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消防器材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26 06:54:37
消防器材论文

消防器材论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 作战训练 问题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90-01

作战训练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防部队工作的核心。顺利开展战训工作,能提升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消防战训工作强弱直接关系着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消防部队的训练质量,提高消防部队的救援能力,提高作战成功率。

1.消防部队战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战训工作理论滞后。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理论还不够完善。“救人第一,快速、准确地作战灭敌”是消防部队一直奉行的灭火救援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不够全面,只是针对灭火作战,忽视了社会救援、救助等方面。其次,战训工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的消防战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需要科学完善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灭火作战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消防部队的抗灾能力。在业务训练方面,需要构建这样的管理机制,在救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消防通信的作用等,这些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最后,战训业务理论教材有待完善。目前,消防部队采用的业务理论资料包括《特勤业务训练》、《新兵训练》、《消防灭火救援》等。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这些教材无法满足消防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需求。

第二,战训工作体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如下:战训人员编制不合理。消防部队救援任务繁重,消防战训人员编制却未增加;灭火救援技术岗位人员不足,由于战训技术岗位编制较少,再加上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的影响,官兵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愿从事高风险、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从而导致灭火救援技术岗位的人员严重匮乏;“消”和“防”配合不密切。由于大队管中队的体制不够完善,消防部队长期采用“大队监督消防,中队灭火救援”的管理体制,导致有的消防监督岗位的官兵不了解战训业务,一旦从事战训岗位,救援组织能力差,无法胜任工作。另外,消防中队干部更换比较频繁,年轻干部经验少,需要中队干部传帮带。而且消防监督部门与战训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战训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灾区的具体情况,不能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

第三,执勤工作有待加强。设备器材配备标准与规定要求不符。我国生产的黄河、东风等消防车辆,由于器材配备标准不明确,并缺乏消防厂家的正规指导,导致我国消防器材箱容量小,器材放置不合理。另外,消防标识不明确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消防部队的标识规定不够明确,还未制定统一的标识规范,对消防部队的规范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四,灭火救援工作有待加强。灭火救援现场秩序不规范,执勤中队刚到灾害现场时,无法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围观人员过多,影响消防车的正常通行。现场救援指挥部位置不明显,职责权限模糊,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另外,灾害现场文书职责模糊,未对救援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导致信息收集不及时。救援方案质量不高,实用性差。指挥官没有按照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2.改进战训工作的措施

第一,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理论创新。面对消防战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创新,丰富消防战训理论。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断拓展视野,形成新认识。根据消防部队的救援对象特征、人员构成,发展灭火救援思想和管理原则。加强训练理论创新,根据现实情况,编制执勤训练教材。加强执勤理论创新,摒弃与消防部队不符的内容。

第二,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人才是消防战训工作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消防部队应该根据战略需求,加强人才培养,解决战训人才发展瓶颈。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战训干部培训。,由消防总队负责中队战训人员培训,由公安部消防部组织总队战训人员培训。在培训方式方面,可以采取远程网络培训或者院校培训等方式,分别对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方面,需要利用高科技,加强战训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等方面的培训。

第三,加强执勤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的执勤管理规范,保证执勤工作能满足救援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完善《执勤条令》,在《执勤条令》中增加反恐、社会救援等内容,尽量缩短《执勤条令》的修改时间,并将其作为执勤工作的依据。其次,根据消防部队作战需求和消防器材配备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消防器材生产规范。在生产消防器材时,需要考虑消防部队执勤需求。将消防器材运输车纳入到执勤中队配备车辆中,增加消防器材箱的容量,逐步淘汰实用性差的设备器材。

第四,加强消防器材设备管理。目前许多新型消防器材设备被配发到消防部队,有的器材价格非常高,对质量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加强消防器材管理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消防器材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对救援、照明等特征消防车辆以及破拆、侦检等特勤器材,根据厂家要求编制培训教材,对官兵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怎样保养消防器材,多久保养一次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五,规范灭火救援现场秩序,改革救援工作。增加救援现场警戒力量,建立巡警、交警和公安派出所同步出动机制,维护好救援现场秩序。同时,需要加强灭火指挥部建设,明确分工,支队和总队两级应该明确灾害通信人员、后勤人员、文书人员以及摄影等人员的职责。另外,需要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灭火救援指挥部的作用。需要不断规范灭火战斗行动,加强力量部署、火情侦察、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化。

3.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消防部队战训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如,战训工作理论滞后,战训工作体制不够完善,执勤工作有待加强等。因此,需要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理论创新,丰富消防战训理论,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加强执勤工作和消防设备规范化管理,规范灭火救援现场秩序,改革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汤华清,袁狄平,靳学胜等.基于图像的灭火救援分布式网上训练平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11(10):114-115

消防器材论文第2篇

[关键词]消防器材装备 维护保养 作战效能

中图分类号:TU99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03-01

一、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配备与维护保养现状

(一)消防器材装备配备现状

1、部队配发大量新式灭火救援设备

随着消防灭火救援任务难度加大,消防部队在防护、侦检、通讯、警戒、救生、堵漏、毒物输送、人员和装备洗消等特勤器材装备方面,配发了多种结构更为复杂、功能更为先进的灭火救援器材,特种器材的配备,为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大量传统灭火装备仍在灭火救援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消防部队传统的灭火救援器材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拉梯、水带、单口水枪、分水器等等,传统灭火救援装备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功能易学易用,在大多灭火作战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因为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在特殊的灭火救援场所,其灭火救援任务受到限制。

3、消防器材的破损现象影响正常灭火救援工作

消防装备器材大到消防车辆,小到破拆工具,多有破损,甚至有些破损已经影响正常的灭火作战任务需要,拉梯磨损、铁锹和铁铤弯折、破拆工具局部破裂、水带破洞等等,在火场中甚至部分水带漏水严重,影响了火灾的扑救。

(二)消防器材装备维护保养现状

1、执勤训练中重使用、轻保养

部分执勤中队对器材装备只注重使用,忽视器材装备的日常保养,使得很多消防装备器材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久而久之,引起大故障。传统消防器材装备,如铁铤、撬棍等,破损、锈蚀现象严重。中队平时不及时维修保养,就是自我隐藏安全隐患,最终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还有部分消防执勤车辆存在保养不到位现象,许多驾驶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检查时搞卫生,而对于车辆的季节变换、购置年数、行驶里程等并不重视,车辆的状况到底怎么样,有无隐患存在,心里没有概念。

2、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操作程序不当

部分执勤中队在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时,缺乏有关基础技术资料或不齐全,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等,没有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程序来使用,造成相当部分的车辆和装备存在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状况;容易造成器材装备的认为损伤甚至诱发各种安全事故。

3、装备器材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基层中队负责操作器材装备的官兵素质有待提高,消防部队官兵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容易因为缺乏器材装备操作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操作方式,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等因素,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而且部队中消防器材装备的配备更加专业化、复杂化,需要的操作技术理论性较强,如果没有能够真正掌握器材装备技术的干部带头施训,高科技的消防装备器材就难以发挥其真实作战效能。

二、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效率与作战效能分析

消防器材装备的作战效能决定于其参加灭火作战任务的工作状态。支队于2013年2月份分别为三个基层执勤中队一中队、五中队和七中队配备30盘水带、10具空气呼吸器和5副头骨震动通讯设备,一中队和七中队自行保养维护器材,五中队定期有厂家人员指导维护保养。其中一中队七中队水带均为使用后立即清洗并置于操场晾晒的方式,一中队操场与道路直接连接,水带偶有轿车碾压痕迹;五中队为使用后立即清洗并悬挂训练塔的晾晒保养方式。一中队空气呼吸器有专人使用保养,责任落实到人,使用后必须检查面罩和压力表等部件状态细节;五中队和七中队空气呼吸器均为多人使用,其中五中队有指定人员负责,七中队空气呼吸器无专人负责,只于每天早上交接班时检验空气呼吸器状态。头骨震动设备一中队和五中队均由班长负责检查状态,一中队只在每天交接班时检查设备状态,五中队为每天检查状态并定期有厂家人员维护,七中队交由电话班负责保养管理。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七中队的器材装备培训重视程度不如一中队和五中队,装备器材集中保养检修次数也不及一中队和五中队。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装备器材良好的管理保养以及培训制度关系直接决定了装备的的作战效能。合理的保养管理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能使器材装备以最好的状态进入日常训练和实战当中,保障器材装备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灭火抢险救援任务。

三、提高消防器材装备灭火作战效能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检查保养机制

对消防器材勤查看,勤保养,责任落实到位,所有执勤器材必须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分类有序,标明器材装备的名称、数量、型号、维护保养频率、保养方式、注意事项等内容。保持器材装备的放置位置干燥整洁,定期检查各类器材装备是否局部有锈蚀、霉烂情况。对已经发生锈蚀或霉烂的器材装备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修复。

(二)健全消防器材长效培训机制

建立器材装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对高科技装备器材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机制,采取老师授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装备器材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并建立从选人到考核、复核等关口,按岗位、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实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措施,增强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岗位练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与生产厂家联系,实现跟踪服务

有些器材装备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与生产厂家进行联系,不断学习专业维护保养经验,或者让厂家跟踪服务,一旦器材装备有问题需要维修,保证器材装备得到及时维护保养和维修,在灭火作战任务中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特勤站装备配备标准(试行)[s].

[2] 黄景园.论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提高[A].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消防器材论文第3篇

[关键词] 消防车辆;器材装备;技术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财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扑灭恶性火灾、如何有效地减少火灾的损失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提高火灾的防控能力,各种新式的消防器材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种类数量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器材装备的管理问题。《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建设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步实现了与时代的接轨,装备本身的质量、技术性能相对之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充分挖掘器材装备的技术潜能,对于当前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大市场与小用户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消防装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这些国内、外的消防装备生产企业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初具规模的消防装备的大市场。而对于当前消防部队而言,其消防装备的供应管理体制正由之前的计划分配过度为市场调节,受地域和火灾特点的影响,部分消防器材装备不能大规模使用,这就形成了与消防装备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消防装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提高。一些新型的消防装备因此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消防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短期行为与长远效应之间的矛盾

对于当前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技术管理的短期行为而言,其建设的短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人为的主观意识取代了消防装备建设的技术论证和长远规划。简单而言,那就是在消防部队配备装备时,选择的原则不是结合实际情况也就是当地的火灾发生的特点,而是以领导的主观意识决定采购何种消防器材装备。

其二,消防器材装备采购的形式化。这主要指的是在装备的采购上受制于经济压力或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致使消防装备配备不能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其三,消防工作的片面性。主要是指消防部队在配置先进的消防装备时,没有考虑到该装备的维护保养成本以及使用这种装备所需要的相应的技术要求,而影响到该装备的长远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到消防部队的执勤和备战。

1.3 建管不协调,影响了装备使用效率的提高

在当前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中,装备的配备和管理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装备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消防装备管理还处于一种重形式而轻内容、重建设而轻管理、重过程而轻效率的行政管理现状,而且其具体的管理工作没有为消防装备的使用和保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当前的消防装备器材缺乏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体系,没有严格按照当前的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不仅如此,装备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消防技术以及装备维护保养知识的教育训练,存在装备应用技术上的“盲区”。这些都是影响消防装备使用效率的因素。

2 消防装备技术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消防装备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根据客观规律,进行应用技术及消防装备维护保养知识的教育训练,完善技术性的维护保养管理体系,下面就其进行分析探讨:

2.1 技术管理之把握规律,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对于消防装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而言,要注意把握规律,也就是要把握器材装备的发展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内在联系的规律,从而做到对规律的充分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当前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管理更具有效率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当前我国的消防装备大市场以及小用户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大变革中,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消防发展的短期行为和长远效应的矛盾。

其次,对于其具体的把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转变当前的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宏观管理行政调控制度为对装备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制度,具体而言也就是让消防部队的宏观管理渗透到消防装备建设中的任何方面,实现消防装备购置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比如:实战中的消防装备效率,消防特种装备的跟踪服务,等等。二,对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管理由静态转变到动态。消防装备的动态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做到以执勤点为单位以实现消防装备整体效应为目标,对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的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以及建立消防总队、支队以及大队的多级车辆器材装备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消防装备的管理水准。这也是当前我国提高执勤备战能力的客观需要。三,对消防装备购置上要注意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提高装备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保障能力,而且这也能够极大地解决大市场与小用户之间存在的矛盾,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消防装备的使用效率。

2.2 技术管理之建立消防装备应用技术的教育训练体系

对于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其重要的措施是建立消防装备的应用技术教育训练体系,而且这也有利于促进当前的消防装备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对其应用技术的教育训练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就是改革传统的只重视战术与体能训练,转变为突出整体作战战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消防部队的战术、技能、体能是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强化体能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方式,将有效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其次,推行消防装备技术、技能考评持证上岗制度。简单而言,就是制定对消防装备应用技术认定的考察办法和制度,以及建立消防总队、支队、大队的多级考评制度,从而保证装备管理人员在消防车辆器材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

最后,建立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火场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分析机制,这主要为促进消防装备的技术、技能向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转化。通过这种器材装备火场使用效率实用性的分析机制,实现事故现场人员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2.3 技术管理之建立完善的消防装备维修保养体系

对于消防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建立完善的消防装备维修保养体系是其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不仅能够保障装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制度化,而且对于做好特种装备的跟踪服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这种体系督促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生产企业在消防部队驻地附近建立装备维修中心,以方便消防装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售后服务合同书》落到实处。而对于消防部队本身而言,体系的建立能够促使消防装备的管理和保养责任到人;对于特种装备而言,这种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部队更加方便地了解器材装备的性能,在实战中更好地发挥特种器材装备的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消防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对器材装备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在消防器材装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促进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来说,要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装备在实战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攸高,张杰,王永福.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配备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王丽晶,何宁,薛林.关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车辆装备修订的探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杨君涛,吴军.城市灭火救援力量历史性能测量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

消防器材论文第4篇

消防装备器材的技术管理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阐述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现存的问题入手,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消防器材;消防装备;技术管理

消防装备器材的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因此装备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消防装备器材的结构性能,增强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更加细心的日常工作来确保消防装备器材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增强。

一、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现存问题

当前,在各项科技不断革新的同时,消防装备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从材料、结构、性能及技术参数上有了不断进步,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也就成为现今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针对目前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阐述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1.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模式无法满足消防装备器材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消防灭火救援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消防部队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要。我国许多地区的消防部队也开始根据各类火灾、抢险救援、灾害事故进行研究引进配备大量先进进口的装备器材,但是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装备器材配发使用,造成了我国许多基层消防部队器材使用管理存在着发展滞后的情况,其在如何使用管理和如何能够做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方面还缺乏全方位系统性的学习,还有有着很高的提升空间,因此无法更加充分理解装备器材的最佳效能,很难在灭火救援的战斗中发挥出先进装备的作用。

2.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模式还不够科学。管理模式上的缺陷主要是体现在了缺乏合理的管理模式,我国许多消防部队在器材管理中还存在着靠人记、笔写,配备了电脑也只是局限于输入有关数据或者只能够进行简单统计和储存。其次,对于装备器材的保养和维护不够重视,装备器材档案建设方面上的不够全面。许多单位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基层消防部队对装备管理也往往凭经验,这导致了其对于装备器材的保养与管理有着很强的随意性,因此往往无法定时的进行维护和保养,最终导致了装备器材问题的大量出现。

3.缺乏足够优秀人才

缺乏足够优秀人才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缺乏足够的优秀人才主要是因为在基层消防中队中器材管理责任人一般都由各车的班长兼任,且有部分的中队干部、班长责任心不强,又将平时的管理保养维护交由新战士操作,进而出现了不专业人员管理专业器材的现象。器材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且还会涉及到器材的性能、参数、清理、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没有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往往会容易造成违规存放和过度使用以及带病作业和不按时维护现象的出现,最终会非常严重的造成装备损坏与损毁的出现,并且在部分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责任事故的出现。

二、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需要具有多面性,以下从发挥技师关键作用、做好技术保障工作、落实装备管理制度、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出发,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浅要的分析。

1.发挥技师关键作用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第一步是更加充分的发挥出装备技师本身的关键性作用。消防部队应该在各基层单位中挑选文化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干部或战士骨干加入装备技师的队伍,对现有装备器材的材料、结构、性能及技术参数等进行全面性的教学培训,定期组织复训,加深巩固知识内容,加强装备技师人才的培养,其次,培养出装备技师后,应当规范装备技师在基层单位的职责,重点管理装备器材,并督促装备技师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对中队官兵进行传授,使消防装备知识能在基层中普及,同时,要在各基层单位中加强教育,从“装备器材就是第二生命”的角度上提高官兵对装备器材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培养出官兵主动向装备技师学习装备器材知识的氛围。

2.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做好相应的技术保障工作。装备器材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保障工作首先应当对于本单位的器材进行统一编号,逐件的建立使用登记档案并且严格记录使用时间次数、工作荷载等信息,明确每一个器材与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及时的对于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并严防发生事故。器材管理人员还应当熟悉装备器材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注意引导官兵严格遵守各类装备器材的操作规程,使其能够按照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进行使用和维护,从而能够做到把装备器材经常性管理工作贯穿于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等一体化的日常工作中去,最终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维护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伤害。

3.落实装备管理制度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需要着眼于进一步的落实装备管理制度。落实装备管理制度,就要求装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战斗员所使用的装备器材的管理监督,督促战斗员落实好每天器材清点时的检查、清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的重点需放到检查随车器材数量是否充足和维护是否完好上面去,严格的检查水带是否漏水,吸水管、水带接口胶圈是否完整等情况,促进装备管理制度得到的落实与强化。

4.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离不开对于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抓好现有装备器材经常性管理工作。着眼于改变部队在装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讨论解决,形成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装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在先进进口专业的装备器材碰到一些疑难技术问题,应统计同一型号或同一品牌的装备,及时取得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合理的去咨询解决问题,获得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及时组织培训,从而能够更加高效的对于装备器材技术管理中的疑难杂症进行有效的处理。

三、结束语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发展需要装备管理人员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且通过大量的技术管理实践来作为技术管理的实证,最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消防装备器材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可靠。

作者:郑刘杰 单位: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薄建伟.对消防信息化的一些思考[J].消防科学与术,2014,4(6):579-580.

[2]吴彦平.高层建筑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4,2(1):47-49.

[3]冉海潮,孙丽华.消防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消防器材论文第5篇

关键词:消防器材;质量监督;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79-02

1 消防器材的定义与分类

1.1 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是指灭火器、干沙箱、消防水带等器材,是扑救各类火灾的先决条件和战斗武器。而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警铃等固定设施。消防安全标志是指与消防有关的文字、图案等。要求全社会人员都要爱护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志。

1.2 消防器材分类与用途及方法

1.2.1 灭火器

按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

灭火器根据火灾种类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灭火器工具进行灭火,如干粉灭火器它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还可以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5M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然后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把,将开启压把压下,干粉便会自行喷出。

1.2.2 消火栓

消火栓通常设置在具有玻璃门的消防水带箱内,其箱内由水枪、水带、消火栓和报警按钮组成。

发生火灾后,首先用消火栓箱钥匙或硬物击碎箱门上的玻璃,打开箱门,然后迅速取下挂架上的水带和弹簧架上的水枪,将水带接口连接在消火栓接口上,有报警按钮的,按动紧急报警按钮,此时消火栓箱上的红色指示灯亮,给控制室送出火灾信号,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消火栓手轮,即可出水灭火。

2 消防器材质量等次分类标准

为了检查评定消防器材的质量水平,鼓励企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更多的质量好、效益高的消防装备。根据国家经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及其有关《补充规定》的精神,结合消防器材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的重要性,以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制造质量、试验报告和实际使用效果为依据。按质量水平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被评为部优等品的产品,又符合国家优质品条件,可按国家经委计划的安排,申报国家质量奖。部级的质量荣誉是公安部优等品。最高质量荣誉是国家质量奖。其分等的条件如下表1所示。

质量等次分等的条件或标准

合格品1、产品性能、精度等质量指标达到标准规定要求,并能确保安全、可靠。2、零部件的制造质量要符合图纸、工艺和标准要求,材质符合技术标准规定。零部件的关键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和主要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达到行业规定的合格品要求。易损件及配套件保证主机达到合格品水平,并能保证互换。随机应带的附件齐全。技术文件完备。内容与实物相符。3、产品的装配质量符合标准规定,外观良好。

一等品1、产品质量要具备合格品的全部条件。2、产品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批量生产(至少不能低于一年),经过使用验证质量指标稳定可靠。3、产品部分主要性能指标,优于标准规定的要求。4、零部件的关键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和主要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达到行业规定的一等品要求。附件、配套件能保证主机达到一等品水平。5、必须有可行的工艺、工装作为产品内在质量的保证措施。用户评价产品好用、耐用、安全可靠。是国内同类产品中较好的产品。

优等品1、产品质量要具备一等品的全部条件。2、产品二年以上稳定保持一等品水平。同行业检查中主要质量指标处于领先地位。3、产品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或国际常用的标准,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4、经过使用验证,公认性能优良,在用户中享有较高的声誉。5、零部件的关键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和主要部位项次抽查合格率,达到行业规定的优等品要求。主要配套件和附件能保证主机达到优等品水平。6、企业已经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已初见成效。

国家优质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品奖励条例》和《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品奖励条例”的补充规定》执行。

3 消防器材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必要、不可缺少的。开展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工作意义重要。越是深入开展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就越应充实、完善和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督工作的作用。具体地说,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如下:第一,通过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消防器材采购方可以获得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这对保证消防产品质量特别重要。此外,质量监督还可以为采购方提供各种依据。第二,通过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不仅可以使工艺过程进一步严格,产品质量从而得到更好的提高,而且还可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消防器材。第三,通过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可以确保及时提供安全并且好实用的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消防的反应速度,而且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另外,不论消防器材设计多么合理,也不论加工设备多么先进,不合格消防器材总是难以消除。为此,消防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消防器材监督,在所有这些方法中,质量监督是最古老的,当然也是最基本的手段,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监督被赋予更广、更新的内容。

总之,加强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可以确保产品合格,消防工作得到很大的支撑,同时也避免由于不合格品投入使用给用户、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另外,在质量监督中,运用一定的监督策略对提升监督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消防器材质量监督的策略

4.1 严格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非火灾情况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示。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时,需经消防管理部门(人事总务部、施设部)许可。

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畅通,消防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对破坏消防器材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并对破坏消防器材、设施和标示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各单位应按有关规范自觉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各消防相关部门责任者应指定部门一名人员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点检,按照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通知总务进行更换或维修。

各消防相关部门点检人点检时间要规定下来,在点检的同时,点检人详细填写消防器材点检表,消防相关责任人应督促点检人的点检工作。

4.2 明晰消防器材监督检查的要点

消防器材设备应进行定期清洁。所有消防器材严禁被杂物覆盖、遮挡、堵塞;对所有已设置的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

第一,严格灭火器的管理与监督检查。灭火器是一般场所的消防器材之一,在紧急情况及消防状下态下使用,各单位需要有专门人员负责灭火器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验收及购买计划等。单位员工不得乱动、搬离或非紧急情况下使用灭火器;一般情况下应该严格在每月中旬的消防检查中,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失效或损坏的灭火器,并记录失效日期。对于灭火器的检查应该注意:灭火器外观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发现有堵塞,应及时疏通;可见部件是否完整,装配是否合理,有无损坏;可见部位的防腐层完好程度。

第二,加强水枪和水带的检查。平时在工作中加强检查,严禁他人乱动消防栓,消防栓平时应上锁,检查时应看水枪带是否盘绕好、码放整齐,消防栓出口是否漏水,消防栓箱底是否锈蚀。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消火拴、供水阀门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油。

4.3 加强消防器材质量监督的领导

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消防器材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器材监督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消防器材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消防器材监督职责,彻底消除器材隐患和防止发生新的隐患。同时,各单位要确定一名专职或兼职消防器材质量监督人员,具体负责消防器材质量监督工作,切实维护消防器材的效果。

另外,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门现有执法手段,形成消防器材质量多环节把关的日常监管机制。要切实将消防器材的质量监督检查纳入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工地检查、消防验收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成为消防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验收中发现使用的消防器材存在质量问题的均不得通过,并把消防器材监督检查纳入消防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的内容,定期进行考评。

4.4 遵循质量监督的内容和程序

第一步,熟悉和掌握消防器材技术标准,制定质量监督计划。首先,把有关的技术标准转换成具体、明确的质量要求和监督方法,通过标准的具体化,使有关监督人员熟练掌握产品的合格标准。

第二步,测量。就是采用各种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对器材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量.以获取所需信息。

第三步,比较。就是把检验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观察质量特性值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第四步,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被监督器材是否合格,对合格产品予以评定,对不合格产品给出返修或报废的决定,并及时给予更换。

4.5 加大消防器材监督的宣传工作

在重点抓好消防器材选型、安装环节,把消防器材管理列入火灾隐患整治的重点内容,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并且要进一步规范加大对在建工程消防器材的监督检查力度,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要求各建设单位在消防器材进入施工现场前将产品相关资料报送消防部门备案,并要求各建筑工程或场所安装使用的消防器材必须实施现场检查判定或抽样检测。需要强调的是,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要坚持做到宣传与执法并进,每到一处,都要耐心地向被检查的各单位负责人讲解,并举例帮助其分析矛盾利弊,使各单位负责人进一步地认识到不合格消防器材的危害。同时,通过电视报刊、培训等手段,最大限度让社会知晓消防器材品各项制度政策和规定。

参考文献

[1]许浩.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刘源张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宣贯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消防器材论文第6篇

关键词:公安消防;训练;改革;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develop good fire training reform work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work, strengthening the attention war theory innovation, reform the fire control system, the training war training talents,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andard work on duty, and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ining, improve combat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Training; Reform;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的作战对象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消防战训理论、模式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已经产生了一定差距。战训工作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战训工作的开展得好与不好,是消防部队是否具备战斗力的关键。

一、当前消防部队在训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战训工作理论与时展需要脱节。一是灭火救援作战理论还不完善,而未对社会抢险救援、救助等有关内容进行规定。二是战训工作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对新时期战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三是战训业务理论统编教材内容不够完全。目前,消防部队常用的《新兵训练》、《消防灭火救援》等业务理论上的学习资料,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消防官兵学习的需要,应该围绕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职责要求进行补充。

2.战训工作体制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战训人员总体编制过少。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重,但消防部队战训人员的总体编制始终没有增加。二是灭火救援技术岗位人员不足。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战训技术岗位本身编制较少,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官兵不愿意在危险性大、工作艰苦的战训技术岗位工作。三是“消”“防”思想没有形成密切联系。一方面长期执行的机制体制,使很多身处消防监督岗位的干部对战训业务工作不了解,在进行灭火救援时不能进行有效指挥。另一方面战训部门人员和基层中队人员没有参与消防监督部门对消防工程的验收工作,使战训部门不了解辖区内的重大火灾隐患,开展灭火救援演练时缺乏针对性。

3.官兵的业务训练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一是当前训练内容不能满足消防部队执行任务的需要,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火灾形势和抢险救援等繁重任务。二是训练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些单位仍然把训练工作的目的定义为“看、演、考”,有的地方甚至在训练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只在考核前搞突击训练,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训练目的相去甚远。三是训练模式还需要改进。新的兵役制度缩短了士兵的服役时间,但新兵的训练时间仍为三个月,而在消防部队中,有的总队只集中训练新兵队列,各支队还需开展业务训练,使本来警力不足的支队还得抽调干部、班长等对新兵再次进行集中训练,这样势必会造成消防部队警力的严重不足。

4.灭火救援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灭火救援工作现场的秩序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交通秩序不畅通,通信器材短缺等。二是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实用性差。三是灭火救援官兵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有的官兵不按规定着装,有的不按规定配戴器具等。四是装备器材的配备跟不上要求,对灭火救援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五是灭火救援方面的录像资料不完整,达不到质量要求,使战评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严重不足。

二、新形势下开展好消防训练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1.重视战训工作,加强理论创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防战训工作要坚持以理论创新为中心,健全消防战训工作的理论体系。当前,消防战训工作的理论创新重点应该是:冲破旧桎梏,拓宽新视野,形成新思路,树立新认识。一要注重灭火救援理论创新,要结合消防部队当前工作对象的特点、人员装备及构成等,健全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和处置原则。二要注重训练理论的创新,要结合实际编写实用的业务教材,要根据官兵的入伍年龄、职级编写理论学习教材。三要注重执勤理论的创新,要大刀阔斧地对与消防部队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内容进行改革。

2.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要着眼于消防部队人才培养的需要,统一思想,立足长远,全面加强对战训人才的培养。一要加强对战训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可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灵活采取院校代训、远程培训等形式,围绕提升战训人员的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定期对战训干部进行不少于半个月的轮训。二要优化战训干部的成长环境。要建立现代战训干部管理工作制度,为战训干部岗位落实补助标准,从政治上、待遇上、生活上关心战训干部,使战训干部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要有计划地将有一定专业特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战训干部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使部队培训和院校培训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工作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执勤工作。一要规范消防部队执勤工作,使执勤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当前灭火救援工作相适应,要修订完善《执勤条令》,要规范消防车辆和消防器材的生产标准。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人员培训。在购买各种特种消防车辆及特勤器材时,要要求厂家或经销商针附相应的培训教材,有条件可要求其对官兵进行培训,使官兵能够做到懂性能、能操作、会保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并执行制度。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规定好消防车、消防器材装备应该怎样保养和管理、由谁来保养和管理、保养不善怎样处理等相关内容。

4.开展科技练兵,提升作战能力。现阶段,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总体水平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高质量的训练是弥补这些差距和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强对消防部队的业务训练,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水平。要通过训练,让消防官兵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装备,并在训练中使部队养成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全面提升各级指挥员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消防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只有针对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实际,摆正消防训练的战略位置,分析和解决影响、制约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重视战训工作、加强理论创新,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执勤工作,开展科技练兵、提升作战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消防部队的训练水平,提升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祥.浅谈公安消防部队的训练改革[J].山东消防,1999,(09).

[2]周云伟.消防部队训练改革也要与时俱进[J].浙江消防,2003,(03).

消防器材论文第7篇

关键词:消防器材;探析;控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23901

0前言

随着我国全面的步入小康生活,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消防器材的使用和需要也是逐渐的增多,我们应按对每个消防器材的使用技术和功能进行熟悉,使得所有消防器材的使用功能和技术特点得到很好的发挥,我们应该从分的发挥消防器材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强消防器材的技术开发,不断的增强消防器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功能性,为了使消防器材使用功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了给消防工作打下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为了是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步伐更加的快速,我们就不能忽视消防器材在火灾救助中的应用。现在,我们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形式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式的发展的需要,提高消防器材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是摆在消防战线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面对日益大型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现代火灾,当前我们手中的器材装备能否胜任日趋繁重的消防保卫任务,真的是值得我们思考。

1消防器材的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消防器材的使用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的消防器材的发展与国外比较是比较落后的,消防器材的发展滞后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体现,我国的消防器材的研究相对是比较落后的,相对于国外的先进的消防器材相比较,我国的消防器材的实用性不强,但是综合单价确实比较高的,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消防器材现在多数都是摆设,实际应用时都是用不上的或者不好用的。在很多时候消防器材在理论上是可以使用,但是在实际上这些消防器材都是摆设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够满足现场实际的救火要求,我们已经采购了一些先进技术的灭火器材,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这样的消防器材的使用价值相对比较低,但是成本相对不较高,在我国贫困地区是不能够普遍推广的,这样的消防器材不能够在灭火中体现他的价值,我们盲目的引进国外的消防器材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的经济增加了负担,主要是对于消防工作没有带来很多的裨益,我们应该了解我国的消防器材的使用价值,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消防器材的研究和探析,找到适合我国消防事业的消防器材的使用,使得我国的消防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通过对消防器材的研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环境。

2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加强消防钱财的改革创新

面对我国消防工作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加强新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消防器材的研究,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使得我们增强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通过对消防器材的研究,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对消防器材的理解,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消防器材的使用,要动态的分析消防器材的使用价值,要从发展的角度研究消防器材的使用效率,要用战略的思维去考虑消防器材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加强消防器材的实际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就要不断的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技术和知识,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我们自己的新视野,使得消防器材在救火中的作用最大。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研究消防器材的使用技术和效率,能够更还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的美好。

3加强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观念

我们要想最大效果的发挥消防器材的使用效率就必须树立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使用观念,在进行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的建立时我们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人员的选择,我们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管理人员比较专业的管理,消防器材的管理和养护对于消防器材的使用寿命的增加和使用效率、周期的提高和延长都是十分必要的,消防器材的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是建立在管理制度的建立,我们对消防器材管理人员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来说,要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装备在实战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观念,对于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的使用消防器材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我们应该加强消防器材的研究和发展,这样使得人们对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也是保证消防器材的作用得到发挥的保障,对于消防人员的技术培训是必要的,对于消防器材的正确是有的观念应该在日常的培训和学习中不断的加强,保证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使得消防器材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

4消防器材研究的途径

对于消防器材的研究,我们主要是依据科学技术知识,我们对于消防器材的研究首先应该,在消防器材是科学技术含量和使用技术上进行研究,我们只有了解了消防器材的使用功能和技术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才有可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的技巧。其次,就是消防器材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我们应该对消防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消防器材研究主要是技术研究,对于消防器材的技术研究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完整的技术研究制度和体系并且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培训,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消防器材的使用效率,对于消防器材的技术研究,消防器材的技术研究能够在一定成对上有效的提高消防器材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提高消防器材的使用周期。我们对使用消防器材的人员应该进行技术培训,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建立健全消防器材培训制度和措施,从而可以保证消防器材管理人员在消防器材技术方面是专业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消防器材的管理效率。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研究,能够使消防器材的使用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从而提高消防器材的工作效率。

5结语

目前我国的消防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消防技术的开发工作还不具备广泛性、全员性、实用性。所以要加强科技技术的研制工作,就必须广泛的动员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目前,我国对于火灾的控制我们还是要依靠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的先进性和使用的合理性是控制火灾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消防人员需要面对的火灾是各式各样的,因此对于消防器材的合理使用和研究有利于对火灾的控制,使得火灾的经济损失达到最小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经常性的在舆论媒体上搞一些消防装备发明的“回收站”,听取和采用社会人士的好的建议和创意,有利于我们的消防装备开发工作,也有利于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金量。我们的科技开发人员要经常搞一些调研工作,深入基层,全面掌握火场一线的迫切需要,努力提高消防器材的实用性和科技含量。为了更还的保护火灾中的生命财产,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我们应该重视消防器材的使用和选择,在进行合理的消防器材的使用和选择时需要我们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特点和范围,这些判定都是源于我们对消防器材的研究和探析。

参考文献

[1]杜兰萍,沈友弟,厉剑,等.我国消防安全形势、差距和对策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310.

[2]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特勤站装备配备标准(试行)[S].

[3]李艳鸥.消防装备配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纵横,2011,(20).

[4]韩海云,徐京.灭火救援装备配备优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