就是说是和谐的,因为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是交融的,不留任何痕迹的。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感人,才能达到“境和意浑。”如果所写的景不自然,所抒的情不真切,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杂乱无章的,不和谐的,所以就是不美好的,这种状态就用“无境界”来表述,这种状态也就不可能感人。王国维这里说的境界是情境,不是意境。“意境”显然是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的“境界”,也就是最佳状态的境界,或者说是最高的境界。当作品所创造的境界是意境时,那么境界和意境这两者是统一的,可以说“有境界”也可以说“有意境”。

怎样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呢?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里的“述事”不妨理解为“述事理”,也就是从此景此情中,领悟出事理来,那就是“意”。表达“意”要“如其口出”,也就是要自然的表达出作者自己领悟出来的理。王国维在评论元曲的好处时说过:“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这“胸中之感想”和“真挚之理”就是“意”。王国维在评论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何夕)时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也就是说表“意”要“神悟”。于是笔者认为,“有意境”就应当具备以下三点:景要自然、情要真切、意要高远深邃而且应该是神悟所得。

王国维的《浣溪纱》(舟逐清溪弯复弯)全词写景,写出了安闲舒适生机勃发的春景,那是“无我之境”,写的是景物的境界,及景境。《清平乐》(樱桃花底)所创造的就是情境,写出了活脱脱一个思妇情状。词中有景(人、物)但更多的是情,“颓云髻”、“的的银釭无限意”、“消得和衣睡”、“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全是情语。《鹊桥仙》(绣衾初展)所创造的则是意境。词中有大量的景语,也有许多情语,最后的“封侯觅得也寻常”那就不仅是情语了,那是意语。这一句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即使封侯了也终究归于平常,那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上,封侯未必是福,何必要拼命觅封侯呢?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格、调、气、韵是境界的品质特点

境界由景、情、意三元素构成,该三元素的不同结构形式就形成了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只有在这三个元素形成某种适当的结构时,才能真正使诗词作品“有境界”,这种适当的结构通常应当具备景的呈现、情的抒发、意的表达和谐、合理、秀巧、奇异、自然、生动、真切等特点。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常用格、调、气、韵来描述。格实际上就是使之能够独立的骨架,通常指该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构思特点和思想品质,所以说“有境界”就应当“有格”,王国维说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也就是这个意思。调在这里指诵读欣赏该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声气大小和心情的抑扬程度。气主要指作品所表达的精神状态和志意内涵,也可称之为气象或气势。韵主要指作品中三元素结构的和谐程度,当然也包括诗词的格律在内。

状景要自然生动。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就是因为有了“闹”字和“弄”字,自然之景生动活泼起来了。王国维《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所创造的就是很自然很生动的景境。“脸边舷外晚霞明”、“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何等自然生动啊!这样的词自有格调。

抒情要抒真切之情,抒真切之情,才“不游”。景和情务必交融和谐,要做到景中有情,情寓于景,这样就“不隔”。王国维《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中“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行动表露了心迹,不想相逐,偏偏又要偷偷送目,既恨相见匆促,又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划桨的速度。情和景何其融合,不写情而有情,其情才真切,格调自在其中。

意要从景和情中自然而发,不能生硬说教,也不能随便造作;如果意未能从景和情中自然发出,那就是“隔”。王国维《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上片描写了奇松的情韵,最后发出了“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的感慨,这就是表意之句,这是对人们偏见的批评,言外之意就是:奇特者之所以有其奇特的风姿,乃是其自身生存的最佳的自然而成的必然状态,而非为造作之故。有如此之意,自成格调。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6篇

一、“境界”是空间概念

“境界”这个词并非王国维首次使用,王国维只是“拈出”来用的。正如王氏所说:“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既然这样,那么就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前人用“境界”一词的意义。《辞海》列出了五条意义:一是“疆界”,举《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句为例;二是“境地、景象”,举《耶律楚材《和景贤》诗句“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为例;三是“佛教指‘六识所辨别的各自对象'”;四是“造诣”,举《无量寿经》中“斯义弘深,非吾境界”为例;五是“指诗文、图画及思想、道德等的意境”。《辞源》所列的意义与《辞海》相近。笔者认为:《辞海》所列的这五条意义,说到底都是一种空间概念,这里说的空间既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精神空间。“疆界”、“境地”是物质空间,而“造诣”和“思想、道德等的意境”则是精神空间。诗文和图画的意境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王国维既然“拈出”了“境界”一词来,并用它作为文艺批评的一种思维工具,显然其意义还是不能离开原本的“空间概念”这一意义的。实际上,王国维所说的“境界”确实是空间概念,比如他在评论五代词人孙光宪词时说:“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片帆烟际闪孤光”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种悠远的空间。王国维评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等诗句说:“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几句诗向人们展示的也正是广阔而明丽的空间。王国维在创作实践中也很注意向人们展示一种空间形象。《浣溪纱》(草偃云低渐合围)中“草偃云低渐合围,琱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向读者展示的也就是一种空间形象。《点绛唇》(高峡流云)中“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和“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所塑造的也是一种空间。正因为“境界”是一个空间概念,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但是王国维并不以境界的大小分优劣。他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作比较,虽然前者的境界小,而后者的境界大,但他认为前者“何遽不若”后者。他还将“宝帘闲挂小银钩”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作比较,他也认为前者未必就不如后者。当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并不是自然界的空间,也不是物理、数学中所描述的空间,而是文学艺术中所创造的想象中的空间。

二、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他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王国维所谓的二元质,也就是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二个基本元素。实际上,王国维还描述了空间结构中的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他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因为他说的境已经包含了景与情,现在再加上了一个“意”,那就说明构成“境界”这个空间的基本元素就是三个:景、情、意。什么是“意”呢?王国维在评价姜白石词的时候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这里,王国维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意境”是相对于“景物之境”和“情境”而言的。他把“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看成是没有从意境上用力的依据,所以说“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显然是“意”的本质含义。这样说来,王国维说的“境界”就与王昌龄在《诗格》里所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他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这些词句中所展示的显然是有景物有情感的艺术空间,除了景物和情感以外,还有言外之意,那就是独上高楼的人在寻觅。寻觅什么?或者是目标,或者是方向。人只有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困境中才会奋起而寻觅新的道路,那就是“意”,这就是寻觅的境界。他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作第二境。这句子中也有景也有情。景和情中亦有“意”,那就是“为目标的实现,任何人都得经历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奋斗,奋斗的过程必然会有艰难险阻”,这就是奋斗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那显然是历经“千百度”寻觅之后的成功。这里透露的“意”就是“成功来自于千百度的寻觅”和“成功是突变的”,但是成功以奋斗的量的积累为前提,这显然是弦外之响。

王国维的创作实践也表明“意”是构成境界的因素。王国维的好多词都有这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中“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螀语。”就有言外之味的词句。《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中“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自然也不能说没“言外之味”。《浣溪纱》(天末同云黯四垂)则构造了这样一个艺术空间:‘同云黯四垂“的天空,有“失行孤雁逆风飞”,地上有“陌上金丸”在暗中瞄准着它,而后来这孤雁就被“陌上金丸”击落而成了欢宴时的佳肴。这个空间是凄婉的,显然,这个空间中有景物有情感。而从这些景和情中所透出的“弦外之响”则是绕梁不绝。这里有对失意者悲惨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有对残害生灵者的揭露和控诉,或许还在发泄自身遭际的忧愤,以及揭示人间世道的险恶,这就是“意境”。《浣溪纱》(山寺微茫背夕曛)中“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空间何其高渺阔大。“可怜身是眼中人”难道不是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吗?哪一个人不是别人的眼中人?要是为官作宦者懂得这个理,那就会减少许多腐败堕落的机会。任何人只要真正明白“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理,就会严加自律,就能如先圣所说的那样“慎独”。

三、“意境”是最佳状态的“境界”

许多人都把“意境”和“境界”等同起来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意境”仅是“境界”中的一个成分,或者说是一种状态。任何诗词或曲赋所表现的“境界”这个艺术空间,首先必须有景,这个景当然包括了物和人。写景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有境界,但这是景物的境界,即景境,也就是王昌龄所谓的物境。如果在景境的基础上表现了情,而且能够表现出真切的感情,那么这种诗词,我们也可以说它有境界,那就是情的境界,即情境。如果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而且表达了人人心中之所有的高远深邃的意,那么这诗词自然就有境界,那就是意的境界,即意境。这样,一境界就成了三境界,而意境则是最佳状态的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就是文字表达出来的景是自然的,所抒发的情是真切的,那么这个空间就是美好的,也就是说是和谐的,因为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是交融的,不留任何痕迹的。只有自然之景和真切之情才能感人,才能达到“境和意浑。”如果所写的景不自然,所抒的情不真切,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杂乱无章的,不和谐的,所以就是不美好的,这种状态就用“无境界”来表述,这种状态也就不可能感人。王国维这里说的境界是情境,不是意境。“意境”显然是在情境的基础上表达了意的“境界”,也就是最佳状态的境界,或者说是最高的境界。当作品所创造的境界是意境时,那么境界和意境这两者是统一的,可以说“有境界”也可以说“有意境”。

怎样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呢?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里的“述事”不妨理解为“述事理”,也就是从此景此情中,领悟出事理来,那就是“意”。表达“意”要“如其口出”,也就是要自然的表达出作者自己领悟出来的理。王国维在评论元曲的好处时说过:“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这“胸中之感想”和“真挚之理”就是“意”。王国维在评论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何夕)时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也就是说表“意”要“神悟”。于是笔者认为,“有意境”就应当具备以下三点:景要自然、情要真切、意要高远深邃而且应该是神悟所得。

王国维的《浣溪纱》(舟逐清溪弯复弯)全词写景,写出了安闲舒适生机勃发的春景,那是“无我之境”,写的是景物的境界,及景境。《清平乐》(樱桃花底)所创造的就是情境,写出了活脱脱一个思妇情状。词中有景(人、物)但更多的是情,“颓云髻”、“的的银釭无限意”、“消得和衣睡”、“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全是情语。《鹊桥仙》(绣衾初展)所创造的则是意境。词中有大量的景语,也有许多情语,最后的“封侯觅得也寻常”那就不仅是情语了,那是意语。这一句道出了人间的真理:即使封侯了也终究归于平常,那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上,封侯未必是福,何必要拼命觅封侯呢?韩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格、调、气、韵是境界的品质特点

境界由景、情、意三元素构成,该三元素的不同结构形式就形成了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只有在这三个元素形成某种适当的结构时,才能真正使诗词作品“有境界”,这种适当的结构通常应当具备景的呈现、情的抒发、意的表达和谐、合理、秀巧、奇异、自然、生动、真切等特点。作品境界的品质特点常用格、调、气、韵来描述。格实际上就是使之能够独立的骨架,通常指该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构思特点和思想品质,所以说“有境界”就应当“有格”,王国维说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也就是这个意思。调在这里指诵读欣赏该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声气大小和心情的抑扬程度。气主要指作品所表达的精神状态和志意内涵,也可称之为气象或气势。韵主要指作品中三元素结构的和谐程度,当然也包括诗词的格律在内。

状景要自然生动。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就是因为有了“闹”字和“弄”字,自然之景生动活泼起来了。王国维《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所创造的就是很自然很生动的景境。“脸边舷外晚霞明”、“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何等自然生动啊!这样的词自有格调。

抒情要抒真切之情,抒真切之情,才“不游”。景和情务必交融和谐,要做到景中有情,情寓于景,这样就“不隔”。王国维《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中“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行动表露了心迹,不想相逐,偏偏又要偷偷送目,既恨相见匆促,又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划桨的速度。情和景何其融合,不写情而有情,其情才真切,格调自在其中。

意要从景和情中自然而发,不能生硬说教,也不能随便造作;如果意未能从景和情中自然发出,那就是“隔”。王国维《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上片描写了奇松的情韵,最后发出了“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的感慨,这就是表意之句,这是对人们偏见的批评,言外之意就是:奇特者之所以有其奇特的风姿,乃是其自身生存的最佳的自然而成的必然状态,而非为造作之故。有如此之意,自成格调。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7篇

:《人间词话》中包含了“因果思维”和“本体思维”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解释性的,王国维把“高格”和“名句”说成是境界的存在方式或者境界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这体现了本体思维,《人间词话》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为对“高格”和“名句”的特性作出了研究、亦即实现了分类,但《人间词话》停留在科学的门槛之外,是因为它没有在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异中见同”。

【关键词】 境界 解释 本体思维 因果思维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则曰: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P19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第一则的这几句话暗含了“境界说”的理论起点:王国维在“五代北宋之词”中发现了某些“高格”——高超的风格,还有“名句”,然后就想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高格”和“名句”?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把“境界”看成是“高格”和“名句”的本体,换言之,“高格”和“名句”被内在地看成是“境界”的感性显现、是“境界”显示自身实在性的方式或者结果。牛顿把“重力加速度”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大小不同的铁球从相同的高度开始下坠即同时着地)”这一类现象的本体,“自由落体运动”这类现象是“重力加速度”显示自身实在性的方式或者结果。“重力加速度”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境界”本身也是看不见摸不着。

王国维和牛顿首先都是发现了某些现象背后的灵魂(本体),然后各自用“境界”和“重力加速度”来为这个灵魂(本体)进行命名。不同的是,牛顿在命名之后对于“重力加速度”进行量化研究,最终对“重力加速度”做出了定义;王国维则不仅没有求得“境界”的唯一定义,反而把“境界”在数量上搞得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了两两相对的众多“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大境界”与“小境界”、“真景物之境”与“真感情之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王国维搞出众多的“境界”,既体现了王国维的科学追求,也表明了对于科学研究之常轨的偏离。

王国维从那些“高格”和“名句”中发现了其中的灵魂,并且用“境界”为之命名之后,为了抽象出“境界”的定义,就必须重新回到“高格”和“名句”上来,进一步去观察这些“高格”和“名句”,观察的结果,就是发现了这些“高格”和“名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二分——分类乃是科学研究工作必有的一个环节。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第八则)

王国维发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宝帘闲挂小银钩”都包含了弱小的事物,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都包含了强大的事物,但在王国维看来,它们都表现了“高格”、或者都算得上“名句”,只是,王国维的科学工作在实现分类之后停顿了下来:他没有去抽象出这些风格相反的作品的共同本质。

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常规恰好相反,王国维把风格绝对化,急于去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相同的风格?这就相当于牛顿问自己“为什么会有大小不同的铁球?”——牛顿当然没有问自己与物理学无关的此种问题。

王国维把自己在风格分类研究中得到的一对对反义词,都加到了“境界”一词的前面,于是就有了“大境界”和“小境界”等等“全新的”概念。包含了弱小事物的“高格”或者“名句”,被认为是“小境界”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而包含了强大事物的“高格”或者“名句”则被认为是“大境界”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我们知道,自由落体有大有小,但“重力加速度”乃是一个恒量,它与自由落体的大小无关,也不能被用来解释“为什么自由落体质量上有大有小”。或许,我们可以不敬地问王国维先生:为什么有的名句中包含了狗或牛?王国维先生大概只能尴尬地回答:因为有“狗境界”或“牛境界”啊。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第三则)

王国维考察“名句”时发现,有些“名句”中的“物皆着我之色彩”,另外一些“名句”给人的感觉则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在“境界”之前加上“有我”,就有了新术语“有我之境”,再用“有我之境”来解释“为什么会有‘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名句存在?”;在“境界”之前加上“无我”,就有了新术语“无我之境”,再用“无我之境”来解释“为什么会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名句存在?”。

为本体概念加上前缀,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意味着本体概念本身不能获得科学定义。中国古代哲学留下了大量的此类遗迹。

理学大师程颐说:

人之生也,小则好驰骋弋猎,大则好建立功名,此皆血气之盛使之然耳。故其衰也,则有不足之色;其病也,则有可怜之言。[2](P251)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概念,它被认为是万物的灵魂,但万物相互间难免有矛盾,用同一个“气”概念去直接解释彼此矛盾着的万物,连解释者本人也不能心安理得。程颐的办法是从“好驰骋弋猎”和“好建立功名”等现象中抽象出“盛”的共性,从“有不足之色”和“有可怜之言”等现象中抽象出“衰”的共性,再把“盛”和“衰”用作“气”的前缀,从而有了新概念“盛气”和“衰气”,用它们解释了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矛盾现象。

朱熹的一段话,同样显示了被研究对象相互间差异的难以逾越: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且如天地之运,万端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候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个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气,人若禀此气,则为不好底人,何疑?[3](P69)

转贴于 “气”自我显现为人类社会,但人类社会包含了“好人”和“不好底人”两种相互矛盾的人。朱熹发现,“好人”给我们的感觉是“清明浑厚”,“不好底人”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乖戾”,接着就有了“清明浑厚之气”和“天地之戾气”这些崭新的概念,用来解释“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既有‘好人’也有‘不好底人’?”。

总之,王国维的“境界”,程颐和朱熹的“气”,都不是科学概念,而只是哲学概念,哲学概念在分类基础上获得定义,才有可能成为科学概念。

王国维不满足于把“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名句”理解为“有我之境”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不满足于把“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名句”理解为“无我之境”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或许是因为王国维觉得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解释“名句”时说服力远远不够,反正王国维找到了新的解释方法:“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名句,乃是诗人“以我观物”的结果,而那些“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名句,则是诗人“以物观物”的结果。

就这样,对于“为什么有名句存在”这一问题,王国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它是“境界”显示自身实在性的结果、它是诗人个人创造的结果。两种不同的解释源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一种是本体与现象思维方式,后一种是原因与结果思维方式。《人间词话》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原因与结果思维方式,因为其中竟然有这样的意味:连“境界”也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王国维坚信诗人是艺术上的创造者、万能者: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第四则)

不管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都是“人”——当然是诗人——“得之”。诗人想得到不同的“境界”,他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办法:抓住“静中之时”、或者抓住“由动之静之时”。诗人凭借这些神奇的办法,不仅创造出能保证艺术作品“独绝”的各种“境界”,而且能附带性地捎来一些了不起的风格:“优美”与“宏壮”是也。可见,王国维从诗人崇拜走到了方法崇拜。

当然,据实而言,这些办法只是迫于王国维的需要才成为了不起的办法,因为王国维发现了某些作品具有“优美”或者“宏壮”之风格,然后又想对于“何以有这些了不起的风格”这一问题作出解释。

王国维的办法不止于抓住“静中之时”和“由动之静之时”: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第六十则)

“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都是了不起的方法,因为它们分别能带来艺术作品的“生气”和“高致”。同样,据实而言,王国维首先发现某些作品表现出了“生气”或者“高致”,然后企图在创作上找出它们的原因。

名句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王国维没有去研究“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实质,而是满足于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视为境界(意境)的存在方式: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第四十二则)

就这样,境界再一次失去了获得科学定义的机会。

此第四十二则属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根本特性是解释:鉴赏过程中发现作品的某些突出之处,然后指出这些突出之处的本质。境界一词不是科学概念,所以它在被用于文学批评时暴露出了自己的局限性——王国维对于自己不欣赏的作品,只能笼统地批评作者“不于意境(境界)上用力”。

王国维根据非科学概念的“境界”,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作者),也只能做出笼统性的赞扬。第五十二则写道: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发现了纳兰作品“真切”这一特点,而这个“真切”在王国维那里等于“有境界”、亦即等于有“真景物”或有“真感情”;另一方面,所谓“自然之眼”只能理解为“能看见真景物的眼”,所谓“自然之舌”只能理解为“能说出真感情的舌。”这样,王国维这段话等于是在说:纳兰容若的词作包含了真景物和真感情,那是词人“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用能看见真景物的眼去观看事物、用能说出真感情的舌去言说感情的结果。总之,这样的批评空洞无味,归根结底是一种同义反复。

.从文学作品中发展出来的文学理论,只能是文学批评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批评功能,那就意味着这种理论还没有成为科学。王国维也许清楚自己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境界”概念用于文学批评时捉襟见肘,所以,王国维宁愿使用“气象”之类的传统诗学术语: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第三十则)

有的学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标志着中国诗学传统经受西方哲学洗礼之后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传统的印记。现在我们看到这种说法大而无当。王国维的“境界”决不比“气象”等传统术语更有解释能力。“境界说”完全没有超越中国古典诗学。王国维在艺术风格分类方面做的工作似乎最为突出,但我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二十四诗品》这样的风格分类学的巨著。

诗学理论家应当具备三种能力:分辨出艺术杰作的能力——选定研究对象的能力、风格分类的能力、从不同风格艺术作品中抽象出本质的能力。常人都具有第二种能力。没有第一种能力,诗学就只能是空谈;第三种能力则是诗学成为科学的临门一脚。王国维的第一种能力是值得怀疑的:他竟然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最为了不起的所谓“无我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