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2-07-12 08:09:4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帮助学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2.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力。

3.体会平年和闰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之间的天数。知道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一、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经历了哪些难忘的日子?

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年哪月哪日生的吗?(生回答)

那我们今天再认识一些新朋友好吗?板书课题:年、月、日。下面我们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大家齐读。

2.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经历认识年月日的过程。

(2)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培养分析和判断力。

(3)体会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师:大家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吗?

生:有

师:好,大家很棒,老师相信你们,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6-79页,让自学指导带领我们达到学习目标,因为指导是帆,目标是岸,希望大家乘着帆,顺利到达学习的岸。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认知看课本内容,看看年历上标注了那些特别的日子?你还经历了那些特别的日子?

1.

5月1日是(

)。

2.

6月1日是(

)。

3.

7月1日是(

)。

4.

9月10日是(

)。

5.

10月1日是(

)。

6.

我还经历了:

(自学比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看书认真,3分钟后我们进行展示。)

三、第一次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生看书自研,将自研成果和疑问记录在本上。

2.

交流合作

看完的学生请举手,示意给对子和老师,开始交流,主要交流自研指导中的问题、解题思路、过程和理由。

3.

共同探究

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汇报展示。

4.

.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研成果的汇报展示,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回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5.

知识小结

时、分、秒;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

四、学习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中的两张年历图,自行把2011,2012年每月的天数填一下,填后想一想:

1.我发现了一年有(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天,有时有(

)天,2月既不是(

),也不是(

)。

4.我们还可以用(

)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自行试着把例2填一填,想一下: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自学开始,比谁坐姿端正,自研效果好。5分钟后展示交流)

五、第二次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

3.共同探究

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汇报展示。

4.

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研成果的汇报展示,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回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5.知识小结

(1)我发现了一年有(12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1,3,5,7,8,10,12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28

)天,有时有(

29

)天,2月既不是(

大月

),也不是(

小月

)。

4.我们还可以用(拳头)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A.根据一年的天数判断,366天的是闰年,365天的是平年。B.根据2月份的天数判断,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闰年。C.根据公历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或400的倍数来判断。公历年份不是整百的,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如1200年,1300年1900年,2000年.........其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六、学情展示

展示主题:完成课本“做一做”题。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交流。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测(讲解着)。

4.汇报讲解、补充质疑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七、归纳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状态、效果给予评价总结。

八、巩固提升

第一关:我来填

(1)、2012年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召开,这一年2月份有(

)天,是(

)年,全年共有(

)天,

(2)、8月份有(

)星期零(

)天

第二关:我来选

(1)2012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

)天

A、1

B、3

C、3

(2)中华人民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2012年10月1日是(

)周年

A、62

B、63

C、64

第三关:我是聪明小法官。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有6个大月,6个小月。

3.26个月是2年零6个月。

4.9月30日后一天是9月31日。

思考题:

小明在他奶奶家连续住了2个月,刚好是62天,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1.我发现了一年有(

12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是:(

1,3,5,7,8,10,12

),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这些月份是小月。

3.2月份比较特别,有时有(

28

)天,有时有(

29

)天,2月既不是(

大月

),也不是(

小月

)。

4.我们还可以用(拳头)来记忆一个月的天数

5.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A.根据一年的天数判断,366天的是闰年,365天的是平年。B.根据2月份的天数判断,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闰年。C.根据公历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或400的倍数来判断。公历年份不是整百的,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如1200年,1300年1900年,2000年.........其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优质课教案

课题:《年,月,日》

单位:汝南县常兴镇曾庄小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册P24、25、2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商,初步掌握改商的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揭示课题

1、口答下面各题的商。并说说商在什么数位上?(出示“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20

40

20

30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思想教育。

动物运动会的举重比赛结束了,小猪获得了金牌,同时还赢得了296元的奖金。它准备去商店购买纪念册,送给它的教练、父母和朋友。

2)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A、学生读题、审题: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B、小猪需要我们做什么?怎么解决?列出算式。

C、与以上练习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原课题“整十数”换成“两位数”)

于是,小猪来到小猫书店,发现小猫书店刚到了两种价格的纪念册:32元和37元。小猪选了一种买,正好花完了所有的奖金,你知道它买的是哪一种纪念册吗?买了几本?

二、新授

(一)试商一次成功的除法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296÷32

=”,教师巡视。

2、交流反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归纳方法。

3、练一练,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26

83

4、小结。

(二)初商大了要改小的除法

1、根据上题计算,结合问题判断,并引入下题。

2、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296÷37

=”,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归纳方法。

4、解决情境问题,完成答句。

5、练一练,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28

87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96÷23=

288÷36=

2、到动物医院为小动物们检查病情。

3、机动练习:不计算直接选择正确答案。

1)120÷21=(

A、6……4

B、5……15

C、4……36

2)152÷28=(

A、7……6

B、5……12

C、4……40

四、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在今天学习的除法竖式计算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板书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试商

看作整十数

改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篇

一、单选题

1.教师节是(

A. 1月1日                              B. 9月10日                              C. 6月1日                              D. 8月10日

2.小芳和小红相约一起看电影.电影19:30开始,经过1时40分结束.电影结束后,小芳和小红平安回到家.电影结束时间是(

A. 9:10                                     B. 20:70                                     C. 21:10

3.一个星期是7天,一个月里最少有几个星期日?

A. 3个                                           B. 4个                                           C. 5个

4.钟面上的时间是

A. 6时                                   B. 2时                                   C. 13时半                                   D. 14时半

二、判断题

5..15时是下午3时.(

6.每一年都是365天.

7.1900能被4整除,所以1900年是闰年。

8.

8月1日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三、填空题

9.填空(1)7月份有________天

(2)5分=________秒

10.小明晚上做完作业看下钟表,如图,这个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这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

11.1年半有________个月,24个月是________年。

四、解答题

1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8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3.连线:

1950年

1992年

2400年

1800年

2010年

平年

闰年

五、应用题

14.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从上午9:00到下午3:00,每小时加工65个,还剩下123个没有完成,请问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教师节是9月10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年、月、日的认识可知,教师节是9月10日,据此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9时30分+1小时40分=21时10分

电影结束时间是21:10.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影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电影结束时间,据此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平年:28÷7=4(周),

闰年:29÷7=4(周)……1(天),

30÷7=4(周)……2天;31÷7=4(周)……3天;

有余数的只要前几天(余数)里不要有星期日即可。

所以一个月里最少有4个星期日。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个月的天数÷一个星期的天数=有几周,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

C

【解析】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按24时计时法

15时是下午3时。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24时计时法,下午3时等于12加上3就是15时,据此判断即可。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由分析知闰年有366天,只有是平年的情况下,才是365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了年、月、日及其关系,明白平年、闰年的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1900÷400=4……300,所以1900年是平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整百年份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据此判断。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8月1日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判断7月有多少天.

7月是大月,大月有31天,所以7月有31日.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

9.【答案】

(1)31

(2)300

【解析】【解答】(1)7月份有31天;

(2)5×60=300(秒).

故答案为:31;3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7月份是大月,有31天,依据单位之间的进率,1分=60秒,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解答.

10.【答案】

下午9:05或晚上9:05;21:20

【解析】【解答】解:这个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下午9:05或晚上9:05。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这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10。

故答案为:下午9:05或晚上9:05;21:10。

【分析】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时,既可以表示上午的时间,也可以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

因为再过15分他就睡觉了,所以这个时间表示的是晚上的时间,即用12加上钟表上的时间即可。

11.【答案】

18;2

【解析】【解答】解:1年半有12+6=18个月,24个月是24÷12=2年。

故答案为:18;2。

【分析】一年有12个月。

四、解答题

12.【答案】

解:下午2时=14时

810÷(14﹣8)

=810÷6

=135(千米)

答: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可行135千米。

【解析】【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据此可知,下午2时=14时,然后用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行驶的时间,然后用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行驶的时间=火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13.【答案】平年:1950、2010

闰年:1992、2400、1800

【解析】【解答】平年:1950、2010

闰年:1992、2400、1800

【分析】如果年份除以4,结果是整数,没有余数的话,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的话,就是平年。闰年的特点是二月份有29天,平年的特点是二月份有28天。

五、应用题

14.【答案】

解:下午3:00是24时计时法的15:00

15:00-9:00=6小时

6×65+123=513(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篇

千米和吨》-单元测试8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有3根绳子的长分别是60厘米、7分米和590毫米,其中最长的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

A.110厘米

B.110毫米

C.100毫米

D.1分米

2.(本题5分)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本题5分)把9.7吨可以改写成(

A.9吨7千克

B.9吨70千克

C.9吨700千克

4.(本题5分)在4000千克,6500克,2吨800克中,最轻的是(

A.4000千克

B.6500克

C.2吨800克

5.(本题5分)与4.3吨相等的数是(

A.430千克

B.4300千克

C.4吨3千克

D.4吨30千克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3t500kg=____t,250cm=____m.

7.(本题5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长9.2米,重7790千克;神舟六号飞船长9.2米,重8吨.____

飞船比较重.

8.(本题5分)4吨=____千克

400厘米=____米

8000千克=____吨.

9.(本题5分)80毫米=____厘米

3米-24分米=____分米

4分=____秒

1千米+300米=____米.

10.(本题5分)5吨=____千克

2000千克=____吨

6千克=____克

13吨=____千克.

11.(本题5分)把一根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用小数表示是 ___ 米,也就是 ___ 厘米.

12.(本题5分)6.15千米=____米

1时45分=____时.

13.(本题5分)50毫米= ___ 厘米, ___ 吨=3000千克.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装了40袋大米后,这辆车还能装多少袋面粉?

15.(本题7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吨

4000千克

7000克.

16.(本题7分)5分米=____米;

0.75千米=____米;

2.3吨=____千克=____吨____千克;

5米6厘米=____米.

17.(本题7分)0.25吨=____千克

80平方分米=____平方厘米

36厘米=____

18分钟=____小时.

18.(本题7分)把下列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

6千米

6毫米

6米

6分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二

千米和吨》-单元测试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60厘米=6分米,590毫米=5.9分米,

7分米>60厘米>590毫米,

7分米-590毫米

=700毫米-590毫米

=110毫米.

故选:B.

2.【答案】:B;

【解析】:解:1千克=1000克

因此,1千克沙子的重量等于1000克棉花的重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9.7吨=9吨700千克.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6500克=6.5千克,

2吨800克=2000.8千克;

因为6.5千克<2000.8千克<4000千克,

所以6500克<2吨千克800克<4000千克;

所以在4000千克,6500克,2吨800克中,最轻的是6500克;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4.3吨=4300千克=4吨300千克.

故选:B.

6.【答案】:3.5;2.5;

【解析】:解:3t500kg=3.5t,250cm=2.5m;

故答案为:3.5,2.5.

7.【答案】:神舟六号;

【解析】:解:8吨=8000千克

所以8吨>7790千克

答:神舟六号飞船比较重.

故答案为:神舟六号.

8.【答案】:4000;4;8;

【解析】:解:(1)4吨=4000千克;

(2)400厘米=4米;

(3)8000千克=8吨.

故答案为:4000;4;8.

9.【答案】:8;6;240;1300;

【解析】:解:(1)80毫米=8厘米;

(2)3米-24分米=6分米;

(3)4分=240秒;

(4)1千米+300米=1300米.

故答案为:8,6,240,1300.

10.【答案】:5000;2;6000;13000;

【解析】:解:5吨=5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6千克=6000克

13吨=13000千克.

故答案为:5000、2、6000、13000.

11.【答案】:0.2,20;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其中的2份是2分米,把分米化成米数是0.2米,也就是20厘米。

故答案为:0.2,20.

12.【答案】:6150;1.75;

【解析】:解:6.15千米=6150米;

1小时45份=1.75小时.

故答案为:6150,1.75.

13.【答案】:5;3;

【解析】:(1)是长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

(2)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

50毫米=5厘米;

(2)3吨=3000千克;

故答案为:5;3。

14.【答案】:解:5吨=5000千克

(5000-40×75)÷25

=(5000-3000)÷25

=2000÷25

=80(袋)

答:这辆车还能装80袋面粉.;

【解析】:先计算出40袋大米的重量,再用汽车的载重量减去40袋大米的重量,就是面粉的总重量,于是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面粉的袋数.

15.【答案】:解:2吨=2000千克,7000克=7千克,

7000克<2吨<4000千克.;

【解析】:本题是质量的名数大小比较,单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进行比较.

16.【答案】:0.5750;2300;2;300;5.06;

【解析】:解:(1)5分米=0.5米;

(2)0.75千米=750米;

(3)2.3吨=2300千克=2吨300千克;

(4)5米6厘米=5.06米.

故答案为:0.5,750,2300,2,300,5.06.

17.【答案】:2508000;0.35;0.3;

【解析】:解:(1)0.25吨=250千克;

(2)80平方分米=8000平方厘米;

(3)36厘米=0.35

米;

(4)18分钟=0.3小时.

故答案为:250,8000,0.35,0.3.

18.【答案】:解:因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面积,以及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2、 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1、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的纸(学生每人一份)

2、小黑板一块

3、实物图,足球,封闭图形,非封闭图形1个

4、奖励星5、画好方格的长方形纸两张

教学流程:

一、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一首儿歌,好不好?唱一首《粉刷匠》

生:齐唱《粉刷匠》

师:粉刷匠不错,能把房子刷的漂亮。有谁想当粉刷匠来个刷墙比赛呢?(选两名同学给大小不一的两块黑板涂色)

生:说出比赛的不公平。

师:(怎么了?)逼破学生说出他涂的太大了,肯定涂得慢。(什么太大了?)黑板太大了,(黑板的什么太大了?)黑板的面太大了,(黑板有好几个面,<指其它的面>其实你们比赛刷的是两块黑板的表面)

板书:表面

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不公平在哪里?(我刷的黑板表面比他刷的黑板表面大)

师:比赛不公平,比赛结束。

二、 探究新知:

1、 探究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同学们,黑板有表面,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表面?

生: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的表面,什么什么的表面这么大)

师:出示电视机,钟表,彩旗,五角星实物图,足球实物,贴在黑板上(它们有表面吗)让学生指一指他们的表面。(明确:物体都有表面,有的物体的面是平的,有的物体的面是曲的,例如:球或笔)

生:比一比几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说一说大小关系(明确: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板书:大小

师: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给它起个名字叫---------面积

板书:面积。(板书)

生:与教师一起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表面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2、探究什么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有面积,哪里还有面积呢?出示封闭图形(贴在黑板上)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以及不规则的树叶形。它们有面积吗,

涂一涂这些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一个非封闭图形

师: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你能涂出这个图形的面吗?

明确:这个图形没有具体的面,也就没有面积可言了。(或它的面积无法确定)

师:这个图形与其它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讨论,明确:封闭图形有面积,而非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补充板书:封闭图形

小结:什么是面积?

3、 探究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涂一涂,描一描,比一比,连一连

(完成练习纸与课件中的习题)

4、 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 A墙面积大B墙面积大,怎么知道的。--------观察比较

(2) 比较两张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纸的面积,并说说是怎么比的。------重叠比较

(3) 比较通过观察比较不出的物体面积,或无法重叠的物体的面积。

小游戏:引出测量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需用统一的标准测量。

(4)比较大的物体的表面,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计算面积------计算比较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

面积的认识

面积:面的大小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周长:线的长度

板书设计2:

面积的认识的表面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8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用6个长、宽、高分别为3、2、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则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为

A.80平方厘米

B.72平方厘米

C.66平方厘米

D.56平方厘米

2.(本题5分)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

A.8

a2

B.6

a2+a2

C.无法确定

3.(本题5分)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A.

B.

C.

D.

4.(本题5分)下面各图中,不能拼成一个完整正方体的是(

A.

B.

C.

D.

5.(本题5分)一本书长16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把2本同样的书包成一包,至少要(

)平方厘米的纸.

A.608

B.928

C.944

D.112

6.(本题5分)把一个长8

cm、宽5

cm、高3

cm的长方体加高3

cm,则表面积增加(

)cm2。

A.40

B.24

C.15

D.78

7.(本题5分)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0cm2,把它平均分开后正好是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

A.

15

B.

18

C.

13

D.

50

8.(本题5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8平方厘米,则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

A.6平方厘米

B.8平方厘米

C.12平方厘米

D.24平方厘米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棱长是4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____,体积是____.

10.(本题5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dm2,占地面积是____

dm2.它的体积是____dm2.

11.(本题5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个面,____条棱,____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都相等的长方体.

12.(本题5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5,已知它的宽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表面积是____.

13.(本题5分)一根长90厘米的铁丝,用来做一种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框架,最多可以做____个.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

15.(本题7分)计算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16.(本题7分)补画图形,使之成为长方体的直观图.

17.(本题7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5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18.(本题7分)学校门厅里有2根方柱,每根方柱高4米,地面都是边长0.5米的正方形.如果要在每根柱子四周贴上大理石,贴大理石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3×2+3×6+2×6)×2,

=(6+18+12)×2,

=36×2,

=72(平方厘米);

答:则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为72平方厘米.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解:a×a×(6+2)=8a2(平方米),

答: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8a2平方米.

故选:A.

3.【答案】:C;

【解析】: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图C。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图A、图C和图D能折成正方体,图B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解:(16×12+16×2+12×2)×2×2-16×12×2

=248×2×2-384

=992-384

=60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608平方厘米的纸.

故选:A.

6.【答案】:D;

【解析】:8×3×2+5×3×2=48+30

=78(cm2)

所以表面积增加78

cm2。

故选D。

7.【答案】:B;

【解析】: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为:30÷10=3(平方厘米),

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6=18(平方厘米),

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故选:B

8.【答案】:B;

【解析】:解:48÷6=8(平方厘米);

答: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故选:B.

9.【答案】:144平方厘米;64立方厘米;

【解析】:解:表面积:4×4×6=144(平方厘米)

体积:4×4×4=64(立方厘米)

答: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44平方厘米,体积是6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44立方厘米、64平方厘米.

10.【答案】:9;27;

【解析】:解: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54÷6=9(dm2),

因为3×3=9,所以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dm,

3×3×3=27(dm3),

答:它的占地面积是9dm2,体积是27dm3.

故答案为:9,27.

11.【答案】:6;12;8;长;宽;高;

【解析】: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故答案为:6,12,8,长,宽,高.

12.【答案】:240立方分米;248平方分米;

【解析】:解:长:4×

3

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篇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2.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尝试等探究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一段魔术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什么?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副扑克牌,想不想知道老师给大家表演什么魔术吗?

师:好,大家看好了。

师:我从中抽出3张牌,请看:1、7、9,这三张牌有什么魔力呢?大家一定很好奇,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究下去。

师一边板书一边说:将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再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相减:9

7

1

你会算吗?(请一位学生试着说说计算过程)

1

7

9

7

9

2

师继续边板书边说:现在又得到了一个三位数,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减:9

7

2

你会算吗?一起来。

2

7

9

6

9

3

师接下来你猜会干什么?生说师板书:9

6

3

请你猜一猜,这样一直算下去

3

6

9

结果会怎么样?

师:是这样吗?你自己试着算下去。

师:大家觉得有的同学没有算出495是老师的魔力失效了吗?

那是什么原因呢?

师:对呀,是你们的计算本领还没过关。所以要把我们的计算本领练练好以后,再来玩有趣的魔术。出示课题:三位数的减法练习

二、专项练习

1、师:那同学们到底在计算时出现了哪些错误呢?出示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题进行纠错。

如:

师:老师的想法跟大家一样,我编了首儿歌,是不是说出了你们的心声,对你以后的计算有没有帮助呢?出示:

相同数位要对齐,

认真仔细排第一,

记住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不够减,

前一位上退一作10再去减。

2、方框里该填几?(请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7

8

6

2

9

4

5

6

4

6

2

3

4

4

5

1

4

3

-1

3

5

2

1

4

1

3

3

7

8

4

2

5

4

4

6

4

3

2

3

6

4

9

1

5

3

-1

6

5

8

1

6

9

3

9

7

3、师:现在你对自己的计算本领有信心了吗?让老师来考考你:(出示几道题请学生竖式计算)

701-610=

500-155=

610-314=

944-242=

校对后师:现在大家对自己的计算本领有信心了吗?继续我们刚才的魔术好吗?

三、巩固升华

师:你们自己想不想试一试呢?组长那里有一副牌,你们试试自己的魔力吧。

师:大家都算出了495,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其他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