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咬文嚼字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2-06-06 23:23:52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第1篇

【关 键 词】咬文嚼字,文脉,内涵,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127-03

语文课的精彩应该集中体现在富有浓厚的“语文味儿”,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享用美食盛宴一样快乐。然而,时下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是跳过语言载体,费舌于内容诠释和道德说教,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有的只是循文而下,机械泛读,像坐过山车一般囫囵浏览文本。这样的语文教学缺乏真正的“语文味儿”,寡淡如水,学生感觉味同嚼蜡。要让语文课溢满浓浓的“语文味儿”,教学方面的方式方法也许很多,但本人以为“咬文嚼字”不失为一剂良药。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寻找并且抓住对课文主题有着特别重要表达作用,或者采用了特殊表达方式的字、词、句,细细揣摩它的涵义,以求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和美学理论家朱光潜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说的就是“咬文嚼字”;本人觉得“咬文嚼字”也是阅读教学的极好方法,好就好在“咬”与“嚼”这两个字:学习语文文本,好比享用一道美食,既要让人吃得快乐方便,又要能高效吸收营养。而用餐时的“咬”,往往就决定着要从哪里下口,这意味着切入点与选择的角度要恰当,获取要有效;“嚼”是为了品尝滋味,消化吸收,这意味着品味与内化的程度要透彻。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咬文嚼字”,以便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意涵,关注学生语文功底的积淀,进而实现其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乃至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咬文嚼字”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实践经验,现将所思所做陈述如下,祈请同仁指教:

一、怎样把握“咬”

教师掌握住“咬”,就是要抓住语文训练的契机,“咬”准了,抓对了,不但能事半功倍地实现语文训练目标,而且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风暴,强化思辨和体验。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状况,否则就会咬空咬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计“咬文嚼字”才能抓住有价值的语言文字来展开。那么,哪些语言文字,尤其是文本语言才是值得我们去“咬”的有价值的语言文字呢?一般应该立足于包含有“情、意、理、法、韵”的语言文字来展开,也就是要抓住那些饱含有丰富情感、言外之意、品质道理、写作妙法和神妙语境的语句来“咬”。在众多的可“咬”之文中,尤其要重视从以下三处切入:

1. 咬住文脉关键处。所谓的“关键”有两种,一种是指整篇文本的提纲挈领之处,咬住了这样一段文字,就能嚼下全文。这好比是抓住一条钢绳,就能拉起整张渔网。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课,标题中的“孪生兄弟”被咬住,就能让学生领悟火星与地球的众多相同之处,因而就能品悟全文内容。另一种关键是文本中最有“营养”之处,也就是涵盖多种教学目标实现之处:如《黄河的主人》最后一句话,咬住这句话之后,既可以理解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品质,又可以品味这两组词中的互补意味;既可以联系前文展开“惊涛骇浪”、“滚滚的黄河”的品读,又可以围绕“战胜”、“如履平地”来训练学生对艄公形象的想象能力。这一处“咬文”,竟可以同时实现知识、能力、情意三大目标,类似这样的关键,当然就要一口咬住。

2. 咬住内涵深蕴处。深蕴内涵的语句,一般是学生难以理解或是易被忽视之处。例如,《船长》一文中“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句话,学生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而不指出来,学生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也就不会深入体会船长高尚品格的震撼力。这样的句子被“咬住”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切中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也培养了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的意识习惯。

3. 咬住思维最近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认为超越学生当前能力一定距离,但又正好不超出他潜在发展可能达到的难度范围,这样的训练目标设计才是最佳的。在一次集体备课中,我就遇到这种为把握好“度”的讨论。为了在《艾滋病小斗士》一课中激发学生体会恩柯西的坚强,围绕“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句话,老师们提出了三种设计:A.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B. 能不能把“挺”换成“活”?为什么?C. 可不可以把“挺”换成“熬”?为什么?这三种设计的训练目标方向一致,但A方案显得太过浮滑,学生对文字的品悟过于简单,发展幅度太小。而C方案则超越了学生发展的可实现程度,学生的领悟够不到这种深度。唯有B方案最能贴近学生语言训练的“最近发展区域”。后来,在各班不同方案的教学实践也果然证明如此。因此,选准“咬文嚼字”的切入点就是要点燃最能引爆学生思维的导火索。

二、怎样引导“嚼”

把重要的文本语句“咬”在了口中,还要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角度来“嚼”,才能引导学生深思细品,扎扎实实地内化语言,真真切切地启迪文化。“嚼”是一个细致活,特别讲究方式与火候。我在实践与学习中初步探索并归纳出以下几个方式:

1. 在“朗读”中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语文学习的至理名言。朗读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内化的隐性训练形式,因此“朗读”也是嚼透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不但如此,有些文本语言要嚼透,也惟有通过朗读的方式才能达到。例如,《黄河的主人》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文字:“……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是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段话中所有文字都普普通通,很难挑出特殊的一个作为抓手来嚼,唯有进行朗读才恰当。怎样在“朗读”中嚼呢?我认为除了要发动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外,更要有意识地创造多元化的读法,并调动学生群体对不同的读法来评。只有在差异性的读法处理之间比较,学生才能从更宽广的角度去品味鉴别,想着这处的高亢有什么好处,那处的低沉又妙在哪里;想着你的急骤突出了什么,他的舒缓有何韵味……在多元化的品评中,学生才能借助群体的力量,品得更细,悟得更多,嚼得更透。在“朗读”中嚼,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文本更丰富的美味。

2. 在“比较”中嚼。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要“嚼”的文字与一些特意选取的参照文字一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语言中鲜明的内涵与特色。例如,《莫高窟》中对飞天形象的描写中有“自天而降”一词,我们把“降”与“落”比较着“嚼”,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文字中的画面动态,进而体会到飞天的灵动自如,真正领悟到“降”字的准确性。这时,语言美与文化美都浸润到了学生心中。由于这个方法既高效、目的性又强,所以总被老师们所钟爱。但这个方式也要求教师在选取参照文字时,一要掌握它与所“嚼”内容的差别度,不可模糊;二要注意它们的差别方向是否指向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明确它们是为了比出什么来,避免无意义的“嚼”来凑热闹。把握住这两点,在“比较”中嚼,可以让学生更鲜明地品尝到文本美食独特的滋味。

3. 在“想象”中嚼。语言的内化离不开对语言的想象,想象能造境,语境相融才是真正的语言内化。因此,“想象”是嚼的重要方式。例如,《画龙点睛》中有个词叫“惊叹不已”。要嚼透这个词,就要激发学生去想象游客们看到所画之龙腾空飞去后会怎样说。再从众多的学生发言中分辨“惊奇”之语和“赞叹之语”,领悟出“惊”与“叹”,众多游客的话语合起来就产生了“惊叹不已”的“境”。至此,在学生心中,“惊叹不已”已被嚼得语境相融了。从此例中可知,只要能激发学生大容量造境想象的文字,甚至是像省略号一样的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在“想象”中去嚼透它。在“想象”中嚼,可以让学生沉醉于品尝文本美食而乐此不疲。

4. 在“表演”中嚼。在消化语言文字时,“演”的优越性在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因此,用“表演”来嚼的文字一般要具有具象特征,是可操作和蕴感情的。例如,《鹬蚌相争》一课中鹬和蚌对话描写中“威胁”、“毫不示弱”、“相持”等难以理解的词,就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反复表演中来嚼透。鹬和蚌的语气与神情一表演,学生就分别嚼透了“威胁”“毫不示弱”,进而在反复表演中又会不自觉地把创造性领悟最大化,这就达到了语言的内化。同时,“相持”一词的嚼透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表演”中嚼,可以让学生品尝文本美食时更津津有味。

5. 在“表达”中嚼。语言的内化最终要体现为准确熟练的运用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表达,我们才能了解并指导他们去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没少让学生表达,但往往会忽视对这种课堂生成资源的“咬文嚼字”训练。许多时候,我们常常略作点评就一笔带过了,更遑论通过学生的表达语言来嚼透文本内容了。记得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我设计的板书中故意留下一处空缺――“地球上有水,火星上 水”,要求学生学文后表达。这时,学生的答案就值得好好来嚼了。起初,学生有的填“有”,有的填“没有”,带着学生回到文本中再一通细嚼,有些学生一下子填上了“曾经有”。我继续问:“曾经有多少水?”学生又回到文本中一通细嚼,终于填出了“曾经有大量”这个答案。回顾学生们这三个层次的表达历程,没有反复的“嚼”,他们不可能把文本领悟到这种深度,更不可能学会自觉地在表达中“咬文嚼字”。在“表达”中嚼,可以让学生在品尝文本美食时,学到自主烹制语言美食的快乐。

“咬文嚼字”,的确是引领学生享用语文课堂盛宴的好方法。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只要教师把握好“咬”的恰当切入,引导好学生细致透彻地“嚼”,语文课堂就会洋溢出浓厚的语文味,一定会像美食盛宴一样充满魅力。让我们一起到课堂中去“咬文嚼字”吧!

参考文献:

咬文嚼字教案第2篇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第3篇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比较多地倾向于文学语言,它存在于诗歌、散文、记叙文、童话、寓言等体裁的课文中。这种语言,借助于想象、暗示、回忆,使语言活动起来,增强弹性,使意义得到圆满地表达。语言里的意、情、境及其表达方法所产生的美,在其不可言传的意境中,在其只可意会的模糊里,空灵而显现张力,引发学生理性的思考。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文尾对一对宿鸟的描写——“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李时珍夜宿古寺》结尾处对古寺周围山中环境的描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黄鹤楼送别》对长江的描写——“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对文本进行“咬文嚼字”般的读解,其意、其情、其境及其表达方法才会有可能在读者的眼里、心里显现,才会有可能被读者感悟和理解。

科普语言大多存在于科学小品和说明文等体裁的课文里,它主要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其特征是概括、明晰和确定。例如,《神奇的克隆》一文第②自然段——“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也称克隆。”这里,用概括的语言,通过“一般”“细胞的结合”“才”“如果……就……”“直接”等词,说明了有性繁殖、克隆。再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1自然段——“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有水和生命存在。”这个语段,用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逐渐”“太像”“同样”“孪生兄弟”“由此推测”等词,让学生既体会到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这样的判断,又领悟了这个文句的表达方法。

就教师而言,咬文嚼字意味着什么呢?请看苏教版五下《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设计片段:

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 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从此,小海伦与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

2. 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不能喊,也不能倾诉。

这样的设计,运用“删除对比”的咬嚼形式,引导学生品析了“有声有色”之于“隔绝”,“无边无际”之于“黑暗”,“死一般”之于“沉寂”,以及“沉寂”之于“静寂”的意思与情感。感悟到有这些词的具体描写与无这些词的概括叙述,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程度,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小海伦那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之后的不幸而又充满苦难的人生。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一教学设计所呈现的课堂教学的精彩,剖析这一片段,就体现了咬文嚼字的魅力啊!

首先,它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有效地读解文本的一种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当教师、学生凭借文本在课堂上对话,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文本里那些字词句的意思、情感、意境乃至写法等等,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咬嚼、品析,获得理解、领悟与运用,怎不令人欣喜呢?

其次,它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基本功)。这种专业技能、本领不仅仅体现在钻研文本、预设教案等备课阶段,更体现在课堂实践的生成之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潜心会文——即具备咬文嚼字的能力。嚼而有味,才体会读书的乐趣。嚼而有味,自会明白读书之用途——心旷神怡,增添情趣,长才益智。

再次,它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良好习惯。因为咬文嚼字只有成为了一种教学习惯,教师才能经常地设计这样的教学,才能彰显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文本也才能显现其字词的“温度”,文辞的“真情”;学生也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读写方式,才能领会到语言的魅力,逐渐地掌握并应用这种学习策略、方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就学生而言,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呢?请看苏教版六上《爱之链》一文的教学案例:

师:(出示: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它的心里很是凄凉)乔依此时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生:凄凉。

师:对啊!那应该怎么理解这个“凄凉”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这一段,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学生边阅读文本边进行圈、点、批、注)

生:我用拆词法理解“凄凉”一词,就是凄惨、悲凉的意思。

生:因为工厂倒闭,意味着乔依失去了工作,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所以心境凄凉。

生:那辆破旧的颠簸的汽车好像也告诉我们一丝的凄凉。

生:黄昏、寒风、雪花,破旧的汽车,衬托出此时的乔依是那么地凄惨、悲凉,令人同情啊!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的理解好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课文理解了“凄凉”的词义;二是还讲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黄昏的雪花,对乔依“凄凉”心理的衬托作用。

这是一个咬文嚼字的典型教学案例。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文本进行圈、点、批、注,就是“咬文嚼字”,即对文本里重要的、精辟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下自己的解读,或是对文本的共鸣处、关键点写上自己的所思所悟。经过这样加工的文本,便于再读,便于提用信息和积累心得……这样圈、点、批、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所读的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体悟文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它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技能,一种衡量学生自主地读、悟、写的技能、本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一种反映学生自主地读、悟、写的状态——习以为常自动化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它有利于学生阅读时感悟、读解文本,也有利于学生习作时构思、评改,更有利于学生语感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学生,作为处于成长中的一个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应该与教师一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掌握、运用“咬文嚼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倡导学生“咬文嚼字”!学会“咬文嚼字”!使之成为一种技能、一种学习习惯。

咬文嚼字教案第4篇

“咬文嚼字”教学谈

一、 寻根问底:为何“咬文嚼字”?

1.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说,决定了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在理性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扣住文中的重点字词、关键词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2. 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来说,可立足语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品味,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读书、积累、感悟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培育学生学习汉语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以及将来运用汉语字斟句酌的良好习惯影响很大。

3. 从教学实践层面看,现在小语课堂,普遍存在着“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不到位的现象,有些教师不知道咬嚼什么,品析哪里;有些呢,抓住了却不会品嚼、赏析;还有些品析偏离或背弃了文本价值。所以,我们有必要锁定“咬文嚼字”,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策略求索:如何“咬文嚼字”?

1. 解读“双本”:何当咬嚼子自知。“咬文嚼字”,必须要抓准咬嚼的点,潜心会文,还要用心读学生。只有把握好了“文本”与“生本”,才能因文制宜,因人而异,抓好咬嚼的点。

(1) 解读教材,独采文本信息。教师钻研文章,首先要深入文本。用什么办法走进作者的内心,触摸文本的内核呢?一个字“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我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潜心会文,独采信息,是把握教材、整体设计的前提,也是找准咬嚼点的前提。

(2) 搜集优秀课例,博采相关信息。广泛采撷他山之石,优势互补,相互启迪,教学相长。因此,在强调独文钻研,开创个性鲜明的设计思路外,还要强调一个“博”字,团队作战,集体研课,分工合作,学习借鉴,这对于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相当重要。

(3) 了解学生,纳采生本信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研读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思维特色、生活环境等条件,教师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预案,才能激发课堂的生命。

2. 设计流程:提领而顿成体系。通过深入解读文本与生本,确定了咬嚼的点,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流程。“提领而顿”,将需要咬嚼的内容,整合至教学流程之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特点,合理选择、组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学流程的设计,应该是带着理念组织教与学,是为学生“触摸文本――学习语言――敞亮心扉――对话文本――理解感悟――习得言语”构建的教学程序,它或许是线型的,或许是网状的,或许是辐射状的。有了它,“咬文嚼字”有了落脚,有了空间,有了梯度,有了生机。

3. 选择策略:微观探究而得渔。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享受咬嚼文字的乐趣,提高阅读的品质呢?教师需匠心独运,选择与设计好咬嚼文字的策略,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品味赏读,微观探究。

(1) 策略一:“一线串珠”。“线”,即线索。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贯穿文本的写作线索,或情感线,或心理线,或时间线,或方位线等;二是指贯通于文本或某一语段的主旨,它们通常以主问题的形式呈现于课堂。“珠”,即文本中精彩的字词句段,是多个值得咬嚼的点。

[案例] 苏教版五上《诺贝尔》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研读整个文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紧扣这一句来写的,这是文本的主旨所在。紧扣这一主旨,设计课堂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诺贝尔为了科学研究,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一主问题设计,在横向,覆盖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整个过程;在纵向,又引领学生把中心词“整个生命”越读越深,越读越透。在主问题的引领下,课堂上学生思绪喷涌,紧扣文本,抓住“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等句子,咬文嚼字,品词析句,高潮迭起。而课末的追问:诺贝尔的得失对等吗?更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们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结合诺贝尔的名言来倾听他的选择、他的心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伟大形象便巍然屹立于学生心中。

“一线串珠”,是教者与作者真诚对话后,教路与文路的合一。教学时可删繁就简,使得教学视点明快,线索单纯,内容丰富,收放自如。

咬文嚼字

(2) 策略二:“板块碰撞”。提取文本中形成对比的两部分内容,形成两大板块,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另一个板块,对比施教,形成碰撞,使学生领悟文章主旨,领会文本构思技巧。

[案例] 苏教版六上《轮椅上的霍金》

板块一:细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认为命运对霍金残酷吗?霍金对此是怎么认为的?请找出文中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语来细细品读,写下自己的感受。交流时,抓住“21岁、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彻底剥夺”“不能……”以及霍金的标志性形象,感悟到命运对霍金的不公。

板块二:当一位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

学完两个板块,教师请学生用上“虽然……但是……”的句式,把霍金的遭遇与他的乐观坚强连起来说说,两个板块瞬间碰撞,这是很有魅力的教学。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个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咬文嚼字”的品位与质量。

(3) 策略三:“互文拓展”。不同的文章,表现了相同的主题,引进课堂,是对教材的极好补充与拓展。

[案例] 苏教版六上《最后的姿势》

① (出示文字:“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着!”)设问:这一幕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震撼了人们?在这一句中,我们发现谭老师的“撑”的姿势变成了“趴”,从“撑”到“趴”,这其中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想象地震时谭老师死死护住学生的情景。

②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谭老师是猛一下子就被楼板砸死的,老师告诉你:不是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被获救学生刘红丽的回忆,看看废墟下的誓死护卫是怎样的一种壮烈!

③ 补充材料阅读: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谭老师梦呓般的声音:“不要哭,不要喊,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忍!要保存体力!”我们不再哭喊。

又一阵余震发生,我们再次惊叫、哭喊。“不要害怕,一定要冷静!坚持就有生还的希望!”谭老师又一次鼓励我们,但声音越来越弱。一滴一滴的液体落在我的脸上,我知道是血,三个同学也感觉到了。

我们吓得大哭:“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 ……他终因受伤过重,失血过多,在废墟下一点一点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孩子们,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

图文拓展,适量的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入的把握。

(4) 策略四:“直观演示”。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抽象性的语言文字,咬嚼时如能用上实物、图片、简笔画、音视频、演示操作等直观手法,便可化繁为简,突破难点。

[案例] 苏教版二上《大禹治水》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九座大山”“九条大河”,以及理解“千辛万苦”时,用上了直观演示的方法。

师:挖通九条大河是怎么回事?(师简笔画画大河,边画边讲解)这儿是一条大河,这里还有一条大河。挖通就是指把这两条大河给连通。为什么要连通呢?当洪水来临时,这条河装不下这么多的洪水,通过这儿流到了那条河,那条河如果还是装不下,那就流到另外一条河,最后流入了大海。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画是很轻松的事,可真的要挖起来,那可就不那么简单啦。这两条河之间大约有几百公里,这么长的距离,要一锹一锹地去挖,辛苦吗?

生:辛苦。

师:比这更辛苦的还有,如果河与河之间有一座大山,(板画大山)那还得劈开大山,还要把成千上万的石头再一车一车地运到远处去。多辛苦啊!

师:仅仅是九座吗?这里的“九”,表示很多座。其中的苦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吗?

生:不能。

师:这种苦我们就叫它――千辛万苦。(板书)(生齐读)

直观演示,通过画、演、看、做等直观手段,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是一种直观的咬嚼策略。

咬文嚼字教案第5篇

一节语文课上,我们讲到“惩罚”的读音时,我纠正个别同学的读音,“惩”应念做“chénɡ”,一个学生站起来不服,说应该念做“chěnɡ”。我们两人争执不下,大家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谁对谁错。这时,我说:“咱们打赌,就赌一百元钱,怎么样?”大家也欢呼同意。我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他的回答。 他踌躇了一会儿,说:“那还是你对吧?”要自动放弃,“为什么这么相信我?”“你这么坚决,还要打赌,所以还是相信你。”我说:“老师觉得这位同学咬文嚼字的态度很好?老师也不是万能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较不准的字,遇到以后怎么办?”同学们异口同声:“查字典!”我问刚才的同学:“我知道你还是不甘心。你想知道正确的读音吗?”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于是,我们找来字典,当查出来时,他不禁唏嘘到:“多亏没和你打赌,要不然可亏大了!以后信您了!”“信我?还是信字典吧!”

案例分析

课堂上的这次打赌,让同学们对“惩罚”的读音有了正确准确的读法,也让同学们养成了遇到拿不准的字就探究、查字典的好习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歌词里“我伫立在风中想你”的“伫”zhù字,歌中总是唱成chù的音,小广告上的“饼干”写成“并干”;电视节目主持人把“模样”读成“模mó样”……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辨别能力,如果再没有咬文嚼字的态度和精神,就很容易出现汉字读音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干扰因素,学生怎么能保证不出现错别字吗?

现在电视台主持人的语言也是良莠不齐,经常有主持人读错字的现象。中央电视台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据说像王小丫这样的主持人读错一个字要扣掉200元钱。就连当年赵忠祥和杨澜主持正大综艺节目时,也是常常搬着《现代汉语词典》的。可见,我们做学生的更应该把咬文嚼字当做习惯,也让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干净,更有魅力。

案例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写作中要求“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且在中考中,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的第二个考点,能力层级A。汉字字形这一考点每年必考,多是选择题。有时候,古诗默写和写作也考察一部分。高考中,作文出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所谓“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连笔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在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反常的现象:老师只注重分析理解,一堂课讲的天花乱坠,连一个字词都不涉及;有的公开课更是为了博评委的眼球,声光电子设备一齐上阵,哪里还管那几个汉字?学生方面也不重视,作文中错别字连篇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先进的网络也让很多学生只会打字,不会写字。因此,作为教师,让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语文的学习全在平时的积累,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个词语本,专门积累读书看报过程中那些不认识的字词,然后查字典。这样,就养成了识记汉字的习惯。那些形近字,易读错写错的字就整理归类了。

在阅读理解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会对一些文段进行赏析,这是揪住关键的词语,理解它在文段中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时的赏析就得咬文嚼字。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咬住这个排字,就嚼出孔乙己的性格和他此时的心理;《俗世奇人》中咬住一个“奇”字,就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结构“规矩奇”“技艺奇”“做事奇”,从而嚼出文章的结构美。

写作更是让学生咬文嚼字的好战场。不用说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是不出现一个错别字,就会让很多学生的习惯大为改观。作文课,我规定学生不会的字必须查字典,凡是出现错别字,这个字下一节的作文讲评课上就会出现在黑板上,由全班同学来纠错。这样一来,我班作文中的错别字大大地减少了。因为这,我们还受益匪浅。

咬文嚼字教案第6篇

每年一次“十大语文差错”,对许多人来讲是很伤面子的事。就连2013年很火的、能够勾起无数人书写回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被挑出了使用错别字的问题,这着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但是,《咬文嚼字》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国人挑着读音和字词方面的错误,即便是冒着“让上亿人改口”的危险,也一往如前。这种认真严谨的纠错精神,让人佩服。《咬文嚼字》的坚守,让公众看到了其在我国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领域中的职业精神与操守。

找语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类题型。遗憾的是,高考后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像语文老师一样纠正我们汉语的错误用法了。《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语文老师,给整个社会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而且,这门课每年都有。

在信息爆炸和电子化的时代里,汉语的发音和书写都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不仅火星文频出,打字输入也让我们失去了“书写”这一基本技能,而一些不负责任的输入法又总是创造着新的词汇。“大虾”“逆袭”“小盆友”“好滴”“有木有”“去年买了个表”等让老年人看不懂的不规范用法比比皆是。许多人习惯了这样的用法,也迷恋于这种不规范,认为这是非主流、有个性的象征。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纠正和劝告。《咬文嚼字》是勇敢的,就像是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真相的小男孩。在《咬文嚼字》去年前的“十大语法错误”中,对“甄”的“”字应该读xuān的纠正,颠覆了大部分国人的错误认知。今年,《咬文嚼字》仍然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坚守着这种语文的良知:“服法”并非“伏法”,“泄密”不是“泄秘”,“杀医案”误为“弑医案”,“蜇”与“蛰”,“受权”和“授权”,这些都是需要国人注意的。

在自媒体时代里,任何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都可能在舆论大潮中对公众造成误导。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旦出现了一丁点的错误,可能都会让无数人改变原来的正确认识。千百年之后,我们的汉语乃至我们的汉字文明,或许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而原本的汉字造字根据,都可能会无迹可寻。什么是“象形”,什么是“指事”,什么是“会意”,什么是“转注”,什么是“形声”,什么又是“假借”,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个阶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汉字使用中成为没有正解的难题。

咬文嚼字教案第7篇

关键词:物理 咬文嚼字 概念 定律 原理 性质 公式

现实中,初中已经出现非常明显的偏科现象,纠正偏科现象是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学生是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对“文强理弱”的学生恰好是加深偏科或减轻偏科的关键时期,如果物理能够比较顺利地学好,会督促其重新审视学好数学;如果物理学得不好,会加重偏科的倾向。那么怎样学好物理呢?从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咬文嚼字作了一些探索。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初中物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但还是应提倡咬文嚼字。只有认真地咬文嚼字,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中的有关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等,避免或减少学习中的差错,从而增加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一、对一些物理概念,定律、原理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对一些物理语句在教学中就要咬文嚼字,辨词析句。

例如,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是吸热过程,与“火”有关,所以要写成“熔化”而不能写成“溶化”;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样就改变了入射和反射的因果关系;串联电路的“串”字,若在教学中结合若干个灯泡象冰糖葫芦一样连成一串,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若干个灯泡顺次连接在一起,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同样“并”字,结合其字义字形,若干个灯泡并排排列的形状,学生头脑中就会很容易形成“并联电路”的概念。

二、对某些物理性质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性质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忽略了物理量的性质,盲目地应用,必然走上形而上学的泥沼。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就是快慢不变,速度不会因路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路程与速度,时间与速度关系时,首先就是要抓住速度不变的这个性质;质量,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因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比热容,热值等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也不会随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些都是应该先认识物理量性质的典型情况。

三、对某些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也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有许多计算公式,还有许多公式的变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导用公式,差的就是对公式的咬文嚼字,以至于一出现变化就错误连连。

例如,电现象中的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注意了电流的定语是“导体中”,电压的定语是“导体两端”,电阻的定语是“导体”,那么在用公式I=U/R进行计算时,就可找准同一段电路中的I、U、R三个物理量:还有物理力学中所说的功的计算公式W=FS,S一定是在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才满足这个公式的前提条件:F和S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四、题型里的某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均要咬文嚼字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对联、谚语、歇后语、文言诗句等无处不凸现包含的物理道理。近来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