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合集7篇)

时间:2023-02-21 16:31:1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1篇

1.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解读: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母爱的特点:它是一种最温馨、最无私的爱。它有积极的一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它也有消极的一面:母爱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对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加以理解。老舍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的母亲》)由此可见,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赖;母亲是我们成长成人、为人处世的“第一任老师”。母亲为了子女可以牺牲一切。

2.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

解读:这一段话主要说明了父爱是有条件的和父爱的原则以及父爱的积极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联系我们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我们亦不难理解这段话。当厄运压头、困难降临时,默默承担的就是我们的父亲!正如作家邹志安曾在散文《黄土》中把“黄土”作为父亲的象征,这样写道:“他(指父亲)现在去了!在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父亲常常表面看似冷酷,实则隐藏着一颗火热的心!父亲常常将痛苦藏在心底,把笑容留给孩子,用生命书写出大大的两个字――父亲!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2篇

随笔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很真实,不夹杂任何的东西。

就像书中说的,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她无私地为我们贡献她所能做到的一切。这种爱,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是天然生成的最真实的爱。因为我是她生的,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们之间曾有脐带相连。

父爱则是未体现任何一种深渊。

你需要靠努力去赢得父亲的信任,赢得他的爱,符合你作为他继承人的标准,如果让他失望,很抱歉,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也许不如以往。你要更努力,也许,只是为博得他一个赞赏的目光。

一个人从出生走向死亡,其使命是繁重的。

首先,你得学会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有些人爱得痴狂,爱到忘乎了本质;有些人爱得深沉,爱到了骨子里;有些人无视爱,认为那是一种无边际的幻想。

说到爱,怎样才能算是爱?是我们一生要去做的功课。

父母的爱很真切,但是其方式却大不相同。

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一直伴随着你,当二者结合时,那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你终有一天会走向成熟,但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在认知的道路上,我们摸索前行,明白什么是爱?

后来才明白,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证明,方才最真。爱人不易,在爱与被爱之间,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爱的方式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当爱到一定高度时,你的爱变成了爱的真谛;当爱到一定程度,为此疯狂时,你的爱变成了一种负担。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3篇

随笔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很真实,不夹杂任何的东西。

就像书中说的,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她无私地为我们贡献她所能做到的一切。这种爱,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是天然生成的最真实的爱。因为我是她生的,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们之间曾有脐带相连。

父爱则是未体现任何一种深渊。

你需要靠努力去赢得父亲的信任,赢得他的爱,符合你作为他继承人的标准,如果让他失望,很抱歉,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也许不如以往。你要更努力,也许,只是为博得他一个赞赏的目光。

一个人从出生走向死亡,其使命是繁重的。

首先,你得学会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有些人爱得痴狂,爱到忘乎了本质;有些人爱得深沉,爱到了骨子里;有些人无视爱,认为那是一种无边际的幻想。

说到爱,怎样才能算是爱?是我们一生要去做的功课。

父母的爱很真切,但是其方式却大不相同。

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一直伴随着你,当二者结合时,那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你终有一天会走向成熟,但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在认知的道路上,我们摸索前行,明白什么是爱?

后来才明白,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需要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证明,方才最真。爱人不易,在爱与被爱之间,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爱的方式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当爱到一定高度时,你的爱变成了爱的真谛;当爱到一定程度,为此疯狂时,你的爱变成了一种负担。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4篇

亲子之间也不例外,爱也是从类似这些关键词开始发展的,孩子从在母亲的子宫中用脐带相连,出生后用和温暖的怀抱让孩子和母亲相依相偎,再后来是手挽着手,是在父母的肩头熟睡的感觉,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亲子相爱的场景。不难发现,亲子之爱的发展的方向是逐步分离,或者说是彼此的相互独立,使孩子与父母与家庭之间越来越能够拉开距离。正常的爱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这是家庭中给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爱的终点。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最终考察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能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独立决定,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活,能够学会独立地控制自己人生。

爱从依恋开始,最终导向独立。这是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是考量自己爱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标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感到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应该越轻松才对,这才是培养孩子应该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艺术集中表现在鼓励孩子独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达对孩子的爱,除了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多的应该基于孩子的独立能力来考量我们的爱是不是恰当。

父母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不是孩子有多听话,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孩子一点点独立,是不是能够逐步脱离父母而自我成长。

孩子的优秀不是他们在父母的设计下获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父母多大程度上鼓励孩子拥有了多少次的失败。家庭教育的成功不是父母总结了多少育儿经验,而是孩子拥有了多少成长的体验。独立的孩子生活是自己的,而不独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我们需要努力让孩子收获自信,而不是对父母的“他信”。

因此,我认为父母正确的爱是始终促进孩子独立的爱。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每天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不是在增强?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事情?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进行自我选择?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很好地面对孤独,学会打发时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5篇

【事件回放】

“父母皆祸害”,是一个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祸害”,80后子女以此形容50后父母。加入该网络讨论小组之前,28岁的方馨已经向父母“宣战”了14年。“战斗”的手段包括:考上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不看新闻联播,不看春晚,不按时吃饭。据组内调查,该小组成员的普遍身世背景为:生于1984年之后,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容置疑的权威。而他们的父母多为小学教师,最爱看CCTV。

50后没意识到

自己曾经缺失的爱

50后生存的空间,是一个自我教育缺失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面,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50后拧成一团,以相对牺牲自我为代价,成就了很多奇迹,但是相对而言,也较少有自我的空间。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廖丽娟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精神分析的实践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永恒存在的。“我们总以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生而就有的,其实不然。要给予孩子爱,就要求父母本身有爱。父母本身有爱,只有在下面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第一,父母在自己童年的时候享受过父母给予的爱,第二,虽然没有享受过,但能够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历程中意识到这种缺失。” 具体到50后父母身上,就可以发现,由于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使得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可能是缺失父母之爱的,加上成年以后相对来说自我空间缺失,使得他们也没有机会意识到自身这种爱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呢?

廖丽娟分析说,父母给孩子的爱和成年人之间的爱不同。首先,父母要肩负教育义务;其次,父母必须限制自己对孩子的占有欲。“沿着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清楚看到,由于50后父母对待孩子的爱有先天的缺陷,由于这种缺陷,使得他们会较少限制对孩子的占有欲。”

在成年人之间的爱,任何一方的占有欲都会被牵制,因为两个都是成年人,他们都有能力接受或拒绝这种情况。但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占有而联系起来,那将会造成灾难。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不平等的――孩子不得不很长时间依赖父母,包括物质性的、社会性的、心理性的。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以所有者自居,那么孩子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附属于父母,放弃自己所有的愿望,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意味着完全失去自己的生活;要么试图反抗父母,但这种反抗,可能以孩子身心俱损为代价。

80后反抗父母

只为摆脱“被占有”

“父母皆祸害”这是个听起来令人惊讶的词汇。在50后父母爱的大旗之下,一些80后孩子选择了如此强烈的方式来反抗。

曾有个母亲在找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孙嘉仪做咨询前做了充分的功课,将她发现的孩子的所有毛病和缺点罗列了出来,写满了一张A4纸。孙嘉仪问她,你发现过孩子身上的优点吗?她愣了一下说:“还真没发现。”这位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差,她的孩子不愿见她。孩子告诉孙嘉仪:“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妈妈总能找到不满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妈妈的标准,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而在有关这场80后孩子与50后父母对峙的报道中,有一位找上门去希望与“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的成员们交流的母亲,她和自己的女儿关系冷淡,交流不畅。在这个讨论小组中,她遭到了拒绝。孙嘉仪分析说:“很多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内心深处根本不相信父母会改变对他们的教育观念。有的父母打着沟通的名义,强迫孩子必须与他们交流。其实成长中的孩子特别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隐秘空间,假如父母太喜欢窥视孩子的秘密,那么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方法来捍卫自己的空间。他们需要和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因为和任何人紧密地黏结在一起都会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80后们以如此激烈的方式与自己的父母对峙,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无奈。这样的对峙,无益于年轻的80后们在将来成长为健康的父母,也无益于眼下的家庭模式的改变。

其实,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适度的占有感是有益处的。父母对孩子的一定程度的占有感,意识到孩子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就是这个孩子的父母,能帮助父母更安定更积极地当好父母。孩子对父母一定程度的占有感,意识到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能帮助孩子确信自己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身份,也能给孩子安全感。只是其中度的把握需要父母健康的爱和教育方式来调整。

在健康积极的教育中去爱孩子

父母要明白爱意味着什么。爱孩子,实际上是持久地给予孩子教导、爱、帮助和温暖,爱孩子不是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为了能渐行渐远,最终拥有坚强独立的双翼,飞离父母的小窝,而飞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世界上所有的爱当中,只有父母的爱致力于失去孩子,其他所有的爱都是致力于留住对方。所以,父母需要从这种自愿失去中找到某种补偿,这种补偿就是生命的延续和孩子的不断成长。

父母之于孩子,健康积极的教育是爱的具体形式。帮助孩子发现他是谁,喜欢什么,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潜力,塑造自己的生命和个性。这里说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认识到自己,帮助孩子在社会规则下为理想构筑搭桥,这所有的过程中,父母始终陪伴着孩子,而不是作为自己的占有物进行严格控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6篇

“仁爱”思想青少年人格家庭教育“仁爱”是孔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

儒家阐述的“仁”,就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万物之间的爱。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儒家的情感教育逻辑起点在家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这都说明爱人要从身边最切近的人做起,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爱人的着手处和根本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仁爱”思想要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又要超越这种血亲情感,爱人以亲子关系为基础,推及到天伦之乐,扩大到姻娅之情,进而提升到民族认同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思想最后升华为一种关怀人类命运的激情。这种情感迁移体现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逐步升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求和亲子之情是任何德育内容都不可涵盖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情感最初体验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提供了孩子最纯洁、最简单的情感获得表达的舞台,它对孩子性格、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无论怎么改革,品德教育都离不开情和爱,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爱心情感体验是什么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父母要像个父母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各在其位,各尽其事。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里仁》)。”孝悌是孔子仁爱教育理念的根本。家长既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也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然而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礼记•曲礼上》)。”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把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如何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同时也关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目的是推进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相继推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等是相一致的,这些都正在重新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的智慧和资源,为“仁爱”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归根”“知常”――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小学管理,2009,(9).

\[2\]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08.

\[3\]曾国藩家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4\]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7篇

    儿童型:父母尽量模仿孩子的方式和语调与之交谈。除出些洋相外,还要同孩子融合在一起,使孩子把父母看成游戏中的小伙伴,而不是成年人。

    侦探型:父母喜欢刨根问底,什么事都要查究一番,好像对孩子进行认真的审讯。这种作法很难问出个究竟,即使问出来,通常也会令孩子不知所措。

    外交型: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家庭的平静,他们害怕孩子生气和进行要挟。他们是典型的迁就型父母。这种在娇惯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变得任性、唯我独尊,不顾及他人,在学校、社会中会遇到不少麻烦乃至不时处于困境。

    专制型:父母把自己看成权力或权威的象征,对孩子制定一些规矩,进行威胁,甚至实施体罚。这种作法往往不会取得任何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阻碍了孩子加强他们自身的责任感和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

    牺牲型:父母持续不断地为孩子做牺牲,当然也会让他们知道和感觉到这种牺牲。人们常说,这种类型的父母“会把心头肉从嘴里掏出来给孩子吃”,富于牺牲精神的父母通常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一种感恩、负债、重压,乃至罪过感。

    唠叨型:这类父母认为言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结果每次交谈都变成了父母的讲演,每次训斥都成了父母的高谈阔论。孩子的天性喜欢新奇,唠叨只能令他们厌烦。结果,不管父母尽多大努力同孩子对话,他们总会装聋作哑。

    不满足型:一些具备反省、自察能力的父母,尝试过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并对所取得的结果不满意的父母,会准备继续学习,探索和纠正错误。

    导致产生如此多类型的父母,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父母不明白自己正确的职责是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抱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学习、吸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思想、方法,由着自己的性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希望的载体,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于是自幼便给孩子灌输知识,订下条规,制定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要孩子努力奋斗、争取胜利,从某种意义上看,孩子成了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也有的父母做得很轻松,认为孩子不需要悉心培养,任其自然,“树大自然直”,长大就懂事了。其实,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不过是不好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接触机会最多、时间最长的是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教育、好的榜样,就很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荼毒,学会不端正的行为。对孩子的不良言行,不加以认真对待,随便便说几句算了,甚至容忍、迁就、放纵,使孩子产生“唯我为大”的思想与不加抑制的贪婪欲望,自私自利、专横任性、傲慢虚荣的坏品性也就与这些孩子难分难离。

    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支柱,人类的希望所在。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健康、快乐、聪明、上进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发展的可靠动力。

    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作如下努力:

    一、关心孩子,爱孩子

    爱是人类的无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令孩子感到‘快乐,感到安全,同时也培养、引导着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一个沐浴着父母真诚的爱的孩子,一个热爱父母,也对别人抱有爱心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寂寞、傍徨,他们将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他们能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

    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

    首先,不论在任何时间都要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情绪、精神。不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踌躇满志还是焦头烂额,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得坚持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支持他,你是他坚实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会改变对他的爱,更不会遗弃他。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解答孩子的困惑与疑难,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参与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于欢快中的孩子,父母尽量避免干预,对于伤心的孩子,您绝不可掉以轻心,即使他一时不愿倾诉,等他平静下来,仍要与他交谈。伤心的孩子最渴望爱。

    再次,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应该批评的地方必须批评,只要你说明批评的理由,把握好批评的尺寸与份量,孩子是会接受的。不顾原则无条件的爱不是真爱只是“溺爱”,过分的关心,过分的保护都属此类。

    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说到父母要爱孩子,许多人都会齐声赞同,可要他们去了解、理解并尊重孩子,有些人就会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什么”,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只是等待父母、老师去灌输知识、经验的空壳。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随着环境的变化,他的生理、心理、爱好、需要都有显着的不同与差别。不了解这些,父母的爱多少有点盲目性。有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孩子的童年期,他的一切行为中最为强烈的动机就是寻求归属感、安全感。像幼婴哭闹的时候,只要抱起他,让他垂直地伏在胸前,他便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当幼婴被母亲抱起拥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建立了一种“胸对胸”的接触。这是人类所有身体接触中,最具安抚功能的一种。其次,幼婴在未能蹲坐或直立步行之前,对于“空间”的感觉限于平卧的平面。一旦身体在直立状态下,幼婴本能地对四周的环境作出更敏锐的注视及留意。他们之所以变得安静,是由于整个精神都集中于适应“直立”位置带来的新奇经验。这个时期,孩子渴望父母时时在身旁。

    孩子进入青春期阶段(12岁~18岁),特别是在十四岁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进入所谓的“对抗期”,他们不愿听父母的嘱咐、告诫,不愿与父母在一起,而喜欢与同学、与朋友相处。这是因为孩子在同伴之间感觉轻松、自由,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往;可以一块去探索、尝试未知的世界;还可以在遇到麻烦时获得及时的支持。这样的阶段,父母应及时地变化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是予以各式各样的限制,而应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帮助他结交品行好的朋友,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想行为在大人看来经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它们与孩子的年龄、意识、思维的发展阶段是吻合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需求及其感情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引导。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可搞一言堂,只是自己命令,不让孩子表达他的意见。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作出判断前,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理由,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教育孩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威信的领导对部下有一种感召力,同样,有威信的父母也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感召力。

    有威信的父母能使子女在心理上对其产生敬佩、信赖;在行为上暗暗地学习、效仿;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难题时,他也会敞开心扉,从父母那儿获得支持与力量。显然,有威信的父母对教育好孩子极其有利。

    父母威信的确立并非易事。孩子对父母威信的认可不是取决于一时一地一事,而是取决于父母的全部生活、行为与工作,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感情、习惯、兴趣、爱好、志向及他人的关系,只有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能成为榜样,父母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父母要树立威信并保持威信,除了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对事业不倦的追求和以身作则、言行合一的行为准则外,还得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开拓视野,踏上时代的节拍。父母要孩子发奋读书,而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求新知,孩子问起来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父母不可能成为威信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冠冕堂皇的一套,在孩子背后又干着另一套,岂不知孩子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虚伪最令他们憎恨,这样的父母即使取得威信于一时,但绝不会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