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整治技术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27 11:18:17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作者从深圳市山体缺口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山体缺口探讨综合整治技术中的措施形式、生态恢复重要性。

山体缺口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它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影响极大,是城市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难点。以深圳市为例,据调查,全市山体缺口达669个。全市面积2020km2,其密度为0.33个/km2。类似的情况在珠江三角洲都较普遍。形成山体缺口的主要原因有2点:(1)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基本建设项目例如修建公路、码头等,需要大量的石料,必须开山采石;(2)基本建设开挖山体遗留下来的边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2002]55号《深圳市治理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山体缺口工作实施方案》公告全市,将其列入“十五”期间的重大项目。

对山体缺口的整治,国内外尚无更多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陡峭石壁的绿化更是难上加难、许多技术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发达国家采用的喷混植生法和钢筋砼框格悬梁法已经被深圳市山体缺口整治工程所吸纳。

1山体分类

1.1分类的重要性

对山体缺口的整治,必须先分类,以研究不同类型的山体缺口的特殊性,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1.2分类依据

1.2.1按形成原因分按形成原因可以将山体缺口分为废弃采石取土场和遗留边坡两大类。前者是因为采石、取土或弃石、弃渣(土)形成的;而后者是因为开挖山体形成的。

1.2.2按岩性分遗留边坡按岩性分类可以分为软质和硬质2类。所谓软质边坡,其岩性多为泥质岩类;而硬质边坡的岩性多为火成岩或变质岩类。采石场的岩性均属于硬质,大多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沉积岩中的沙岩或变质岩等。

1.2.3按工艺流程分按工艺流程可以将废弃采石场分为开采石壁和料场迹地2部分。

1.2.4按石壁坡度分从地貌学的分类概念看,石壁坡度一般都应划入陡坡类。为了便于对不同坡度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故将石壁分为陡壁、极陡壁和陡峭壁3种类型。坡度在45°以下的石壁称陡壁;45°~70°称极陡壁;大于70°的石壁称陡峭壁。

1.2.5按石壁表面粗糙度分石壁表面粗糙度、裂隙发育情况等,直接关系其整治措施的布设,故将其分为光滑石壁和粗糙石壁2类。前者石壁表面光滑平整;后者表面粗糙,壁面起伏不平,多凹陷石穴,裂隙发育。

1.2.6按治理难度分废弃采石场的治理难度,要综合分析各种情况,确定难度系数。一般从石壁岩性、石壁面积、坡度、表面粗糙度、石壁高度、施工难易程度及交通、水源、电力等多个方面因素分析,综合评判后给出整治难度系数。难度系数为1.0~3.0。整治难度最大的为3.0,最小的为1.0。其间视各废弃石场的具体情况而定。确定难度系数,可以为施工图设计预算提供必要的依据。

1.2.7按对城市景观影响度分废弃山体缺口对城市景观影响度分为一般、严重、极严重3个级别。缺口面积大、离交通干线或城镇近者为极严重等级;远离城区的为一般等级;介于极严重和一般之间者属于严重等级。

2综合整治思路

理清思路、吃透现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是山体缺口整治工程中几个关键环节。综合整治的思路是:稳定边坡,理顺水系,绿化裸岩地(迹地)。

2.1稳定边坡

由于受土地资源紧缺的限制,城市边缘的废弃山体缺口部分往往已作为开发用地。因此,边坡稳定问题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为最基本的要求。有许多因素影响边坡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性(包括岩石的风化程序)和边坡坡度2个因素。详见表1,表2。

2.2理顺水系

理顺水系关系到废弃山体缺口的边坡稳定、工程措施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在整治方案的总体构思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3绿化裸岩地(迹地)

废弃山体缺口的整治最终要以恢复植被为目的,以创造生态恢复的基本条件。要从可持发展和城市景观的战略高度,选择适宜的树草种。

3石壁整治技术

3.1石壁分类

山体缺口整治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而石壁是综合整治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根据不同石壁所处的位置、对城市景观影响度、石壁坡度、石壁岩性、表面粗糙度及裂隙发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类,进而确定难度系数。

3.2整治技术

3.2.1喷混植生喷混植生是一项从国外引进治理石壁的新技术。其具体操作是先在石壁上挂铁丝网,并用锚钉将铁丝网牢牢地固定在石壁上,再喷一层厚度超过10cm的胶结剂,再在胶结剂上喷一层肥料、灌草种子、保水剂等相混合的材料。喷混植生适合于45°~65°的陡壁,其缺点是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

3.2.2液压直喷小于45°岩层表面较粗糙且凹凸不平的石壁,可用土坝灌浆原理直接将种子、肥料、泥浆、保水剂等混合材料喷射到岩层表面,厚度不小于10cm,而不需挂铁丝网,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3.2.3植生槽(盆)利用石壁表面凹凸不平的微地形变化,因势利导地将石壁的凹陷处加工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槽或盆,称植生槽(盆)。植生槽(盆)适合小于60°坡的石壁。坡度太陡的石壁,其施工难度太大。

3.2.4钢筋砼框格悬梁70°左右的陡峭石壁,可以采用钢筋砼框格悬梁技术。悬梁高度60cm左右,框格规格1.5m×1.5m,同时将锚杆与悬梁钢筋焊接成整体,使悬梁的力从锚杆传导到石壁。然后在悬梁框格内填加客土、种子、肥料及土工纤维等混合材料。

3.2.5三维网喷混植生应用可降解的土工材料制成的三维网,将其与石壁固定以后,喷射种子、肥料、保水剂、黏土等混合材料。适于40°以下的泥质边坡。

3.2.6梯级爆破将石壁爆破成台面宽度2m左右的梯形,再在台面外侧砌一高度80cm左右的浆砌石墙,然后加客土、肥料,栽树种草。

4迹地整治技术

迹地是位于废弃采石场石壁下部的坑口,由石料加工或堆料废弃后形成寸草不长的迹地。立地条件极差,但地势平坦,易打穴施工。迹地整治的关键技术:(1)理顺迹地水系,使地表径流归顺;(2)全面绿化迹地,乔、灌、草结合;(3)在其与石壁的交界处,建造一条宽度10m左右的绿色安全缓冲带,以避免石壁碎石滚落时伤人。

5生态恢复技术

山体缺口的生态恢复问题,是综合整治中的核心问题,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多样性筛选与搭配,方可收到理想的效果。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景观的战略高度,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地形或人工创造地形,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乔、灌、草品种,并合理搭配,使其尽快形成人工植物群落,改善山体缺口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整治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将会带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探索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逐渐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讲究科学与实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常识,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思想政治课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

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头头雾水”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教师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通过其声、画、形把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能牢牢掌握,在教学中也就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讲课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画面一是高速行驶的列车,车上有乘客,车外有树木;画面二是列车在一个运动着的透明球体中运动。通过这两个动画,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三)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鲜活、生动、真实、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利用其直观、形象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超越时空界限,模拟再现我们所需要情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

(四)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使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从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伸。信息技术使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转变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再是围绕知识传授转圈子。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运用目的不明确

运用多媒体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政治教师对此并不十分明确,很多时候只是为运用而运用。如果是运用多媒体投影课本上已有的文字、图表,就仅仅局限于对教材材料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复,或是用多媒体代替板书。这些,都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和运用。

(二)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每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十分明确。可是我们许多政治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既有精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解说,结果片面追求视听效果,没有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喧宾夺主的课件,不仅达不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

(三)课堂容量过大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可以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但当这些内容超过了一定的“度”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内容过于饱满!往往是教师连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事例和材料,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活动时间,并且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四)课件内容的选择不够恰当

有些政治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喜欢选择一些动画、漫画图片,或随意性地选择一些比较陈旧的材料进行教学,忽视了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真实性、时效性较强的特点,结果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只有真正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成功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学、媒体、学生”三维互动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法、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这些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二)要明确整合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学科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适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类型;多媒体软件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等等。弄清这些理论问题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有实效,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不会陷入盲目之中。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2)最优化原则。(3)服务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5)适度性原则。

(三)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网络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不能把网络课上成“牧羊课”、“网络浏览课”,对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要注意避免将多媒体设备当作“现代化的黑板”、“知识的灌输者”来使用。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的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政治新课堂,完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务。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整治技术论文第3篇

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了教学形式,为优化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政治教师要大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趣味化。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开拓学生视野;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再在导入新课环节、结束环节播放轻松的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开放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资源库等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幅国家“地图”,当把鼠标放到相应位置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详细的信息,包括名称、民族、人口、特点等,让学生感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亲缘关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2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政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理论概念抽象性强,不容易理解掌握,即便教师也无法用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和阐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阻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的目标。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材“活”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堂充满动听的音乐、清晰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课件,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个性化成长。再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索者,让学生的精神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开展德育教学。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可以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

整治技术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介绍和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种类和成因,探讨了隧道病害的治理技术,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 病害 整治技术 1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公路、铁路的建设蓬勃发展,修建的隧道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地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产生结构变形、开裂、错台、渗漏水等病害,大大降低了线路的级别,并威胁到安全运营,情况严重的使隧道失去使用价值,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很快,到2010年建成“二环八射”2000km高速公路。仅2005年将完成投资1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总里程为478km,通车项目34km,续建项目计682kme到2020年,重庆将建成总投资1 990亿元的“三环十射三连线”共计3 600km高速公路。重庆是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桥隧的比重较大,减少新建隧道发生病害和及时对现有病害隧道进行有效整治,对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种类和成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主要表现在:严重渗漏水、结构衬砌的腐蚀裂损、仰拱或铺底的变形损坏导致路面的破坏。几乎所有的隧道病害都与渗漏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隧道结构的缺陷给隧道渗漏水提供了通道,隧道渗漏水的长期作用又会加剧隧道侵蚀破坏,特别是在围岩有地下水并具有侵蚀性的情况下,对衬砌和隧道设备的腐蚀更加严重。在运营期间,地下水常通过混凝土衬砌变形缝、施工缝、裂缝甚至混凝土孔隙等通道渗漏进隧道中,造成洞内通信、供电、照明等设备处于潮湿环境而发生锈蚀、霉烂、变质、失效,若使路面积水,就会改变路面反光条件,引起眩光,造成车辆打滑,危及行车安全。 2.1 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 a.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 ①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改变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水的泾流路线,使周围的水向隧道内汇集和积聚,隧道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中,给隧道渗漏水创造了条件; ②隧道周围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应力场的不断调整,可能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地层不均匀沉降或滑移面活动都将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使得衬砌结构出现裂缝等,形成渗漏水通道,使隧道产生渗漏水; ③隧道开挖可能引起的古滑坡复活或新滑坡、或矿产采空区失稳、或大的塌方、或大量失水后的地面沉陷以及地震或人为诱发地震等都会破坏隧道衬砌结构,引起隧道渗漏水病害。 b.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渗漏水通道 ①混凝土浇筑时水灰比过大,形成开放性毛细泌水管路; ②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佳、混凝土质地不够均匀、水泥浆未能与骨料表面很好粘结、未能很好灌满捣实产生疏松层或留下各种形状的缝隙与孔洞,形成透水缝隙; ③衬砌混凝土材料中有杂物,腐烂后形成缝隙或孔洞。特别是在两环混凝土接缝部位,由于挡头板未拆除干净,腐烂后形成缝隙而漏水; ④“三缝”处理不当,产生的漏水缝隙; ⑤防水板安装不规范,未处理好防水板的接缝和破损部位,导致渗水,排水管路堵塞,等等。 2.2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成因分析 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是指隧道衬砌开裂变形、片块剥离以及大块坍落。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地质原因(如软弱围岩、地层偏压及山体滑坡等)、设计不完

整治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治专业;课程整合;文化策略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我国对此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部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同时也把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提供给了每一位从事教师教育的工作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政治专业课程整合的文化策略这一课题。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

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要培养高信息素质的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所谓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硬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我们说的硬环境,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它应当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其一,信息技术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微格教学网络、电化教学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这些设施保证了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能使受教育者生活学习在一种物质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时时触摸和感受信息技术,在行为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质。

其二,信息技术资源,即为教与学者开发、提供经信息技术处理的、可供共享的政治课程信息材料。WWW.133229.Com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教育部确定的“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就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法获取。

(二)软环境。软环境可以称为制度环境,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相对于硬环境,我们认为软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保证,从某种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因为,设备可以落后陈旧一些,但观念制度必须先进。先进的设备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一种观念,一种氛围,先进的设备就会沦落为一种装饰。众所周知,清华的荷塘,北大的未央湖,是每一求学者向往的地方,那粼粼碧波,田田荷叶,使人留连,更启迪了多少人的灵智。然而,我们说不是这硬环境造就了朱自清们,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华北大的学院精神即校风学风,才使得她们薪火相传,一路笙管。所以清华北大出人才,硬环境固然功不可没,而软环境则是其当家法宝。信息技术软环境,就是要营造信息教育的文化氛围,使信息教育制度化、主动化。综观我国当前中专政治教育,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往往还停留在自己对信息的采集和开发上,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于教学的还不是主流,这固然与政治专业课程性质有关,但制度的落后,观念的陈旧是主要原因,这无疑将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将信息教育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教育文件,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和评价评估体系,要求每一位中专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课程实际出发,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将自己教学教研工作,与信息化相融合,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下,进而成为一种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当前政治教师信息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软环境的营造,必须建立在整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二、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

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一般由专业文化课程、职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部分构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结构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套结构体系是科学的,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我们这里所谓的专业课程结构,不是要对这个结构体系加以整合,而主要是针对专业文化课程而进行的。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以语言为主体,而语言和具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以语言课为形而下,即为基础为工具,而以具体教学课为形而上,为上层建筑为文化,是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之间一种通约通识性的联系。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虽然注意到了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到了教学课之间的有机整合。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则依然如“游兵散勇”,各自为战,把本来“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分裂切割成块块,课程间的信息,相互离散脱节,还往往形成信息的重复;更有甚者,有些政治课教师不相互关注对方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相互之间在教学中,很难形成信息交流。举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政治课上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必然要谈到语言的运用艺术问题,打开所有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关于语言的艺术,都是干巴巴苍白的几句,诸如清新、自然、平实、凝练等,而具体形而上地去分析这些特点,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解构这些特点,大都显得一筹莫展;而语言课上,只是泛泛地讲语言的基本性质,如语言的民族性、社会性等,或者详尽地分析各种语法结构,介绍各种修辞手段等,也未能与文学课相整合,从文学的角度,依据语言自身的特点,以语言学研究新成果新理念,帮助文学课形而上地完成其全部教学任务。政治语言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文学课不予以重视,使得本来非常生动的一些语言现象,变成了简单的语意诠释,政治学课成了解释课,难怪政治系的学生不仅对语言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充满形象与感情色彩的文学课,也不为学生所接受。而语言课又与文学课脱节,并且语言课过多地讲本属于文学课的内容,就会冲淡其课程特色,造成时间的紧张等。诸如此类问题,在中专政治专业教学中,可谓俯拾皆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将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加以整合,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各课程内容数字化,转化为信息化学习资源,并对这些信息资源,作综合性分析,从而打破课程之间的专业槛限,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门课程综合化,使相关课程之间课程目标、教学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期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其次,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往往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资源,但是缺乏信息的交流。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使各课程的信息流动起来,加强各课程之间的合作,而且给受教育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是迫在眉睫。

三、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就是要对各课程的内容、章节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和发展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加以整合。具体做法是,将各课程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作精密的分析,科学有序的构建诸如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一种集约式课程整合,即利用信息技术,把庞大芜杂的课程内容,作各种可能性的研究,将有限的教学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传统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安排,即所谓的章节时数的安排,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学习任务和研制任务等的安排,虽都经过了科学的分析,但我们认为这些分析,是专家们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信息含量,以概数的方式加以处理,其中难免含主观色彩,比如自己的专业爱好、研究领域等。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往往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章节内容,津津乐道,而对自己非研究领域,则往往略讲,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不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内容处理方式带有太多的随意性。虽然我们不反对教师有自己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因此,我们主张将课程内容作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缜密的分析,真正科学地确立每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下开展教学,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中专课为例,就是要根据语言习得与认知规律以及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或各章节的教学。进一步,通过认知规律的数字化处理,将课程内容细化为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从而科学地选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等。这种课程整合,无疑是一种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芒.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2]张双.现代教学视野中的教学伦理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整治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治专业;课程整合;文化策略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我国对此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部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同时也把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提供给了每一位从事教师教育的工作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政治专业课程整合的文化策略这一课题。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

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要培养高信息素质的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所谓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硬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我们说的硬环境,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它应当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其一,信息技术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微格教学网络、电化教学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这些设施保证了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能使受教育者生活学习在一种物质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时时触摸和感受信息技术,在行为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质。

其二,信息技术资源,即为教与学者开发、提供经信息技术处理的、可供共享的政治课程信息材料。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教育部确定的“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就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法获取。

(二)软环境。软环境可以称为制度环境,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相对于硬环境,我们认为软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保证,从某种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因为,设备可以落后陈旧一些,但观念制度必须先进。先进的设备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一种观念,一种氛围,先进的设备就会沦落为一种装饰。众所周知,清华的荷塘,北大的未央湖,是每一求学者向往的地方,那粼粼碧波,田田荷叶,使人留连,更启迪了多少人的灵智。然而,我们说不是这硬环境造就了朱自清们,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华北大的学院精神即校风学风,才使得她们薪火相传,一路笙管。所以清华北大出人才,硬环境固然功不可没,而软环境则是其当家法宝。信息技术软环境,就是要营造信息教育的文化氛围,使信息教育制度化、主动化。综观我国当前中专政治教育,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往往还停留在自己对信息的采集和开发上,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于教学的还不是主流,这固然与政治专业课程性质有关,但制度的落后,观念的陈旧是主要原因,这无疑将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将信息教育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教育文件,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和评价评估体系,要求每一位中专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课程实际出发,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将自己教学教研工作,与信息化相融合,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下,进而成为一种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当前政治教师信息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软环境的营造,必须建立在整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二、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

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一般由专业文化课程、职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部分构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结构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套结构体系是科学的,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我们这里所谓的专业课程结构,不是要对这个结构体系加以整合,而主要是针对专业文化课程而进行的。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以语言为主体,而语言和具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以语言课为形而下,即为基础为工具,而以具体教学课为形而上,为上层建筑为文化,是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之间一种通约通识性的联系。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虽然注意到了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到了教学课之间的有机整合。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则依然如“游兵散勇”,各自为战,把本来“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分裂切割成块块,课程间的信息,相互离散脱节,还往往形成信息的重复;更有甚者,有些政治课教师不相互关注对方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相互之间在教学中,很难形成信息交流。举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政治课上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必然要谈到语言的运用艺术问题,打开所有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关于语言的艺术,都是干巴巴苍白的几句,诸如清新、自然、平实、凝练等,而具体形而上地去分析这些特点,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解构这些特点,大都显得一筹莫展;而语言课上,只是泛泛地讲语言的基本性质,如语言的民族性、社会性等,或者详尽地分析各种语法结构,介绍各种修辞手段等,也未能与文学课相整合,从文学的角度,依据语言自身的特点,以语言学研究新成果新理念,帮助文学课形而上地完成其全部教学任务。政治语言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文学课不予以重视,使得本来非常生动的一些语言现象,变成了简单的语意诠释,政治学课成了解释课,难怪政治系的学生不仅对语言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充满形象与感情色彩的文学课,也不为学生所接受。而语言课又与文学课脱节,并且语言课过多地讲本属于文学课的内容,就会冲淡其课程特色,造成时间的紧张等。诸如此类问题,在中专政治专业教学中,可谓俯拾皆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将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加以整合,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各课程内容数字化,转化为信息化学习资源,并对这些信息资源,作综合性分析,从而打破课程之间的专业槛限,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门课程综合化,使相关课程之间课程目标、教学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期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其次,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往往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资源,但是缺乏信息的交流。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使各课程的信息流动起来,加强各课程之间的合作,而且给受教育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是迫在眉睫。

三、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就是要对各课程的内容、章节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和发展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加以整合。具体做法是,将各课程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作精密的分析,科学有序的构建诸如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一种集约式课程整合,即利用信息技术,把庞大芜杂的课程内容,作各种可能性的研究,将有限的教学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传统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安排,即所谓的章节时数的安排,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学习任务和研制任务等的安排,虽都经过了科学的分析,但我们认为这些分析,是专家们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信息含量,以概数的方式加以处理,其中难免含主观色彩,比如自己的专业爱好、研究领域等。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往往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章节内容,津津乐道,而对自己非研究领域,则往往略讲,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不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内容处理方式带有太多的随意性。虽然我们不反对教师有自己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因此,我们主张将课程内容作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缜密的分析,真正科学地确立每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下开展教学,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中专课为例,就是要根据语言习得与认知规律以及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或各章节的教学。进一步,通过认知规律的数字化处理,将课程内容细化为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从而科学地选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等。这种课程整合,无疑是一种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芒.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2]张双.现代教学视野中的教学伦理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整治技术论文第7篇

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技术比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技术、乡村景观保护与重建技术等。德国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纪,在土地整治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现已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统(LE-GIS),将土地整治的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储存于该系统中。俄罗斯的土地工程技术可追溯到15世纪,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过成立“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土地关系与土地整理问题国际研究会”,提出了统一进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标准,研究景观的、生态的土地整理设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澳大利亚的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重点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复垦问题,在土地复垦整治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研究。Caya等将模糊专家系统模型(FuzzyEx-pertSystem)应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权属分配得到更多农户满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块总价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须要对地块的价值进行评估,GIS技术在价值评估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国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术已经比较科学、系统、规范,适应了土地整治实践的要求。我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有关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实践中非常缺乏技术支撑。我国急需从土地整治技术的工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等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是景观设计与生态化整治技术。胡静等为实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三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王金满等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软件的统计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为测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鉴;叶艳妹等设计了农地整治中急需解决的路沟渠生态化技术和灌排沟渠生态化设计技术。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了首个土地工程研究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土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整理技术、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技术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等进行了研究,这也充分说明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和趋势。

2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目前,土地综合整治包括:

①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如根据需求和现状将未利用地改良为农地或建设用地;

②对已利用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值,如对农地的改良、配套,进行集约化利用,建设高标准农田;

③对现状土地进行土地市场一级开发支持经济建设,对污染、灾毁及破损土地的整治利用等。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2.1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工程

非农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我国非农业用地约占国土中面积的22.9%。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功能,有利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治,对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积极整合、有效利用以及资源集中集约化发展,有效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农用地转化为农用地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土地工程。土地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在工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性、整体性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成土、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水利配套、电力、林业、道路等内容。在土地开发工程中应兼顾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2.2建设用地整备工程

建设用地,是指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城镇村及工矿等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它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据土地所用权特点,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清表、整治、平整并进行适度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达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和土地平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和土地平整)或“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热力、燃气和土地平整),从而符合建设用地标准的过程。建设用地整备工程中的整治工程,主要指通过一定工程、生物或技术手段,使海域、沼泽或土质难以为建设用地所利用的土地达到建设用地的标准。例如,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填海造地工程,将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作为建设用地,需要围堰、基槽清淤、基坑填沙、填砂等工程;沼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较低,当作为建设用地开发时,要注意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3污损土地改良改造工程

污损土地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污染和损毁,使土地完全或部分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和建设功能,包括污染土地和损毁土地。对污损土地进行改良改造区别于其他废弃地的改良改造,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去除污染物、恢复损毁土地,并通过污损土地利用评价,使其达到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使用标准。

2.3.1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空气、生物、水体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受到影响的土地。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使其恢复到未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按地点可分为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和异位改良改造技术。原位改良改造技术即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改良改造;异位改良改造技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土地污染改良改造按操作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改良改造技术、化学改良改造技术和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污染土地的物理改良改造是指通过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或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的改良改造过程。主要的物理改良改造技术有客土和换土技术、蒸汽浸提技术、玻璃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技术、热处理等。污染土地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使其与土壤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聚合、沉淀等反应,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转化、降解成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典型的化学改良改造技术有化学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溶剂浸提技术、施入改良剂或抑制剂等。污染土地的生物改良改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依靠某些生物的活动和具有某些特的微生物,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清除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它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超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或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改良改造的目的。狭义的生物改良改造仅指微生物改良改造,广义的生物改良改造包括微生物改良改造和植物改良改造,有时也包括动物改良改造。

2.3.2损毁土地改良改造技术。损毁土地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土丧失或整个土地毁坏而造成土地第一生产力的丧失。损毁土地改良改造工程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损毁土地进行改良改造使其恢复成可利用的有效土地,包括生境建设和群落建设两大内容。生境建设是对地貌的重塑和土壤改良培肥,其核心在于“造地”,为生物群落建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群落建设则包括植被重建和引入土壤微生物及动物,其核心内容是植被。对于凹型地貌的重塑,通常采用填充和客土的方式。对于凸型地貌重塑则采用土地平整、建梯田的方式。目前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较为严重,对于矿山损毁土地的地貌重塑一般采用“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技术,实现“边开采,边复垦”的良性循环。

2.4低标准用地提升工程

2.4.1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高标准农业用地可定义为: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其他高标准农用地。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是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使其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水源覆盖实现方田化,灌溉实现节水化,秸秆实现还田化,耕作实现机械化,施肥实现配方化,种子实现良种化,田间道路实现沙石化,农田林网实现网格化,田间种植实现规范化,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

2.4.2低标准建设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建设用地工程。高标准建设用地可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遵循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合理布局各业用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监管,通过科学技术增加对存量土地的各种投入,实现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状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建设用地建设最终是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完善。高标准城市建设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各业占地布局,严格控制大面积囤地现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标准农村建设可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对原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少或消除农村大片闲置地,消除空心村,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旧工矿用地进行考证,对废弃区进行生态修复,拆并不合理采矿区,做好原矿用地生态修复工作。

3未来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使规划、设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信息、监测及标准规范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效交叉和融合,通过系统集成与自主创新,使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以提高土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现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技术将向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将全面和深入的应用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土地整治生态变迁;土地整治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互操作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向生态化、智能化、节水节地型和可视化发展;质量型和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将实现针对性、高效性和最优化;土地整治的景观重塑和恢复工程技术;土地整治监测将从注重数量监测向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监测发展;土地整治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1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的土地整治因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导致农田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再加上因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对于诸如沟渠、道路设计强度、建设材料、成分配比、施工工艺、使用周期等要求均有明显差异,对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少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撑,这些均影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研发新的适应农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技术,提出专门的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土地精细平整作业,自主研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材料、新产品与施工工艺,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能力等领域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把复垦工程作为矿区开采的一部分,十分重视矿区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土地复垦、复垦工程与周边景观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与评价。因此,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的重构与修复技术、防治矿山生态灾害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集成技术等是未来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修复基质由单一的土壤修复过渡为土壤和地下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及其生物修复类型。因此,研发绿色可持续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耦合联用技术、研制专用修复设备和药剂产品是污染土地修复未来发展的趋势。

3.4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