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合集7篇)

时间:2023-02-27 11:16:38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1篇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XX方向,东与XX村接壤,南与

XX村接界,西与XX村毗邻,北与XX县接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1020户,人口3557人,耕地面积3414. 02亩,山林面积11967亩,党员74人,在家党员36人.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

2.有贫困户19户53人,其中因病致贫3户,因残致贫12户,因其他原因致贫4户。低保户有45户74人,分散供养五保户6户8人。2014年脱贫4户12 人;2016年脱贫2户7人;2017年脱贫5户12人,2018年脱贫2户7人,2019年脱贫5户14人,2020年计划脱贫1户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产业扶贫方面。瓜蒌种植是 村的主导产业,建设有150亩瓜蒌种植基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切实让普惠制政策全面到位。通过结对帮扶干部的努力,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村贫困户发展了水稻种植、油茶种植、瓜蒌种植、

生猪养殖等家庭式发展产业。

2.教育扶贫方面。村共有贫困学生18人,无辍学人员。

2019年享受“圆梦助学”奖学金19750元。

3.就业扶贫方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9人,

其中在本村担任保洁员2人,月平均工资约为1200元。

4.安居扶贫。建有安居房1栋. 2户危房改造,1户房屋维修,按照“十有”规定配齐设施,

5.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情况。2019年完成7个自然村13个点新农村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工程等项目,投入项目资金约670万元。

6.农村环境整治情况。2019 年全村14个村小组均已完成村庄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亩,农田水利设施覆盖全村,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98%以上,无辍学适龄学生。

7.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区森林公安局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作为“一号工程”,主动服务、细致帮扶、措施到位,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是局领导高度重视,他们率先垂范,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带头深入走访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诉求,仔细记录“民情”,逐一排查落实;二是驻村小分队近年来共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其中:2016年至今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十有”建设、水渠、水坝、桥梁的修缮、走访贫困群众困难党员、资助贫困学生、灾后建设等。

三、下一步打算

1.压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切实落实结对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为每一户贫困户谋划具体脱贫方式,有针对性的落实脱贫措施,确保贫困户在2020年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2篇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XX方向,东与XX村接壤,南与

XX村接界,西与XX村毗邻,北与XX县接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1020户,人口3557人,耕地面积3414. 02亩,山林面积11967亩,党员74人,在家党员36人.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

2.有贫困户19户53人,其中因病致贫3户,因残致贫12户,因其他原因致贫4户。低保户有45户74人,分散供养五保户6户8人。2014年脱贫4户12 人;2016年脱贫2户7人;2017年脱贫5户12人,2018年脱贫2户7人,2019年脱贫5户14人,2020年计划脱贫1户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产业扶贫方面。瓜蒌种植是 村的主导产业,建设有150亩瓜蒌种植基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切实让普惠制政策全面到位。通过结对帮扶干部的努力,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村贫困户发展了水稻种植、油茶种植、瓜蒌种植、

生猪养殖等家庭式发展产业。

2.教育扶贫方面。村共有贫困学生18人,无辍学人员。

2019年享受“圆梦助学”奖学金19750元。

3.就业扶贫方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9人,

其中在本村担任保洁员2人,月平均工资约为1200元。

4.安居扶贫。建有安居房1栋. 2户危房改造,1户房屋维修,按照“十有”规定配齐设施,

5.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情况。2019年完成7个自然村13个点新农村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工程等项目,投入项目资金约670万元。

6.农村环境整治情况。2019 年全村14个村小组均已完成村庄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亩,农田水利设施覆盖全村,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98%以上,无辍学适龄学生。

7.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区森林公安局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作为“一号工程”,主动服务、细致帮扶、措施到位,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是局领导高度重视,他们率先垂范,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带头深入走访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诉求,仔细记录“民情”,逐一排查落实;二是驻村小分队近年来共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其中:2016年至今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十有”建设、水渠、水坝、桥梁的修缮、走访贫困群众困难党员、资助贫困学生、灾后建设等。

三、下一步打算

1.压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切实落实结对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为每一户贫困户谋划具体脱贫方式,有针对性的落实脱贫措施,确保贫困户在2020年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3篇

近年来,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落实了自治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的硬性指标,坚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成立于1954年5月,位于乌恰县城以东18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籍人口258户967人(农业户籍224户855人),由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2个民族组成,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9%。全村耕地面积1618亩,年末预计牲畜存栏6879头(只),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0450元。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539人,已脱贫146户535人,未脱贫1户4人,贫困发生率低于3%。

因病致贫7户21人占比3.9%、缺资金致贫131户488人占比91%、因残致贫2户3人占比0.6%、缺劳力致贫3户7人占比1.3%、缺技术致贫1户5人占比1%、因学致贫3户11人占比2%。

二、主要脱贫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体系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及党支部书记双组长为领导的扶贫工作站,选优配强5名扶贫专干,制定《康什维尔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帮扶力量,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多措并举,实现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

康什维尔村“五通七有”情况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为0.47%低于3%。

全村农牧民均能实现安全饮水,实现了居民区生活用电全覆盖,村委会办公区动力电全覆盖。全村农牧民均有广播电视且通讯畅通,可以满足人们正常收看广播电视通讯需求。309高速公路通过康什维尔村辖区,全村已经实现通硬化路,为农牧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齐全,可以满足农牧民办公议事及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配有便民服务中心280㎡,2018年开展文化活动21场次、卫生室80㎡、村级幼儿园403㎡均能达标。有健全的村“两委”班子,办公场所总计139㎡。制定了清晰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引导农牧民发展西瓜种植及畜牧养殖,2018年村集体经济已经突破5万元。

(三)精准帮扶,解决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并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并公示、扶贫办复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示公告”的程序将贫困户应纳尽纳。“五保户、残疾户、孤儿”等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应入尽入。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转移就业131人,引导发展生产150人,实施生态补助9户9人,采取综合社会保障政策238人,护边员补助8户8人,预计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15元;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落实政策落实到位。着力推进“三个加大力度”,全村158名适龄学生100%就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村住房均达到安全标准,均能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

(四)项目支撑,完善基层设施建设

根据村实际情况和贫困户需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符合脱贫需要的项目。坚持政策保障扶贫与“造血式”产业相结合、近期脱贫与持续增收相结合。

2014—2018年以来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777.95万元,实施项目33个。其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新建渠道8.4公里、新修路4公里、新建幼儿园150平方米、新建住房32座、新建圈舍640平方米、配电网建设1项、饮水钢渡槽1条60米;实施到户生产发展类项目15个。

加大行业帮扶,投入资金14.2万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为1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466.1万元。用于购买牲畜、发展生产。

(五)聚焦“五个一批”,用好脱贫举措。

结合康什维尔村实际,重点落实了“五个一批”,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一是转移就业带动一批。用好转移就业脱贫这一最有效的办法,131人实现转移就业(占比23.38%)。利用康什维尔村辖区8家企业优势,鼓励支持贫困户到辖区企业务工创收。引导贫困户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

二是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巩固种植、养殖传统产业,使种植养殖收入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产业脱贫150人。引导20户有种植条件和种植经验的贫困户种植50亩西瓜,15户贫困户种植32.5亩蔬菜。每亩蔬菜和西瓜产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亩蔬菜及西瓜分别为贫困户增收1500元—2000元;共对985只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元,有效的提升了整体柯尔克孜羊的品种质量。对94头牛的品种通过新疆褐牛冻精的方式对本村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0元,增进本地黄牛质量,为今后增加农牧民畜牧业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生态补偿扶持一批。通过生态补偿一批,实现贫困户能够依靠生态补偿增加收入,生态补偿脱贫9户9人,共发展护林员9名,补贴每人每年为1万元,极大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四是护边员补助脱贫一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转为护边员8户8人,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稳定收入。

五是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通过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实现贫困户脱贫有保障,综合社会保障脱贫238人。其中享受养老补贴36人,高龄补贴3人,低保38人,残疾补助8人,五保户1人。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系列“维稳组合拳”,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大局稳定局面,为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完成脱贫目标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形成了稳定和脱贫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农牧民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效果明显。农牧民普遍提高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大局观念,带头宣讲,主动发声亮剑,社会和谐氛围浓厚。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宣传教育引导效果明显。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素质及担当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开展“五同五送”、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引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有较大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巩固提升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村党支部积极作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落实力。抓好班子队伍理论学习,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树立典型人物、组织召开党团活动等方式,提升整体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真正将建强基层党建与巩固脱贫成效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效。积极发展西瓜种植业,进一步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收,在2017年、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50亩西瓜种植规模,引入20至50户贫困户加入西瓜种植项目,预计每亩西瓜为贫困户增收1500至2000元。

继续发展养殖业,鼓励引导农牧民将牲畜采取托养模式,引导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牛羊托管协议,定期给贫困户分红增收,保障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双向收入,增加农牧民资金来源渠道,巩固脱贫基础。

(三)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宣传教育农牧民群众,充分利用离口岸、工厂、县城近等优势,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的力度,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渠道,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继续申请防洪坝及农田水渠建设项目,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4篇

近年来,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落实了自治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的硬性指标,坚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成立于1954年5月,位于乌恰县城以东18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籍人口258户967人(农业户籍224户855人),由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2个民族组成,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9%。全村耕地面积1618亩,年末预计牲畜存栏6879头(只),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0450元。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539人,已脱贫146户535人,未脱贫1户4人,贫困发生率低于3%。

因病致贫7户21人占比3.9%、缺资金致贫131户488人占比91%、因残致贫2户3人占比0.6%、缺劳力致贫3户7人占比1.3%、缺技术致贫1户5人占比1%、因学致贫3户11人占比2%。

二、主要脱贫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体系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及党支部书记双组长为领导的扶贫工作站,选优配强5名扶贫专干,制定《康什维尔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帮扶力量,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多措并举,实现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

康什维尔村“五通七有”情况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为0.47%低于3%。

全村农牧民均能实现安全饮水,实现了居民区生活用电全覆盖,村委会办公区动力电全覆盖。全村农牧民均有广播电视且通讯畅通,可以满足人们正常收看广播电视通讯需求。309高速公路通过康什维尔村辖区,全村已经实现通硬化路,为农牧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齐全,可以满足农牧民办公议事及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配有便民服务中心280㎡,2018年开展文化活动21场次、卫生室80㎡、村级幼儿园403㎡均能达标。有健全的村“两委”班子,办公场所总计139㎡。制定了清晰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引导农牧民发展西瓜种植及畜牧养殖,2018年村集体经济已经突破5万元。

(三)精准帮扶,解决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并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并公示、扶贫办复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示公告”的程序将贫困户应纳尽纳。“五保户、残疾户、孤儿”等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应入尽入。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转移就业131人,引导发展生产150人,实施生态补助9户9人,采取综合社会保障政策238人,护边员补助8户8人,预计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15元;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落实政策落实到位。着力推进“三个加大力度”,全村158名适龄学生100%就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村住房均达到安全标准,均能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

(四)项目支撑,完善基层设施建设

根据村实际情况和贫困户需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符合脱贫需要的项目。坚持政策保障扶贫与“造血式”产业相结合、近期脱贫与持续增收相结合。

2014—2018年以来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777.95万元,实施项目33个。其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新建渠道8.4公里、新修路4公里、新建幼儿园150平方米、新建住房32座、新建圈舍640平方米、配电网建设1项、饮水钢渡槽1条60米;实施到户生产发展类项目15个。

加大行业帮扶,投入资金14.2万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为1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466.1万元。用于购买牲畜、发展生产。

(五)聚焦“五个一批”,用好脱贫举措。

结合康什维尔村实际,重点落实了“五个一批”,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一是转移就业带动一批。用好转移就业脱贫这一最有效的办法,131人实现转移就业(占比23.38%)。利用康什维尔村辖区8家企业优势,鼓励支持贫困户到辖区企业务工创收。引导贫困户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

二是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巩固种植、养殖传统产业,使种植养殖收入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产业脱贫150人。引导20户有种植条件和种植经验的贫困户种植50亩西瓜,15户贫困户种植32.5亩蔬菜。每亩蔬菜和西瓜产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亩蔬菜及西瓜分别为贫困户增收1500元—2000元;共对985只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元,有效的提升了整体柯尔克孜羊的品种质量。对94头牛的品种通过新疆褐牛冻精的方式对本村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0元,增进本地黄牛质量,为今后增加农牧民畜牧业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生态补偿扶持一批。通过生态补偿一批,实现贫困户能够依靠生态补偿增加收入,生态补偿脱贫9户9人,共发展护林员9名,补贴每人每年为1万元,极大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四是护边员补助脱贫一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转为护边员8户8人,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稳定收入。

五是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通过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实现贫困户脱贫有保障,综合社会保障脱贫238人。其中享受养老补贴36人,高龄补贴3人,低保38人,残疾补助8人,五保户1人。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系列“维稳组合拳”,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大局稳定局面,为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完成脱贫目标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形成了稳定和脱贫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农牧民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效果明显。农牧民普遍提高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大局观念,带头宣讲,主动发声亮剑,社会和谐氛围浓厚。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宣传教育引导效果明显。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素质及担当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开展“五同五送”、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引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有较大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巩固提升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村党支部积极作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落实力。抓好班子队伍理论学习,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树立典型人物、组织召开党团活动等方式,提升整体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真正将建强基层党建与巩固脱贫成效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效。积极发展西瓜种植业,进一步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收,在2017年、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50亩西瓜种植规模,引入20至50户贫困户加入西瓜种植项目,预计每亩西瓜为贫困户增收1500至2000元。

继续发展养殖业,鼓励引导农牧民将牲畜采取托养模式,引导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牛羊托管协议,定期给贫困户分红增收,保障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双向收入,增加农牧民资金来源渠道,巩固脱贫基础。

(三)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宣传教育农牧民群众,充分利用离口岸、工厂、县城近等优势,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的力度,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渠道,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继续申请防洪坝及农田水渠建设项目,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5篇

近年来,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认真贯彻了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落实了自治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的硬性指标,坚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成立于1954年5月,位于乌恰县城以东18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籍人口258户967人(农业户籍224户855人),由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2个民族组成,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9%。全村耕地面积1618亩,年末预计牲畜存栏6879头(只),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0450元。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康什维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539人,已脱贫146户535人,未脱贫1户4人,贫困发生率低于3%。

因病致贫7户21人占比3.9%、缺资金致贫131户488人占比91%、因残致贫2户3人占比0.6%、缺劳力致贫3户7人占比1.3%、缺技术致贫1户5人占比1%、因学致贫3户11人占比2%。

二、主要脱贫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体系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及党支部书记双组长为领导的扶贫工作站,选优配强5名扶贫专干,制定《康什维尔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帮扶力量,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多措并举,实现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

康什维尔村“五通七有”情况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为0.47%低于3%。

全村农牧民均能实现安全饮水,实现了居民区生活用电全覆盖,村委会办公区动力电全覆盖。全村农牧民均有广播电视且通讯畅通,可以满足人们正常收看广播电视通讯需求。309高速公路通过康什维尔村辖区,全村已经实现通硬化路,为农牧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齐全,可以满足农牧民办公议事及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配有便民服务中心280㎡,2018年开展文化活动21场次、卫生室80㎡、村级幼儿园403㎡均能达标。有健全的村“两委”班子,办公场所总计139㎡。制定了清晰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引导农牧民发展西瓜种植及畜牧养殖,2018年村集体经济已经突破5万元。

(三)精准帮扶,解决贫困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并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并公示、扶贫办复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示公告”的程序将贫困户应纳尽纳。“五保户、残疾户、孤儿”等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应入尽入。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转移就业131人,引导发展生产150人,实施生态补助9户9人,采取综合社会保障政策238人,护边员补助8户8人,预计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15元;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落实政策落实到位。着力推进“三个加大力度”,全村158名适龄学生100%就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村住房均达到安全标准,均能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

(四)项目支撑,完善基层设施建设

根据村实际情况和贫困户需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符合脱贫需要的项目。坚持政策保障扶贫与“造血式”产业相结合、近期脱贫与持续增收相结合。

2014—2018年以来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777.95万元,实施项目33个。其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新建渠道8.4公里、新修路4公里、新建幼儿园150平方米、新建住房32座、新建圈舍640平方米、配电网建设1项、饮水钢渡槽1条60米;实施到户生产发展类项目15个。

加大行业帮扶,投入资金14.2万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为1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466.1万元。用于购买牲畜、发展生产。

(五)聚焦“五个一批”,用好脱贫举措。

结合康什维尔村实际,重点落实了“五个一批”,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一是转移就业带动一批。用好转移就业脱贫这一最有效的办法,131人实现转移就业(占比23.38%)。利用康什维尔村辖区8家企业优势,鼓励支持贫困户到辖区企业务工创收。引导贫困户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就业转变。

二是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巩固种植、养殖传统产业,使种植养殖收入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产业脱贫150人。引导20户有种植条件和种植经验的贫困户种植50亩西瓜,15户贫困户种植32.5亩蔬菜。每亩蔬菜和西瓜产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亩蔬菜及西瓜分别为贫困户增收1500元—2000元;共对985只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元,有效的提升了整体柯尔克孜羊的品种质量。对94头牛的品种通过新疆褐牛冻精的方式对本村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每只补助200元,增进本地黄牛质量,为今后增加农牧民畜牧业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生态补偿扶持一批。通过生态补偿一批,实现贫困户能够依靠生态补偿增加收入,生态补偿脱贫9户9人,共发展护林员9名,补贴每人每年为1万元,极大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四是护边员补助脱贫一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转为护边员8户8人,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稳定收入。

五是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通过综合社会兜底保障一批,实现贫困户脱贫有保障,综合社会保障脱贫238人。其中享受养老补贴36人,高龄补贴3人,低保38人,残疾补助8人,五保户1人。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系列“维稳组合拳”,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大局稳定局面,为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完成脱贫目标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形成了稳定和脱贫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农牧民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效果明显。农牧民普遍提高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大局观念,带头宣讲,主动发声亮剑,社会和谐氛围浓厚。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宣传教育引导效果明显。农牧民主动脱贫意识增强,思想观念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为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素质及担当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开展“五同五送”、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引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有较大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巩固提升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村党支部积极作用,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落实力。抓好班子队伍理论学习,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树立典型人物、组织召开党团活动等方式,提升整体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真正将建强基层党建与巩固脱贫成效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效。积极发展西瓜种植业,进一步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收,在2017年、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50亩西瓜种植规模,引入20至50户贫困户加入西瓜种植项目,预计每亩西瓜为贫困户增收1500至2000元。

继续发展养殖业,鼓励引导农牧民将牲畜采取托养模式,引导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牛羊托管协议,定期给贫困户分红增收,保障稳定收入来源的同时解放劳动力,双向收入,增加农牧民资金来源渠道,巩固脱贫基础。

(三)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宣传教育农牧民群众,充分利用离口岸、工厂、县城近等优势,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的力度,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渠道,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继续申请防洪坝及农田水渠建设项目,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6篇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二次、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整改规范档卡培训会议和郑州市历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认真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特别是近段以来,以问题整改和档卡规范为重点,认真对照省、市督查、自查发现的问题,围绕“三个零差错”目标,落实“六个一”要求,全面查找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扎实整改,脱贫攻坚整改规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筑牢脱贫攻坚组织基础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统领“十三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和包村干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督导巡查问题整改推进会、党建促脱贫工作推进会,整改提升暨督促汇报会等会议20余次专题研究部署该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印发《平陌镇2017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平陌镇2017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平陌镇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平陌镇脱贫攻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在20个村全覆盖建立脱贫攻坚责任组,明确包村领导任责任组组长,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包村干部等人员任责任组成员,并及时调整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切实联络到组、分包到户,压实各帮扶人员责任.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职责分明、队伍健全、人员精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

按照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精准识别,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真正搂清贫困户底子,科学对应落实相关政策,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目标.同时围绕存在的“不精准、不规范、不扎实、不平衡、不严肃”问题深入开展整改工作,落实“六个一”举措,实现“三个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镇党委、政府专门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建立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压实脱贫责任组、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等责任.做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五个落实”.对包村领导、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责任人帮扶贫困户情况,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年底考核,做到每位包村领导、每支驻村工作队、每个包扶干部心中有挂念、肩上有担子.

(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自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以来,我镇瞄准进度,紧跟节拍,扎实落实各项相关精神.累计组织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脱贫攻坚档卡规范整改培训会、政策宣讲会、进度汇报会、分析研判会、整改督促专题会等会议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安排部署.首先是全面培训到位.我镇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档卡规范整改会议精神,召集脱贫责任组所有成员、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各村扶贫业务骨干对档卡建设、问题整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培训,坚实打牢业务基础.结合实际,由镇统一制作印发了脱贫攻坚应知应会要点汇编、脱贫攻坚整改规范档卡解释说明、脱贫共建政策解释等材料,选派190余名镇村干部分赴各个村开展档卡信息摸底调查和档卡规范工作.二是档卡规范到位.各责任组深入仔细调查户情,认真修改完善档卡资料,并不间断自查自纠,对于发现的共性、个性问题分别建立销号台账,切实把工作抓细抓实,达到档卡无涂改、表格无漏项、信息无错误、数字无差错,档案装订存放规范的“四无一规范”标准.截至目前,所有档卡规范整改工作进行完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档外农户进行全覆盖普查,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确保无漏识、错评、错退现象发生,档卡规范成效明显.三是督导检查到位.为确保工作成效,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入村督导巡查,以上率下,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每个阶段的重点,亲自督查各个环节的任务,亲自做好个人联系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工作和帮扶事项,一抓到底,务求实效.每天不定时抽取村进行随机查访,全程参与档卡资料整改工作,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脱贫攻坚推进会以来,书记、镇长暗访、督查脱贫攻坚110多次,深入贫困户150多户,组织召开推进会、培训会30余次.同时,镇专门成立督导巡查工作组,对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及村“两委”在岗在位、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和进度等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短信和微信平台随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档卡整改快速有序,标准规范.

(四)完善台账,逐项整改,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水平

通过全面深入自查发现问题,逐项逐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做到“一村一盒台账,一条一项措施”.实行跟踪销号管理,针对发现问题建立对应方面的整改方案和政策落实办法.整改工作“一日一汇报,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严格责任追究倒查制,对整改工作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的相关人员坚决进行责任追究.各帮扶单位及帮扶干部积极履职,沉下身子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外联优势,真心帮扶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整改落实和政策引导实施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五)积极协调,落实政策,扩大脱贫攻坚工作成果

积极对接行业部门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政策兜底、培训就业、农业增收等行业扶贫工作.目前我镇已落实 “三单联动”培训实施企业岗位订单、待岗人员名单、政府培训菜单相结合,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每年参加1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累计举办12期1800人,开展推岗就业活动8次.解决贫困户公益性岗位8人.教育扶贫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发放助学补贴733人,资金92.73万元.医疗扶贫发放《贫困户健康保障证》1126本,达到贫困户全覆盖,享受“四免一减”惠民政策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11人次.危房改造累计166户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残疾人扶贫免费提供辅助器具19人次,对425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18万元.社保兜底三年来累计186户贫困家庭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对确有实际困难的加强临时救助.

(六)强化宣传,注重引导,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镇、村、组宣传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知识,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显著位置张贴悬挂喷绘、标语横幅,建立平陌镇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信息平台,发放扶贫政策明白栏和户用扶贫手提袋等,以贴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扶贫政策,解读各级各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等内容,营造“人人重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舆论氛围.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目前我镇制作大型喷绘版面170余幅,悬挂标语470余条,发放扶贫政策资料和平台信息2万多条.

(七)项目带动,综合施策,实现脱贫攻坚产业效益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有序推进.平陌镇承担新密市实施省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计划搬迁安置省级贫困人口300户1170人.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平陌镇香山中心社区洧源小区,已建成楼房9栋300套,楼体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安装门窗,主要安置白龙庙、杨里沟易地搬迁贫困户.为加快工程进度,我们采取挂图作业、倒排工期、设定时间表等方式抢抓工程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证贫困群众如期入住.

(二)产业化项目科学布局.平陌镇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与贫困户的需求靶向瞄准,因地制宜、精准实施扶贫项目.每个村都确定一个主导产业,集中发展,重点推进,做到“一村一品”.一是打造旅游扶贫产业片区.以南部山区旅游开发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柏崖山生态旅游项目,带动白龙庙、杨里沟、刘沟等贫困村实现经济附加收入,逐步把该区建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体验式精品扶贫示范区.二是发展优质种殖产业片区.杨里沟核桃种植基地种植规模达到800亩;刘沟无籽石榴种植面积300亩,辣木种植380亩,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规模辣木产业项目,实现年产值达200万元,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三是建设生态养殖产业片区.龙岗养殖专业合作社、杨里沟金硕农牧、刘沟绿阳散养柴鸡等专业养殖合作社初具规模.2016年新建成产业扶贫项目羊屠宰场一个,解决养殖销路问题,有效带动该村贫困户实现养殖增收.四是发展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片区.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小米、绿豆、大豆等绿色生态高山小杂粮种植,形成优质小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格局,带动辐射南部几个贫困村形成优质小杂粮供应基地.五是发展蔬菜种植和小龙虾养殖项目片区.牛岭村蔬菜大棚和小龙虾养殖项目以点带动,辐射发展,引导附近贫困群众共同发展,切实转变村经济发展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三是扶贫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去年以来,平陌镇产业化项目大力实施.龙岗村建设9900立方塘坝一处,彻底解决了以往旱龙岗缺水的状况,可实现农田灌溉1100亩,对龙岗林果生态园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龙泉村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提灌站一座,解决了400亩农田的灌溉难问题;耿堂村、杨里沟村、白龙庙村的扶贫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修建扶贫道路6条,14公里,投资1000万元的白龙庙区域特色经济扶贫项目,修筑5米宽水泥道路7.1公里,拓宽了村的主干道路,又同时打造成为南部山区的景观大道,双赢效应明显.

(八)党建引领、建强基础,实现脱贫攻坚互促共赢

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切实把组织优势、组织资源、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发展优势、发展资源、发展力量.一是抓基础建设.把党组织建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在农民合作社、村级非公企业组建党支部,带动300多个贫困劳动力脱贫.大力推进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设,列出负面情形,确定整顿对象,向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真正把党组织建成脱贫致富的“桥头堡”.7个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变化,脱贫产业全面起步,贫困户脱贫门路不断扩宽.二是抓作用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家致富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脱贫奔小康;党员主动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定点帮扶贫困户,在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扶,激励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三是抓督促考核.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加大培养力度,并严格落实有关考核制度,让驻村干部有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对不能胜任的,进行驻调整和单位召回,与村级形成推动脱贫攻坚合力.

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下一步,将以这次检查验收为契机,按照省、郑州市、新密市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对脱贫攻坚全局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层层狠抓落实,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多举措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脱贫效果.突出抓好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帮扶,选择有潜在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干部包户,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组合手段,编制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因户因人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促进产业脱贫.

二是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脱贫攻坚主动性.落实镇村两级责任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作用,激发镇村干部抓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把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发挥出来,增强主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防止被动扶贫,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第7篇

一、高度重视,盯紧“一个目标”

县委、县政府紧盯“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目标,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切实”和全省脱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精神,引导全县上下达成“3年攻坚脱贫、2年巩固提升、同步全面小康”共识,打造“12345”脱贫攻坚体系,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2016年的脱贫任务是:XX—XX年XX人验收核查脱贫退出,2017年XX人脱贫销号、XX个贫困村脱贫出列,XX户XX人易地扶贫搬迁。

2017年的脱贫任务是:XX个贫困村脱贫出列,XX户XX人脱贫销号,XX户XX人易地扶贫搬迁。

2018年的脱贫任务是:XX个贫困村脱贫出列,XX户XX人脱贫销号。

目前,2016年的脱贫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重点突破,把握“两个根本”

(一)突出党建引领。按照“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的要求,做到“四抓四促”,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导向。一是“抓书记、书记抓”促脱贫攻坚。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军令状,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听取一次乡镇和相关部门党组织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的主战场,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党组织书记,在本次县乡集中换届中不提拔、不重用、不调整。二是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全县XX万多名党员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满腔热情做好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活动现场搬到贫困村、田间地头,激励广大党员在决胜全面小康中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在扶贫一线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带领父老乡亲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促脱贫攻坚。建立“三必”机制,即考核必考、述职必述、问责必问,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必考精准脱贫工作,重点考核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骨干带头作用;乡镇党委书记述职必述精准脱贫工作,推动“一把手”责任落地;精准脱贫工作排名末位的2个乡镇实行重点管理,由县委书记约谈乡镇党委书记,督促整改落实。四是抓干部建设促脱贫攻坚。突出抓贫困乡镇党委坚强有力,村党组织带头人个个过硬。结合乡镇换届,有针对性地选配XX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贫困乡镇党政正职。选拔XX名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主抓脱贫攻坚工作。两年来,调整、配齐贫困村“两委”班子XX个,调整村主职干部XX人,举办村书记全员培训班XX期,提升村书记“五种能力”(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领群众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突出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本级预算投入。建立财政专项扶贫投入逐年增长机制,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精准扶贫地方配套资金XX万元(比2016年净增XX万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XX%。二是盘活存量资金投入。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聚合效应,2017年盘活统筹整合资金XX万元投入精准扶贫,其中整合资金XX万元,占XX%。三是驻村帮扶自愿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XX个省级驻村工作队、XX个市级驻村工作队、XX个县级工作队、XX个镇级工作队以及企业帮扶,共为全县XX个村(社区)投入直接帮扶资金XX万元。四是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力度,2017年XX月设立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XX万元,按1:7放大贷款比例,激活农商行小额扶贫贷款XX万元。

三、精准发力,解决“三大问题”

(一)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我们把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粒纽扣”,紧紧抓在手上。2017年1月,创新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程序(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和“4个3” 识别要求(三必到:“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必须到户调查;三必见:见人、见房、见粮;三必签:“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必须在调查表上签字;三公开:政策公开、评议公开、对象公开),切实把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标准,先后四次在省、市审计大数据平台精准比对,四上四下,及时清洗剔除虚假户XX户、瑕疵户XX户,保留有房有车但因重病致贫、有情况说明且能作出合理解释的贫困户XX户,确保精准识别,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象精准专项审计。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运用审计数据平台比对农户基础信息成功识别贫困户的经验,在全省总结推广。2017年XX月XX日至XX日,顺利通过了省纪委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专题督查,受到省政府的肯定。

(二)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一是把精兵强将派下去。在市级领导联系X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基础上,县“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1—2个乡镇、1—2个贫困村,每月驻村蹲点1次,解决具体问题。大力开展“万名干部包万户”活动,市、县、镇三级选派XX名科局级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派出380个工作队,实现全县村(社区)全覆盖。“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长,任期3年,帮扶贫困户XX户,协调项目资金XX亿元,定期通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情况,2017年4月,对12名优秀村“第一书记”进行了通报表彰,“召回”不合格“第一书记”23名。部门帮扶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撤退”,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二是把在外成功人士请回来。村级党组织从本籍成功人士中聘请402名村名誉主任,反哺家乡建设。两年来,村“名誉主任”帮助村里兴建项目238个,协调资金7800多万元。县委连续三年开展“XX籍外出人才十大‘三恩’先锋”评选活动,表彰了XX等30名“三恩”先锋,进一步激发了事业上有成就、经济上有实力、感情上有乡愁的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三是把党员带动作用立起来。全国首创e+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党员技能帮扶、创业帮扶,举办集中培训班43期,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60余人。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23个,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117家,建立特色产业基地86个,6357人入股合作社。全县163个村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其中21个贫困村。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六星”争创活动(理想信念星、带头致富星、帮扶群众星、家庭和睦星、邻里和谐星、环境整洁星),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作用,产生强大的示范辐射效应。

(三)精准施策,解决“如何扶”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按照“五性”(经济性、便利性、生态性、益贫性、可持续性)要求,高起点编制了“四位一体”的脱贫规划体系(“十三五”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2017年度脱贫计划、贫困村脱贫出列规划、贫困户脱贫销号计划),连续出台了17个政策文件,重点落实“5个七”:一是注重“七个”结合,将扶贫攻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相结合,与“圣地车都”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法治平安XX建设相结合,打出一套扶贫攻坚“组合拳”;二是实施“七子”工作法,定好靶子,梳好辫子,结好对子,找好路子,筹好票子,造好册子,建好班子;三是发展“七特”产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重点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优质粮油种植业、果蔬茶种植业、草食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光伏发电产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四是打造“七要素”产业链,全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技能培训)+金融(小额扶贫贷款)+市场(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五是解决“七难”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

四、统筹协调,实施“四大工程”

(一)政策整合工程。落实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政策,县财政增设预算单元——精准脱贫资金整合专用账户,按照“三整合”方式(脱贫规划引导整合、脱贫项目主导整合、产业发展融入整合),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整合,“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大类别间统筹、打通用于脱贫。制定了资金整合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精准脱贫整合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台账管理、精细核算。按照县负责“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核查、统一验收)和乡镇负责施工招投标等方式,落实责任,合力推进,项目选准一个,建设一处,辐射一片,带动一方。

(二)主体带动工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扶贫思路,筛选培育一批有脱贫能力、有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参与结对帮扶。探索实施了“企业+精准扶贫”模式,企业+产业发展扶贫、企业+易地搬迁扶贫、企业+就业增收扶贫等效果良好,变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推动贫困村发展的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对自愿参与脱贫帮扶的市场主体每带动一户贫困户给予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高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有100多家市场主体与20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000多户。

(三)项目引领工程。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重点抓好食用菌、林果、油茶、中药材、特色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扶贫到户资金等参股到新型产业项目,创新“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的“六金”产业扶贫模式,帮助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脱贫的6000多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六金”方式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四)机制创建工程。一是责任倒逼机制。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的7个专班按照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的“四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列出脱贫户数、人数清单。县、镇、村层层签订军令状,按照到镇、到年、到村、到户、到人“五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列出任务分解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责任上肩、任务落地。二是会战推进机制。县“四大家”班子成员带头调查摸底、办点示范、结对帮扶,指挥部切实承担起大本营、作战部职责,各乡镇、村切实承担起战区和战场之责,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为主力军、先锋队,全面完成走访调查、数据核实、精准识别等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三是痕迹管理机制。完善贫困户脱贫销号痕迹管理机制,分级建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档案资料,分类细化贫困户家庭人数、家庭收入、健康状况、住房安全等家庭基本信息,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做到村有册、镇有薄、县有档,经得起群众认可、公众质询、历史检验。四是考核督导机制。按照省、市脱贫计划及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验收办法,组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两代表一委员”进村入户,逐项核查,严格评分,做好县级脱贫考核验收预演,查漏补缺,做实脱贫“精准、稳定、持续”文章,以政策落地、竞进提质取信于民。

五、积极推进,落实“五大行动”

(一)产业发展扶贫行动。一是光伏产业。着眼于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相继实施了“光伏52”“光伏100”“光伏3000”工程。“光伏52”,即率先为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新建了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2015年12月底前全部并网发电,2016年共发电377.65万度,实现光伏电费收入257.63万元,平均每村5万元;“光伏100”,即100个县级贫困村完成了每村50千瓦项目备案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启动项目建设;“光伏3000”,即借助市级融资平台贷款19.8亿元,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5千瓦光伏电站,年增收3000元。10月24日,XX作为全国XX代表,县委书记XX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光伏产业扶贫座谈会。二是“短平快”产业项目。着眼于立竿见影见成效,根据2017年脱贫人口数量,及时将中央、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测算拨付到各乡镇,支持发展XX、XX、XX猪等“短平快”项目。为2017年出列的XX个贫困村每村安排产业奖补资金XX万元,其他贫困村每村安排产业发展资金XX万元,支持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户脱贫销号。三是中长期产业项目。着眼于强基固本保增收,以特色产业推进“3X1X1”中长期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落户。围绕全县已形成的食用菌、油桃、葡萄、油茶、蓝莓、油用牡丹、三黄鸡、黑毛猪、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用3年时间、每年带动2000—5000户、每户扶贫到户奖补不少于1000元、3—6万元扶贫贷款、户平增收1万元,帮助有劳动致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实现稳定脱贫。

(二)危改搬迁扶贫行动。2017年安排危改搬迁资金XX亿元(盘活存量资金XX万元,整合资金XX万元),其中异地搬迁资金XX亿元,危房改造资金XX万元,完成了XX个集中安置点、XX个分散安置点房屋主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组织XX户XX人易地搬迁,已有XX户XX人搬迁入住,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XX户XX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时,完成了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三)助学扶智扶贫行动。安排助学扶智资金XX万元,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免除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实现了各个学段全覆盖。一是学前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XX元标准,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二是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按小学每生每年XX元、初中XX元标准,补助生活费XX万元;三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学期免学费XX元、国家助学金XX元标准,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四是职业教育阶段,按中职学校每生每年免学费XX元、国家助学金XX元的标准,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按每生XX元补助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中高职学生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五是大学教育阶段,按每生XX元标准,为XX名秋季新入学贫困大学生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同时,安排“三支一扶”资金XX万元,支持“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贫困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