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34:02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1篇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1

一、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四时田园杂兴

二、描写春夏秋冬的田园杂兴古诗

1、春日田园杂兴(12首)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田园杂兴(12首)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藟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3、夏日田园杂兴(12首)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4、秋日田园杂兴(12首)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干便学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今岁重阳有菊花。

细捣枨虀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5、冬日田园杂兴(12首)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2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2篇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

6、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3篇

(一)诗歌内容方面的异同

一、陶渊明、王维二人诗歌内容方面的相同点:

1、二人在田园诗中都描写了大量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们以平淡、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触对田园风光进行描写,实为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陶渊明生在战乱频繁、政治腐败的东晋,祖上陶侃也曾做过高官,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青年时期他主要生活在乡村,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陶冶了他的审美情趣,几经官场沉浮,41岁时任彭泽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从而远离官场。归隐以后,他常与乡间野老为伴,谈论“桑麻”之事,这以后都成为他田园诗的素材。

王维生在官僚地主家庭,但家世并不显赫,并且相对贫寒。青年王维富有进取精神,怀有伟大政治抱负和理想。但他同时又是软弱的知识分子,在官场中深感孤独厌倦,但又不能离开官场,所以他寄情山水,写名山大川,写秀丽乡村。

2.二人在田园诗中都描写了劳动场景。二人既然都描写了田园风光,就免不了要写田园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乡间劳动。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美好的农田劳动体验,透露出作者对躬耕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虽然“草盛豆苗稀”,种豆人并不在行,但“带月荷锄归”,诗人付出了辛苦的劳动,而夹道而生的茂盛的草木,沾湿衣裳的露水,又都为劳动生活增添了生气。

再看王维的《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看最后两句“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这如画似的雨后田野中,怎能没有人呢?景中有人,景边有了生气,诗的最后两句就点出了人物。看一看正在田中忙碌的男女老少,便知道农民们在农月中是多么珍惜这雨后的时光:全家出动,劳动在田间。

二、陶渊明、王维二人在诗歌内容方面的相异点:

1、虽然二位诗人在田园诗中都有过劳动场景的描写,但仔细看来又有不同。陶渊明毅然归隐后过起真正农耕的生活,虽生活艰苦,却乐在其中。躬耕的艰辛和与农民交往的生活体验,充满农村生活气息,成为陶诗最有个性、最有特点的部分。在诗中,陶渊明把劳动看作崇尚自然的一个内容,是一种信念,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但是陶渊明的晚年物质生活还发生困难,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

2、王维是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特色的杰出代表,但由于时代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王维将田园诗的题材进一步扩展,放眼山水,开始描摹壮丽的山河图景。早年的王维,仕途得意,曾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丰富的生活,开阔的视野,使他的诗歌也有写雄伟壮丽,洋溢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

3、二人在诗歌内容方面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陶渊明由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诗歌中透露出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官场的厌恶。他的诗中充满了诗人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虽在人间,却不受统治阶级喧扰,已与上层社会相离。而王维由于自身弱点,身处官场,而又无能为力,加上家庭的熏陶(母亲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兄弟也是“居常蔬食,不尝荤血”),所以潜移默化中,他的诗打上了佛学的烙印。

(二)艺术手法方面的异同

陶渊明、王维二人艺术手法方面的相同点:

王维创作的田园诗风格明显受陶渊明的影响,他也比较仰慕陶渊明的为人,所以二人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手法方面是有共同点的。总的说来,二人的语言都质朴自然,无刻意点染的成分,寥寥几笔便能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而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又流露出真情,创作出独特的意境。可以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同样妙不可言,平淡的语言既写出了自然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陶渊明、王维二人艺术手法方面的相异点:

二人作为田园诗的杰出代表,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加上王维对田园诗题材的创新和发展,二人在艺术手法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点,表现在:

1、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诗人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情与理、与景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2、如果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一幅幅素描,那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像是工笔画。由于王维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所以他的诗自觉地把绘画艺术吸收进来,真正体现了“诗画一家”的特色。王维的诗有不少借鉴了山水画在构图、描绘、渲染等方面的具体技巧,充分展现了诗中的绘画之美。下面就试举几例:

第一,结构布局方面。王维的诗所展现的画面往往给人一种无心经营却又精心结构之感。如《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线条勾勒和意象组合的方式成画,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交使画面宏壮阔大。

第二,色泽运用方面。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王维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逼真生动的展现自然界中的形形,又用统一的基调作成和谐的画面,使景物跃然纸上。如《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水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夏木之“青”与黄鹂之“黄”,对比鲜明,在加上“漠漠”、“阴阴”叠字的映衬,使这首诗有了很浓的装饰画的味道。再如《新晴野望》中的“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还注意到了冷色和暖色的对比运用。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4篇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 脉络梳理 ; 文人创作 ; 陶渊明 ; 王维 ; 孟浩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25-0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物我两忘中心灵得以回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也走入了诗情画意的山川田园。山川田园已是我国诗歌宝库中的一粒珍品,吟诵这些诗,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雄壮与大气,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与奋进,有“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的泥土气与清新味。

为了更全面地、深入地解读和品味诗中的山川田园,现将山川田园诗的脉络梳理如下。

(一)

早在《诗经》《楚辞》汉乐府这些古诗中,已有描写山川,歌咏田园的诗句,但大都是民歌,多作抒情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或作比兴之物,还不是山水风景或山水田园诗。

建安时代,曹操班师路经碣石,乘兴登临,即景抒情,写下了豪迈的《观沧海》,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其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粲烂,若出其里。”动静并用,虚实结合,展现了吞吐日月,含蓄星辰的雄伟气势和浩瀚景象,寄托了诗人浩大宏伟的胸怀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宏图,成为歌以咏志,借景抒怀的名篇。

(二)

文人创作吟咏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则始于东晋。魏晋时,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统治下隐逸林野,寄情山水陶醉于大自然的秀美中,或在自然山水中探求人生哲理与超然于物外的情趣,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山水田园诗人。

其中,陶渊明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官躬耕,在田园之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也开创了平淡自然,清新而浑厚的独特的田园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情、景、理和谐统一中,含有理趣。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用纯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一副恬淡祥和、充满生活情趣的归园田居图。“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日荷锄归。”他歌唱劳动,歌颂淳朴平和的田园生活和自食其力躬耕生活的欣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田家语”,平直质朴,却自然流畅,精致清丽,影响着田园诗风。

南朝的谢灵运,谢也是这第一批山水田园诗人之列。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写景细致,形貌逼真,借物起兴,感怀喻志。写景为了写情,以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写伤春之情和隐逸之思,但在艺术上尚有繁复平板和刻意雕琢之弊。谢珧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于作者将远离故乡的前夕。诗中景,是“情中景”,且注意构成完整的画面。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精密的语言,真切生动的绘景成为名句。以及“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展现了鸟语花香,春色闹人的美丽图景,但六朝山水诗人却多偏爱形式美,往往以纯客观的态度模山范水。虽工笔雕琢,却归之玄理,有物我不沾之弊。

(三)

唐代是我国山水诗发展纯熟的时期。统一、强大、繁荣的大唐盛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气概豪迈,充满理想是时代的精神。也使诗人的胸襟,气象境界更开阔。诗中的山水成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赞歌。

李白不以山水诗著称,但他的山水诗与孟王诗派长于情韵不同,以浪漫主义情调,豪迈的气势,飘逸的风格,描绘了祖国山河的雄奇壮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展开奇丽惊险的山水画卷,雄健的笔力蕴涵征服自然艰险的信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胆夸张,奇特想象,雄伟景观和赞叹之情跃然而出。杜甫也是描绘山水风景的圣手。一首《望岳》写出了泰山的壮观,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展示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胸襟和抱负。他的其他诗作中也不乏点染山河的名句,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李白的豪迈,杜甫的忧郁之外,还有如初唐四杰也把诗的题材,由台阁移到江山塞漠,陈子昂、宋之问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山水风景诗,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山水诗的清秀、隽永。

然而王维、孟浩然笔下的山水田园才将山水田园诗派推向了顶峰。王维是诗人兼画家,作品以写意为主,求其神韵,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们除了吟咏山水,也注意田园风光的描绘,既受陶渊明诗风的影响,又在艺术上有所进展,描绘出一般素静优美的田园景象,使普通农家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他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绘了一幅山居秋天的晚景图,寓静于动。皎洁的明月,清澈的泉流喧闹的竹林归浣女,摇动莲花抖落清辉的渔舟,在恬静中透露出盎然生机。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田园画,清新秀丽,让人赏心悦目,写出了后半生走入山川田园的王维的心境。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干净、平易自然、语淡而味不薄。它的朴实、恬淡、亲切,正同描写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纯朴诚挚的情谊,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风景画,韵味天成。

唐代的田园诗大多诗中有画。张继的《山家》,王建的《雨过山村》,都写得生机盎然别有情趣,多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光和纯朴风情。多是知识分子对农村的赞赏,有羡慕清静和闲适的情趣。唐中后期,以农村和农民生活为题材的诗,从白居易的新乐府,到晚唐的杜荀鹤、皮日休等人的田家诗,与上述田园风格不同,他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生活,描写了农民的苦难及其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抗议。

宋代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较多,其主题和题材有所扩展,内容有所开拓。苏轼的词《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共五首,是一组北宋农村的风俗画,他第一个把农村生活引进词作,其中包含着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如其三:“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来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上片描写词人乍见农民收蚕的情景,下片则写对农民处于青黄不接之苦的关怀之情。秦观、辛弃疾等人也有吟唱农村风光的词,都用白描手法,以口语入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四)

宋诗中的田园乡土诗,描绘的农村风光画,已不同于孟王田园诗派的平淡清奇,而洋溢着大自然的生机和农村农人生活的繁忙景象,透出泥土的气息。有的诗以优美的画面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纯朴的人际关系,如孔平仲的《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谷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这首田园诗写金秋季节农村的丰收景象,借老牛自得的神情烘托出丰收后的宽松和喜悦气氛。陆游的《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出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展现丰年农村的欢欣景象,赞扬淳朴的民风,也体现了诗人和农民的关系: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萧鼓吹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南宋范成大把《诗经》到乐府,陶渊明到孟王诗派,这两个传统融合一体,以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代表作,描绘了秀丽的农村自然风光、农家生活场景和风习情趣,又描写了农民的优喜悲欢,展现了在残酷压榨下农民生活的艰辛。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其七)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其八)

他运用七言绝句体,吸收民歌的风格,清新活脱,情致盎然。他的诗被称为“真正的田园诗”,直到清代,一直被作为田园诗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古诗选粹》中国文联出版社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5篇

关键词: 诗意 画境 言志

田园诗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描写在诗歌领域独具一格。读田园诗总能带给人们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处在诗人所描写的恬美的景象里。田园诗往往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的情怀的,或是悠然自得的情趣,或是向往归隐的心情,再或者表现诗人的闲情逸致。

诗歌是人们心灵情感的流露,通过诗句诗人所想表达的是他们内心最真挚的思想。田园诗人描写田园风光所要反映的是什么呢?是返璞,是由现实而发的对归隐的向往。也许有人会觉得田园诗太清淡,太唯美,反映的思想不太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但笔者对田园诗却情有独钟,欣赏那种恬淡,简朴,纯真,宁静和如画一般的直观感受。

罗杰斯的《一个愿望》是一首描写田园乡村风光的小诗。这首诗的标题仅仅是“A Wish”,通过读完整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愿望是归隐,是回到村庄里去生活。整首诗是诗人的一个隐居规划图,因为在第一行诗人就用了一个虚拟的语气。诗分为四节,第一节有山,有水,有树,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里,小屋依山而建,磨坊则修建在溪流之上,还可以养蜂,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就是诗人所向往居住的处所。在第二节里,由静到动,在第一节自然静景的基础上有了灵动的因素,那就是茅屋里的燕子,它们忙于筑巢,飞进飞出,给这安静的山间小屋带来几分生机和活力。除了燕子的到访,香客们也会常来的,诗人对香客们的来访十分高兴,邀请他们一起用餐,共度美好时光。这种感觉一定是很棒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诗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三节,镜头拉到了院子里,门廊周围的景色,藤萝爬满了墙,鲜花布满庭院,雨露滋润浇灌着藤萝和鲜花,处处芬芳扑鼻,女主人着一身淡雅,踏着纺车,吟着歌儿,多美的一切啊!诗到了最后一节,在绿树丛的深处,有教堂,有尖塔,有钟声,有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衔接紧凑,虽然描写了多处景色,事物,以及人的活动,但读者读来却不觉得零散。相反,读完整首诗,一幅归隐的画面会立即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画面清晰,淡雅,没有过多的油墨,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景色秀美,风景宜人的归隐图。

我国古代描写田园的诗歌不胜枚举,笔者比较偏好王维的诗。他的田园诗淡雅优美,意境清远,淡淡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沉淀。读罗杰斯的《一个愿望》这首田园归隐诗,很自然地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五言古诗《渭川田家》。这两首诗都属于诗中有画的类型。我们知道,王维经常会以一个画家的眼光用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美,表现永恒的艺术魅力,正如坡所评价的那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一个愿望》中,诗人将景色描绘得恰似一幅美丽的画,相似的,《渭川田家》勾勒的也是一幅完整意境的恬美风景的村野风光。斜阳,墟落,深巷,牛羊。诗的开头便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典型的乡村黄昏景色。接着,同样的也有人物的活动:老叟挂念远出的牧童,拄着拐杖在柴门张望,充满了人情味。读了这两句诗,一个白发老人倚门盼望的神态顿现眼前。画面继续往下延伸,有雄鸡的叫声,有小麦的抽穗,蚕宝宝的入眠。接着是农夫的晚归,欢声笑语的场面,田野的风光,乡间的淳朴人情跃然纸上,构成了一幅渭河边初夏乡村欢乐祥和的景象。

这两首诗都属于“诗中有画”的一类,《一个愿望》给读者描绘了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儿以及人们活动的场景,画面有静有动,气氛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典型的山水画。《渭川田家》描绘了一个普通的村庄,一些普通的人众,一些司空见惯的景物,虽然都是很普通的事物,却很富有画面感,风景和人的活动能够融成一片,自然天成,这幅画无需着色,天然成型,属于白描的手法,人与物皆有所归。

写景抒情,景色的描写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在《一个愿望》中,罗杰斯在诗的最后暗示出了他在结婚以后离开了家乡,这首诗其实是诗人归隐故土的打算。情感是欢快的、温馨的,虽然在诗的最后一节描写教堂时有些肃穆,但整首诗是充满闲适的,是轻松愉悦的。在王维的《渭川田家》里,同样是田园诗,情感的抒发却相差甚远。在诗的最后,诗人在看到醉人的村野风光后,不禁怅然吟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借《诗经》中“式微”来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想法。这和王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在政治上不得志,厌弃了官场的烦扰,表现了浓浓的隐居归耕的情绪,抒发了诗人羡慕平静悠闲田园生活的心情,所以乡间美丽的景色很容易令他向往归隐,怅然地吟起式微。同为田园诗,所反映的“情”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和诗人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即同为“乐景”,可以表达喜悦的心情,也可以表达孤苦郁闷的心情。

《一个愿望》、《渭川田家》,两首恬淡的田园诗,两幅淡雅的风景图,两种不一样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首顺.唐诗三百首全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6篇

《豳风・七月》,而后的两汉乐府诗中亦时有描写田园的佳作,但并未成为创作的主流题材。直到陶渊明的诗歌出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田园诗歌才真正形成,并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类别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王维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创作出独具风格的田园诗,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南宋诗人范成大则博采众家之长,实现了对传统田园诗题材的改造,被视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王维的田园诗是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他的创作视野从未脱出旧日藩篱,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等大多数在事实上都是自抒隐逸情趣的抒情诗,在描绘恬然自乐的田家生活中,寄寓诗人的隐逸情趣,表现出一种安闲自适的生活态度。而对“古代田园诗中于田园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偶尔出现的樵夫、农人也往往被赋予隐士的性格。”[1]至于农村生活的主人公(农民)的劳作生活及其种种疾苦,他虽有些描写,却表现得较为浅显。

王维的田园诗从内容来看,主要是描写农村的幽美风光和隐居生活的乐趣,曲折地表现了对混浊官场的厌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丑恶现实的不满。例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此诗是写他隐居山村时,在寂静中,绿竹初生、红莲花落,大自然充满了生机;而渡头灯火,菱歌晚唱,山村的生活又是欢快、热烈的。又如在《辋川别业》和《积雨辋川庄作》中,也表现了诗人获得理想隐居之所后的无限喜悦。辋川山水,不论是“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的春天景色,还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初夏风光,在诗人的笔下,都那么色彩鲜明、境界幽美。诗人在这宁静明秀的山村环境中,或与乡邻亲切交谈,或观看农家“蒸藜炊黍饷东”,或同友人饮酒垂钓、吟啸唱和,显得十分安闲自得。

王维也有极少数的田园诗是反映出农民生活得贫困和痛苦的。例如《田家》开头四句:“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接触到了农民缺衣少食的景况。《赠刘蓝田》:“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揭示了农民贫困的根由,在于赋税负担过重。但由于出身仕宦,虽说是隐居,也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别业中,因而对民生疾苦的表现较为肤浅,所写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寥寥,都是偶尔所为。在他的《新晴野望》中,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悠然自得的,而对农家之事,他只写了“无闲”和“事南亩”,并无疾苦所言。这表明了王维对当时农民的疾苦和农村中的封建压迫与剥削了解不多、感受不深。不过,应当注意到,诗人主要是把田园当做一种理想中的天地来歌颂的。他对农村幽美风光和恬适生活的热烈赞美,是为了反衬官场的污浊,表现他对世俗的厌恶。

范成大则一反田园诗以表现闲情逸志为主的传统写法,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把新乐府、竹枝词二者的精神巧妙地和田园诗结合在一起,改造并提高了传统田园诗的品质,赋予它以新的内容、新的生命。他在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创造性的把表现隐士田园乐趣和反映民生疾苦这两种传统类型的田园诗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他的诗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江南田园的优美风光,而且描述了农民艰辛的生活及勤劳淳朴的美德,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农家生活的欣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秀丽的风光和农家劳动、生活、习俗的场面,也能看到农民所遭受的沉重剥削和困苦的生活,大大地拓展了田园诗的题材。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组诗不仅是最广为传诵、最有影响的诗作,也堪称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一向被认为是其所以获得“田园诗人”称号、享盛名、定身份的代表作。

这组诗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田园情景,凡农家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风土民俗、耕织、收获及苦难与欢乐等,在组诗中都得到了真切生动的展现。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类似“采菱辛苦废犁I,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之类的描述,以及“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铜钱买酒回’。”这样明白如话却又犀利深刻的诗句,与此前写田园诗的诗人们的诗作风格大异其趣。在诗人所写同类题材中,还有描述农民在苛税重压下的悲惨情状,其中揭露的尤为深刻的是《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骨肉生离,其惨痛更胜于死别。这位老人所“不怕催租”的原因只是有三个女儿可卖,剜心割肉,而以反语自我慰藉,可谓字字真情,声声血泪。诗人于含蓄中带冷嘲的笔墨,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诗中一句“明年不怕催租苦”,道尽老农无限的艰辛和痛楚,而诗人忧虑民生的情感亦由此而默然纸上。

而他改用七绝组诗的形式写田园诗,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宋后期田园诗的创作就多采用七绝组诗的形式,每首一个专题,对农村的风土人情进行深入地表现,如华岳《田家十绝》、王翎《吴门田家十咏》,等等。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第7篇

关键词:田园诗人;孟浩然;华兹华斯;诗歌;相似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17-01

孟浩然(689――740),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们的许多诗作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句,他们的田园诗都得到后代文学家、评论家很高的赞誉,受到高度的关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就两位诗人的田园诗的相似处进行分析比较。

一、创作背景相似

两位诗人年轻时都曾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愿望,却在现实中受挫,于是归隐田园,享受自然,抒情于景。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生当盛唐,是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样,受到极兴盛的儒家入世思想的深刻浸染,由于开明的政治局面与富庶的社会环境,士人不免有追求功名勋业的理想。孟浩然早年的诗作亦多以浩大的气势、雄强的骨力直接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孟浩然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孟浩然隐居故乡,自己反复表白“予意在山水“、“归赏故园间”,终身不仕,诗歌创作多为山水田园的优美风光与恬淡情趣。

华兹华斯自幼父母双亡,长期居住在英格兰北部,由亲戚抚养长大。故乡的湖光山色对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假期他徒步到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行,初步感受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人们的喜悦之情。当时,年轻的华兹华斯满怀激情,对革命深表同情和向往,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可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随后,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把他推入失望、苦闷的深渊:理性的幻想被新的暴力所取代,自由被新的专制蒙上阴影。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们、流血的动乱、败坏的道德等等,都让他感到理想破灭的痛苦,对法国革命逐渐失望。1795年10月,出于对政治斗争的厌恶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华兹华斯迁居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他回归田园的动机在其代表作之一《丁登寺》(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中有所体现。

二、描写对象相似

两位诗人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都以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

孟浩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写家乡的隐居生活或漫游所见的山水。他将田园诗同山水诗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一代诗风。孟浩然的山水诗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其代表作如《夜归鹿门山歌》、《过故人庄》、《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兰山寄张五》、《山中逢道士云公》等,无论是高士形象的塑造、山中登览的意趣,还是乡村风光的勾勒、偕隐过从的情谊,都既见淡远清旷、超然脱俗的诗境,又不失朴素真诚、生动活泼的生机。

华兹华斯在他的代表作《抒情歌谣集》(LyricalBallads)第二版序言中表明自己写诗的原则是:选用普通的田园生活为题材,是因为在这里内心的激情找到了能更好地生长成熟的土壤。他的诗大多以农村下层人们的生活和田园风光为题材,如江河湖泊、田野树林、天空白云等等。在他笔下,有栩栩如生的劳动者,有天真的农村小孩,如《孤独的割麦女》 (Solitary Reaper)、《我们是七个》(We are Seven)。这些都是作者描写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代表作。诗人认为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来源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抒情方式相似

孟浩然和华兹华斯都擅长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其诗歌浑然一体。

《秋登万山寄张五》是孟浩然秋天登览万山寄给他的朋友张五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色,并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先写因怀人而登高眺望,然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写意法构成了一幅水墨画,在这幅画面上,点缀着暮归村人、平沙渡头、天边树影、江畔小舟,同时将自己的情思融入被描写的景物之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幽远、淡雅的境界,使人感到淡而有味。

华兹华斯的《咏水仙》(The Daffodils,1804)堪称他田园诗的代表之作。这首诗结构完整、韵律严谨、情景交融,充分展示出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描写自然风景的娴熟技巧。诗中描写的水仙生动、形象、活泼、优美;其中又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情感,因而景中有情,景因情而有了活力。

相似的生活背景,共同的写作兴趣和一致的抒情方式,使这两位时空都相距甚远的诗人创作出来了有共同特点的诗作,并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