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合集7篇)

时间:2022-11-21 21:16:27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1篇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 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天然盆景 千姿百态)

师:谁来读一读?(强调“遒劲”的“劲”是后鼻音)

2.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写谁的?(黄山松)

3.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你对黄山松的了解吗?(千姿百态、奇特)

4.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个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追求简单,追求有效,以一组词语导入对新课的学习,既有效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引导学生走进对黄山松“奇”的探寻中。

二、 分层品奇

1.品“形”奇。

(1)“黄山之美始于松。”来到黄山,欣赏奇松,最好的去处便是玉屏楼了。(出示第一句话)

(2)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玉屏楼,欣赏一下楼前悬崖上的“三大奇松”。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三大奇松”形态的句子。(板书:形)

(3)思考:一边读着文字,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看看从画面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它们外形的奇。

(4)学生交流。(边交流边出示三个具体描写三棵松树姿态的句子和三幅松树的图。)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5)探寻:这黄山的松在外形上“奇”在哪里?它们的“名”与“形”有联系吗?(不同的“名”正是由不同的“形”得来的。)

(6)点拨写法:作者又用什么样的写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黄山松“形”的奇?(作者丰富的联想)

(7)再读这些句子,体会联想的妙处。

2.品“神”奇。

(1)三大名松的形态很奇特,人们的想象也很奇特,它们的顽强的生命力更是神奇!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划出词句,找找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写写自己的感触。

(2)交流。(出示句子及一张扎根在石缝中的迎客松的图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图文对照,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3)引导: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现它的茂盛,生命力顽强。

(4)重点理解“饱经风霜”一词。点拨:迎客松年代久远,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石缝中,屹立在黄山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可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请大家发挥想象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 ,还是 ,迎客松总是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八百多年来,迎客松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这就叫做“饱经风霜”。

(5)升华:这样的艰难经历只是一年、两年吗?十年、二十年吗?它经历了50年、100年、500年甚至800年呀!这时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迎客松?是啊!这就是它的精神。难怪迎客松如今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

(6)仅仅是迎客松饱经风霜吗?陪客松、送客松也是如此,让我们在读中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精神。

引导学生读出书中描写它们的语句:

迎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陪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送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在哪里?在对文本的咬文嚼字中,在对文本的扣词析句中。对于文中黄山松的“奇”,应层层剥笋式地讲深、讲透,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形”的奇,“神”的奇,以感受黄山松“奇”的特点。

三、 整体读奇

1.音乐渲染,美读奇。

同学们,这些奇特的松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咱们一起来读读。(出示,生配乐朗读)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

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

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2.图文对照,诵读奇。

(1)我相信黄山松的奇特和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一边看着图,一边试着背诵。

(2)(一边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一边相应地出示相关的语句。)

①迎客松姿态 ,枝干 ,虽然 ,却仍然 , 。它有一丛 斜伸出去,如同 热情地 。

② 陪客松 ,如同 ,在陪同 。

③送客松 , ,游人把它比作 。它向 ,好像 。

(3)只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请同学们做小导游,介绍它们。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黄山松“奇”的基础上,以诗的形式让学生读出这份“奇”,以图文对照的形式,让他们试着诵读出这份“奇”,以做小导游的形式,让他们内化出这份“奇”。

四、 想象写奇

1.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实在黄山还有很多奇松,它们千姿百态。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姿态的黄山松。

2.现在我们就亲眼目睹一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播放一组图片)

3.请同学们拿起笔,选择其中的一棵树,展开想象,也来写一写。

4.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该重视双基的训练。抓住空白,展开想象,课内练笔,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中感受到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

五、 总结全文,点出“情有独钟”

黄山的松,形态如此奇特,精神令人敬仰,如此奇特的松,在泰山能看到吗?在华山能看到吗?在峨眉山能看到吗?不,只有黄山。这样的松,黄山独有;这样的奇,黄山独有;这样的神,怎能不令人称奇!这样的奇松,真是让人不得不——情有独钟。想着这样的松,带着这样的情,让我们最后再读一次课题吧!

六、 布置作业

1.创意广告词: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2篇

4. (PPT出示: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陪客松、送客松“奇”在何处呢?

(1) 陪客松:作者把它比作“一个绿色的巨人”,让人感受到它的高大挺拔,生命力旺盛。

(2) 送客松:从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中,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姿态。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补充。

【设计意图】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文中第2自然段对三大名松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此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相互交流、补充,感悟黄山松的奇特之处。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真切感受到作者称它们为“黄山奇松”的原因。

5. 作者在介绍迎客松时,分别介绍了它的姿态、名字由来和地位;介绍陪客松时,只介绍了它的名字由来;介绍送客松时,写了它的姿态和名字由来。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默读第2自然段,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描写的特色呢?

(1) 介绍三棵名松时,描写有详有略。如果面面俱到,内容就显得没有变化,过于繁琐。

(2) 作者在描写三棵名松时,都展开了一定的想象。先介绍看到的松的姿态,再写自己的想象。既然都是想象,那么,三棵名松中作者想象的部分,能调换位置吗?体会作者是扣住松的不同姿态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来描写的。

6. 指导朗读,感受作者抓住三大名松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们的动人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高明写法。

【设计意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作者介绍三大名松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但作者是如何写的,又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可能不会关注到。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厘清从写什么、怎么写,到为什么这么写,知道作者不仅写出了所看到的,还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发挥合理的想象来描写,从而体会、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 观千松,赞叹黄山松之“奇”

1. 欣赏完了三大名松,作者还观赏到了黄山其他松,请你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的描写又有什么特点?

(1) 用排比句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第一句是直接描写,第二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第三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 一个省略号,让读者感受到黄山松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

2. 如果把这段变换一下形式,读起来什么感觉?(PPT出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 小结:整齐的句式,独特的结构,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一个接一个分镜头,让我们感受到松奇、语言美。

【设计意图】通过PPT把课文中的文字呈现为诗的形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这样的句式简洁、整齐,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更体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4. 这一段和第2自然段相比,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交流:第2自然段抓住黄山松中典型的三大名松“奇”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第3自然段则略写了其他松的姿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读写结合,总结全文

1. 黄山无石不松,松树千姿百态。你还知道黄山有哪些松?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配乐出示黄山松图片)

2. 这么多的松树,你喜欢哪一棵呢?请选择其中一棵松来介绍一下,我们要比一比,谁更能抓住黄山松的典型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它的神奇。

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名交流,相机评价,学生修改。

4. 黄山松千姿百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其中的三棵松进行详细介绍呢?(选择典型)

5. 总结: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写景的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的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请学生选择自己搜集的一棵黄山松的资料,抓住它的典型特点,发挥合理想象来写一写。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描写黄山其他松树,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片段一】解读“千斤笔”,感悟“万钟情”

师: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信中写到,“我有病,写字困难”,可见这封信是他老人家在病中写成的。

生:他病得很重,手在颤抖,笔不听使唤。

生:既然这么困难,这信就可以不写了。

生:那不行,这是告诉孩子们,他只能写一封回信的原因。

生:这还告诉孩子们,来信他都读了。

师:说得有道理,这还从侧面让我们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尊重。

生:我觉得“千斤重”,就是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千斤爱”。

生:我认为“千斤重”,是讲巴金爷爷写信的艰难。

师:《巴金自传》的《病中》一文里有这样的话:“起初,圆珠笔或自来水笔,真像有千斤的重量,写一个字也很吃力,每天只能写上百字光景。”想一想,巴金爷爷写这封信该花多少时间,经受多少煎熬呀!

生:那为什么不请人呢?

师:这个问题,曾有一位老友向他建议过,但巴金爷爷说:“我是一个病人,我也无法使他了解我的心情,我只好照我的想法做下去。”巴金爷爷的想法是什么?请把信中相关的话找出来,把关键词语画出来,并以写信者的角色诵读,体会巴金爷爷的内心。(生自画自诵)

师:同学们画得准确,诵出了老人的真情,让我们共同诵读 “无论如何”这段话。(师生齐诵)

【评析】“以信为鉴”,紧扣“情”字,解读“千斤重”。其一,边读、边思、边议,触摸老人的情感脉搏,体会老人抱病写信的艰难历程;其二,精细阅读文句,于细微处引领学生钻研探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揣摩文字背后的深层含意;其三,角色涵泳,置学生于老人的特殊心境,循文溯源,走进老人的心灵深处,体验“无论如何”这一执意亲笔书写的真诚,感悟“见信如面”的万钟情怀。

【片段二】品味“无限爱”,聆听“心底声”

师:“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这是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讲的真心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你们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或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生:“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人们都说巴金爷爷著作等身,没有才华能行吗?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3篇

1. (播放录像)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的美景。(板书:黄山)黄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哪个字突出了黄山的特点?(“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妙、神奇)

2. 黄山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誉”字由哪两个字组成?(“兴”和“言”)对啊,“誉”就是高兴地说,去夸赞,有称赞、赞美的意思。谁来再赞美赞美?

3. (引读)黄山的“奇”就奇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钟”专注、集中;一,“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 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1. 作者为何单对黄山松“情有独钟”?它究竟“奇”在哪里?翻开课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你感受到“奇”了吗?找出一句给大家读一读。你觉得“奇”在哪里?(位置、形态、精神)

三、 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 让我们一起前往黄山最好的观松处,在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看看吧。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四人小组合作读读第2自然段,想想如何分工读更合理。

2. (出图)考考你们,你能否用慧眼分辨出谁是谁?对照课文,仔细观察。

3. 让我们再去看看玉屏楼前迎接我们的第一棵松。这棵迎客松有什么特点?(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一丛枝干斜伸)

4. 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臂,比划比划,此时这棵迎客松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

5. “遒劲”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可是,据资料称,这棵苍劲有力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岁了,请你想象一下,这棵千年松曾经历过哪些磨难呢?(骄阳把松树烤干,凛冽的寒风要把松树吹倒,厚厚的积雪压在迎客松的身上,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看来这棵黄山松真是饱经风霜,可它仍然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6. 看到这样一棵令人称奇的松,你想对它说什么?(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7. 读陪客松。这两棵松虽然很像,但作者用词不同,去发现细微差别,找一找哪棵松更贴近作者的描绘。

8. “绿色的巨人”说明这棵松怎么样?(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9. 它好像陪伴我们观景,给我们做讲解呢!指导朗读。

10. 读送客松。向山下伸出“手臂”,挥手告别,欢迎游人下次再来。

11. 盆景是园丁精心制作的装饰品,而制作送客松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12. 迎客松,枝干遒劲,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屹立山顶,如同巨人;送客松枝干蟠曲,如同“天然盆景”。让我们再次领略以下黄山松树的神奇吧!(配乐朗读第2段自然)

13. 同学们,在玉屏楼上其实除了看到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外,还能看到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图片)指名读第3自然段。

14. 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松,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给它起一个名字,试着用两三句话描绘它的姿态。(双子松、伞松、蘑菇松、飞天松、卧龙松、探海松、父子松)

15. 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3自然段)

四、 总结全文,作业拓展

1.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2. 用你手中的画笔绘出你最喜欢的黄山奇松的样子,并向好朋友介绍介绍。

2. 把今天的见闻和感受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分享一下。说不定,听了你的介绍,他们暑假带你黄山游玩呢!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4篇

一、留心布置,学生预习

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被很多语文教师仅仅作为一种形式,而被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如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前,我布置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预习课文,学生在认真预习的情况下,读正确生字词的读音,读通顺课文,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用符号标出自己疑惑的地方等……如在教学第一课时,我只和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收获。如:我知道了……我学到了……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质疑,培养孩子会想、敢说的习惯。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很轻松、高效的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二、用心设计,导题激趣

精心设计与导入新课相关的交流话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课的开始,和课文内容切切相关的话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话题:语文课本带领我们游览的了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篇课文?你觉得黄山奇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对于黄山奇松的最深得印象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并能准确的抓住景物最深的最大的特点,为从整体把握文章的重点作出简洁而高效的引导。

三、设计问题,巧夺天工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要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高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护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高效。高效提问是很艺术的教学技巧。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我针对课题《黄山奇松》的“奇”字,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哪里?”果然课堂上学生积极在文中寻找黄山松的“奇”的词句,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探究,从“潇洒挺秀、三大名松、千姿百态”等方面去赞叹黄山松的奇美、奇特、神奇,高效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

四、倾心导读,读悟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读即朗读,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悟即品悟,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悟。朗读和品悟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才能走进文本。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饱经风霜”的内涵。再与“郁郁苍苍”对比,更深地体会迎客松奇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阅读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黄山奇松的奇美形象,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五、适度拓展,读写相连

读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适时的引导学生的情绪和体验,把“说、写”的机会实实在在地交给给学生,进行读说、读写结合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如果你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你会对人们说什么?利用现有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想象,在说中体会到三大名松的神奇,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可以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引导学生想象说话: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在观赏黄山奇松图片时,及时安排拓展写作:黄山奇松真是别有情趣,请你任选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并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方法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这样趁热打铁,凭借学生升华情感体会之际,进行写话训练,有益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学以至用、知识迁移、开阔思维的高效性。

六、细心调控,张弛有度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5篇

我们学校在好几年前就将电脑装进了教室,PPT课件成了我们上课时的得力助手。但是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老师无法更改,学生无法参与。为做到课堂的互动,我们常常会在课前进行大量预设,制作很多的超链接,费时又费力。

2010年,学校给每个班级都装上了绿色班班通。电子白板这一全新的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有了电子白板,上课时使用的课件就可以制作得很简单。只要准备好一些课堂上要呈现的资料就行了。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运用白板中的线条、图形等功能对字词进行随机的勾画,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电子白板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的一些感悟吧!

一、圈圈画画,促进生成与互动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黄山松的奇特。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去黄山观松的情境。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玉屏楼。站在玉屏楼上,呼吸着黄山上清新的空气,你感觉怎样?(真是心旷神怡!)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玉屏楼赏松之旅。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细心观赏,用心品味,玉屏楼前的松奇在哪里?你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生自读品味)

师:我看到同学们在赏松的过程中都非常投入,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收获。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赏松的体会吧!

师:你喜欢哪棵松?它奇在哪里呢?

生纷纷举手。

生1:我喜欢迎客松。因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我觉得迎客松奇在姿态优美。

生2:我也喜欢迎客松。我觉得迎客松奇在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生3:我也喜欢迎客松。因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我觉得它像人一样热情好客。

……

在交流品味迎客松的奇特这一片段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白板的画笔功能圈画出有关词语,“姿态优美”、“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课堂气氛融洽,节奏紧凑,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及时的肯定与反馈促进了课堂上的生成与互动。当学生交流到“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一句时,笔者用红色的粗线条沿着图中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枝条画了一下。顿时,一只迎客的手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领悟到了作者比喻的贴切与生动。

二、放大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

在学生交流品味送客松的奇特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师:你觉得送客松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送客松的神奇之处是姿态独特。

师:独特在哪儿呢?

生:它的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师:你能说说蟠曲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你用手比划比划也行。

生想了想,还是摇头。

师:其他同学能说说或比划一下吗?

无人举手。

(这时,师从白板的工具里点出一个放大镜,把它拖动到图中送客松的枝干处。)

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

生:有点像卷曲的弹簧。

师:现在,你能说说蟠曲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了,蟠曲就是弯弯曲曲的,有点像弹簧的样子。

师:大家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生纷纷用手指或手臂回环曲折地比划着。

没有直观的形象,学生很难理解“蟠曲”这个词。课堂上的交流也似乎陷入了“卡壳”的状态。好在,白板工具中的放大镜派上了用场,及时为学生呈现了清晰直观的形象。学生看图之后便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蟠曲”这个词。同时,放大镜所呈现的这一形象也会清晰地映在学生的脑海里。日后某日,当学生看到“蟠曲”这个词时,很有可能脑海里就会跳出老师用白板中的放大镜所呈现的画面。

三、聚焦画面,学会聆听与思考

黄山松千奇百态,文中只具体介绍了三种。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黄山松的神奇,也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读写迁移。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用白板出示各种黄山松的图片。图片先一张一张随着音乐出现,然后定格在有多幅图的页面。)

生全神贯注地欣赏,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黄山奇松真是别有情趣,请你任选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仿照三大名松的写法,写两三句话。

生在轻柔的乐曲声中动笔描述。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1:我写的是壁虎松。壁虎松站立在陡峭的悬崖边。它的姿态独特,犹如一只巨大的壁虎紧紧地爬在岩壁上。

生2:我写的是孔雀松。孔雀松枝干松散。它像一只绿色的孔雀昂首挺立,正准备展翅高飞。

生3:我写的是黑虎松。黑虎松高大苍劲,犹如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虎,趴在黄山之巅。

……

在学生交流时,老师用白板工具中的聚光灯聚焦学生所写画面,让学生们在观察中聆听,在聆听中想象。

当学生的眼前呈现多幅画面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受到影响,很容易分散或转移。运用了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后,聚焦的画面依然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而其他的画面则都退到了幕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下子都集中到那幅清晰的画面中,不再受到其他画面的干扰和影响,可以更加认真地聆听与思考。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6篇

场景一:众里寻她不见影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黄山的景色,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美景都有哪些,然后又主题突出地播放了黄山的各种松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来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特。在播放完景色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黄山的奇松让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接着教师说:“黄山是那么奇,那么美,就让我们来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吧。”

生1:我感觉黄山的玉屏楼最美,因为坐在那儿就可以观看黄山的奇松……

师:(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打断他的话)噢,玉屏楼是观松的好地方,老师想让你说一说黄山最奇特的景物。哪一位同学再说一下?

生2: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温泉,因为从山里流出来的水含有那么多矿物质,并且是温暖的。

师:(表情不悦)那还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黄山的奇特之处的呀?

生3: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云海,你看,黄山那么高,都高出云层了。所以我感觉非常奇特。

师:(非常生气)请大家看清楚了,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呀?

生:(一齐高声回答):黄山奇松。

师:对,黄山最奇特的地方就是黄山的奇松。下面,就请你们阅读课文,说一说黄山的松树奇在什么地方。

分析:课堂中,为什么教师千方百计地设计,学生却是“众里寻她不见影”,是学生启而不发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本就没有让学生事先去阅读课文,没有让学生去体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而是直接播放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奇与美。那么,学生留存在脑海中的黄山印象也只能来自于多媒体。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答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学生说的玉屏楼、温泉、云海不正是黄山的代表景点吗?该教师组织教学时没有遵从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的天性,他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遵从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

场景二:含糊其辞不见意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的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最后一句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说大家都舍不得离开,那么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呢?

生1:因为草原很美。

师:对,草原的确非常美。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2:因为草原很大。

师:草原除了美和大让人留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都低着头不说话)

师:不要怕,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生3:我喜欢绿绿的草原,所以不愿离去。

师:还有呢?草原上的人怎么样呀?

生4:我感觉草原上的牛羊很多,但是人很少……

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师脸上的不满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这些含糊其辞的回答不去引导,放任学生回答。那么,学生为什么总是回答不到点子上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这个时候,由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只是停留在初读阶段,对文本的体验仅仅局限在对课文中极个别文字的表面理解上,比如草原美、草原大、草原绿等,这只是草原的显性特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深入去体验文本,还没有真正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时候,就与学生进行交流,势必交流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我们只有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心,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交流感受。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7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有点舍本逐末的倾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放弃了文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外拓展等手段来组织阅读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两位教师的课例,谈一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体验,还学生一个本真的阅读教学。

场景一:众里寻她不见影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黄山的景色,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美景都有哪些,然后又主题突出地播放了黄山的各种松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来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特。在播放完景色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黄山的奇松让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接着教师说:“黄山是那么奇,那么美,就让我们来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吧。”

生1:我感觉黄山的玉屏楼最美,因为坐在那儿就可以观看黄山的奇松……

师:(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打断他的话)噢,玉屏楼是观松的好地方,老师想让你说一说黄山最奇特的景物。哪一位同学再说一下?

生2: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温泉,因为从山里流出来的水含有那么多矿物质,并且是温暖的。

师:(表情不悦)那还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黄山的奇特之处的呀?

生3:我感觉黄山最奇特的景物是云海,你看,黄山那么高,都高出云层了。所以我感觉非常奇特。

师:(非常生气)请大家看清楚了,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呀?

生:(一齐高声回答):黄山奇松。

师:对,黄山最奇特的地方就是黄山的奇松。下面,就请你们阅读课文,说一说黄山的松树奇在什么地方。

分析:课堂中,为什么教师千方百计地设计,学生却是“众里寻她不见影”,是学生启而不发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本就没有让学生事先去阅读课文,没有让学生去体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而是直接播放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黄山的奇与美。那么,学生留存在脑海中的黄山印象也只能来自于多媒体。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答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夸一夸黄山的奇与美,学生说的玉屏楼、温泉、云海不正是黄山的代表景点吗?该教师组织教学时没有遵从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的天性,他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遵从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

场景二:含糊其辞不见意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的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最后一句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说大家都舍不得离开,那么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离去呢?

生1:因为草原很美。

师:对,草原的确非常美。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2:因为草原很大。

师:草原除了美和大让人留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都低着头不说话)

师:不要怕,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生3:我喜欢绿绿的草原,所以不愿离去。

师:还有呢?草原上的人怎么样呀?

生4:我感觉草原上的牛羊很多,但是人很少……

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师脸上的不满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这些含糊其辞的回答不去引导,放任学生回答。那么,学生为什么总是回答不到点子上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之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这个时候,由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只是停留在初读阶段,对文本的体验仅仅局限在对课文中极个别文字的表面理解上,比如草原美、草原大、草原绿等,这只是草原的显性特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深入去体验文本,还没有真正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时候,就与学生进行交流,势必交流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我们只有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心,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交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