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硕士专业(合集7篇)

时间:2022-11-18 16:22:31
工程硕士专业

工程硕士专业第1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二,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

1.中英文摘要

2.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3.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

4.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5.结论

6.参考文献目录

7.必要的附录

三,论文的质量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5.不同论文形式的要求: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不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调试;

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不包括工业工程领域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工程设计类论文要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

6.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附表:论文评审参考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工程设计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设计内容与方法

20%

设计方案合理,设计结构正确,设计依据详实可靠,设计方法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附录完整.

5.知识水平

20%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

6.成果评价

10%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研究论文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阅读量,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技术的先进性

15%

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5.理论水平

15%

理论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硕士问题的水平

6.成果效益

15%

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成果的学术贡献

7.创新性或独立见解

5%

创新性成果或独立见解

8.论文写作

工程硕士专业第2篇

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这一目标仅对人才培养类型及层次进行了定位,在服务面向定位上过于笼统,具体操作性差。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专业硕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水)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按照技术和工艺门槛来分,环保产业链上游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中游是环保工程设计与基础设施建造,下游是环保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作为本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就业可优先定位于环保产业链的上游及中游。当然,学校亦可根据自身情况,兼顾环保产业链下游。

二、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校已开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招生,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专业硕士重视的是实际技能,学术硕士重视的是科学研究。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高校在制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改革导师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改革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位论文形式,鼓励选择应用性强的题目来做学位论文等。这些改革的思路是很好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不少困难。

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发展,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高校普遍以“学术为天”教师要想在高校中发展主要靠学术,如评职称、争取科研项目都必须看科研论文。科研搞得好,可以名利双收,以致“重科研、轻应用”现象普遍,大多数教师热衷于科研,搞应用的反而不多。再者,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方面的要求较高,同时对学历、职称等也有限制,这种导师遴选制度导致高校内本来就不多的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教师无法成为专业硕士导师,更加剧了应用型导师的缺乏。校内应用型导师数量不足,有的学校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即实行“双导师制”然而,这种校外导师的聘请多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实质的指导作用,学生仍主要依靠校内学术型导师指导,导致指导过程学术化,失去了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意义。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案例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改革原有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学校制定新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并不难,难的是具体执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革新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内应用型导师的缺乏成为制约瓶颈,而从企业外聘教师到校授课,在外聘教师时间安排、培养成本上都存在问题,不大现实。

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专业硕士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校内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的高校极少,如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有的学校仅是在某些企事业单位门口挂牌了事,学校跟企事业单位之间并未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企事业单位缺乏利益关注点,使得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机会。

论文是检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应用型硕士论文不应产生自实验室,而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但矛盾在于没有应用型导师的指导、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锻炼机会,学生要做应用型论文,只能是闭门造车,难免脱离实际,无法提高对以后实际工作的快速适应能力。

(二)专业硕士受重视程度不及学术硕士

高校中教授挂帅的师资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在校内有可能因教学资源向学术型硕士倾斜导致专业硕士受到不平等待遇,甚或因学校领导意识错位而沦为某些学校掠取经费的渠道。这一点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在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间的选择,不少学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校外,专业硕士认可度不及学术硕士,导致将来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处境会挫伤专业硕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从学生、学校、教师、社会几个角度来看,目前专业硕士受重视程度不及学术硕士,从而使专业硕士在报考生源规模和质量上得不到保障。

三、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对策

要办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跟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

培养专业硕士,必须确定企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虽说以高校为主、企业为辅,但是,如何保证企业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来自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依托企业,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锻炼要依靠企业,从这几个方面看,把企业提升到与高校同等重要的位置也不为过。高校如何做到与企业充分合作,这之间牵涉到一个共同利益点的问题。企业没有义务为高校免费或廉价培养学生。要想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企业和高校之间应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笔者认为,有一种模式是值得参考的,那就是在专业硕士入学之初,学校即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签订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两者充分协商并吸纳相关专业应用领域专家的意见。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如英国大型环境咨询公司委托高校按公司要求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专业硕士在入学之初即与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配合校内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这些学生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这一联系机制可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有效缓解高校内应用型导师不足的矛盾;2)有效解决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难题;3)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4)使学校对学生就业无后顾之忧,就业得到确保的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招生;⑶解决企业对后备人才的需求,调动了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学校应着力建立与拥有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资质的单位(包括设计院、环保公司)以及主营环保设备研发、生产与经营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加强校内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

要想发挥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高校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导师队伍转型,实现高校导师在学术水平及实践经验上的双重提升。如何推动导师转型,应启动导师考核制度改革。对应用型导师与学术型导师的考核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科研成果特别是科研不应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主要考核指标。对环境工程专业,应用性横向项目(环保工程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经费、可应用性成果(环保新工艺、新设备、药剂、菌剂等)等可作为应用型导师的一个主要考核指标;2)学校应该改“学术为天”为“学术与应用并重”改革校内教师考核方式,鼓励学术型教师、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企业等提升工程素养,并在薪资、职称评聘方面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3)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工程应用中心等机构,拓宽社会服务范围和渠道,接受实践检验,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导师队伍实力和影响力;(4)改革应用型导师遴选制度,选拔优秀导师,适当放宽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历、职称等的限制,不拘一格地从校内外选拔优秀人才作为专业硕士导师。

(三)加大对专业硕士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重大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公布,在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任务部分,提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些都表明,大力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因此,在政府层面,应该增大对专业硕士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明白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的差别所在,突出其优势,提升其认可度。同时,国家层面应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气在学校层面,应该早作招生宣传,重点宣传专业硕士培养的优势,消除学生对就读专业硕士可能受歧视或轻视的顾虑,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同时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力度。

(四)严把专业硕士准入关,加强专业硕士培养管理

目前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大幅度扩招,但短时期规模的迅速扩张势必对培养单位造成极大的压力,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m。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申办专业硕士的高校严把审批关,从高校师资结构(如应用型导师应达到一定比例)、实践条件(主要是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审核,不具备条件者禁止招生,条件不够完备者限制招生。避免高校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专业硕士教育的后续发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考核与评估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即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考核与评估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督促和指导高校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五)改革课程教学实践

在整个专业硕士培养中固然重要,课堂的课程教学仍不可或缺。然而,高校中原来的课程设置服务于学术型硕士培养,课程重理论、重学科研究前沿,已明显不适应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作为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M。笔者认为,应增加一些与环保产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如环保设备和安装、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土建与施工、清洁生产审核与节能评估等),并大幅删减偏理论性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进展之类),课程设置做好与本专业相关职业(或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师、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的衔接。为保证授课质量,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工程师背景,其讲述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六)把好专业硕士论文质量关

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参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工程硕士不同形式论文标准调研工作的通知》(秘书处[2011]7号)精神,建议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环保工程设计(含新、改、扩建项目工艺、土建及设备选型)(2)环保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软件的研制与开发;(3)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4)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与管理。

工程硕士专业第3篇

1.理解意图

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

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

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

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

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

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

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

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二、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

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

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

(1)全日制改为在职。

(2)知识+能力。

(3)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

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

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

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结论与讨论

工程硕士专业第4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06-02

引言

近几年,国家对于高层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便是以培养研究生个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更加注重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培养模式[1]。但是,办学经费的不足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导致国内不少高校难以培养出具有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硕士,从而产生企业出于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无法积极地接受研究生实践的现象。这一系列行为导致了高校的专业硕士工程实践流于形式,成为学术型硕士的“副产品”,培养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普遍不佳[2]。

虽然国内一些高水平院校已经从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经费支持,并以此大力开展了应用型课题研究,但仍不足以支撑起专业硕士的培养。本文结合现有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从跳出学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模式,落实“双导师”制的作用,给予学生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体验和鼓励学生走预分配之路等四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完善培养计划的具体方案。

一、跳出学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模式

目前,我国教育部重新审视和定位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出要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重心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过渡。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相比,专业硕士的教育起步晚,历史较短,体系还不够成熟,同时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然而这并不真正适用于专业硕士的培养。由于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形式上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研究人才,教学形式注重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而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学形式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格外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因此,专业硕士必须跳出学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模式,正确认识到针对自身需求提出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研究生的不同,才能更好地完成专业硕士的培养,真正做到“能够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掌握某种工作技术与方法”[3]。

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能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本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熟悉本领域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不断拓展知识面,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为了合理地保证交通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的课程体系和质量培养标准,在课程设置上交通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5]。为此,在培养模式上应采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且着重突出本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提倡开展专业实验和专业实习。

二、落实“双导师”制的作用

专业硕士的双导师模式是指每名专业硕士生由两名导师同时进行指导,其中一位导师是考研时报考的高校或研究所的老师,即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是本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即校外导师。

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坚持校内外指导老师相结合,聘请实践基地相关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成为本专业硕士部分实践课程授课教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广泛、灵活地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讲座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学术沙龙以及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这一培养方式给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机会,在做到为其理论知识把关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由于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实践基地更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在有限的专业硕士培养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保证双方交流与沟通的加强,做到在双方的互动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工程实践不是简单地将研究生安排到合作方,而是针对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专业硕士在高校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解决这些技术难题[2]。为了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除了保证作为校外导师的企业专家的高水平、高能力和高技术外,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约束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对导师进行明确的规定和适当的监督,比如责任、分工等方面,以此来确保双导师制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三、给予学生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体验

大量的事实显示: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工程专业硕士的实习实践,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需要脱节[2]。若是能够给予学生在校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可以吸收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让在校生同他们一起有针对性地学习自身缺失的理论知识内容,以达到自身知识架构的完善,提前充好电;另一方面,可以让通过初试的考生在进入学校生活之前先到企业中去,提前接触工程实践项目,真正地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带着目标进入学校开始研究生学习生涯,明确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为未来的企业工作打好基础。

作为交通工程的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必须开展两个实践环节,即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实践,是指在校内完成的从专业课程中提炼出的实践和科研项目,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开展,比如导师的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学术讨论会等。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目标是唯一的,即对专业硕士进行技能训练,一般主要由指导老师负责落实。综合实践,是指在“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以企业中遇到的具体实践问题作为研究项目,在校外企业这一实践基地中完成,对专业硕士进行应用能力训练。在这一层面上,给予学生在校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体验,可以更好地保障与业界的零适应和无缝对接。

将专业硕士的教育延伸到企业中去,实现了专业硕士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因为在很多方面高校和企业的关注点有不一样,而专业硕士的要求也不用于传统的研究生要求,反而更多地贴近企业的要求。比如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更关注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基础;而企业在管理这方面则更关注思想、日常工作的管理。在这一模式下进行教育教学时,可以将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校园进行研究和讨论,使研究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和更符合现实的应用背景。这种以企业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的做法,为企业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培养了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且真正提高了学生学习与研究的能力。普通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硕士的模式,做到了优势互补,保证了交通工程专业硕士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培养质量。

四、鼓励学生走预分配之路

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专业硕士也应当在完善自身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寻找实习就业的岗位,走上预分配的道路。所谓预分配,通俗地说就是指提前就业,不用经历毕业季的人才招聘市场。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毕业之前主动去企业应聘,另一种可以通过将实习单位变成就业单位的做法实现预分配。但不论哪一种方式,前提都是具备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社会实际需求上,交通工程在社会交通领域的各个部门均有广泛的就业面,主要包括规划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土建部门、交通运营部门以及交通产品推广5大类。虽然就业面广,但是交通工程的应聘一般都不易集中和大规模化,更多的情况是由交通工程的毕业生亲自发掘。在这种情况下,准毕业生们就要发挥自身主动性,运用各种通讯手段积极地了解各类招聘信息,尽早走上“预分配”的道路,“坐以待毙”永远不适合交通工程专业。就业情况如何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交通工程专业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结论

不同于传统的以学术为主的培养模式,现在的研究生教育重心逐渐地偏向于工程应用型,在这一观念的冲击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逐渐变成了研究生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现在不乐观的专业硕士培养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新型的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本文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现有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与措施。充分考虑交通工程领域的特点,真正做到满足社会发展对此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技术工作的和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明,王玉全,赖锡煌.研究生招生改革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人力资源管理,2015,(01):194-195.

[2]卢金山,李朔梅,张剑平.材料工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01):76-77.

[3]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工程硕士专业第5篇

关键词:工程化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食品专业”)是理工类的应用型学科,对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强调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目前,高等院校硕士培养大致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这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硕士的知识背景和实践技能水平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教育和科研人才为主,后者着重培育市场和市场紧缺的应用人才。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类型划分不清等因素,专业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教学模式、培养方式上没有根本区分,仍注重基础性教育。

一、食品专业硕士工程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食品专业硕士工程化能力是指硕士研究生通过食品专业的学习,能够结合食品企业的生产实际,从食品理论、应用模型和工业一体化出发进行生产工艺研发,从事食品科研、开发设计生产等工作,具备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以工程化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课程,改进工程实训教学,提升师资队伍工程化能力,促使研究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目前,我国硕士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严密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授课方式基本上以教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方式为主。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角度看,这种授课方式简单、直接、快捷[2],但是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硕士基本上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部分学生的懒惰性、依赖性、唯书本的思维始终没有改变,削弱了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而部分发达国家对硕士的培养目标相对明确,如巴黎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专门为法国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才,巴黎商业学院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中高级的管理人员[3]。我国正逐步强化硕士工程化人才建设,树立硕士工程化能力理念,转变教学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创造性。

二、当前食品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食品专业硕士教学实践,对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材质量和学生自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人才工程化能力培养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育理念层次不高,工程化能力培养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工程化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对人才的工程化能力培养理解局限于硕士做食品专业实验、参加食品企业实践活动等,存在沿袭以往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形式,工程化能力培养方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对工程化能力培养在专业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缺失,对工程化教学方式研究不足。

(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工程化能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对硕士教育和培养模式的定位认识不足,工程化能力培养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经验丰富、与食品企业有交流的教师,能够结合食品企业实际问题和需求进行讲解,而与企业交流较少的教师只能就理论讲理论,不仅与食品企业研发实践脱节,使得课程枯燥无味,学生毫无兴趣,而且导致与食品专业实验结合最为紧密的专业型硕士培养也陷入了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

(三)专业教材缺少实践,工程化能力教材更新缓慢

食品专业工程化能力专业教材的缺失是人才培养的瓶颈。此外,部分高等院校限于培养周期、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等因素,导致硕士很少有与食品企业研发接触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去企业实践,但周期较短,学生只知皮毛,不知精髓,更谈不上工程化能力培养。

三、食品专业硕士工程化能力教育对策与思路

食品专业硕士来源于不同的本科院校,甚至存在非食品专业学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化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知识系统性有所了解、查缺补漏,并结合当前食品企业研发需求,设计经典命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提出课题,进行知识系统性的融会贯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化能力。

(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食品专业硕士工程化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食品专业实验、食品企业实践等教学活动,使硕士直接通过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专业实践知识,实现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既包括专业实验、企业实习、课题设计、毕业设计等常规的教学环节,又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企业研发等环节。相对于课堂教学,这些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体现课堂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研发活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4]。在食品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这些工程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硕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效地激发硕士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效的专业科研实践活动能提高硕士的课题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角度看,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代表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甚至学术水平的高低。以提升硕士就业竞争力为指导思想,从提高硕士创新意识、加强实验操作、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出发,激发教师和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科学优化课程设置

科学设置食品专业工程化能力课程,教师提供有创新性的食品专业工程化选题,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工程化问题,而非常规的验证,要加入自己的设计构想。可以采用实验具体实施,也可以课堂模拟,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5]。以“食品保藏技术与原理”课程为例,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工程化思维和理念。自由分组形成团队,整合本专业开设过的食品加工、检测、分析、包装等相关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模拟设计工厂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基本成分分析、鲜度评价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工艺优化、产品包装、卫生和营养指标评价、感官评价、市场开发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过程,并论证生产原料、时间、设备、场地、评价指标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这种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课程设置能够培养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程化能力。

(三)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食品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下,要求授课教师具有食品专业研发实践经验。教师能够针对硕士课题设计给出合理建议和可行性分析,硕士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并具备食品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化能力,成为食品科技的驾驭者。如,在栅栏保藏技术课堂上,可以让硕士参与讲解,解读设计、分析采用栅栏技术的设计方案,硕士根据这种保藏食品涉及的栅栏技术进行讨论。通过与硕士群体的互动对话,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工程化人才培养的有的放矢。

(四)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要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培养食品专业硕士工程化能力,教师可结合食品工厂加工视频和食品行业热点问题,介绍现代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社会需求,根据硕士就业计划及在学习、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硕士自主提出一部分课题设计。该设计可以是某一思路或某一想法,教师需要把控硕士课题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硕士解决食品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从产品原料—加工—产品包装—保藏系列整套模拟设计,并针对具体设计进行实践验证,实习见习工程化共性教育,注重工程设计和实践训练[6]。根据学生反馈及一轮工程化设计的实施,改进教学方法,修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加强开放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学生有想法可随时将设计进行实施,为学生提高实验能力提供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2]黄梅桂,苏二正,吴彩娥,等.高校教师工程化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J].轻工科技,2019(10).

[3]刘金福.基于成果导向的食品工程化实训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8(45).

[4]李作美,张斌,马龙.工程化背景下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4(8).

[5]李识博,马建全,段钊,等.基于现代工程能力导向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8).

工程硕士专业第6篇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是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该学科主要是以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特别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投入资源的作用。近年来,物流工程、虚拟制造、企业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等成为该领域的热点。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生毕业后可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能在制作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设计开发工作。

该专业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阔,首先在整个制造业中可以广泛应用,同时在物流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银行、医院、建筑业、农业管理、军事后勤及政府部门都可广泛应用。因此工业工程将会成为一种主导职业。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公司或生产企业,以及对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运行、控制、改良和创新等综合性技术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工程硕士专业第7篇

一、环境工程专业型学位简介与培养保障体系构成

环境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环保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密切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环境工程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可行的培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国内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经验,该保障体系可以简单归纳为:培养方案+培养环境+培养质量评价。培养方案主要定位培养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确定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课题进行具体要求等。培养方案执行成功与否在于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劣,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的配置、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料等)和师资条件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检验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的途径,及时调整相关培养环节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目前大部分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来。首先从课程设置角度讲,不少院校的两套培养方案的区别度不大,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相似,而在培养方案执行中,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甚至在一起上课。在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环节,还没有突出专业型硕士应当侧重的知识特点。很显然,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应当与专业型硕士将来职业化、技能化的特点密切结合。以水污染控制技术相关课程为例,学术型研究生应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以期将来从事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于专业型硕士授课内容来说,除了解最前沿的理论研究进展外,更重要的是重视那些已经在工程中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即将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要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场合与条件、工艺参数的影响以及设计方法。再以对毕业课题的要求为例,不同于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而言专业型硕士论文在一定的创新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专业型硕士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环境工程问题。选题范围包括:

(1)环境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或设备、工艺的改进设计;

(3)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

(4)对各种行业企事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预研课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培养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现有条件和自身的特长,不要盲目模仿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三、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顺利实施培养方案的前提,硬件环境除了基础性的实验室条件外,还包括重要的师资条件及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等。专业型硕士培养在师资上有特殊的要求,即授课老师或导师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从目前大部分专业型硕士培养单位来看,相当数量导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要求,但实际上正承担着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工作。大部分硕士生导师,尤其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导师,普遍的经历是读书获得学位后就业到高校或科研单位成为硕士生导师,因此欠缺专业实践能力。对部分硕士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再提高,是构建良好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环节。国内一些高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校外企业中具有较高专业实践水平的工程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前来看,如何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落实企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是“双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落实“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技术服务也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举例说明,目前国内环保公司和生产企业寻找高校或专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或新设备用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校和企业开展的这些活动中,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边学习边实践参与上述工作,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工作主要面向企业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恰恰符合了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此外,通过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如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大型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