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国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5-03 21:37:16
英国教育论文

英国教育论文第1篇

纵观西方的法律教育,英国的法律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2世纪英国受整个西欧的影响就掀起了法律教育的热潮,伴随着大学和法律教育的发展,英国的法律教育逐渐向法律职业教育发展。到14、15世纪,英国出现很多律师公会,这是当时最主要的法律教授方式。到了l6世纪罗马法复兴,律师公会的学徒制法律教育成了英国法律教育的主要形式。l7、18世纪随着英帝国全球化的扩张,律师公会逐渐丧失了其法律教育的职能,学徒制教育逐渐被后来的大学教育取代。在18世纪,托马斯•伍德等人大力发展大学法律教育,威廉.布莱克斯通在法律教育的实践中,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法律教育理论,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法律教育思想。被认为是英国现代法律教育的先驱。英国现在的法律教育有其独特的法律教育模式,一方面能保持其传统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欧洲大陆国家法律教育的合理因素。1864年由英国议会成立的法律教育特别委员会对英国的法律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做了关于法律教育改革的报告。1852年牛津大学和1855年剑桥大学建立了法学学科和学位授予制度。1908年设有法学院的大学联合成立了“公共法律教育者协会”,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法律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1996年,英国大法官法律教育和行为顾问委员会关于法律教育和培训的报告对当代英国大学法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法律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综合全面的学术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要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不仅养成法律价值观念还要培养法律职业技能。

1.1英国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英国法律教育善于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时地作出灵活调整,这样就使法律教育成为英国法制持久的巨大的推动力。英国的法律教育主要是一种职业训练,其培养目标与美国的法律教育有细微的区别,英国法律硕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和法官,而不是法学研究者或者法学家。任何想成为律师或是法官的人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的学习,即法学理论学习阶段、法律职业培训阶段和法律职业实习阶段。通过学术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培训阶段以及职业实习阶段的学习,有利于培养真正合格的从事法律实务的工作者。

1.2英国法律教育的培养模式截止到现在,英国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法律学术型和法律实务型;前者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后者是培养职业律师。英国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的模式与我过当前的培养模式相似,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三年制的硕士学位,英国的法律硕士学位属于法律实务型学位,一般不用写论文。英国的法律硕士教育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体,在专业硕士学习的一年中,三分之四的时间在进行课程学习,有2—4门的法律职业核心课程,1—5门可供学生选择的法律专业领域之内的或者跨学科的课程。英国的法学硕士是两年制的,属于纯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才能取得法学硕士学位。英国的实务型法律人才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是理论阶段、职业阶段和实习阶段。英国是判例法国家。在法律教育中很注重法律案例的讨论,这样就使英国的法律教育呈现出思维的开放性、法律的外向性以及办学的国际性等教育特色。

1.3英国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由于英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就开始了重点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再注重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英国法学院主要是注重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基础法学理论和法律技巧、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判断、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因为法官裁决案件主要以先前的司法判例为基础,即所谓的遵循先例原则,这样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英国法律教育的一项基本教学法,也是英国高等法律教育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其次,在英国还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即是导师带头教学方法,导师每周给他的学生上专业指导课,导师与学生讨论特定的课题,为学生开出下一周要看的书,并检查上周布置的专题作业。导师对学生关于专题的讨论,提出建议或者是尖锐的批评,这种讨论使学生学到读书和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2英国的法律教育对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英国法律教育的分析。我们认为值得借鉴的内容很多,最为重要和迫切的在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树立开放”灵活”兼收并蓄的多样化教育理念,课堂理论教学必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避免与现实脱离的假”大”空式照本宣科。

第一,法律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双向培养目标借鉴。英国法学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职业化法律人才,而且在于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进行学术训练。学生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制定培养目标中,以法律职业为导向,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为满足法律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152才的需求,使培养的法律人才能为英国企业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取得竞争优势、复兴和发展英国工业与经济贡献自已的智慧和能力。英国的法律教育的双重培养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法律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为法科学生今后走向法律职业生涯打基础的过程。我国的法律教育不是法律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法科学生不一定从事法律工作。由于我国是现代化法治国家,无论是法律工作者还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具备法律思维对于其胜任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有利的。

英国教育论文第2篇

所谓的“学科定性”自然是指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属性;所谓的“系统定位”是指高校英语教育在上一级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具有的功能。这种“定性”和“定位”代表着高校英语教育实践中努力和投入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高校英语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效率。笔者之所以提出“学科定性”这一问题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系统。高校英语教育界的理论与学术研究分别属于“外国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一方面,从认识上讲,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这样一种庞大的教育活动没有独立、完整的理论支撑系统,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尽管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有大量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出现,但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笔者曾提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是由三个层面的18个部分或成分构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教育系统。虽然在范围和分界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表1所显示的诸多主要和重要方面,如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系统与结构构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目前都没有得到研究或应有的研究,而现实中影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都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关注和研究才存在或出现的。学科上的正确定性是保证中国高校英语教育获得健康、全面、稳定、持久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是我国社会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曾经提出,旧中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曾有过较好的有机结合。这固然与一些的特殊历史条件有关———如当时中国的高校几乎完全没有母语版的专业教材———但这种有机关系的存在毕竟是不争的事实。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这种有机关系便消失了。这里虽然有一些正面因素的作用———如母语专业教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在中美关系恶化、“左”的思潮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作用下,英语教育的地位急剧下降。无论原因是什么,一个客观的事实是高校英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合理地位被破坏,而且始终未能得到恢复或者重建。功能是通过系统得到实现的。在系统运行中,只有当一个部件或组成成分与系统中其他成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该部件或成分的作用或功能才能得到实现或体现。这就是“系统定位”的意义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到有机或合理的位置,这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获得真正发展的又一个必要前提。“学科定性”和“系统定位”不仅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获得真正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认识基础和前提———以下的讨论将循此方向展开。

二、高校英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多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一直没有正确的教育目的,并因此产生相当程度上的功能失效,这听上去也许有些耸人听闻,但不幸的是,这确实是客观事实。如前所言,由于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未能在社会教育系统的高等教育阶段找到合适、有机的位置,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始终未能确定客观、合理、准确的教育目的。1952年,高校“院校调整”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只剩下区区百余名教师和三百几十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一个四亿几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一数字对于社会教育或者国民教育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尽管从1956年秋季学期开始,高校英语教育逐渐重建,但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都对高校英语教育的重建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影响最大的要算1958年颁布的指导新中国社会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这里要探讨的是高校英语教育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按照付克先生的记载:“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要体现是在各种教材(注:从1963年起,我国的高校开始有了统编系列教材)加入了以介绍革命导师的生平与论述和介绍中国革命历史与现实为内容的课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体现就是让各类学校的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工业、农业生产劳动。无论“方针”制定者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做法无法让高校英语教育有机地结合到高等教育的系统中。从此之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在目的层面一直处于相当程度的“迷失”状态。由于功能是为目的服务的,目标的“迷失”必然会产生功能的失效。这应该是对大学英语多年来一直“费时低效”的另一种解释。笔者曾就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阐述过个人的观点:世界文化整体上仍然处于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基本单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民族文化曾是社会教育的绝对内容主体,民族语言曾是唯一的知识载体和传播手段。但进入20世纪后期,人类生活的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这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知识的维度、构成和更新速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一个结果是:单一的民族文化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受教育者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知和其他民族文化知识。人类需要一种(功能上类似于“民族通用语”的)“族际通用语”。由于历史和现实诸种原因的作用,英语事实上已经成为这一“族际通用语”。需要澄清的是,就人类文化整体而言,语言的首要功能确实是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但从教育的角度看,语言的首要功能是知识载体和传输工具。据此,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实和未来的基本或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受教育者———为了达到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建设和更好地保证个人的生存发展这双重目的———获取民族语言无法获取或是借此可以更好获取的那部分知识。在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整体目的,这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高校英语教育内容上的范围和范畴

在理的系统中,内容是由目的所决定的。如果将英语教育的基本目的确定为知识的获取,那么关于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就应该朝着这一方向安排。按照一般的惯例,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应该获取的知识分为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基本范畴。在1949年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一直贯穿于这两个领域。由于当时的专业教材系统都是英语,专业领域的英语教育是系统、全方位和实质性的。在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领域,当时的“大一英文阅读”从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包括思想性)、语言艺术性、基础语言知识等三个层面展开教学。但是在经过了“院系调整”之后,重建的高校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上再无关系(过去十几年里,虽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这种课程往往只是一种“点缀”,受教育者在专业领域的英语水平难以借此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得到保留的高校英语教育课程中,基础语言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体乃至唯一的考虑因素,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成为可有可无的因素———而且在现实中基本上没有成为教学内容。由于缺失专业领域的英语教育,而在素质教育领域的英语教育中又放弃对于教育内容知识性和语言艺术性的关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教育内容的知识范围方面只涵盖了应涵盖内容的很小一部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将英语教育有机地结合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系统中,而这种结合在知识层面的体现就是将英语教育有机和全方位地融入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领域中。由于各个专业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不同,本文将不就高校专业教育领域的英语教育展开讨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专业领域的高校英语教育应该真正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整体发展。在素质教育领域,英语教育应该有机地融入一切相关的知识范畴。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领域里,英语教育所应该涉及的十二个知识范畴如下:哲学、历史、法律、文学艺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时事。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除了系统、动态的基础语言知识,每一范畴的知识系统性和特有的知识属性,文体、风格、修辞等语言艺术层面的知识也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是教育的“物化”体现。只有在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领域及素质教育应有的知识范畴和层面都得到良好的实施,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四、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与课程形式

“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代社会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可以说这种要求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但迄今为止,高校英语教育的主体课程形式不仅依然以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和知识线索,而且以“必修课”为主要的教学和课程模式。高校英语教育的这种形式既不能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又违背现代社会教育的一般理念。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在教学和课程形式方面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个方向:其一,作为教学内容层面改革的具体体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教学和课程的整体内容上应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相关内容上一小节已做探讨,此处不复赘言)。这样才能为“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应有的知识基础。其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以选修课为课程的主体形式。学习者对于英语教育的需求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显然不能通过同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学习活动得到满足。在考虑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一般性特点和各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每一所高校应该(像成功的大学食堂那样)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富有营养的、美味可口的课程”。这样才能为“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合理和具有可行性的条件。其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该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再是孤立的课文,而是应该向外延伸。这种“延伸”一方面是指作品和相关知识的扩展等校园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围绕着课程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开展学术调研、社会调查,了解生活和运用学得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为“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有益的方向和途径。变革和改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和课程形式是保证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最具体的体现形式。

五、高校英语教育的成果评估及考试的定位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界过去二十余年中讨论最多也是矛盾最大的话题。一方面,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我们目前通常称为“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批评可谓众口一词,不绝于耳;但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在“狂轰滥炸”之下“巍然屹立”。在讨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时候是不能避开这一问题或话题的。其实,绝大部分关于高校英语教育“应试教育”的讨论和批评都进入了一个误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始终没有形成与英语教育相匹配的认知系统。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是: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直接找到“可见的”英语学习目标;我们也无法对于英语学习的成果加以评估或检验。换言之,对于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此情况下进行的英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教育的管理者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建立起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见”的目标和成果评估体系。我国的传统和现实都决定了考试是将二者行之有效地纳为一体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应试”是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为避免盲目而做出的必要选择;同样可以说,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或“应试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我国社会教育制度内的高校英语教育事实上离不开应试教育———这也就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百批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是不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不存在问题呢?当然不是。为了说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行“应试教育”或“应试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曾做过如下比较:社会教育首先要有教育者(整体和个体)与受教育者均可见或预见的整体目标,并根据目标统筹涵括教育内容,然后根据教育科学的规律设计整体教育系统和实施教学。考虑到我国英语教育的外部环境中没有自然形成的“可见目标”这一特殊性,我们高校英语教育就应该以“应试模式”来加以实施。但是英语教育与应试模式的“组合”不能是全方位的,而只是存在于其中的一定层面。较高的、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等层面都是高于应试模式之上的。应试模式对于英语教育的有效作用仅限于方法或方法论层面。这种关系可以表述为:只有当我们从理论和认识的高度弄清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按照这种认识和理解完成教学体系涉及后,才能开始以“应试”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可见”的学习目标。根据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依据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设定整体目标,并根据目标统筹涵括教育内容,在整体教学系统加以设计之后,在不同的阶段设立科学、合理的测试形式,并以此作为受教育者的阶段目标来实施教学。如果这些分析不存在大的方向性偏差的话,那么我国英语教育中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就相对地显而易见了。由于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层面,我国的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概念,教学活动便显得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功能性。相对而言,考试的作用和结果因为“显著”出现了局部的“环节错位”或“本末倒置”,应试变成了整个宏观英语教育活动和微观教学活动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应试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不在于应试教育本身。随着高校英语教育自身定性和在上级系统中定位的完成、系统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合理化,应试教育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六、结语

英国教育论文第3篇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摘要中提出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弊端,本文接下来阐述如何克服这些弊端。

一、把思想教育与教学结合

众所周知,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并未完全成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的特点,他们刚刚长大,在思想上刚刚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如同一张白纸有待培养。他们兴趣广泛,缺乏定性,然而具有很大可塑性。由于他们心智上并不成熟,还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和对老师的崇拜心理,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触英语,从积极的角度而言,他们会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从消极方面而言,他们会由于对汉语甚至方言的习惯性依赖,对英语产生排斥甚至恐惧心态。刚刚提到初中生在思想上还处在半幼稚状态,比较容易被外界或好或坏的事物影响,缺乏自己的主见,这时老师若能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适时的鼓励,用爱心和耐心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向他们灌输英汉双语同等重要的思想,就一定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生不能回答出理由时,要面带微笑鼓励其再深思深思,如果多加提示之后还是一语不发,则好言劝导其努力学习,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消极沮丧心理。

二、加强训练,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实用性

英语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全世界的语言,但在我国,英语的使用还是有待提高的。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必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如果处在一个说英语的国家,他的英语水平甚至会在短时间有大幅度提升。因为英语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故而老师不能单纯从语法或是理论的角度来照本宣科,反之,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多把课本上的单词和句型结合实际来学以致用。

举个简单例子,例如今天英语课学习的是关于购物方面的句型,例如“How much”(多少钱)或“Howmany(much)do you want”(你要多少)等句型,在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作对话的表演,为了加深学生的影响并且达到双语同时提高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先用汉语演练一遍,然后再用英语来进行对话,或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让同桌之间扮演买家和卖家,互相交替询问,以共同提高。如果学校具有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设施,可以在周末或周五下午给学生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聚集在一起,大胆开口。同时,老师也要兴致勃勃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学生大胆练习,当老师发现学生发音方面的错误和缺陷时,则可以及时纠正,并予以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当老师发现学生发音方面的错误和缺陷时,则可以及时纠正,并予以鼓励,当学生表现得十分优秀时,则尝试给予赞扬,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还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加贴心,老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现存理由和潜力,并且及时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并且,在英语角活动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来与自己对话,面带微笑,语速不宜过快,当学生出现迷茫的表情或无法对答时,老师就应该用中文予以翻译和解释。树立榜样,并且号召大家向优秀生学习,起到带头作用。在英语角活动结束之后,老师可以为大家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总结,并且总结一周以来学习的知识点,也可采用半中文半英文的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与家人、同学或朋友练习口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熟悉,并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加强自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1.授之以“渔”。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这也是目前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提倡重点,在此一笔带过。要做到授之以“渔”,就必须要教给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的策略,对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作逐步培养。学生在下课后,脑子里满满的都是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和句型,想更好更有层次地吸收知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梳理,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教材有更一目了然的了解和认识,也能提高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并有利于他们的考前复习。

英国教育论文第4篇

目前,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涵盖学校行动计划(SchoolActionPlan,简称SA)、学校行动加强计划(SchoolActionPlusPlan,简称SA+)和特殊教育需求声明(SpecialEd⁃ucationNeedStatement),它们在层次上依次递进(详见图1)。[3]若主流学校教师或特殊教育需求协调员(SpecialEducationalCoordinator,简称SENCO)发现有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理解力差的现象,并在学习中没有获得进步,就可征求家长同意启用SA,从而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师资、特殊教学方法、特殊教育教学评价等支持。但如果SA不能帮助学生获得进步、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学校则可以启动SA+。在学校加强计划中,学生可以从地方教育当局、地方服务机构以及卫生机构获得额外帮助。若SA和SA+都不能帮助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取得进步,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就会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估,并征求家长的意见是否做出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声明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所需的特殊教育服务、如何获得服务支持等。在家长收到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后,如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负责特殊教育服务的官员说明,也可以向特殊教育需求和残障法庭(SpecialEducationalNeedsandDisabilityTribunal,简称SENDIST)上诉。[4]英国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了包括SA、SA+以及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在内的三级服务体系,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程度选择服务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完善,特殊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偏低。由于工党政府倾向融合教育,即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mainstreamschool),导致许多主流学校乘机挪用特殊教育经费,造成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第二,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各自分离,影响效率。1978年的《沃诺克报告》(TheWarnockReport)基于古利佛(Gulliford)的特殊教育观念指出,只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取得学习进步,则表明该学生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用这种评估来代替原来的医学检查,或者残疾人分类,[5]这就割裂了教育与医疗健康的关系。2011年3月,英国政府的《咨询提案》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服务体系过于复杂,各种服务机构过于分离,造成与特殊教育有关的教育、健康、照顾三大服务机构缺乏整合。

第三,主流学校的教师、课程、评价体系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考虑不足。2001年1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台法定指导框架《全纳教育——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InclusiveSchooling: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明确要求开发新的教育系统,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6]这给主流学校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受到了主流学校部分教师的抵制。导致出现抵制的原因在于,在课程设置和评价上,课程内容缺少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考虑,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第四,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作风,家长和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意愿与要求未充分得到尊重。[7]家长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最明了,如果能重视家长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将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决策部门制定合适的特殊教育计划,从而为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恰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但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体系中,由于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风严重,无论是在特殊教育经费分配,还是在家长申诉的过程中,家长的要求往往被忽视。

二、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明确提出要赋予家长制定个人预算的权利,旨在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的弊端,比如投入预算没有考虑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政府希望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人预算,并控制预算经费的使用权,以期最迟到2014年,实现家长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个人预算,从而增强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为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投入体制,英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SchoolFundingReform:NextStepsTowardsaFairerSystem),其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公平、透明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8]其中涉及特殊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规定将专项拨款(DedicatedGrant)划分为学前教育区、学校区、高需求区三个部分,其中高需求区就包含特殊教育儿童。政府注重在特殊教育领域针对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建立一个支持对象涵盖从出生到25岁的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

(二)整合地方特殊教育支持体系

一方面,由于英国特殊教育一线的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的特殊教育体制过于科层化,阻碍了他们工作;另一方面,家长期望通过整合地方教育支持体系,按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取代学校先前通过经验提供服务的方式。所以,英国政府希望通过体制创新和整合服务机构来简化特殊教育相关程序,让专业人士和相关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儿童、青年和家庭服务。为了改变复杂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减少科层化的不利影响,并加强地方服务部门间的合作,英国政府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革:第一,拟定单一的法定评价程序,整合教育、健康和照顾服务体系。到2014年,年龄在25岁以内的有特殊教育需求声明或者学习困难声明的学生都将采用这个单一评价标准,而“教育、健康和照顾计划”将整合这三个服务部门,识别学生的特殊教育类型,并提供相应的需求支持。[9]第二,制定国家经费投入绑定框架。在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中,教育部宣布将和地方政府一起探索国家绑定框架,既保证提高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和青年、残疾儿童经费投入的透明性,又能兼顾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的灵活性。第三,更好地发挥社区部门的服务功能。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要发挥社区服务部门的作用,为那些能为学生离校后提供独立生活培训的组织予以6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投入期限为两年。这些组织项目包括:早期语言发展(TheEarlyLanguageDevelopmentPro⁃gram)、早期支持和关键工作(EarlySupportandKeyWorking)、家长参与(ParentPartici⁃pation)、为成人做准备(PreparationforAdulthood)等。[10]

(三)提升主流学校特殊教育的服务质量

英国政府在《咨询提案》中明确表示,所有的儿童和青年都应当获得额外的支持,从而保证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水平。学校作为特殊教育的前沿,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英国主流学校主要从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三个主要方面着手改革,以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需求。第一,通过培训提高主流学校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提高学校特殊教育服务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已经成为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咨询提案》规定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掌握识别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处理不良行为的能力、有效教学的能力、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1]第二,改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2008年的报告《特殊教育需求和全纳:反思与革新》(SpecialEducationNeedsandInclusion:ReflectionandRenewal)中,分析了课程设置的三大原则,即在课程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克服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学习困难。第三,改善特殊教育评价方式。针对特殊教育评价,注重效率的学校通常采用目标—设定(target-setting)的方式评价课程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在英国的梨树学校(PearTreeSchool),课程协调员通过分析这所特殊学校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通过制定新的政策,提供合适的支持,在每堂课都关注写作,并做出评价,通过对比以前的状况测量学生的进步,进一步设置教学目标。[12]

(四)赋予家长和儿童在特殊教育中的权利

2008年3月,特殊教育联合会主席布莱恩•蓝姆(BrianLamb)发起了一项调查,被称为“蓝姆调查”(LambInquiry)。其主要目的是调查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对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信心度,并向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国务大臣提出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学习水平的建议。在这个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于2010年了《改善家长获得特殊教育信息的实施计划》,为那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专门设立热线电话和网上服务。[13]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再次强调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参与到特殊教育体系的决策中去。到2014年,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家长可以获得以下权利:制定个人预算,控制自己孩子的特殊教育服务;获得资金使用信息;选择学校,包括所有公立学校(maintainedschool)、学院(academy)和自由学校(freeschool)。这次特殊教育改革不仅强调了家长的权利,同时也提出了要尊重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咨询提案》的反馈者强烈支持赋予儿童上诉的权利,尤其是对于那些伤残的儿童、需要照顾的儿童。这些儿童很少能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赋予他们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不利地位。

三、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

英国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其评价方式也随之调整。在1978年《沃诺克报告》以前,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主要由医疗机构进行,根据儿童的伤残类型建议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但《沃诺克报告》以后,特殊教育需求定义得更加宽泛,只要存在学习困难问题就可以声明自己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但在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上却变得十分复杂,医疗机构和学校脱节,造成多头评价,效率低下。由此,2011年的《咨询提案》建议统一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采用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将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有机统一,以解决多方评估造成的评估效率低下、费时耗力的问题。健康机构与教育机构的有机衔接将大大消除不科学的评估行为,在医疗检查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医生的及时建议,如学生是适合在主流学校,还是适合在特殊学校就读。

(二)连贯的经费投入体制

自2011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咨询提案》绿皮书以来,英国就致力于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2012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目的是改革以前以16岁为分水岭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新的标准将涵盖从出生到25岁,做到前后连贯一致。将16-18岁特殊教育需求固定拨款、学习者附加支持资金、特别安置预算资金整合为一种资金支持,从而统一资金分配。新的经费投入标准将减少由于经费断层给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协商性的家长参与机制

以往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家长参与模式分为:专家模式、移植模式、消费者模式、协商模式。[14]专家模式完全忽视家长的作用和要求,家长只负责提供孩子的信息;移植模式开始考虑家长的需求;消费者模式赋予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协商模式则更加强调家长的作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就需要和家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一致,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与家长继续协商,减少分歧。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状况最为了解,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学生信息,从而为学生提供匹配的教育服务。这次的改革同样强调了家长参与,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学校,控制特殊教育资助,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个人预算。

(四)全纳的主流学校发展模式

英国教育论文第5篇

1.1全民英语水平的基础培训。

比利时北部地区主要使用荷兰语,南都地区多用法语,东部一些地区多用德语。虽然比利时不同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有所差别,但比利时全国都十分重视国民的英语语言培养。比利时全民英语语言素质都比较高,笔者在比利时采访过许多当地人,谈到其学习英语的情况时,了解到比利时对英语学习的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创建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不仅在学校里学,在课堂上学,在进口英美电影时也保持原声。比利时人认为他们在通过观看英美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熏陶。在比利时,英美电影占据了很大的传媒市场份额:除了在电影院上映外,下档后会出DVD,影片在各大超市均有销售,购买极为便利。电影上映一年后在电视台里就有播放。比利时的欧美电影无论是在电影院、DVD还是在电视上放映,都有一大特点:保持原声,不用本国或本地区语言配音,而同时配上英文字幕和本地区语言字幕帮助理解。比利时民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触并学习英语,因此,即使是没有开始英语课程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都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在课程教学方面,英语是比利时中学的必修语言课,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虽然比利时的英语教师也和中国一样,多是由本国人而不是来自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担任,中学的英语学习课程不仅仅关注学习语言本身的学习,还注意到学习的配套工程,如开设相关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课程,所用教材都采用外语原文文本。让学生从语言、思维、历史、文化、经济等对英语世界有各方面全面的了解。因此,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可达到熟练掌握与运用的程度。在这样的机制下,比利时国民的整体英语素质较高,虽然比利时的母语非英语,但到比利时留学的各国留学生,即使不懂其母语(荷兰语、法语、德语),也能够与当地居民沟通上并无太大障碍。良好的基础教育机制,使专业的大学新生英语基础打得较好,大学学习不再囿于语言形式,而是直接学习专业知识,为教师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1.2重视教学实践培训,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

教学实践培训,是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利时的高等教育分为正规大学教育和大学外高等教育,提供长期与短期两种训练课程,两种课程均设有英语专业。学术与实践并重,学术性的讲授课程也是面向实践的。比利时注意英语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要再接受一年的知识课程和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师职业培训方可任教,教师们要工作若干年后才能在学校取得固定职位。英语教师的工作量适当,国际交流项目较多,多数教师都获得到英国等国外大学深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职任教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比利时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采用了资源激励机制。2002年,比利时弗兰芒教育部门建立了唯一的开放资源门户网站———KlasCement,作为教师分享学习材料的主要平台。网站资源均为免费享用,没有任何商业利益。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获得文章、档案、网页、软件等学习资源,网站服务质量依赖普通参与者的贡献和反馈,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点数”系统作为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的参与。这样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英语学习资料和经验的交流。

1.3客观有效的教师能力评估机制。

比利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甚至写进法律。根据1991年7月第24条法律要求,所有的院校都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政府有组织事后评估的义务,可以就现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运行良好进行评估。比利时注重以评估为手段的质量监控。员工的素质都要接受这种评估检查。评估有校内自己的评估,也有社会方面的评估。政府成立评估团,还有学生评估、大学委员会评估、研发委员会评估以及同行评估等。除正常在录、续、升等环节评估外,对差的还要进行跟踪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对教师及研究人员都有相应的指标和考评点,教授若3次评估结果不佳会有暂时解除教授职务之虞,研究人员一年不发表成果也会受到警告。比利时有的高校实行合同制,按照聘用合同规定,所有教师每5年至少评估一次,对于不称职的教职员工,可能被裁减。评估体系的健全让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规范有序,让教职员工不断成长成熟,让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2比利时英语教师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作为和中国一样同属英语延伸圈国家,比利时英语教师的培养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基础教育阶段,国民英语的培训就基本完成;重视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实践培训,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实施客观有效的教师能力评估机制。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培养机制,在借鉴比利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以期提高我国英语师资水平。

2.1重视英美影片的原声播放,注重英语基础教育,提高全民英语素质。

电影电视剧具有很强的寓教于乐性,英美大片和连续剧深得中国受众的喜爱,现在网上也陆续出现专供下载外语原声影片和连续剧的网站,并形成一些自发的字幕组制作团队。但这些多属于民间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团体,我国在引进在电影院上映的英美电影和在国家电视台(如CCTV8等)播放的连续剧时,都是经过中文配音处理,这样一来,虽然方便了广大群众对影片的理解,扩大了影片的接受面,但对于培养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情来说却是大打折扣。对此,如果能够适当地引进英美原声电影和电视剧,不做译音处理,只加上中英文对应的字幕,对于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接受将大有裨益。在教学方面,可以从英语流通广,母语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这两大特点入手,在进入大学前的学习阶段,除了开设基础的英语课程之外,适当地开设一些与英语相关的,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等内容的课程,丰富英语学习内容,让这门活生生的语言真正地“活”起来。

2.2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加快英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融合。

在自我进修方面,要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可以像比利时高校一样,加强校际联合,增加校际交流,建立网上学习室,形成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模式。

2.3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与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虽然有一定的规范性,但存在着行政化倾向,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考核制度。如英语教师的考评应在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体系。考评要涵盖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学科理论与实践基础等。在比利时,存在着许多教育协商、咨询、协调和合作机构,它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类组织一般具有独立和权威两大特点:尽管它也接受联邦政府拨款、资金的资助,有的主要成员也是由政府任命的,但它的运作方式是独立的;同时,这类单位得到了政府、学校、教授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种中介机构实际上充当着学校和政府的“缓冲器”,既有利于维护高校的自由,国家又能施加影响。如果评估是由政府委托中介机构操作,并采用标准化的评测体系,这样既有助于克服评估的行政化倾向,又有利于增强评估机构的责任感和权威性,提高评估的可信度,值得我们尝试与探索。

3结语

英国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英国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