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2-06-19 08:53:54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1篇

一、问题提出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写着“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然后我把头探进里面,结果却看见各式各样的垃圾有矿泉水瓶、塑料袋、果皮……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说明我们佛山市的垃圾分类情况不太好,然后就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

路人和(小区)清洁工

三、调查情况和整理资料

调查任务

调查答案

网上答案

在中国生活垃圾分成哪几类

90%的人都不知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清洁工对垃圾有没有进行分类

清洁工1、6:没有,没有把垃圾分类。清洁工2、3、4、5、7、9、10:把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捡起来,其他垃圾不分类。清洁工8:有把垃圾进行分类。

是否知道哪些垃圾是放哪个垃圾桶是否按垃圾桶的标志投放垃圾

知道;90%的人都是看到垃圾桶就投垃圾。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70%的人都不知道

(1)回收可再生资源。(纸张、玻璃、废金属、塑料等资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于处置有毒有害物。(如废电池等)

(3)有利于利用资源。(如有机垃圾可制成肥料)

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60%都不知道

四、结论

1、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可能会改变整个城市,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调查发现,在佛山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算很强,特别是垃圾分类。那些垃圾桶大多数都没有进行分类。有很多人购物或买菜是都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还有就是有些人把烟头扔都垃圾桶里如果里面有纸张的话就很容易酿成火灾。清洁工大多数都只捡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有些人虽然知道这回事,但在实际中许多人都嫌麻烦而不愿意做。年纪大一点的人很多都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我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市政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但令人欣慰的是乱丢垃圾的现象有很大的改善!可垃圾不分类确实不太好,比如说:废旧电池如果腐烂的话就会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一些垃圾袋如果失火的话就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说城市的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

2、我觉得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荷兰、加拿大……这些城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比如说:荷兰他们有很多个单独回收单项物品的回收箱。日本一年只能回收四件大的物品。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3、我在此希望佛山的垃圾分类情况能更上一层楼!

五、心得

有趣的作业

“记者”这一词听起来仿佛不适于我这个小学生,可这次我的确感受到了当记者的滋味。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这个周末,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颇有新意的任务!

那这个“颇有新意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在开学的第二天,老师将我和几个同学召集到了一起,让我们针对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报告;3人一组,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访问周遭的亲人或小区的垃圾工,最后写成文章,交给老师。当一切都一一说明后,我与两个好友马上组成了个小调查组,工作马上开始!

在我的印象当中,垃圾分类是一个简单又平常的问题,大人们应该非常了解。可当我问了几个亲人后,却发现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情况近乎一无所知!并且在他们认识的人里,对垃圾分类状况较为了解的也寥寥无几,这使我大为震惊。这时,负责用网络搜寻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不少的资料,但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外国的,中国的资料简直少得可怜。这使我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问号:难道中国对垃圾分类这个问题还没有重视吗?但这不可能呀。因为具资料统计,如果将垃圾分类,至少有30%——40%可利用;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再生出0。85吨的新纸……这样一年不知能够节省多少能源啊!难道一向注重能源节约的中国会没有发现吗?我苦思冥想,在网上不断搜索,最终在一张文字密麻的网页上得出了答案。

原来,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一。我国人口很多,国土面积又大,宣传的范围相当之大,所以只能先在几个大城市宣传,因此有许多小城市对这个概念非常的模糊;二。现在竞争激烈,很多人每天只想着挣钱,几乎没有关注这些所谓的“小事”。

哪怕他知道这些知识,也置之不理;三。中国近几年才开始提倡,自然不能与外国相提并论……

所以,垃圾分类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2篇

一、问题提出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写着“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然后我把头探进里面,结果却看见各式各样的垃圾有矿泉水瓶、塑料袋、果皮……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说明我们佛山市的垃圾分类情况不太好,然后就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

路人和(小区)清洁工

三、调查情况和整理资料

调查任务

调查答案

网上答案

在中国生活垃圾分成哪几类

90%的人都不知道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清洁工对垃圾有没有进行分类

清洁工1、6:没有,没有把垃圾分类。清洁工2、3、4、5、7、9、10:把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捡起来,其他垃圾不分类。清洁工8:有把垃圾进行分类。

是否知道哪些垃圾是放哪个垃圾桶是否按垃圾桶的标志投放垃圾

知道;90%的人都是看到垃圾桶就投垃圾。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70%的人都不知道

(1)回收可再生资源。(纸张、玻璃、废金属、塑料等资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于处置有毒有害物。(如废电池等)

(3)有利于利用资源。(如有机垃圾可制成肥料)

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60%都不知道

四、结论

1、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可能会改变整个城市,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调查发现,在佛山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算很强,特别是垃圾分类。那些垃圾桶大多数都没有进行分类。有很多人购物或买菜是都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还有就是有些人把烟头扔都垃圾桶里如果里面有纸张的话就很容易酿成火灾。清洁工大多数都只捡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有些人虽然知道这回事,但在实际中许多人都嫌麻烦而不愿意做。年纪大一点的人很多都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我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市政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但令人欣慰的是乱丢垃圾的现象有很大的改善!可垃圾不分类确实不太好,比如说:废旧电池如果腐烂的话就会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一些垃圾袋如果失火的话就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说城市的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

2、我觉得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荷兰、加拿大……这些城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比如说:荷兰他们有很多个单独回收单项物品的回收箱。日本一年只能回收四件大的物品。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3、我在此希望佛山的垃圾分类情况能更上一层楼!

五、心得

有趣的作业

“记者”这一词听起来仿佛不适于我这个小学生,可这次我的确感受到了当记者的滋味。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这个周末,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颇有新意的任务!

那这个“颇有新意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在开学的第二天,老师将我和几个同学召集到了一起,让我们针对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报告;3人一组,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访问周遭的亲人或小区的垃圾工,最后写成文章,交给老师。当一切都一一说明后,我与两个好友马上组成了个小调查组,工作马上开始!

在我的印象当中,垃圾分类是一个简单又平常的问题,大人们应该非常了解。可当我问了几个亲人后,却发现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情况近乎一无所知!并且在他们认识的人里,对垃圾分类状况较为了解的也寥寥无几,这使我大为震惊。这时,负责用网络搜寻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不少的资料,但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外国的,中国的资料简直少得可怜。这使我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问号:难道中国对垃圾分类这个问题还没有重视吗?但这不可能呀。因为具资料统计,如果将垃圾分类,至少有30%——40%可利用;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再生出0。85吨的新纸……这样一年不知能够节省多少能源啊!难道一向注重能源节约的中国会没有发现吗?我苦思冥想,在网上不断搜索,最终在一张文字密麻的网页上得出了答案。

原来,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一。我国人口很多,国土面积又大,宣传的范围相当之大,所以只能先在几个大城市宣传,因此有许多小城市对这个概念非常的模糊;二。现在竞争激烈,很多人每天只想着挣钱,几乎没有关注这些所谓的“小事”。

哪怕他知道这些知识,也置之不理;三。中国近几年才开始提倡,自然不能与外国相提并论……

所以,垃圾分类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3篇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全新发展模式,已经写进了我国的发展纲要当中。目前人类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环境问题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城市垃圾问题,包括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白色”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等问题。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被垃圾包围。

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垃圾处理凸显的问题相当严重。垃圾问题处理状况已经成为决定节能减排等环保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理垃圾的任务相当紧迫。学校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垃圾分类处理上,学校实施的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调查显示,在学校里,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的环境卫生都比较满意,比例在50%以上,尤其是在小学里,学校的环境卫生普遍较整洁。学校卫生主要是由专门的人员来打扫,因此,对于学校环境的好坏,有18%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环境的好坏并不在意,而教师对学校的环境较为在意,占9%。

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在一些学校的校园里,还有散落着同学随意乱扔的瓜子壳、糖果纸、塑料瓶等。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翩翩起舞”,所有这一切,都和洁净的校园极不相称。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的窗口,直观地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洁净、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而且是陶冶情操的需要,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整洁的校园环境要靠每个学生和老师共同来维护,不仅要整洁、干净,还要让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好,保护环境,使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对影响学校环境卫生的因素调查,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人的意识差造成学校环境不整洁,有6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意识影响学校环境,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0%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垃圾桶和处理垃圾的设施不够完善,很多垃圾桶只有“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并没有细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这样就没有办法进行垃圾分类处理。12%左右的学生和教师认为学校垃圾处理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

学校里产生的垃圾多是塑料瓶、包装袋、废铅笔钢笔、纸张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一些学校内虽然设有不少垃圾分类箱,但事实上真正做好垃圾分类的寥寥无几。广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看不懂垃圾分类箱。有些学校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不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只是在校园内张贴相关的宣传资料,并没有使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学生内心。大部分学校缺乏与垃圾分类配套的管理制度与体系,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措施,导致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不能持之以恒。学校也得不到环保部门有关校内垃圾分类状况的评估和反馈,缺乏外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导致学校垃圾分类动力不足。

垃圾处理方式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小学生很少把垃圾进行分类,而是直接扔掉,缺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有60%的中学生也会把垃圾直接扔掉,虽然中学生已经对垃圾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学生都“嫌麻烦”“无所谓”,并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教师的比较野达到47%,并不是不知道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环保意识。小学生中只有9%的学生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中学生占20%,教师占21%。垃圾分类处理在学校中实行可见一斑。虽然有少部分学生和老师会对垃圾进行回收和分类处理,但这不足以影响整个学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校园垃圾实现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的潜力较大。美国环境学家内贝尔研究认为,生活垃圾90%都是可以回收的,这些潜在的原料资源可重新在资源循环中发挥作用。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最大限度的资源化是今后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目标。分类收集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回收利用。

垃圾桶是处理垃圾的必须设施,在垃圾桶实际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城市中的垃圾桶外观太脏,占30%,尤其是一些人多的地点,如车站和人员聚集的地方;而学校和家里的垃圾桶外观上整洁。调查显示,垃圾桶最为现实的状况是分类太少,几乎只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分类,其他的分类几乎没有。就算人们有着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完整的设施,垃圾分类就没法实现。

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在日常生活垃圾分类中,每家每户都要交垃圾处理费,如果我们在家中就做好垃圾分类,环卫部门可以效仿日本,定时定类收集,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人力消耗,那么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取消或减少垃圾处理费。而从长远来看,整个城市的垃圾处理过程,应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回馈给人们,再推动市民参与的良性循环。

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垃圾不分类原因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为重要的两个原因是“缺乏意识”和“宣传不到位”,所照比例在40%左右。有25%的教师认为,垃圾分类处理要实行,就得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实施,否则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处理教育。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滋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根据调查,在生活垃圾堆放场,1平方垃圾堆表面最多可招落2784只苍蝇,25平方就有1个鼠洞,8处鼠迹,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转化,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大量有害物质直接进入垃圾,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增大了垃圾的运输量和填埋量;垃圾的焚烧都会产生二次污染,不仅有烟尘,而且有对人体十分有害的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气等物质。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把垃圾当成资源,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区别开来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分类回收减轻了垃圾处理难度,大大增加了废物回收比例,节省了各类资源,有百利而无一害。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实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可以美化校园,改善环境质量,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4篇

如果在进行环保的条件下,我认为生活垃圾能分类处理的可行性不高。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提倡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有的自觉的人们一般都用垃圾桶来倒垃圾,如果要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话,起码要分为三类,也就是说,需要三个垃圾桶。人们普遍会有一样的心态:有买三个垃圾桶的钱能买多少一次性方便袋呢?那没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当然,使用方便袋就行比方便了许多,将分类的垃圾分别装在袋子里扔了就行了。试想,把垃圾直接装在一个袋子里,难以分解的只有一个袋子;可将垃圾分完了之后,难以分解的就不止一个袋子了。不管是因为直接还是间接的原因,对环境都会造成污染,还不如不将垃圾分类。这是出于环保而分析的。有的人可不会像这样,他们只会觉得将垃圾分类很麻烦罢了。

我也在我的家人中做了调查,大部分人对生活垃圾即进行分类也不太认可,特殊的垃圾,例如利器啊,有时事情太突然,可能一时会忘了放哪个袋子,后来负责任的人肯定会将它转移到相应的袋子里。万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怎么办?我向爸爸说明我要调查什么,开始提问爸爸,爸爸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叫我到街上去看看,说:“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爸爸真是太神了,我来大街上才发现了不久前换的可分类垃圾箱,有的人根被没有看上面的说明,随手就将垃圾扔到了箱中,难道他们都把垃圾分类背的滚瓜烂熟???我疑惑不已,我只隐隐约约看见他手里拿的是口香糖包装纸,径直走到前方,咦?他怎么扔进了其他垃圾的箱子里?我不禁对这个年轻人轻视起来,连小孩子都知道纸是可回收的。突然我觉得,政府为什么要花这种“冤枉钱’’来换这种他们不在乎的东西?!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5篇

关键词:垃圾分类;北京市;昌平城区;分类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62-03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我国一度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即城市生活垃圾不需要任何处理,混杂收集然后集中处理的方式,基本采用填埋法处理,也就是不进行垃圾分类。这种方法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处理,不需要全民参与分类,处理垃圾时也简单粗暴,但是其后果显而易见:其中可回收的资源无法再利用,有毒有害垃圾也会污染环境。

一、昌平区小区垃圾分类状况

1.小区垃圾分类状况。根据小区的社区公共环境建设、物业建设、住宅的户型及面积、大致的居民月平均收入等因素可将小区划分为高、中高、中、低四档。(1)高档小区。每栋楼都有垃圾分类指导员,设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三种垃圾桶,也设有回收点。但是垃圾分类指导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居民反映没有见到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三种分类垃圾桶也没有真正做到分类,居民们没有按照垃圾桶上的标识将垃圾分类处理。而回收点的作用不大,只有距离回收点较近的居民才会使用其安放自家杂物。小区内也没有过期药品、电池、水银等危险垃圾特殊回收的方案。物业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在宣传栏张贴海报,很少有深入的宣传。(2)中高档小区。居民丢弃垃圾时并没有核对垃圾桶上的标识,而是选择离自己较近的垃圾桶,而且其中的废电池也没有特殊处理。居民们普遍存在着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会对废纸、塑料瓶进行废品回收处理,但是对于其他的生活垃圾并没有分类处理,特殊垃圾处理箱位置设置不合理,很少有居民使用。回收点居委会用来放置闲置物品。而垃圾分类宣传有过一至两次深入的宣传。(3)中档小区。某小区毗邻昌平区两个偏向理科类的重点高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大学生志愿者非常多,几乎定期举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宣传非常好,宣传橱窗中贴着相关的非常详细的资料,居委会有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电池、灯管的分类处理箱,其中确实有居民所丢弃的垃圾。但是居民没有利用回收点,而是自己处理废品。居委会在小区的所有出口都安放了特殊垃圾回收桶,使用效率较高。但是普通生活垃圾只有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这两种。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很少有居民进行分类处理,执行状况较差。(4)低档小区。某小区居民以某厂老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租住为主,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住房类似于保障性住房。居民收入普遍较低,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意识较低。物业建设缺乏,居委会的大门紧锁。回收点没有使用痕迹,也没有分类垃圾桶,普通垃圾桶较少,平均3栋楼有一个垃圾桶,整体建设较差。居民反映整个小区对垃圾分类的建设较差,几乎没有垃圾分类宣传,没有分类垃圾桶,也没有特殊垃圾分类处理。但是居民们有一定的垃圾分类意识,由于分类麻烦,认为政府不会进行后续处理等原因而不进行垃圾分类。(5)实际调查结论。昌平城区的小区都设有昌平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但是可利用率低,基本是放置闲置物品。不同档次的小区垃圾分类的状况不同。高档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相对较好,设有三种分类垃圾桶:回收、不可回收和厨余垃圾。中高档小区一般设有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分类垃圾桶,低档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较差,没有分类垃圾桶。高档和中档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较好,低档小区的宣传状况较差。但是,最终垃圾运走都是集中统一运走,并不分类处理。

2.问卷调查中的垃圾分类状况。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上,11%的被调查者对日常的生活垃圾不出售也不分类,60%的被调查者将废品出售,其余的投放进垃圾桶,只有29%的居民将垃圾将废品出售后,分类投放其余垃圾;22%的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58%的小区虽然有但是没起效果或者效果不大,仅有3%的小区有分类垃圾桶且执行得很好。只有4%的小区对药品、电池、化妆品瓶、水银温度计等有毒垃圾进行特殊回收,绝大部分小区对此都没有回收点或者弃之不用。所有小区都设有统一的回收点,但是99%的居民认为该回收点没有被合理利用。50%的居民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没有举行过垃圾分类的相关宣传,41%表示虽然进行过,可是并没有起什么用。没人认为垃圾分类宣传好,执行好,这说明居民普遍认为垃圾分类状况较差。

二、昌平城区垃圾分类现状和存在问题

1.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城区生活垃圾的生产量以3%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消纳已经成为困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共北京市政府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没有深入人心,在实际行动上有很大欠缺。调查研究显示,虽然大部分居民了解垃圾分类,仍旧有超过半数人不能严格按照垃圾类别来丢垃圾。一是家庭生活中,不能做到垃圾分类保存。二是很多家庭在将垃圾扔进小区的分类垃圾桶的时候不能按标识投入。第二,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部分居民有粗浅的认知。我国对于垃圾分类的前期宣传力度较大,但是深度不够。居民能够简单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中青年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要高于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较为细致的垃圾无法进行区分。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不够普及、深入,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垃圾分类标准不够明确、细致。第三,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从家庭方面来看,居民家里不设分类垃圾桶,这就意味着垃圾分类前端的失败。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居民无意识,垃圾分类本身需要增加总投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实际执行。小区居民楼内没有配备完整的垃圾分类措施。垃圾处理的受益人为昌平区乃至北京市全体居民,那么垃圾处理的费用应该是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承担,以财政支出的方式下拨,实际上不少西方国家正是以这种方式付费。但是实际中我国垃圾分类责任主体不明确,垃圾分类有不明确的责任体系,这个不明确的责任体系也没有落实,财政政策上也没有具体的落实政策,这就导致了北京市垃圾分类雷声大雨点小。

2.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昌平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关于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35%的居民认为觉得麻烦,21%认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20%认为设施不全,无法分类,14%认为不知道如何分类,10%认为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还会将垃圾混在一起,分类是无用功。64%的居民表示应该积极配合垃圾分类。21%认为需要政策的鞭策,15%认为条件不成熟,难以分类。这说明,居民们是一定程度上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的,也赞成垃圾分类,但是由于现实原因(例如执行困难,例如麻烦)而放弃垃圾分类。如果政府有政策鞭策,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成熟的条件,居民还是乐于垃圾分类的。在日常垃圾的处理中,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不强,并且小区的设施也不够全面,影响垃圾分类的贯彻和实施。而且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分清生活中各种垃圾属于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

居民的经济水平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垃圾分类的知识。他们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而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可回收垃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对的人或学历较高(博士),或是学习相关专业,而且收入较高(月收入超过6000元);而厨余垃圾的19%的错误率中,有10%的人月收入低于1500或者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学历高或者是经济水平高的人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在某些程度上,高于学历低或者经济水平较低的人。

三、解决建议

1.进一步加大社区宣传,社区物业部门发挥监管、指导作用。从之前的调查可以了解到,目前居民尚未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因而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监督是必要的。一方面,物业部门可以定期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指导居民将不同的垃圾放到对应的垃圾收容器中;另一方面,社区可以进一步改善垃圾收容器上的标签设置,在标签上注明更为详尽的内容,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2.从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入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餐厨类有机垃圾是填埋场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也是目前居民垃圾分类知识薄弱环节。对于厨余垃圾,可以参考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已经比较完善的国家,在现有的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标准。

3.进一步完善垃圾集中、运输,特别是垃圾处理时期的进一步分类过程。垃圾运输全程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垃圾处理终端监管。在居民垃圾分类后,垃圾清运车并没有真正做到按照分类清运,而是将垃圾混合后统一运走,这就造成了前期垃圾分类的浪费。如果不改善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那么前期的宣传、居民分类工作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终端管理,如不同垃圾不同时段回收,或者一个垃圾车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装不同类别的垃圾。

4.完善政策法规,用行政、经济和科技手段进行垃圾分类的实施。在现行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垃圾排放、组分的特点,政府可以实行更为具体全面的垃圾分类办法。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城区在垃圾堆肥、垃圾焚烧发电、热能利用和污染控制、电子垃圾拆分等处理技术的科技含量,并鼓舞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

5.贯彻落实现有的政策,加强监督,加强问责机制,建立并且执行完善的垃圾分类责任体系。垃圾分类的管理主体应该明确,各个部门划分明确的责任及义务,并且认真落实。不应该出现互相推诿责任或者无人落实负责的状况。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进行公示,不仅做到内部监督,内部问责,同时加强人民群众对于相关负责部门的监督,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问责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内部强化绩效考核机制,量化标准,真正发挥垃圾分类应有的效果,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造福百姓、资源利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梅.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11,32(10).

[2]陈兰芳,吴刚,张燕,张仪彬.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Ecological Economy.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6篇

如果在进行环保的条件下,我认为生活垃圾能分类处理的可行性不高。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提倡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有的自觉的人们一般都用垃圾桶来倒垃圾,如果要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话,起码要分为三类,也就是说,需要三个垃圾桶。人们普遍会有一样的心态:有买三个垃圾桶的钱能买多少一次性方便袋呢?那没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当然,使用方便袋就行比方便了许多,将分类的垃圾分别装在袋子里扔了就行了。试想,把垃圾直接装在一个袋子里,难以分解的只有一个袋子;可将垃圾分完了之后,难以分解的就不止一个袋子了。不管是因为直接还是间接的原因,对环境都会造成污染,还不如不将垃圾分类。这是出于环保而分析的。有的人可不会像这样,他们只会觉得将垃圾分类很麻烦罢了。

我也在我的家人中做了调查,大部分人对生活垃圾即进行分类也不太认可,特殊的垃圾,例如利器啊,有时事情太突然,可能一时会忘了放哪个袋子,后来负责任的人肯定会将它转移到相应的袋子里。万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怎么办?我向爸爸说明我要调查什么,开始提问爸爸,爸爸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叫我到街上去看看,说:“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爸爸真是太神了,我来大街上才发现了不久前换的可分类垃圾箱,有的人根被没有看上面的说明,随手就将垃圾扔到了箱中,难道他们都把垃圾分类背的滚瓜烂熟???我疑惑不已,我只隐隐约约看见他手里拿的是口香糖包装纸,径直走到前方,咦?他怎么扔进了其他垃圾的箱子里?我不禁对这个年轻人轻视起来,连小孩子都知道纸是可回收的。突然我觉得,政府为什么要花这种“冤枉钱’’来换这种他们不在乎的东西?!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第7篇

[关键词]杭州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知识宣传;环境压力

据杭州市固废处置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清运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8年已达到214万吨,日平均5800吨,2009年全年预计将达到230万吨,日平均6400吨。

虽然目前杭州的垃圾处理能力为每天7500吨,但以现在增长速度,明后年就将接近处理极限能力,给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带来极大的压力。

据了解,杭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试行过垃圾分类收集。2000年左右,杭州街头流行过一批双筒分类果壳箱。一黄一绿两个筒并排立在一起。黄的写着“可回收垃圾”,绿的标示着“不可回收垃圾”。可是,试点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不少分类垃圾桶实际上早就形同虚设。

据悉,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所以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杭州城管办“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2010年3月25日,杭州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要求居民主动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投放转眼,一年时间快过去了,杭州共有788个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占小区总数的52%,但仍然存在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部分硬件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为了解杭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垃圾分类成效调研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一、调查内容

(一)调查时间

7月17日——7月30日

(二)调查步骤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以走访社区、分发问卷为主,辅之以走访垃圾回收站、环保环保站,城市管理办公室,最后进行资料整理等后期工作。

7月19日至21日,调研小组分别走访了铭和社区桂雨坊、华联社区和理工大学附近的清雅苑这三个垃圾分类实行小区。在走访期间我们在小区内分发问卷,采访清洁人员和小区垃圾分类负责人。调研小组实地参观社区的垃圾点,检查垃圾箱里的具体垃圾分类。通过采访和问卷,了解社区对垃圾分类动作的执行力度以及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度和对此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7月23日至26日,调研小组走访了垃圾分类未实行小区,头格社区和智格社区以及吴山广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度以及杭州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

7月27日至28日,调研小组分别走访了华家池环保教育宣传站和城市管理办公室。在此次走访中,调研小组具体的了解了杭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直运模式,丰富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垃圾分类工作的规划及实施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思考

本次实践小组对杭州铭和社区、华联社区、浙江理工大学附近的高教社区三个垃圾分类实行社区和未实行垃圾分类的社区头格社区、智格社区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回收调查问卷,其中实行社区共发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此次调查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分布到杭州几个社区,因此,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杭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卷重点调研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了解及态度,社区为垃圾分类提供的硬件条件情况,垃圾分类实施存在的难点等问题。

1、调查结果

(1)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我们对杭州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我们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1与图3.2。

从图3.1中可以看出89%的居民认为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措施,其中有高达76%的居民乐意配合这项措施,从图3.2中我们也能看出51%的居民对本社区的垃圾分类的前景持有乐观态度,而对于社区的垃圾分类的前景表示不关心或漠视的人只占7%,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杭州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热情是十分高涨的,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只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让环保知识在广大市民中得到普及,绝大部分的市民将会自觉的履行环保义务。

(2)居民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

如图3.3数据可知,36%的居民有良好的环保习惯,会自觉的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仅有14%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显得有点冷漠,对其无动于衷;然而却有半数的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十分强。所以笔者认为社区还是要将环保宣传进行的更为深入,才会有更多的市民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将这份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从图3.4中可以看出当分类垃圾箱内垃圾已经混放后,有45%的居民会会选择随波逐流,垃圾外露和发出臭味也是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结果并不乐观,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3)垃圾分类方面存在问题

图3.5指出:有50.9%的居民会主动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而49.1%的居民只是偶尔或者从来都不会将垃圾分类后再放入垃圾箱。我们考虑到相关方面的宣传问题,如果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的话,这半数的居民所占的比例必然会有所减少。

我们已经发现垃圾分类在具体实施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居民还是不能按照规定将垃圾进行合理分类,调查中发现有28.2%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意识不够”和“市民生活习惯问题”是导致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而12%居民认为因为“垃圾分类得不到妥善的处理”,通过上表的结果我们可看出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的确还存在许多难点,推行道路任重而道远。

2、调查思考:垃圾分类困难重重

(1)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

虽然城管局一再要求各个单位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但是实际上,有些单位并没有认真落实工作,敷衍了事。而当政府部门宣传到位的时候,许多小区的宣传工作却没有跟进。我们的实践小组进小区宣传环保知识的时候,有的小区没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活动,收效甚微。小区是市民生活的地方,它最贴近市民,如果进行大量的垃圾分类宣传,更能够达到宣传效果。

(2)群众分类意识薄弱

在我们对于多个小区的抽样调查中,28%的居民选择市民分类意识不够是杭州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受到阻碍的原因。在调查问卷“在您周围的人是否会自觉自愿的进行垃圾分类”这一项中有45%的人选择选项“少数会”,30%的人选择“多数会”,还8%的选择了“”都不会,看来居民主动自愿的进行垃圾分类还是居民的意识的问题。居民没有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也没有考虑垃圾扔掉后怎么处理,即使意识到了,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不以实际行动来做到垃圾分类。

(3)难以监督

由于没有具体的条例规定,对于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我们只能进行劝说,并不能进行惩罚,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是微弱的。也有一些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紧箍咒”的确让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引发了是否侵犯隐私的争议,甚至遭到一些居民的抵制。

(4)社区管理不到位

许多可回收的垃圾在环保部门处理前就被拾荒者拣走了,而拾荒者在寻找可回收垃圾的时候会不时将居民已分好的垃圾随意倒出,这极大的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虽然这是一种变相的环保,但是也解决了部分人地生计问题,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举两得的事。

从以上分析来说,导致许多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政府部门与小区、居民没有密切配合。

三、建议意见

(一)政府需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1、建立法规、考试制度

政府应加大宣传广度,有相关调查显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只局限于杭州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或单位,其他人群都未听说或有听说垃圾分类,但并不明确的知道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分类做得比较好的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广度,将垃圾分类工作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国策而不是短期政策甚至设立人群普及面较广的考试如公务员考试,高中升学考试等,法规,明确相应的奖惩措施。

2、开征适当垃圾税

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从2008年开始就施行一项制度规定,每户家庭需缴纳垃圾处理费用,收效甚好。而芬兰从1996年开征垃圾税,对于送往垃圾掩埋场的垃圾每吨征收30欧元的垃圾税。2007年此项税收收入突破5700万欧元,这笔收入全部补贴到了垃圾处理现场操作、废物清理、维护处理设施以及废物运送等方面。

高昂的垃圾处理收费不仅能抬高了垃圾制造者的心理门槛,也为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财力支持,根据中国国情,政府可以向包装产品生产者收取适当的垃圾税,这样不久就可以促进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减量化,同时也为城市垃圾处理开辟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3、建立相应的可回收及有害垃圾回收站

据调研组调查发现,小区中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里的垃圾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桶,根据这种情况,政府可以积极发挥其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能力,利用政府资源(用地等政策优惠),鼓励无业人员、拾荒者成立合作社,综合解决城市包装废弃物管理问题和城市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及拾荒者增加环卫工人劳动量等问题

(二)城管办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1、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和完善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为主的管理系统、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系统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2、强化考核监督

据调研组考察发现,管理人员巡查频率高的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做的比较好。从这一调查中可以发现,监督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强化考核监督工作,能不断的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增强居民的分类意识。

(三)社区加强宣传引导,及时通知新条例

社区要对开展垃圾分类的管理部门和物业小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分哪些类,为什么分,怎么分类等问题,还会制定一些诸如垃圾桶如何摆放、标志是否明显等指标来考核小区的落实情况,有条件的小区还应该设置厨余垃圾处理机,通过生物处理进行资源再利用。宣传措施更是必不可少,除了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以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入户、制作宣传手册、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都可以成为倡导生活垃圾分类的方式,并且垃圾分类宣传也应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使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达到最佳。

(四)提升个人环保意识

光是上述这些工作做到位了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大众的配合。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众的习惯及观念问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分类意识普遍不高。谁都知道垃圾分类好,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落实到做、要改变行为就困难了,尤其是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所以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将垃圾分类看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正所谓“自己一小步,垃圾分类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