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务研究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4:12
财务研究论文

财务研究论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为财务有效市场假说评价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将实验方法引入财务研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现代财务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二是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它一直视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为一“黑箱”。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理论界发展了行为财务这一新的研究范式。

行为财务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质疑中提出来的。EMH宣称,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上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投资者无法利用相关信息获取超额回报。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与EMH相矛盾的市场异象,比较典型的有:①规模效应。Banz发现,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规模有密切关系。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众人皆知的信息,按照EMH,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EMH;②期间效应。French、Gibbons和Hess的研究显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这显然与EMH不符;③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用股票市值与其账面价值的比率来衡量,比率越高,表示越受关注)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关注的股票往往只有较低的收益率,而较不受关注的股票往往能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显然EMH难以解释这一策略。

对EMH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对其理论基础的冲击。EMH以投资者理性为基础,但大量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显示,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在决策时呈现出如下心理特征:①损失回避。相同大小的利得和损失,后者造成的影响大概是前者的2.5倍,所以投资者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②过度自信。投资者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表现出过分自信;③倾向于确认偏差。投资者往往只是重视条件概率,而忽视先验概率。由于存在这些心理特点,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这种偏离通过影响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选择最终反映到金融资产定价上。

2行为财务的主要内容

(1)决策特征。在提出行为财务学以前,关于财务方面的研究几乎从未涉及到个人的决策行为。行为财务认为行为财务主体的决策程序随问题本质及产生问题的环境而变化。行为财务的决策特征:①决策者的偏好是多元化的,寻求令人满意而非最优的决策。决策者的偏好是易变的,并且仅在决策过程中形成;②决策者倾向于根据经验或主观直觉而非客观标准及嗜好性信息来做出决策,他们的决策程序是个性化的、具体的,并带有情绪;③人们一般不是通过概率,而是通过启发法的经验决策法则来处理问题。

经验表明,上述决策特征有助于解释财务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及其行为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变化,如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带有噪声的股票价格、投资者追随领导者和从众的行为等。

(2)预期理论。现代经济学在风险决策问题上著名的理论模型即“期望效用模型”。由VonNeumann等人进行严格的公理化阐述而形成。其基本内涵是,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然而,该理论却在实验经济学的一系列选择实验中受到了挑战。最早的选择实验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llais设计。该选择实验产生了著名的“阿莱悖论”(亦称“同结果效应”),它对期望效用理论形成了挑战。与同结果效应类似的实验发现是“同比率效应”,即如果对一组中收益概率进行相同比率的变换,也会产生不一致的选择。与同结果效应一样,同比率效应也是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研究表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许多决策与预期效应理论的预测发生了分歧。为给出解释,通过实验观察和模型设计,Kahneman和Tversly提出了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类似于期望效用理论,只不过个体在最大化效用的加权和中,权重不等于概率,效用由所谓的“价值函数”而不是效用函数得到。权重由真实概率函数得出,在真实概率中极小概率下的权重是0,在极大概率下的权重是1。即人们将极不可能的事件视为不能,而极可能的事件视为确定。在很小和很大概率之间,权重函数(真实概率函数的权重)的斜率小于1。

(3)股票价格的异常变动。行为财务学认为,现代财务模型对资本市场的异常现象不能予以明确的解释,比如反应不足或者过度反应。因此,行为财务学者们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市场中的无效率行为,比如有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的BSV模型解释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EMH,当投资者认为收益变化是一种暂时现象时,他就未能及时调整自身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即反应不足;当投资者认为近期股票价格的同方向变化反映公司收益的变化是趋势性的,并对这一趋势外推,就会导致过度反应。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的DHS模型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回调,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前者不存在判断偏差,后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在股票价值判断中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Hong和Stein的HS模型,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在对股票价格预测时,消息观察者完全不考虑当前或过去的价格,而是根据其获得的关于股票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交易,动量交易者则把他们的预测建立在一个对过去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上。

3行为财务的意义与运用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同时,它也合理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如对“反向投资”策略,行为财务理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预测时的心理偏差造成的。

尽管如此,行为财务理论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常现象,但行为财务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同时,面对研究方法和模型设计的改变,异常现象出现的幅度和强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众多的模型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特殊现象的解释,往往需要增加很多额外的假设进行推导。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正如人的心理特征难以用某种简单标准进行划分一样,没有什么模型能同时解释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套利限制。

温兴琦博士认为,行为财务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比如,针对普遍流行的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可以从行为财务的角度解释,公司经理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即上市公司经理并不是以公司真实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往往是倾向于公司经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公司经理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这是导致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这种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使其发挥对公司经理的监督作用,使公司经理真正做到以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在微观机制上进行设计,发展和完善对公司经理的激励机制,尽快推行经理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使得公司经理的利益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捆绑在一起。

随着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断演化,行为学和财务学研究层面上的发展与深化将不断完善行为财务学的理论体系。通过行为财务可以获得更符合市场真实情况,更具有确切内涵的财务理论。行为财务学最近才引入中国,一些中国学者基于行为财务学的观点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总体成果不显著,但可以预计行为财务学在中国会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1)行为财务的产生为财务理论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利用行为财务的理论框架,可以加深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发展相关内容。

(2)行为财务关注企业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条件等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即企业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博弈,使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研究更加真实。如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传统理论归因于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于债权成本,而依照行为财务理论,至少部分公司是因为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限制而选择股权融资。

(3)根据行为财务理论,正确的投资策略必须考虑到投资者非完全理性,必须考虑到资本市场上经常存在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等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向南,俞佳.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6(8)

财务研究论文第2篇

(一)国家文化与公司财务1.盈余管理。文化是影响财务披露水平的重要变量之一(Hope,2003)。例如,Tsakumis(2007)发现,美国的会计人员相较于希腊的会计人员更倾向于披露或有事项,间接验证了文化对财务披露的内在影响力。Nabar&Boonlert-U-Thai(2007)发现投资者保护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不确定性规避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母语是英语的企业盈余管理低;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与盈余裁量权相关,而与收入平滑无关。Hanetal.(2008)提出假设并证明了,管理者是否进行盈余管理与他们所在国家的价值体系以及制度背景相关。其发现国家文化中不确定性规避和个人主义能够解释不同国家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这种关系随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该研究拓展了关于国家文化和制度结构是解释盈余管理行为重要因素的相关文献,并且说明这些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有条件的。2.现金持有。Ramirez&Tadesse(2009)考察了不确定性规避、跨国公司和公司现金持有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处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公司趋向持有更多的现金。Menyah(2005)认为国际化公司持有更少的现金,因为存在资金池,现金的预防动机减小。该文与Foleyetal.(2007)研究一致,认为国际化程度越高,公司持有现金更多;国际化程度缓和了不确定性规避对流动性资产的作用。Chang&Noorbakhsh(2009)分析了国家文化对跨国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发现下列国家的公司持有更多现金和流动资产:倾向于避免更多的不确定性,文化更男子气,更具有长期取向。3.投资行为。(1)R&D投资。Varsakelis(2001)采用50个多国家的数据分析国家文化、经济开放性和专利保护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的专利保护程度越高,R&D投资就越多。同时,社会的流动性以及中产阶级的流动性在权力距离指数较低的社会较强,而这种流动性实现的关键就是技术,因为人们需要投资于技术和知识来提高其社会地位,因此,国家的权力距离指数越低,R&D投资就越多。(2)机构投资者投资。Andersonetal.(2011)通过全球60多个国家超过37000个投资机构的基金持有数据,研究发现文化确实会影响投资组合的分布:不确定性规避指数高的国家更愿意在本土进行投资,当他们进行国际投资时,多元化的程度较低;机构投资者所处国家男性气质与长期取向文化指数较高时,会显示出较低的本土偏差,其进行国外投资时多元化的程度更高;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文化差距较小的目标市场进行投资。该文的一大贡献是,对于投资组合分配的多种变化从文化的角度给予了新的解释,这比制度、法律等已有因素来得更为直接。4.资本结构。(1)融资决策。文化相关理论认为,文化背景对公司的每一项决策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包括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Houseetal.,2004)。Chuietal.(2002)证实了,在保守主义和征服欲得分较高的国家,企业往往具有较低的负债率。Lietal.(2011)以2002年中国与3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合资的非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文化对杠杆决策的影响。他们发现,征服欲对合资企业杠杆和短期债务融资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长期债务融资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而根植性对杠杆决策没有直接的影响,完全通过间接影响来体现。(2)债务期限结构。Zhengetal.(2012)研究了国家文化对公司债务到期日选择的影响。作者认为,基于根植性水平的文化可以通过非正式约束形成契约式环境来影响人们在市场交易中的行为动机和选择。该文发现在高不确定性规避水平、高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和高男子气概的国家,其公司倾向于运用更多的短期债务。可见,文化确实会影响债务的期限结构。5.股利政策。Shao(2009)以1995—2007年21国家27462家公司为样本,发现了保守主义与股利分配正相关,征服欲与股利分配负相关。与传统财务理论的预测不同,该研究拓宽了我们对公司股利政策差异的理解。

(二)宗教与公司财务Hilary&Hui(2009)发现,在虔诚度高的国家中,公司表现出更低的风险承受水平,更低的投资率和长期增长率,更高的投资盈亏平衡点。但是,当公司宣告新投资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更正面的市场反应。文章还发现,当CEO更换雇主时更愿意加入与之前所在公司有类似宗教环境的公司。ElGhouletal.(2012)进一步发现,位于浓厚地区的公司可以获得更低的权益融资成本,且对于缺乏监督的公司,该影响更大,说明宗教起到了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同时,宗教对股权定价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透明度低的公司,而这更容易受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总体上,文章的结论支持宗教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此外,McGuireetal.(2011)研究了宗教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发现总部位于宗教规范性较强地区的公司,更少发生财务报表违规行为。

(三)地域与公司财务Hennart&Larimo(1998)基于日本和芬兰两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如果母国具有高的权力距离、高的风险规避特征,那么公司对其外国子公司将采取更高的持股比例;两国之间的文化特征差异越大,那么外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寻找一个本土的合作者共同分享公司股份,以期利用本土合作者处理当地的劳资关系、政府关系等。Chakrabartietal.(2008)从跨国并购这一新的视角考察文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普遍的认知相反,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越大时,跨国收购经营越好,即收购的业绩与文化距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该文的贡献体现在:为文化对商业活动的影响提供证据,并且对文化的定义与衡量给出了新的方法。Sarkissian&Schill(2004)研究了公司选择海外上市市场的偏好问题。结果表明,地理、经济、文化和行业相近度成为海外上市市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发现公司更倾向于投资规模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四)社会资本与公司财务Coleman(1988)认为,在企业间形成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有利于调节和避免各企业间不协作和投机行为。这种社会资本减少了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使原本不相联的企业形成紧密的社会网络,成为利益共同体,交易关系更加稳定。Lin(2002)认为社会资本是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有目的地汲取或动用的资源。如果企业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社会网络的不断加强可以提升企业获取资源的速度和质量。Baietal.(2006)研究发现,紧密的社会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三个方面的收益:获得较低成本的贷款;长期客户需要提供较少的担保;在发生资金紧张时,更有可能重新和长期客户谈判贷款条件。

二、文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地域与股票市场1.投资者的“就近原则”。Grinblatt&Keloharju(2001)通过研究芬兰市场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购买或出售距离他们较近公司的股票、用投资者的母语交流的公司、管理者拥有同样文化背景的公司。Ivkovic''''&Weisbenner(2005)通过对1991—1996年78000名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投资数据分析后发现,投资者偏好就近投资。相对于持有非本地股票,平均每个持有本地股票的家庭获得了3.2%的超额年收益率,这表明当地投资者可以利用当地信息获利。[29]Pirinsky&Wang(2006)发现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的公司,它们的股票收益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而这种联动性与市场波动或行业波动无关。同时,对于如下特征公司,该效应更为显著:有更多个人投资者的小公司;高广告支出的公司;所在地居民金融复杂程度低的地区。当公司迁移总部所在地时,会减弱和原公司所在地其他公司股票收益的联动效应,增加和新迁入地其他公司股票收益的联动效应。Hongetal.(2008)认为,当一个地区公司多的时候,股票供给增加,为了争夺有限的投资者,股价就会降低。具体来说,某地区单位人均收入对应的公司账面价值越高,表明公司竞争投资者越激烈,所以股价会越低。该文利用美国普查区域的数据,证实了这一推断,通过“only-game-in-town”效应导致了较高的股票价格。2.分析师的“地理临近”优势。在盈利预测上,Bacmann&Bolliger(2001)以拉美七国的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考察来自本国和外国的金融分析师的相对表现,得出了外国分析师表现更好的结论。然而,Orpurt(2004)以欧洲七国为研究对象却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本国分析师比非本国的有显著但非压倒性的优势———更准确、更及时。同样地,一些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了居住在一个国家的分析师比非常驻的分析师对该国的公司能做出更为精确的盈利预测(Baeetal.,2008)。Malloy(2005)也发现本地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更能影响股价,这些影响对位于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公司最明显。在股票评级上,Chang(2010)运用台湾公司的本地分析师与外地分析师的股票评级比较发现,本地分析师比外地分析师更有本土优势,而且本地分析师中外派分析师在研究本地公司时比纯本土的分析师表现更好。

(二)国家文化、社会资本、宗教与股票市场1.国家文化。Kwok&Tadesse(2006)认为,美国和英国这些纯英语国家的金融系统被股票市场所控制,而在欧洲大陆和日本银行却在本国的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差异可以由国家文化差异解释。其研究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越有可能拥有一个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系统。2.社会资本。从社会网络方面,Lambert(1998)首次实证检验了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维持、未来销售和股价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该文认为,更满意的客户将在未来再次购买。客户满意度可以看作对未来收入或者未来利润的指标。Hongetal.(2004)认为股票市场的参与受到社会交际的影响。作者使用医疗和养老研究的数据检验了这个假设,发现当控制了相关因素后,社交家庭比不社交的家庭更愿意投资股票市场。从社会规范方面,Hong&Kacperczyk(2009)研究了社会规范对经营酒、烟草、等这些所谓“罪恶”性质的上市公司的影响。该文假设存在一种社会规范,反对资金运用于这些促进恶习的行业,并且一些投资者尤其是受到管制的机构投资者,在卖出这些股票的时候要支付一定财务成本。该文发现,与自然套利者持有的共同或对冲基金相比,这些罪恶股票很少被受到社会约束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且更少受到分析师的关注。正是由于罪恶股票往往被受约束的投资者忽略且面临的因社会规范引起的诉讼风险更大,它的期望回报更高。来自美国以外的有关公司财务决策和罪恶股票业绩的证据表明:社会规范影响股票价格和收益。3.宗教。Kumaretal.(2011)研究发现,与新教相比,偏好在信仰天主教多的地区更强烈。在高的天主教-新教比的地区,投资者持有类型股票的偏好更强烈,公司采取大范围的员工股票期权计划更加普遍,IPOs当天的回报率更高,负的类型股票溢价程度更大。总之,这些结果表明,由宗教引发的偏好的不同会影响投资者投资组合的选择、公司决策和股票回报。

三、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国家文化与金融发展Kanagaretnametal.(2011)研究39个国家的文化与银行盈利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之前(1993—2006年),高个人主义、高男子气概、低不确定性规避社会的银行盈利管理的目标只是不低于去年的盈利,这些银行倾向于报告更平滑的盈利。而在金融危机期间(2007—2008年),在鼓励发展高风险业务的文化下,银行更容易陷入高损失或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困境。

(二)宗教与金融发展Renneboog&Spaenjers(2012)研究发现,有的家庭更容易建立信任感,有更强的遗赠动机、更长的投资期。天主教徒更提倡节俭,更规避风险,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频率更低;而新教徒更看重经济责任,强调外控性。有的家庭更愿意储蓄。Stulz&Williamson(2003)认为宗教是衡量文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国家的主流宗教在预测债权人权益保护方面优于国际贸易、人均收入、语言或法律起源。信奉新教的国家对债权人的保护大于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同时,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会削弱宗教对债权人权益的影响。Kanatas&Stefanadis(2005)认为一个国家越强调,其金融发展水平越好,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信奉新教的国家更容易建立强产权的法律体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相对更高,金融体系也更发达;越强的国家越不会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三)地域与金融发展Baeetal.(2006)发现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程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公司相关信息、分析师报道,降低盈余管理。特别地,在本地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增加以后,外国分析师会增加他们对本地金融市场信息环境的参与度、活动和贡献。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不仅降低了资本成本,也改变了本地信息披露环境,从而吸引了外国资源和技术到本地资本市场,并最终促进本地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Calderonetal.(2002)研究了信任与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发现,地区的信任水平越高,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利差和管理费用越小,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越发达,金融效率越高。并且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地区,信任还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其作用。同样地,社会越道德,即腐败越少,产权越强大,经济增长率越高(Kanatas&Stefanadis,2005)。在社会网络方面,Uzzi&Gillesple(1999;2002)运用“嵌入性”理论,分析企业与其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网络交换关系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及其网络能够显著影响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在社会规范方面,Garretsenetal.(2004)发现,社会规范会对股票市场资本化产生重要影响,而对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不明显,证明了社会规范总体上能够促进金融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财务研究论文第3篇

「摘要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项目是在1976年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的,但此前15年,其前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曾进行了数次的尝试,包括ARSNo1、No3,APBStatementsNo4、Trueblood报告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努力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供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参考。「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会计原则委员会公告第4号;Trueblood报告一、引言2003年2月,我国财政部调整充实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并在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研究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探讨制定我国具体准则应依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以便逐步在准则制定导向方面与今后的国际惯例趋同。美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历史最为悠久,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及其所属准则制定机构就着手于概念框架的研究,其经验与教训对于其继任机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及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本文以“回顾与评介”为题,简要地对美国早期(FASB以前)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CF)的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回顾与评介。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公认标准,企业会计准则起源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和由此引起的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报告提供者)及企业外部投资人和其他利益关系集团(报告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当然,由会计准则规范的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公允性,降低使用者用于寻觅信息的交易成本。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需要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指引。会计准则总是以会计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的,即需要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当1936年6月美国《会计评论》发表由美国会计学会组织撰写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1)以后,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争论主要表现在对涌现出的许多处理会计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需要有评估,并寻找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方法的标准。因而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研究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最早自觉研究用于评估会计准则理论的著作是Paton和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IntroductiontoCorporateAccountingStandards,AAA专题研究报告第3号),其特点是:它不是直接阐述会计准则,而是以1936年的《暂行说明》为开端,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展开详尽而严谨的研究。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我们尝试将会计的基本概念交织在一起,而不是像‘暂行说明’那样表述准则。我们的意图是构建一个框架,随后在此框架中建立起对公司会计准则的说明。在这里,会计理论被视为一个凝固(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而且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用准则的形式予以紧凑地表达出来”(Paton/Littleton,1940)。所以毫不夸大地说,两位作者提出的要有连贯(coherent)、协调(coordinated)、内在一致(consistent)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会计准则也成为构成CF的基本要求。现在,人们都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会员的七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目前生效的有6份)作为CF的范本。美国CF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F不同于一般的抽象会计理论,它是用来评估、发展会计准则的理论,而且在缺乏会计准则的情况下,根据CF的概念和原则,还能提出具有权威性的会计处理意见以解决新出现的会计问题。这样,我们在研究CF的历史发展时,会计理论界的意见,比如上述《公司会计准则导论》,毕竟只能作为参考,而准则制定机构有关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的态度、举措及其成果才值得人们更加重视。二、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研究CF的回顾与评介在美国,从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制订机构开始,就已认识到会计理论对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但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有的机构或只有设想而未付诸行动(如CAP);有的机构已采取了行动,也有研究成果,而未得到认可(甚至本身就没有取得共识如APB,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而努力则付之东流)。只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幸运的成功者,但它在CF方面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它的前任机构和其他会计组织的有用成果,把功劳一概算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身上是不公正的。这里再一次证明:会计理论具有继承性。对此我们可以从美国用于指导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直到当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历程中找到证据。存在于1936~1959年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是美国通过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出台以后,第一个具有权威支持的民间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它发表的代表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准则文献《会计研究公报》(ARBs)常遭到人们的嘲笑。因为这些公报并不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过是把不同的惯例进行评比、并挑选其中为多数实务界所接受的内容。没有理论根据导致委员们的意见经常各执一词,结果只能赋予会计处理方法以较大的弹性,这就造成了相似的企业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所报告的净收益却出现了重大分歧。必须指出,会计程序委员会并非不注意理论,他们曾设想先研究一套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然后据以制定会计准则,但要实现这一研究计划,大约需要5年。一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不允许会计程序委员会不解决当前迫切问题,而先花长达五年的时间去研究会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美国会计学会已在1936年抢先发表了《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并于1941至1948年、1950、1954和1957至1964年多次修订补充。会计程序委员会如不迅速针对当时的热点制定会计准则,则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权有可能落入美国会计学会手中。再加上会计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开始只有7人,以后虽然增加到21人,而其成员都是注册会计师,且均为兼职并无薪给补助。因此,我们估计除SEC的压力外,还由于经费不足和缺乏研究人员,会计程序委员会才不得不放弃原先制订基本会计理论的设想。“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研究公报》导致企业报表可比性的降低和不能在解决会计新问题时有自己的创见,因而使人们看到:《会计研究公报》的制定缺乏理论基础,这一缺陷终于成为会计程序委员会被会计原则委员会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经验表明:准则制定机构所制订的会计准则(美国称为“公认会计原则”,GAAP)要得到公众的认可,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会计理论界的支持;第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赋予该机构的权威(Evans,2003)。因此,回顾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用于制定准则的基本理论始终受到会计界的关注。三、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研究CF的回顾与评介(一)对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No1)与第3号(ARSNo3)的评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决定以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取代会计程序委员会之后,就吸取后者失败的教训,一手抓会计准则的制定,一手抓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因而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会计研究部(ARD),会计原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改用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Opinions);会计研究部则通过理论研究来支持并发展“意见书”(APBOpinions),这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吸取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失败教训而在理论研究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2)。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研究项目委员会的建议,会计研究部应首先研究作为会计原则基础的基本会计假设(basicpostulates)和建立在基本假设之上的“公允的一系列广泛的同样重要的会计原则”。在该目标指引下,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No.1)“基本会计假设”(Moonitz,1961)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ARSNo.3)“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Sprouse&Moonitz,1962)先后出台,这是继1940年Paton和Littleton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Paton&Littleton,1940)后,可用于准则制定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也是由美国准则制定机构自己开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前驱。尽管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与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CF研究的思路不同(前者以假设为起点,而后者以目标为起点),而且当时就未被会计原则委员会所接受,但这两份文献中的一些在当时被认为脱离实务太远的创新思想,却可以在当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其他国家的CF中找到。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两份文件均采用规范一演绎法。它们带有时代局限性是难免的。40年来,这两份文献早已处于很少受人重视的地位。其实,真理并不会过时,有些观点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历史检验。如果要认真研究并建立或完善当前的概念框架,正确评价这两份文献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对目前研究CF是具有启发意义的。这两份研究报告发表后,总的来说是毁誉参半。会计原则委员会委员公告第1号认为,这些报告为解决重大会计问题所提出的参考和建议“部分具有纯理论和探索性质”(inpartofaspeculativeandattentivenature)…因而“这些研究对会计思想是一种有价值的贡献”,不过“它们过于激进,同在此时被接受的现行公认会计原则差异太大”,因此被会计原则委员会搁置,实际上被否定(3)。那么,这两份文献究竟对会计思想有哪些新贡献呢?会计原则委员会只是抽象地承认,未作具体分析。我认为,首先,同Paton(Accountingtheory,1922)和Paton&Littleton(1940)相比,Moonitz在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中至少有以下三点创新:第一,在提出基本假设之前,作者深入地分析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其对会计的影响,把基本会计假设分为ABC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由环境所衍生、深入分析环境和现实会计存在的补充假设,以及为使会计实现其职能的必要假设。作者提出的14项假设也是一个内在一致,相互关联的概念框架。这14项假设是:A-1数量化;A-2交换行为;A-3主体(经济活动都要通过主体,任何报告也必须指明特定单位或主体);A-4时间分期;A-5计量单位;B-1财务报表;B-2市场价格;B-3主体(似与A-3重复,而这里指特定单位或主体会计过程的结果);B-4暂时性;C-1持续性;C-2客观性;C-3二致性;C-4稳定的单位;C-5披露。例如:从第一层次(A层次)的“数量化假设”(它是基于有助于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引发了第二层次(B层次)的“财务报表”假设;从第一层次的“交换行为”假设引发了第二层次的“市场价格”假设;从第一层次的“时间分期”假设引发了第二层次的“暂时性”假设(由于进行会计分期,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总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间分配)。第二,Moonitz提出的“市场价格”假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他提出:市场价格可分为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易形成的过去价格(即历史成本)、现在价格(即现行成本和现行价值)、未来价格(如利用未来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形成的公允价值)。(4)这一基本观点成为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会计计量原则的基础,但不能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接受,而40年后,它却与当前会计界对计量属性的倾向观点(如美国主张“公允价值”、英国主张“现行价值”)十分接近!第三,有人批评当时Moonitz撰写基本会计假设的一个失误是没有涉及会计的目标。“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都没有从什么是公司会计目标或公司会计目标应当是什么开始”。(5)其实,从假设为起点还是以目标为起点,是人们探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两条不同的思路,当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赋予会计研究部的研究使命是以假设为起点,进而研究普遍适用的会计原则,作为会计研究部的主任,Moonitz带头执行这一任务是他的职责。何况,在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中,Moonitz也提到了会计的目标,不过他用的术语不是目标(objectives)而是职能(Functions)。Moonitz从会计职能(目标)给出了新的会计定义:“会计的职能是(1)计量特定主体持有的资源;(2)反映在这些主体中资源的要求权;(3)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和权益的变动进行计量;(4)确定(分配)特定的时间分期的变动;(5)运用货币当作共同标准来表示前述事项(ARSNo.1par.23)。”以上描述的自然是会计的职能,但怎样认识会计的目标呢?用会计的话说,目标应表述为三个领域:(1)爱好者(Theaudience)。数据是直接向这些人提供的(“为谁”的问题Thewhoissue);(2)职能。数据被用于何种目的(“为什么”的问题Thewhyissue)和(3)内容分析。什么数据或信息予以传递(“什么的”问题“Thewhatissue)。”(6)如果我们根据上列关于会计目标的三项标准来分析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中列举的会计定义组成的五项职能,可以看到:1.关于为谁的问题。Moonitz的定义是暗示着谁是信息的使用者,例如对主体资源有要求权的投资人和债权人等,而且Moonitz在A-1“数量化”假设中就明确指出:数量化信息的需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决策。2.关于为什么的问题。Moonitz的定义亦暗示应用信息的目的,如职能中的(3)(4)(5))。3.关于传递什么数据与信息的问题。上述中(2)(3)(4)(5)特别是第(5)点应当是比较明确的。根据以上的分析,Moonitz在撰写ARSNo.1时已考虑到会计的目标,但不足之处是:他没有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用途。(7)但是,过错不在Moonitz.因为在当时会计目标不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交给会计研究部(ARD)研究的主题。其次,从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来看。直接引起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多数成员反感的可能是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倘若会计原则委员会接受第3号一系列广泛适用原则的建议,将要大幅度修改公认会计原则并且与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观点和会计界的成规有抵触。但今天看来,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有两大新意。它当时所谓“激进”的见解,与当前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CF几乎不谋而合:第一,以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提出的基本会计假设为前提,本论文集首先研究了财务报表要素的性质及其定义。它所提供的要素定义,与第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要素定义十分接近。例如,关于资产的定义,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认为:资产代表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和权利,它们是某个企业通过某种现在或过去交易的结果而已经取得的(Assetsrepresentexpectedfutureeconomicbenefits,dghtstowhichhavebeenacquiredbytheenterpriseasaresultofsomecurremorpasttransaction)。这个定义与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6)的资产定义的不同之处仅有两点:一是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的资产定义中包括“权利”,而这一点类似于英国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ofprinciplesforfinancialreporting”,1999.12,par.4.6);二是上述未来经济利益或权利的取得不限于过去的交易,还包括现在的交易。第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计量属性的采用。以资产的计量为例,它考虑到既然资产的价值在于它代表未来的经济利益(即能提供未来的服务),那么资产的计量问题就应当计量其未来的服务。这就需要分三步:1.计量的基本步骤。(1)决定现存资产的未来服务,如某种设备能提供制造产品的能力;(2)估计未来服务的数量,如一项设备预计可使用20年或现仅能再使用10年;(3)根据以上第(2)点估计,要通过以下三种交换价格(exchangeprices)即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所说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①过去的交换价格(Apastexchangeprice),如取得资产的成本或其他初始计价基础,这时,在资产销售或处置前,不应确认任何损益;②现在的交换价格(Acurrentprice),如重置成本。采用这一基础,既要确认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差额(即持有损益),又要确认销售价格与重置成本的差额(已实现代持有损益);③未来的交换价格(Afutureexchangeprice);如预计销售价格。如采用这一基础,一切损益均已予以确认。2.计量原则(属性之采用)。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涉及财务报表全部要素的计量原则。以下仅介绍其关于资产要素的计量问题。关于资产由于资产的主要问题是计量其未来经济服务,其计量一般经过前述三个步骤,因此恰当的资产计价和利润分配在很大程度依靠对存在于资产中未来经济利益的估计。全部资产不论是以货币为形式或是对货币的要求权都必须表现为现值的贴现值或其等值(discountedpresentvalueortheequivalem),其贴现率按取得资产日的市场利率(小额的短期应收项可无须表现为贴现值,但其账面价值应扣除预计折让)。具有不确定性的应收款项应按现行市价表示,如市价也具有不确定性以至不太可能实现,则可按成本列示。能较快销售的存货(具有预计的处置成本),应按可实现的净值(Netrealizable)予以记录,同时反映与之有关的收入。其他存货应记录它们的现行(重置)成本(current/replacementcost),并分别列示有关的利得或损失(gainsorlosses),全部财产和设备项目按取得或建造成本(costofacquisihonorconstruction)记录,但当发生重要事项如企业重组、合并,在对外报告中,它们必须按现行重置成本重新表述。(以上均见ARSN.。3第7章第53,59段)从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ARSNo.3)的创新观点看,Spmuse和Moonitz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主张采用现行(重置)成本会计,而同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所维护、美国会计界所广泛推行的历史成本相对立,他们当时在会计计量问题的主张比24年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1984年12月)要进步得多,而且观点非常明确。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cF,一个重大缺点是它对要素的定性虽面向未来(实际上基本上是参考了ARSNo.3关于要素的定义),而对要素的定量却又采取折衷观点——各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因而在要素的定义中,定性说明与定量描述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会计研究论文集第3号则不同,例如资产,它定义了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在计量中就基本扬弃了历史成本而倾向于现行成本和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正是由于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对当前仍有参考价值,本文方不厌其烦地作较为详细地介绍。作者在这里的意图,无非是希望我们在研究CF时,不要过分相信当前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套概念公告,而仍应同时以史为鉴。(二)对会计原则委员会公告第4号(APBStatementsNo4)的评介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实际上是SEC)否定后,会计研究部则由格雷。保罗(GradyPaul)采用规范一归纳法把企业中流行的会计惯例、规则于1965年汇总为一份公认会计原则的文献,即会计研究论文集第7号“企业公认会计原则汇总”(Inventoryofgeneral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forBusinessEnterprises)。这份得到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支持的研究论文集,只是整理描述当时的会计实务,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的第2号意见书“投资贷项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fortheinvestmentcredit,1962.12)因主张递延法,而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张“流尽法”相背离,不得不于1964年4月重新第4号意见书取代第2号意见书而允许两种会计处理均可使用,这显然打击了会计原则委员会制定的意见书的威信。基于这一事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方面在1964年10月2日通过理事会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员的一封信中表示,给予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也包括ARBs)以重大的权威支持(8);另一方面它仍然认为应改由APB继续研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基本理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64年3月成立了一个关于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重新检查的专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向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提供一份报告建议:APB应当尽快地:(1)对于公开发表的财务报表,提出该报表的目标和局限性的观点;(2)列举并描述会计原则所依据的基本概念;(3)陈述会计实务和会计程序必须遵循的会计原则;(4)对会计职业界的专业用词,如“重大权威支持”、“概念”、“原则”、“实务(惯例)”、“程序”、“资产”、“负债”、“收入”和“重要性”给出定义(9)由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督促,并对其应研究的基本概念、原则作出明确的指示,会计原则委员会再次作了研究会计概念框架的努力,其结果于1970年10月形成了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作为一份历史的财务会计理论文献既对当时的会计实务作了描述与概括,又对若干基本概念(尤其是会计的目标)以及公认会计原则的各个层次作了系统并有一定创见的分析,如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一样,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对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CF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怎样评价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这份报告并非完全采用描述法,它也采用了演绎的方法。例如,该委员会首先提出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目标(包括一般性目标和质的目标)。也就是既说明了目标,又说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性(APBNo.4pars73~113)。这些通过演绎而提出的重新观点对于后来的特鲁伯罗德报告(TruebloodReport)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1号概念公告都有重要的启示。此外,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还有以下一些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新见解:1.它最早正确地把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财务会计定义为“会计一个分支,是……以货币定量方式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持续性历史,也是提供改变那些资源及义务的经济活动的历史”(par.41)。当然,主要“提供历史信息”既代表财务会计的特征,也反映财务会计与报表的局限性。(10)2.它第一次明确地概括了财务会计的13项基本特征:(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经济资源与义务的计量;(4)期间;(5)货币计量;(6)应计制(权责发生制);(7)交换价格;(8)估算;(9)判断;(10)通用目的大财务信息;(11)基本相关的财务报表;(12)实质重于形式;(13)重要性。这些特征都是环境的产物。例如,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最重要的交换媒介,于是形成了“货币计量”这个特征。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估算”和“判断”两个特征的基础(pars.114~129)。3.它也是第一次对公认会计原则给出权威定义:“公认会计原则代表某一特定时期有关下列事项的一致意见:何种经济资源及其义务应由财务会计作为资产予以记录;资产与负债的何种变动予以记录,这些变动应予何时记录;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动应如何计量;何种信息应予披露,应如何披露以及应编制何种财务报表。”(par.137)它接着又说:“公认会计原则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术语。公认会计原则包括某一特定时刻为公认会计实务所需要的各种惯例、规则和程序。公认会计原则不仅包括一般的应用上的广泛指南,而且包括详细的实务和程序”(par.138)。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把公认会计原则分为“普遍性原则”(PervasivePrinciple)、“广泛适用原则”(BroadOperatingPrinciples)和“详细会计原则”(DetailedAccountingPrinciples)三个层次。(1)普遍性原则是用来确认和计量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事项的原则,它分为普遍计量原则和修正性惯例。普遍计量原则涉及资产和负债初始记录、收益的决定、收入的实现、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单位等问题。其中,至少有两点是被当前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参考并加以发展的,那就是收入实现和费用确认得指南:(11)①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对收入的实现(realization)提出两个条件:一是盈利的过程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二是交易行为已经发生。②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对费用的确认提出三种标准:(此处插图略)第三,中期确认——列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损益。(12)修正惯例主要有稳健性、注重收益、会计界总体应用判断等三项。(2)广泛适用的原则是比普遍原则具体,但又不如详细原则那么具有操作性的一般化原则。例如资产的减少,按广泛适用的原则是按该资产入账金额(一般为历史成本)计量,但是,实际应用时则受详细原则(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的支配。(13)广泛适用原则旨在指引财务会计事项的选择、计量及报告,如上所述,这一原则的运用往往通过详细原则,而且其例外处理更可能属于详细原则。广泛适用原则由选择事项(欲确认和报告的事项)、分析事项、计量影响、分类所计量影响、记录所计量影响、汇总所记录的影响、调整记录和传递所处理的信息等8大指引适用(操作)的原则所构成,并可分为①选择与计量原则;②财务报表表述原则两大类(14)。总起来看,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定义了“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次提出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一般目标和质的目标:描写了构成详细原则(当时的GAAP)的两个基础性的会计原则(普遍原则和广泛适用原则),并为确认(尤其是收入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一些基本指南。所有这些,对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有显著的贡献。我们应当肯定:除ARSNo.1、ARSNo.3之外,APBStatementNo.4也是研究美国CF的沿革与发展的重要文献。(15)(三)对Trueblood报告的评介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制定公认会计原则期间,所作的最后一项有意义的促进CF发展的工作是,1971年1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理事会召开了代表21个主要会计师事务所的35位著名会计师参加的会议,研讨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充分讨论以后,会议坚定地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席成立两个委员会,一个以FrancisM.wheat为首的会计准则建立委员会和以RobertMTrueblood为首的财务会计目标委员会。前者研究的结果是建议组建独立、超然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取代完全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控制的会计原则委员会,后者则于1973年m月发表著名的特鲁伯罗德报告(TruebloodReport)一“财务报表的目标”,这份报告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但却作为重要的理论遗产留交接替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6)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TruebloodCommittee回答四个问题:(1)谁需要财务报表?(2)他们需要什么信息?(3)会计师能够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是多少?(4)要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应建立什么框架?TruebloodCommittee集中了学术界、实务界和咨询专家进行了研究,并听取了超过5000家公司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举行了超过50次面谈和由国家机构和会计职业界团体参加的35次会议,并在纽约举行三天公开听证会。(17)Trueblood报告共提出12项目标,其实是以一个目标为主,其他名为目标,实为对该目标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4个问题分层次进行的补充说明。例如:基本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即用于作出决策(1.Decisionmaking);接下来的4个目标是提出使用者和用途(2.一般使用者、3.用途、11.组织、12.社会),以下的目标是指使用者(实际上是指企业)需要的信息(4.盈利能力和5.受托责任),第6项目标是描述信息的信息、6.真实的和解释性的),第7、8、9、10项是指提供上述信息应编制的4类财务报表(7.资产负债表、8.收益表、9.财务活动表、10.财务预测表)。TruebloodReport还提出对后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CF有参考价值的7项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1)相关性和重要性;(2)实质重于形式;(3)可靠性;(4)不偏不倚(中立性);(5)可比性;(6)一致性和(7)可理解性。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研究CF的启示以上是美国准则制订机构从研究指导发表会计准则有关会计基本理论到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约10年左右的简短历史。时间虽短,却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第一,近代企业由于两权分离,造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不对称,而高质量的信息则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为此,必须进行一种规范企业对外传递真实与公允财务信息的制度安排,由此出现了以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为代表的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但任何制度的出现,要使它为社会公认,具有权威性,总需要寻找并解释其存在的理由。理论的必要性就产生了,对于会计准则来说,尤其需要前后一贯,内在一致,有明确的目标为方向并有科学严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基本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反面经验。会计程序委员会被会计原则委员会取代、会计原则委员会又被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取代,尽管原因很多,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研究公报根本没有连贯而一致的理论来支持,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Opinions)的制定也与原应在理论上支持它的会计研究部分道扬镳。第二,在这10年左右中,美国的准则制定总的来说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前台表演,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幕后操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计程序委员会时代几乎听任它把基本会计的研究放在一边,采取救火式的方式制定会计研究公报,实际上并未经过研究,而总是挑选归纳流行的会计惯例,赋予它们以“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权威名称。在会计原则委员会时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已经意识到制定会计准则缺乏理论支持的危险,成立了由专家教授主持参加的会计研究部,但研究从何开始?并非由会计研究部的专家,而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另请一批专家所决定,那就是从基本假设开始,再制定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用于指导准则(当时为APBopinions)。这一研究计划是完成了,但会计原则委员会却拒绝以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为其原则与概念基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明显地偏向于会计原则委员会,并未认真研究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又责成会计原则委员会自己去制定指导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于1970年出台APBStatementNo.4.应当说,这份文件尽管以描述现行会计实务中应用的惯例规则,面向过去为主,但它也提出目标和特征(是假设)的具体化,并对普遍会计原则和广泛适用原则做了详细地分析,还在公告的最后讨论了会计的未来。这份公告,连同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和第3号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美国实际上是在此基础上把指导、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的理论引向深入的。第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如何研究会计理论,研究什么样的会计理论,特别是这样的会计理论应当从何开始,始终举棋不定。1971年4月,又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决定成立TruebloodCommittee,重点研究财务报表的目标。这意味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设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61年基本假设广泛适用的原则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1971年会计报表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确定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CF的思路)第四,在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中,假设和目标都是重要的,假设主要代表会计所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特点,它是财务会计主要的制约因素(或称基本概念),不考虑这些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人们可以改变现实,但在现实改变以前,一切行动和计划都要同现实相适应。主观不能超越客观,这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常识。因此,会计理论即使从会计目标开始,也还要先研究会计所处的环境的特点。这就说明:中国的财务会计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美国财务会计的目标。因为两国的国情、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监管的力度、中介机构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均有很大差异,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信息不可能完全相同。第五,在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第1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得到最高的评价,这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Trueblood报告的启发,而Trueblood报告的形成,历时两年多(从1971年至1973年)并经过广泛的讨论、评论、会谈和听证。这表明:CF的制订如同会计准则制订一样,也要遵循应循程序(dueprocesses),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的正反面意见,然后进行集中。(1)这可以说是美国证券市场经过了1929~1933大危机崩溃,由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而重新建立以后,美国会计理论界制订会计准则的最初尝试。(2)“1958年,AICPA的一个关于研究项目专门委员会建议,开始的研究应以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为重点,‘假设是为数较少的,但它是建立基本原则的基础’。委员会建议:”一套公允的配套的原则应当在假设的基础上形成‘这份报告得出结论’一系列原则连同若干假设应当用来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参考框架‘“(AICPA”SpecialCommitteeonResearch“,1958,p62)。(3)APBStatementNo.1《StatementbytheAccountingPrinciplesBoard》,1962.4.13.(4)括弧中的解释在ARSNo.1的原著没有,而是作者所加的。(5)PaulA.Pater.“TheConceptualFramework:Makenomystiqueabouti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issuesandcontroversies》ThirdeditedbyZeff/Keller(6)Evans,《AccountingTheory》,2003,p.49(7)以上的分析参考Evans,《AccountingTheory》,2003,P.51.(8)见APBOpinionNo.6附录A.1965.10(9)“关于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的专门报告”的摘要,此处转引自Zeff/Keller《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issuesandcontroversies》,1985,p.p.87~88.(10)在1978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同样承认,“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已经发生的业务和事项的财务结果。……信息主要是事后的”(SFACNo.1par.21),显然,它参考了APB第4号报告的提法,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11)见SFACNo.5,par.50和附注30(即par.50的脚注)(12)见APBStatememNo.4pars.157,160(13)同上(14)详细原则不可能一一列举,它主要体现在当时代表GAAP的文件ARBs和APBOpinions中(pars.203,224),SEC的文告也是详细原则的来源(par.205)。(15)APBStatementNo.4的基本内容是面向过去,对会计目标的关注不够,构成了它的重要局限性。(16)以上参见Zeff/Keller主编《Financial加ountingTheory-issuesandcontroversies》3rdedition,1985,p.p86.87(17)参见Kenneths.Most,《AccountingTheory》,2ndedition,1982,P.14

财务研究论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财务会计、会计差异、借鉴西方

一、中西方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基本表述

(一)中国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思路:

1“大会计观”,认为会计包括财务甚至可以代替财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管理的主体,财务是管理的对象,必须对财务实施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实际上指的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的会计管理。”在我国会计学科体系设置上也与这种观点相符。我国财务会计主要的缺点是:学科门类单一,讨论范围狭窄;注重核算多,重视管理少,只讨论方法,很少深入研究理论,即使在很少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是解释、说明制度,基本没有独立完整的学科研究内容。

2“大财务论”,认为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会计只属于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反映和控制环节。这种观点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和实际做法,任何财务政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财政政策,中国十年的会计政策都是围绕着财务政策制订的。

3“财务会计并行观”。认为财务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则为这种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主张借鉴西方的经验,从机构设置上将两者分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越是发展,企业的理财活动必定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它将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并驾齐驱,共同影响企业的成败。考虑这一发展趋势,我们觉得会计同财务(财务管理者理财),在学科上应当有一个客观界限,在工作上也不能长期混淆不清。

(二)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两门学科,各自有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看来:“会计是一种技术,它是对财务性质的帐项,用显明的方法,以金额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对其结果做出解释。”在英美国家的大型企业中一般将财务与会计机构分开,在财务副经理之下设有财务长与主计长,财务长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筹集资金、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投资、股利分配、银行和保管、信用和收款以及保险等;主计长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内外部报告、计划控制、经济评价、保护资产、税务管理、信息处理、内部审计等。

二、中西方财务与会计关系差异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所造成。

(一)政府经济干预因素。中国政府总是统管着中国财务,国家财务如此,企业财务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政府采用了详尽的财务制度去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在企业范围内大到投资、融资政策的确定,小到每一笔会计业务的处理,国家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企业自主理财的权力很小。在西方,国家政府一般都不制定直接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只遵循公认会计准则,而且由于西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计准则与公司法税法的脱钩等,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上存在分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二)中西方财务发展进程因素。西方财务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理财”阶段,二是“综合理财”阶段,三是“现财”阶段。在连续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使西方财务日渐成熟。形成了企业财务的重点是研究所筹资金在投资运用时如何考虑投资报酬与风险的对应关系,减少投资风险,以增加投资收益,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至此,西方财务已形成了以筹资、投资、股利为核心的企业财务内容,其本质是有关企业资金的运用过程和管理结果。新中国的财务始终围绕财权分配展开,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开始形成以企业本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与分配为核心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以处理财务关系为重。但是中国的财务发展得比西方晚明显不如西方财务的完善。从中西方财务发展过程的考察中可以明确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是中西方财务的本质均是有关本金运动的描述;二是财务管理的发展阶段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变革互相适应的;三是中西方财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有时会相互交融,且随着财务趋向国际化,;四是财务与财政、金融、税收、投资者、所有者等之间的客观关系总是存在的,并不依人们认识水准与表述方法的差异而转移。

(三)经济体制因素。在中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将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因而有关企业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重大财务活动都由国家财政去统一规范。因而国家股仍然在绝大多数股份制企业中占控股地位。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仍是处理企业与国家等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也正是中国关于财务与会计关系表述上存在“大会计观”、“大财务观”、“财务会计合一观”等存在的现实环境。纵观中国几十年的企业财务体制一直只在被动地处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形式,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集中财务与扩大企业财权上下功夫。这偏离了财务的本质,造成了我国财务与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合二为一的局面。相反,西方国家由于有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财务不仅很少受政府的干预,而且由于其追求一种实效性的财务管理方式,因而财务管理中被迫用足够的力量去处理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问题,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也将财务与会计分别设置机构,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上财务与会计分离的统一。

三、西方财务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中西传统文化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模式、企业制度及其财务会计上的差异,会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双方文化的交流而逐步缩小。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中西方财务会计差异很大,我国需要借鉴西方而不是直接把西方的那套搬到我国来用,以免再次出现“ERP失灵”事件。

参考文献:

[1]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年第1期,2~10页。

[2]郭复初:《会计管理论为何难以成立》,《会计学家》1990年第4期

财务研究论文第5篇

(一)中国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思路:

1“大会计观”,认为会计包括财务甚至可以代替财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管理的主体,财务是管理的对象,必须对财务实施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实际上指的是对财务活动进行的会计管理。”在我国会计学科体系设置上也与这种观点相符。我国财务会计主要的缺点是:学科门类单一,讨论范围狭窄;注重核算多,重视管理少,只讨论方法,很少深入研究理论,即使在很少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是解释、说明制度,基本没有独立完整的学科研究内容。

2“大财务论”,认为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会计只属于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反映和控制环节。这种观点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和实际做法,任何财务政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财政政策,中国十年的会计政策都是围绕着财务政策制订的。

3“财务会计并行观”。认为财务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则为这种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主张借鉴西方的经验,从机构设置上将两者分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越是发展,企业的理财活动必定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它将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并驾齐驱,共同影响企业的成败。考虑这一发展趋势,我们觉得会计同财务(财务管理者理财),在学科上应当有一个客观界限,在工作上也不能长期混淆不清。

(二)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两门学科,各自有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他们看来:“会计是一种技术,它是对财务性质的帐项,用显明的方法,以金额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对其结果做出解释。”在英美国家的大型企业中一般将财务与会计机构分开,在财务副经理之下设有财务长与主计长,财务长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筹集资金、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投资、股利分配、银行和保管、信用和收款以及保险等;主计长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内外部报告、计划控制、经济评价、保护资产、税务管理、信息处理、内部审计等。

二、中西方财务与会计关系差异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所造成。

(一)政府经济干预因素。中国政府总是统管着中国财务,国家财务如此,企业财务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政府采用了详尽的财务制度去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在企业范围内大到投资、融资政策的确定,小到每一笔会计业务的处理,国家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企业自主理财的权力很小。在西方,国家政府一般都不制定直接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只遵循公认会计准则,而且由于西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计准则与公司法税法的脱钩等,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上存在分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二)中西方财务发展进程因素。西方财务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理财”阶段,二是“综合理财”阶段,三是“现财”阶段。在连续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使西方财务日渐成熟。形成了企业财务的重点是研究所筹资金在投资运用时如何考虑投资报酬与风险的对应关系,减少投资风险,以增加投资收益,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至此,西方财务已形成了以筹资、投资、股利为核心的企业财务内容,其本质是有关企业资金的运用过程和管理结果。新中国的财务始终围绕财权分配展开,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开始形成以企业本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与分配为核心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以处理财务关系为重。但是中国的财务发展得比西方晚明显不如西方财务的完善。从中西方财务发展过程的考察中可以明确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是中西方财务的本质均是有关本金运动的描述;二是财务管理的发展阶段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变革互相适应的;三是中西方财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有时会相互交融,且随着财务趋向国际化,;四是财务与财政、金融、税收、投资者、所有者等之间的客观关系总是存在的,并不依人们认识水准与表述方法的差异而转移。

(三)经济体制因素。在中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将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因而有关企业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重大财务活动都由国家财政去统一规范。因而国家股仍然在绝大多数股份制企业中占控股地位。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仍是处理企业与国家等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也正是中国关于财务与会计关系表述上存在“大会计观”、“大财务观”、“财务会计合一观”等存在的现实环境。纵观中国几十年的企业财务体制一直只在被动地处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形式,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集中财务与扩大企业财权上下功夫。这偏离了财务的本质,造成了我国财务与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合二为一的局面。相反,西方国家由于有比较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财务不仅很少受政府的干预,而且由于其追求一种实效性的财务管理方式,因而财务管理中被迫用足够的力量去处理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问题,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也将财务与会计分别设置机构,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上财务与会计分离的统一。

三、西方财务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中西传统文化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模式、企业制度及其财务会计上的差异,会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双方文化的交流而逐步缩小。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中西方财务会计差异很大,我国需要借鉴西方而不是直接把西方的那套搬到我国来用,以免再次出现“ERP失灵”事件。

内容摘要:前阶段,我国实施ERP失败时,彻底的暴露了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本文由此事引出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西方财务会计、会计差异、借鉴西方

参考文献:

[1]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年第1期,2~10页。

[2]郭复初:《会计管理论为何难以成立》,《会计学家》1990年第4期

财务研究论文第6篇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简称EMH)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EMH是标准财务理论的基础性假设。EMH宣称资产的价格全面反映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并给出了三种形式的市场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强型有效和强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响应和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持,并在、金融、财务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如"小公司效应"(Banz,1982)、"星期一效应"(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资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现,表明市场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证据显示,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的偏离标准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而且这种偏离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诸如此类的现象和非理是EMH所不能解释的。

事实上,现代财务理论要解决两个:(1)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2)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标准财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在第二个问题上,标准财务理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诚如上所述,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决策过程(而不是最优决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财务学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即行为财务(behavioralfinance)。

行为财务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心理学研究中的行为主义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别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的可能性》和《科学的投资:科学还是幻想》,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结合起来。1972年,Slovic发表的《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开启了行为财务研究的先河。而这时,以EMH为基础的标准财务理论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因此,行为财务未能引起太多的关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为行为财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85年,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行为财务这一新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声交易理论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应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等。而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实证检验也随之展开: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实验心理学方法验证了期望理论中个体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态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发现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钥魉鸸善贝嬖诮锨康南坌睦恚词瞧梅缦盏模谟媲扒飨蚧乇芊缦眨敢饨显缏舫龉善币运ɡ螅籐akonishok和Vermaelen(1990)、Ilenberry(1995)指出市场对由股份回购所传递的信息反映不足等。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对行为财务理论的经验研究:孙培源和施东晖(2002)通过对股市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在不同的收益和损失状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①

行为财务的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期望理论的提出;二是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并逐渐溶入主流经济学。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

(一)行为财务的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以下简称KT)《期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给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KT称之为期望理论。通过实验调查,KT把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三种效果:确定效果(certaintyeffect)、反射效果(reflectioneffect)、分离效果(isolationeffect)。此外,KT也提出理论模型来解释个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是如何决策的。他们定义了两种函数来描述人的选择行为:一种是价值函数V(x),替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另一种是决策权重函数π(p),用决策权重替代了预期效用函数中的概率。然后,KT通过模型的设计和推导,给出了期望理论的几个要点:(1)个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是以相对于某个点的利得或损失为依据,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认为得期末的财富或消费,即以结果和开始设想的差距为基础,而不是结果本身;(2)价值函数或个人的效用函数是S型的。在面对损失时是凸函数,面对利得时是凹函数,这表明投资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损失,其失去的效用低于前一单位损失所降低的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利得,其增加的效用也低于前一单位利得所增加的效用;(3)价值函数中,损失的斜率比利得的斜率陡。即损失一个单位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大于获取一个单位利得所带来得效用增加,也就是说个人是厌恶损失的;(4)个人对极端但概率很低的事件会过度重视,却容易忽略例行发生的事,KT把这称为"小数法则偏差"。随后,KT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1980年,KT提出了期望理论中"参考点"的概念;1992年,KT针对概率转换的问题,提出了累积期望理论(cumulativeprospecttheory)。此外,Thaler(1985)、Lopes(1987)、Shefrin(1988,2000)等也在KT的基础上,对期望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2、心。行为财务学的与在财务中引入心理学的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个人在面临不确定条件时会表现出如下心理特征:(1)损失回避(lossaversion)。个人对利得和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损失带来的是同样大小的利得的2.5倍;(2)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所谓心理账户,是指每个人皆根据自身的点来订出一个决策的方案。例如,不同的股票,在买进时有不同的价格,投资者面对这种现象,会根据自身的心理账户做出适合自身的决策;(3)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表现出过分自信。例如,对一项关于司机对于驾驶能力的自我判断的调查显示,有65%到8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是"超过平均水平"(aboveaverage)的;(4)倾向于确认偏差(pronetoconfirmationbias)。人们往往只是重视条件概率(即所直观到现象),而忽视了先验概率(以往存在的知识)。例如,如果你在电视中看到坏人中30%面貌丑陋,那么以后你看到这类面孔的人一定会认之为坏人。这个实验说明,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夸大了按"常识"得到的条件概率,也就是夸大";典型"的作用。

(二)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标准财务理论的基础是和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与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联系的,二者皆以投资者理性为前提。行为财务学认为,部分投资者因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的驱使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而且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全部抵消非理性投资者的资产需求。基于此,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1994)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theory,简称BCAPT),对传统的CAPM进行了调整。BCAPT指出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他们信息不充分,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的;当后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是无效的。BCAPT还指出,传统的资本预算中的贴现率是按以CAPM为基础出来的,这个贴现率是以市场有效和管理者理性为前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按行为财务的观点,应以BCAPT为基础来重新计算贴现率。

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2000)以Lopes(1987)和KT的期望理论为基础,发展出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简称BPT)。他们利用单一心理账户(singlementalaccount,BPT-SA)和多个心理账户(multiplementalaccount,BPT-MA)来推导BPT。BPT-SA投资者关注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他们会将投资组合整和在同一个心理账户里,而BPT-MA投资者将投资组合分散到多个心理账户,忽视资产间的相关系数。BPT认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是一种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程度的识别和投资目的所形成的金字塔状的投资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投资与投资者特定的期望相联系。而且,HershShefrin和MeirStatman发展了一个两层的投资组合模型,每一层代表不同的风险偏好:底层代表避免贫穷和破产,规避风险;高层代表为了暴富,追逐风险。

(三)行为财务理论模型

1、DSSW模型。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及噪声交易者为什么能赚取更高的预期收益。噪声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这样金融资产的价格明显偏离基本价值。而且噪声会扭曲资产价格,但他们也可因承担自己创造的风险而赚取比理性投资高的回报。

2、BSV模型。解释了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EMH。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偏差: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由于收益变化是随机的,上述两种偏差使投资者会作出两种错误的判断:判断1和判断2。根据判断1,投资者认为收益变化是一种暂时现象,未能及时调整自身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即反应不足;根据判断2,投资者认为近期股票价格的同方向变化反应公司收益的变化是趋势性的,并对这一趋势外推,导致过度反应。

3、DHS模型。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的反转。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前者不存在判断偏差,后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对股票价值判断的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因此,股票价格短期内会保持连续性,但从长期来看,当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不一致时,股票价格会因前期的过度反应而回调。

4、HS模型。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BSV模型和DHS模型不同的是,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在对股票价格预测时,消息观察者完全不依赖当前或过去的价格,而是根据其获得的关于股票未来价值的信息;动量交易者则把他们的预测建立在一个对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上。同时模型假设私人信息在消息观察者中是逐步扩散的。HS模型认为最初消息观察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试图利用这一点进行套利,但结果恰恰导致股价的过度反应。

5、羊群效应模型。解释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的群体行为及其后果。模型把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归因为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以及"群体压力"等情绪的,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在序列型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和其他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信息,投资者一次只做一个决策,即决策的序列性。在非序列模型中,假设两个投资者之间的仿效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倾向较弱时,市场总体表现为收益服从高斯分布,倾向较强时则表现为市场崩溃,这与传统的零点对称、单一型态的厚尾分布不一致。

三、行为财务的启示

在KT之前,学和心在个人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因素。通过KT以及后来一大批学者的努力,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经济结合起来,不再单纯地仅用外界因素来解释人们复杂的决策行为,而是考虑他们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成了行为经济学。行为财务是利用行为经济学的框架,通过对行为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真实行为的观察,探索行为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并以此来解释和预测其在金融市场中的真实行为。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财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主体选择的科学。而一直以来,财务主体的选择过程都被视为一个"黑箱",行为财务则试图揭开这一"黑箱"。此外,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已被证实是影响财务主体决策的因素之一,在财务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本土化研究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行为财务注重从投资者的心理特征、资本市场的条件、政府行为等来分析财务,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财务主体的实际行为。因此,行为财务应成为我们研究公司财务理论和实践一个新的范式,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努力。

2、行为财务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因此在研究中理所当然地要充分吸收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来丰富和完善行为财务的理论体系。同时,应避免断章取义地从一些投资者的行为片段去组合对投资者行为的假设,虽然可能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但合理性却不能保证(Shefrin,2000)。

3、尽管行为财务是在对标准财务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不能将两者简单的对立起来。从行为财务的过程中可看到,它是在标准财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心理变量,对传统的理论模型加以调整。而且,行为财务尚不能对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再加上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因此,在和行为财务理论时,正确的态度是把两者相结合,BPT,BCAPT就是很好的例子。

1、HershShefrin,MeirStatman:《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ory》,载《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Volume29,Issue3,Sep.1994

2、HershShefrin,MeirStatman:《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载《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Volume35,NO2,June2000

3、DanielKahneman,AmosTversky:《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载《Econometric》,NO2,1979

财务研究论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财会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及时捕捉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堵塞、浪费、过度滞留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信号,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亮出黄牌、发出警报,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危机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一、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初期的方法以趋势分析为主,但其研究贡献仅在于观察公司的财务比率趋势变化,以找出财务危机公司财务比率的特征与趋势,并未发展出真正的财务预警模型;1966年Beaver以二分类检验法创造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雏形,此后国外学者对于财务预警的相关研究一直不曾间断,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样本的选取、自变量的选取与筛选、研究方法等,各自发展了不同的理论,可以归纳为统计类(二分类检验法、多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Cox法及CUSUM时间序列分析法)和非统计类(类神经网络法、企业危机压力表)研究方法。

Beave应用二分类检验法进行的单变量分析说明了可以应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获得较高的预测力,而且也为后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过,虽然Beave应用这种方法从30个财务比率中筛选出5个最能分开失败企业和非失败企业的比率,但是它毕竟是采用国外1954-1964年的数据和样本得到的研究成果,其应用环境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如果应用Beave研究所得的5个比率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预测,不可能完全适用。

针对单变量模型的缺陷和局限,Altman的Z-Score模型模型能够把若干个变量合并入一个方程式,使用一定的判别标准,估计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是非常可取的。但是他的Z-Score模型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Altman所选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的数量是相同的,这就表明每组样本有相同的先验概率,即各自50%,而真正一个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或破产的概率是远远低于50%的。这种做法所造成的最严重影响是,常常会低估了将非破产企业误归入破产企业的误分类错误。

类神经网络模型虽然近几年被很多学者所使用,但其运作过程尤如黑箱,对于各财务比率的权重无法获悉,不同的样本模型其隐藏要素的个数会有所不同,影响比较的客观性,因此不适合作为比较不同样本的模型。Cox由于主要是用来预测公司未来的存活期间的概率,并非用来判定公司是否失败,因此也无法比较不同样本;而CUSUM模型在计算上较繁复,较适合作为个案分析的模型,并且从国外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其正确率也没有明显优于其他模型。

另外,上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方法均过度依赖财务报表以及数学处理的机械形式,在实际中应用相当困难,因为,利用这些模式必须有相当的数理背景,对许多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苛刻的要求;财务危机往往是由企业的经营或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这些失误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在会计报表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财务数据预测财务危机是在引起危机事件之后进行的,不能从根源上防范危机的发生,并且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二、建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基本前提

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因此,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否则,企业的财务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1、领导素质是关键。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团队意识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预警管理的成功保障。

2、较为完备扎实的管理基础是实施财务预警的基础条件。企业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管理基础,特别是企业在实施ERP之后,财务预警应充分利用ERP的管理思想和基础数据。

3、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衔接和协调。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

4、完善灵敏的信息系统。财务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实时的信息。

5、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财务预警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6、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披露及时等内容。

三、企业财务预警的程序

1、寻找警源。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是“火种”。从警源的生成机制来看,警源可以分为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从警源的可控度来看,又可将其划分为可控警源与不可控警源;从警源的性质来看,还可分为主观警源和客观警源。

2、分析警兆。警兆是预警的信号系统。一般地,当警源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这种先兆与警源可以由直接关系,也可有间接关系:可以有明显关系,也可以有隐形的未知黑色关系。警兆的确定可以从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经验分析。警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气警兆,一类是动向警兆。

日本经济企划厅在研究该国经济的循环与波动时,把景气指标分成了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三类。先行指标是在波动达到波峰或低谷之前提前出现的指标,一致指标是该指标出现的时间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基本相同,滞后指标是出现日期在波动基准转折点之后的指标川。类似于经济的循环与波动,财务出现风险或危机,必然会经历一个时间顺序相连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预警的警兆随之也应有不同的表现。

3、选取预警指标。在企业财务预警中,任何一个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现金能力等多方面的财务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才能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评价和判断。

选择预警指标一般要遵循五个原则:第一,所选用的指标必须在测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性,所选的多个指标的综合必须能反映企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第二,一致性或先行性,即指标特征量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大体一致或略有超前,能明显地反映企业逆境现象的发生或发展动向;第三,灵敏性,即对企业的资金变动等情况反应灵敏,随时都能表现出企业运营的方向和成果;第四,代表性,即能大体上反映某类能力(如盈利能力)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趋势;第五,在统计上要有迅速性和准确性。

4、防警排警。防警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防止警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警情,则由防警变成了排警。事先准备好在各种警情下的应急对策或对策思路,一旦发出警报,则可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调用相应的对策。一般地,预警对策大多是思路性和提示性的。

【参考文献】

[1]葛和平:“Fisher判别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中的运用”,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7

[2]姜秀华等:“上市公司危机预警模型研究”,预测,2002.3

[3]张勇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