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核心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01 03:29:47
教育核心论文

教育核心论文第1篇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5年创建素质教育研究室,2008年成立素质拓展部,开展全校范围的通识教育实践;2012年通识教育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识课程首次出现在教学安排表中。纵观几年来的高职通识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核心论文第2篇

一、大学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

所谓广告教育的“一个核心”,即铸塑学生灵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当然,不独是广告专业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其他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应如此。因为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训技工。与技能学校、职业中专相比,大学的魅力就在于教人学会思想,教人养成独立品格。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植着生产与建设所需要的最为复杂的内在动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而不是所谓的一技之长。为什么哈佛大学能如此出众,原因在于哈佛大学通过大量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背景,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每个学生,无论其专业是什么,经常思考和回答这类的问题,就能在关怀人类命运的基础上来思考本专业的问题,他们就会有领导世界潮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基于此,德国著名哲学家、学者伽达默尔才说:“教育就意味着人精神深处的深刻变革。”

目前广告业界的种种弊端,诸如短期行为、好大求洋、缺乏诚信、效率低下、缺乏创造、缺乏文化、违规广告屡禁不止,以及从业人员大量频繁跳槽,盖因缺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邓相超,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建筑大学广告传播研究所所长,硕士,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理事,山东省管理经营研究会理事和品牌与广告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广告传播,媒介经营,中国文化与文学。

周国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

1.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价值,亦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做手段。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这里的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实际上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可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

3.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低级理性),但决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学、宗教、艺术。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第二,灵魂的认真。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那么,怎么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呢?

1.人文精神类素养养成课程

在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自成体系的素养养成类的课程,该类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素养、较高的思想境界、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艺术鉴赏能力。如文学、历史、哲学、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课程便应属于素养养成类课程。这类课程一定要请名家来上,若此类教师缺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排课,也可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来解决。

2.多读书,多读好书

有关专家认为,现代青年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减弱,文化素质和智能发展存在明显缺陷。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迷恋大众文化,迷恋上网,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而不愿去读书。而电影电视——尽管是由名著改编的,甚至高品位的节目——也不能代替读书。因为电视高频率地切换镜头,观众被镜头牵着鼻子走,很少有思考的余地。而文化精神、思想境界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形成。因此,著名学者张汝伦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文化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心灵荒芜,感情粗糙,头脑简单的大众。”

然而,看书就不同了,读者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和作者“对话”。尤其是阅读名著,更有利于思想的深刻,更有利于灵魂的升华。因为,你在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师进行“对话”。

读书,不仅是学生的事,更应是教师的事。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作为一项为学生“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我们说,拥有名著却又远离名著的民族更可悲。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让我们的学生去读书!让我们的学生读一切好书!

3.形精神的育人氛围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说:“一流大学应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对人的一生发展和成长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著名的“泡菜理论”精髓之所在。我想一个学科也应如此。

(1)管理体现人文精神

所谓管理体现人文精神,我认为就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放在应有的主置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自主地工作和生活,主动积极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一种管理的哲学和观念。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根据人的社会价值和心理活动规律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2)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共识,对教学改革而言,即要上升到“人文”“人本”教育的高度,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一番功夫。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原则的新的教学观念。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把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于所有课程的始终。因为素质教育并非增加几门课程或开好几门文史、艺术等等课程所能奏效的。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融会于所有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变;学生学习内容、方式的改变,也首先是教师的改变。我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教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识,二是胆识,三是独立的人格力量。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语)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当教师怀着一个被“牛虻”、克利斯朵夫等形象激动过、被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的诗意浸润过、被余秋雨、周国平等哲理文字熨服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只是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

而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50年代重知识、1960年代重能力、到1990年代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协调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被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然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它只是出现在一些书面宣传用语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素质并不是通过空口说大话就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不是只埋头专注知识传播,而忽视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所取得的。

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学过的东西遗忘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曾指出:“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仅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这里之所以一再强调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也是基于这一点。

二、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

综合大学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不一定会成为广告大师,但也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广告技工。2001年4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举办的“广告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广告主从企业和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广告教育的角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第一,广告教育应该告诉学生品牌的价值、如何创建品牌以及广告在品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第二,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所有可能的广告创作工具;第三,熟练把握定位、战略、媒介、制作、调查、策划互联网、促销、产品设计、“游击队”营销、预算管理等;第四,教育学生理解广告只是营销沟通计划中的一部分;第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广告操作的实际环境;第六,帮助学生建立他们对于公司和客户的独特价值;最后,告诉学生一定要用功,因为这是创建品牌和创作伟大广告作品的前提。

由此来看我国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便会有诸多的遗憾。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学科体系中,广告学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子学科或称作三级学科。这个定位实际上是以学科划分的形式规定了广告学的学科性质,即广告学是传播领域中的学科,广告学所研究的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是属于信息传播理论与信息传播实践的研究。这个定位决定了对广告的信息传播性质的肯定,但是却忽略了广告的营销本质的基本规定性。

众所周知,广告的起源与广告的真正目的(非商业广告除外),让我们认识到:广告只是借助媒介,运用传播手段而进行的营销活动。美国西北大学等大学将广告学专业纳入市场营销系,便是基于这一点。因此,台湾奥美的庄淑芬在多种场合谈广告信息传播时说:“传播就是营销。”从这个角度看,广告运动及其广告的全球化趋势——整合营销传播的先驱者唐﹒舒尔茨先生便应该称为传播教授。

另外,广告不仅属于市场营销和信息传播范畴,在“呈现”这一环节上,它还属于艺术范畴,因为缺少艺术性的广告作品不会带来视觉震撼,也不能为受众所喜爱。因此,广告人才的培养还必须重视表现力,因为良好的美术基础、审美品味、完稿执行力是优秀广告人的必备条件。

因此,我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看作广告学专业的三根支柱,且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广告学专业是集信息传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学科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不管你对广告学专业如何定位,也不管你校广告学专业依托于那类专业和学科,这三根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你培养的学生便是不合格的。

当然,无论广告学归属如何,其知识体系涉及范围极广,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问题,也涉及到社会问题,不仅涉及到美学与艺术问题,也涉及到传播学心理学问题,不仅涉及营销学问题,也涉及到管理学问题,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问题,也涉及到现代时尚文化问题,因此无论把广告学归属到哪个学科下,不能忘记的是:广告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我们认识到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不仅有利于其他学科与广告学的联系,也有利于确立其他学科在广告学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在每一个广告运动的流程中,市场营销、信息传播的知识都是伴随其中的,其表现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此,广告人应该是懂点艺术,熟悉营销的传播专家。因此,可以说信息传播,市场营销和设计制作是广告学专业的三块理论基石。

三、小结

教育核心论文第3篇

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一定的行为,某种行为的背后总反映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当前,在价值相对论和价值多元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评定和指导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从德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学校德育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鲁洁在《德育新论》中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在主体上反映了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要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罗国杰在《伦理学》中也说“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它在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中,给人们指出什么是理想的和应该做的[2]。”也就是说“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它统领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核心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必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政治性倾向明显,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在实效性上就会大打折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改革教育思路的接轨,也能结合新时期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以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识发展、健康人格塑造、思想品质提升和身心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德育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实着力点,“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4]。”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化的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使许多大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目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快速蔓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能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进。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就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只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贯彻到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指明方向,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也是维系我国团结统一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民族精神归纳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改革,这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精神财富。要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必须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准则。“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了在当前社会中应当提倡什么、抵制什么,这些内容为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学习群体,高校应当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归纳入德育教育课程当中,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途径

2.1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不论是在整个大社会当中,还是在个人生活的社会圈子里,一个人在形成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都会通过模仿他人或遵从教诲等方式,自主作出选择,并且努力将这种价值观付诸实践,一旦得到认可,就会成为固定的看法和态度,此时价值观也就形成。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十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走在大学校园中,随时可以看见到处张贴的广告,其内容无非是办理各种假证、兜售考试答案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当着重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首要途径。只有把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得公平公正、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大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健康、努力向善的年轻一代人。

2.2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舆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能正确反映出各种客观的社会现实状况,而这种社会现实状况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规律为前提,以认识事实为基础,从而进行的一种引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还必须具有真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让价值观更加可靠与实现。因此,必须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2.3创建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价值体系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实践才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5]。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机制,将理想教育与感性教育完美结合,让大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行升华,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成为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者,积极实践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完整的发挥出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建立长效的科学实践指导机制,并且科学合理的对实践内容进行安排。(1)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建设。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的内容之一,建立完善的相关规划,包括对社会实践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形式内容、成绩评估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且随着不断的实践进行补充修订,让实践活动更加贴近现实。(2)要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程序加以完善。例如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到评估等制定一套具有完整性、可行性、规范性的程序。(3)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掌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深入化。例如在实践规模上,将个体活动引向团队活动,或者在实践内容上,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形式。

3结语

教育核心论文第4篇

(一)以专业理论体系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

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在课程教学大纲、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教材等四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计的,开放教育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与普通本科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无异,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与普通本科同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相类似,即以专业理论体系为框架的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教育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诉求等均不同,与以往相比较,开放教育学生结构也已经发生改变,近年来的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网上辅导、小组学习等运行情况及课程考核结果均证明了以理论体系为框架的教学内容设计不符合现状,学生没有学到多少技能。

(二)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面授辅导,还是网上辅导都是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而不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的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通过科学训练才能掌握的,不可能听听理论就能掌握,以讲解专业理论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导致学生不学习、厌学,甚至得出“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这种以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继续采取这种教学内容设计很难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三)职业核心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当前,网络教育十分受关注,MOCC、微课程等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电大作为一座很早就涉足网络教育领域的学府,在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与学生的需求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课程资源主要存在课程资源形式较单一;资源内容空洞、枯燥,不吸引学生;重复建设严重;重建设、请利用等等。课程资源具有弥补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的优势,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做到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学习。

(四)职业核心课程考核重理论、轻技能

经济管理类课程考核,一般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比例,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的比例。终结性考核基本上是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由于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生活压力,成人学习特点等原因他们对一些理论性强的试题很难答好。这种课程考核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这种需要大量记忆才能考出好成绩的考核方式不满意。从学生的现实需求的角度看,这种考核方式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做法

(一)以专业技能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开放教育学生虽然是成人学生,有工作,但是,现在的开放教育学生从事一线岗位比较多,很多专业技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得不到训练。另外,一些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当前从事的工种不同,没有实践条件。基于这两类学生比例较高的原因经济管理类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应推广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理念及做法:首先明确每次课应该训练的专业技能教学任务;其次结合专业技能需要、学生文化基础,安排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可以跨章节、跨课程组织,只要是训练专业技能需要的理论都应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技能训练任务时,自主学习,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导学教师寻求帮助。

(二)训练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围绕专业技能展开,并不意味着专业理论不重要,恰恰相反,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是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后才能完成任务、掌握技能。为了防止学生之间抄袭,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选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具有一定的发挥空间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一个充分想象、展现自我的空间。这种充满挑战、接近现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欲。

(三)以“作品”为主的技能考核方式改革

教育核心论文第5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教师教育理念中不仅会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产生深刻体悟,指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塑造乐观心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下,促使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调整旧有的教学行为,为打造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才提供理论雏形,同时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一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和引领。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三、结语

教育核心论文第6篇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所设栏目:教育基本、德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法制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学与管理》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教学与管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内文80页。《教学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创刊伊始为季刊,1997年扩容为月刊,2000年扩容为半月刊,2001年扩容为旬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核心论文第7篇

作为21世纪的教师,理应树立与国际时代、国内教育顶层设计、教育内在诉求相契合的教育思想观念,即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等教育思想观念。

(一)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教师思维方法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起着先导、引领作用。教师作为引领者,基于自身角色使命、职业精神,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思想观点、教育教学理论、反思与升华实践经验与智慧等,坚决杜绝采用片面、机械、孤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分析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坚决反对从一种极端思想走向另一种极端思想。我们只有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自觉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才可能正确对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困惑。

(二)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指导方针,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征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见,“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思想对当今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与教学仍须一如既往的坚持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类知识和信息瞬息万变,更新快、传递快、易获取。这些时代特性要求当今教育教学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以“现代化”为基础和核心,教师自觉更新观念与知识,自觉建构相应学习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拓展横向的教育教学空间,开拓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实现其世界化,同时,延伸纵向教育教学时间,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师生的未来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未来化。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中,教育教学要能引领社会发展,就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所需之才,坚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发展性的深度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人的发展和关怀。

(三)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2]。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关系的两次教育思想大突破,有助于解决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长期关于偏重知识与偏重能力的分歧、唯理论与唯经验论的分歧等;但从各层次教学实践来看,二者关系的妥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教育支柱,其内涵意蕴突显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与行、学与思的关系。知识既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既是事实、概念系统的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知识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相对真理,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可见,知识与能力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知识并不仅是客观的理论性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获得,更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提升和素质的发展。能力建基于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又有助于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能力是素质外在表征之一,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影响素质的形成与塑造,充分发挥各种能力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效应,促成人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知识与能力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事,素质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做事”与“如何做人”的思想与方法,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且注重塑造和养成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二、教师核心能力体系建构

21世纪教师应站在时代教育思想前沿,践行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其内化成自身能力与素质,用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现代化、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建构、完善教师的能力体系。在深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除了具有基本学习能力(如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外,还须具备国际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彰显出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征。教师能力是动态、连续的。教师核心能力体系也是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彰显其个性性、情境性和创新性。

(一)反思能力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反思能力已成为教师所必须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发展者,至少需明确何为反思,究竟该反思什么,又如何去有效反思几个核心问题,否则难以形成相应反思能力。教师反思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旅程进行自觉、自为的全方位的批判性的反省和思考。就其实质来说,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独立态度、一种对话、习惯、责任与品性。就其反思内容来说,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等。就其反思途径和方式而言,可通过与自我反思、与他人(同伴、专家等)反思、与经典著作反思等途径,具体可采用行动反思、日志(博客)反思、案例反思等方式。通过持之以恒,有意识的、即时的、批判的反思,教师就会形成各种反思能力与反思品质。教师应时刻站在教育教学的思想前沿,用思想引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深度反思,在深度反思中践行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性反思者和反思性实践者,这才真正称得上“反思型教师”,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相应反思能力。

(二)批判能力建构批判能力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独到的阐释和分析能力。质疑、批判精神、批判能力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质疑和批判,也就没有创新。在现场的教育教学情境、丰富的各种符号知识谱系中,教师应能据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经验进行个性化、情境化的意义诠释和意义获得,对具体的事与人、思想、观点、过程、方法等进行动态、辩证的审视,能给予重新建构和解构的能力,必须具有相应批判能力。在知识爆炸和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智慧充斥着课堂教学,其背后意蕴着许多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一些教师却无法对其进行解构、重建、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有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或现象的解构与想象、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痼疾窠臼的束缚突破,老师却无法理解或欣然接受或赏识,甚至一味抵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所采用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等必须先鉴别、筛选、改组和创新,才能成为课程与教学之要素。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教学都需大胆质疑和挑战,不能唯书是上。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批判能力,也才可能挖掘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正视人的生存与生命、关怀与发展,教师就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对相应教育教学事件或现象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应有的根基和要义,唯有此,方能培养出创新型能力人才。

(三)实践能力建构实践能力是指一个人能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教师运用自己已有思想、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社会性实践能力等。这些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就必须自觉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兴趣、实践动机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注重调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和塑造师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结合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等,师生共同营造真实的具体问题情境,在丰富多样的专项实践中学会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和社会性实践能力等。

(四)信息能力建构信息能力是对各类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理解、分析与处理,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生活于浩瀚无涯的信息海洋中,就必须学会认识、理解各类信息来源、信息类型,鉴别信息内容的真伪与质量;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应具有对相应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传播与推广、甚或创造新的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要把身边的丰富多样的条件性信息资源和素材性信息资源变成课程资源、教育性资源,教师就须养成相应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形成相应信息能力。作为现代化价值取向的教师,理应具备相适应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云端、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挖掘各种信息的潜在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