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草原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2-16 19:32:58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第1篇

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三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草原的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将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们。

二、自主读书

1、今天的草原,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得民族风情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们作介绍呢?

2、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纲,或摘记一些词语。

三、小组交流

小组内一人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导游要主动热情的向游客作介绍,回答游客感兴趣的问题。

四、集体交流

1、那位同学愿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老师希望你在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结合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当游客的同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一定要请教导游啊。

2、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感受草原独特到的民族风情和草原人民热情和好客。

五、体会情感

1、在这位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蒙古族老乡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热情好客、淳朴、亲切大方等。)

2、蒙汉两族人民尽管语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达着亲热;用音乐、舞蹈传递着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蒙汉两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4、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和我们一样,留恋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动情的写下了“是呀!盟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试说一下这两句话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够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夕阳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别。)

5、全班有感情的其读课文。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随文练笔

草原教案第2篇

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是小学阶段掌握知识日益增多,生活经验日益丰富的时期,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小学低中段时更趋深刻,思想言行也更趋成熟。在音乐学习中,也较之前更具鉴赏力和判断力。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把握好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的“趣味”结合起来,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感受和提高教学的新理念。

教学分析:

针对学生对蒙古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运用了听、看、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万马奔腾》

表演《银杯》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杯》并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欣赏、表现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和走进蒙古音乐。

教学重、难点:

聆听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万马奔腾》。

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银杯》。

气息的把握、唱准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画面播放蒙古风光MTV,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自我感受)。

2、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看到的音乐画面是哪里吗?(指生回答课前了解的蒙古)

3、欣赏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

(1)播放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让学生们谈感受。

(2)看了刚才画面,同学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音乐悠长,舞蹈的动作热情奔放,赛马摔跤的场面扣人心弦)

二、走进蒙古音乐

(一)马头琴

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 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

2、介绍马头琴:(课件)

(1)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2)音色深沉、粗犷、激昂。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奏。

(3)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

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4、再次聆听《万马奔腾》,边聆听边表演音乐。

(1)观察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

(2)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5、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中,你体会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二)、蒙古舞蹈

1、导入: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乐器,体现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而舞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请欣赏这段蒙古舞蹈《欢乐草原》。

2、介绍蒙古舞特点: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情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3、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硬肩、跟步等。

4、谈体会及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舞蹈,你能谈谈蒙古族音乐、舞蹈给你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做补充小结)

(三)、歌曲: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验。

2、聆听歌曲《银杯》,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色。

(1)学生聆听歌曲《银杯》。

(2)设问:

A你聆听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这首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节奏、音高、旋律线的疏密)?

C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从歌词方面进行思考)。

(3)学生讨论后回答:旋律悠长、音高起伏较大,情绪比较欢快、热烈。蒙古人在请客时唱的歌曲。

3、教师总结: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 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高唱宴歌,载歌载舞以示对宾客的盛情。歌词内容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音高起伏较大,中速,在音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4、体会歌曲感情,学唱《银杯》。

(1)教师表演歌曲,让学生在心里默唱。

(2)解释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时的风俗习惯。在敬酒、唱酒歌时,要把酒杯举至头顶;客人要恭敬地接过酒杯并把酒喝干。

教师弹唱,学生放声跟唱(两遍,要求学生唱准音高、节奏)

教师指导、练习歌唱时的呼吸、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5)教师伴奏,学生齐唱,(两遍,要求学生唱出欢快、热情的音乐特点)。

(6)学生分成两组,配合敬酒、喝酒动作唱歌。

三、体验蒙古音乐

1、学习蒙族问候语:你好吗?你好。

2、分组创作表演,模拟在蒙古包中宴请亲朋。

要求:按照蒙古族人民的风俗和礼节,相互问候并唱酒歌《银杯》。

3、小组表演。(在小组表演之后,先由学生相互评价优点和不足,再由教师总结评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了《银杯》这首风俗性宴歌,对蒙古族音乐有了一些了解。比如,它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舞蹈动作等等,从而使其综合性、多角度地表现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学习的只是祖国众多民族音乐中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体会到各民族音乐的精神。

五、课程结束:学生在《银杯》的音乐声中下课。

教学反思:

本教案试图从蒙古音乐入手,探讨与感受蒙古音乐中有本民族特色的弦乐、舞蹈、歌曲以及它们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通过课前查找有关“蒙古”的资料,使其知道除了课堂以外,还可以从多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使之形成自我寻找答案、自我构建知识的意识;继而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模仿、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能力。本课例力图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以及进一步了解蒙古音乐文化的愿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回味,符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领域。

感受与鉴赏。从课前热身的蒙古音乐到蒙古文化的

了解都是基于学生自身对蒙古的印象,目的是让课的序幕在一种学生纯自然感受上拉开的,而并非老师强加上去的,老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

第二,体验与表现。音乐源自于生活,课的开始借用影像片段将同学们的视线、听觉逐渐拉向传统的蒙古音乐。课的主线是蒙古弦乐、舞蹈和歌曲,通过学生欣赏、模仿、表演等来完成,让他们觉得原来遥不可及的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如此贴近。

草原教案第3篇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无比的画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草原上教学教案设计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草原上教学教案设计材料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_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草原上教学教案设计材料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2.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碧千里、渲染、明朗、柔美、拘束、羞涩、天涯”等词语。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无比的画卷。今天,我们将和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草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再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美│

人情美

二、美读课文,品味佳句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4.此时此刻,老舍先生有什么样的感受。

5.引导在多媒体欣赏中有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领悟,感受情深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迎客待客联欢话别

4.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草原教案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2021年我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全过程,大力营造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创新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形式,高标准的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参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自觉性,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全社会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全面提升我县森林草原防控能力,确保我县森林草原资源和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宣传内容

1、等中央领导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方针,注重把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作为第一道工序来抓,贯穿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森林草原防火意识,积极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

2、大力宣传《森林法》、《省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等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3、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基本知识的安全避险常识。

4、强化对野外火源管理和野外用火有关规定的宣传,确保做到未经批准不用火,防范措施不到位不用火。加强对在校学生、中老年人和疯、傻、呆等特殊人员的森林防火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倡导全民积极参与森林防火。

三、工作部署

各乡镇、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宣传教育方案,全面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

(一)分时段进行宣传,提高森林防火意识。按照《2021年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方案》的安排,4月20日至5月20日为全县森林防灭火宣传月和高森林火险时段。入山入林、生产用火高发期警示阶段。民间习俗日、节假日重点时期防范阶段。各乡镇、部门要联合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突出重点任务,攻坚克难,逐一完成。

(二)开展森林防火可视性宣传。各乡镇、部门要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警示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加大固定宣传碑、宣传牌、防火虎威威、彩旗阵的布设密度。在进入林区主要公路布设醒目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牌。在林区重要路ロ、防火检查站、旅游景区和林场、村屯布设森林火警电话“12119”标识、森林防火预警信号旗。强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预案和预警信号功能的宣传,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手机有微信、村屯有条幅、街面有标语、山口有旗阵、路口有碑牌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警示氛围。

(三)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及公益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高火险期要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以大秧歌、广场舞、露天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开展防火宣传活动。以“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景区”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火氛围,消除宣传死角,实现防火宣传范围全覆盖,结合“4.4”防火虎威威诞生日、清明节、“5.6”森林大火反思日、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高火险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森林防火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刊播森林防火公益提示,森林火险预警预报及微信公众号宣传等,不断强化全民防火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主阵地作用,掀起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新高潮。

(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在清明节、老把头节、庙会、农历七月十五等特定民俗节日,积极倡导和推广文明祭祀、文明祭祖等方式,逐步改变烧纸、焚香、燃烛、放炮、放孔明灯等传统习俗,把“有烟变成无烟”,通过舆论导向的大力宣传引导,逐渐改变祭祀风俗习惯。

(五)开展流动性全覆盖宣传。通过宣传单、宣传手册、流动宣传车、宣传一条街、宣传栏、门票、悬挂标语、条幅等形式开展灵活性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大喇叭延伸到偏远乡镇、分散村屯、零散住户、旅游景区、林区承包业户、街道、社区、企业、集市、学校等重点部位,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死角。林区乡镇、村组要开展对小孩、老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群体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开展严禁野外禁烧宣传。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通过现地发放宣传单、禁火令、通告以及在农田集中的森林防火区边缘插“禁火旗”的做法,有针对性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规定,营造禁火声势、宣传禁火新规。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规定,做到秸秆禁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七)开展联防联控宣传。在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时段及行政交界区域及林区、乡镇、村屯,通过“区域联防”、“十户联防”、“警地联防”等多钟形式,开展野外火源管控及防火知识宣传,面向林区群众宣传森林火灾预警、预防知识,特别要明确“十户联防”带头人的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震慑力,不断提高广大林区人民群众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相互监督作用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旅游公司、导游人员,以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宣传卡等形式,提高游客森林防火意识。对入山人员讲解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知识和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开展禁止野外用火宣传教育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宣传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来抓,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抓好落实;要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认真做好火灾防控工作。

(二)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各乡镇、各单位要依据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方案,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本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既要做到突出高火险时段,又要保证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监督,抓好落实。开展重点时段、重点区位、重点人群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要积极宣传倡导文明祭祀,破除迷信,教育引导群众不带火源入山。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在新闻媒体刊播生动、鲜明、警示性强的秸秆禁烧等森林草原防火公益提示和野外用火管理规定,教育群众依法依规用火。乡镇、村组要开展对儿童、老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有监督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防止被监护人进入森林草原用火、玩火。

草原教案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州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扑救、以人为本、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灭火方针,把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贯穿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普及森林防火条例、法律法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基本常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确保全县实现连续4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奋斗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领导,成立森林防火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宣传重点

主要围绕《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2021年森林防火命令》、森林防火区域界定范围、林区野外火源管理规定、农田秸秆禁烧规定、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森林防火预警信息及响应措施、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基本知识和安全避险常识,中国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省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森林防火吉祥物“防火虎威威”等进行宣传。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设施建设

积极协调争取宣传资金,加强对森林防火宣传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和补充更新,专项组织开展对固定宣传物周围杂草清理工作,确保宣传物醒目。做好公路两侧固定宣传物布设,重点区域、重点路段、旅游景区、林区主要道路及进入林区的第一道关口上布设旗阵,规范设定旗桩,打线布设彩旗,提升彩旗布设标准和质量,确保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微信“防火码”小程序对外来人员的入山时间、去往方向、事由及出山时间进行严格登记,及时有效掌握入山人员信息。

(二)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以春、秋两个防期为重点,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春季4月4日至5月4日、秋季9月20日至10月20日为全县森林防火宣传月,各林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大型集中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要结合“清明节”、“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和“5.12”防灾减灾日、“4.4”防火虎威威诞生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普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宣传一条街等大型宣传活动(要有简报、图片和视频,做好宣传资料存档工作)。重要交通路段、入山口有旗阵、碑牌;森林旅游景区有森林防火标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主要版面和栏目刊播森林草原防火公益广告,联合通信部门和气象部门发送森林草原防火警示短信。采取多样(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林护林、依法管火、群防群控的社会化森林防火氛围。

(三)精准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教育

通过悬挂条幅、设立宣传点、流动宣传车、宣传一条街,深入林区的街道、社区、厂矿、集市、学校等地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流动性进村屯入农户开展宣传,通过发放《省森林防火条例》、《省政府森林防火命令》、《联防协议书》等各种宣传品,加大对偏远村屯、分散村屯、零散住户、野外施工等重点部位和人群的宣传力度,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死角。林场施业区内要落实好对智障人员、聋哑人、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和监护工作,确保宣传到户、到人。

(四)开展重点时段宣传

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等祭祀高峰时段,倡导文明祭祀活动,推广植树、送鲜花、网上祭奠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开展祭祀活动,改变烧纸、焚香放炮等传统祭奠习俗,通过宣传,逐渐改变祭祀风俗习惯。认真贯彻落实《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省州秸秆禁烧视频会议精神,营造禁火声势,宣传禁火新规,大力宣传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规定,做到秸秆禁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联防联护宣传

加强林场区域联防机制。认真抓好与相邻森工企业局、林场与村屯、林场与厂矿、林场与沟系承包户联防活动。制定联防工作方案,组织召开联防会议,签订联防协议。并加大森林火灾高发时段、重点区域的森林防火宣传,营造防火声势,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

(六)主要道路和旅游景区宣传。

在森林旅游相对集中时段,各林场要在辖区内的旅游景区等开展森林防火专项宣传活动,通过旅游公司、导游人员以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宣传卡等形式加强游客森林防火意识。要在景区显著位置布设森林防火标志或小提示牌。充分利用广播、景区资料等媒介面向游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游客防火意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国营林场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主管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经常组织督查组,深入林区检查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部署和措施落实到位;各林场要根据实际制定详细的本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备案。

(二)强化宣传档案建设

各单位要结合今年开展的固定宣传物设施建设和“清明”、“五·一”、“国庆”三个重点时段宣传,建立完善固定宣传物档案和宣传图片、视频资料档案。

(三)反馈工作动态

各国营林场要及时编写高质量的森林防火简报,积极报送本场森林防火工作动态,每个防火期不少于3篇,上报至县森林火灾预防中心微信群。森林火灾预防中心将择优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鼓励积极通过主流媒体刊登简报信息,争取推荐到省林业草原局或省林草网站、省级微信公众号。

草原教案第6篇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3)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

草原教案第7篇

【案例背景】

研究生本化语文高段课堂精读课文教学已经有五个多年头了。上过了很多的公开课,得到了许多肯定和中肯的建议,这项研究一直在继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看了全国的生本课堂大赛后,结合自己研究的生本课堂,又进行了新的内容的改革,比如,增加了每个小组的一块小白板,在课上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小组交流时的要点或者感悟,这样到前面汇报时就可以给全班同学带来更深刻的直观的形象的讲解;另一点改革就是由原来的一个小组汇报带领全班互动进行一堂课的学习,改成多个小组的汇报展示和上下互动!

《草原》是五年级下册教材的开学第一课,召集日时已经把导学案布置下去,学生们完成的很认真。就是不知道这课堂上的改革效果和原先比能够如何!很是期待啊!

【案例描述】

课前,跟学生们细讲了我们的语文课堂重点改动的地方是由一个小组汇报变成多个小组汇报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多变,一个人两个人几个人都可以,可以感情读、课本剧表演、重点句分析内容形式多样。

课前两分钟的铃声响了,我们的内容一贯是《文化点心》,今天负责《文化点心》学生请来他小组内的成员给他按动鼠标,播放幻灯片,他站在大屏幕前激情的介绍就好了。他介绍的是《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从作者到内容简介到读后心语到推荐理由,处处用词精炼讲究,课件设计精心,得到了全班的热烈掌声,全票通过,都要看这本书。看来,这个小家伙今天着实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接下来进行的是生本课堂基础知识的预习检测,我针对这一课的三个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了听写,写完后,课代表提示批改时注意事项,然后各个小组批改,对的就读课文,错的马上改正并记住。一会就全体读课文了,统计了一下,全班44人,只有两个人分别错了一个字,正确率99.4%还是很高的。这说明,大家对字词的基础已经能够通过预习就解决了。

然后进行的是主要内容的小组交流,由组长指定本组最差的同学来说,并要求他说明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的主要内容,其他组员倾听,进行肯定、补充或者否定修改。这样,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全班反馈了,我点的是五组的上学期全班最低分的那个学生,他用的是六要素法,但是,发言一结束,马上就有听的仔细的学生指出,只有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缺少起因和结尾,并要求他现场改进,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终于可以顺利的使用六要素法了。别的组又补充了小标题法归纳的主要内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第二次小组合作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就是学生们针对导学案上的主线问题进行的个性化的理解。全班沸腾了,各个组在组长的领导下,组员的集思广益下,交流了各自认为精彩的理解,就开始为回报写小白板,排练汇报的内容和形式。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规定的10分钟的时间在这里一晃而过,当我问到:“哪个组到愿意前面来汇报时”,全班共8个小组,全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要上来。我快速的选择了3组,结束这场纷争。三组汇报的是分析老舍直抒胸臆的写法,并且在小白板上标明了什么是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的好处是什么,然后指明本课的几处直抒胸臆的地方。我暗暗佩服,为生本化教学带给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而喝彩!下面的同学认真倾听后有的进行了补充,还有的进行了课外阅读中直抒胸臆的补充,这很了不起!在评价中大家都给了汇报组满分,我也及时的肯定:“你们是我的而骄傲!”这时我及时的插入,趁热打铁:孩子们当你看到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如果用以前的描写方法,比如比喻,你怎样写?学生答:这红红的玫瑰像极了美丽女孩的笑脸。我说“可以。我们用修辞来表达对玫瑰的喜爱。但是现在就直接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来表达你对玫瑰的喜爱。谁来试试?”学生“这朵玫瑰让我陶醉。”“我是多么的喜欢这多玫瑰花啊,这香气让我闻一下还想闻一下。”“看来同学们是真的明白了。了不起啊!”

下一个汇报组带给大家的风格就截然不同,他们对草原的美景进行了抓重点句用多种方法的精彩分析。都用到了分析句子修辞法、抓重点词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法,想象的方法等,真是精彩绝伦,又引发了下面同学大量的补充、拓展,对草原之美理解的淋漓尽致。更绝妙的是,他们组精彩的朗诵,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厚了。这时在下面的朗诵培训班的同学不甘寂寞,主动要求读一段,他的朗读带我们深深的陶醉,以及我个人心灵的震撼!在他的带领下全班都要求读,我很识时务的满足了这个愿望,谁能够阻止这样的激情时刻呢!

再下一个小组汇报的是人情美的纪实描写,也非常的精彩。特别是最后一句“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情深何忍别”。该组组长声情并茂的讲解,就像一个精彩的主持人一样,让大家都忘了鼓掌,当他的发言都结束了,我们还在等着听,没听够。两秒后醒过来的我们如雷的掌声淹没了教室!

就这样第一课时在不该响的铃声中被迫结束了,大家都很不情愿的下课了,没汇报的小组期待下一节课快点到来,汇报完的小组思考我要补充点什么呢?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生本课堂强调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实验证明,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就会创造学习上的奇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课每个组的汇报点不同,这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通过这些不同的汇报点,让全班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是学生积极探索,进取向上的不竭动力。所以在这一课上,作为老师一定要多表扬肯定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甚至是夸张的表演,都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自信心无比强大起来!他将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