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合集7篇)

时间:2022-10-04 21:05:57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1篇

一、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沁园春·雪》是诗词中最具光芒的代表作。其开篇就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气势。词人仅用十余字就将北方的冬季描绘得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随后又用了数十字描写长城内外、华北大地被飞雪笼罩的朦胧,奔腾的黄河失去了滔滔激流。再看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从空中飘雪到大地冰封,东西南北的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或许只有才具有这样的眼光与魄力。随后,写群山在飞雪的覆盖下像是一条条飞舞的银蛇。远远看去,天与地交织在一起,好像这银蛇蜡象要与天比高一样。这些原本是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景物,同志却以独特的比拟,赋予这些景物以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词人又发挥无限的想象,用浪漫主义的基调写到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之下,红彤彤的太阳照耀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就好像为大地披上了红色的装束,就好像一位少女分外妖娆,更是惊艳动人。雪霁天晴的景象是美好的,冰封雪飘下的北中国也是壮美的。这就是下阕首句所说的“江山如此多娇”。作者为了描绘这多娇的雪景,运用了灵活多样的写景手法。有一组照应:“惟余莽莽”照应“雪飘”,“顿失滔滔”照应“冰封”;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有三处视觉转换:先纵观长城南北,再横看黄河东西,继而远眺群山与高原;还有四对结合:总分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形色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在的笔下,祖国的山川是何等的雄壮,何等的引人入胜!

二、心游万物,气吞八方

如果与《沁园春·长沙》相比较,《沁园春·雪》表现出一种十足的力量。五千年的王侯将相都留下了磨灭不掉的足迹,虽然读时略带伤感,但在伤感之中,却藏着独一无二的豪放。所以,在词的上阕写了祖国山河,就是为了承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了祖国山河而奔走,尽管奉献出鲜血与生命也在所不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古代大一统的帝王,词人没有因为否定帝制就将他们贬得一无是处,而是首先承认他们都是曾经一统天下的英雄,但一个“惜”字表达了作者替他们惋惜的美中不足。其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意思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统一江山、结束纷争,确实功不可没,可没能真正治理好江山,让人民安居乐业;而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安抚百姓、让天下太平了。是啊,这些时代的佼佼者,虽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可他们在文治上却有很大的欠缺,不过就是封建阶级的保护伞,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苦难。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时光的飞速流逝,他们也已经成为了历史而销声匿迹了。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2篇

【关键词】 苏轼 比较阅读 豪放 境界

中学教材中选入的的《沁园春・雪》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二词皆以“豪放”见长。坡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被誉为是“使千古词人尽折腰”。但细品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胸襟和抱负。

《念奴娇・赤壁怀》是苏轼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全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徐《词苑丛谈》)。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在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中把浩瀚的长江和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场景广阔而悠远,气魄恢弘。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把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古战场的险要,搏击江岸的汹涌波涛,卷起千堆雪的滔滔江流,全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黄庭坚《花草蒙拾》)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其豪壮情调跌入沉郁,但全词的音调也十分豪壮。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故事说明了苏词的豪放风格。词中的豪放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儒雅潇洒、足智多谋形象的塑造上,寄托着作者创不朽伟业的理想。他借周瑜这个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周郎年少得志,深得孙权信任,作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千古流芳。苏轼自小也有此抱负,“帕首腰刀是丈夫”(《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也有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想有朝一日能“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抗击入侵的敌人。这不就是想使“樯橹灰飞烟灭”吗?词人在借古人的衣冠,抒发自己渴望在抗击辽和西夏的入侵中立功报国的胸怀。可事实上,作者写这首词正值黄州遭贬之际,无以成就大业,壮志未酬,但人已衰朽,早生华发。人生失意,无以释怀,只好“一樽还酹江月”,流露出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写人物,以雄奇之景去衬托,有形貌描写,有情态的刻画,有英雄业绩的渲染,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苏轼的豪放词风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词作,情思豪迈奔放,表情激越壮伟,意境深邃高远,笔墨激昂飞动,具有雄豪劲健的阳刚之美。总而言之,苏轼豪放词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新人耳目,在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对豪放词均进行了开拓和革新,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益的推动作用,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弱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而作为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则不同,他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儒家的积极进取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他的诗词中,反映着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大思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现代中国革命战斗生活的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雨露阳光的滋润,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他的诗词,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作为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他是一个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视野开阔的伟大诗人。这些与诗人的人格魅力有极大关系。政治家的襟怀和诗人的素质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的结合,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词作大都气势磅礴,大多都能以壮景写豪情,意境悠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沁园春・雪》创作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当时日寇进逼华北,军队节节败退。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塑造的北国的冬天没有丝毫的枯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色多么的苍茫壮丽,气势雄伟,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雪后的山峦,茫茫的高原,给人们一幅惊心动魄、心情激荡的画面。也和苏轼一样,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江山景色,也引出一个个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业,但与为人民谋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人相比就不得不“折腰”了,热情地赞美了革命的“风流人物”,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读来气吞山河,韵味无穷,意境深远。词中洋溢着一股革命必胜,反动派必将灭亡的革命斗志和豪情。

从美学理论上讲,这种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表现在外在的美是崇高,是伟大而高尚心灵的反映,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古罗马朗吉弩《论崇高》)。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意境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是“情、气、格”。即心灵、情感摹写、生命的传达、人格的高尚格调的折射。由此可见,“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与苏轼相比,诗词的豪放不仅在于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其情感的抒发在于自我的真性情,而在于自我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折射出的是一种高尚的格调,即与人民融为一体,代表着一个民族,体现着历史的宇宙观。同在人生低谷时,苏轼有“我欲乘风归去,犹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出世”“入世”思想,随着政治的迫害越多,他的出世入世思想也越来越复杂,隐退思想也越强烈。而则在红军长征千折不回、革命处在低谷的危难关头,能从容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抒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时,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的改造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其内在的精神、生命的光芒、高尚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如,同时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生死离别的悲哀;而“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宏大,情都是真情,只是苏轼囿于个人的情感,而毛泽而的词是“胸怀天下”,是“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气势自不可同日而语。把个人的情感和革命事业、民族的解放融合起来,境界当然更为宽广了。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3篇

一、寓情于景

开篇起笔不凡。诗人登高望远,视野极为开阔,巧妙借用想象,极力拓开视觉形象,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千里”、“万里”,紧承“北国”,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冰雪范围的广阔高远; “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构成了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巨幅动感画面。开头的三句,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震慑读者的心魄,激起了读者情感的波澜。

接下来的七句,诗人用“望”字领起,具体描绘冰封、雪飘的画面,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句,呼应“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一句,呼应“千里冰封”;写出了一个冰封玉砌的雪的世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极目远望,大胆想象,在诗人眼里,连绵的群山,耸立的高原,一派生机勃勃,好像要跟天公一比高下!而“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赋予群山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

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而独特的想象,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拟人化的手法,辟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冰雪茫茫的高原上,想象雪霁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着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此时的群山犹如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而一个“须”字,表达出诗人乐观期待的心情;“看”与“望”呼应,一远一近,相映成趣。上阕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寓情于议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4篇

一、雄奇精辟的语言

这首词的语言运用雄奇精辟,已达到了字字珠玑的艺术境界。全词仅114个字,就勾画出了一幅北国风光图,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词的雄奇首先表现在副词上。如“惟余茫茫”的“惟”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顿失滔滔”的“顿”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其他如“分外”、“略”、“稍”等,用得十分贴切,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其次表现在动词上。如“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舞”字显得舒展柔美,“驰”字显得奔腾壮烈,“望”字尽显壮志凌云,“惜”字饱含惋惜之情。最后表现在修辞上。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使得词的形象逼真生动,异彩纷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集对偶、比喻、拟人、夸张于一体,化静为动,使得词句神采飞扬,姿态优美。

二、新颖奇异的景色

在词的上阕,诗人用新颖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祖国江山,营造了一系列新颖奇异的景象。有大笔勾勒的: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工笔细摹:长城内外,白雪皑皑,滚滚黄河,突失生气,群山如银蛇舞动,高原丘陵如白色大象在奔驰;有想象虚写的:天朗气清,红装素裹,阳光映雪,多姿多彩。这其中,有动态,有静态,有近景,有远景,引发读者丰富而美好的想象,勾画出一幅北国奇异的雪景图。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5篇

一派天地英雄气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在县级机关担任中共党史理论教员时,读过长征这段历史,领会过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总结长征意义所作的极其崇高的评价,在脑海中确认,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是举世无双的壮举。今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再读长征期间创作的诗词,深受“诗美怡神”的感染,诗中展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英雄浩然之气,令人心灵震颤,挥之不去。这是因为:

其一,长征诗词充分展示了诗风的“雄豪”个性。

诗词作品的主导风格是豪放,其实就是“雄”,它有一种雄视千古、运转乾坤的气概,这在长征诗词中展现得极为充分。

从“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蓝天砥柱,到“倚天抽宝剑”裁“昆仑”,这是改天换地的政治家诗人发出的雄浑奇想,也只有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巨人,才有如此超凡的气魄;

从骑在战马上遥望“离天三尺三”的高山而扬鞭猛进,到“万马战犹酣”的痛快淋漓,可见红军这股革命铁流锐不可挡的雄姿,可感那“倒海翻江”的磅礴气势;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以艺术语言高度概括红军不怕艰险、乐于斗争的豪情,是“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到“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何等坚定的钢铁誓言!这是充满英雄气概的号召!一经吟咏,顿觉豪气冲天;

从“大军纵横驰奔”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又多么自豪!这是一位红军统帅饱含深情地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将领和战士在“山高路远坑深”的征途上威风凛凛、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形象。

如此等等,无不充满雄豪盖世、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气概。

其二,长征诗词充分展现了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

诗词是个性化的主体情志与一定客观景物遇合,按审美要求创造的一种文学艺术品,的精神个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国革命漫长艰难的历史共同熔铸的产物,集中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大智大勇,一种坚韧不拔、豪迈乐观、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在参加和领导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长征中,首先在决策指挥长征斗争的实践方面,充分展现了独有的精神个性,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又在诗词艺术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长征是中国革命最艰险的历程,是中外战争史上伟大的创举。美国作协主席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撰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它将成为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艰难危急的斗争生活,磨炼了政治家诗人的坚强意志,也激起了他浓厚的诗兴。建国后,他对苏联翻译、汉学家费德林说:“现在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小时甚至几分钟时,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种严峻的现实。”在近年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诗词集》共67首中,长征期间诗词占8首,其中正编42首中占7首。可见,长征时期是继井冈山斗争时期后诗词创作的又一高潮。这些诗词,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杰出代表的精神个性,实现了“壮志”“壮情”与“壮事”“壮史”的最佳结合。

其三,长征诗词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原则。多次强调,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反映在他的诗句创作中,便是立足现实,升华现实,闪烁着奇幻绚丽的浪漫主义风采。长征期间创作的《七律・长征》被公认为艰苦斗争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典范。诗的题材,来源于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实生活,但他以丰富的想象、轻快的笔调描写斗争胜利的喜悦和对艰难困苦的蔑视。全诗贯穿红军“不怕难”的精神风貌,在红军脚下,翻山越岭如同细浪腾迭、泥丸滚动,过江河也不过只是冷暖之间而已,最后以“更喜”“尽开颜”收结,真是一首响彻云霄的壮歌、凯歌、颂歌同奏的交响曲。

是一位无产阶级的哲学诗人,在他身上,既有极富想象力的诗人特有的浪漫气质,更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来观察事物的深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无论革命环境多么曲折艰险,他都坚信有着光明的前景与未来。大革命失败后,有人悲观失望,他先后撰写多篇文章,指出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同时撰写诗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即使受到左倾路线排斥,仍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他的诗毫无怨气、馁气,总是乐观自信。坚持革命的“两结合”创作原则,但对什么是浪漫主义自有一番新的解释,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报告时说:我们每每鄙视浪漫主义,因为一说到浪漫主义,好像只是风花雪月、哥哥妹妹的东西,殊不知浪漫主义原来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精神憧憬未来。长征期间,用对立统一规律看待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大力张扬乐于斗争的精神,并以艺术手法把“苦中有乐”“变苦为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片真情歌壮行

是党的领袖、军队的统帅,作诗是“余事”。1958年底,他给《忆秦娥・娄山关》一词作注释时说:“万里长征,千回百转,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长征期间马背上哼成的诗词,是作者心路的写照,是革命激情喷发而成的咏唱。

临山生情,借山抒怀。长征期间,连绵起伏的群山,是红军生活战斗的环境,既是对抗敌人、保存自己的屏障,也增加了进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山的形象高大巍峨,体现一种刚强、坚定、高昂的性格,其间创作的八首诗词,首首都有山的意象,寄托作者的情感与意志。

人所共知,中央红军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踏上征程的,前进方向不明确,“搬家式”的行军,突破湘江封锁线之战,红军伤亡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心情沉郁,一心想改变李德、王明错误的军事路线,挽救红军,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在总结战事惨败的教训中,他提出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转向敌人兵力虚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得到12月15日由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认可。会后按照的战略意图,向黔北重镇遵义进军,途中,饱含着对黎平会议后中国革命初现光明前景的愉悦心情,在马背上哼成《十六字令三首》,通过讴歌山之高、山之大、山之坚,充分展现红军英勇无畏、敢于战胜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坚强决心。在以后创作的五首诗词中,随着征程的发展变化,一一展现借山抒情的幅幅画卷。

雄关漫道,迈步从头越。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长征更是“困难多于顺利不知多少倍”。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时,红军虽然开始取得主动,但终究没有摆脱困境,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后,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建立根据地,但事与愿违,先是遇到川军重重阻力,以后打到川滇黔交界的“鸡鸣三省”时,又遇到云南军阀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于是循原路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过激战打败了扼守在娄山关的敌军,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描写红军攻占娄山关的艰难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情感。词的上片,“西风”“雁叫”“霜晨”和“马蹄声”“喇叭声”,这幅画面里,既没有鲜艳的红旗,也没有高亢的军号;词的下片,尽管“雄关漫道真如铁”,仍矢志“而今迈步从头越”;词的尾句,是作者将自己在战斗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遇合,造成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声振古今的绝唱。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红军英勇血战的壮烈,艺术地赞颂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展示了充满英雄气概的号召,融苍凉沉郁与雄劲豪放于一体,给人一种强烈的悲壮美之感。

柳暗花明迎新天。中央红军在的率领下,于1935年9月走出荒无人烟的草地,突破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翻越又一座大雪山岷山,进入甘肃继续北上。此时,心情非常愉快,长征开始以来的沉郁心境、心头重压都一齐解除了,他诗情难抑,连连创作四首诗词,调子欢快,画面壮丽,人们不难从中体会到政治家诗人此刻回眸走过的艰辛历程并展望未来时,内心充满着的胜利喜悦与战斗豪情。《七律・长征》是对红军长征胜利最为光辉的美学总结,早在1936年被埃德加・斯诺作为结束语写进他的《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最早被介绍到国外去的诗词作品。当红军经过一年艰苦跋涉来到甘南通渭短暂休整时,又在排长以上的会议上铿锵有力地朗诵起《七律・长征》,极大地振奋了红军精神,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一等襟怀铸征魂

诗言志。从小就怀有远大抱负,16岁时借诗言志出韶山,青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政治上的理想追求,也是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的美的本体。抱负决定心境,心境化为诗境。诗词,题材多样、意象万千,从现实出发,而又超越现实通向理想目标。早年便有“要将宇宙看秭米”,“心中日月常新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诗句,越读越令人振奋。长征诗词,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杰出代表在革命危急关头胸怀崇高社会理想的坚贞。集中表现在:

长缨在手,缚住苍龙。掌握革命武装,打败侵略者,这是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追求。高瞻远瞩的,无论是长征前、长征中、长征结束后,均为它而奋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先是发出《中国工农红军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告白军士兵兄弟书》《苏维埃政府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告全国民众书》,继后,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中指出:“只有工农兵苏维埃与工农红军,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央苏区的工作中,他把大力扩充红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致使长征开始时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达到8.6万多人。长征开始后,为改变李德、王明错误军事路线,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尽心竭力。当他复出并逐步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之后,坚定实行北上方针,四渡赤水,三过乌江,二到遵义,摆脱敌人重兵追击、堵截,继而击败妄行南下的分裂行为,最后带领红军到达陕北。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时,心潮澎湃,发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言,这是被诗化了的心中的政治理想蓝图,它再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坚定意志和急切愿望。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长征期间诗词中抒发共产主义理想、展示人生最高追求的著名诗句,它出自1935年10月《念奴娇・昆仑》一词。该词以巍巍的昆仑作描写对象,托物言志。词的上片,以艺术夸张的手法,对“昆仑”山的形象作了生动的描绘、评说,由“昆仑”山的雪想到“江河横溢”对人民的危害,抒发改造自然的伟大抱负;词的下片,突发奇想,要“倚天抽宝剑”,把“横空出世”的“昆仑”“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藉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这里,欧、美、东国只是人民的代语,其意是全人类都过上冷暖一样的和平幸福生活。这是历史巨人站在昆仑山巅抒发共产党人远大抱负的呐喊,正是这种崇高壮丽的社会理想,成为克服千难万险,夺取红军长征伟大胜利的精神之源。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6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会写《夏日绝句》。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诗内容。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课前准备:

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

4、指名读诗;

5、齐读这首诗。

三、品悟诗情

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2、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

4、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入

1、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想过没有,当一个革命者面对着敌人的屠刀,表现会是怎样呢?(学生凭经验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革命者的风彩吧!

师板书《就义诗》。

2、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谁能介绍一下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然后回答。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二、读中理解

1、师:读完诗歌,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指导书写

革命英雄写的诗词第7篇

(1)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情感。

(2)理解诗意,感悟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诗词的创作风格。

二、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

长征。

(2)教法、学法: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情感。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激趣导入

(1)小组交流自己所了解的长征。

(2)出示课件长征片段,教师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播放朗读录音。

(2)教师指导朗读。

要求: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组与组开火车式齐读,感悟诗景(组循环顺序:飞翔小组聪慧小组优秀小组精英小组前进小组)。

(4)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组内合作学习:①组内正音。②借助工具书以及注释合作弄懂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三)细品诗韵,呈现画面

1.诗句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颔联)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颈联)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尾联)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2.合作探究

问题创设: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师生合作:得出五幅“征难图”:五岭图、乌蒙图、金沙图、泸定图,岷山图。

教师引导: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该图所描绘的场景和事例进行描述,针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

(一)中心意思

本文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写作特点

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