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05 21:28:07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1篇

为了能为应用性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的生源,为了让职业教育实现一条龙的服务,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技工院校,无论是普教和职教,都可以随时进行调转,打破禁忌和藩篱,实现华丽的转身,从源头上厘清,自下而上建立通畅的双轨制教育体制,进行教育类别的变革,就成为不二之选。从中国职业院校的领导体制来看,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分属两个不同的序列,中职和高职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技工院校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培养目标、学制、专业名称和代码等均有差异,学籍号的编排也迥然不同。技师学院的数量、规模也较普通高等院校稍逊一筹,这样的管理体制需要改善。如果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籍能够统一,如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籍唯一的识别代码,允许有能力的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应用技术型本科的统一招生考试,纳入招生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殊途同归,不能说不是一项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创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差异也很大,可谓泾渭分明。高考独木桥长期为普通高中所垄断,职业教育一出生就仿佛是个低能儿,成为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

现如今,在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选拔方式面前,普通高中教育不再一枝独秀,春季高考在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面前,呈现出摧枯拉朽的生命力,为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提供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如何做好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普通高中中纳入职业教育的因素,从而打破两种教学类别之间的藩篱,让那些不适合走学术性路线的学生有机会尽快转型,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法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会实施分流,分别进入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进行学习,经验成熟、成功。前两类以升学为基本目标,三年后升入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型高校;后者则以就业为目标,但学生在两年学习时间后,可以自己选择是就业还是回普通高中或技术高中继续就读升学。而在高中毕业时,法国也会有普通会考、技术会考和职业会考来对应三种不同的高中学业轨道。各会考下面分为许多专业种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国内开创的综合高中办学形式,在前两年采用普通高中课程,第三年再进行分流,这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选择会更公平,发展也会更好。国外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入高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逐渐取消录取批次等变化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更为繁重的时代使命,就是把原来的高中和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在北京等省市高职招生采用的“高会统招”方案基础上,沿着“学术型”、“技术型”高考改革思路,再做进一步修改,或许将是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模式的变革

在招考变革的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握本质,突出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联手,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或职教联盟,开展“订单培养”,签订培养协议,制定合作章程,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引进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发展方向明确,学习内容实用,激发了学习动力,做到了“适销对路”。

2.工学结合模式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内容,环境和过程有机结合,引进企业加工项目,以企业生产项目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和工件加工,有效实施产教结合、教学做合一,把学生学习过程与产品加工过程有机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如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从第二学期开始,实行1带5,即1名教师带5名学生;1名企业师傅带5名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周实践活动,企业派师傅全程指导,通过每学期2—4周不同阶段的工学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参与的机制和模式。

3.顶岗实习模式按照教学需要,学生在校完成教学任务后,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实习工种、时间、报酬、劳动保险、职业健康保障。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参与指导,跟踪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对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内容的修订完善,把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这种模式促进了师生对顶岗实习企业的了解,对岗位的熟悉,对职业的把握,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4.基地培养模式建立以基地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如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等专业教学中,把企业施工和监理现场作为技术教育基地,利用基地的场地、设备和技术等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讨论、总结点评”,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教育资源校企共享、互惠互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及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可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试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模式。如“3+2”“3+4”模式的创立,让更多的学生能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生存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有力结合,学生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性本科高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承接和延续,首先要从体制和理念上转型。转型不是降格,而是一种新型的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学子架设了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确定后,各职业学校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以满足技能实训教学的需求,着力探索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变革。

1.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创新教育环境是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内容,职业学校要借助全国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或示范性专业建设等不同项目建设之机,实现教学设备购置或实训基地建设的换代升级,力求超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需求,重点建设校内实训车间,确保车间工位足,改变“教室学理论,企业去实践“的传统模式,将教室搬到车间,建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加工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室。

2.创新教学方式,推进专业课改革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在不同的专业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开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教学。根据专业方向和岗位特点做如下改革:一是确定教学安排。每个专业分成不同的模块,根据模块安排专业教师,确定教学时间和实训工位。二是联系项目加工。根据教学模块进度,联系企业来料加工,以加工工件为项目,开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教学。三是开展模拟训练。通过信息化系统模拟加工训练,直到技术熟练。四是投入实物训练。将模拟练习数据输入工件加工系统模板,开展工件加工实物训练。改变传统的依据理论,被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在“做中教,做中学”。二是开展“岗位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烹饪专业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第一二学期到企业和工作现场岗位观摩,情境体验1个月。根据校内一体化实训室的学习进度和模块需求,到企业或工地开展实战演练,亲临岗位。第三学期开始将岗位教学的时间提高到2个月。改变实训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的针对性。

3.创新参与方式,推行活动课改革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学校改变活动课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的活动方式,加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一是组建技能提升班。将“分层次教学法”落实在活动课中,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好的专业发展,比如在珠宝玉石加工专业开展“店长助理班”课程培训,鼓励学生扩展专业领域,提升专业能力。二是组织家长参与技能评比。改变传统的家长会方式,将技能大赛与家长会结合,邀请家长与专家一起参与大赛评比,加大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力度,共同促进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

四、课程体系的变革

有了恰当的培养模式,有了契合的教学方式,接下来,顺理成章就可以进行课程的改革了。遵循“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符合学生基础实际,满足专业能力需要”的课程改革思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和构建以模块化和项目化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就成为首选。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突出“能力本位”,重视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科课程结构,确保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3:7,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时间比例为1:3,将会相对合理,从而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毕业生均参加所学工种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毕业时不仅有“毕业证”,还有“职业资格证”,持双证上岗,有备无患。

1.建设“项目化”的公共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学校在公共专业课程教学中可实行项目教学法,“以够用为度”,推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公共基础课选择不同。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不同的学时。比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学课的课程难度和开课时间要远远高于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二是专业基础课重难点不同。不同生产项目突出不同的专业主攻方向。如根据矿山机械高自动化特点,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及设备维修,在焊接技术应用中增加了二保焊的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实践课教学方式不同。打破一年级学理论,二年级学操作,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传统课程体系,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实行以加工项目为主线,围绕项目“学理论—模拟操作—工件操作—学理论”的模块练习。四是专业方向课职业要求不同。在专业方向课上,选择不同的选修教材,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分值比例。比如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对学生的外在礼仪要求高,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就高,而在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对外在礼仪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随之降低。

2.建设“就业导向”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让企业和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来,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删减、淘汰滞后的知识,增补企业和职业资格考试等需要的内容,调整教学难度,实行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让学生会学、易学、乐学。

3.建设学分制和双证制课程评价体系结合课程改革,制定相应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科成绩、选修学分均纳入毕业考核中,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增强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双证”制度,加强技能培养与技能鉴定工作,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师资培训的变革

在课程改革完成后,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就提升了工作日程。目前,职业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实训活动,无法适应与应用型本科高考选拔方式匹配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更好地处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把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增强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应用能力纳入到教师培训中去,改革教师和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领导者转化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设计能力,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互动,有趣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骨干培训,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专业教学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快专业建设。鼓励教师参加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实训能力,有助于高屋建瓴地对学生开展技能培养。

二是让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接受“接地气”的锻炼,近距离地提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能;三是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到校集中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过硬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当师傅带徒弟,提高实战指导能力。四是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招聘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招聘范围,将有潜力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吸纳到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来,纳入财政拨款,切实将一定数额的编制用于专用教师招聘,解决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解除专业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专业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五是安排专业教师到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或春季高考工作做得相对不错的学校参观学习,汲取经验,弥补差距,来指导和引领学校的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实训实习教学的水平。通过校本培训、外派进修、产学结合、研讨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打造出一支与教育转型要求相适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学识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2篇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例如专业设置与职位不衔接、课程设置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等,这些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找工作时,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不能胜任工作任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在专业和课程上下功夫。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变化,掌握人才市场用人需求,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用人单位招聘比较青睐有实践经验的求职者,并且在同等条件下作为优先考虑招聘的因素。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使社会实践日常化。比如,学校可以建立“模拟生产现场”基地,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中等职业教育偏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一些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学。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三、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习者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①当前,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质量已经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首先,可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加入到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院校或企业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促进其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聘请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另外,相关部门要把好双师型教师质量关,只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上去了,才能给学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四、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特色化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3篇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正在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即将开始思考和探索人生意义,是一个青年向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其中有些人的人生观是不正确的,这些人当中的一些人在生活上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讲究吃喝玩乐,不爱劳动,喜欢坐享其成,美其名曰这叫享乐;有些同学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点困难就变得很消极懈怠,天天郁郁寡欢,苦恼烦闷甚至轻生。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每周定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教育课,通过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暴露出他们的价值观,然后再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的引导。

2.诚实为本。

诚实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对事、对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甚至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处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学生去诚实面对,而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就某些他们不想面对或是不好启齿的事来说,他们也许会下意识地选择隐瞒,所以,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以诚为本,诚实会赢得尊敬和爱戴,而虚伪和欺骗必然将遭到无情的唾弃和惩罚。

二、做事先做人

要做好事,得先做好人,道德水准决定一切。个人与社会两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任何一个人,只有融于社会中,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协调种种关系,必须要有个准则来约束自己,让学生理解“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这就要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制定好规章制度,一旦学生越界犯错,一定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后果,使他们清楚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放纵他们养成轻视规章制度的习惯,要他们学会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了好的道德品质、好的人品,才能做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学校应该阶段性地给学生讲法,要让他们做到遵纪守法,学法、知法、懂法,提高法制意识,更好的依法行事。

三、职业道德必须有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马学平耿学超刘志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处理好三个关系(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德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是解决德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就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在新形势下,在抓好高等职业教学的同时,如何抓好高职德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德育在商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有知识、懂专业、能操作、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在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道德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高水准的道德。合格是前提和基础,实用是条件和要求。道德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技能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事的本领,做人是成才的前提条件。不会做人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都讲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如果把学校专业知识教育比做筋和骨,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因此,德育与智育并重,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我们培养出的人,有知识,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绝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可以包容的。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教育应当把道德摆在首位,在新的形势下加以认真落实,使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高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重要性和地位从理论上讲,学校领导和教师无一不接受,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总难摆到“首要”位置,难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往往成为“社科部”、“公共课”部的事,形不成合力,处于“单打一”的状况,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更难以达到。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德能培养的情况依然存在,除领导重视程度、师资配备、资金投人等方面摆不上重要议程,空洞抽象的要求多,实实在在的支撑少以外,高职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确立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还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走出两种误区。一是要克服那种高职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的误区,牢固树立授业首先要传道,教书首先要育人的思想。必须把德育纳人教学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决不能把德育当成软任务、虚功夫,使之流于形式。二是要引导学生克服那种上学只是学文化、专业技能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修养的误区,牢固树立要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的思想。

2.教育模式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双重表现形式,既有明显的进步,又有模糊的困惑;既有竞争意识增强,也有集体主义淡薄,价值取向趋于实惠,奉献和索取等价交换的信条;既有一定的理想追求又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变化,给德育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四差”:一是传统的道德内容、教育观念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二是陈旧封闭的教育方式与开放复杂的社会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三是简单化、机械化的德育过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复杂化之间有着“逆差”;四是德育目标与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实际状况之间有误差。这就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对21世纪人才竟争的时代,与时俱进,顺应时势,建立新的德育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

3.方法不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撞击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交流。长期以来,德育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强调正面灌输,教育者以宣传道理为主,属于“灌输”教育,这样教有其强化效应的优点,但是形式单一,单向传播,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缺乏双方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管教式”的教育方法。辩证地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提倡“双交流”、“互动式”、“教学相长”,使教育内容通过“载体”,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这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求,德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4.教材改革不到位。教材是搞好德育的根本依据,高校德育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给德育也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不尽如人意,教材改革跟不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教材显得更突出,德育教材不像工科教材,成型成熟。因此当前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谈到关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要求,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教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德育的地位作用,“教书育人”的道理一直在强调,几乎无人不晓,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始终摆不上重要位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流于形式和口号,时而德育变成“附加搭配教育”,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集中力量去研究解决。笔者认为,确立德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以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三个结合。

1.建立一个机制。要把德育工作列人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行政专门负责,部系落实,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教育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2.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好“核心”与“重点”的关系。高职教育要始终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为重点。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专业课,轻德育课;重技能培养,轻做人培养的倾向,把德育和智育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二是正确认识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差异,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高职学生就大多数而言,考不上本科,心理上存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思想,有的多次高考落榜受打击;有的达不到期望值而灰心,厌学情绪,混“文凭”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波折;还有就业的心理压力等等。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比本科生的难度大得多,他们更需要关心和激励,在进行德育时既要注意对大多数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更要注意对个别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在这方面有些学校在加强德育的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三是正确认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灌输”与自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古自今教育家都特别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践履”,“生活即德育”;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因此,一方面要重视“两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按照“要精、管用”的原则,抓住重要理论问题,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必要的“灌输”,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同时,要延伸课堂教育,拓展教学空间,把德育融会到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学生公寓、社团活动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求知、求实、求乐、求新”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兴趣爱好,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他们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悟、情操的陶冶。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6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新问题,非凡是文化基础课教学新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新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摘要: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新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熟悉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新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把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轻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功能。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假如严格按教学大纲布置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假如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征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摆正“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练习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练习,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喜好、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新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熟悉。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和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新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

造成“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熟悉。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新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熟悉,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布置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喜好,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和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和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第7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属于专科层次,通识教育的实施水平还不高,结构还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体制机制不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由于背景、层次和文化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认识还不充分。许多高校普遍认为通识教育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这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也必然导致学生忽略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还不够明确。通识教育较多地重视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培养,而不是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从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形成合理、有效、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更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和评价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又如,有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结构设置不合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出现功能交叉和职责不清晰的状态。再如,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组织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管理,使学生管理与课程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

(三)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教授,这些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此外,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和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言传身教,引导和感染学生。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贫乏,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教师的学历水平、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工作热情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识教育,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计划来看,当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普遍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而这类选修课也只是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多被看成是次要的、锦上添花的课,理工科院系尤其如此。许多工程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经典著作也知之甚少。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面向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普遍文化课程极端缺乏,如文学、艺术、哲学、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加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及课程质量都没有严格把关,往往被学生当作混学分的课或是当作增加课外兴趣的课。

二、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可知我国通识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多模仿欧美国家,专业设置比较宽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又全盘学习前苏联,特别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得各高校没有自主和自治权,统一由国家集中计划、管理,学校也必须按照教育部统一制订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去实施国家统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专门人才的着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虽然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在由国家统一制定规划的教育模式下,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主体依然是专业型教育。这样便难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培养出的人才千人一面,规格单一。

(二)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各单位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融入工作,为自身带来效益,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实效性。因此,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特别是有些院校为了自身的声誉,为了更多的生源,为了学校的就业率等,往往会选择现实的利益。对于学生而言,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往往将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视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和谋取职业的手段。所以他们在大学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通识课程只是敷衍了事。过分地注重功利主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由此可见,社会因素也是制约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实施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要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不是片面的“通才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培育,培养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价值,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学识更加全面,态度更加理性,这也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所在。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全面性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注重学生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和完整人格的塑造,使学生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通识教育理念和计划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例如,在学校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来统一管理实施我国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其下可设三个部门,分别是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其中,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负责整个通识教育的管理、规划和安排,策划和执行通识教育,并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构建、实施、改进、评价、监督及教师配备和所用经费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是通识教育中心的核心部分,负责所有通识课程的安排,以及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及时修订和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此外,为更好地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成长,委员会可从相关院系聘请教师,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层级优化的师资配置。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是专门用来负责及时反馈和发现问题的部门,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评价中心可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及校内外从事通识教育的相关学者专家等组成,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审议、推进、评价。通识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是检验通识教育效果实施的重要手段,还是践行通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操控者,因此,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创建一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上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良好的教师品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第二,要重视培训和开发教师的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去适应通识教育。

(四)合理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