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原生态(合集7篇)

时间:2022-05-12 03:47:10
原生态

原生态第1篇

一、“原生――态”与“原――生态”有何差异?

细心的读者可能很容易地发现,以上两组字词组织方式的差别,表现出含义的不同。简单地说,“原生――态”,即指“原初的或原本的形态”,而“原――生态”,则是指“原初的或原本的生态”。近几年,“原生态”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几乎各行各业、各种事物都可以标以原生态符号。原生态一词在音乐界用于界定民歌属性的频率最高,称为原生态民歌。如将“原生――态”和“原――生态”两个词组用于解释原生态民歌,前者是指原生形态的民歌,关注点是民歌的音乐形态,包括音乐本体特征、演唱方法等;后者则是指在原初生态环境中的民歌,强调的是民歌生成与存在的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正因为对于“原生态”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所有涉及原生态的艺术品种与形式的讨论,都可能因理解不同,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或混淆。

那么,何种理解是比较恰当,或者说是比较合理呢?

二、“原生态”一词在中国音乐界的初始出现

“原生态”一词先是与民歌相联系,称为“原生态民歌”。最早出现在我国何种正式的出版物,一时难以查清,但据笔者回忆,“原生态民歌”一词最早并非由音乐界使用,而是由影视界提出的。2002年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当时的“西部频道”)推出了“魅力12”栏目,此栏目推介了多种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歌。在节目设定的框架中,同一种民歌的演示大都包括了:群众在民俗生活中的实地演唱、本民族歌手舞台上原汁原味的演唱以及近年出现的摇滚化、通俗化的艺人的演唱等三种形式。为了区别这三种演唱形式,影视制作人员把前两种称为“原生态民歌”,而把第三种称为“新民歌”。“魅力12” 当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而在西部频道被撤销之前,他们最后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由于推出了原生态民歌的展演、评比,而在全国各地音乐界引起了更为巨大的反响。此后,“原生态”一词不胫而走,音乐界、舞蹈界也开始使用“原生态”一词,诸如“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歌舞”等等提法,不一而足。

中央台魅力12栏目指认的“原生态民歌”,既包括群众在生活中的歌唱,也包括了民族歌手在舞台上的演唱,可知他们所指的“原生态民歌”,是原生形态的民歌,即“原生――态”的民歌,而不是指“原――生态”的民歌。因为他们虽然在节目播出时生动地展示了各种民歌赖以生成、存在的生态环境,但并未限定必须在原初生态环境中歌者演唱的民歌才是原生态民歌。

由于“原生态”词中包含了“生态”二字,而且民歌及其他民间艺术确与生态环境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部分学者在对原生态民歌的讨论中,强调了“生态”对于民歌的重要性(这并没有错),强调了“原生态民歌”的含义中“生态”二字的分量(对民歌增加了限定的条件)。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歌者,如果他的演唱不是在原初的生态环境中(例如在城市的舞台上或电视台演播室),此时不论演唱者是谁,也不论演唱的风格特点如何,演唱的民歌已经不是原生态民歌了。笔者认为,这种判断值得推敲、讨论。

三、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原生态民歌)是否还能存在?

许多学者(包括笔者在内)都曾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能在原有生态环境中永远地(或至少长期地)、原样地保持下去。但经笔者二十多年的观察,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潮流中,各地传统的民间音乐已发生程度不同或多或少的变迁,仅在某些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变化较少,保存传统较多,但总的趋势是生态的变迁不可逆转,从而使民间音乐的变迁也不可逆转。

既然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能长期存在吗?

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的确会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消亡,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却可以持续地保存下去。

即使在比较关注传统文化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民间艺术形式消亡与变化的例子也可举出很多,如南方各地多种汉族“船夫号子”和景颇族“舂米歌”的消失,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与劳动方式的变化而自然产生的结果。至于其它,由于民俗的变化,各地婚、恋、丧葬等习俗和民间信仰习俗中的音乐,也已发生不少变化。例如佤族的猎头习俗歌曲不是从1958年政府正式禁绝这种原始的习俗之后,而绝迹了吗?佤族拉木鼓的歌曲也随着民族信仰习俗的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演示性的活动了。此外,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多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商业性演出过程中,业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朴素的形态。熟悉传统侗族大歌的人,从最近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国际民歌展演”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来自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艺术团表演的侗族大歌,虽然服饰依旧,音色依旧,歌手也都来自民间基层,但大歌音乐的本体已经过“艺术加工”而与“原生态”有了明显的差异。又如驰名的纳西古乐(即丽江洞经音乐),它的商演形式也与原初民间音乐生活中的音乐活动方式大相径庭。目前商业演出中演奏的曲目仅是传统曲目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量传统曲目则由于未被关注而可能逐渐湮灭。纳西族传统的、民间的音乐活动方式也将逐渐被人淡忘。

笔者曾参观过一些国内外的“文化村”或“居留地”,这些地方有的是商业性的旅游景点,有的是非商业性的传统文化展示点,当地都声称自己在继承和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人们在这些地方穿着传统的服饰,展示传统的手工艺,表演传统的音乐舞蹈。在发达的美国,我曾参观过一个大约一百多年前荷兰人移民居住的古老村落,在这里,村民们不用电灯、电话,不开汽车,用马车代步。村民都穿着老式服装,展示比较古老的手工业操作。虽然这些景点的建立或保存,有的是出于商业运作方面的考虑,也有的确是出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愿望。但总的说,一般都是人为的、演示性的场景与活动,是历史生活遗迹表层的、形式的展示,无法真正地体现“原生态”的生活与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从具体的实践来看,为旅游文化服务的商业性演出中,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人为改变十分明显,许多旅游景点表演的所谓原生态艺术,由于过多考虑如何吸引观众,片面强调了节目的观赏性,节目大都经过专业人员的编排、改动,已大大地失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特点,而且表演中引进了许多外地的歌舞节目。以笔者参观过的贵州雷山县的旅游景点朗德寨为例,他们在古老村寨广场上演出的节目,已经经过州歌舞团的专业人员改编、排练,许多节目并非本地固有的艺术形式,如炉山县的板凳舞、台江县交下地方的苗族舞蹈,都已成为展演的主要节目。据了解,其他许多民族地区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因此,笔者认为,指望通过旅游业的商业性活动来保存和传承原生态艺术,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很难做到的。而笔者见过的另一种形式,即非商业性质的文化保留景点,如前文提到的荷兰移民的古老村落,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去各处参观,景点不收任何费用,没有商业性赢利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传统文化。这种展示的方式,其实质是活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虽然这种方式仍然未能做到真正“原生态”的保存,但它未受到商业活动的影响,在力争原样地保存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原生态”,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举措了。应该说,这种方式是继承和保存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此不应有超出客观实际的苛求。

种种国内外的实例说明,如果我们限定“原生态”艺术必须是与“原本的生态环境”共存的艺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确会与人们的意志相违背,而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以至消亡。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原生态艺术品种,如果我们为之设定了地域、环境等等限制,又如何能在较广泛的范围传播和传承它们?

于是笔者成为“原――生态”音乐的悲观论者。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主要着眼于继承、保存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即“原生的艺术形态”,抓紧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采集与保存民间音乐“原生的艺术形态”,着力于与其共存的“生态”方面的记录、研究,运用活态的和物态的博物馆式的两种方法保存它们;另一方面同时通过其它多种积极的措施,使现存的原生态民间艺术能够较长时期活态地保存于民间生活,延迟其消亡的速度。如能如此行事,笔者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则是持乐观态度的。

四、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当务之急是什么?

笔者认为,对“原生――态”(原生形态)音乐的界定,并不受表演者、环境、地域和表演场合的局限,凡是保持了某地区或某民族原生音乐特征的、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演唱(演奏)方法的音乐,应该都被承认是原生态音乐。

事实上,近20多年来,对于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其他艺术品种,我国文化机构和一些个人已进行了不少工作,以下的业绩与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诸如:

1.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推动下,已进行了20多年的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简称“音乐集成”)工作,收集、出版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曲艺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与宗教音乐资料。成果包括已出版的曲谱集,和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各地区的音乐录音。近两年又在全国范围推出对“集成后”各地民间音乐生存状况的再调查。

2.在文化部、民间文艺保护中心的领导下,建立了部级与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各地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的保护工作。近两年又推动建立部级、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工作,希图促进民间艺术在民间的活态传承。

3.一些个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尝试推动民族艺术的活态传承,如前几年作曲家田丰在云南建立“民族艺术传习馆”,又如近期词作家陈哲在云南普米族村寨建立民族艺术的传习小组等。

从以上已取得的业绩与正在推进的举措,可知政府机构和许多音乐同行都在致力于继承和保存我国原生态艺术的工作,有的已经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如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录工作;有的虽有良好愿望,但方法存在问题,收效较少,如田丰的民间艺术传习馆;陈哲的民族艺术传习小组,扎根于普米族村寨,实验正处于进行时,有待观察。以上一些措施中,“音乐集成”主要致力于我国民间音乐资料的收集保存。这项工作通过采集、录音、记谱,着重于民间音乐的本体形态方面,也就是本文谈到的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的收集、保存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文艺保护中心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传承人名录,其目的是提高各地政府与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尽力保持活态的民间传承。其终极目的本质上也是保存“原生――态”艺术。

但是,在社会生态急剧变化,民俗不断发生变迁,不少乐种、曲目濒临消亡,不少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老体衰陆续辞世的现实情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笔者认为,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各类民间艺术品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全国性机制,制定全面的计划和严格的规范,领导各地区有关机构,对我国各类原生态艺术品种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多项工作的同时,需要重点抓紧对各地各种民间艺术品种的“原生形态”的保存,需要进行抢救式的采集、整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过去已进行的工作还有不少不足之处,以卓有成效的“音乐集成”工作为例,它完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记谱、整理、出版和音响资料收集的工作,但缺少了十分重要的相关音像资料。而且由于过去各地区受经济条件与设备条件的局限,录音的质量参差不齐,与正式出版的要求相距甚远;应该与之配套的文字记录与研究工作则更为薄弱。因此,对于尚未进行的资料收集工作,需要尽快有全局性的统筹、计划与管理,并且需要对具体工作提出全方位的、高质量的规范要求。

以音乐为例,所谓全方位,是指在资料收集、保存方面,需要包括音响、录像、曲谱,以及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音乐本体的全面记录与较深入的研究。所谓高质量,不单指采集工作的器材品质与操作技术的质量,也包括音乐记谱、文字记录、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

笔者深信,此项主要着眼于保存“原生――态”音乐的工作,将是继承、保存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的、根本性的举措。

结语

一、对于“原生态”一词的解释,笔者认为“原生――态”更为恰当,“原――生态”的局限性较大。

二、生态,特别是社会生态,变迁趋势不可逆转。与社会生态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艺术(包括音乐)终将与原本的生态环境脱离。我们最终能够保存的原生态艺术,将是“原生形态”的艺术。

原生态第2篇

[关键词] “原生态”;生态;生态批评;“原生态”艺术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TBX]original ecology[WTBZ] becomes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in cultural market, but the concept of it is not clear. What makes the phenomenon of [WTBX]original ecology[WTBZ] come into being? How to make a shape and value judgment of it? How does it bring us the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the critical study?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around these questions and try to help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it.

Key words: original ecology; ecology; ecology criticism;original ecology art

一、“原生态”现象的出现

关注文化圈的学者和观众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一个“原生态”现象正在逐渐升温。杨丽萍的歌舞集《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一台名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陕北民歌经典歌会一度爆冷,一票难求;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了参赛者全是民间歌手的第二届南北歌王擂台赛;国内颇具影响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甚至把原生态唱法单独作为一个演唱技法,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戏曲”、“原生态小说”、“原生态建筑”、“原生态食品”等等一系列相关词语出现在人们眼前。

人们对“原生态”这个概念由陌生到熟识,似乎什么东西只要沾上“原生态”就是好的、贵的。而对于什么是原生态,怎样判断原生态之类的问题却少有人问津。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有关原生态的定义,笔者翻阅了相关的文献材料,遗憾的是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始出处,不过其基本演化轨迹是:该词是从自然科学中“生态”一词延伸出的,即是在生态学研究的启发下,把在自然状态下保留下来的环境、生物、人和文化所组成的完整的生态性的链条叫做原生态。自然科学是严谨的,十分重视概念的界定,而由自然科学引入人文科学又演化出的“原生态”却不具有科学、规范的界定,即什么是原生态、判断是否为原生态的标准,从来都是模糊的。因此国外学者极少使用“原生态”一词,与之相对的中国的“原生态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实用不重逻辑界定的思维特征。

然而,西方人虽然不太使用“原生态”,却对生态批评较为热衷。“生态批评”也称“文学与环境研究”,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批评潮流,它于20世纪70-80年代在美英初露端倪,从90年代至今发展迅速,国内也从本世纪出开始了“生态美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文艺学”等课题的研究。有关“原生态”的使用,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很少有人使用,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使用频率增长迅速,可见,国人使用“原生态”与西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生态批评的影响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进入20世纪中期,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引发了西方思想领域的反思与自省,环境保护运动和生态批评被作为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全球不断掀起“生态浪潮”。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新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减少、本土文化遭遇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城乡民族之间矛盾凸显……尤其是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这一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严酷现实,不但未得到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原生态”现象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出现的。

总的来看,“原生态”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环境破坏、物种消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保护环境,一种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的理念在现代人心里形成;2.现代人对自身“异化”状态的恐惧导致关注自然与人性的联系,研究具有原始意味和生存状态的人类文化现象,希望为现代人的困境提供启示并找到出路;3.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的研究都为“原生态”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4.出于利益目的,商家的炒作、偷换概念,艺术家为夺人耳目套用原始艺术或民间艺术形式,都在客观上使“原生态”的影响扩大。而使用的泛化必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一是普通群众对“原生态”的认识更加模糊;二是专家学者各执一词,不在同一层面上讨论,实际意义不大;三是以上两点消极影响使得“原生态”现象产生的初衷难以实现,就是说虽然影响扩大了,钱赚得多了,保护、研究的目的难以达到,解决人类自身困境的要旨不能实现也是惘然。因此,澄清“原生态”和“原生态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原生态的形态判断与价值判断

(一)形态判断

还是从杨丽萍的《云南印象》谈起。说起《云南印象》,在中国大地上已是路人皆知的话题,虽有许多人还未曾目睹其尊容,就其形成的强烈冲击和媒体报道,也足以证明杨丽萍编导的《云南印象》原生态舞蹈的巨大成功。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抑或是不可思议?杨丽萍《云南印象》没有刻意在作品中拔高大而空洞的主题,“太阳”、“土地”、“火祭”、“雪山”、“天国”等每一个名词都让人感觉到真实,又富于诗意,用最质朴的、最原始的又最艺术化的动作来传达一种生命的信息、一种生命的情调、一种生命的本真昂然绽放的激情。同时,《云南印象》中舞者的步伐、手位都无法用我们的规范来言说,都是那样的整齐,那样形神兼备,心口一致,心灵与肉体合二为一,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有心灵的撞击与舞蹈艺术的“原生态”之美。然而,真正到云南考察观光过的专家、旅客从当地感受却又是另一番结果,那里虽然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但是物质生活匮乏,民风淳朴但是缺少现代文明的滋养。同舞台上那壮美的场面、激情的表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会这样,究竟真实生活中的和艺术世界里的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说的艺术形式上的原生态在和现实世界中的原生态并不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

“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

现实世界里的原生态是指那些保留了原初形态的系统的可循环的自然环境,或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相对封闭对立的人文社会环境。比如说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保护区,它拥有完整的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物质消耗也基本在自身环境中完成,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干扰,它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形态,保持物种、资源、生物链的平衡。相对于自然环境里的原生态,人类社会的原生态较为复杂。因为它不但有物质形态层面的特征,还涉及精神层面。比如说一个原始部落,它有自己活动的区域范围,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制度,有自己的生产交换,有确认自己身份(包括个体和族群)的精神制度和信仰等。总之,无论是自然原生态还是人文原生态,它们存在于我们身边却又远离我们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完整体系,绝不是某一个唯美的片段,或者一厢情愿的纯洁。

那么,如《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种标榜“原生态”旗号的艺术形式能否称得上是“原生态”呢。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所谓的“原生态”更多的是一种吸引观众借而抬高身价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一种炒作。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些鼓吹着“原生态”的舞台后面确实存在着商业运作的操纵,我们也应看到,像民歌、原始舞蹈这类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艺术,在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来到舞台之后,就不同于它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了。既然如此,是否就说明只有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里的才叫原生态,一经提炼、包装、舞台化就不能算是原生态了呢?笔者以为,这样说也过于绝对化了。因为“原生态”本身就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范畴,我们用以判断原生态的标准就不是统一的,那么原生态的形态也就难以用类型化的方法衡量。或许,象《云南印象》这样的运用现代舞台手段的大型歌舞无论从场面上、演员选择上、目的上都不同于现实西南部族的节庆歌舞,但它们所反应的我们称之为“原始”的少数民族部落对待自然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从表演中迸发出的那种生命力的激情却又如此的吻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人类的艺术形式,一经我们定义为某种艺术,就有了类型化痕迹,而真正活生生的原生态的艺术是存活在完整的原生态体系里的。我们把它分割、提炼、转化而成舞台艺术,本身就具有标本化的意义了。因此,可以说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舞台艺术同样是原生态的,我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原生态艺术模型”。譬如陕北民歌是原生态的,阿宝的演绎方式就可以称之为原生态陕北民歌艺术模型。

虽然我们说《云南印象》这种舞台艺术具有原生态特征,但并不是承认所有标榜“原生态”的表演都是原生态的,将那些打着“原生态”幌子的欺骗观众的纯盈利性炒作剔除出观众的视野就是批评家的责任了,这点留待下文详述。

(二)价值判断

明白了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原生态”分为现实性的和艺术性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原生态”的价值何在。现实中的“原生态”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它们更多是具有科研性质的活化石,是用以研究、解释人类文化及自然环境多样化的样本。虽然工业化已成为现今全球共同发展的趋势,并不证明就是唯一正确的人类发展途径。而它给人类带来相对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危机,民族危机和精神危机。此时,被我们认为落后的所剩无几的少数民族原始部落(笔者在这里用“原始”仅是转述人们通常的叫法,绝无歧视之意),它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和解决自身困境的启示。对此,生态文化研究者们已经迈出了第一部,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认识是具有颠覆性的。“初民文化的确趋向于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尽管原始民族也要改造环境,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很明显,他们中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模式,能够相对稳定的建立起人口与自然群落之间的平衡关系。”[1]18-19“部落文化是一种稳定的、令人满意、生态健全的存在,而不是荒凉、贫困、龌龊与短命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适应方式”[1]23近年来,中国生态文化学者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生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价值:首先,给农耕经济文化先进论、工业经济文化先进论和单线进化论(狩猎-畜牧-农耕-工业)提供一些“伪证”的材料。其次,提醒人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的时候对于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关联以及文化自身的逻辑给予更多的关注。再次,为生态人类学或生态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思路。“如果我们能抛弃汉族农耕经济中心主义和西方工业经济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忘却“狩猎-畜牧-农耕-工业”单线进化论,不带偏见的融入少数民族那看似简单甚至原始的文化之中,用心去体悟他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关爱那被所谓“文明”视为异己力量的自然,则会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自身的演化逻辑,并具有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2]

至于艺术上的“原生态”则更多是带有标本性质的可供人们认识和接受的文化载体。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它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说“原生态”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因为人们鼓吹“原生态”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即是一方面希望借助现代传媒和广告效应,唤起人们对原生态价值的重视和原生态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艺术家或商人寻找创作灵感和收益的突破口。

然而,有专家提出质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民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原住民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有代表性的还是《云南印象》所引发的“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印象》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它是80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怎样能既让人们认识、欣赏原生态艺术,又不破坏这些原生态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体系,这是现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批评学上的意义和启示

“原生态”由自然科学被引入人文、艺术领域本身就是被作为一种模式、形态来看待,具有评价标准的含义,但是由于媒体和商家在使用上的泛化,使得其含义与影响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积极。较之媒体和商家,学者们是严谨的,他们在运用“原生态”这个词语时,老老实实地承认“现在的这种民歌节方式其实是不得已的,把全国各族的民歌手集中到一起比赛,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们本身的生态了。”对此,批评家、文化工作者更应以积极态度介入对“原生态”相关现象的批评,引导人们正确区分现实“原生态”、“原生态艺术”、“原生态现象”,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客观判断。

有关对“原生态”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联系到文学批评的功用来看,文学批评除了具有审美功用外,还具有文化功能与社会综合功能。文学批评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评价方式,以其特有的批评话语,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3]71“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文学的‘精神上的指导’这一社会职能而产生的。因此,文学批评的社会综合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学建设与思想建设,进而表现为人文传布与社会影响功能。” [3]78原生态批评最终关注的还是解决人类自身面临的困境,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物质进步与精神富足等一系列矛盾。

进行“原生态”批评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支撑,在此,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所作的贡献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发展。一般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及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应该不会涉及生态和环保。然而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的学者,还是得出了我们惊讶的结论。马克思在对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进行关注时说道:“从自然角度看到现代农业的消极的——比如,毁灭性的——一面,是李比希的不朽贡献之一。” [4]在李比希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破坏性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进而在《资本论》中得出一系列关键性的生态结论:(1)资本主义在人类和地球的“新陈代谢关系”中催生出“无法修补的断裂”,而地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永久性生产条件;(2)因此,必须要求把新陈代谢关系的“系统性恢复”看作“社会生产的固有法则”;(3)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规模农业和远程贸易加剧并扩展了这种新陈代谢的断裂……[5]12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生态学的兴起和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生态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生态危机,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试图用生态观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重建和超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反展到生态社会主义,然后到今天的马克思的生态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与生态学关系研究中所经历的这三个主要研究阶段,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和生态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5]113

“原生态”现象的出现,既对有责任感的批评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批评家发展理论,开创局面提供了新的契机。“原生态”批评的目的应该是大众明白,原生态的“原”并非原始、落后的意思,更不是越原始、越落后的就越有价值。即便是真正有原生态意义的形态也是不断吸收、转化而来的,即是说它是活的、运动的。懂得这些,就要明白,我们今天提倡原生态、生态批评,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封闭,要限制发展,而是要从人对自然环境和原生文化的破坏进行反思。每个物种、每个生态环境、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其独特价值。对原生态的人类文化尤其如此,它可能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或是某种文化取法的源头,也可能是一种过渡形态,为艺术创造,和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在内的各个人文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无论怎样都具有不可复制的重大价值。“原生态”批评的首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原生态”的重视和保护,使得各种维系“原生态”艺术模式生存的生态环境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只有这样,诸如“杨丽萍悖论”之类的困境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有朝一日,人们才可能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欣赏到真正的原生态艺术。才有可能从这些“原生态”之中得到启示,治愈如“异化”等现代人的痼疾。

[参考文献]

[1] 乔晓勤.危机与选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 廖国强,何 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8.

[3] 张利群.文学批评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原生态第3篇

辞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繁华,扑面而来的是静火暗光,烟袅云洁,舟少人稀,安谧深静。白天,日光轻轻地泻在桂影斑驳的墙上,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湖面铺上的一层碎银在梦中变为纷繁的银饰,静谧的湖面润色着眼球,一抹微蓝轻微被风吹起,又沉入无垠的湖底。湖上的小船静静地、微微地摇着,水面上的波纹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入夜,更是寂静异常,柔白的月光投下清辉,笼罩在四周,夜风拂起衣袂,宛若仙境。湖底的水草彷如鬼魅,缠绕着无尽的思想。

如同深入内心触摸到灵魂,生命越贴近大地也便有了安切的存在。浅浅的低吟是月光下披风而散的柳叶,浅斟低酌是月光下姗姗而动的桂影,栈桥上的千年寒霜凝固了黎明,傍晚的落霞辉映天际的流水,演化为繁花的谢幕。婉转的曲调,环绕在身边。常青藤化为修长的手臂,寂然地拥抱了一切,细瘦的花蕊倾吐着丝丝柔情。半夜风起,像个孩子跑过了天涯,而原地驻留的风还安静地停在那里。世界凝固,时间停止,悠悠然的梦想散落成花瓣,随着湖水悠悠远行。花容尽损,落香弥漫,沉醉在梦中,却渴望不要醒来。

如果说记忆只是虚幻,那么梦境更是一场空白的葬礼。白色的海鸥静静地驰过海面,飞近又飞远。翅膀掠起灿烂的水花,再次没入水中。繁华落尽,留下的不只是苍白清凉,更有寂静幽香,萦绕在回忆的湖畔,日复一日地重奏着清远的笛声。

梦,洒落在湖上

被纯白的理想

放在口袋中

夜一样的凄凉

被无数次地遗忘

黄昏的花香

争过朝阳的光芒

站在希望的田埂上

梦一般徜徉

我拥抱着这原生态的歌谣

转瞬过了栈桥

黎明作为桥段

谢了繁华至上

我只爱,清幽独往

再美的烟花,总是短暂地、空洞地绚丽而又被遗忘。四季的流水,停留不下脚步,只会换来不停地遗忘。无论是怎样地相对静止,我们仍同随着地球,孤独地自转,演绎着一次次演出剧场。演过了,该散了,冷静地遗忘思想,徜徉在这梦里,谁都不愿醒来。光明与黑暗存在缝隙,只是原生态永远像与繁华继续着隔海相望。

原生态第4篇

一、什么是原生态唱法

以前声乐界公认在我国具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但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琢、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这使专家们引进了“原生态”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自然科学上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则是由本民族环境下的老百姓在生活与劳动中自然生活的一种表达。他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唱着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歌,由本民族独特的乐器伴奏。那什么是原生态唱法呢?它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学院派民歌唱法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吸取了西洋唱法的长处)的一种说法,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

二、原生态唱法的科学性

当代一些学科如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完全用美声唱法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每种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用某种唱法去改造其他唱法,无异于用某种文化去取代另外一种文化。就拿美声唱法的审美原则来说,也是随着地域、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十七、十八世纪是“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有人问著名的歌剧作家罗西尼,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他回答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这就是美声学派黄金时代的声乐美学原则——唯声论。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歌剧更加要求演唱必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歌剧在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不同国家的演唱方法和审美原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亦是如此。

原生态民歌手们演唱的民歌,声音甜美、淳朴、高亢、音域宽广。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经过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我们所要的那种圆润、低喉器的混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唱法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优美的,并被大家所接受。各个民族的原生态歌手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发声技巧、发声理论。如蒙古长调的唱法,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要素和结构,蒙古长调有着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内在节律。演唱时,常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高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蒙古的呼麦更是奇特,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的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声,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般的高音声部。再如,侗族大歌,它是“众低独高”的音乐演唱形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民间所罕见的。还有藏族民歌“振谷”的唱法、青海的“花儿”、新疆的地区“木卡姆”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声乐的奇葩。原生态唱法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本文化背景下的声乐审美原则、自己的声乐发声方法和技巧等。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著书立说,我们回头看看,意大利美声唱法在开始也没有现存的理论,当时主要是靠言传身教,随着许多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及歌剧演唱家的不断诞生,声乐教学方法渐渐成熟,声乐论著才不断出现,使美声唱法理论化。所以说原生态唱法不是没有科学性,只是有待我们更进一步挖掘、提升及理论化。

三、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每个民族语言、风俗、服装等文化背景,他们都拥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和歌唱风格。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表现在:歌曲风格的多样性、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大地上,从能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到“歌舞之乡”的云南,保存了世界罕见的绚丽多姿多彩的原汁原味的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情歌等。其中劳动号子是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呼喊,根据劳动创造出来的音调,统一劳动,指挥劳动,并起着解决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有打夯、捕鱼、拉纤、插秧、装卸车等形式。山歌,其语言韵调有明显特点,地方色彩较浓,如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等。小调,产生于城镇,反映城镇的生活的曲调,如卖货郎、锯大缸等。情歌,结构较大,内容复杂,包括很多乐段的东西,叙事曲,如侗族大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长歌等。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旋律优美、质朴,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原生态声乐作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原生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与发声方法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演唱风格,使声乐作品和演唱风格相吻合与统一。演唱风格的多样性,是指每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和表演风格。我国民间唱法流派很多,色彩丰富,充满个性魅力。北方的民歌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细腻,陕北地区的民歌粗犷嘹亮。在演唱原生态歌曲时,一定根据地方语言、歌曲风格和内容去演唱。

四、原生态唱法的时代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在快速衍变,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应与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人民需求相结合,我们要提倡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创新,原生态唱法也一样。比如,保加利亚的女声重唱,她们就是来自农村,采用乡村歌手自然、纯真的唱法,采用民间乐器伴奏,保加利亚的民族音乐家十分珍视这种民间音乐的精神和不可多得的特征,对它进行精心的保护和艺术加工,并将其升华提高。她们那神奇、美妙的音色和歌唱中清新、独特的韵味是如此迷人,堪称“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可以让我们借鉴怎样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背景下的多元“原生态唱法”,我们一定要加以珍视和保护,同时,对原生态唱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得到生存与发展。

五、原生态唱法的艺术性

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大的即兴性,歌词结构短小,通俗易懂。音乐语言凝练,往往是极为简单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原生态歌曲直接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饰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态唱法演唱语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圆润明亮,演唱的旋律优美动听。这就是原生态唱法的魅力所在。

结语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原生态的多元性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原生态作为一种唱法有自己的声乐审美原则和艺术演唱风格,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为其保驾护航。同时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民间声乐的可变性,它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不是简单的还原,更不是坚守。发展才是对原生态唱法的最积极的、最好的保护,作为音乐工作者应该共同探索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原生态第5篇

现代生活的关键词中,随处可见“原生态”的踪影。许多时尚生活太化纤、太金属了,加工雕琢气息太重,人们不免产生了些许“审美疲劳”,于是“原生态”便成了备受青睐的“非常态”:“原生态”民间音乐、“原生态”土风舞蹈、“原生态”崖壁绘画、“原生态”走婚民俗、“原生态”植物公园、“原生态”民俗旅游……

说实话,开始我一直不知道“原生态家居”如何体现,可到了朋友阿绵的家,这一切都豁然明朗了。客厅、餐厅的大部分家具都是请人订做的,她挑的是那种看起来质朴却略带沧桑感的松木。她说,她喜欢松木的自然木纹和质地,还有略显陈旧的颜色。在这些家具上找不到一点工业化痕迹,就连柜门拉手也用麻绳所代替,阿绵说这样才不会破坏松木家具本身的味道。卧房的设计也颇有宜家的风格,原木的大床,花色别具一格的床上用品,看起来很是纯净、舒适、雅致。这一屋家具应该价值不菲吧?我询问道。可阿绵说,原木大床是从家具店里淘来的,才几百块钱,全屋家具总共花了不到3000元!我呆在原地肃然起敬,原来,生活情趣并不是用钱堆砌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原生态家居”让我们体验到了“纯棉时代”的感动。那是一种能让人在匆忙、疲倦、粗糙的现实生活中安安静静坐下来聊天的感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自然更渴望给疲惫的身心找一个宁静、舒适的港湾。所以人们追求会“呼吸”的房子,甚至想把家安在公园里,让生活更新鲜。我们“原生态”而来,自然对“原生态”有着原始的渴望。就像你拿着一团棉花,你会觉得它是温暖的,它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而这些感觉是你拿着化纤物品绝对不会有的。一张经过人工修饰的脸,虽然很多人会认为她很漂亮,但却总会让人感到缺点什么。

正因为我们身处在化纤时代、金属时代,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个纯棉的“原生态”。而我们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爱情、友情、婚姻,应该是呵护我们生命的第一层纯棉,真诚就是这层纯棉的“核心组织”。当我们有了“真诚”,还可能“内衣外穿”,让大家都感受“原生态”纯棉的美。尽管包裹着化纤外衣,奔波于金属地带,我们仍然可以“原生态”地生活。

原生态第6篇

早春的时候,当哈尼梯田的作者从QQ上把他的稿子发给我时,云南元阳箐口村梯田边正喜气洋洋地进行着“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在这个仪式上,由杨丽萍任艺术总顾问并指导排演的大型高原稻作农耕文化千人田野实景表演《哈尼梯田》也风光上演。虽然看不到,但我的脑子噼哩叭啦跳出的分别是:元阳梦幻般的梯田实景,杨老师自己的云南背景,早年被她演绎到惊艳的那只跳舞的孔雀,以及后来那台《云南映像》和她力挺的原生态表演。

这个春天要过去的时候,拍过《芳香之旅》、学哲学出身的导演章家瑞也赶着交出他红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红河》,这之前还有他的《花腰新娘》以及我更喜欢的那部更早的《S玛的十七岁》,青涩却温情,生活在那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哈尼梯田旁的S玛的梦想是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还想坐一坐昆明城里的观光电梯。绝美的梯田风光,独特的民风,少女的成长和彷徨,现代文明和原生态生活的冲撞……影片有纪实感,还能看到导演的思索――自然的原生态,还有人的原生态。

据说,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已经走了快十年。大山里,哈尼人的生活不富裕,申遗成功是不是能1+1=2地改善那里人们的生活不得而知,但想来能“申遗”成功应该是件好事吧,起码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还有那样一片梯田和“雕刻了大山”的哈尼人,真的了不起。哈尼梯田自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比如元阳县的19万亩梯田,至今仍在养育着全县36万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400多公顷森林还在供给全县人民的生活和农田用水,4600多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

那天夜里,编辑完这期哈尼梯田的专辑,我想,人们是为了那些宝贵的原生态而“申遗”,除了那美轮美奂的原生态的梯田,那些“大山的雕刻者”――哈尼人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原生态地保留下来呢?这或者又是一个伪问题。彼时,当作者在QQ上问我,是不是可以把题目写成“哈尼梯田的梦幻之旅”,我说,“梦幻”太甜太麻醉了,还是人本一点吧,于是有了这个“哈尼梯田的原乡之旅”。

原生态第7篇

职业 通信行业工程师

爱好 旅游

城市:福州

户型:四房两厅两卫一厨

面积:138

我们每天都在思索着如何从繁杂的现实生活中逃离,真正享受一花一天堂式的美妙生活,所以,在返璞归真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简约与实用,需要享受自然本真的赐予。不过分强调形式,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介入打破了高贵的环境氛围,也不用将家饰仅仅视为某个外观奇特却毫无用处的设计。

最实用的返璞归真,是可以走出人为的制造和无端的堆砌,然后拥有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橄榄绿的壁纸绘制出平衡、和谐的简单,一切纯净的色彩、天然的质地和具有实用功能的简约家具配饰,才应该是房间的真正主角。纯纯的白色窗帘、藤编制品、毛毡地毯、粗布质地的宽大沙发、多功能纯木墙架取材天然、功能实用渗透到居室的各个角落,才是居室原生态最重要的语调。

居室与家居产品,之所以一直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活重心,很重要的原因来源于它们能“满足心灵”的情感价值。返璞归真,所表达出的温暖、和谐与亲切,才是我们向往居室原生态的真正原因。

无论是忙碌一天后,选择坐在雨后初晴的庭院中闻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抑或在草药蜡烛旁,真正拥有一天中什么也不想的宁静片刻,对于现代人来说,都会是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奢侈感受。而纯棉纺织物、陶瓷制品、毛线编织靠垫,这些简单却常见的自然制造品同样可以赐予你清新脱俗与静谧温情。

是的,原生态家居带给我们最温情的返璞归真,不仅仅是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个人感受,即便是家居设计师们,也正将这一精神层面上的原生态故事讲述得更加完美 “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可以逃离一切。”或许,这才是我们内心如此需要家居原生态的根本原因。

业主采访录

问:你从事什么职业?你和家人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答:我是通信行业工程师。和大自然全身心的亲密接触是我们的大爱。

问:你是怎么与设计师磨合的呢?

答:将自己喜欢的图片发给设计师,并填写了设计师的一份需求问卷后,便将自己的家完全交给了充分信任的设计师。

问:当初装修时的预算是多少?最后结果和预算相符吗?

答:没有具体的预算,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钱花的愈少愈好。

问: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

答:梦想中的家天为被,地为床,在早晨睁开眼的第一刻,小鸟啾啾,树叶和小草上的露珠对你微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在风格的选择上,是怎么考虑的?

答:大自然的气息越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