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湿地文化(合集7篇)

时间:2023-01-15 10:01:33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第1篇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湿地文化第2篇

关键词:国际湿地文化节;会仙湿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84-01

桂林市政府近年强调“文化立市”,临桂县则倡导湿地与文化,这原本是符合桂林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要求。该次文化节高峰会命名“国际湿地文化节”,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们对湿地保护提出见解或想法,例如从湿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独特价值、有效利用、定位发展、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各抒己见,当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些构思仅仅是初步胚胎,要想进一步开展实施,还必须结合湿地实际,不断考察与论证。

而在文化节后,临桂县文化部门应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相关论文集或资料,这些整理后的论文稿,将作为以后湿地保护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甚至可能的话,可将资料公开发表,引发更多专家与民众的深入建设讨论,以期碰撞出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队伍中,使其群众基础更庞大,论证更充分。而现在看来,作为湿地的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话语权,其话语权掌控在专家、政府、资本家手中。

一、令人担忧的湿地现状

目前,会仙湿地面临诸多问题。如当地居民的围湖造塘、围湖造田,致使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源不足,经常造成湿地干涸萎缩与河道断流;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量水葫芦蔓延;甚至,随着湿地小有名气,在硬件基础暂且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周边地区大量自发组织的散客前往游玩,将大量食品垃圾袋带至湿地,随意丢弃,造成大量白色污染等等。

其次,在文化保护与挖掘方面,地方文化部门保护意识仍没有形成,重视度较低,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眼光与资金投入,导致放羊式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人员对于湿地文化价值理解较为肤浅、简单,相思埭古桂柳运河,它作为古代交通的水路,其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但在新时期的今天,如何将运河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休闲文化,这应当是本次湿地文化节的题中之意与文化价值核心所在。

二、湿地建设与运河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1965年8月5日,由自治区文管会、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队第三小组成员王炜岳、王绍鹏、黄爱琴、韦仁义,他们曾对“南陡河”(古桂柳运河)做了一次全面仔细地专项调查记录表。根据当地群众描述,工作队成员分析认为,诗句中所言的“龙王庙”庙址,应当在分水塘与分水西门闸之间,紧靠陡河与塘边的一块地上,而“虎仔桥”则应当是狗崽塘闸门上所建的桥,而该桥在上世纪60年代已不复存在。

即便如此,那现今睦洞村委境内的龙山山顶残碎的“重修龙王庙”石碑又当何解释?“虎仔桥”是否已被拆毁?“琳琅山”又是境内哪一座山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或许有人会质问,这些与我们所要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何联系?假如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话,那此次举办的湿地文化节,内中的文化性何在?湿地的灵魂与精神何在?

卢沟桥,现留有一处“卢沟晓月”石碑,尚且给游人依稀念想。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更应当将运河文化深入挖掘,并纳入到湿地公园的建设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还原古景,或根据古景设计相关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而不至于,将大好的湿地文化鼠目寸光理解为“可供民俗表演。该次湿地文化节,由于活动时间长,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活动的举办成功,地方政府聘请的是北京相关文化公司策划,邀请一些娱乐流行明星捧场。其中所花经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还不计算临桂县政府的文化局、旅游局、广播电视局和交通局等动用的各方面人力与物力。

三、反思与总结

湿地文化第3篇

【关键词】湿地文化内涵;特征;潜在价值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湿地文化第4篇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龙是自然现象与社会象征、现实世界与抽象臆造的集合体。在远古,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动物图腾,黄帝统辖各部落后,成为总酋长,便会盟各部落,结合各种图腾动物的特征,拼组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鳞似鱼、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腹似蛰”的神通广大的共同图腾:龙。《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能登天、秋分能潜渊”。作为华夏民族亲和力的代表和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合一精神的象征,龙,便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图腾。

尽管龙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终究离不开水――湿地,至少,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传说龙宫在海底)是这样。古代中原,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潭池渊泽,均有龙王之庙,所供龙王司职该地的旱涝丰歉。在中国,龙王庙几乎成了与自然湿地形影相伴的一道人文景观,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湿地与龙现象的一致性和互利性呢?

湿地是地球上仅次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龙的形态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这便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湿地是地球上惟一的四圈交汇之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龙则下可潜渊、上可驾云、遨游四极、俯临八荒,便表现了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生态上的多样性;湿地作为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物种的重要基因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且变化无方、物不能治,恰恰体现了这种遗传上的多样性。

湿地文化第5篇

把国内所有国际重要湿地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争做传播湿地文化的领头羊

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和湿地宣教中心等相关机构。然而,单体的展示机构相对于全国众多湿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湿地之间需要一个能够集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国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之美和湿地保护管理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为此努力。从年初开始,他们就着手筹划一个旨在展示全国重要湿地的博览会,并争取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和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这场盛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周密筹划和反复完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于10月28日在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隆重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所有的国际重要湿地进行全面展示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崭新平台。

目前,我国已拥有41块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湿地中的“精品”。这次展示会通过依托这些“精品”及其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持续30天的展示,重点推介了杭州西溪湿地、江西鄱阳湖湿地、甘肃尕海湿地等国际重要湿地,不仅介绍了湿地资源特色,展示了湿地的魅力,更宣传了我国在湿地保护管理,特别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了湿地保护意识,从而加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还有效地扩大了湿地文化的影响力,以湿地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以湿地生态旅游形式促进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这样的展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活动。

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管理好这些国际重要湿地对推进全国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机构都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是重点实施项目,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也继续将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列为重要内容。去年启动的全国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将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重点补助对象予以补助,以期通过这些资金全面提升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还通过有限的财政补助对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监测,并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总结。这次展示会对外是展示、宣传,对内、对各国际重要湿地管理部门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自我总结、提高的一次机会,这也是开展这次展示会的重要目的。

创办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和《国家湿地》杂志

组建全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可谓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又一大胆创新。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湿地类博物馆、湿地保护机构更是积极响应。有了领导层面、会员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全面支撑,中国湿地博物馆于去年10月成功召开了联谊会成立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1个省市的17家湿地类博物馆单位成为联谊会成员,中国湿地博物馆被推选为会长单位。该联谊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又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带动下,全国部分省区市和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用于展示湿地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博物馆和宣教中心20多处。”在今年秋季召开的联谊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有宁夏沙湖博物馆等6家单位加入,联谊会组织进一步壮大。

与此同时,同样由陈博君馆长发起创办的《国家湿地》杂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连续出版了10期高品质的杂志,在全国湿地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份厚度达98页的全彩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湿地展示、湿地科普、湿地人文、湿地研究和湿地动态等各个方面,每期发行量达4000册,投递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发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和全国各地区湿地保护单位的广泛赞誉。这本刊物的面世,填补了国内湿地综合刊物的空白。

面向国际承办活动提升美誉度

中国湿地博物馆面向国际积极争取承办活动,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展示自己。2010年举办了“美丽城区”品牌塑造创意发想会,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国内的创意大师们齐聚博物馆,为西湖区打造“美丽城区”献计献策;成功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馆长“西湖沙龙”活动,来自日本大阪、意大利威尼斯、法国巴黎等全球42个城市案例馆馆长和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与心得;在上海国际博协大会期间,通过组织展览,向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博物馆代表展示和宣传自己,期间有世界300多家博物馆单位的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此外,韩国博物馆协会、美国湿地专家代表团、香港湿地公园等纷纷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使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美誉度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1年4月19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黄志光一行到中国湿地博物馆参观考察。博物馆的雄伟气势、精妙构思,特别是各个展厅运用的高科技先进展示技术和展示理念,非常符合时代潮流,给黄志光一行留下深刻印象。他对中国湿地博物馆推出的“绿色燎原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香港湿地公园对此次合作抱着极大的兴趣,希望以此为契机,拉近香港与杭州的距离。

湿地文化第6篇

关键词: 衡水湖 湿地保护 文化产业发展 关系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提起华北平原的湿地,人们总是习惯地想起白洋淀。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仅次于白洋淀的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探讨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关系。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森林和草原。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总面积187.87km2,总蓄水面积为75km2,最大蓄水能力为1.88亿m3。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又入选全国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北平原上。

湿地有庞大的食物网和生物链,养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全球超过40%的动植物依赖湿地生存和延续生命,因此,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更重要的是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调节和稳定小区域温度和湿度,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尤为突出,湿地又被誉为“天然空调器”。另外,湿地还被认为是天然的“氧化塘”,能够澄清被轻微污染的水体,增加水的溶解氧量。总之,湿地是生命的摇篮,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密集交汇区,是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理想的栖息地。由于衡水湖地处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源的过渡地区,它的生态类型复杂、环境优越,水质优良,因而成为水生小动物、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的良好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华北内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但是珍稀鸟类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开展华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研究的重要场所,在保护珍稀物种,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稀有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周边人口密集,并且自然保护区内现有的定居人口以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为生存条件和生产原料,他们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思想转变是做好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基础。以此为出发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培训班、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生态旅游、观鸟培训班等。通过培训,保护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湿地的多种功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认识到保护的目的是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基础。

二、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经济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文化经济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今,文化和物质生产是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是“精神财富”,具有社会和经济两种效应。发展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文化产业本身还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创造了一系列工业化时代意想不到的奇迹,如旅游业成了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报纸出版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的影视产品的出口值超过了航天工业产值,其体育经济收入也超过了石油工业和证券交易的收入。因此,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经济的发展。

河北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底子较薄。衡水更是如此。把文化做成一种产业,做大做强,是辅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策略。衡水湖湿地是衡水市地域上的一大特色,我们应该加强对湿地保护与开发,从湿地寻找一条有效的道路比如旅游,从而起到促进衡水市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衡水湖湿地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关系

衡水湖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必经之路上。“南水北调”工程竣工之后,它将得到南方水源的足量补给,成为南水北调途中重要的蓄水地与中转站。

资源的保护是核心,经济的发展是关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各种眼子菜等,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作室,四处寻找资料、请教专家,终于在水生植物利用上找到了突破口。如利用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发展生态养殖,既避免了因利用各种饲料喂养带来的湖水富营养化,又因其天然养殖而生产出受人欢迎的绿色鱼类食品,大幅增加了收入。蒲草生长迅速,在给鸟类创造适宜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衡水湖带来富营养化的危机。为控制蒲草的过度生长,每到秋天蒲棒长成时便全采集下来,送到市区内的各花店销售,他们还准备培训社区居民利用蒲草编织工艺品、装饰画等,并同科研单位研究其他水生植物的利用,从而使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减少因水生植物的腐烂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一举多得。这些举措让周围老百姓逐渐体会到了保护好湿地资源,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主动参与到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来,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湿地文化第7篇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湿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21-05

一、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寻找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切入口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2005年9月建成的新校。张昕校长主张“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办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必须寻找真实的、有意义的切入口,逐渐生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探索构建个性课程文化的途径

2005年又适逢江苏省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提出了“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学校必须考察自身拥有的校本优势,创造性地构筑一个厚实的、富有个性的、可操作的文化平台,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

基于上述背景与思考,园区校拥有的一片自然湿地作为真实生动、功能独特、蕴意深刻的活资源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园区校内不仅拥有丛生芦苇的自然湿地,同时,园区校还坐落于一片独特的人文湿地之中,周边有草鞋山等众多良渚文化遗址。

湿地,自然与人文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构建独特的课程文化提供了真实的资源;湿地,多元与共生结合,其暗含的和谐相融的意境与园区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湿地”可以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隐喻。

综上所述,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独特的湿地文化,既能践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能带动学校文化建设,逐步生成独特的学校课程文化。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构建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

(2)确立湿地文化多元与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

(3)实现湿地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2.研究内容

(1)开展综合考察,建立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科学管理下,通过野外考察生态湿地,探寻远古文明遗址,开展研究性学习,开设《湿地文化》选修课,设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立学生社团等,把地域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

(2)编著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

在积累丰富的原始素材之后,独创出跨学科的《湿地》校本教材,并纳入到学校的必修、选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中。

(3)构筑室内、室外两个立体课堂

利用校园内保留的自然湿地,规划建成室外湿地生态园,展现湿地生态物种多样性。博物馆在2005年建校初期就已建成,现在确立以湿地文化为主题,建成室内湿地文化博物馆,命名为“西马博物馆”。一个生态园,一个博物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融合、学习与研究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独特的学校文化景观。

(4)出版记录过程性研究的文集与杂志

在起始年级有《湿地》课程的必修学习,每周还有《湿地文化》课程的选修学习,每学期还有以湿地生态、湿地考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社团——西马学社和泽奇学社,活动精彩,资源丰富。课题组将把这些精彩资源以摄影集、文集与杂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5)寻找湿地文化可持续研究的生长点

课题研究总有时间期限,但湿地文化作为园区校的一种特色文化,要思考如何让湿地文化有新的生长点,让其成为园区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魂,不断显现现代学校特质的实力、磁力、张力和非凡个性。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围绕课程文化构建这一核心,从操作层面看,有以下三个研究步骤。

1.选定课程主题,构想课程框架

课题组成立跨学科的教师研究社团——“西马学社”,该社团成员涉及生物、地理、历史、考古、文学、数学、化学、英语、艺术等多种学科,成为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学科的“教师研究共同体”。经过多方论证,课题组确立了湿地生态、湿地生活、湿地文明三个研究主题,建立从自然、人文到精神领域的立体课程构想。

构想课程框架时,有六个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目标是什么?优势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如何搭建课程平台?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教师怎么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程应该在目标、内容、学习、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体现变革,即变应试目的为综合素质培养,变单一内容为跨学科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知识教学为问题教学,变考试评价为过程评价等。

2.积累课程资源,编著校本教材

有三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第一,文献查阅。通过阅读与搜集文献资料,建立有关地域资源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库,资料内容涉及面要宽广,为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材提供依据。第二,野外考察。调查、探寻与访谈,带着问题出发,揣着收获归来,积累第一手的原始素材,这是个性课程开发中最珍贵的部分。第三,行动研究。有专长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活动,比如学术沙龙、校本选修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通过有计划的实践、观察、感悟和反思,积累丰富的专题研究资料。在这里,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特长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行动中转变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课程资源。师生共同考察所得的丰富的摄影图片、大量的调查笔记,都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

课程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并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编制个性化的校本教材,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可操作性统一、可读性与探究性统一,关注社会生活与掌握研究方法统一。这样编制的教材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使课程能以一种亲近的方式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3.构筑物化平台,形成课程文化

教材仅仅是文本化的媒介,真正让课程具有生命力的还需要构筑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物化平台,即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能探索、有意义的立体教育平台,让课堂动静结合,成为学生体验、探究、质疑的学习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创建跨学科的湿地课程文化体系

我们按照课程组成要素,构建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该平台将以关注全人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型建构、情境创设、内容拓展、学科细分等,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系列教材将涉及所有中学学科领域,引导学生感受学科之美。“课程平台”将以博物馆与生态园为核心物化平台,我们将设置必修、选修、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个学段都有机会接受湿地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二)衍生构建系列学科分支教材

已出版的《湿地》教材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材。作为课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以《湿地》教材为蓝本,衍生构建十八门系列学科分支教材,这些分支教材将以学科知识作支撑,以学科能力培养为依托,以专业化视角形成课程内容体系。系列学科教材将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各分册顾问,由学科教师研究编著完成。湿地文化将以课程学科的全面建设,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三)创建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

在构建湿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生态园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使两个课堂成为具有专题性、探究性、实用性、互动性、开放性的立体教育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使湿地文化课程不仅成为促进广大师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的实践平台,而且成为广大师生共同追求“天人合一”,摒弃功利心,充满探究幸福感,充满人文情怀的发展平台。主要包括五项具体工作:增设互动空间;建立信息平台;开发游学课程;发行杂志期刊;建立友好学校。

三、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一)教育价值观可以用课程来表达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需要用课程来表达。课程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现代的元素,即指向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湿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很好地表达我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未来发展,人与自然相融、人与社会和谐服务。面对湿地即为“失地”的命运,作为教育者,应该唤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文化遗产、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心愿和行为。湿地“物种生态多元”与地球学习村“人种文化多元”,二者理念暗合、相融,体现的正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根本。我们的学生,应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追求,这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教育景象。

(二)课程文化应关注回归生活

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土壤。利用地域资源,创造和生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构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湿地文化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有着鲜明的乡土色彩和自然天成的教育价值。它指向身边的环境,强调学生在身边的体验中发现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它又指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他们未来理性生活、智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湿地文化涵盖自然与人文,融合学校与社会。使自然、社会和人都成为课程的丰富来源,因此课程文化拥有动态生成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学校文化的构建要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

湿地文化是基于学校校本优势资源的创造,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可、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积累的过程和成果,因而师生是湿地文化的建设和创造的主体,也是湿地文化的受惠、享用的主体。湿地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湿地文化已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四、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和影响

(一)理论成果与影响

1.创造性地将地域资源转变为活的教育资源

课题组成员不仅创设了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而且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芳草萋萋的湿地上创造出了奇迹:湿地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是我们,把关注湿地的焦点引向了身边,把身边的湿地资源带进了课程;湿地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是我们,把寻找湿地文明的足迹留在了远山近水之间,建立了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湿地文明史;湿地具有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是我们,把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研究特点,淋漓尽致地在《湿地》教材中表达出来了。

课题组构建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建立了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现代课程生态观。自然即课程,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生活即课程,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发展的活的源头。自我即课程,课程向自我开放,教师把自身的专长与特长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学生也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创造性地用湿地文化来隐喻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

湿地文化的隐喻性最重要的有三点:(1)共生的。生态多样性是湿地充满活力的前提,隐喻多元文化的共生、理解与价值尊重。(2)润泽的。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文化的润泽喻教师内在的深层体验与学生内在的深层渴望融合在一起。(3)和谐的。湿地文化之美,美在多样性,美在和谐与平衡,多样、包容、共生、和谐,这是最有生命力,最生机勃勃的景象。

3.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湿地课程文化

湿地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课程文化。首先,它把实现办学理念与践行新课程理念融合在一起,是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的文化平台。从先进理念到有效实践,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二,湿地文化是在湿地中“生长”出来的,湿地上诗意地“栖居”着一群秉承苏州中学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耕耘者,天时、地利、人和。从真实到创造,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三,湿地文化课程基地,既有教学平台,又有系列教材,更有个性化的课程制度,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课程要素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四,湿地文化课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备的综合素质。从课程整合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五,湿地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气息,是可以在学校的氛围中品味到的,湿地文化也是一种有形的资源和媒介,它能渗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课程改革、学术研究、多元交往、文化景观建设。从文化功能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

(二)实践成果与影响

构建了基于“探究与创新”的湿地文化课程,其核心课程资源包括“一本教材、两个课堂、定期杂志”。

1.一本教材

《湿地》(中英文版)教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由中学教师编著的湿地教材。《湿地》教材既有知识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可读性,又有探究性;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存环境,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它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

湿地文化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围绕湿地文化主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湿地文学”,“文明演变与湿地因素”,“湿地水成分分析与净化”,“史前玉器鉴定”等等。学校还开展研究性学习,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年多来,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已经汇聚成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湿地文化研究摄影集》展现了学生野外考察的精彩片断;《湿地文化研究文集》汇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湿地文化》杂志的视野从世界到中国、再从中国到身边的湿地环境,记录了我校师生实践研究的足印;“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记载着师生实践研究的整个过程。2008年5月,我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2009年3月,《湿地》教材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湿地文化给予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更希望通过创建自己的社团,把湿地文化同自己的理念结合起来,享受创业与研究的快乐。学生创立的“绿色卫士”社团,倡导保护湿地,低碳生活。“Green Plan”社团,创建了绿色生态的有机农场,准备种植绿蔬与鲜果。“泽奇学社”的理念是“湿地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努力为模拟申报太湖湿地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呼吁……

2.两个课堂

室外规划建成了苇风芦影的大自然课堂——西马斜塘生态园。占地约15亩,野生物种有60多种,基本还原了湿地生态景观。生态园有2/3的面积为野生环境,因此湿地生态恢复良好,食物链自然构建完整。湿地生态园已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特殊课堂。

室内设计构建了一个知行合一的立体课堂——西马博物馆(湿地文化博物馆)。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三层。一层为湿地生态馆,陈列了60多种湿地物种标本。二层为湿地生活馆,分出三个典型江南湿地人文场景。三层为湿地文明馆。展示了教师珍藏为主的70余件湿地古文明玉器,师生可零距离接触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物质结晶。

两个课堂,旨在倡导两种学习模式——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与探索类专题研究模式。让学生从平板的文本学习中走出来,再走进“三维课本”中,知与行合一,探究永彰。

3.定期杂志

《湿地文化》杂志是继《湿地》教材出版后的又一拓展亮点。杂志于2009年12月创刊,苏州生态协会会长徐文涛先生在创刊号上作序。该杂志的创刊理念是“培养创造意识、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杂志栏目丰富,视野由远及近,目前已出版五期,刊登了64篇文章,了100多幅精美图片,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精彩篇章。

4.游学课程

2010年10月,我们依托生态园和博物馆两个物化的立体教育平台,开发了《湿地游学课程》,面向国内外学生开展公益性的游学活动。游学课程内容:聆听、体验、探究、参与。至今,生态园和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学师生6000多人次。

园区校有着“地球学习村”的背景,1300名中国学生与苏州德威国际学校700多名外籍学生共处于一个校园里。如何真正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生、融合?湿地是建立多元交往的最自然、最世界的共同语言,湿地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之一。2008年10月10日,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在生态园开始了第一次共同研修湿地课程的活动。至今已有 六次中外学生共同学习课程的活动。

(三)社会效应

湿地文化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价值观,这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念,符合时代精神。研究成果在推广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光明日报》、《苏州日报》等各大报社,天津卫视等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道。

五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对草鞋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寻访、考察、采集、探究,每次考察后,我们都通过学校网站大力宣传与呼吁,草鞋山遗址的保护现状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总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湿地文化的过程中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课题研究文化”,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情感与意识,一种和谐诗意的生活方式。

A Study on School Wetl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AI Ming

(Suzhou Middle School Park, Suzhou 215000, China)