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合集7篇)

时间:2022-12-23 05:22:33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1篇

忏悔录的价值在于防腐,而非过瘾。一份有价值的忏悔录,不能局限于情节上的“好看”,更要注重现实意义上的“好吃”。不同的人看忏悔录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广大的普通读者、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在职的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忏悔录,从中吸取应有的正能量呢?

看点一:如实记录错误事实和态度

广大普通读者看忏悔录,主要是为了了解案情,以及嫌疑人被调查或立案后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有特色的案件细节和忏悔语言往往迅速传开。

――故事实不实:看是否如实交代全部违纪违法事实。这是一份忏悔录有无价值的前提。全面交代对读者有极强的法治震撼力:不管年代多久,不管隐藏多深,归案就必须彻底交代,任何人概莫能外。如果看忏悔录满足于猎奇,增加饭后谈资,那就是只看了皮毛,不着边际。

――心态真不真:看是否深入剖析案发前后真实心态。心态的真实再现有助于读者捕捉心灵的共振效应,增加守法的自觉性。江苏启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沈和新说:“从受贿至案发的8年多时间里,自己一直生活在不平静、不安稳中,听到别人被组织喊去谈话,心里就发寒,被查处后,心情反倒轻松了一些。”

――表现好不好:看是否有自首、立功、警示他人等积极表现。除了坦白交代、深入剖析,贪官大多数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表现得更好。淮安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汝华不仅主动交代了检察机关尚未掌握的问题,还积极举报一起被羁押的盗窃犯罪嫌疑人的作案事实,最终被认定为立功。

看表现而不是看热闹,读者应当从中看出腐败官员灵魂洗涤的程度和他们求生、求轻判的本能,从而应当倍加珍惜自身的自由和幸福。

看点二:清晰呈现堕落拐点和根源

贪官落马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事业的重大损失,办理腐败案件也付出了巨大的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贪官忏悔录不是办完案件就了事的程式性副产品,而是一份珍贵的案件成果,值得各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亡羊补牢,防微杜渐,发挥最大化作用。

――点上:看“第一次”的时间点。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金额1132万元,他的第一次受贿还是发生在1999年的事情,当时他担任昆山市市长。他为一家石雕艺术公司的老板何建青承揽昆山市市政建设工程提供便利,当年年底季建业在其苏州家中收到何建青给的5万元受贿款。之所以这么做,季建业觉得自己和何建青是多年好友,自己搬家,作为朋友送一点儿钱就当成了礼金。

“第一次”的时间点距离案发时间越长,腐败就越严重。因为贪官不仅会在平时“忘记”第一次,而且侥幸心理会使他们做出比第一次更大的手笔来。如何从制度和监督上尽可能早地发现、警示甚至杜绝“第一次”,是我们应当关注研究的问题。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在忏悔书中说:“对于我的一些问题,曾有人向上级反映,组织上也曾提醒过……”组织上对官员的“第一次”的重视程度应当更进一步,使官员敷衍不得,掩盖不了,这样才能防止铸成大错。

――线上:看腐败心理的嬗变曲线。纵观贪官们的腐败堕落过程,他们的心理嬗变大抵经历这样的变化曲线:始廉洁却难坚持――想退贿却不坚决――交佞友却难脱身――想干事实已无心――欲回头不能自拔。黄胜就表示:“一开始有人送钱送物,我也觉得不该收,多数作退回处理,但由于自己思想深处的原因,表现出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没有严肃批评制止。这就给那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我离开德州到省里工作后还有人追着去送好处,我不仅没有回避拒绝,反而经常为有这样一帮‘朋友’而沾沾自喜。”虽然“发现当地经济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心里很着急,希望能加快发展,改变面貌。”但由于“忽视和放松了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导致“干部队伍出了问题”,经济建设当然搞不上去。

――面上:看制度的漏洞。江苏省荣军医院原院长田学军直言:“医院远离上级主管单位省民政厅,直接监督的情况比较少。我长期担任一把手,大权独揽,办事武断,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本来我们单位有集体讨论和审批制度,由于大家都知道我的坏毛病,所以开会讨论、层层审批也只是走形式,最终都是我一人说了算。很多事情上,我都是有章不循,对符合自身利益的就执行,不符合的就不执行,总认为制度的设立是针对别人,而把自己游离于制度之外,对人严,对己宽。权力失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我在犯错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立体:看监督的短板。多位腐败官员表示,自己基本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导致长期腐败,积重难返。由此充分暴露出监督的缺失。如果监督能及时跟上,组织处理的时间点能够尽可能提前,不仅可以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的财产免遭更大损失,更能挽救一大批官员,使其避免跌入更可怕的深渊。徐州贪官李福年就写道:“如果那几年能像现在一样开展两抓两树集中整顿活动,经常搞一些警示教育,能够有人给我提个醒,和我进行一次诫勉谈话,甚至对我进行组织处理,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看点三:真正对照实现自警和自醒

在职干部如何看忏悔录,这是一个既现实又严肃的问题。忏悔录既要为办案提供借鉴,又应当对在职官员产生芒刺在背的警示效果。

――入门级:无论过去多么辉煌,伸手必被捉。

在职官员平时的感觉也很好,不少人也自认为业绩是辉煌的,前途是无限的。他们甚至能找到与自己相同职务、相似业绩的样本,只要认真阅读,他就不难得出“伸手必被捉”的基本道理。

――提高级:他们栽在哪里?我如何吸取教训?

一些在职官员十分注重看忏悔录中导致“致命一击”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环节,有的是为了提醒自己,避免重蹈覆辙,也有人却是为了规避风险,更加隐蔽作案,试图另辟蹊径,找出更加安全的“捞金”策略来。重庆市农资总公司原总经理胡启能有一本几乎翻烂的书《国企领导人经济犯罪案件剖析》,但他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犯罪,而是研究如何作案而不被发现。

――最高级:我的软肋在哪里?

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别人的忏悔录中发现自身也存在的问题,但每个人都有软肋,如果不加以剖析思考,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能通过对忏悔录中违纪违法原理的比对,一次次发现自己潜在的错误苗头,并及时加以扭转,这便是读忏悔录的最高境界。

――现实级:已经深陷腐败旋涡,不能自拔怎么办?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二元论;异延

一、 解构主义的起源与理论主张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哲学思潮,其思想主要源自“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的指引”(黄勇,2004)。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集中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人身上。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要解构这种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显现它不是自然的和无法避免的,更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关系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显现它是存在于力图拆解和重新描述它的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解构试图消解结构主义提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话语,而以思想和语言游戏对“中心化”的结构主义加以拆解。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以解除“在场”为其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性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的理论做出了推演展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独立存在的、非先天的,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样就能把语言、符号和文本从逻各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 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解读《忏悔录》

《忏悔录》中,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仆人时,偷了一条“玫瑰色和银色相间的小丝带。”当他被人们发觉时,他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仆把丝带给他的,言外之意她试图勾引他。在当众对质时,他一口咬定是女仆玛丽永偷的,从而诬陷了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纯洁清白的姑娘。然而,在《忏悔录》前三章叙述的各种各样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多少有点不道德、令人为难的情节中,正如上述叙述的,卢梭选择将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文本中并以特别炫耀的口吻讲述的情节,实际上却是一个大骗局。在《忏悔录》第二章的开始叙述中,卢梭没能限制自己只叙述“真正”发生的事。按照绝对事实来看,他只是承认自己犯下了错,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却没有真正告诉或暗示读者盗窃事件的真实动机,因此他没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辩解,这就毁灭了忏悔话语的严肃性,从而使它自我毁灭。不言自明,卢梭诬陷玛丽永这一发人深思的事件,证实了《忏悔录》主要并不是一部忏悔的文本。

从解构主义策略来看,“玛丽永事件”体现了掩盖和暴露的重叠,揭示了卢梭《忏悔录》内在的对忏悔的颠覆机制。文本表面上看是以忏悔为主题和中心,而实际上“《忏悔录》的自我拆解将卢梭坚持忏悔前提下的掩盖和暴露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最终将假借忏悔的名义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掩盖、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暴露”(陈太胜,2011)。“玛丽永事件”透露出忏悔者的内心情感和表述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致使忏悔的语言在聚合作者的认识和表述偷窃丝带两个方面产生了歧义。按照卢梭的忏悔,他发觉自己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同时又在文本中解释把罪责归咎为女仆玛丽永的原因是“我依据出现的第一个对象为自己辩解”。这无疑与卢梭将偷窃归结为对女仆玛丽永的爱相互矛盾。当卢梭视“玛丽永事件”的此种行为为虚构时,这恰好证实了卢梭写作《忏悔录》的真实目的所在,卢梭骨子里是需要证明自己的,因此他借助写作来清洗自己的罪行。他的喋喋不休似乎证明了他面对真实时的自我底气的先天不足,正因为他无法走出忏悔的阴影,结果他不断清洗罪行的辩解行为恰恰不断地证明了罪行的显豁。

三、《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反二元对立模式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成功之作,描述了出身于贫困农村家庭的少女苔丝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在探究苔丝的悲剧成因时,亚历克常被认为是苔丝悲剧的元凶。的确,哈代花了不少笔墨塑造亚历克这个人物的反面形象。然而,他在对亚历克这个人物的否定性描写中,也掺杂着某些肯定性成分,造成了某些自相矛盾的效果。并且,由于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前理解不同,亚历克不完全是彻底的反面人物,他也有某些正面特征。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转型期,亚历克的开放性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的前卫思想。他站在时代的前头,不拘于传统习俗的束缚,因而他的思想难免与这个时期还未进化的传统思想产生冲突。从某个角度看来,他思想上的开放性是有悖于传统观念的。由于传统道德观在亚历克生活的这个时代中仍占主流,他的新思想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负面的了。正是人们倾向于带着传统的前知识结构去解读亚历克的人物形象,在阅读中与哈代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思想重叠并产生了异延,因而形成了全面否定亚历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看法。这种定性的前理解在文本阅读中产生了相应的互文性,而这种互文性在全面理解亚历克的话语及做法时形成了思想痕迹,由此构成了对亚历克否定性的界定。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已完成转型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和转变。因此,“传统批评对亚历克的彻底否定性评论显得过于绝对化、极端化,这样的评论对亚历克是不公正的”(陈媛媛,2010)。

四、 结语

解构主义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于文学领域的解构批评是一种具有颠覆性和破坏性的阅读理论和实践,它质疑并挑战了语言系统所谓确定文本边界、总体与明确意义的功能。总的来说,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了英美新批评“封闭阅读”的基本概念,以修辞性的文学语言为文学本体,但同时又反对“有机整体”的文学观,主张依据作品文字所隐含的内在结构及其同读者之间的心灵交往,依据读者阅读过程中文本文字间游戏式的互动来阐释意义。本文通过对卢梭的《忏悔录》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更好的阐释了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文学批评理论破除了一切整体化的倾向,打破了文本封闭自足的界限,使文本在读者多样化的参与下形成跳跃的、充满活力的意义言说。(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太胜.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媛媛.《德伯家的苔丝》的解构主义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3篇

在心理学中,“认知”和“认识”是两个概念。谈到“认识自我”更多的是较为浅的层次,认识自己也称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而“认知自我”却不一样,它在包含了认识的份上,又添加自省的成分,甚至还囊括对未来自己道路的预想。读卢梭的《忏悔录》可以了解优秀文学家的生活及思想也是提升自我的捷径,从而达到反省自己的目的。 

2内容概要 

《忏悔录》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与其说《忏悔录》是一本思想启蒙教育书籍,不如说这是卢梭对自己的“辩证稿”。本书从1766年一直写到1770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是在饱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将自己的思想公之于众,将自己的委屈尽情抒发,让大众来评判对错。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由于续写传记完结时受限,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全篇以第一人称撰写,用回忆的方式贯通全文。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卷。前6章为上卷,后6章为下卷【1】。对于内容而言,《忏悔录》全文展示出悲剧的色彩,并且用“回忆录”方式引发人的深思。表面上是在忏悔自己的过错,忏悔自己的一生,事实却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让读者思想上得到提升;对于意义而言,其社会价值、文学价值以及教育启发都是不可估量,不愧为卢梭一生中的“经典”。 

3将卢梭《忏悔录》中各要素对个人的影响深入解析 

3.1社会是改变个人的重要因素 

在卢梭《忏悔录》全册中,第一个让读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当时所处的社会。也是卢梭一开始选择写这本书的重要因素。在文中,作者初步进入社会,刚开始并不懂得别人之所以阿谀奉承的原因,加上从小寄居人下,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懵懂中吃了很多亏,为此他拼命的逃离教堂。接着又游走在贵族之间,慢慢的懂的一些“规律”。但是作者对这些戳之以鼻,可是在社会环境下不得不照做,这也是作者在《忏悔录》中忏悔自己的部分。下卷中,作者已经有了名气,贵族对待他的态度变的不一样,这让他感触很深,接着社会弱肉强食的事情层出不断,作者在这些“悲情”中,正直的心要替他们抒发,所以写下了《爱弥儿》等著作,由此引发了贵族对其的不满。 

在文中,作者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写出社会可以培养出“卢梭”,但是同时也可以毁掉“卢梭”,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笔与社会上邪恶力量斗争,希望借此美化自己的社会,但是结果被遗弃。在文中结尾处,作者用直接的言语向社会宣泄自己的苦闷,表达自己委屈。同时引发读者对社会的思考,很明显的揭示社会是改变个人的重要因素,即便像卢梭的人很多,决定权却在腐朽的手中,社会也不会发展,这是相互制约的。 

3.2经济对个人的影响 

经济对人的影响也是在文中体现较多的一方面。追根究底,社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发展。在文中,经济的重要性不单单在一方面。由于需要谋生,他学习钟表技术,虽然不感兴趣,却为了谋生,不得不这样做。由于没有金钱,放弃自己原本的宗教,加入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教派,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最终被教会抛弃,而自己所鄙视的那群人却当上了传教士等到,这些使卢梭明白经济的重要性。在文中他游走在贵族中,有了经济支持,他尽情创作,那段时期文笔也很活泼,没有过多的煽情片段,可是等过了这段时期,他决定回归“自我”,断了经济来源的他,被人们所厌恶。而那些经济好的贵族,做的再令人失望还是有人游走在身边等等,看出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但是这种现象却是一种变态扭曲的现象,这是在古老的封建继承制的演变下而来,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种陋习下,平民的怨恨与不满在生活中表达,也是卢梭著作中故事的来源。 

文中描写“经济”的意义在于更加贴切形容“人性”。也许环境的影响是改变一个人,而经济的作用却是考验一个人。可以说卢梭经受住了考验,目的除了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间接引起读者对自己道德素质的思考。 

3.3文化是影响素质的基础 

一個国家的潜力离不开人民,一个人民的辩证离不开自身的素质。文中用大量的文笔都在描述一个词“素质”。在孩童时期,被人诬陷偷了女主人的梳子,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是作者偷得,因为除了他并没有人接近这把梳子,这让作者第一次看清文化的重要性。也许就是这件事,卢梭往往对周围人都保持一种“礼貌”。在文中有个精彩的故事:他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为了生活离开放弃原本的宗教重新加入教堂,在传教士进行洗脑式的传教士,他将问题抛给传教士,却没有一个人能辩论过他,这也是为什么觉得自己教派“混乱”的原因,而后面接触到真正有思想的人士时,他的感受态度完全不同,他愿意去分享去交往,而哪些人说的话做的事也让他信服。 

文中运用了大量对比的方式,让读者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有文化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接待,人们愿意与他交往。而不懂文化的往往做的事让人厌恶。而卢梭之所以成为“卢梭”最根本的就是他的文化涵养,有了文化有了知识才有他后面的辉煌,才有揭示腐朽的动力。所以“文化”也是全书的主干线,连接着因果。 

3.4生活环境是成长变化的推动力 

《忏悔录》是按时间顺序编写,但这些时间的改变恰好是作者环境的改变,也就是生活变迁。开篇,他处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所以整个人也是温柔的,有着良好的习性。而到了后面由于生计,他当着钟表学徒,他也因生活环境变得圆滑。接着他改当家庭教师,他在文中描写的环境也是优美恬静的。后来到了人文发展的集中地巴黎,那的生活让作者充满了激情。最后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时候,环境脏乱不堪,也充满着污浊。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看出。

        这跟中国“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相似之处,直到现在还依旧保持着这种习惯。父母们为了自己的孩子成长将住房安排在学校旁边,希望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归根究底也就是环境影响个人成长。 

3.5思想是个人发展改变的直接因素 

在美术中有这样一个说法“画如其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绘画方式,这种绘画方式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性格、心情等等。换用到文学中也可以用同样的词语形容,《忏悔录》本来就是思想家卢梭撰著,所以启蒙性、思想性就应该是这本书的特色,而在全文中,每个故事都体现启发性的特征,充分表现作者的用心。如果看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落寞也许会感到可惜,但是我们体会不到他的真正心境,但是在看过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时,就感同身受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想要揭示社会恶习。也许是到了巴黎,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后,才有动力去向暗黑势力斗争,在之前虽然有众多不满,但是只是心中的旁白,到了后面却是用实际行动抨击,用生活中真实现象揭秘,这是卢梭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思想中的转折点,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文学家就此产生。 

全文突出“思想性”的意义在于编写目的,希望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评判自己,同时怎么才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一系列的铺垫,也就是《忏悔录》的上卷,刚开头用强硬的语气说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将全部的自己展示在公众面前,从思想上给读者一个打压,引起兴趣,最后首尾呼应,让人渐渐理解自己,思想上随之变化,达到目的。而文中故事的连串性也是有意安排,让读者慢慢从思想上靠近自己,当作者反省自己的同时读者也在反省自我,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有了较多的“互动”,后面抒发自己的苦闷、委屈,有些不被读者看好的被渐渐遗忘,记住的只是对卢梭的惋惜,同时警醒读者,达到启发的目的。 

4学习卢梭《忏悔录》中的表现的优良品质以及积极思想 

4.1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本钱 

卢梭敢于写这本书的目的第一就是他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比較出来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他有自信将自己的全部剖析给大众,这是对自我的肯定,而我们就需要这种自我肯定。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从他的“表面”就可以看出,因为自信的人在哪都是焦点。在发展阶段的我们,习惯性会制定一个目标,而制定目标的同时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有信心能达到目的,而没有自信的人,就会一直停留在原地,所以差距会越拉越大,《忏悔录》中,卢梭和表哥在一个环境中长大,但卢梭成为文学家,而表哥却是普通工人,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卢梭在时刻提醒自己“是不一样的”,这份源于内心的自信是表哥所没有的。所以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本钱,肯定自我永远是实施计划第一步。 

4.2坚强是打败挫折的力量 

“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受到打击,而度过这个阶段的就是坚强。卢梭的打击很大,他从另人敬仰的著名作家变成流浪者,可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化成动力,坚定了向腐败斗争的决心,可以说这一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坚强。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坚强一直支持着我们。 

4.3坦诚是提升自我的保障 

读了这本书学到的最大一点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坦诚。一个伟人,在群众的心目中可以说高高在上,而编写了《忏悔录》可以说是卢梭的突破。他将全部的自己剖析给大众,好的不好的,留给他人判断,单单从这点是很多人所不能比的。所以我更佩服敬仰的是卢梭的坦诚。 

对自己而言,坦诚也是相当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优秀的,而是在不断取长补短之中变得优秀。对自己坦诚也就是真正的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们更要坦诚。我们只是初始阶段,并没有将自己的领域深入,把心静下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突破,这是对自己的坦诚。 

4.4学习是取得胜利不变的基石 

《忏悔录》中,卢梭也多方面表现了一个词“学习”。明确的表示学习是自己的兴趣,在工作的时候,任何打工都没有兴趣,唯有阅读能坚持到底。在下卷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从而有了著作产生。并且当今社会是个改陈换新速度极快的社会,如果没有学习现状,很快就被别人淘汰,所以学习也是跟上时代的脚步,知道自己研究领域现状,从而更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5阅读感想 

读《忏悔录》,学习卢梭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吸取好的一面,重新认知自我,反省自我。就像卢梭,没有后悔和暗黑势力斗争,因为他在做正确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哪怕一再打压,总有人会为他辨明。在我们身上也一样,与其浑浑噩噩度过每一天,回过头来会为自己也会后悔,那不如充实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哪怕在艰难,目标在那里,总有一天能实现,而“自信”、“坚强”、“坦诚”会成为我们的垫脚石,在学习的路上也会勇往直前,那时候,我们也会敢于在公众面前说出:“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选择,没有遗憾没有后悔!”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4篇

司各特、雪莱、拜伦、柯勒律治、德・昆西、勃朗宁夫人等名家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与鸦片服用有关;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正是作为瘾君子,创作了他们的传世杰作。就此而言,德・昆西无疑最为著名,虽然柯勒律治也是因为鸦片酊所产生的幻觉,才留下了为其赢得鼎鼎大名的《忽必烈汗》。

德・昆西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富商家庭,自幼天资聪颖,13岁时便能以拉丁文作诗,15岁时可以操流利的希腊语与人交流,所以,并不让人吃惊的是,他最终成为了著名散文家和文艺批评家,著述等身。

德・昆西的著述原本大多散见于各种刊物,而且很多都没有署名,加之关乎历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和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所以,笼而统之地评价其著述并非易事,但想必不会有异议的是,成就其文学家地位的《一个鸦片吸食者的忏悔录》(以下简称《忏悔录》)堪称其代表作。1821年,德・昆西分两期在《伦敦杂志》上发表了《忏悔录》;不知是因为副标题“一个学者生平之撮述”,还是因为他的“根据事实”这一声明,《忏悔录》发表后旋即获得了普遍关注和重视,于是便有了1822年的单行本。1823年,《忏悔录》再版时,德・昆西为之添加附录,说明他每日所服用鸦片之剂量,以期更好地“揭示人的梦境之魁奇壮丽的一斑”。

《忏悔录》的主体分为三部分:“开场白”“鸦片带来的快乐”和“鸦片招致的苦痛”。“开场白”主要讲述的是导致德・昆西“在后来的岁月中吸食鸦片这一习惯”的“那些青年时代奇异经历的绪言性的故事”,包括他的牙疼和胃病等疾病的缘起、与监护人的不和、求学与逃学,等等;或许最能吸引眼球的是他流浪在伦敦时与安的相识和友谊。

“鸦片带来的快乐”讲述了德・昆西服用鸦片的经过。1804年秋,德・昆西因为牙疼洗冷水脸后睡觉导致了头部面部的风湿性剧痛,连续21天不止,第一次服用了鸦片。虽然德・昆西对“服用鸦片的全部艺术和奥妙”一无所知,但他确曾体味到了鸦片的神奇效果,以及服用鸦片后的无穷快乐。

“鸦片招致的苦痛”描述了瘾君子德・昆西的种种苦痛。原本精神抖擞的他现在萎靡不振,足有两年之久不能读书,“我相信,除开一本书,我将近两年没有读书了”。同时,梦魇纷至,幻象丛生,“我看到壮丽的城市和宫廷,这些是醒着的眼睛永不会看见的,除非是在云彩里”。

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D.H.劳伦斯的评价,“我喜欢德・昆西。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他的作品,而不感到厌倦”,但与此同时,也不禁要问,他意在通过《忏悔录》忏悔吗?在德・昆西生活于其间的19世纪英国,由于政府对鸦片销售没有任何限制,大众获取鸦片一如现代人可以随处购买阿司匹林,加之大众尚未建立起吸食鸦片与个人道德之间的联系,吸食鸦片十分流行。所以,德・昆西作为《忏悔录》作者可谓首先旨在寻求一种同情的理解:他不同于一般瘾君子,他服用鸦片不是为了醉生梦死或者寻求刺激,而是因为顽疾在身、药石罔效,不得已而为之。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平民精神、追求真实、自我批评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高祖父因受封建迫害从法国流亡到日内瓦定居。卢梭出身于钟表匠家庭,家境贫寒,未能接受系统教育,依靠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的少年时代是在饥寒交迫、流浪颠沛中度过的,当过学徒、杂役,遍尝人间的辛酸。这种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洞察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社会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培养出坚定的反封建意识。

在1761―1762年,卢梭写了《论科学和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重要著作和哲理小说《爱弥儿》、《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集中体现了他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像犀利的匕首刺中封建专制的要害。卢梭主张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起义消灭违背人民意志的统治者。他的思想的民性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许多进步思想家,招致封建势力的群起攻击。卢梭的著作被焚毁,巴黎教会发出声讨书,法院下了通缉令。他逃到瑞士等地,仍然受到当地政府的迫害。卢梭晚年写了一本叙述自己生活史的著作《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著作。1778年,卢梭与世长辞。

简单谈谈对《忏悔录》的读感。《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作品,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由于作者的经历,卢梭在《忏悔录》中注重的是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虽然《忏悔录》对这些人物的形貌的描写是很不充分的,但却足以使读者了解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很动人,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人贵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至今不仍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美德。显然,在卢梭之前,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有勇气的作家。于是,卢梭以藐视前人的自豪,在《忏悔录》的第一段就这样宣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卢梭实践了他自己的这一诺言,他在《忏悔录》中的确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他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见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他承认自己在这种或那种情况下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应该承认,《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这里,作者的自我形象并不只是发射出理想的光辉,也不只是裹在意识形态的诗意里,而是呈现出了惊人的真实。在他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这个自我形象的复杂性就是《忏悔录》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忏悔录》另具一种价值的原因。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惊人的人性的真实,是历史上第一部这样真实的自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用卢梭自己的话来说,“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而且它的价值还在于,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动机和哲理作为指导的。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在我的宗教、我的故乡、我的家庭、我的朋友间,在我所喜爱的工作中,在称心如意的交际中,平平静静、安安逸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然而,金钱的作用却又使他不得不把金钱看作“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使他“害怕囊空如洗”,这就在他身上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习性:“对金钱的极端吝惜与无比鄙视兼而有之”。因此,他也曾“偷过七个利物尔零十个苏”,并且在钱财方面不时起过一些卑劣的念头,如眼见华伦夫人挥霍浪费、有破产的危险,他就想偷偷摸摸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但一看无济于事,就改变做法,“好像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保不住那块肉,就不如叼走我自己的那一分。”从这些叙述里,除了可以看到典型卢梭式的严酷无情的自我剖析外,就是非常出色的关于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互相关系的辩证法的思想了。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正因为这种批判是结合着卢梭自己痛切的经验和体会,所以也就更为深刻有力,它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于财产不平等、社会政治不平等的批判完全一脉相承,这一部论著以其杰出的思想曾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卢梭的一生是在贫困与不幸中度过的,但他的思想却照亮了整整一个历史时代。

参考文献:

[1]于书娟著,《卢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秀章,解灵芝选编,《卢梭忏悔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法)卢梭著,黎星,范希衡译,《忏悔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6篇

作为一个源于佛教的词,忏悔先天便与信仰有关,因而它是佛教徒或基督教徒经常性的行为,但它似乎也并不排斥如我这样心无所信、身无所仰的人。也许只要将内心向着世界敞开,让其中不洁净、不宁静的情绪暗流消逝于大海,使灵魂的浅溪得以纯净与升华,忏悔便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所向的世界便是居士的佛陀与教民的上帝,而那包容灵魂的大海便是我们悄然接近的信仰。

在我即将结束自己真正的青年时代而渐向中年接近的这一非常时期,对生命强烈的虚弱感使我认识到校正自己的内心、完善自我道德对此后人生的必要性。一种迅猛而顽固的忏悔意识紧紧抓住了我,在2011年除夕的夜晚,它与户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起在我的内心炸响了。在乡下的炭火旁,我躲开了自己的亲人,让自己沉入过往的生命之河,在漂满浮萍与绿苔的水面下寻觅自己灵魂的来路与去向。那一晚,作为一个忏悔者,我既是我自己,同时也是二百多年前那个伟大的忏悔者让-雅克-卢梭。这一比拟多少有些虚幻但并不虚妄。我始终认为,在真诚的回忆中,在无所保留的忏悔中,我这个中国公民与日内瓦公民卢梭是多少有些相像的。这种停留在内心的虚幻的相似性使我在不久之后找出了卢梭的《忏悔录》,并在有所期待中迅速沉浸其间。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阅读,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医疗。

在新春初至的乡下,宁静与寒冷同时抵达我的内心与双腿,使阅读中的我时而麻木,时而清醒,时而酸楚,时而甜蜜。在持书站立活动的瞬间,总有黑喜鹊挥舞着翅膀从窗户的斜角飞过。这些活跃在乡下树梢与房檐上的精灵在晨起或黄昏的恍惚时刻,让我仿佛看到了忏悔中灵魂惊悸的影子。当我渐渐沉入卢梭的世界,当我最终靠近二百多年前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源于自我忏悔的阅读渐渐改变了初衷。或者说,我个人浅薄而卑微的所谓忏悔已彻底被卢梭深刻而博大的回忆所吞没,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循着他源源不断的回忆,在他逐一标出的心灵地图上观赏他与他所处时代的隐秘。

卢梭的所谓忏悔,从本质上说是他以自己为端点向着时代辐射的一种暴露。他横亘在后世与他的时代之间,手持一柄锋锐的尖锥,将自己的肉体与内心扎出一个又一个的孔,并让后人透过那些无所不在的孔洞窥见他的时代中并存的鲜花与疮疤。在他以“忏悔录”命名的这本50多万字的书中,充满忧伤与自责的悔恨只是其中之一,而赞美、追怀、抱怨、辩白、批判以及暴露则是此外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一个投水者在水底对自己灵魂的打捞,这是一个遍体鳞伤者蘸着回忆的蜜水对自己的与舔噬,这还是一个碰壁者对过往之墙追加的投掷与诅咒。在所有这些交错往复的阳光与阴影中,我看见的是卢梭这个早年的流浪儿对此生如寄的哀叹与自怜,以及对此不完整人生的自我修补――青春、才华、友谊、爱情、功名、利禄,所有这些值得倾心之物在卢梭的心中都是得以寄托幸福的篱笆,他费其一身都想穿越眼前的荆棘在某一扇篱笆墙后面寻到真正的幸福,但几乎每一次都以他卡在篱笆墙的孔洞中进退不得而告终。因内心的障碍而不容于世且不得清白完整的一生,在生命的末端期待在辩白中得以和解与完满,因之有了真实而沉重的《忏悔录》。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中以维基解密网站呈现出世界真相的阿桑奇一样,卢梭以他的《忏悔录》打开了欧洲18世纪的魔瓶,让藏身其中的天使与魔鬼一起被放归人间。或者可以说,卢梭便是他那个时代中的阿桑奇,在彻底袒露自己的同时,也将自己时代的庞然大物剥得,泄露了存在于其间的爱与恨、罪与罚的真相。从个人灵魂的角度讲,以净化自我为对象进而呈现一个时代真相的卢梭可谓天使,但若从发人阴私的角度讲,在使自己纤毫毕露的同时也剥下他者底裤的卢梭不啻为一个潜伏的魔鬼。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卢梭是有自知自明的,他深知自己的忏悔罪己且罪人,但在生命的末尾,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与灵魂的伤残者,他自觉无辜而且无畏。正像国际法庭对泄密者阿桑奇宣告无罪一样,卢梭内心的法庭肯定了他对真相的暴露,使他将之作为一种正义的事业来完成。于是他毅然坐到了整个世界的对面,逼着世界与自己谈谈。

以撕破、肢解、研究自己为对象,让道德之光透过自己照进时代隐秘的缝隙,卢梭在有意无意之间完成了对自己的释放与修补,同时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呈现与启蒙。上帝选择这样一个出生寒微、天资并不过人且心有障碍的人为18世纪送来启蒙之光真是耐人寻味。伟大的18世纪,既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波旁王朝从鼎盛转向没落的时代,同时也是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推出如日中天的拿破仑的时代。在除旧布新的时代剧变中,承前启后的启蒙主义者卢梭正如那颗送走一个没落的太阳同时迎来另一初升之日的启明星。在日落日升的漫漫长夜中,他良心的光辉照彻了整个暗潮汹涌的大时代。

读完《忏悔录》及它的续篇《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之后,我深觉卢梭的这两部作品作为18世纪启蒙文学最重要的杰作,在200多年后的今天对我这样的人仍然具有启蒙性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良心式微、灵魂缺位的时代,和我一样心有志愿但在生活时常感到迷惑的人,无论你是否觉醒,你都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身边的世界已确非在书中看到的理想国,你时常能够感到,人之为人的道德、人爱其同类的底线已即将绷断。在此欲望越来越大而人心越来越小的精神氛围中,用道德之绳进行良心训练,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时代都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需要忏悔,都需要面向世界敞开进而找到安放良心的位置。

让心灵向着世界敞开进而下定决心与整个世界谈谈是一种难得而难能的精神姿态。它既是个人对自我道德的拷问与回归,对自我良心的洗涤与安放,同时也是个体对世界的批判。在一个和谐且公正的世界里,道德是完善的,良心是安稳的,作为个体融入世界的人是难以产生跳出来与整个世界交谈的野心的。正如那些健康身体中的血管或脏器里细微的颗粒,不会自行阻止血液的流淌与器官功能的运行。只有当血液与整个脏器过度损坏且不知收敛的时候,这些颗粒才被迫形成结石,跳出来以剧烈的疼痛,迫使整个身体与自己谈谈。同样,一个时代中的个体只有在被迫成为结石的时候,只有在自觉个人道德与良心岌岌可危的时候才会被动地跳出来,坐到整个世界的对面与之交谈。这当然是一种严重失衡的精神对抗,天平高高翘起的一侧是微不足道的蚂蚁,而另一侧则是重如磐石的大象。要想做绊倒大象的蚂蚁是疯狂的,但同时也是可贵的。因为无论这种与世界谈谈的结果是否会改变世界的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朝着趋于道德的方向校正你内心的样子,使你成为一个有底线、有希望的人。

这使我想到一代人的精神领袖韩寒的小说《1988:我想与世界谈谈》。驾驶着名为1988的汽车的“我”,在周游的路上与一名女子邂逅。在与之交谈中,“我”收获的是对人性的失望以及对世界的绝望,但这却修正了“我”的内心,呼唤起“我”游离于躯体之外的人性,使他在此后比此前在道德的意义上更像一个人。《忏悔录》以及它的续篇也同样,与这个世界交谈的结果就是自我修正,让灵魂回归,然后让内心在宁静之中继续生命的旅行。

但我同时想到了诗人、歌手周云蓬在他的诗文集《春天责备》的开篇写出的那句诗:“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它的潜台词是没有灵魂的人不配心安理得地享有春天,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心的忏悔,一种个人对世界的批判。但试问在一个普遍没有灵魂的世俗时代,拥有灵魂者的春天在哪里?如果不能给道德完美、灵魂高尚者实在的春天,那么对灵魂的培育以及对道德的饲养是不是一种虚妄的浪费?

也许我们不该做此悲观的推论,而应从一个积极的角度去想:流氓没有道德,市侩没有良心,但一个以市侩和流氓为主体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和时代进步都需要对道德的坚守和对良心的秉持来维系。个体编制道德之绳与进行良心训练从而成为一种必要。在宏大的公共道德日渐失却影响人心的力量的前提下,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该在与世界谈谈的心态中,给自己的内心维系一条基本的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时时忏悔并持续上升。

读忏悔录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库切 《青春》 疑问句 忏悔 认同危机

一、引言

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J・M・库切(1940― )的小说《青春》(2002年出版)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像书中的主人公约翰一样,库切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南非到了英国伦敦,在异国他乡做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但和一般自传性作品不同的是,库切不是在追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是把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这种内心活动的呈现采取了相当多的疑问句的形式,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个问句紧接着另一个问句,令人目不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疑问呢?

二、《青春》:小说形式的自传

谈及自传,历来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认同法国学者菲力浦・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一书中对自传的界定,他认为:当某个人主要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历史时,我们把这个人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称作自传。该定义涉及了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1)语言形式:a.叙事;b.散文体。(2)所探讨的主题:个人生活,个性历史。(3)作者的情形:a.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b.叙事的回顾视角。[1]任何作品,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每个方面所规定的条件,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我们拿库切的《青春》对照菲力浦・勒热讷所设定的条条框框,发现库切的《青春》缺少的最明显的条件是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青春》的作者是库切,其中的主人公是约翰,叙述用的是第三人称。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与库切的《青春》同样缺少第三个方面的因素,但我们知道,高尔基青少年时期充满磨难的经历,通过他的自传三部曲已广为人所知。书中的主人公阿辽沙就是作家本人,描写的事件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其灵魂是作家的心路历程。以至于当高尔基功成名就后,有人问他过去的经历时,高尔基让他直接去读自传三部曲,他的自传小说有历史文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的自传小说从真实性上说,就是自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作者本人以实名出现在小说当中,而自传又以所谓的小说模式写成,或是将小说和自我经历融为一体来记录某人主要的生平故事,自传与小说之间的区别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像著名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所认为的:“自传是经过一系列难以觉察的阶段而渐渐与小说合并而形成另一种形式。”[2]这样说来,我们可以把《青春》看做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自传。

众所周知,传记写作常常是一种逆时性操作,也就是说,“传记作家大多数是在认识到某一人物的历史意义或精神价值时,才向前溯源,以期勾勒出一幅前后一贯的人生画卷”。[3]我们知道《青春》中主人公约翰的经历与库切本人十分相像,甚至可以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库切,客观上有一种诱惑力要库切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更可爱一点,但是库切抵制住了这种诱惑,作品中的约翰当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他经常使我们感到不快。可以说库切毫不隐藏地暴露了他的缺点,就数量而言,他身上的缺点似乎远多于其优点。他鲁莽、笨拙、自私、冷漠,生活不拘小节,两往中不负责任,令人不解的是,库切对约翰的不光彩的表现并没有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批判否定的态度,或者说一种忏悔的态度,而是采用了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把问题一股脑儿地抛向了读者,库切为什么不给我们答案呢?难道在这种逆时性的写作中对过去的错误、愚蠢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吗?

三、自传与忏悔

一般认为西方第一部真正的经典自传是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受其影响,许多西方著名的自传都有明显的忏悔主题,如卢梭的《忏悔录》、托尔斯泰的《忏悔录》、萨特的《词语》等。在西方,忏悔甚至成为自传的代名词,比方说诺斯罗普・弗莱在其名作《批评的剖析》中就将自传等同于忏悔录――自白体裁(confession form),忏悔,英文是confession,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承认、认罪。一般来说,它多指个体自我暴露――或者通过讲话,或者通过书写自己的过错,以求得宽恕、容忍并得到解脱的含义。忏悔是真诚的一种方式,这种真诚表现为对于羞于启齿的事情,有胆量和勇气来加以承担,从而来捍卫真理。忏悔必须具有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忏悔所面对的真理或信仰本身;其二是忏悔者所曾做过的错事以及对此的认识和承认的勇气。”[4]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他所面对的是神的伟大和恩泽,这就是他所崇拜和信仰的真理,所以,在整部《忏悔录》里,他都怀着无限的崇敬心情来赞美和歌颂神,他是这样叙述神的:“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至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使骄傲者不自知地走向衰亡’;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而一无所需;负荷一切,充裕一切,维护一切,创造一切,养育一切,改进一切,虽万物皆备,而仍不弃置。”[5]奥古斯丁对神的敬仰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为什么要忏悔?或者,忏悔是如何可能的?那是因为存在着完美的真理形象,而自己在它面前自惭形秽,但又向往完美的存在,所以他才会忏悔。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样完美的对象,就无从忏悔也无所谓忏悔。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就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正是人面对上帝那一刻的情绪,使自己有了人类所有的自卑感,上帝的完美、超越与自我的渺小、微不足道以及痛苦、罪孽和哀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了忏悔的基础。所以,他认为,任何一个人认识真理的程度总是与他的感受性和所受的痛苦相对应的。

四、相对主义时代、暧昧模糊的身份与认同危机

从这一意义上说,忏悔总是有信仰基础和道德标准的,而《青春》中的约翰却没有信仰和道德标准。他生活的20世纪,科学技术和都市工业社会的发展,使某种绝对的东西失去了信仰的依据。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文化的人们信奉的价值是不同的,这表明,那种以为只有自己信奉的价值才是绝对的价值,或是健全的人们必须信奉的价值的看法,是缺乏说服力的。即以道德而论,各种道德约束之所以必须遵守,多半并非出自个人,而是由于社会的缘故,也就是卢梭所命名的“社会契约”。这些约束一旦越出了某个社会,随即失去了效力。这是一个相对主义时代。“那就是当我们着手调查哲学家亦已认为是最基本的那些概念(不管它是理性、真理、实在、正义、善行的概念还是规范的概念)时,我们就会被迫认识到所有的这些概念归根结底必须作为与特定的概念结构、理论框架、范式、生活方式、社会或文化相关的事物来理解。”[6]在道德的相对主义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价值都是随意的。救一个人和杀一个人,都没有什么理性的理由可说,有人把这种观点作了如下的归纳:“全看你在什么地点,全看你在什么时间,全看你感觉到什么,全看你感觉如何,全看你得到什么培养,全看是什么东西受到赞赏,今日为是,明日为非,法国之乐,英国之悲……一切就得看情况。”[7]

具体到库切《青春》中的约翰,他出生在南非,但他们家“什么也不是”,[8]他们当然是南非人,但并非所有居住在南非的人都是南非人或正宗的南非人,所以他们家庭不谈这个话题。“至于宗教,当然他们什么也不信。”[8]不管是他父亲家里的人还是他母亲家里的人,他们都是一种只求过日子的寻常人家。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是布尔人,南非布尔人是荷兰人的后裔,他们是南非的主要政治力量,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推行“种族隔离”政策。虽然约翰很少义愤填膺地谴责布尔人及其政策,但他不断用英国人来做背景影射南非布尔人的“德行”。“英格兰就是敦克尔刻和不列颠之战。英格兰就是尽自己的职责,默然而镇静自如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他们做事的方式……”[8]而布尔人无法跟他们一比高下,约翰不认自己是布尔人,他要逃离南非,成为真正的英国人,可是当他真的到了英国以后,他发现英国人不认他是英国人,即使他像伦敦的职业人士一样穿着黑色的西服在IBM公司上班,读着英国中产阶级的报纸,和同事谈论着天气和房屋价格,甚至假装着融入周末寻欢作乐的人群,他还是很快发现,他在英国不受欢迎,不受正面的欢迎,有时他还敏锐地感觉到英国人看他的目光中透露的信息:“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风度的殖民地人,何况还是个布尔人。”[9]在伦敦他异常的孤独,没有朋友,空余时间只能在电影院、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度过。他来到英国寻根,反倒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他成了精神上的雾都孤儿。他就像悬浮在半空中,无所依傍,他坦承道:“他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有时他认为他什么也不相信。”[9]

那么为什么约翰不知道自己信什么?或甚至什么也不信?因为人是生活在文化之网上的动物,任何人都不能逃离这个意义之网而在文化的真空中飘浮,作家也要为自己在文化中寻找到一个作为发言的位置,即确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的英文“identity”也可翻译为“认同”,当代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认为:“我是谁?但是这并不必然能通过给予名称和家世而得到回答。对我们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关键的重要性。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10]

由此可见,从存在的意义上说,文化认同对于人对自我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认同的失败意味着自我的破碎和精神根基的丧失,我们可以称之为“认同危机”,即处于“认同危机”中的人丧失了他们的承诺或认同,也就是说,他们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确定什么是好的,或什么是坏的,什么值得做和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而《青春》中的约翰就处于这种“认同危机”的情境中。当他使自己的女友萨拉怀孕后去做人工流产时,他思绪万千:“他的思想不断回到她身体里被摧毁掉的东西上――那个小肉囊,那个弹性的胎儿模型……他不想让它活着,现在他又不想让它死去。然而,即使他跑到海滩去,找到了它,把它从海中救出,他将拿它怎么办呢?带回家,把它放在棉花里保持温暖,努力让它长大?仍然是一个孩子的他怎么能够养育孩子呢?”[9]人工流产在某些国家是非法的,在某些国家是合法的,它既让当事人双方感到解脱又感到愧疚,正像文中所写:约翰需要哀悼吗?如果要哀悼,该哀悼多长的时间?哀悼会结束吗?他都无从知晓,因为他找不到一个严格的标准从而校正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所思,从而导致他无所适从。我们再看看书中的另一段文字:“精神生活,他暗自想道,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本身就是报答?”[9]实际上书中有大量的类似的这样的文字,我们再挑一段:“他生活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人在哪里才能找到没有狂热政治的地方?似乎只有瑞典才超越了冲突。他应该抛弃一切赶下一班船到斯德哥尔摩去吗?进入瑞典需要会讲瑞典语吗?瑞典需要计算计程序编制员吗?瑞典有计算机吗?群众大众结束了。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应该读《金碗》,或者写诗,可是有什么意义,任何事情的意义何在?”[9]库切用一连串疑问句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约翰的内心世界――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怕的经验,这种经验来自于20世纪这个相对主义时代,又来自于库切独特的人生经历――流散作家的暧昧模糊的身份,从而导致了双重的“认同危机”,也正是这种“认同危机”的处境使得约翰的忏悔成为一种不可能,找不到忏悔的标准,也使得库切远离通常自传中的忏悔模式,使读者陷入沉思之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独特而丰厚的美学和伦理内涵。

参考文献

[1] 菲力浦・勒热讷.自传契约[M].杨国政,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3.

[2]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04.

[3] 传记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9.

[4] 秦裕.忏悔与虔诚――论道德真诚[M].上海:三联书店,1994:75.

[5] 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6] 理查德丁・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郭小平,康兴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10.

[7] 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0.

[8] 库切.男孩[M].文敏,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7,17,138.

[9] 库切.青青[M].王家湘,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97,11,39,40,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