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5:32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1篇

为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为依托,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和能力开始。我校开展了“草根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此项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做一简单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思路: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素质专业发展(个体整体)校本培训提高能力解决问题提出问题。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每个校长首要关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的核心工作,它是一个庞大、科学的系统工程,也是办学的立足之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尤为重要。藉于此,我们从提升个体专业素质,从而提升整体素质着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课题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发展教师,发展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教师课题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教师读书习惯,提高理论水平。

(四)培养反思习惯和能力。

(五)培养善于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六)培养善于尝试、敢于创新的能力。

由于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兴趣不同、学识差异,从而导致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这一点,任何学校都不可避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问题意识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不了问题。有的存在问题的模糊性,也就是提炼、整合不出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通过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所从事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质量。同样,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课题意识,更谈不上“课题”的能力。由于我校几年来虽然承担了省级课题“小班化教学研究”及市级课题“激励教育”的研究,但参与的教师还是一小部分,大多数教师没有课题研究的阅历、实践及经验。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培养每个教师的课题意识,培养教师课题的研究方法、流程,为今后承担大型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难免教师要寻求“理论”的支撑,来破解“问题”和困惑,这样教师就会阅读书籍,查阅文献,上网征集材料,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教师的读书习惯,也学会了怎样去读书。另外,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对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梳理、记录、报告、撰写成果展示,这些都要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从一个侧面也就提高了教师反思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组织实施

为真正落实好“草根课题”的实施工作,学校从积极引导、全员参与、简洁实效、评价多元、资源共享五个方面进行。

(一)积极引导

为保证“草根课题”的实施,学校积极引导,制定了《石家园街小学草根课题三年规划》、《石家园街小学草根课题实施方案》、《石家园街小学草根课题评价方案》。同时,为了教师更方便进行研究,为每位教师印制了《草根小课题研究手册》,使教师有的放矢。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前期进行了专题培训,使每个教师提高认识、掌握方法。进行组内研究,对过程进行分析、判断、矫正。同时,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书籍、影像资料及研究过程中所需资金,为“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全员参与

在“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创新就是发展、成长就是成果”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针对所教年级、所教学科,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个人兴趣与个性特点进行选题,进行研究,但必须有“可能性”。全员参与,各个尝试。

(三)简洁实效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师自我研究,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此,学校在教师实施过程中,提出“宽立项、强过程、重发展”的思路。

1.宽立项。即选题就立项,但刚性要求就是“可能性”和“实效性”。要求每个教师都从个人实际出发,罗列问题、筛选问题、确定问题。立项内容来源三个方面:(1)失意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困惑和不足之处确立选题,如:周君老师的《如何应对小学生英语两极分化》、裴艳荣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李玲老师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指导的培养》、王淑敏老师的《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等,都是从困惑、挫折中提炼、确定的。(2)得意选题。就是教师在自己做的最好的方面寻求新的增长点从而选题,如李莎莎老师的《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赵金英老师的《数学日记对数学教学的推动性》、吕凤荣老师的《开放阅读,自由写作的实践》等。这种实践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效果好,成效高,但没有形成成果,从而延伸出“课题”,来形成经验和理论。(3)创新选题,就是在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大胆提炼,如贾艳清老师的《提高纠错本的有效性研究》、梁艳新老师的《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研究》等。他们凭借自身优势,以及在对教育教学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创新教法,形成理论和成果。

2.强过程。每个教师在组织实施和研究过程中,都能立足于个人,着眼于解决问题,以行为为研究的核心,采用有效方法和途径,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

修正。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填写《研究手册》,撰写叙事、随笔、反思等,并科学、及时地反哺到教育教学中去。

3.重发展。“小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推进学生的发展。经过一年半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小课题研究改善了教师的工作习惯,使教师学会了读书,学会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成绩明显提高。__老师通过《古诗教学中进行有效性创设的探究》,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代表我区参加市举行的古诗文研讨情境课,深受好评。__x老师“纠错本有效性研究”和__x的“数学日记研究”,使两位教师教学成绩大幅提高。__老师经过“大量阅读、自由写作”的研究,一年来,有39名学生的作品在《__晚报》、《__电视报》发表,有43篇作品在《读写指南》刊登。另外,每个教师在各自小课题领域都有突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四)评价多元

“草根课题研究”因为其自身特点,不是为了构建理论,也不是要打破某种模式,而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来发展自己、发展学生。因此,在对评价上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坚持“放低”评价标准,采用激励评价为主,“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具体实行有两种:一种是按精神需求,教师互评,相互促进、互相提高。一种是按考核要求,学校进行评价。按研究的综合情况进行打分,分优、良、中,以3:5:2的比例,分别记5、3、2分,计入教师学期末的考核成绩。

(五)资源共享

“草根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教师个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课题都有一定的成果,专业水平都有提高,真正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我们采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法,将每学年近50个课题的成果收集,以《××小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命名,编辑成册,要求明确研究的成功之处、运作方式及方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们人手一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有直接拿来使用的,有借鉴的使用。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题成果相互借鉴,把现成的经验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四、不足

(一)对于小课题研究,缺乏专业性指导,对成果的鉴定及推广力度不足,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体系性欠缺,没有形成独特的“草根课题”文化。

(二)对于小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完善,成果展示单薄、不丰富,没有立体感。

(三)《研究手册》设计有“束缚”之感,应进一步改进、丰富。

(四)小课题研究要想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真正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还要下大力气,做科学分析,深挖掘,大投入。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2篇

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推进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艾华

尊敬的教育部的领导、省厅的领导、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环渤海地区协作组织的领导和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十分欢迎各位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来做客,共同学习交流社区教育工作。

甘井子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是连接主城区与新市区的纽带,面积502平方公里。区辖14个街道,164个社区,常住人口102万。甘井子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的要冲位置,是大连市连接东北腹地的陆路门户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和空中门户。大连北站、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沈大高速公路出口均在区内。

目前,大连市正处在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甘井子区是全域城市化的主战场,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宏伟目标。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更需要辖区内百姓素质的提升。2001年6月,大连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9月,甘井子区委提出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意见》,11月,甘井子区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不断提升的区位功能,甘井子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了争当现代化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坚持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发展思路,把社区教育列入区域教育现代化七大工程之一。

一、抓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2002年,甘井子区新年议教会出台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相关28个部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指导街镇、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区领导多次听取关于社区教育发展的专题汇报,提出了"夯实基础性工作、抓住重点性工作、探索创新型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区形成了"党政一把手重视抓、主管领导亲自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社教专干具体抓"的社区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区政府督学室每年对各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年度督导检查,并按照社区教育督导标准对各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赋分排序,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对街道的考核当中,保证了社区教育工作在基层的扎实开展。

2008年2月,甘井子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巩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果,全面谋划社区教育,为推进全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服务"的新方向。

在社区教育办公室的协调下,全区14个街镇,每年都召开社区教育领导专题会议,部署本街镇社区教育工作。椒金山街道把社区教育"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写进了街道1号文件。周水子街道亿达社区提出的建设和谐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受到了国家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之中。区学习办、文体局等成员单位也按照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社区教育工作目标,有序开展工作。

二、抓阵地建设,完善社区教育网络

2002年,区委区政府整合大连电大甘井子分校、甘井子计算机中专等办学实体,投资500万元,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学院,确定每年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为50万元。各街道也通过新建、改建、置换、整合的方式建设社区分院和社区学校。2005年,区委区政府将社区办公面积达400平方米、社区教育经费人均3元纳入对任现职领导干部考核。

2012年,区委、区政府将全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提高到100万。仅2013年,全区14个街道用于社区教育阵地建设经费达到674万元,全年社区教育总投入达1405万元。目前全区164个社区中有148个达标,达标率90.2%.

在资源整合上,全区100多所中小学早晚开放率达到了100%;民办学校80所中有64所向社区提供师资、场地、器材。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使居民学有所成成为现实。

三、抓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自开展社区教育以来,甘井子区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程,坚持专职工作者、专职教师、志愿者三支队伍一起抓,做到用社区教育事业凝聚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

2003年,甘井子区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竞聘选拔了21名年轻教师,派到各街镇做社区专职工作者。采取目标管理、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等手段,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2004年,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聘社区学院副院长,2005年社区学院又面向全区公开招聘中层干部,选拔年富力强的管理骨干充实到学院管理层。2013年,甘井子区启动了"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百余名各具有专长的中小学教师活跃在各个社区当中。

甘井子区从管理的制度化、培训的规范化、课程的多元化等方面打造专业化队伍,分层次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为及时掌握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动态和上级指示精神,多次派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并邀请全国社区教育专家来指导工作。2013年6月,甘井子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开创了社区教育在高校设立培训基地的先河。

为促进专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社区学院共组织百余人次到上海、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参观、考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班和提高班。现在社区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在专干培训、网站建设、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甘井子区颁布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志愿者注册及管理办法》,规定了申报序列、注册办法、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等。目前全区有社区教育志愿者6194名。2009年6月,全区选拔了167名优秀志愿者成立了社区教育讲师团。几年来,这些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讲课、组建社团、参与活动,为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的社会氛围做出了重要贡献。各街道、社区多渠道挖掘专家、学者及退休教师资源,吸引他们加入到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当中,提高了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抓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管理体系

我区根据国家有关社区教育文件精神和评估标准,相继出台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评估标准》、《社区分院、社区学校硬件标准》、《甘井子区学习型社区评定标准》,先后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常规工作制度》、《督导评估制度》、《专干培训制度》等文件,通过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宣传调查、档案管理、常规工作、目标责任、督导评估、经费保障、专干培训、期刊供稿、表彰奖励、网站管理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

2014年,为总结社区教育经验,从中提炼规律性、规范性做法,用以指导街道、社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学院编辑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工作指南》,《指南》涵盖了社区教育政策、管理、网络、队伍、活动、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规范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做了详尽介绍。

五、抓内涵建设,实现社区教育高位发展

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我区确定了"高起点、特色化、品牌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培育特色课程。2006年3月,开始培育社区课程,从完善一张课程表入手;2007年11月,召开了全区社区课程研讨会,推选出10门优质课程;2008年3月,启动社区课程规范化建设;在2009年和2011年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中,有43门课程入选,特色课程的数量两次均位列全国各县区之首。

社区课程当中有针对农转居的"三新课程"(新市民、新社区、新生活);有借助大连市"普惠制"政策,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开设的技能性课程;有针对中老年的休闲类课程。目前,在14所社区分院和164所社区学校当中,有根据不同季节开设不同内容的"四季课程",切实满足了青少年、老年人、失业人员、外来人员、残疾人、在职职工等人群的学习需要。

二是加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2010年我区开通了东北首家数字化学习平台"E学超市"网。平台通过自建、购买、共享课程资源,共有老年教育、文化科普、职场培训、亲子教育、休闲养生、金融理财、礼仪法制、文艺学苑、特色课程九大类2000余门课程。"E学超市"网开通以来,共整理、各类信息、咨询、新闻500余条;注册活跃账号12万6千多个。2011年,甘井子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后,我区重点培育数字化学习示范社区,在实名注册管理、学习过程跟踪与服务、学习进程的统计与监测、学分累积上加大了工作力度,2014年又出台了《甘井子区关于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引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向优质共享方向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争创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的新目标

三是抓社区教育品牌建设。从2005年起已经连续举办的九届社区学习节,通过开展讲座、成果展、专题培训、大型晚会等活动,参与人数已从首届的667人参与到第九届的185008人参加。2008年12月,甘井子区"社区学习节"被评选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2013年成为首批"大连市民学习品牌".此外 "市民外语广场"、"图书置换大集"、"名人名家进甘井子"三大工程,通过和图书馆、各委办局合作,为我区居民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成为甘井子社区教育新的亮点。在街道,中华路街道的学习型机关建设,周水子街道的千人太极,泉水街道的完备课程体系,泡崖街道的社团组织建设,椒金山街道的"五大工程建设",兴华街道的社区剪报,大连湾街道的社报,甘井子街道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营城子街道的民俗文化挖掘,红旗街道的书画基地建设,革镇堡街道、辛寨子街道、南关岭街道的新市民培训,以及机场街道的外来务工学习之家建设等收效显著,渐成品牌……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3篇

坚持内涵发展 致力工会超越

——湘西州教育系统工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保靖县梅花小学工会2011.7)

当今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给当今的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不断发生变化。生活中各项指标的科学整合和有机统一成为了人们对高质完美生活的追求。这就使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彼此间在一定的方面和特定的条件下关系密切化,内涵统一化,形式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协调各种关系,统筹各种工作,坚持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学习研究,真正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特征,新规律,努力实践探索,与时俱进,创新新时期基层工会履职方法,坚持内涵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校本实际,搭建群体优化平台,创建团队发展环境,切实开展意义活动,坚持整体发展。保靖县梅花小学工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遵循新时代教育规律,立足“四项”基本职能,着力“五点”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县教育工会誉为“农村学校工会中的一面旗帜。”

一、实施“四抓”策略,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一)参与内务管理,抓好决策维护

学校领导班子7人中工会委员就有3个,学校工会主席又是教科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主管学校教师教育、职称晋级、教学教研、学校后勤等工作,在学校决策方面为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建立保障机制,抓好制度维护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工会协助行政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维护教职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考核管理制度》、《教职工评优评先制度》、《教职工目标管理评分细则》、《教师心理工程建设五年规划》、《教职工节日慰问制度》、《教职工红白喜事慰问制度》、《教职工体检制度》、《教工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三)强化民主管理,抓好监管维护

1、抓好“三个一”建设:一个建议箱,一个公开栏,一个督导室。“教师建议”采用“号码有奖征集”形式。即教师建议不署真名,只设号码,学校每月公布一次中奖建议号码,教师按号码对内容。这种形式消除老师的戒备心理,激发教职工的建议热情和“正反意见”的建议行为。公开栏主要进行校务公开。《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对学校各种校务从内容、时间、形式、责任部门、责任人、奖励与处罚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督导室由工会主席直接主管,由工会民主管理员任办公室主任,主要收集整理大家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各部门反馈,并督促其落实获整改。

2、认真开好教代会。学校《教工代表大会制度》规定,每期初一周内,必须召开一次高质量、高规格、较完整的教代会,讨论审议学校重大计划安排、决策制度、经费预算、重大人事等等。除此外,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有重大决策须召开专门教代会。

3、搞好两个评议。一是学校领导评议。每个学期,对于学校中层及其以上领导,工会都要组织教职工从德、能、勤、学、绩、廉六方面进行评议。每次评议均经过“二四”环节。

“二”即两种测评,也即自评和众评;“四”即“反馈、公示、上报(教育局)、整改”四个环节。二是校务公开评议。每个学期期末,工会都要组织教职工依据《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对学校各种校务从内容、时间、形式、责任部门、责任人、管理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结果除“反馈、公示、上报(教育局)、整改”外,还作为主管领导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解决实际问题,抓好权益维护

若遇到教职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面临损害时,学校工会总是挺身而出,主动帮助解决。近几年来,学校工会处理教职工安全侵害、财产侵害等校外事件3起,诸如待遇、利益、晋级、评优不公等校内事件8人次。

二、着力“五点”目标 全面引领教职工工作超越

(一)规划高点目标,致力高远引领

“夫志当存高远”。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也是如此,没有高远的目标,学校就不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规划高点目标,就要学校领导者要立足校本实际,以超人的眼光和谋略,高瞻远瞩,把规划做远一点,把目标做高一点,而不是急功近利,整日沉于机械的事务之中;就要学校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高点目标引领全体教职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上台阶;这就要求学校要把远景规划同阶段性规划结合起来,把规范管理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办学条件不是很好,可是学校工会不以简陋而自卑,不以弱小而无为,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高瞻远瞩,敢弄时代浪潮,以超人的胆识,与学校行政一道共同确立了“教育为生命导航”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基础性、技能性、师范性”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培养一流教师,打造一流团队”的学校发展战略,建立了“精神情感、学校常规、教学科研、专业成长·”四项目标建设体系,制定了《梅花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并广开财源,多方争取资金项目,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带领教师脚踏实地做事,求真务实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既定的目标,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实绩。

(二)确立“燃点”目标,推进专业成长

燃点,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物质的着火点,二是指加热使燃烧之意。这里用“燃点目标”是说明学校要选准那些意义深长、影响深远、带动全局、推进整体“燃烧”的事情作为工作目标。星星之火,可以燎源,只要抓住纲,纲举则目张。在当今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教学以其超时空,大容量,快速便捷,图文并茂,声像并存等功能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应用技术已成为当今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学校工会,抓住郭氏基金会捐资助教这一契机,以多媒体教学为燃点,狠抓教师现代教学媒体技能的培训,切实抓好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并以此带动了全局工作,燃起了农村学校科学发展的熊熊烈火,映红了保靖教育的天空。

一是强化教学应用管理。学校工会把老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纳入到教学和教研常规管理中来,并作出规定,凡教学人员,务必做到三个“15”:即每期写电子教案不少于15篇;每期用多媒体设备上课不少于15节;每期制作课件不少于15个。

学校工会主席、教科室主任彭世顺始终向教师强化一种认识:应用多媒体教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一种炫耀,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升常规教学质量。老师要化被动为主动,自觉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二是举行常规教研活动——教师多媒体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学校工会会同行政每期都要举行一次多媒体教学比武活动。凡老师人人参加,包括工会主席在内的工会干部带头参加。每次活动结束,均有一批教师涌出受到表彰。特别是在2011年春季的活动中,原来对电脑一窍不通的50多岁的彭英翠、石小红、彭延安等老教师也能制作十分精美的课件,且在课堂上应用操作娴熟自然,令人啧啧称赞。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4篇

做一个具有先进思想的教育者

郧县二中:柯贤忠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是什么让我们当教师的整天感到身心疲惫,感到很累,感到书越来越难教了,学生越来越难管了;是什么让那些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听老师说教,让教师在学生心中不再具有神圣的权威;是什么让学校教育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但仍然与社会对教育,尤其对学校越来越高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愈来愈远,而且家长对学校教育越来越不满意。二是是什么让我们同样都是教师,但有的老师教学非常轻松,教学成绩很好,并且学生非常喜欢;是什么让还有的老师尽管没有比别人少出力,但成绩始终不如别人,而且学生也不喜欢上他的课;是什么让同样的教师,有的能成为特级教师,成为教育家,而大多数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师,默默地度过自己的教书生涯。我个人认为,所有这些差异的根源就在于“思想”,是我们的教育思想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我们的教育思想不如别人先进,是我们那些陈旧的思想阻碍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我们落后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我们的手脚,所以,我把题目确定为《做一个具有先进思想的教育者》,我在这里用了“教育者”这个词,而不是“教师”,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教师本身就是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当中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不仅仅只有教师,还有处室后勤以及教辅人员,大家都是教育工作者,大家也都是教育者。

一、关于“思想”这个词语内涵的理解

关于“思想”这个词,辞典里有许多解释,我认为比较好的解释是有这样几种:

一种解释认为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如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因思想而崇高。这就说明人的思想状态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同样都是人,比方说一个班的同学,有的事业有成,而且如日中天,还有的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有的官运亨通,呼风唤雨,有的官运不济,事事不顺;有的当老师成名成家,还有的当老师始终是教书匠。这里面除了能力、机遇、环境等因素之外,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思想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另一种解释认为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如兀鹰可以将骨头从空中投向地面吃摔碎的骨渣,这是兀鹰思想行为的表现。大猩猩可以用木棒掏出洞中的蚂蚁,这是大猩猩思与想的结果。兀鹰和大猩猩做法反映了动物生存的思想,同时也说明思想状态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样是一日三餐,同样是每天24小时,同样是吃饭穿衣睡觉,不同的人却存着很大的差别,生活的品质和质量峻然不同,有的讲究,有的随意;有的干净,有的邋遢;有的温文尔雅,家庭和睦;有的粗俗不堪,出口成脏。造成这些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思想,因为思想决定着指导着人的行为。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思”者,上为“田”,下为“心”,“心之田”;“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思想如何,你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如古时候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卖布鞋的,老太太盼着下雨,这样大儿子的雨伞就能卖个好价钱,这样的话小儿子的布鞋就卖不出去了,就又盼着天晴,小儿子的布鞋就能卖个好价钱,这样的话,大儿子的雨伞就又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整天被下雨或不下雨煎熬着,生活在忧愁之中,十分痛苦。她的邻居就劝她,下雨的时候,大儿子能卖出雨伞就能挣到钱,小儿子虽然不能出去卖鞋但可以在家里做鞋子,天晴的时候,小儿子出去卖鞋挣钱,大儿子同样可以在家里加工雨伞,两个儿子都能挣到钱,保你衣食无忧,你应该高兴才对。老太太听了以后,豁然开朗,每天快乐地生活着。这说明思想的状态决定着人的心情是否愉悦和精神是否愉快。就拿我们当教师来说吧,同样的工资收入,同样的工作条件,面对同样调皮捣蛋的学生,遇到同样的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困难,有些人总是乐观地生活着,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始终保持着健康积极的心态,可还有的老师呢,经常为学生难教而煎熬着,经常为学生捣蛋而生气着,有的经常大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我认为不是学生让你不痛快,而是你自己的思想在让你不痛快,是你自己的思想在和你作对,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思想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要,意义非凡,而且影响巨大。

在生活中,如果思想认识一致,看法基本相同,会使陌路人成为朋友,会化敌我干戈为玉帛,会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成为铁哥们或者要好的姐妹,反之,会让兄弟成陌路人,让夫妻反目,让父子成仇。同事之间的纠纷,邻里之间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究其根源是思想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是不同思想、不同认识、不同看法之间的交锋与碰撞。思想决定着你是否有知音、知己,决定着你家庭是否和睦,决定着你精神生活的质量。

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你工作的态度,当然也决定着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拿到市场上买菜来说,假若你的指导思想是吃饱就行了的,你在买菜时一定会拣最便宜的菜买回家;假若你的指导思想是吃最好的,你就会舍弃便宜的,把最贵最好的菜买回家;假若你的指导思想是营养均衡,注重营养,你在买菜时就会荤素搭配,注重菜品的质量和品种。我们在完成每一项工作之前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比如有的老师在上课之前经常说:“这么差的学生,我们把最基本的知识教会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的拓展”,这本身就是指导思想,只是你没有感觉到。我们有许多同志工作思路清晰,而且深得领导赏识,而还有许多同志并没有少出力气,反而一再挨批评,这就是他们在领会领导的指导思想时存在着差异,领会透彻,工作一定会出色,自然受表扬,领会不透彻,工作不到位,肯定受批评。

在学校的事业发展上,如果缺少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精神或者说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思想作为动力,那么这所学校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向心力,更不会有凝聚力,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学校的事业永运也不会得到发展。

再从国家和民族这个层面上认识,共同的思想基础,会使人际关系和睦,会让社会稳定,会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会形成民族所特有的性格特征,让民族得到振兴,让祖国更加强大,所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公民的基本道德教育,重视依法治民的同时还重视以德治民。所以,思想伴随着我们每时每刻,伴随在我们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伴随在我们完成的每一项工作之中,它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而且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二、有先进“思想”对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5篇

乡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曙光乡党委提前组织谋划,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力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见实效。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加强组织领导贯穿始终

乡党委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期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乡村组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和组织动员。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和培训学习。同时成立领导小组,与各支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承担主体责任,明确各支部应该抓什么、怎么抓,确保学习教育抓常、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在学习教育方面,我们坚持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以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原则,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切实将学习教育抓在手上。一是坚持领导带头领学。要求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各包村领导带头讲党课,带头领学《党章》、《准则》、《条例》、讲话,示范带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学习教育;二是创新载体宣学。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乡讯通服务平台、微信平台、电子大屏幕、宣传专栏和村村响等现有平台作用,通过发放宣学手册、悬挂宣传条幅、帮助党员干部订阅“学习微平台,共产党员、北疆理论风景线、临河党建”等方式,让“两学一做”的声音扩散到每个角落,传递到每位党员心中。特别是对流动党员,我们千方百计取得其联系方式,将其加入乡讯通服务平台,定期发送学习短信,力争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干部上门送学。结合五级示范抓引领活动,抓住“十个全覆盖”工程广大包联单位和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的契机,把学习资料全部发放到广大农村党员手中。同时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对党章、三会一课、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标准,“两学一做”着力解决的5个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面对面的解说交流;四是党员结对帮学。要求各支部青年党员与老党员结对互帮互学。特别是增丰村支部充分发挥“村企居”共建联合党支部的作用,结合社区党员与农村党员共同集中居住的特点,发挥社区离退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优势,与农民党员结成对子帮学;五是严格组织生活定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要求机关支部每月组织2次集中学习,其他支部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进行1次讨论交流,每次围绕1个主题学习讨论。党员做到日读1小时,阅读一本书;六是突出问题导向戒学。根据不同党员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教育,特别是对有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和社会矛盾复杂的村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纪条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严守纪律红线,守住道德底线;七是典型教育引学。鼓励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八是知识测试验学。“七一”前后组织一次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效。

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切实唤醒党员的党章意识,增强党员法纪意识,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6篇

乡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曙光乡党委提前组织谋划,广泛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力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见实效。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加强组织领导贯穿始终

乡党委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期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乡村组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和组织动员。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和培训学习。同时成立领导小组,与各支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承担主体责任,明确各支部应该抓什么、怎么抓,确保学习教育抓常、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在学习教育方面,我们坚持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以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原则,以“”等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切实将学习教育抓在手上。一是坚持领导带头领学。要求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各包村领导带头讲党课,带头领学《》、《准则》、《条例》、讲话,示范带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学习教育;二是创新载体宣学。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乡讯通服务平台、微信平台、电子大屏幕、宣传专栏和村村响等现有平台作用,通过发放宣学手册、悬挂宣传条幅、帮助党员干部订阅“学习微平台,共产党员、北疆理论风景线、临河党建”等方式,让“两学一做”的声音扩散到每个角落,传递到每位党员心中。特别是对流动党员,我们千方百计取得其联系方式,将其加入乡讯通服务平台,定期发送学习短信,力争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干部上门送学。结合五级示范抓引领活动,抓住“十个全覆盖”工程广大包联单位和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的契机,把学习资料全部发放到广大农村党员手中。同时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对、、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标准,“两学一做”着力解决的5个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面对面的解说交流;四是党员结对帮学。要求各支部青年党员与老党员结对互帮互学。特别是增丰村支部充分发挥“村企居”共建联合党支部的作用,结合社区党员与农村党员共同集中居住的特点,发挥社区离退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优势,与农民党员结成对子帮学;五是严格组织生活定学。严格执行“”和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要求机关支部每月组织2次集中学习,其他支部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进行1次讨论交流,每次围绕1个主题学习讨论。党员做到日读1小时,阅读一本书;六是突出问题导向戒学。根据不同党员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教育,特别是对有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和社会矛盾复杂的村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纪条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严守纪律红线,守住道德底线;七是典型教育引学。鼓励普通党员联系实际讲党课,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八是知识测试验学。“七一”前后组织一次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效。

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切实唤醒党员的意识,增强党员法纪意识,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第7篇

**外国语学校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

**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在职女教职工31人,占总数的52.54%。广大女教职工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外国语学校甚至于**县教育系统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如何抓好这只主力军的队伍建设,促进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会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外国语学校教育工会女工委在学校行政和上级女工组织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切实维护女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女教职员工理论上的探索力,组织上的凝聚力,社会上的影响力,教学上的竞争力。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我们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女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

1、加强女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根据工作计划确定了有关学习内容。组织女教职工认真学习工会工作理论,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引导女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学习有关妇女工作法规,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有关妇女工作法律、法规文件,增强女教职工的“四自”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

2、强化女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各女工小组重视组织女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学校女工委配合党政领导,动员女教职工积极投身各种学习,在女教职工中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点,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提高女教职工敬业爱岗,科学育人的水平,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师表形象。

3、关心女教职工的健康成长,加强对女教职工的培养。密切配合学校党组织和行政做好女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注意培养女教师,特别是青年女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机会让她们多学习、多实践,使她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4、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近年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女先进典型。学校女工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表彰激励机制,认真培养、宣传女教职工中的先进组织和个人,大张旗鼓地宣传女教职工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展示女教职工建功立业风采,充分发挥模范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女职工争做“智慧的女性、发展的女性、创新的女性”,推动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结合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女教职工的文化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女教师队伍,以发展优质教育,以“巾帼育人创新”活动为主题,结合我校的实际,倡导女教师专一门,会二门、学三门,引导广大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1、引导女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增大知识储备。我们主要通过抓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女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提高女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学校董事会还拨出专项资金作为师资培训费用,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也给予大力支持,大大调动了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积极性。

2、鼓励女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改不断提高女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校内积极开展“巾帼育人创新”活动,以教书育人为核心,鼓励女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刻苦学习,勤恳工作,科学育人。通过这些系列的主题活动,培养了女教师竞争、进取,为教育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在省、市、区举办的各学科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论文,优秀课评比,辅导学生参赛等活动中,女教师成绩显著。例如:刘巧梅老师的教学设计《调查校园内生物种类》荣获绵阳市生物科一等奖;邓小芬老师的教学设计《文学采风》荣获绵阳市语文教学展示课活动一等奖;伏冰清老师执教的《我的发现》获**县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毛红玉老师获得**县第三届班主任论坛特等奖;李小燕老师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教师。

三、结合维权职能,增强女教职工的身体素质。

**外国语学校紧张的工作节奏给女教职工心理、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给女教职工减压,除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她们外,还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1、围绕运动、健康、创新的主题,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组织女教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活跃女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在“三八节”期间,我们举行了女子趣味体育比赛,全校最少有60%的教师参加,参加比赛的汪清霞、周芳、李小梅等老师不但姿势优美,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使整个活动场面都充满了笑声,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使女教师们忘掉了忧愁疲劳,愉快而有意义地渡过了自己的节日。

2、学法、用法,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我们组织广大女教职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让女教职工参与、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同时,还开展了“美德在家庭”、“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把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各种学习资料发到女教职工手中,让她们学会保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合法权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广大女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广大女教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创新地投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

3、做好困难女教职工的帮扶工作。近年来,学校女工委从关心和帮助女教职工的身心和生活出发,认真做好困难女教职工生活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困难女教职工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女教职工帮扶工作和组织管理。探索建立帮扶解困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六必访”制度:即教职工生病住院时必访;教职工婚喜生育时必访;教职工工作闹情绪,思想波动较大时必访;教职工遇危难急事时必访;教职工家庭有矛盾必访;教职工获县市级以上教学、科研重大成果奖励时必访,使慰问走访经常化、制度化,努力为女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