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苏联战争(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32:29
苏联战争

苏联战争第1篇

阿富汗这个“大国坟墓”,曾经埋葬了大英帝国军队的荣誉,但并没有引起苏联当局的足够重视。他们在战略利益的诱惑下,冒险踏入了阿富汗这个战争泥潭。结果,苏联强大的正规军加上亲苏的阿富汗军队打了整整10年,不但没能消灭阿富汗反抗武装,反而让他们越战越强。最终,苏军在尝试各种可能的手段之后不得不黯然离开阿富汗。阿富汗战争的失败甚至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思考。

阿富汗乱局中的武装干涉

目前,战略思想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苏联进行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夺取暖水港,走向世界海洋。其实,在沙皇时期,俄国就一直对阿富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虽然沙俄(苏联)濒临诸多边缘海,但都无法直接面向三大洋。而阿富汗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想通过控制阿富汗来解决其海口问题。因此,早在阿富汗战争之前,苏联就延续了沙俄时期与英国明争暗斗的传统,并在1919年支持了阿富汗人民的抵抗运动。

阿富汗在打败英国以后获得了独立,但这个国家并没有得到和平与安宁。1919年2月28日,阿富汗国王阿马努拉汗在喀布尔清真寺宣布阿富汗完全实现独立的时候,英国发动了第三次阿富汗战争。打败英国以后,阿马努拉汗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颁布了首部宪法。但是,在接下来的50年间,政权三次更迭。直到1978年3月,阿富汗人民发动,并于同年4月了原有政权成为执政党,这就是所谓的“四月革命”,而这次革命的成果很快又被另外一次夺走。1979年下半年,“人民”的“人民派”领导人阿明又发动了一次。同年,在阿富汗乱局中,原教旨主义势力趁机得到了发展。1979年底,“阿富汗伊斯兰党”和“阿富汗伊斯兰协会”等组织已经控制了阿富汗领土的70%,并掌握了阿富汗超过1000万的人口,几乎控制了阿富汗的整个农村地区。而此时,美国等幕后力量早已涉入其中。阿明发动后,苏联感觉阿明就要“失控”了,于是准备运用军事手段干掉这个“不听话”的阿富汗领导人。此时,苏联已经物色好了新的“人”。干掉不听话的阿明,扶持亲苏联的新“人”上台就成为苏联的重要目标。阿富汗战争就此开始。

1979年12月27日20时45分,苏军和克格勃特种分队在阿富汗亲苏军队的配合下强攻了阿明宫,杀死了阿明。随后,苏联开始逐渐增加入侵阿富汗的部队。1980年,苏军第40集团军主力已经基本进入阿富汗,其主要力量包括2个摩步师、1个空降师、1个空降强击旅和1个独立团。苏联还专门为阿富汗战争建立了指挥体系。这个指挥体系包括国防部作战组(驻铁尔梅兹地区、作战组组长为索洛科夫元帅),直接或通过土耳其斯坦军区司令和参谋部对在阿富汗作战的军队进行指挥。之后,苏联不断加强兵力,到1985年达到顶峰。此时,在阿富汗的苏军总兵力为10.8万人。出于政治等各方面考虑,苏联当局称参加阿富汗的部队为“苏军有限部队”。这支浩浩荡荡开进阿富汗的苏联军队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一次速战速决的胜利,而是一场持续长达10年的烂仗。

“苏军有限部队”的苦战

在苏军正式进入阿富汗之前,在阿富汗角逐的主要有苏联力量、美国特工、阿明势力以及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义。苏军进入阿富汗以后,虽然很快消灭了阿明,并且迅速扶持起一支亲苏的阿富汗势力,但是反对派原教旨主义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控制了阿富汗的全部农村地区。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苏军有限部队”战斗的基本模式是沿公路线布防,并以此为依托,不断进行打击反对派的行动。苏军在阿富汗的行动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9年12月~1980年2月,这一阶段苏军刚刚进入阿富汗,参加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第二阶段自1980年3月~1985年4月,苏军进行了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这一阶段也是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军事行动的主体部分;第三阶段自1985年5月~1987年1月,由于大规模军事行动效果并不理想,苏军因此改变了行动模式,只以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亲苏的阿富汗军队实施战斗;第四阶段自1987年1月~1989年2月,苏联已经对军事行动失去了信心,开始推动亲苏阿富汗政权与反对派进行“民族和解”,但小规模的战斗仍然时有发生,直到苏军最后撤离阿富汗。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的基本做法是扶持亲苏的阿富汗人民旗帜派,武装他们的军队,并指挥这支军队去打击反对派。除此以外,他们常与阿富汗军队协同作战,打击对手。苏军也经常独自打击高危集团、保护交通线和重点目标、进行小规模清剿行动、掩护国家边境并进行特种作战。

而处于苏联军队和亲苏阿富汗军队强大压力下的反对派武装是如何作战的呢?他们的基本作战模式是游击战。反对派控制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拥有广阔的机动空间。

他们利用这些空间不断以小规模袭击的方式来打击苏联军队及其扶持的政府军。从表面上看,反对派的力量要大大弱于苏军以及亲苏联的阿富汗军队,但他们因受宗教和民族主义的激励而士气高昂,在阿富汗广大地区得到了当地人的广泛支持。大多数阿富汗人由于憎恨苏联这些“异教徒”侵略他们的国家,都支持反对派的斗争。而在苏联支持下的阿富汗军队,虽然规模可观,也拥有相当的技术装备,但是素质低下、士气低落。除此之外,苏联侵入阿富汗以后,美国并不甘心退出阿富汗,因此采取了支持反对派间接打击苏联的策略。在美国的影响下,巴基斯坦和伊朗向阿富汗反对派武装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并派遣了顾问和训练人员,大大增强了反对派的力量。

对于苏联的战败,很多苏联将领都不承认。即便如此,事实胜于雄辩。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以后,尽管他们动用了可观的战争资源,但是他们的敌人却并没有被消灭。苏军在阿富汗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耗资40亿卢布,伤亡5万多人。而他们的对手却越战越强。苏联统计数据显示,反对派武装在苏军进入阿富汗以后,从不足3万人逐渐发展成一支超过15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仅从这一点来看,苏联军队都难言胜利。另外,1987年1月,在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9年之后,7个有影响的伊斯兰政党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召开代表大会,准备在苏联撤离以后成立“伊斯兰共和国”,苏联对此毫无办法,最终于1989年1月黯然从阿富汗撤军。“苏军有限部队”长达十年的苦战就此告终。由于军事行动的失败,加上苏联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苏联军人,回国后并没有受到英雄式的欢迎,而是人们的鄙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就连战死的苏联军人也得不到政府像样的安葬。一切的一切,都毫无光彩可言,就像他们进入阿富汗的方式一样。

苏联战败原因

为何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不能快速消灭一群装备低劣的散兵游勇?除了游击战的“非对称优势”,还有哪些因素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分析苏联战败的原因,要从战略、战术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才能比较客观地得出结论。

战略上,对于苏联而言,当时他们战略的主要方向是欧洲,最大的对手是美国为首的北约。但是苏联当局认为控制阿富汗以后可以获得暖水港,进而得到进入大洋的出海口,但是却没能考虑到军事干预行动失败的可能性以及失败后的巨大代价。本来苏联决定不出兵阿富汗,但眼见阿明要失控,于是仓促决定出兵,了自己之前的战略判断。

这种不够严谨的战略决策方式本身就是失败的。况且,出兵阿富汗,倘若不能迅速解决阿富汗问题,苏联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因此,即使争取暖水港对于苏联意义重大,在当时也不是苏联使用强力手段争取这个战略利益的有利时机。再者,由于决策准备不足,当苏军出兵阿富汗以后,当局依然没有关于阿富汗的明确政治目标、战略企图和完整构想。身处阿富汗的苏联军人甚至不明确自己的任务,只是被笼统地告知,要“给友好的阿富汗人民提供国际援助,以及为制止邻国可能的反阿富汗行动创造良好条件”。这种情况下,各级指挥员无所适从,他们的军事行动又怎能与战略目标高度统一呢?同时,由于行动仓促,苏军没有时间进行充分准备,不论是部队的训练还是装备与面临的任务都难以相互匹配。苏联甚至在对手没有任何空中力量的情况下,向阿富汗派遣了大量的防空部队,结果这些防空部队非但无法参战,反倒成为需要保护的“累赘”。

战术上,当苏军在阿富汗面对反对派的游击战时,他们仍然试图用传统的正规战术来应对。比如,在初期的行动中,部队按照规定进攻的方向与纵深实施正面推进,并在推进过程中消灭遇到的敌人,达到规定纵深后,他们的作战行动便结束。这种过于呆板的战术在对付高度分散与快速机动的游击武装时显然力不从心。因为游击武装根本就没有固定的防御地域。当苏军进攻时,他们会主动撤离,而苏军也只是将他们“挤出”了攻击地区而未能将其消灭。待苏军离开后,反抗武装又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苏军采取了以袭击和伏击为主的特种作战行动。但是由于反抗武装拥有巨大的回旋空间,苏军的作战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压缩反抗武装的活动,苏军甚至采用了毁坏农业设施和村庄的极端方式,但依然无法控制局势,只是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憎恨,使他们更加支持反抗武装。实战经验证明,与游击武装作战,特种作战是最有效的战法,但是苏联显然没有在这方面做好准备。

除了战略战术上的不足,阿富汗的作战环境对于苏军而言也很不利。首先,虽然有亲苏的阿富汗政府配合,但是反抗武装得到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苏军不但要对付眼前的敌人,还要对付他们背后的“隐形”对手。其次,宗教对阿富汗人的影响也大大增加了苏军的困难。由于阿富汗几乎全民信教,反抗武装以伊斯兰教作为号召人们反对苏军的旗帜,使他们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足以和苏军的物质力量相抗衡。而苏军作为“异教徒”,在这样的宗教环境下作战,自然会遇到很大阻力。再次,阿富汗广阔的农村地区为游击武装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使苏军的反游击战难上加难。阿富汗虽然贫弱,但是人民普遍拥有尚武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这样的民族精神曾经淹没了大英帝国的军队,但是苏军没有吸取教训,走上了英军的老路。

影响与启示

苏联当局可能认为,凭借苏军的实力,只需动用“有限”的军事力量就能制服阿富汗。他们没有想到,弱小的阿富汗会如此顽强地抗击他们的入侵。他们更没有想到,这场军事冲突会持续十年。苏联的失败告诫强大国家,不要轻易使用武力去征服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英国用三次阿富汗战争的失败证明了这一点,苏联步其后尘,再一次用沉重的代价予以证明。

其次,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还提醒军事强国,直接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间接”干涉虽然没有直接干涉那么速效,但却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在正式进入阿富汗之前的1954年,苏联就加大了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间接”干涉,既影响了阿富汗国内局势的走向,又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但苏军的直接军事干涉却让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苏联战争第2篇

关键词:中印冲突;苏联;中苏关系

在谈到中印关系时,问题总是同时被提及,而中印战争追根溯源也是从边界问题开始的。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意图将作为自己的缓冲地带,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认为中印之间不存在边界争端,拒绝谈判。而中印之间就是从冲突一步步的走向战争,在冲突中苏联的反应也影响着各方的判断。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重要原则性分歧之一。追溯苏联政策的发展可以看出是从假中立真包庇印度走到联合美国公开支持印度。①

一、1959年中印冲突

中国一直以来的态度是同印度谈判解决问题,但是1950年以后形势开始慢慢改变。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传来的抵抗中国人的消息,印度政界普遍同情人,特别是同情达赖喇嘛,当1959年发生叛乱时,印度接受了达赖喇嘛的政治避难申请。对于问题苏联支持中国的政策,却回避对印度支持的活动的指责。自从中国展开针对印度的宣传攻势以后,苏联的态度有所变化。虽然在问题上继续支持和配合中国,但是凡涉及印度问题一概保持沉默。因为苏共中央确立的原则是“支持中国的正义事业,但不要恶化与尼赫鲁的关系。”②

印度在冷战中被苏联视为可以拉拢的对象。只要印度不向西方世界靠拢,就有助于同西方之间的对抗。因此为了防止印度倒向美国,苏联在这一时期努力向印度示好,两国在外交、经济和文化交往频繁。苏联希望中国在中印关系中保持克制,这对于中国来说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中印两国各自的领土主张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由引发的中印外交关系恶化,导致两国在各自边界调兵遣将,冲突一触即发。

1959年8月25日印度边防军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一侧朗久村,首先向中国巡逻队开火,结果“印度士兵一人被打死,一人被打伤”。③印度却声称中国侵犯其领土,中印关系急剧恶化。苏联也发表了塔斯社声明,对事件表示遗憾。对于这一声明,印度非常满意,因为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和平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纠纷。中国方面则指责苏联对印度妥协,而且塔斯社声明将中苏之间的分歧公诸于众。

1959年10月20日到21日,中印双方的巡逻队在西段边界空喀山口发生武装冲突。印度掀起了更猛烈的反华高潮,印度的部分右翼甚至要求印度支持,并成立应对边界问题的军队,同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中国方面关于边界问题一直希望印度能进行谈判,然而中印关系的急剧恶化致使尼赫鲁拒绝同中国进行谈判。中苏关系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影响,苏联在此次事件中也采取偏袒印度的做法,各大报纸纷纷指责中国。中印边界问题成为了中苏之间相互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印冲突暴露了中苏之间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中国反对苏联对印度的政策,以及对苏联将中苏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十分的不满。而苏联则认为中国的做法是武断的,这样不利于拉拢印度。如果中印因为边界问题发生战争,那么只能使尼赫鲁倒向美国。苏联认为中立是为了社会主义阵营考虑的。

印度在这一时期成为美苏争相拉拢的对象,1959年12月艾森豪威尔总统访问印度,加大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促使美国作出这样转变的原因主要是中印关系的恶化。美国要对付中国,而支持印度能大大牵制到中国。在中苏关系还没有完全恶化时,印度担心同中国的日益争吵将损害同苏联的关系因而不利于印度在不结盟运动中的领到地位,但是从一开始苏联为了维护苏印关系在中印之间就打算采取中立的立场。这使得印度认为即使印度在同中国之间的争端中发生严重的冲突都不会遇到来自于苏联的阻碍。并且苏联的支持也会赢得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支持。因此在中国要求印度进行谈判时,印度要么拒绝谈判,要么在谈判中态度强硬。印度的目的在于要中国接受其边界主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印边界问题僵持不下,难以解决。

二、1962年中印战争

印度一直将边界问题问题描绘成是中国的侵略,面对现在的僵持局面,印度认为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这样的局面永久化,因为这将对印度不利。如果不采取措施那将会使现在的实控线成为定论,因此印度拒绝同中国达成维持现状的协议。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我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占领了众多地区。面对着印度在边界线上不断的向前推进,1962年10月20日中国打响了自卫反击战。中印战争爆发后,中国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向印度呼吁和平解决边界冲突。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并从实控线后撤20公里,中印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向世界证明中国领土的不可侵犯,及中国解决问题的原则,也揭露了尼赫鲁与美国共同反华的事实,并证明了苏联的缓和是不可行的。

1962年战争中尼赫鲁将印度看作是中国侵略的受害者,并以此作为中国中好战的一个证据。在印度决定向中国边界大举入侵之前,除了印度本身对边界问题的考虑及国内舆论的压力,美国的援助及苏联的支持也促进了印度作出这样的决定。在这场战争爆发前苏联就表现出了偏向印度的“中立”。苏联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苏联同发展中国家搞好关系的核心。取悦美国也是苏联的考量之一,当时赫鲁晓夫主张同美国缓和。同时中苏边界也有争端,如果在中印争端中中国获得的利益大,将不利于以后中苏之间的谈判。所以苏联在公开场合表示中立,却给予了印度物质上的支持,提供给印度军事武器以及各种贷款。

1962年10月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此时苏联处于需要中国的支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是倾向于中国的。④但是中国对古巴问题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支持,并对苏联的古巴政策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这使苏联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重大改变,中苏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更加公开与加深。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倾向也更加的明显,不仅提供经济援助还向印度出售军事武器。

三、战争之后的中印苏关系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在中印冲突中苏联的行为对印度和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印的边界冲突也对中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边界冲突的背后,所显示的是中国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国际战略问题上同苏联存在的根本分歧,并成为中苏论战的重要内容和中苏分裂的重要标志。

而经过这场战争,边界问题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解决。由于在边境战争中失利,印度拒绝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前景不容乐观。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接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同美国共同暗中反华,损害了其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地位,边境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印度不加掩饰地向美国靠拢获取美国的援助。

这时的国际局势也有了新的变化,美苏之间实行缓和,美国在亚洲越来越积极地进行活动,反对中国。中苏之间的严重分裂也展现在了世界的面前。印度同中国的不和,适应了正在出现的大国间关系的新格局,使得印度在实际上走向双重结盟,既联美,又联苏,共同反华。苏联并没有因为美国对印度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而被排斥在外。相反地,他们自己也不断地增加了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场战争在相当程度上也改变了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在国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后印度更加靠向苏联,而中国则迅速发展了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在在中印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伙伴,同时更加深了中印之间的敌对。美国开始降低巴基斯坦在遏制中国中的作用,战略重点进一步转向印度,美苏纷纷力图在南亚获得战略优势,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紧张局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注解:

①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305页。

②沈志华:《难以弥合的裂痕――苏联对中印冲突的立场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24卷),第11页。

③吴冷西:《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1956-196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

④Jacob Abad:The Sino-India Conflict of 1962-A Test Case for India’s Policy of Non-alignment, Journal of Third World Studies, Vol.15, No.2, Fall 1998, p18.

苏联战争第3篇

1943年,苏德战争开始不久,希特勒的东线部队在俄罗斯广大荒原上大吃苦头,让德军倍感头疼的便是苏联红军中枪法精准的狙击手。德军入侵苏联后,苏联初期战势不利,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来延缓德军的攻势。他们在苏芬战争中从芬兰狙击手身上得到的教训在此时派上用场,开始大量训练狙击手,用于打击德军的士气。他们基本的模式和德军狙击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法类似,并不很重视600m以外的长距离狙击,而是把焦点放在中短距离支援小单位作战的狙击战术。

1942年9月13日,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市区发动进攻,双方进行了异常激烈残酷的街巷战。两军紧紧围绕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展开激烈的战斗。苏军在双方争夺激烈的地区的房屋内、街区上都密布了地雷。有时,仅为了争夺一座建筑物,双方要拼死战斗几个星期。如:在斯大林格勒市的1号火车站,双方的争夺战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德军曾先后13次攻占了该火车站,苏军又13次从德军手里将其夺回。又如,苏军24名战士在市区一幢4层高的普通楼房里,坚守了58天,德军对其进行反复攻击,伤亡惨重,但仍不能将楼房攻下。在一些建筑物里,往往是德国军队控制一半,苏联军队扼守另一半。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苏联红军成功地运用了狙击战术。根据苏联公布的资料,其狙击手遍布各条战线,有成千上万的敌军死在这些神的枪下。为了给狙击手以特别的奖励,1942年,苏联专门为优秀狙击手颁发了狙击手奖章,有4名狙击手获得了最高苏维埃奖赏,并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震慑日本关东军

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关东军展开大规模进攻。自以为射击技术一流的日本关东军丝毫不以为然,但很快他们便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苏军强大的狙击火力中。直到今天,一些日本老兵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是一脸惊恐:“我们趴在地上作战。我身边的一个人只是把头探出地面向外射击,才过了短短30秒,他就像被一根铁棒打中脑袋似的,向后摔过去。他前额上有一个圆圆的枪弹洞,只一枪就被打死了,而我连枪弹是从哪飞过来的都不知道。”“有时趴在地上作战,身子刚一动,枪弹就飞过来了,甚至稍微趴高一点,都会招来射击,不少人只顾低头,结果屁股上就被打出个对穿的窟窿。”

当时最惨的就是日军机。作为日本为数不多的支援火力编制,他们受到了苏军狙击手的“特别关照”,往往没打几枪,正副射手就都被苏军狙杀了。一位幸存下来的日军机回忆说:“当时我是重机。作战时不敢看目标,总是低头,趴在枪身下,用手指扣住92式重机枪的扳机,乱扫一通,都不知道枪弹打到什么地方去了。”

那些令日军丧胆的苏联狙击手使用的就是著名的M1891/30莫辛-纳干步枪。该枪采用5发弹仓供弹,非自动方式单发发射。苏联并不专门生产狙击步枪,一般是挑选出生产中工艺好、精度高的步枪,加以细致调校,作为狙击步枪使用,为了增加远距离射击精度,还在其上特别加装了光学瞄准镜。不过如果像普通猎枪那样把瞄准镜装在枪身上方,便无法使用弹夹装弹,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填,使用起来非常麻烦,所以苏军把瞄准镜移到了枪身的左侧。此外为了能在光学瞄准镜损坏后继续作战,枪上保留了机械瞄具。

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苏军吃了芬兰狙击手的大亏,伤亡惨重,所以在之后的战争中苏军非常重视对狙击战术的研究和对狙击手的培养。仅1939年一年,苏联就生产了8万多支莫辛-纳干步枪。虽然日军也装备了三八式狙击步枪,但其装备数量较少,且瞄准镜质量较差,而且日军没有完备的狙击战术。因此,经过卫国战争洗礼的苏联红军,不论战术素养还是武器装备,其狙击手的水平都远远高于日本关东军。日军狙击手往往作为敢死队员,深入苏军阵地后方,多在树上、水塔一类地点埋伏。那些地方虽然视野好、射界宽阔,但是没有退路,因此即使能一击得手,也会马上被苏军发现,受到集中攻击。

苏军攻入东北后,虽然没有与日军进行过太多交战,但苏联狙击手对日本兵的震慑却影响深远。

越战中的苏联狙击手

越南战场是一个很适合进行狙击战的地方,在以特种战不能有效对付越南游击战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军狙击手来到了越南。他们单枪匹马穿梭于森林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对越共军队进行着无情的狙杀。面对由于美军狙击手的狙杀而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伤亡,越共中央坐不住了,他们知道,如果再不能有效地对美军狙击手进行打击,那么,越南部队的士气将受到极大的削弱。但是他们手中缺乏对付狙击手的最好武器——狙击手。于是,他们找到了苏联,寻求苏联当局的帮助。

尼古拉便是从苏联来的优秀狙击手之一。一天,在执行狙击任务中,尼古拉发现一个黑影在森林里闪动了一下,即刻又消失不见了,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一个和自己进行同样工作的人——美军狙击手。他悄悄地把经过伪装的枪口伸出来,眼睛靠在瞄准镜上,静静地等待着。

在狙击学校学习的经验告诉他,狙击是一项极富耐性的竞赛,谁的耐性更强,更冷静,谁就是竞赛的获胜者!一个小时后,一只兔子突然受惊,从侧面的树丛里蹦了出来,尼古拉知道,他的对手已经转移到侧面了。他缓缓地、极其小心地把枪口转移到侧面,通过瞄准镜,他看见从树丛中间露出一副望远镜,显然是美军狙击手正在观察周围环境。

找到目标后,尼古拉准确地瞄准敌人望远镜的镜片,击发!枪声划破了森林的寂静,无数的飞鸟冲天而起。目标再也不动了,但尼古拉还在瞄准着,不敢有丝毫大意。20分钟过去了,目标还是一动不动,于是,他小心地从隐蔽处退出来,匍匐着,慢慢地靠了过去。枪弹精确地穿过望远镜射进了敌人的眼睛,其后脑上穿出的弹孔中还流着白色的脑浆和红色的鲜血……

苏联狙击手的秘密出现,使美国狙击手感到了莫大的恐慌,他们不得不更加小心了。为了对付苏联狙击手,他们甚至不惜采取集群行动,设置各种假目标,在诱使苏联狙击手开枪的同时对其进行狙杀。而苏联狙击手则以守株待兔的方法,埋伏在各个森林的入口,等候美国狙击手的到来。双方进行着智慧的较量。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苏联狙击手往往要连续几天进行埋伏、观察。尼古拉也是其中之一。

经过连续几天的埋伏,再加上没有好好休息,尼古拉的体力严重透支。他靠在自己挖的掩体的墙上,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在吃过食物补充了体力以后,最需要的就是休息。狙击手所消耗的不单是体力,其精神也受到很大的压迫。只一会儿,尼古拉便沉沉地睡去了。

在睡梦中,尼古拉无意识地听到了脚步声,他下意识地清醒过来,迅速隐蔽起来。1个小时过去了,对方没有任何动静。

尼古拉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狙击手,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默默地趴在树丛里,一动不动,等待着对方犯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这时,天气突然变化,阴云密布,不一会儿大雨立即倾盆而下。双方都在雨中守候着,都希望这场雨能够帮助自己找到对方。

尼古拉把钢盔用树枝挑起来引诱敌人,没想到真的奏效了。通过望远镜,尼古拉发现一个钢盔在树丛里闪了一下,定住,再观察,没错,是钢盔,露出了一点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追求一枪毙命的狙击手来说,已经足够了。于是,他举起枪,瞄准,射击!成功命中,钢盔立即耷拉了下来。

尼古拉从掩体里猛地站起来,发现,枪弹精确地射中了对手的眉心。

还有一次,尼古拉奉命和两个同伴一起去牵制美军的一个营,以使越南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御准备。他们静静地在树林里守候着,等待着美军的到来。3个人,3支黑洞洞的枪口闪着彻人心骨的寒光,从不同的方向瞄向树林唯一的入口。狙击,又要开始了。

透过瞄准镜,他们发现了5名美军大兵出现在通向树林的路上,还有人背着小电台。他们知道这是美军的先头侦察分队,于是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那5名美国大兵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眼皮底下,3个一枪毙命的狙击手正在等候着他们身后的大部队。

10分钟之后,大队的美军士兵出现了,他们排成3排,以长蛇阵的队形行进。对于狙击手来说,对这样的队形进行狙击是再容易不过了。“砰……砰……砰……”3声枪响之后,排头的3个美国兵应声而倒,而剩下的美国兵由于一时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竟然都没有卧倒。“砰……砰……砰……”又是3声枪响之后,又有3个美国兵倒下了。直到这时美国兵才明白他们遇到了伏击,慌忙全部卧倒,漫无目标地发射着枪弹。

在胡乱扫射了一阵后,美国兵发现他们没有再遭受到攻击,于是认为已经把埋伏的越南游击队吓跑了,便又站了起来准备继续前进。还没有前进几米,又听到3声枪响,又有3个美国士兵倒了下去。这次,剩下的美国士兵立即卧倒,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起来。

那5名美国先头侦察分队的士兵显然听到了枪声,又返了回来。5声枪响之后,他们一个个先后栽倒在地上。最后,美国兵终于明白了,他们碰到的不是游击队,而是狙击手。

苏联战争第4篇

斯大林的目的

档案显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支持了金日成在至多27天内夺取南朝鲜的计划。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发起进攻。应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就朝鲜战争问题开会,苏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请求斯大林给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下达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指示,以便对联合国的决议投否决票。但是,斯大林断然拒绝,他亲自向葛罗米柯口述给马立克不得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指示,尽管他“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就已经明白,美国将会干涉”。果然,安理会以9票赞成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只有南斯拉夫投了弃权票。6月27日,在苏联代表再次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批准了使用国际武装力量抵抗朝鲜军队的决定,15个国家参加了对朝鲜的反击,赞同使用武力的国家多达53个。

斯大林为何如此抉择?他对自己的伙伴解释时说:“让我们假设一下,中国为了朝鲜的自由和她自己的独立而加入这场战斗,美国政府在远东的泥潭里陷得更深……很有可能,这场冲突将使美国背上沉重的包袱。其次,由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短期让拦将没有能力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被推到无限遥远的未来。这又将为我们赢得巩固欧洲的社会主义必须的时间。还有一个事实我没有提到呢,即美国和中国的冲突将会给整个远东地区带来一场革命。从世界均势的观点来看,这一切是不是对我们有利呢?绝对是的。”

的试探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一年,就已经从朝鲜代表那里知道了这个计划。但是,斯大林要金日成向保密,没有告诉想知道的一切。

联合国军队出兵朝鲜之后,很快扭转了朝鲜战场局势。1950年10月1日,麦克阿瑟要求朝鲜军队立即无条件投降。当天,斯大林让中国派遣军队与美军作战。此前,金日成还没有要求中国军事干预,他甚至不认为有必要向中方通报战事进程,他倾向于仅仅求助于斯大林。到9月29日,他们依然把希望寄托在斯大林身上,恳求他直接干预。对此,斯大林暴躁地答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他建议朝鲜领导人尽快同中国人磋商。到这个时候,金日成才要求给予军事援助。

1950年10月2日,通过罗申大使致电斯大林,称中国将暂不出兵。当天,他又发出电报,称“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以此,希望“探一探”斯大林口风。

10月4日下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大部分领导人都反对出兵。这时收到斯大林的绝密电报,斯大林表示:“我当然考虑到了……这个可能性,即:尽管美国还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但出于威望的考虑,仍会被拖进一场大规模战争;而这又会把中国拖进战争,进而把与中国签署了互助条约因而对中国承担了义务的苏联也拉进这场战争。我们应当害怕这个前景吗?我认为,不应当害怕,因为我们的力量加在一起比美国和英国强大,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军事力量。德国算个例外,但目前它没有能力给美国以任何援助。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就让战争现在爆发吧,而不是几年后爆发。因为几年后日本军国主义将会复活并成为美国的盟国,届时美国和日本将会拥有李承晚统治的整个朝鲜作为其在亚洲大陆的桥头堡。”

停战的动因

1950年10月5日,再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他让坚决主张出兵的发言,使得与会者通过了斯大林需要的决定。他还派和与斯大林会谈,请求空中支援。但是,斯大林不同意,他只是答应,在两个月到两个半月后出动飞机。10月12日,再次通知斯大林,无法出兵朝鲜。然而,13日,通知罗申大使,还是要向朝鲜提供军事援助。

苏联战争第5篇

[关键词] 苏联 战争片 英雄主义 人道主义

一般而言,苏联电影的正式开始应该从1919年8月27日算起,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历时72年的苏联电影也随之划上句号。电影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能够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段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复杂的现象。苏联电影也是如此,继承了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现实主义传统,特别是十九世纪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性。如今,这一切似乎已经成为过去,苏联电影已成为历史名词,但“它的电影却仍然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影片是一个已经消逝的文明的遗物,它们纪录着它的思想和图像”,尤其是苏联的战争片,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体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永恒的悲痛。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战争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起到50年代前期是整个苏联个人迷信盛行的时期,教条主义笼罩着整个电影界,再加之卫国战争刚刚结束,战争对于整个国家和国家中的每个人来说都还记忆犹新,取得胜利的苏联上上下下都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成为人们心中最崇高的英雄,人们普遍认为是斯大林的正确领导和这些绝对的英雄给他们带来了胜利,对于个人英雄的崇拜充斥了每个人的内心。这种思想倾向也对电影的创作造成了影响。这时期的战争片也就着力于刻画战争中心理上、思想上都很成熟的爱国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并有意将其拔高,注重描述英雄的成长过程,因而也就缺乏了坚实朴素的力量,例如影片《保尔・柯察金》和《真正的人》。

《保尔・柯察金》中的保尔“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艰苦卓绝的经济建设中以及在平凡的生活中,他都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在事业上,保尔的眼里只有党的“大我”,没有个人的“小我”:在爱情上,他认为人的阶级意识比爱情更重要:在生死上,他觉得为了党、为了革命。必须培养钢铁般的意志,将生死置之度外。勿庸置疑。保尔这个形象继承了以真善美为灵魂的苏联文学的传统,闪烁着人类普遍人性的光芒,然而却是一个概念化的具有宣传性质的人物。他那种对于爱情的态度是革命性的。也是自私的、反人性的,缺乏真正的血肉。而《真正的人》则是以苏联英雄阿列克赛・马列席叶夫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表现了一个在战斗中失去双腿的苏联飞行员的顽强精神,但是与《保尔・柯察金》中的主人公一样,人物存在的意义和独立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只是被作为历史和国家的“螺丝钉”这样的意义和作用而被赞扬和称颂。这两部影片都是着重表现英雄个人在战争中的奋斗以及他们对于战争所作出的贡献,人物形象单一而不丰满,只是单纯的英雄主义,并且具有雷同化的色彩。

这时期的苏联战争片受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基本上塑造的都是英雄人物,颂扬的是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歌颂的是英雄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但是对于英雄人物的刻画却缺乏人性和心理的内涵。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也缺乏深刻的揭示。带有某种程度的程式化、概念化和理想化。

第二个时期:非英雄化和人道主义的体现

50年代后期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这时的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推崇个人崇拜,在文化艺术领域则出现了“解冻”思潮。这一思潮对电影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片主题的表达自由了很多。在战后经济复苏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苏联人痛定思痛,看到了整个国家和人民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转而重新思考卫国战争、社会主义体制等等一系列社会历史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多电影导演也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这种思想转变,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的苏联战争片一改以往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及对于英雄主义的赞扬。甚至倾向人物的“非英雄化”,着重表现战争中小人物和普通人的命运和遭遇:不再着重描绘战争的图画,而是着重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在战争中的位置:不再正面描写战争中两军的冲突和战斗,而是从一些侧面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重新审视挖掘战争与人性、战争与祖国的关系,对于战争中现实生活的人的境遇进行思索。

爱情是每个人都心向往之的,也是人类艺术永恒的主题。更能够展示人性的美好。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中有不少作品将战争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表现残酷的战争对人类美好爱情的摧残和葬送,例如《第四十一》和《雁南飞》。

《第四十一》描述了一个红军战士和白军军官在国内战争中的爱情悲剧。或许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因为他们原本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们有着很多的差别:一个是家境贫寒的乡村少女,一个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一个刻苦努力梦想成为著名诗人,一个有着良好教育憧憬着美好前程,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阶级营垒,一个是美丽纯朴的红军战士,一个是英俊洒脱的白军军官。是两个阶级的战争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

《雁南飞》描写的是一个名为薇罗尼卡的女孩在卫国战争中的命运。薇罗尼卡和她的未婚夫鲍里斯深深相爱,可是战争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鲍里斯自愿上了前线。不久,薇罗尼卡的父母又被敌机炸死,在严峻的战时生活的折磨中。鲍里斯的堂弟马尔克乘虚而入,在他的引诱之下,薇罗尼卡没有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爱情,失身并不得已嫁给了马尔克。当她了解马尔克是一个极端自私卑鄙的人,当她明白这样的结合是种严重的错误时,毅然离开了马尔克,等待鲍里斯的归来。可是战争胜利的时候她才知道鲍里斯已经在战场上牺牲,在欢呼的人群中她犹如一只失去同伴的孤雁,孤独而又悲伤。薇罗尼卡在战争中的遭遇成了大多数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影片可谓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痕。

战争作为政治暴力的表现形式。虽然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它也是无情的,需要人们付出代价,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即使是像苏联这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的战争,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流血牺牲,也会有生离死别和家破人亡,更会给卷入战争的每一个人带来一生的苦痛。这一时期还有一类战争片就是通过对于某个人一段经历的描述表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 《士兵之歌》和《伊凡的童年》。

《士兵之歌》采取的是倒叙的拍摄方式,从年迈母亲在路口的等待开始。重点讲述了19岁的通讯兵阿辽沙在一次探亲回家路上的经历。在仅仅六天的假期途中,善良的阿辽沙乐于助人,乘坐的火车被炸,他又帮忙救死扶伤。耽搁了很多时间,最后回到家乡也只能跟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随即就得归队,这也是他们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在阿辽沙的这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性。这也正是影片震撼人心之处。尽管阿辽沙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已在战斗中牺牲,被埋葬在遥远的他乡。却仍然经常站在路口凝望远方。影片虽然没有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却能够在这样一种淡淡的叙述当中引发读者从哲理的高度思考战争和人的关系。

《伊凡的童年》以梦境的手段展现了小男孩伊凡被战争撕碎的世界和人生。从战争绘伊凡幼小心灵带来的伤害和对童年生活带来的扭曲来控诉战争的罪恶。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不是地球上最后一次战争”,代表了千千万万人们的心愿。正如影评家尼娜・维列霍娃所说:“在这部影片中向我们叙述的是另一些东西假如没有战争,假如战争没有把一个淡黄色头发的男孩变成悲剧性的复仇者,变成死去的英雄的话,他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我想,这一点影片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如果没有战争,伊凡应当就像他在梦幻和回忆中那样,拥有一个自由而完整的人生,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类情感的美紧紧相连,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复仇者和战争的武器而存在。

这时期的战争片,不论是描写战争中人们爱情悲剧的还是描述战争中个人经历的,都冲破了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羁绊,注重通过局部性的事件渲染悲剧性的氛围。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从个体角度审视战争,把战争和人类本体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战争进行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影片的叙述或者人物的回忆、梦境、思索等等将和平生活的和谐宁静和战争时期的动荡杀戮形成对比,体现了浓重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第三个时期: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七、八十年代的前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繁荣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也发展得更加成熟,内涵更为丰富,题材也更为广阔。影片大都重新开始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但不再是拔高了的英雄形象,而是强调塑造“富有人性”的英雄人物,主题上将前两个时期各自偏重于表现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强调平凡与伟大的统一,不写豪言壮语,没有标志性的口号,而是人物自然感情的流露,从而表现英雄的真实本色。并饱含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表现出对于战争的厌恶。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绘了卫国战争期间,准尉华斯科夫率领五名女兵爬山涉水阻击德军空降兵,在与敌人的周旋交战中,他们英勇顽强,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由于寡不敌众,五名女兵全部牺牲。只剩华斯科夫一人生还。这五名女兵各有各的性格特征,但是她们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爱情,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同时又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影片的最后打出一行字幕:“女英雄们的功勋将流芳百世,它体现了在死亡的危险面前性格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

一般来说,战争只是男人的事情,可是那些正值豆蔻年华、对未来对爱情充满了幻想的美丽、天真的女性也被迫卷入了战争,而面对战争,她们又尽到了战士的责任,并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中丽萨念过的一句诗或许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们的心理:“我们是俄罗斯危难时的孩子,怎能忘记尘世的沧桑”。影片采取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用黑白镜头描述这些女兵的现实战斗,而对于她们曾经有过的幸福爱情和生活又用彩色画面加以表现。如果不是战争,她们都会是幸福的恋人、妻子和母亲,是战争扼杀了她们美好的青春,是战争剥夺了她们幸福的生活,是战争抢取了她们年轻的生命。这五位美丽的姑娘既是保卫祖国的英雄,同时又是战争的牺牲品,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感伤。

《他们为祖国而战》描述的是一支仅有几十个人的小团队为了守住自己美丽的家园。为了守住祖国广袤的土地。日夜坚守,有的战死战场,有的幸运地存活了下来,然而留给他们的是永远沉重的悲痛。他们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人,不会说豪言壮语,最多不过在冲锋时喊一声神圣的口号:“为了祖国!”;他们又是一个英雄群体,心中永存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为了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战场上,他们所有的生活都只是激战、流血和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为了坚守到最后一刻,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那片土地。

像保尔・柯察金和阿列克赛・马列席叶夫那样传奇式的英雄毕竟是少数,在疆场上为国捐躯的更多的还是不为人知的小兵小卒,就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五名女兵和《他们为祖国而战》里那支小分队中牺牲的士兵,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战场,将那里作为了自己的坟墓。或者在他们的坟前除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之外,甚至连一块铭刻着名字的墓碑也没有,他们的亲人也不知道他们被埋葬在何处。就是这样真实而又朴实无华的表现,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人,是苏联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

苏联战争第6篇

关键词: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浪潮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定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民族入侵战争,盟国金帐汗国入侵,拿破仑侵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对于文学来说,它是感性意识下纪录战争的最好载体。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战争文学的一部分,而俄罗斯民族是尚武的民族,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文化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文学的源头。纵观俄罗斯历史,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在少数,比较著名的作品:英雄壮士歌谣、《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等都在其内容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统一俄罗斯国家思想。

经历过三次民族入侵战争的俄罗斯民族在战争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即尚武的战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于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的战争文学来说,作品无疑是很好的纪录和彰显出这种民族性格的载体。因此,这也是卫国战争三次浪潮发生的民族历史背景。

二、卫国战争文学前两次浪潮

第一节塑造理想的英雄形象

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学界出现了描写苏联战争的三部重要作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革命战争的史诗”《铁流》(1924);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这三部小说,标志着苏联文学中英雄形象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战争文学中的确立。随后,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鉴了这种创作方法,但侧重描写在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成长历程,使人物性格有了更大的历史容量。

第二节描写经历战争的普通人

1953年3月,自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关注点发生转向,由描写战场上的军人转向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从而还原战争的残酷性并对那些经历战争的饱受苦难的普通人的致敬。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文学界提出反对粉饰现实的“无突论”和“理想人物论”等思想观念。在一个政治敏感度极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这些政治号召引起苏联文学家的激烈争论和探索。在结合文学本质的思索下,著名作家爱伦堡在《谈谈作家的工作》中提出了文学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写日常生活琐事,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新主张。这其中出现了以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代表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作家将关注点由之前的描写具有英雄气质的革命军人形象,展现他们光辉一面转向战争期间平凡人的生活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肖洛霍夫通过安德烈的不幸遭遇,力图向人们宣示这样一个真理:战争期间日常的、平凡的生活都可以构成严酷的考验,那些在个人生活、内心精神上承受了异乎寻常牺牲的普通人,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大智大勇。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家所描写的战争更多的是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此类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转向,在肯定卫国战争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不忘对人性、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探讨。

第三节卫国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文学界逐渐认识到之前用现实主义创作战争文学时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无冲突论”、“概念化”等弊病。1972年,苏联文艺界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在这种体系的引导下,苏联作家对原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做新的理论阐述。“开发体系”的出现,是世界文艺美学交融的结果,苏联文艺界把西方文学界的比较研究、系统论研究机制引入文学研究之中,开始全面的看待战争文学创作。并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描写形式,而是应当容纳一切能真实表现生活的艺术概括形式包括假定性式(夸张、怪诞、象征、寓意、不合逻辑等)描写,这就极大的拓宽了文学表现生活的描写方法。80年代的苏联战争文学在“开放体系”的引导下,在继承了70年代文学的史诗性、哲理倾向和心理探索倾向,出现了题材融合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苏联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乃至全球范围内来思考问题的优秀作品,以邦达列夫的《岸》为代表。这些作品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已退居到次要地位,只作为背景或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出现。(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中短篇小说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 (苏联)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M].译林出版社1999年

[3] (苏联)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孟庆枢译[M].南方出版社2003年

苏联战争第7篇

>> 前苏联之后,俄国的战争片没静悄悄 “石油战争”玩死前苏联 前苏联赶超战略的反思 前苏联新闻改革的异化 论前苏联解体的民心因素 前苏联的政治“大清洗” 前苏联的电子战飞机 前苏联的“星球大战” 走过战争严冬的前苏联奥运明星 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 前苏联解体的最后48小时 前苏联政坛一颗新星的陨落 前苏联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其启示 被掩盖60多年的前苏联最大海难 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的旷世之恋 图片故事:前苏联的结核病 中国与前苏联宪法史的思考与启示 前苏联盛世时期的腐败与反腐败 前苏联媒体上的南京大屠杀 石油与俄罗斯(前苏联)的内政外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前苏联之后,俄国的战争片没静悄悄 前苏联之后,俄国的战争片没静悄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电影《斯大林格勒》剧照。

11月正在热映的俄罗斯电影《斯大林格勒》,让人们感觉到“久违了”。苏联革命题材电影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人,如今卷土重来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上映的最卖座电影。

《斯大林格勒》耗资约3000万美金,是俄罗斯第一部3D电影,它在上映前两周就收获了12亿2400万卢布的票房(约合人民币2亿5000万元),并被推选参加明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但它并不是俄罗斯电影的“缩影”,事实上,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曾一度涌现出许多否定苏联的电影。

导演彼得·托罗夫斯基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个中代表,前者的《多么可怕的游戏》讲述了电影学院学生模仿中央广播电台播音却被当成政治事件而遭处决的悲剧;后者的《烈日灼人》则描写了斯大林时期大清洗运动中人与人互相倾轧,它还曾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与此同时,电影的类型也在扩展,社会题材和历史题材都不断涌现,而2004年上映的奇幻片《守夜人》更是获得了全球的商业成功。

当然,战争题材的片子仍然是俄罗斯导演不断重述的主题,在新一代俄罗斯人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之时,老一辈的俄罗斯导演拍摄战争片时有更大的社会情怀,《斯大林格勒》的导演奥尔多·邦达尔丘克说:“我们在拍这个电影之前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有30%左右的人表示他们已经忘记这段历史了。所以我在拍这部电影时,希望已经忘掉这段历史的人能去电影院感受当时的场景。”

无论俄罗斯还是前苏联,都看重电影的影响力及教化作用。列宁有句名言:“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来说最重要。”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电影工业法令,这一天被看作是苏联电影的开始。早期电影导演聚焦布尔什维克的奋斗,爱森斯坦的名作《战舰波将金号》第一次在银幕上塑造了布尔什维克的形象。

到了斯大林时期,国家逐渐走向专制,他对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强调也影响了当时的电影业,那一时期出现了反映与外国反对势力、国内阶级敌人斗争的电影。他个人对电影的兴趣让此时的电影走向难以预测,他反复审看过《夏伯阳》36遍,每次都和电影工业总局局长讨论如何修改。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了斯大林,苏联电影迎来“解冻期”。《雁南飞》、《士兵之歌》相继问世,与之前侧重领袖不同,这个时期的电影越来越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但好景不长,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紧了对电影的控制,此时电影以军事爱国主义题材、道德题材、生产题材和政治宣传题材为主,电影的教化功能被放大,直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才渐渐好转。

《斯大林格勒》是新时期俄罗斯电影的一大发展方向,好莱坞的特效公司参与技术制作,电影中商业元素大大增加,比如场面。电影既有对战争的反思,爱情戏份也很重,甚至出现了“担心他们不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斯大林而战,而是为了保卫你而战”这样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