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32:52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1篇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以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为例,讨论传统节日习俗的形成以及转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春节、端午节的习俗的形成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生产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祭祖称”,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茶、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有那么多的习俗,自然也是人们想营造出过年热闹的气氛来辞旧迎新。俗话说:人多才热闹。春节自古以来也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回家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有大量的“留守族”。他们打电话祝福代替了回家看父母,自然家里过年就热闹不起来。而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也被人们能省则省,使年味儿淡了许多,人们过年的喜悦心情也淡了许多。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说陌生,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有的说源于昊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避邪取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我国民间过端午节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而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吃粽子,小孩佩戴香囊驱邪,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现在赛龙舟在一些地方还在举行,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也看不见小孩佩戴香囊,更很少有人去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化及其原因

    从春节和端午节便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进行着转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那些吃的东西,而更注重于追求那些新兴的事物,以获得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注重内涵、本质及历史传承,只顾眼前,现在洋节的流行这种现象正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政府不够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闪烁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更多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利用政府的力量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使很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流失了。(二)、物质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前过年过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临近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节的物品,尤其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蒸笼、蒸年糕、炸煎堆,大人会专门挑一个日子去集市办年货,小孩子可以跟着去凑热闹顺便央求父母给买几件新衣服。而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穿新衣、吃年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都不再亲自蒸年糕,因为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给专门的糕点店去代劳,这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春节,那样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整个社会占了上风。(三)、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采取否定的态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被淡化了。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的流失影响国家实力。国家的实力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能力、科技能力、军事能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内外政策等非物质的国际传播来吸引、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软实力。近年来,用本国文化打造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显重要。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我国的实践看,有三个途径:一靠宣传。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人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二靠教育.有人讲,当代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消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国民观念人手,应该向儿童普及一些传统文化,将一些传统经典纳人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中对人的道德修养教育。迅速国际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凝聚国民思想的教育载体。三靠引导。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人类的问题总结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另外一个“撑”出来的问题,比如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价值等等。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惑境”当然是主要的。而这种“惑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思考和无知产生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何选择,迫切需要引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2篇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以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为例,讨论传统节日习俗的形成以及转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春节、端午节的习俗的形成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生产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祭祖称”,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茶、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有那么多的习俗,自然也是人们想营造出过年热闹的气氛来辞旧迎新。俗话说:人多才热闹。春节自古以来也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回家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有大量的“留守族”。他们打电话祝福代替了回家看父母,自然家里过年就热闹不起来。而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也被人们能省则省,使年味儿淡了许多,人们过年的喜悦心情也淡了许多。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说陌生,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有的说源于昊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避邪取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我国民间过端午节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而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吃粽子,小孩佩戴香囊驱邪,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现在赛龙舟在一些地方还在举行,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也看不见小孩佩戴香囊,更很少有人去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化及其原因

从春节和端午节便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进行着转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那些吃的东西,而更注重于追求那些新兴的事物,以获得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注重内涵、本质及历史传承,只顾眼前,现在洋节的流行这种现象正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政府不够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闪烁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更多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利用政府的力量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使很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流失了。(二)、物质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前过年过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临近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节的物品,尤其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蒸笼、蒸年糕、炸煎堆,大人会专门挑一个日子去集市办年货,小孩子可以跟着去凑热闹顺便央求父母给买几件新衣服。而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穿新衣、吃年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都不再亲自蒸年糕,因为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给专门的糕点店去代劳,这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春节,那样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整个社会占了上风。(三)、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采取否定的态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被淡化了。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的流失影响国家实力。国家的实力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能力、科技能力、军事能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内外政策等非物质的国际传播来吸引、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软实力。近年来,用本国文化打造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显重要。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我国的实践看,有三个途径:一靠宣传。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人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二靠教育.有人讲,当代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消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国民观念人手,应该向儿童普及一些传统文化,将一些传统经典纳人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中对人的道德修养教育。迅速国际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凝聚国民思想的教育载体。三靠引导。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人类的问题总结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另外一个“撑”出来的问题,比如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价值等等。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惑境”当然是主要的。而这种“惑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思考和无知产生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何选择,迫切需要引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3篇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以春节和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为例,讨论传统节日习俗的形成以及转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春节、端午节的习俗的形成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生产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祭祖称”,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茶、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有那么多的习俗,自然也是人们想营造出过年热闹的气氛来辞旧迎新。俗话说:人多才热闹。春节自古以来也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回家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有大量的“留守族”。他们打电话祝福代替了回家看父母,自然家里过年就热闹不起来。而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也被人们能省则省,使年味儿淡了许多,人们过年的喜悦心情也淡了许多。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说陌生,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有的说源于昊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避邪取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我国民间过端午节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而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吃粽子,小孩佩戴香囊驱邪,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现在赛龙舟在一些地方还在举行,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也看不见小孩佩戴香囊,更很少有人去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化及其原因

从春节和端午节便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进行着转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那些吃的东西,而更注重于追求那些新兴的事物,以获得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注重内涵、本质及历史传承,只顾眼前,现在洋节的流行这种现象正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政府不够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闪烁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更多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利用政府的力量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使很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流失了。(二)、物质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前过年过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临近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节的物品,尤其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蒸笼、蒸年糕、炸煎堆,大人会专门挑一个日子去集市办年货,小孩子可以跟着去凑热闹顺便央求父母给买几件新衣服。而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穿新衣、吃年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都不再亲自蒸年糕,因为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给专门的糕点店去代劳,这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春节,那样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整个社会占了上风。(三)、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采取否定的态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被淡化了。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的流失影响国家实力。国家的实力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能力、科技能力、军事能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内外政策等非物质的国际传播来吸引、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软实力。近年来,用本国文化打造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显重要。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我国的实践看,有三个途径:一靠宣传。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人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二靠教育.有人讲,当代学校教育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消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必须从国民观念人手,应该向儿童普及一些传统文化,将一些传统经典纳人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经典中对人的道德修养教育。迅速国际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凝聚国民思想的教育载体。三靠引导。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人类的问题总结起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另外一个“撑”出来的问题,比如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价值等等。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惑境”当然是主要的。而这种“惑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思考和无知产生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如何选择,迫切需要引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4篇

习俗 :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5篇

关键字:传统节日、雄黄酒、酒

酒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饮酒的习俗千百年来也和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大年。春节活动有三个高潮,就是送灶、岁守、元宵。“送灶”日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中,灶神爷是玉帝派驻凡间的一个神,负责监督每家每户的所作所为,,每年到腊月二十三日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每户人家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送他上天,同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神前,先要祭灶神,主人在灶神爷面前放上供品时,酒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为了使灶王爷醉,免得多舌。然后点上香烛,祈祷一番,祭祀就完成了。接着是送灶,要将灶神爷像从灶上恭恭敬敬地取下,放入事先扎好的竹马纸轿上,再由家中的小男上孩双手捧到天井里,燃上火焚化。焚化时,要以酒酹地,以示恭敬。

到了春节这天,一家人放过爆竹后便会欢聚一堂饮椒柏酒。我国古代人们相信春节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百病皆除,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魏晋以后,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是一种用许多味药材浸泡的酒,元旦时“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至于守岁的习俗,应当始于南北朝。梁代徐君倩作诗《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几乎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至于一般的文人墨客也往往有感而发,饮酒赋诗。到了宋代,除了“守岁”之外还有“别岁”、“馈岁”。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虽然花样不同,但都离不开酒。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也。” 除夕夜喝的“年酒”,通常是“屠苏酒”、“椒柏酒”,也寓意着在新的一年合家安康的美好愿望。除夕守岁时喝酒守岁,那么这酒就称守岁酒。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人们往往边喝边谈,有的甚至还行酒令,其乐融融。这一全家在除夕午夜的聚餐,也称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

因为清明节时处春和景明之时,所以祭墓和踏青是主要习俗。而无论祭墓、踏青,酒都是少不了的。明人刘侗在《五杂组》中记载道:“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墓,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人们扫墓时须带酒菜供品至墓前整齐放好,小辈们点燃香烛叩首祷告。带去的酒菜供品一般都在祭祖后送给坟亲享用,这就叫吃上坟酒。此外,清明节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因为酒能舒缓人们祭墓之后悲痛的心情,而且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吃热食,而饮酒可以增加热量。许多文人墨客在清明时节饮酒并留下传世的诗作。如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既然五月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因此每逢端午节,民间有饮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雄黄酒”以驱疾除病的习俗。《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古人认为病从口入,邪杂之气多经口鼻吸入。而雄黄被认为“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恶、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除了雄黄酒之外,民间还有饮用菖蒲、艾叶泡制的“菖蒲酒”来辟邪、除恶、保平安的习俗。唐代殷尧藩在《端午日》中写道:“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在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一个与家人团圆赏月饮酒的日子,因此又称团圆节。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汉代,天子在八月里要饮经过多次酿成的“酎”酒。据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而饮酒赏月成俗是在宋代。据《东京梦华录》所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在中秋节前,城里城外的酒店皆卖新酒。所有的酒楼都重新装饰门面。到了八月十五的中午以前,所有的酒店都酒尽瓮空了,店主只好把悬挂在酒店门前用以招徕酒客的酒旗拿了下来。明清之时,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中秋之夜,看着皎洁、清辉的月光,许多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作品。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潜确类书》也记载道:诗人苏轼和朋友游览金山,恰逢中秋,众人便相呼相偕登上山顶的高台,酒酣之际,苏轼约请好友袁淘清唱《水调歌头》,他自己则随着节拍翩翩舞蹈起来。韩愈在被贬后也在中秋月夜饮酒释怀,写道:“……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如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和饮酒等等。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的传统,许多地方都饮用酿造的“酒” 。在古人看来,有“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功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常饮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具有“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的奇效。重阳节不仅有喝酒的习俗,也有饮茱萸酒的做法。人们早有在重阳日佩茱萸的做法,认为茱萸可以祛邪辟恶和长寿。据晋代人葛洪在《西风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铒,饮酒,令人长寿。”可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后来佩戴发展成为了用茱萸泡酒喝。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说法称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而喝了这两种东西浸过的酒,便能消除阳九之厄。

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饮酒习俗与传统节日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传统节日不可分割的部分,也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6篇

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四月十三日到十六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掺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在新年第一天,泰国人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日本

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月三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十二月三十一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年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一百零八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日本人称元旦为“正日”。一至三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埃及

是文明古国,公元前四十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时,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是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里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度

在元旦那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感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印度人在过年的前五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的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第7篇

2、元宵节,过完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过完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之始,因此古人对此加以庆祝,也称上元节。风俗一般是吃元宵,猜灯谜等。

3、清明节,每年的公历4月5号前后,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风俗是祭祖和扫墓,以表示对先人的思念。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大约起于西周初期,后来为纪念诗人屈原。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农村都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等。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风俗是吃月饼,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